2010-09-06 12:10:20度凡

【與稠、綢有關的詞語】

【與稠、綢有關的詞語】

【與稠有關的詞語】

※稠:ㄔㄡˊ(形容詞)1.繁、多。如:「地窄人稠」。

宋˙謝枋得˙蠶婦吟:「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地窄人稠:ㄉㄧˋ ㄓㄞˇ ㄖㄣˊ ㄔㄡˊ地域狹窄,人口稠密而集中。

2.深濃、厚密。如:「濃稠」、「粥太稠了。」

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詩:「古色沙土裂,積陰雪雲稠。」

(名詞)姓。如漢代有稠雕。

○粘稠:ㄋㄧㄢˊ ㄔㄡˊ濃稠而帶黏性。=濃厚、稠密←→稀薄。

如:「他把糖和水加熱熬成粘稠的糖漿。」

○黏稠:ㄋㄧㄢˊ ㄔㄡˊ濃稠有黏性的。如:「柏油燒熔之後變成黏稠的液體。」

○稠人:ㄔㄡˊ ㄖㄣˊ眾人。

宋˙蘇軾˙志林˙范增:「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

三國演義˙第九回:「貂蟬在車上,遙見呂布於稠人之內,眼望車中。」

○稠雲:ㄔㄡˊ ㄩㄣˊ濃密的雲。如:「稠雲密布」。

○稠密:ㄔㄡˊ ㄇㄧˋ多而密。←→稀薄、稀少、稀疏。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這青州府人民稠密,錢糧廣大。」

儒林外史˙第一回:「這會城卻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稠疊:ㄔㄡˊ ㄉㄧㄝˊ重疊。

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夫六經彪炳,而緯侯稠疊;孝論昭晰,而鉤讖葳蕤。」

○稠糊:ㄔㄡˊ ˙ㄏㄨ北平方言。汁液濃稠的樣子。如:「這碗粥很稠糊。」

○稠濁:ㄔㄡˊ ㄓㄨㄛˊ繁多雜亂。=混雜←→簡明。

戰國策˙秦策一:「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足。」

 

○人稠物穰:ㄖㄣˊ ㄔㄡˊ ㄨˋ ㄖㄤˇ人口稠密,物產繁盛。形容城市物阜人豐的繁榮景象。

元˙汪元亨˙沉醉東風˙遠城市人稠物穰曲:「遠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

孤本元明雜劇˙登瀛洲˙第三折:「吾神來到京華,則見人稠物穰。」

○人煙稠密:ㄖㄣˊ ㄧㄢ ㄔㄡˊ ㄇㄧˋ人口密集,居民眾多。亦作「人煙浩穰」、「人煙湊集」、「人煙輻輳」。←→十室九空、地廣人稀。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六˙肉鋪:「蓋人煙稠密,食之者眾故也。」

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就到了一個極大的街市,人煙稠密,車馬往來,擊轂摩肩。」

○地廣人稠:ㄉㄧˋ ㄍㄨㄤˇ ㄖㄣˊ ㄔㄡˊ地域廣大,人口稠密。如:「大陸的東南部是地廣人稠的地區。」

○造畜稠棧:ㄗㄠˋ ㄔㄨˋ ㄔㄡˊ ㄓㄢˋ術數用語。指修建家畜家禽棲息的檻欄等事。

○稠人廣坐:ㄔㄡˊ ㄖㄣˊ ㄍㄨㄤˇ ㄗㄨㄛˋ人數眾多。亦作「稠人廣眾」。

梁書˙卷三十五˙蕭子恪傳:「天監十六年,始預九日朝宴,稠人廣坐,獨受旨云:『今雲物甚美,卿得不斐然賦詩。』」

三國演義˙第二回:「如玄德在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不倦。」

○稠人廣眾:ㄔㄡˊ ㄖㄣˊ ㄍㄨㄤˇ ㄓㄨㄥˋ人數眾多。亦作「稠人廣坐」。=大庭廣眾←→靜室幽居。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稠人廣眾,薦寵下輩。」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二:「每每花朝月夕,士女喧闐,稠人廣眾,挨肩擦背,目挑心招,恬然不以為意。」

 

【與綢有關的詞語】

※綢:ㄔㄡˊ(名詞)1.絲織品的通稱。如:「杭綢」、「府綢」、「綢緞」。

(動詞)2.束縛、纏紮。

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荃橈兮蘭旌。」

○府綢:ㄈㄨˇ ㄔㄡˊ一種絲織品。柞蠶絲所織的綢,質地細密平滑,有光澤,而耐用,產於山東歷城、蓬萊等縣。或稱為「山東府綢」。

○莨綢:ㄌㄧㄤˊ ㄔㄡˊ一種塗有薯莨汁的平紋絲織品,適於作夏季衣料。或稱為「拷綢」、「黑膠綢」。

○紡綢:ㄈㄤˇ ㄔㄡˊ一種絲織物,質薄而輕。

○拷綢:ㄎㄠˇ ㄔㄡˊ用薯莨汁染成的夏季衣料,有紅、黑、黃等色,產於閩廣等地。或稱為「薯莨綢」。

○寧綢:ㄋㄧㄥˊ ㄔㄡˊ江蘇省江寧縣、鎮江縣及浙江省杭縣等地所生產的一種絲織品,有明顯斜紋,質地堅韌。

○彩綢:ㄘㄞˇ ㄔㄡˊ彩色的絲綢。

○絲綢:ㄙ ㄔㄡˊ以絲織成的布料或衣物的總稱。

○綿綢:ㄇㄧㄢˊ ㄔㄡˊ用碎絲、廢絲等為原料紡成絲後織成的絲織品,表面不平整、不光滑。

○絹綢:ㄐㄩㄢˋ ㄔㄡˊ用柞蠶絲織成的平絹。

○繭綢:ㄐ|ㄢˇ ㄔㄡˊ以野蠶絲織成的綢,產於山東。

○綢子:ㄔㄡˊ ˙ㄗ輕薄柔軟的絲織品。

○綢直:ㄔㄡˊ ㄓˊ比喻性情細密而操行正直。

詩經˙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綢直如髮。」鄭玄˙箋:「其情性密緻,操性正直,如髮之本末無隆殺也。」

○綢帷:ㄗ(音疑當為「ㄔㄡˊ」?) ㄨㄟˊ形容林木繁茂。

莊子˙漁父:「孔子游乎綢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

○綢緞:ㄔㄡˊ ㄉㄨㄢˋ綢與緞。泛指絲織品。

○綢繆:ㄔㄡˊ ㄇㄡˊ1.親密、纏綿。=繾綣、纏綿。

文選˙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二:「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清˙龔自珍˙浪淘沙˙好夢最難留詞:「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

2.纏縛。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

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3.花朵稠密的樣子。

文選˙左思˙吳都賦:「榮色雜糅,綢繆縟繡。」

○印度綢:ㄧㄣˋ ㄉㄨˋ ㄔㄡˊ一種質地薄而柔,適合縫製夏裝的綢。

○塔手綢:ㄊㄚˇ ㄕㄡˇ ㄔㄡˊ一種絲織品。英語 taffeta taffety的音譯。有的光滑平坦,有的有波紋皺。這種織品正面反面相似,特別宜於縫製婦女服裝。

○綢紋紙:ㄔㄡˊ ㄨㄣˊ ㄓˇ一種沖印、放大照片時用的紙。其紋理細密,宛若綢子,故稱為「綢紋紙」。

 

○未雨綢繆:ㄨㄟˋ ㄩˇ ㄔㄡˊ ㄇㄡˊ鴟鴞在未下雨前,便已著手修補窩巢。比喻事先預備,防患未然。=防患未然、曲突徙薪、早為之所、有備無患、未焚徙薪、預加防備←→江心補漏、臨渴掘井。

語本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隋唐演義˙第五十二回:「況我家雖有預備,積儲幾倉,亦當未雨綢繆,要防自己饑饉。」

○絲綢之路:ㄙ ㄔㄡˊ ㄓ ㄌㄨˋ古代歐、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見「絲道」條。

【補充】絲道:ㄙ ㄉㄠˋ古代歐、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自長安經敦煌、西域到波斯(即今伊朗)、印度和大秦(即今羅馬)等地,因我國的絲織品多經由這條商路運往西方,故稱為「絲道」。絲道除促進東西商業繁榮外,兼具民族、宗教、文化上遷移和傳播的重要意義,後因海空運輸進步,絲道便開始衰落。亦稱為「絲路」、「絲綢之路」。

○綾羅綢緞:ㄌㄧㄥˊ ㄌㄨㄛˊ ㄔㄡˊ ㄉㄨㄢˋ細滑有文綵的織物。比喻奢華的衣著。如:「有錢人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