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淮陰侯列傳──1
史記.淮陰侯列傳──1
【題解】(因文長分為4次發表)
本篇節選自: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本傳記載了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一生的事蹟,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他登壇拜將後與劉邦的一篇宏論,使韓信嶄露頭角,顯示了他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的胸襟。井陘一戰正面表現了卓絕而奇特的軍事才能。他挑選了兩千名輕騎兵,每人持一面紅旗,說:「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旗,立漢赤幟。」並傳令今日破趙會餐。仗還沒打就預料必勝。他不僅具體佈置騎兵的行動計畫,連敵軍「空壁逐我」也肯定無疑,難怪將士們都不相信。接著他又派出萬人的先鋒隊,「出,背水陣」。顯然萬人的先鋒隊伍,背水佈陣是不合常規的,是違反兵書戰策的,所以連敵軍也「望而大笑」。隨後豎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大吹大擂地開出井陘口。然而兩軍相接,趙軍果然傾巢出動、攻擊韓信的軍隊;韓信詐敗,拋旗棄鼓,等到他的騎兵乘虛衝入趙軍營壘,換上漢軍赤幟後,韓信率眾拼死反撲,迫使趙軍想退回營壘,「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
濰水之戰,著墨雖少,卻表現了韓信的智慧。龍且不聽進諫,倨傲而又剛愎自用,進兵與韓信夾濰水佈陣,韓信「壅水上流,引軍半至,擊龍且,佯不勝,還走。」等到龍且率軍渡水,追韓信時,「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使得龍且軍大半淹死水中,激烈的戰鬥中殺死龍且。韓信總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作戰部署,讓敵方作出錯誤的判斷,以智取勝。
本文細節描寫非常精彩。韓信受胯下之辱的細節,不僅畫活了屠中少年的個性特徵,而且也適切地描寫出韓信的心理特徵。大量的心理活動,都在他「熟視」、「蒲伏」之中表現出來。
淮陰侯列傳(一)
【原文】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注釋】
○淮陰:正義:「楚州淮陰縣也。」
○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無行:品行不好。沒有善行,品性惡劣。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
○推擇:推舉選用。※集解李奇曰:「無善行可推舉選擇。」
○治生商賈:以做生意維持生計。治生:經營家業;自營生計。管子˙輕重戊:「出入者長時,行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生,丁壯者歸而薄業。」商賈:商人。漢˙鼂錯˙論貴粟疏:「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遊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寄食:倚賴他人生活。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下鄉:集解張晏曰:「下鄉,縣,屬淮陰也。」索隱案:「下鄉,鄉名,屬淮陰郡。」
○南昌:位於贛江下游的鄱陽湖西南,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水陸交通便捷,自古以來為南北交通要衝,商業繁盛。南昌開發甚早,有滕王閣、百花洲等名勝古蹟。
○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室內床上吃掉。晨炊:早飯。唐˙杜甫˙石壕吏:「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集解.張晏曰:「未起而床蓐中食。」蓐:音ㄖㄨˋ,1.草蓆、草墊。爾雅˙釋器:「蓐謂之茲。」郭璞˙注:「茲者,蓐席也。」2.床上的墊褥。亦借指床。
【翻譯】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床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離去不再回來。
【原文】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注釋】
○信釣於城下,正義:「淮陰城北臨淮水,昔信去下鄉而釣於此。」
○母:對老年婦女尊稱。漂:在水裏沖洗絲棉之類。集解韋昭曰:「以水擊絮為漂,故曰漂母。」
○竟:到底、完畢。
○漂母:音ㄆㄧㄠˇ ㄇㄨˇ,漂洗衣物的老婦。晉˙陶淵明˙乞食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大丈夫:有志氣而勇敢剛毅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自食:音ㄙˋ。
○王孫:公子,少年。對年輕人敬稱。集解.蘇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隱.劉德曰:「秦末多失國,言王孫、公子,尊之也。」蘇林亦同。張晏云:「字王孫」,非也。
【翻譯】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原文】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熟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注釋】
○屠:以宰殺牲畜為職業的人。
○若:你、你的。莊子˙齊物論:「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
○中情:內心。楚辭˙屈原˙離騷:「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案】荃,一種香草。玉篇˙艸部:「荃,香草也。」齌,ㄐㄧˋ1.為趕時間,以猛火煮飯。說文解字:「齌,炊餔疾也。」段玉裁˙注:「餔,日加申時食也。晚飯恐遲,炊之疾速,故字火。」2.疾﹑迅疾。
○怯:1.嬌羞、忸怩。2.虛弱、懦弱。3.外表或風度不大方、土土的。
○眾辱:當眾污辱。謂當眾侮辱。
○能死:不怕死。
○袴:通「胯」,兩腿間。集解:徐廣曰:「袴」,一作「胯」。胯,股也,音同。又云:漢書作「跨」,同耳。索隱:袴,漢書作「胯」。胯,股也,音ㄎㄨㄚˋ。袴下即胯下也。
※跨:兩腿之間。通「胯」。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眾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
※胯:音ㄎㄨㄚˋ,腰側與大腿之間的部分。說文解字:「胯,股也。」段玉裁˙注:「合兩股言曰胯。」◎胯下之恥。
※胯下:音ㄎㄨㄚˋ ㄒㄧㄚˋ1.兩腿之間。2.比喻人未顯達前,受人鄙視、嘲弄。
○熟視: 1.細看。2.瞪著眼睛看。
○俛出:俯出。俛:ㄈㄨˇ,低頭。同「俯」。
○蒲伏:ㄆㄨˊ ㄈㄨˊ爬行,跪在地上爬行。==匍匐、膝行。
【翻譯】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原文】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釋】
○項梁:生卒年不詳。楚將項燕的兒子,項籍的叔父。秦末,陳勝起兵,梁與籍共起兵吳中以應之,後為秦將章邯所敗而死。
○戲下:帥旗之下,即部下。將帥的部下。集解:徐廣曰:「戲」,一作「麾」。音ㄏㄨㄟ。通「麾」。軍中指揮作戰的大旗。
○屬:附著、歸於。項羽:指秦末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今江蘇省宿遷縣西南),楚國貴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秦二世元年(前 209 年)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今江蘇蘇州),項梁戰死後,籍繼為將,大破秦軍,他殺宋義,率軍渡河救趙,巨鹿一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但西元前 202年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一戰,楚軍兵敗瓦解,項籍於烏江邊自殺。
○郎中:職官名。秦、漢時,掌宮廷侍衛。
○數:ㄕㄨㄛˋ,頻頻、屢次。策:計謀。干:求取。
○連敖:集解:徐廣曰:「典客也。」索隱:李奇云:「楚官名。」張晏云:「司馬也。」
○坐法:因過錯而犯法獲罪。亦作「坐罪」。
○仰視:抬頭看。
○適:恰巧。
○上:皇上。此實指漢王劉邦。此時劉邦尚未一統天下,不該稱「上」,應改為「王」。以下多處如此。
○奇:驚異、視為特殊。
○壯:讚許、欽服。
○釋:放開、赦免。
○說:同「悅」。喜歡、高興。
○上未之奇也:即「上未奇之也」的倒裝句。
【翻譯】
等到項梁率軍渡過了淮河,韓信持劍追隨他,在項梁部下,卻沒有名聲。項梁戰敗,又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了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採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麼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犯法判處斬刑,同夥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說:「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滕公感到他的話不同凡響,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韓信交談,很欣賞他,把這事報告漢王,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漢王並沒有察覺他有什麼出奇超眾的才能。
【原文】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注釋】
○行:等,輩。一說行ㄒㄧㄥˊ,走(在半途)。
○度:ㄉㄨㄛˋ,揣測,估計。
○上不我用:即「上不用我」的倒裝句。
○丞相:職官名。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多由一人擔任,有時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歷代時設時廢,或改易其名,明洪武十三年後不復設置。
○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語出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謁:進見,拜見。
○若:你、你的。
○國士無雙:國內獨一無二的優秀人才。國士:全國所推崇景仰的人。無雙:獨一無二、最卓越的。=無對。
○無所事信﹔集解:文穎曰:「事猶業也。」張晏曰:「無事用信。」
○顧王策安所決耳:顧:但。策:指「長王漢中」和「爭天下」兩種策略。安:如何。
○鬱鬱:悶悶不樂。
◎他這幾日來愁眉不展,鬱鬱寡歡,不知有什麼煩惱。
○素慢:一向傲慢。素:向來。無禮:不懂禮法、禮數。←→多禮、恭敬、客氣、有禮。
○如呼小兒:小兒:幼童。=赤子。
○良日:好日子,吉利的日子。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先行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素餐),夫妻不同房(獨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清心潔身,表示敬重。)
○壇場:古代設壇舉行祭祀、盟會、拜將的場所。。壇:土台。
【翻譯】
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
【原文】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注釋】
○寡人:寡德的人。
○謝:謙讓。
○鄉:同「向」,面向,面對著。爭權:爭相奪取權勢。
○自料:自量。勇悍:勇猛強悍。=剽悍、慓悍。孰與:與此相較,孰為優。
○默然:沉靜無聲。亦作「嘿然」。
○賀:贊同,嘉許。
○暗噁:滿懷怒氣。叱吒:ㄔˋ ㄓㄚˋ呼喊,咆哮。發怒斥喝。=叱咄。索隱:喑啞,懷怒氣。叱吒,發怒聲。
○廢:伏,偃伏,不敢動。集解:晉灼曰:「廢,不收也。」索隱:孟康曰:「廢,伏也。」張晏曰:「廢,偃也。」
○特:獨、但、僅、只。匹夫之勇:指有勇無謀的血氣之勇。語出孟子˙梁惠王下:「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血氣之勇。
○嘔嘔:ㄒㄩ ㄒㄩ,和悅、溫和的樣子。索隱:音籲。嘔嘔猶區區也。
○涕泣:流淚哭泣。=涕零。
○封爵:封土地、授官爵。=冊封。
○刓(ㄨㄢˊ)敝:在手裏玩弄,磨損。
○忍不能予:集解:漢書音義曰:「不忍授。」
○婦人之仁:施小惠而不識大體。比喻姑息少決斷。
○霸:稱霸。臣:使……臣服。
○都:建都。
○有背義帝之約:沒有按「先入關者王之」的約定辦事。有:又。
○遷逐義帝置江南:滅秦後,項羽假尊義帝,而自己立為西楚霸王,派人遷義帝從盱眙至郴,並暗地令九江王等擊殺之。
○特劫於威強:只是在淫威下勉強屈服。
○何所不誅:索隱:何不誅。按:劉氏云:「言何所不誅也。」
○何所不散:索隱:何不散。劉氏云:「用東歸之兵擊東方之敵,此敵無不散敗也。」
○將秦子弟:將:ㄐㄧㄤˋ。率領。
○不可勝計:非常多。=不可勝紀、不可勝記、不可勝數。
○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指章邯等投降項羽時,有秦軍二十萬,投降後被虐待,有怨言,項羽把他們全部活埋在新安城南。坑,挖坑活埋。
○痛入骨髓:極端的痛楚。=痛澈骨髓、痛楚徹骨。
○秋毫: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喻微細。後比喻微細的事物。索隱案:毫秋乃成。又王逸注楚詞云:「銳毛為毫,夏落秋生也。」
○法三章:即約法為「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失職:疏於職務,未盡職責。指失去應得的封地和關中王的職權。
○傳檄:發佈文書、文告。傳檄而定也:索隱案:說文雲「檄,二尺書也」。此雲「傳檄」,謂為檄書以責所伐者。
○部署:音ㄅㄨˋ ㄕㄨˋ,布置、安排。
【翻譯】
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後,漢王就座。漢王說:「丞相多次稱道將軍,將軍用什麼計策指教我呢?」韓信謙讓了一番,趁勢問漢王說:「如今向東爭奪天下,難道敵人不是項王嗎?」漢王說:「是。」韓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方面與項王相比,誰強?」漢王沉默了好長時間,說:「不如項王。」韓信拜了兩拜,贊成地說:「我也認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經侍奉過他,請讓我說說項王的為人吧。項王震怒咆哮時,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裏玩磨的失去了棱角,捨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的仁慈啊。項王即使是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他放棄了關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違背了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諸侯們憤憤不平。諸侯們看到項王把義帝遷移到江南僻遠的地方,也都回去驅逐自己的
【重要詞語補充】
○晨炊星飯:清晨早起做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終日辛勤勞苦。舊唐書˙卷101˙張廷珪傳:「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飢渴所致,疾疹交集。」
○落蓐之身:指人身。落蓐,產婦生產。
○具食與樂:備辦了酒飯和歌舞。
○漂母進食:音ㄆㄧㄠˇ ㄇㄨˇ ㄐㄧㄣˋ ㄕˊ漢淮陰侯韓信早年貧賤,挨餓於城下,幸獲漂母分食,得以倖存。信告漂母日後將以重報,卻為漂母所斥。後比喻施恩不望回報。=漂母進飯。
○漂母進飯:音ㄆㄧㄠˇ ㄇㄨˇ ㄐㄧㄣˋ ㄈㄢˋ,施恩惠不望回報。=漂母進食。
○男子漢大丈夫:形容有氣節、有原則的男子。
○大丈夫能屈能伸:(諺語)有志節的人也要知權宜之計,懂退讓妥協之時。
○大丈夫志在四方:有理想、有作為的男兒志向遠大。
○公子王孫:泛指官僚、貴族的子弟。=王孫公子、公子哥兒、紈褲子弟。
○王孫公子:泛指官僚、貴族的子弟。=公子王孫、貴族子弟。
○胯下之辱:漢淮陰侯韓信於微賤時,曾受淮陰無賴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後比喻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譏笑,遭受恥辱。◎他當年能忍胯下之辱,虛心求進,今天才能有此番成就。
○如左右手:1.比喻得力的助手。語本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2.比喻兩者關係密切。
○天上無雙:獨一無二,無人可比。
○天下無雙:天下沒有第二個,獨一無二。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傳:「始吾
◎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上˙黃香傳:「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天上少有,地下無雙:(諺語)形容絕無僅有。
○海內無雙:獨步天下,無人能及。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並世無雙:同一時世中獨一無二的。=舉世無雙。 ◎她的琴藝並世無雙。
○舉世無雙: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最優秀或極稀有。=獨一無二、並世無雙
○蓋世無雙:才能、技藝等精練至極,無人可與匹敵。
○絕世無雙:形容姿色或才學出眾,天下無人能比。
日下,比喻京城。日下無雙指京都沒有第二人可以比得上。比喻才能特出。梁書˙卷五十˙文學傳下˙伏挺傳:「父友人樂安任昉深相嘆異,常曰:『此子日下無雙』。」
○才氣無雙:形容才能和氣概世上無人可比。
○色藝無雙:姿色與技藝都非常出色,無人堪與匹敵。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小旦馬大保,為美臣子,色藝無雙。」
○美貌無雙:形容容貌極其美麗,無人可以相比。
○福無雙至:語本漢˙劉向˙說苑˙卷十三˙權謀:「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指幸福不會接連的來到。=福無雙降。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諺語)比喻福祐不會接連而來,禍害卻會接踵而至。=福不重至,禍必重來、福無重受日,禍有並來時。
○鬱鬱不平:氣憤而覺得不公平。
○鬱鬱不樂:憂悶的樣子。
○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悶悶不樂、忽忽不樂、悒悒不樂、怏怏不樂←→洋洋得意。
○造化小兒:指主宰命運的小子。後亦用以指病魔。小兒,對主宰命運的神的輕慢稱呼。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
○窺牖小兒:指漢東方朔從窗口向屋裡面窺視西王母仙桃的傳說。後指小偷。牖,窗戶。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史補:「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
○黃口小兒:幼兒。比喻淺薄幼稚的人。漢˙無名氏˙東門行:「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黃口孺子。
○小兒之態:小孩子的心態或動作。
○小兒之見:小孩子的見解,形容人極無見識。
○孤家寡人:原為王侯自稱的謙辭。後比喻孤立無助、隻身一人。
○默然無聲:沉默不說話。◎她離家負笈北上,一路默然無聲,表情沉重。
○痛澈骨髓:形容極端的痛苦。=痛楚徹骨、痛入骨髓。
○痛楚徹骨:極端的痛苦。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二˙神告方:「庖人揮刀誤傷指,血落食中,恍惚之際,手若為人所掣入鑊內,痛楚徹骨,號呼欲死。」=痛澈骨髓、痛入骨髓。
○秋毫之末:秋天鳥獸新生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的東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秋毫不犯 一點兒都不侵犯。=秋毫無犯。
○秋毫無犯:一點都不侵犯。=秋毫不犯、耕市不驚。←→奸淫擄掠。
○利析秋毫:漢時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三位富商談到有關利益的事,就像分析秋毫般精細的計算。典出史記˙卷三十˙平準書。後用以形容理財極為精明。
○明察秋毫: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鼠目寸光。
○明鑑秋毫:能看出極細微的地方。 ◎法官判事要明鑑秋毫,才不會造成冤獄。
○約法三章:原指漢高祖入咸陽,臨時制定三條法律,與民共守。後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網漏吞舟之魚,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文學創作」
下一篇:史記.淮陰侯列傳──2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