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2 22:02:45志據依遊

《范進中舉》與《孔乙己》的比較

《范進中舉》與《孔乙己》的比較:

 

《范進中舉》

《孔乙己》

體裁

章回小說中的一個片斷

短篇小說

主題思想

 

揭露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戕害,同時也反映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社會病態。

 

同樣是揭露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戕害,並強烈控訴當時那冷酷無情的社會。

主人翁的背景、性格和命運

 

 

范進家境貧困,科場失意,極為潦倒,因此形成卑怯的性格,對人卑躬屈膝,逆來順受,五十多歲時,終於先中秀才,再中舉人,身邊的人對他立即變得訶諛諂媚,中舉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孔乙己與中舉前的范進一樣,生

活潦倒,在科舉中屢次落第,他連秀才也沒有考上,孔乙己不像范進那樣對人卑躬屈膝,他十分執著於讀書人的尊嚴,性格比較迂腐。他的命運比范進糟得多,范進老來終於獲得功名,可以抬起頭來做人;但孔乙己卻一生功名不遂,窮困得要幹偷竊的勾當,終於給人打折了腿,鬱鬱以終,命運十分悲慘。

周圍的人對主人翁的態度

 

范進周圍的人,起初看不起他,他的丈人對他更是般奚落,有時甚至罵他一個狗血噴頭;但中舉之後,人們對他立刻阿諛奉承起來。

 

就像范進早年的遭遇一樣,孔乙己給周圍的人嘲笑、愚弄和卑視,但始終不像范進那般幸運,能享受中舉後人們對他的奉承。

作者對主人翁的態度

 

作者以辛辣的筆調,對范進那可憐和可笑的性格,作誇張的諷刺,有點嘲弄的意味。

 

作者對孔乙己沒有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描寫他的時候,筆端呈現出同情和悲憫。

敘事次序

 

用順序法記事,先述范進中舉前的景況,再述他中舉後的情形。

 

也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記事,但第五段有關孔乙己的境況、品行、身份和脾氣等情況,則用插敘來交代。

刻畫人物的方法

 

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及行動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肖像描寫較少,心理描寫則差不多完全沒有。

 

主要也是通過語言描寫及行動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另方面,對人物的外貌和神態,也加以描寫。心理描寫方面則極少。

對比和諷刺手法的運用

 

本文經常用對比手法,例如范進中舉前後,人們對他「冷」與「熱」的對比、中舉前他怕胡屠戶和中舉後胡屠戶怕他的對比等等。至於諷刺手法,本文經常運用,如范進中舉喜極而瘋、胡屠戶對范進前倨後恭等等,本文都諷刺得淋漓盡致。

 

孔乙己一文所用的對比,沒有范進中舉那麼多,只是把孔乙己第一次出場和最後一次出場時的變化作出對比,以顯示他的命運愈來愈悲慘。至於諷刺方面,則通過孔乙己的迂腐失敗形象,諷刺了科舉制度的害毒和社會上人們的冷酷無情。

 

蒼蠅水 2020-01-10 11:17:29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