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5 22:26:20志據依遊

《也許》聞一多

《也許》聞一多

(甲)題解:

這首詩叫《也許》,副題叫《葬歌》,是作者懷念亡女立瑛之作。從詩的內容來看,《葬歌》似乎更貼切,但詩人卻以《也許》為題,原因是「也許」是個不肯定詞,暗示作者愛女雖死,但在作者心目中,她只是安睡,表達出詩人深摯的感情。

 

(乙)主旨:

這一首詩旨在表達了作者對亡女的情懷。

 

(丙)內容大要:

全文可分四部分。

一、交代亡女辭世的時間及作者的情懷:

「也許你真的哭得太累,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那麼叫夜鷹不要咳嫩,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一)從「夜鷹」、「蛙」、「蝙蝠」三種動物的活動,渲染出夜的氣氛。

(二)愛女早夭,本應深哀巨痛,但作者卻表現得那麼平靜。在詩人心目中,女兒並不是死了,只不過因太累而暫作安睡吧!

 

二、寫亡女辭世後的白天及作者的愛:

「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撐一傘松陰庇護你睡。」

(一)從「陽光」、「清風」、「松陰」等景物,表面上是寫作者的女兒安睡在郊外,實際上暗示作者的女兒已長眠地下。

(二)不許陽光、清風驚動女兒的睡眠,甚至要撐松傘以作呵護,表現詩人對女兒的愛,是極慈愛與憐惜,他盡力讓她能得到安睡。

 

三、寫亡女安葬以後地下的情景: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鬚吸水,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一)以上幾段,通過幾個「也許」,說明這是假設之辭,想像「睡」了以後的舒適、美妙,暗示當時現實的黑暗。

(二)在詩人筆下,長眠地下的靈是顯得多麼寧靜安逸,避開了人世間的一切紛擾,聽蚯蚓翻泥,聽小草的根鬚吸水,猶如「音樂」,而人世間卻充滿「那咒罵的人聲」。

(三)在詩人看來,當時的「人世間」是醜惡不堪,以致認為只有離開人世到地下安眠,才是「美的所在」。

 

四、是作者對亡女安慰之辭:

「那麼你先把眼皮閉緊,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一)從「黃土」、「紙錢兒」等事物,直接地表示了作者的女兒已長眠地下。

(二)通過「那麼」一個轉折,表達了如果他的女兒真的對這個現實無所留戀,那麼就去地下尋找美的所在吧!

 

(丁)總結:

作者對亡女的情懷,可分三方面而言:

一、愛女夭折,為人父母應極度悲痛;然而詩人在傷痛之餘,心境卻平靜下來。對生死有新的看法:

(一)他一方面承認女兒死亡的事實;

(二)另一方面卻否定女兒死亡的不幸。

二、作者通過不斷的揣測,不肯定和超現實的想像,把女兒的死亡視作擺脫那充滿了罪惡的人間的暫時安睡。換言之,她仍是有生命的「活」在另一個世上。

三、詩中處處流露了作者對女兒體貼入微、呵護備致、慈愛憐惜的真摯感情。

 

(戊)形式:

這一首詩一共四節,每節四句,共十六句。形式整齊,一韻到底。

日本藤素 2020-01-04 23:13:12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