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8 19:07:52九如教會

親近上帝也親近人

希伯來書九23~28 謝拱德牧師
希伯來書的作者強調,基督耶穌無須多次獻上自己,否則,從創世以來,他就得多次忍受苦難了。基督一次獻上而竟全功,耶穌基督將自己當祭物獻上,來潔淨罪。
希伯來書的作者強調耶穌基督的「新約」遠優於「舊約」。不過這不是說聖經舊約不重要,而是強調耶穌基督一次獻上,就已經除掉許多人的罪,當耶穌基督再來時,不是要對付罪,而是來拯救等候他的人。
主耶穌說:「不要以為我來的目的是要廢除摩西的法律和先知的教訓。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來成全它們的真義。」(馬太福音五17)在整本新約聖經中在強調耶穌新的約就是「愛」。這愛不是單指上帝愛你及你愛上帝,更重要是要我們去愛人,甚至愛你的「敵人」。
我們會有敵人嗎?對我們來說那是指你所討厭的人,或是得罪你的人。在教會往往造成分裂的因素之一就是彼此厭惡,教會中不是「愛」最多的地方嗎?怎會彼此交惡呢?人畢竟是軟弱的,也許是誤會、也許是彼此個性不同,就會造成彼此之間的緊張,甚至互相嘲諷,使在教會中瀰漫著互相之間的不信任和猜忌。這要如何是好?主耶穌知道人的軟弱,因此下一條新的誡命,要我們必定遵守。
主耶穌說:「你要以全部的心志、情感,和理智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其次也是一樣:你要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馬太二十二37—現代中文譯本)要愛上帝就必須先愛別人,甚至原諒你的「敵人」。可是這有可能嗎?
在蘇拾瑩所著「抉擇的智慧」書中一篇故事『野草與馬鈴薯』:有一個種馬鈴薯的農夫,總是很小心計算栽種的時間及氣候,因為馬鈴薯很怕熱,對溫度很敏感。這一年,夏天天氣炎熱,所以農夫決定比預定栽種的時間晚五天,就是為了怕馬鈴薯在高溫的土壤裡待太久會損壞。
栽種之前,農夫照例先把野草除盡,避免野草妨礙馬鈴薯的生長。但是這年的氣溫偏高,野草容易蔓延,所以農夫栽種馬鈴薯之後,就小心翼翼不讓野草再冒出來。
然而就在接近馬鈴薯收成的兩個多星期前,農夫發現,連日的高溫,讓野草又長了出來,並且迅速蔓延到整片的馬鈴薯田。
「到底要不要再把野草除掉呢?」農夫猶豫不決。「如果除掉野草,一定會傷到土壤裡的馬鈴薯;如果不除,野草會搶去馬鈴薯的養分,使馬鈴薯發育不良。唉!真是兩難。」農夫為此相當煩惱,不斷向上帝禱告。
那個星期天,農夫去教會做禮拜,牧師剛好以「麥子和稗子」來講道。牧師引用耶穌的話說:「讓麥子和稗子一起長吧,因為你們拔除稗子的時候,恐怕連麥子也拔掉了。」(馬太福音十三28~30)於是農夫決定聽上帝的話,決定把野草留著,讓它和馬鈴薯一起生長,反正馬鈴薯快要採收了。
收割的時候到了,卻傳來一則壞消息,全州卡車司機大罷工,僱不到駕駛收割機的司機,馬鈴薯的採收工作就要延後了。可是,馬鈴薯持續留在酷暑燥熱的土壤裡不採收,肯定是要熱壞了,農夫心裡非常著急。
有一天,農夫憂慮去察看他待採收的馬鈴薯田。一眼望去,只見田裡覆蓋著整片野草,就像是地毯一般。原來夏暑的燥熱讓野草迅速蔓延滋生,又高又長的野草已經茂盛到綿延一片了。
農夫動手挖了幾顆馬鈴薯,發現野草覆蓋下的馬鈴薯居然保持完好,並沒有被熱壞。原來野草阻絕了日曬的燥熱,提供了蔽蔭,降低了土壤的溫度,馬鈴薯在土壤的保護下,得以倖存。
農夫大呼不可思議,他原來視這片野草為敵人,現在竟然成了保護馬鈴薯豐收的恩人。(抉擇的智慧,108~109頁)
主耶穌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可福音十一25)有時候看似不利於我們的事,卻會意想不到成為幫助我們的助力。故事中的農夫,饒了野草,卻意想不到成了馬鈴薯的蔽蔭,使馬鈴薯沒有受到高溫的傷害。
因此,若是你知道絆腳石會成為墊腳石,你還會將他挪開嗎。若是你知道眼前的阻力將來會成為助力,你還會堅持要消滅它嗎?事實上,我們無法知道,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為你的障礙來禱告,用愛來接納。使徒保羅說:「有糾紛的時候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診樣饒恕別人。」(歌羅西書三13)

上一篇:更美的約

下一篇:寬恕帶來平安

威爾剛 2020-01-07 12:22:25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