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1 23:00:07Kobe Liou

玉質對了、然後咧

ok! 假設大家都會辨認"和闐"的話。那當咱們拿著真槍實彈(銀子)到市場上廝殺。想買些個明清老件來玩玩,那些東東會出現呢?
1、非和闐的仿品 - 市場上的東西,大部份都屬於這個等級的。只要我們會分辨玉質的話,就可以簡單的把這些劣質的仿品淘汱掉。
不過要小心的是,有不少商人,會拿白、且質地乾淨的玉。用好一點的工,加上特殊拋光,來仿古。若是功力不夠,常常會把它當成"全美"、又"白度夠"的老件來買,這是很傷的!
2、用和闐玉雕成的高仿品 - 通常以和闐玉質雕成的仿品,工藝會相對好一些。然而高仿品的工藝等級落差也很大。有些仿品的工藝、實在不怎麼樣,很好辨識。怕的是工藝水平很高的那一類,如果誤觸地雷,恐怕就不是"傷"可以形容的。
3、真品 - 大多數的真品是屬於板指、煙嘴、花片之流。此外,也有許多是傷、殘、改件等......將這些物件排除在外,剩下來的才是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目標。收藏家至少要收這個層次的物件。才算是走對了道路、入了流。

譬如,此篇附圖的明代瓜疊綿延。就是小弟於2004年8月右左,在光華商場所購得。當時我剛剛對和闐有所体會,就想去試試眼力。結果就買到這件玉器。雖然是開門老件,但是有傷。以當時的我來說,能買到這樣的東西,已經很滿足了。(至少是對的。因為之前,錯買了一堆!!)
在此要提醒一下,各位初學者(包括我在內)清醒一些。以目前台灣古玩市場的現況而言,如果您可以買到明清件就已經很不錯了,或許有一點點宋遼金元的物件。但是年代更好的,您就千萬別肖想了。並不能說沒有這類的東西。只是說就算有,那個價錢,也決計不是初學者能夠認同的。

就初學者而言,辨別玉質、分老新。是最最基礎的工夫。

然而,很多收藏了一輩子的收藏家,確是連這一關都沒參透。 所以才會有許許多多"狀烈"的故事,可以供咱們茶餘飯後,拿來嗑牙。甚至,很多的案例、說不定就在你身邊呢!!

也難怪,老爸、老媽,常常苦口婆心的勸我說:「兒子啊、不要再玩古董啦~~~~~~」
附圖註:
明代 白玉瓜疊綿延
白玉種,有沁色。從這件玉器,可以看出明代玉雕的特色-刀法簡潔,有力,線條樸實、且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