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3 22:26:40Kobe Liou

要是中國的瓷器是長這樣、那啥們瓷器就不會那麼出名了~~

前一陣子去台北故宮聽了場北京故宮研究員的演講。主題是:”明代單色釉瓷器的賞析”。主講人:呂成龍 先生,雖然挺年輕的。但是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加上言之有物。整場演講聽下來,真是受益良多。

呂先生的powerpoint採用許多各地館藏與私人的精品,做為教材。然而在許許多多精品的圖片之中,他加了一件仿品的圖片。因此當我們的眼睛在看了許多好東西之後,突然來了件仿品。那種感覺不僅僅是突兀、甚至可以用"可笑"來形容。
這時候呂先生講了:「要是明朝的瓷器都長這樣、那啥們中國的瓷器就不會那麼出名了…………」說的實在是太好了! 這張照片是一隻仿的"藍地白雲龍梅瓶"。與真品的差別,主要在器型所展現出來的線條、法度完全無法和真品相提並論。其次是仿品所刻劃的雲龍,也與真正明朝所做的相去甚遠。類似的仿品,幾乎佔領了雜誌、與各古董賣場。請各位自行翻閱、尋找。別怕找不著!!
接下來呂先生又說了:「還真有人把這個當成老的………」。這句話倒是挺寫實的。
瓷器當然是中國的代表。遠從唐宋、近至明清,各朝各代的陶瓷器,經由不同的管道,在西方世界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在西方的代名詞。而除了瓷器之外,其它領域的古董,包括:字畫、玉器、雜項等等…其實也都同樣具有中國特有的美感及韻味。當然老的東西,並不代表一定好。有許多老件、也不具有高的藝術性。只是現代的仿品,不要說美感、藝術性了。大部份的東西,都是亂七八糟、離譜到不行。
讓我們仔細想一想,為什麼古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被中國的瓷器所深深吸引呢?

如果每一位接觸古董的人。無論是消費者也好、業者也罷。都能体會到這句話的深層涵意。那麼離正道,也就不遠了。希望改天在市場上,可以少看見一些人興致勃勃的在研究著"梅瓶上有唐老鴨"的東西。因為看到這種情形,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附圖註:18世紀螭龍雞心佩
這件玉器是玉匠運用玉石的邊料,加以作成。這塊玉料的玉質及皮色都非常的出色。加上工藝、線條也是標準的18世紀水平。可惜中間有一缺口,屬於人殘。經過現代工具修飾,以為了遮衍受傷的痕跡吧!!

上一篇:和闐玉???????

下一篇:趨吉避兇

swimrabbit 2007-03-14 09:19:53

請教KOBE大師
那一個是真的 那一個是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