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5 21:40:00大三元

敗犬的遠吠聲

              
 日本最近有本書叫「敗犬的吠聲」,作者是酒井順子,她年過三十好幾未婚,帶點輕諷的意味稱自己為敗犬,連帶的也笑稱跟她有同樣境遇的同志為敗犬。

 通常我們說輸或贏,大體而言就是個蓋括,沒個比較級,日文裡則用「敗犬」一詞來形容輸的很透徹,怎麼說呢?大家若注意狗同志之間的吵架就知道,吵輸的那隻狗通常尾巴會往下垂然後低著頭走開,吵輸已經很沒面子了,還得垂下尾巴的走開不是更沒面子嗎?反觀,將這形容詞用在萬物人靈的你我身上,「輸」已經很沒面子了,還要被比喻為「敗犬」,當真是落魄。
 
 作者在這本書裡,簡單的將年過三十,未婚,沒小孩,生活中以工作為主的女人稱為敗犬﹔反之,年過三十,結了婚有小孩,又有工作的稱為勝犬,那麼結了婚沒小孩但有工作的自然就是不勝不敗。

 作者的意旨是,現代人對婚姻有絕對自主性,不妥協,寧缺勿濫﹔問題是就整個社會而言,這般的現象容易造成下一代人口減少,長期下來就變成少數的年輕人要養一堆老人,對年輕人是相當大的負擔,也影響國家的發展,不只如此,不婚人口越多容易產生婚外情,就倫理的角度而言,這就是破壞向來的家族關係,對整的社會而言當然是個不幸的狀況。再則,不婚人士當真是選擇不婚?或者是不願妥協,選擇過分而導致不婚呢?若是後者,那麼表示內心深層還是渴望婚姻的,為何?其中一個重要理由是「寂寞」。

 台灣跟日本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日本人經常會因為就學或就業而開始一個人租房子住,然後因為忙碌,漸漸地一年就只回家幾次,年紀一大,甚至一年就只有過年回父母那兒住個幾天,其它時日就是一個人,自由當然是自由,首先屋子髒點亂點沒人管,晚上幾點回家也沒人管,問題是一到假日時突然覺得寂寞了,因為屋子裡整天除了電視的聲音就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可說話。

 那就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呢?女人在工作上通常是不得已的得讓人得豎直脊背及穿上盔甲﹔大學畢業剛進社會,大家會因為你是新人年紀小,工作上有點小錯誤,比妳年紀大的男女同事都會寬待妳,甚至覺得妳很可愛,但是年紀一大後,比自己年紀小的新人年年進公司來,自己不但成了前輩,甚至成了後輩眼中大姊,而為了保持這個身分的尊嚴,不論衣著或外觀或工作態度都得兢兢業業,衣著或外觀的部分是要讓大家覺得自己還很年輕,講穿了就是跟年輕女孩比美,這實在很辛苦的,但若不這麼辛苦,絕對會因為年紀一下子淪為歐巴桑,也引不起異性的注意,那麼離「結婚」這個經驗就更遠了,似乎離寂寞更近了,這不是人類社會的初衷。

 暫且將「敗犬」或「勝犬」一詞擺一旁,因為用這樣的二分法來分別當然過於單純,我想作者用這樣的比喻只想表達為何年過三十好幾無法找到理想的伴侶,而三十好幾的家庭主婦雖無法在工作上與人一爭長短,但就人類的幸福而言就很難說哪個幸福。

 如果就目前日本的社會環境,事實顯示本書作者所指的敗犬年年增加,偏偏都會對敗犬而言是個絕佳的生存環境,因為鄰居的觀念早不存在,大家注重隱私,在強調個人隱私的同時也不侵犯他人隱私,自然更不需要在乎他人的眼光,然就自私的看法,「敗犬」一詞聽起來固然不怎麼另賞心悅耳,但就個人主義的立場,當頭「敗犬」完全的為自己而活,完全的任性,何嘗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