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8 01:27:48Kiwii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二)

選擇了分類的時候,撇開了一向選的日記分享,選了旅人日記
旅人這兩個字,還真的小小的給了我小小的感觸…
是旅人嗎?
所謂旅人的心情,應該和我的心情大大不同吧…
第一次來上海,五天…為得是考察上海的軍情…:p
看看這裡是不是真的像朋友說的”遍地黃金”…
也正好趁工作辭了…來上海當作旅遊…
上海的五天,除了很笨的和同遊的朋友”自費”到聲色場所看看新鮮之外
其實,都是有人陪的…江浙燴,川國演義,俏江南,新天地,衡山路,徐家匯的百貨…陸家嘴的江岸…比較像是商業行為的飯局,倒也不那麼旅遊…
不過,有一天是西湖之旅,就比較合我意了…
看了岳王廟,體驗了身在歷史故事中的感受…看著岳飛的衣冠塚,想著雖然他人不在這裡,但是至少那些從小聽大的故事,那唱的令人滿腔憤憾,氣壯河山的滿江紅,那東窗底下密謀的秦氏夫婦…似乎有一種時光錯流的感覺…
當然,這樣的感想,也許只存在一個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的台灣男子的心裡…再說,比起上長城,比起莫高窟,也許這小小的岳王廟也算不了什麼…但是畢竟,岳飛的精忠報國,是五六歲就在心裡植下的記憶,從來不覺得那會和什麼現實發生連結,然而,卻在某一天,某一個不曾想到的一天,連上了…看著岳飛的像,還真的覺得某樣的辛酸和不平油然而生…
也到了靈隱寺,看了濟顛睡覺的石床,摸了會發財的石羅漢,穿過了求功名的仙洞…但最叫人震憾的,還是那高大的不像話的廟宇…裡頭的巨大佛像,一尊尊睜著大眼往下直瞧著你,瞧到你心裡面去的那種嚴峻眼神,似乎人到了他的面前,只得脆下求一個饒,為自己的渺小感到心虛一樣的巨大神像…剎時,心裡湧上了某種平安,某種寬饒…是因為那種微不足道的渺小感,使得扛在身上的天大的事,都像芝麻緑豆般的不值一晒,所以,感到了痛苦的微不足道,所以,覺得平安…是這樣吧…我心裡頭這麼分析著…也也許,是因為這些神的巨大,使得人覺得什麼罪過,在他們眼前都只是人的脆弱,所以被原諒了,被寬恕了吧…我這麼以為…
不論如何…這間廟是真的很像廟啦…因為我是基督徒,進廟的時候,總有種怪異的不適感,也許是心裡作用,也許是廟的味道,也許是因為光線吧…總是覺得想快點離開…但是靈隱寺卻沒有給我這種不適的感覺…倒也是蠻奇妙的經歷。
後來,再去了虎跑喝龍井茶,雖然,不是喝龍井的季節,但是那茶,是真的好喝…比起在台灣喝到的朋友送的龍井(喝了大喊:這算什麼茶嘛)我想,才真的知道,原來龍井是這味兒呀…那以前喝的那個也是長這樣的茶,到底是什麼呢?
當然,不可不去的,是西湖,僱了船夫搖的小船,只能載四個人吧…剛好我們一行人也是四個…雖然快下山的西陽晒得人挺熱的,船夫拿了兩把不合氣氛的花雨傘浸了一下湖水,讓我們撐著遮陽…然而還是一點不減西湖的風味。一邊遊湖,一邊聽船夫用很文言的說法介紹的西湖各景的由來。好奇的不是那些漸漸變了味,只剩下名氣的風景,卻是船夫話裡傳達出來的古人對於生活的豐富想像,以及船夫古往今來,信手捻來都是道理的睿智。也許,那之於他,根本不是什麼智慧,不過是生活的基本技能吧,但是之於我,卻覺得他一邊是勞力的代表(辛苦的為我們划著船呢)一邊是貧窮的象徵(我們怎麼說還是奢侈的消費者)但是卻是我們所有對西湖的知識的來源,對於西湖,所有美麗的故事,所有曾看過的水墨畫出的垂柳,仕女,小船,白蛇和許仙雨中初逢的那個場面,也許都不及這位船夫一的聲感嘆:唉,現在斷橋不再斷了…只剩下個名字罷了…
之於西湖人,看著西湖的變化,看著愈來愈多的觀光客,想著古時對西湖的稱頌,再回頭看看生活上的困難,也許,那樣的感嘆,正是西湖的感嘆吧!

第一次的上海行,說不出個所以然的就這麼也走完了…說喜歡,倒也不盡然,說不喜歡,卻又有著不小的好奇。不過,相當不一樣的,是我對上海的看法,和同行的朋友相當的不同。
他非常不喜歡上海(說大陸比較貼近吧)。覺得太無禮,太自私(指人)也覺得太虛假,太裝闊(指城市)。
路上很巧的遇到了新彊的小賊,扒了一個老太太的錢包。朋友相當不能理解,這個城市有那麼光鮮的一樣,卻還有這樣不堪的內涵。美麗的女孩子們個個穿著新潮大方,卻一坐下來,兩腿大大開著也不怕曝光的偷個涼,和流行美麗完全搭不上邊的坐姿叫人倒胃。路上看到有人隨口一個”呸”往地上吐痰還不打緊,更甚者是朋友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丟垃圾時,旁邊一個美女靠過來,也是一個”呸”,一口痰從他臉邊不到十公分的拋物線落下,準準的進了垃圾筒,他還沒搞清楚是什麼事,那美女大方自在的早已離開現在五步之遙。
路上拉著你要你給點”贊助”的乞丐更是誇張,不給他錢,他死纏著你不放也就算了,當他真的死心的時候,還會罵你”這麼小氣”!
在在都讓他不能理解這個城市,也無法”喜歡”這個地方…
但是,我卻不是這麼想的…相較於一個台中出身的,住在台北十幾年的人來說,對於現在的上海,我卻有某種程度的”懷念”!
就好像十幾年前,在台中的生活的自在一樣,上海的這種龍蛇雜處,對我來說,反倒是輕鬆而且懷念的,不必要大家一個模子的學著怎麼成為標準,不用每天看到都是一個打扮,一個穿著,也不用怕跟不上流行,更不用太介意落伍…
以上,當然不是上海的全面寫照,只是相較於朋友的不適,衍生而來的,我的感覺,我反而喜歡這樣…打扮的邋遢點也很自在,出賣勞力也很驕傲,之類的,在台北,這都是已經被極端群化的文化裡面看不到的多元性。
當然,要是不要這麼沒禮貌的話,這個城市會更可愛些啦…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