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6 08:21:01Kitty
頑皮以外的日常
孩子剛出生時,家長珍而重之地捧在懷中,盯著孩子一直看一直看,捨不得移開視線,只為捕捉孩子的一顰一笑,就算哭鬧也是珍貴的存在。
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早已視孩子的存在為日常,看見孩子的笑靨雖然會湧起欣悅之情,卻難以再感受到最初的悸動。
迷失於日常的細碎之中,讓我們因為習慣而無視日常的美好。因為美好恆常地存在,便不再對日常產生特別的情緒,反而在意起美好以外的一切瑕疵。
因此,當孩子一頑皮,便會即時觸動到家長的神經。喝止、責罵、懲罰,只為制止孩子頑皮下去。孩子確實需要管教,這點無庸置疑,只是家長會否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孩子在頑皮以外的日常?
那是一種正常狀態,孩子沒有乖巧到令家長擊節讚賞,也沒有做出任何超出家長接受範圍的行為,於是一切被視之為日常,沒有表揚,當然也沒有懲罰。
在每天的相處之中,家長往往只注意到孩子頑皮的時刻,卻對他們日常的表現視而不見。孩子發脾氣會被懲罰,但其實他們大部份時間也沒有發脾氣啊,為甚麼沒有人會讚賞他們當天沒有鬧情緒?
家長對孩子頑皮的行為設立懲罰機制,卻不會對“沒有頑皮”的行為給予獎勵,因為那是應該的,孩子理應乖巧聽話,理應自動自覺讀書溫習,理應將書桌書包收拾乾淨,理應幫忙做家務,理應成為家長眼中的好孩子。
所有的理應都轉化為一個框框,將孩子框進去。
那家長在甚麼時候會給予孩子獎勵?大概就在孩子突破框框的時候吧。表揚孩子突破框框無可厚非,但待在框框內就只能被無視嗎?
孩子日常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請不要只著眼於他們表現不好的時候,讓孩子感受到即使他們只是待在框框內,還是會得到認同。
上一篇:關於遭受冒犯的不妥協宣言
下一篇:被迫到極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