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0 18:38:18C.C. Kiske
棒球選秀策略 - 球場效應
如果你的聯盟玩的不是5x5的傳統項目,需要炒短線的時候,會發現 ESPN 在 Park Factors 裡提供的依變項(Runs、HR、2B、3B、HR)不敷使用。專欄作者 David Gassko 在今天發表了一篇更深入探討球場效應的文章。
【http://www.hardballtimes.com/main/article/batted-balls-and-park-effects/】
首先,三振數量其實也會被球場效應所影響:
【http://www.hardballtimes.com/main/article/batted-balls-and-park-effects/】
首先,三振數量其實也會被球場效應所影響:
一名年產100K的投手,當他在馬林魚主場的產量會比在洛磯主場多上20K。其中差距之大,就像定存vs長期基金的獲利率。塞揚候選人 Erik Bedard 去年在金鶯送出221K,今年搬到最好K的水手主場,K/9應該會由10.9進步到11.8。另外,Esteban Loaiza(運動家→道奇)、Livan Hernandez(響尾蛇→雙城) 的三振可望躍進、Dan Haren(運動家→響尾蛇) 不受影響、George Sherrill(水手→金鶯) 退步。皇家的王牌 Gil Meche(水手→皇家) 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在06-07兩季都是156K,但是在皇家的局數卻多花了28.2局才完成。
由【水手、馬林魚】vs【洛磯、響尾蛇】的兩組來對照,推論影響三振產量的因素是球場濕度。
由【水手、馬林魚】vs【洛磯、響尾蛇】的兩組來對照,推論影響三振產量的因素是球場濕度。
球場效應對於保送的影響似乎不如三振來得大。如果把一個投手從三振天堂(馬林魚)帶向洛磯主場,他的自責分率將暴漲0.15;如果把他從保送世界(釀酒人)帶向海盜主場,自責分率只會上升0.07。
內野飛球的計算包含了場內與場外,除非小飛球直接進了觀眾席。在表單的底部,那些球場的內野界外區的確較小;但表單頂端的球場,界外區其實也沒大到哪去,或許還有其他的因素,除了界外區大小,是我們沒考量到的。總之,一位打者在釀酒人主場擊出內野飛球的機率,是比在巨人主場多了25%。
外野飛球只形成一壘打算蠻可惜的,也並不多見。表單頂端找到紅襪與太空人,它們的主場左外野全壘打牆是著名的淺且高。小白球在別的球場或許會被深守的外野手給接殺出局,在那裡卻有機會直接命中高牆,然後形成一支長距離的一壘安打。至於天使,我只能猜測會不會是以 Vladimir Guerrero 為首的外野助殺集團,嚇阻能力太強了? (今年又補強了 Torii Hunter)
美聯過去20年的二壘打王,有5年由紅襪球員摘下。二壘手 Dustin Pedroia 去年的39發二壘打中,就有25支產自主場,我認為他本季有挑戰50發的潛力,所以 Pedroia 的價值不僅是單面向(打擊率)而已,特別是你的聯盟有比二壘打的話。去年二壘打王 Magglio Ordonez 算是個奇葩,產量主客場各半。Aaron Rowand 就可惜了,如果去年還是穿著襪子打球,他的二壘打應是62支,而非紀錄上的45而已。
風城果然不能浪得虛名,芝加哥兩個主場都成了全壘打最量產的球館,白襪的新主場甚至超越了洛磯。極端的全壘打球場效應,會讓投手每場多失0.6分,當然會影響了自責分率、優質先發的計算等等。不過 Jon Garland(白襪→天使)、Johan Santana(雙城→大都會) 等人本季遭受全壘打的戕害,將獲得幅度的控制。
專欄作家 David Gassko 近四年的觀察,發現印地安人的主場 Jacobs Field 是個極端滾球主場,無論哪位打者或投手來到貴寶地,滾地球就異常地頻繁出現。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也許是那裡內野的地心引力特強的緣故吧? 如果你的聯盟有比 Batters Grounded Into Double Plays,我想除了 Fausto Carmona 或許建仔之外,可以多觀察 Aaron Laffey。如果讓他搶到開季的5號先發或是季中被叫上大聯盟來先發,用他的時候會充滿樂趣,他去年的滾飛球比高達3.57,形成滾地球比例62.4%,在隊上只低於 Carmona 的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