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6 17:44:56威名奇想

看完後請燒毀的電影~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

劇情簡介
資深分析員奧斯彭卡克斯(約翰馬可維奇飾)出席一場秘密會議,未料會議機密竟很快被揭露,他即將被組織撤職。

對於即將失業的事實感到憤慨又無奈的他,獨自回到位於華府喬治城的老家,要把所有中央情報局(CIA)不可告人的秘密,都寫在回憶錄上出版,以表達他的不滿。

同時,他早已紅杏出牆的妻子凱蒂(蒂妲史雲頓飾),則是勾搭已婚的聯邦保安官哈利法勒(喬治克隆尼飾),打算拋棄他與哈利遠走高飛。

這張暗藏超級國家機密的光碟,竟然遺失在健身房的置物櫃中,並落入成天想動整型手術再嚐人生第二春的健身中心員工琳達麗慈(法蘭西絲麥朵曼飾),與她的熱血同事(布萊德彼特飾)手中。

一心想要發筆橫財的查德與琳達、心儀她的經理泰德崔逢(理查詹金飾)、保安官哈利、外遇的凱蒂與被撒職的卡克斯,將為爭奪光碟做出什麼樣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本片改編自前美國中情局局長斯坦菲爾德特納的小說「高度機密:總統、中情局局長和特務」,斯坦菲爾德特納曾於1977年至1981年間擔任過美國中情局局長。

導演科恩兄弟將原來的故事做了一些改變,把電影拍成他們最擅長的黑色喜劇。故事的主要劇情為:一個中情局特務在撰寫回憶錄時,丟掉了一張儲存了自己手稿的光碟。

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中年人,分別經歷了工作、私人和性生活方面的危機,把中情局和健身中心擺在一起,再加入網路交友的元素,巧妙地結合喜劇、諷刺和性鬧劇等因素,成為一部引人入勝、眾星雲集的黑色幽默喜劇。
關於製作
奧斯卡大獎電影《險路勿近》好萊塢名導柯恩兄弟倆各自構想不同的角色,為自己心儀的演員量身訂作,包括喬治克隆尼、理查詹金、法蘭西絲麥朵曼和布萊德彼特,然後把所有的角色交織在一起,串連成一部精彩可期的電影。
喬爾柯恩說:「這部劇本是和《險路勿近》差不多時間完成的。」故事的主角都是中年人,以國家安全的主題為核心,分別經歷了工作、私人和性生活方面的危機,把中情局和健身中心擺在一起,再加入網路交友的元素,更為引人入勝。

全片彷如夢幻陣容的巨星級演員們,都是柯恩兄弟的超級影迷,其中喬治克隆尼和柯恩兄弟合作過《霹靂高手》和《真情假愛》,法蘭西絲麥朵曼也和他們合作過《血迷宮》、《撫養亞歷桑納》和《冰血暴》,而布萊德彼特、帝妲史雲頓、約翰馬可維奇等演員,也是多年來一直期盼能和柯恩兄弟合作的巨星。

這部電影就是典型的柯恩兄弟風格,拍片的節奏和步調十分自由流暢,尤其有趣的是以中年危機為主題,把喬治克隆尼和布萊德彼特寫成兩個沒用的傢伙,營造出爆笑的氣氛,同時也顯得他們有點悲哀。

問演員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約翰馬可維奇說:「這部電影有兼具娛樂性和原創的看世事的角度,還有一點也不平鋪直述的處事觀點吧。」蒂妲史雲頓說:「他們習慣在編劇的同時,就把事情都想好了,所以等到要拍片的時候,就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男配角理查詹金則表示:「這是柯恩兄弟的電影,想也知道是一部黑色喜劇。」

幕後劇組人員方面,也多半都是柯恩兄弟的固定班底,也都是獲獎無數的夢幻幕後工作人員陣容。他們決定在華府實地取景拍片,也就是故事發生的地點,大部分的動作場面都是在紐約地區拍攝的。此外,在華府拍片也是因為柯恩兄弟想和家人在一起,所以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地點,而且喬治克隆尼也在紐約附近軋另一部片。

主要的拍攝工作是從曼哈頓開始的,在市中心的一家律師事務所,接著再轉往紐澤西取景拍攝健身中心的戲。柯恩兄弟對於拍片的各項細節,心裡早就有詳細的譜了,所以拍攝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按照計畫在進行,可是他們也准許一定程度的即興發揮,只是敘述故事的方式都有他們固定的模式,這是不容許任何人擅改的。



這一部片可是徹底地展現柯恩兄弟的黑色幽默,大大嘲諷了幽暗的人性,及意有所指地批評政府,也可以說是黑色喜劇版的衝擊效應,只是我實在不喜歡中文片名前加一個布萊德彼特,難道是要提醒觀影者若為了Brad Pitt而進電影院看這一部電影,需要再三考慮,因為Brad Pitt在這部電影裡,真的是即刻毀滅,戲份與其他幾位主要演員比起來,真的不多!!這是Burn After Reading

有別於柯恩兄弟前作:險路勿進所帶給觀影者的高壓恐怖氣氛,這一部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氣氛是明亮的,而且宛如一部通俗劇碼,描述著關於渴望愛情和婚姻危機, 整體而言,其氣氛就好比於工作一整天後,攤在沙發上看著男男女女真情假愛,不用大腦思考的肥皂劇一般,不過這部電影若僅止於此,那導演就不叫柯恩兄弟了, 從一位中情局探員的回憶錄CD不小心遺落在一家健身中心開始,註定這一場複雜的情愛關係,終將走向鬧劇收場

這的確是一個連鎖效應,混沌理論的最佳代言,且這絕對會讓你想到一竿子多線敘事,又彼此互相關聯的電影,包括最著名的衝擊效應,火線交錯,....... 你會看到這一張CD是如何地干擾片中主要登場人物的生活,而竟也引起一連串的事件,不過柯恩兄弟不只呈現出單純的一個現象而已,有別於其他連鎖效應的電影,他更帶入了關於人性的特質,而讓這一個故事,一直延伸,一直不斷地出錯,結果竟演變成一場大鬧劇



首先便是過於偏執的特質,因為偏執而讓整件事情沒完沒了,因為偏執而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最佳代表便是Chad(Brad Pitt飾演)和Linda(Frances Mcdormand飾演),特別是Linda,為了做整型手術而對Chad所隨便提及的勒索之事認真了起來,其實他純粹只是執意要做整型手術,所以只要給她錢,她都願意配合,她都願意洩露國家機密,而讓這個角色散發出一種奇異的幽默感,縱使她相當認真,我都會覺得她認真錯了地方,而感到有趣;相對來說 Chad在本部片完全是個花瓶,全然地被Linda利用而不自知,正因為不是那麼奸巧,再加上他整體形象所散發出來的感覺,顯得特別笨拙,而不禁讓人有做壞事也該稱稱自己幾兩重的感慨,我覺得Brad Pitt為這個角色,形象大犧牲,但卻是相當棒的表現

另一個偏執之人便是Osbourn(John Malkovich飾演),他不相信自己頂著最佳分析員的名號而被中情局貶職,懷著恨意辭職後,著手寫著回憶錄,準備揭發中情局內幕,要不是有這樣子的一開頭,這一場鬧劇就不會發生,而且他也太過於有自信了,太過於自以為了!以為自己的回憶錄是個國家機密,不可洩露,但實際上好像並非如此;Linda和 Chad也是自以為代表,以為自己真拿到什麼重要機密而沾沾自喜
顯然自以為是也是導演欲帶進故事的人性,中情局的自以為是讓人質疑中情局的能力,這一個部份似乎有意無意地暗諷中情局的辦事能力,同時也帶入了中情局與 FBI長久的不合之說,後者一直散見於各種相關的電影中;另外Harry(Geoge Clooney飾)也算是自以為是的代表,自以為偷腥掩飾得很好,自以為在女人之間來去自如,暢行無阻,最後竟被女人反將一軍,換個角度想,其實他是一個一直在逃避負責任的角色,一心只想追求歡愉,不想定下來,但他所遇到的女人卻都並非如此,且都相當強勢

除了他老婆之外,另外一個便是Katie(Tilda Swinton飾演),她吃了鐵鉈般地想與Osbourne離婚,而這個離婚的過程也是這整齣鬧劇開始的最關鍵.但這想與Harry在一起的決心,讓 Harry備感壓力,我想只要是男人,一定都會被這堅定而嚇到,同時Katie和他老婆如出一轍對對方的批評,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所以Harry又去尋覓下一個女人,不過他似乎很衰,下一個女人雖然柔情似水,但卻好像握有他重大秘密

看到最後,不禁會發現這部片所有的男人好像都不是那麼幸運,都是受害者,甚至他們彼此還自相殘殺,就連唯一比較善良的Ted(Richard Jenkins飾),一直守護著Linda,一直提醒Linda留意身邊的人,也就是他自己,但最後還是抵擋不住最愛的人一句我恨你,而鋌而走險,我只能說這一部的所有男人們真是傻得可以,被女人們操控著自己,或追根究底來說,只是因為一開始中情局把Osbourne降職,所以才會產生了這些悲慘的受害者,既為他們感到可憐,但卻也不值得替他們同情
為什麼不值得呢?這麼說吧:降職這個動作猶如放出去的線一般,要再收回來時,線上已經糾纏了許多東西,這東西是偏執,是自以為是,是國家之間的敵對狀態, 是婚外情,是傾慕......等等人類的情感層面,而這個部份也像是一條線,越放越長,卻不懂得適可而止.而尾端鬆掉,變得不易收回,情感也因而變得帶有負面味道的意義,使得這一條線丟出去不費吹灰之力,但要收回來卻十分困難,也因而讓人產生不想為他們同情的感覺吧!?因為一切都是自己over掉的結果

或許整部片可以說是人性情感版的衝擊效應,有許多的轉折,許多的意外,驚喜,但同時又覺得荒謬,所有事情是都可以阻止的,但卻來不及地一發不可收拾,真可謂鬧劇一場,導演柯恩兄弟雖然改走明亮路線,但明亮之處必有陰暗的地方,這才是柯恩兄弟擅長的領域,且其配樂與影像風格相當反映出這是一部柯恩兄弟的作品,又是一部異色優良作品,不過不習慣柯恩兄弟作品的捧由們,進電影院之前還是要三思

最有意思的是黑幕過後的結局,中情局的人向長官報告結果的時候,兩人接近消音雨無聲的對話:

長官:恩 好 那到底是搞什麼鬼 (消音)

探員:恩 (點頭)

長官:(還是不了解的樣子) 搞什麼鬼(消音)

探員: 恩 (點頭)

真的是夠了 ...中情局還真是沒事做 這點小事都要搞到這麼多人消失 實在是阿

總之這就是整部片的用意吧 看完請銷毀 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