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03:33:51河伯

戊子年六月初七


宜:祭祀、修飾垣牆、平治道塗。
忌:開市、動土、破土、嫁娶、修造、安葬。

  晚上把《Hotel California》翻了出來,改動上次覺得極怪異的地方。這次落筆才算真正第一次完稿,可以寫下一篇散文了。
  寫到一個段落的時候很難過,連自己也不知所以。那或許是把一些很久以前埋在心裡的委屈,將之吐露出來,類似傷口化膿終於讓濃液流出,讓傷口癒合。我覺得書寫有時是一種治癒性的,那不只是要寫出來,更是要給自己一個交代,讓自己的一些事情,不會不明不白。
  同時想著,或許有人有著與我相同的感受,要讓他們知道,不是只有他這樣覺得的。另外我告誡自己寫這一系列散文時,文字要有著等同於情感的重量,不要多不要少。

  下午把《見龍卸甲》看完。這一部電影的人物型塑很好,雖然有些人是硬湊的,但角色個性鮮明,再加上對於三國歷史的詮釋,使這部片的好看是在人物方面。
  但是故事情節實在是太虛弱了。能明白導演編劇要說的故事是什麼,但一個故事說得七零八落的,觀點東一個西一個,然後故事的著重點失了準,似乎少了一種剪裁。這讓人懷疑是趕出來的電影或是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壓力。
  或者導演想做的事情太多,或是不想做的事情太多。
  重新詮釋這件事很好。有時候一個歷史事件可以不要太計較真實,將其中的人物事件提煉出來再創造,是很令人著迷的事。
  拍電影真是不容易。

  有一件事我要抱怨一下。我實在受不了有人批評某某角色應該要長什麼樣子給誰演之類的,就因為那個人打過三國無雙。例如覺得小橋應該拿著扇子跑來跑去。
  如果一定要小橋長那個樣子,那電影選角只能選《我愛黑澀會》的女生以及東森幼幼台系列某某姊姊與裡面的小朋友了。
  重點應該在於電影的詮釋方向為何。如果今天選角讓白雲當趙子龍、溫金龍當劉備、卓勝利當諸葛亮、吳宗憲當東吳逃兵,若是其詮釋角度令人明白,那這些角色人物便有了新的風貌。
  又不是在考試,為什麼要每個人說三國故事都只有一個角度?

  另外是狄龍演關雲長讓我眼睛一亮;而劉德華的演技越來越好看了。

  看完電影,搬搬瓦斯,便出門游泳。雨是在下午結束的,游完泳再到健身房走了幾遭,出游泳池就看見山稜上繞著一長雲,而山後面又有山,不僅把天色沉黯後的暗紫色染上雲白,雲更讓山看起來像是切了兩半。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長山造紫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