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21:03:57Kilayko & Chungki

台灣血液基金會108年捐血月記者會 「 捐血有愛,我愛捐血!」

 台灣血液基金會108年捐血月記者會
「 捐血有愛,我愛捐血!」
 
時間:108年1月3日上午11:00
地點:台灣血液基金會 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3號3樓)
蒞會貴賓:捐血人王聖中先生
出席長官:台灣血液基金會侯勝茂董事長、魏昇堂執行長、醫務處林東燦顧問醫師、業務處林冠州處長、研究處程仁偉處長、資訊處凃玲珍處長、公關處黎蕾處長、台北捐血中心洪正昇主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捐血月,自108年1月3日起至108年2月3日止。107年一整年,血量長期呈現低靡的狀況,眼看農曆年假就要到了,過年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國人忙過年、天氣冷、出國旅遊等因素,挽袖捐血的人數也就大幅降低了;年節假期長,必須儲存足夠的血液庫存量,才能供應醫院及傷病患使用。因此,在農曆年節前的一個月,辦理「捐血月」活動,提醒民眾,歡喜過年之餘,別忘了仍有病患需要血液輸用,請撥冗至各捐血點捐出血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的捐血月主題是「捐血有愛,我愛捐血」,特別邀請到捐血人王聖中先生來到現場分享他捐血的歷程。王先生自63年服役時,軍中正好辦理捐血活動,捐出了第一次血;自71年開始持續且定期的捐血,將捐血視為一個日常的習慣。民國91年,唯一的兒子在國三聯考前,發現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必須靠著血小板輸注,才能維持生命。不斷嘗試著各種能救命的方法,也包括了骨髓移植,遺憾都未能配對成功;後來雖於台大醫院接受幹細胞移植成功,但在移植後仍因癌細胞擴散太快,不幸於92年11月病逝。王先生和太太非常自責因工作忙碌,未及早發現兒子的健康問題。有感於治療期間,一直接受著善心捐血人的無私捐血,因而持續分離術捐血至65歲屆齡,共計捐全血81單位,分離術捐血665單位。107年4月時檢查發現肝臟有2顆腫瘤,所幸經手術切除為良性,他發願待身體健康恢復後,仍要繼續捐血至70歲為止。
 
  另外,在血液的捐入及供應方面,107年全年捐入量為2,640,651袋,供應量2,583,472袋,供應量成長了3.4%,其中以台北成長較多,多出4.8%;雖然目前捐供尚屬平衡,但卻時常可見到血品安全庫存不足的訊息,過去一年,在血源募集上的確出現了比過去不足的狀況,尤以台北地區較為嚴重,北部醫療院所多,且也有不少病患往北部集中,故台北地區的供血量較大;也因此,近日在氣候轉冷且陰雨不斷的影響下總是告急。
 
  繼106年台灣血液基金會以「安全醫療用血的領航者」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奬「銀奬」之殊榮,代表著台灣血液事業成效有「亞洲第一」地位後;今年再度以「全方位、高效能的捐血檢驗 守護國人輸血安全」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奬「銅奬」,代表著本會為血液安全品質把關,獲得國家的肯定,有著享譽國內、進軍世界的地位。
 
  台灣血液基金會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生命科學創新論壇(LSIF,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血液安全網絡(BSN,Blood Safety Network)於2018年12月10日~11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5屆APEC血液安全政策論壇。本會自2014年起即開始參加APEC血液供應鏈政策論壇,在衛福部支持促成之下,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於2017年獲選為2018年血液安全網絡主席,由基金會主辦此次且首度於台灣辦理之APEC血液安全論壇。論壇中各經濟體間有專業且積極的交流,更安排至台北捐血中心實地訪問,獲得各經濟體代表的讚譽,顯見台灣之於血液安全在國際上已據一席之地。(詳細新聞資料請見附件1)
 
  經過本會多年的實驗與測試,自107年12月4日開始,捐血全面實施米田堡血型檢驗作業,這項獨步全球的檢驗,將台灣精準輸血醫學向前推進一大步,足以作為國際標竿。捐血中心將在每一袋紅血球血品上標示米田堡血型Mia抗原表現型,有助於醫院血庫對於長期輸血而產生抗體的病患,能直接使用Mia抗原陰性的血品與病患血液進行交叉試驗比對,病患輸血安全更有保障,且能提升醫院效能以及提高醫療照護的品質。(詳細新聞資料請見附件2)
 
  而於今年八月上線的全新血液管理資訊系統,無紙化作業和全程更嚴謹的流程也給民眾一個嶄新的體驗;運行至今,雖然有過系統不順暢的時候,但在捐血人、捐血單位以及員工們的配合及教學之下,相信捐血人漸漸也能習慣無紙化的電子流程,並能經由系統所提供的功能,能自行獲得和查找與個人相關的各種訊息。經過了近半年的使用者經驗回饋,我們也彙整出民眾最常問的幾個問題,包括專血人專區有哪些功能或如何使用,在記者會中也為民眾做說明。(詳細新聞資料請見附件3)
 
  為了鼓勵民眾響應捐血,蔡總統在去(107)年9月3日接見了106年度績優捐血人代表,感謝捐血人;為應108年捐血月,總統也發表公開信,呼籲大家寒冬捐熱血!
 
  台北捐血中心自1月4日起至2月3日,所屬各定點均延長捐血作業一小時,希望捐血人能就近前往捐血。(請見新聞資料附件5)
 
  流感正在流行,請大家務必勤洗手、保健康,才能成功捐血,捐血月需要大家幫忙發動捐血挹注血庫,也希望捐血觀念能代代傳遞,並且養成定期捐血的好習慣,不僅幫助別人,更能保障自己。 
 
註:新聞資料可至本會官方網站下載。











【附件1】
台灣首度辦理APEC 2018血液安全政策論壇
  台灣血液基金會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生命科學創新論壇(LSIF,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血液安全網絡(BSN,Blood Safety Network)於2018年12月10日~11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5屆APEC血液安全政策論壇。

  台灣血液基金會自2014年起即開始參加APEC血液供應鏈政策論壇,在衛福部支持促成之下,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於去年獲選為2018年血液安全網絡主席,由基金會主辦此次且首度於台灣辦理之APEC血液安全論壇。

  本次政策論壇的主題是「透過卓越中心之提升及整合標準」;獲得安全和充足的血液及相關產品與服務,包括輸血醫療,是健康體制的重要關鍵。作為亞太經合組織血液供應鏈的一員,亞太經合組織於「2020年血液供應鏈藍圖(Blood Supply Chain 2020 Roadmap)」準則已經概述了若干具體目標,以建立品質系統和執行良好的生產規範,並優化血液供應的安全性。政策論壇的目標是分享卓越中心彼此間經由經濟體的合作方式幫助加速血液中心GMP認證,並開闢新的機會,以便使亞太地區的血液品質和安全標準之間達到一致性。

  2天的議程除了重量級的專家包括APEC LSIF秘書處處長Mr. Michael Schmitz、東南亞國際輸血學會主席Dr. Yuyun Soedarmono、澳洲品質與管理顧問Ms. Vee Armstrong、印尼衛生部衛生服務主任Dr. Saraswti、韓國紅十字會血液服務總部執行長Dr. Myung Han Kim、馬來西亞衛生部國家血液中心醫學輸血專家及副主任Dr. Nor Nazahah Mahmud、泰國紅十字會國家血液中心主任Dr. Ubonwon Charoonruangrit、日本紅十字會大阪血液中心主任Dr. Tani、世界衛生組織血液管理網瑞士醫藥管理局治療產品處主席Dr. Christian Schärer、墨西哥國家血液中心總監Dr. Julieta Rojo-Media、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Prof. Thierry Burnouf等;台灣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陳映樺簡任技正代表發表演說外;參與聆聽的台灣專家學者更包括了台灣輸血醫學專家林媽利教授、前衛生署副署長李悌元、前衛生署署長暨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等,均於大會中與國外專家學者有高度的交流及分享。
 台灣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陳映樺簡任技正代表分享台灣血液與血液製品監管改革現況及未來前景。

  論壇內容包括描述APEC 2020血液供應鏈藍圖和會員間已達成實施的項目、介紹和討論APEC關於經過優良的血液實驗中心提升和趨向一致之標準化的白皮書、建立血液實驗室卓越中心-APEC經濟體經驗、血液實驗室卓越中心模型的經濟效益、制定卓越中心實施計畫、APEC血液和血液製品監管趨同化的經濟潛力、重新審視APEC經濟體的自給自足等。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亦到場致辭,表示「台灣為了增進服務品質和效率,逐步合併地方型成分製造場所至區域型成分製造場所。我們在2001年已成功將血液篩檢實驗室從原來的六個,合併成兩個;之後更得到ISO 15189醫學檢驗實驗室認證以及PIC/S GMP的認證,達成卓越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的標竿,也就是這次論壇所強調的主題。於此,強烈建議大家要來參觀台北捐血中心,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同時也給我們指教。」
來自各經濟體的貴賓合影,期待能在血液安全上共創更良善的政策,對病患有更好的照護以及提高醫療品質。
  故在結束了2天的議程之後,還有16個經濟體共42位代表走訪台灣血液基金會台北捐血中心,實地瞭解集中檢驗的運作,以及血液處理的各項流程。
  在參訪過程中,各經濟體代表對於台灣實施的檢驗整合模式有高度的興趣,針對目前台灣通過各項認證以及標準化的流程,給予極大的肯定,並且也將是各經濟體可以學習的對象,也對台灣高水準的國民捐血率以及對於血液品質的要求都讚不絕口。
參訪的各位專家學者們,在台北捐血中心的專人解說後,對我們的血液處理流程給予高度的肯定,並有積極性的交流。
除了參觀檢驗整合的自動化流程,更實地觀摩捐血車的設置,彼此交換經驗。
  參訪行程結束後,各經濟體代表將此次會議的豐碩成果帶回到自己的國家,期待藉由這樣的交流能夠更強化血液品質,以及整合差異將標準趨於一致,在血液安全上有更嚴謹的把關以及讓各經濟體都能執行GMP的能力,在血漿製劑的發展都能自給自足,並建立更先進的國家血液計畫。
  此次來台參加第5屆APEC血液安全政策論壇共有20個經濟體、71位成員參加,包括了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國際組織、病患團體和私營部門的貴賓參與。本論壇的目標是藉由亞太經濟體菁英們彼此分享經驗,以加速血液中心完成GMP認證。會議上的演講、討論和想法將作為制定APEC血液安全白皮書的參考,最終得以改善健康及經濟成果;期待能讓需要血液的病患獲得更均等且品質更好的照護。
 
【附件2】
全面擴大檢驗Mia抗原
 
    米田堡血型(Miltenberger blood groups)屬於MNS血型系統中的一類,米田堡血型抗原在白種人屬於低頻率抗原,但是在亞洲人種則是輸血醫學中重要的抗原之一。馬偕醫院林媽利教授團隊於1990年代時已証實台灣人米田堡血型中,GP. Mur (Mil III)約為7.3%,其中以原住民族群的GP. Mur (Mil III)頻率最高,阿美族88.4%,雅美族33.4%,卑南族21.2%。

    米田堡血型抗體為台灣最常見的紅血球異體抗體,在國內的血庫作業統稱為anti-“Mia”。 Anti-“Mia”抗體會造成溶血性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等嚴重反應,故成為臨床最重視的抗體之一,約有1.24%的病人帶有anti-“Mia”抗體,輸給“Mia”抗原陰性的血品,能有效降低病患產生輸血反應。

  過去一直沒有市售的試劑以鑑定米田堡血型抗原。本會主要保留捐血人含anti-“Mia”的血漿作為自製試劑,鑑定出“Mia”抗原陰性的血品,醫院特殊需求的病人須輸用時,由血庫提出申請單提領抗原陰性血品。由於人類血漿中的anti-“Mia”特異性及效價不穩定,血漿量也不足,只能進行少量手工法篩檢作業,近20年共篩檢出12萬7千多位“Mia”抗原陰性的捐血人,仍無法滿足各醫院病患“Mia”抗原陰性血品的需求。 

  本會於2016年派員赴日本赤十字社關東甲信越區血液中心研修,習得『製作稀有血型單株抗體試劑』技術,並製作出可穩定繼代培養且分泌米田堡單株抗體(anti- Mia)的融合瘤細胞株(hybridoma cell line)。

  2017年起,本會著手建置「融合瘤實驗室」,將融合瘤細胞株於本會實驗室做繼代培養,並持續製作足量的anti- Mia單株抗體作為試劑使用。細胞株所產生的anti- Mia單株抗體特異性佳及效價高,經測試後可應用於目前血型檢驗的Beckman Coulter PK73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大量捐血人的Mia抗原檢驗作業。

  2018年12月5日起,本會全面擴大檢驗Mia抗原,至今已檢驗超過13萬位Mia抗原陰性捐血人,並且與ABO及RhD血型一樣,將Mia抗原結果同步標示在每一袋紅血球血品上,醫院病患如有輸用Mia抗原陰性血品的需求,各醫院血庫可直接挑選血品,即時供病患使用。

  在台灣的輸血作業中,米田堡血型的重要性僅次於ABO血型,本會於今年將Mia抗原檢驗納入常規血型檢驗中,血袋全面標示Mia血型抗原,供醫院血庫使用,有效提升輸血安全,達成更進一步的醫療精準化。

【附件3】
全新血液管理資訊系統
建構全方位智慧捐供血流程、打造高效能捐供血服務!
  台灣血液基金會建構多年的血液管理資訊系統全面上線,於107年8月正式啟用。
  原先所使用的捐供血系統,自民國88年開始運轉,至107年已近20個年頭,所有的軟硬體皆已不敷使用,無法承載及運算日積月累的千萬筆資料。面對數位科技的大躍進,許多的功能需求都大幅增加,故自104年起,針對使用者需求、網路架構、程式語言、資料庫都全面重新評估,並從採血、招募、檢驗、成分、供應、醫務,到品質管理以及作業流程全線進行訪談、規劃;另外,更開發了捐血人網路預約、填表、查詢系統,以及醫院網路作業系統。為了能建置一個符合需求,又與時代接軌的系統,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時間,擘劃這個高度自動化的血液管理資訊系統,並導入雲端科技,全面提升軟硬體設備,運用網路數位技術,從系統面將作業流程以及服務統合,期望此次所開發的系統能更強化作業一致性、品質監控嚴密性以及服務更有效率。
  累積了40餘年的捐血人資料,均需一一翔實轉入新系統,我們也在重重困難之下,克服了這個挑戰;並且整合了原本分散在全國各捐血中心的資料庫,跨入雲端同步、虛實整合的時代。在捐血流程部份,也使用了APP跨平台的交互輔助,運用雲端科技,讓捐血人的資料能一指匯入資料庫,在作業面以及服務流程上也將更嚴謹和順暢。所有的高端資訊設備均置放於專業IDC(Internet Data Center, 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房,同步異地備援,提升系統的穩定性與高可用性。
  對捐血人而言,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在流程上做到高度電子化,以及將捐血者資料數位化同步上傳資料庫。在系統上線後,捐血登記表暨健康問卷採用平板式輸入,使用數位簽名確認,並且可以在網路上預填,現場更可以節省填表的時間。將填表的流程數位化,不僅更環保,也不用在現場一一等待列表、填表,可以節省時間,朝向無紙化的目標邁進;民眾攜帶健保卡,可直接插卡讀取姓名資料,攜帶身分證則可直接刷取條碼,對於捐血者來說可加速資料顯示時間,也可以做好雙重認證,以自動化取代人力操作,更能減少人為錯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將健康問卷設計得更嚴謹,所以要請捐血人耐心填寫,因為這是為了強化血液安全管理,將從前端捐血人健康問卷所填寫的每一道題目,鏈結到血液管理資訊系統內的血品與捐血人的管制代碼,如觸動不適合捐血之條件,系統會自動攔截捐血人,並依系統設定的條件回溯過去的血品;在血液安全的管理上,形成一個完整監控的防護網。
  為了縮短捐血人的等待,我們也提供了預約捐血的服務;當您想要捐血,卻又不想在人潮中度過漫長等待時間,您可以選擇以預約的方式,安排您方便的時間前來捐血;全血捐血,在一個月內的捐血定點都能接受預約,在您預約日的2天前,系統也會主動以電子郵件提醒您;分離術捐血,一個月內可以預約2次,唯如果您的捐血條件不符合,系統將會暫緩您的捐血預約。(目前尚未全面開放預約,開放定點請上網查詢。)
  您也可以在「捐血人專區」系統中,查詢您的歷次捐血紀錄、下次可捐日、表揚紀錄,甚至線上下載您的捐血證明。而且這些所有的操作,不僅可使用個人電腦,也都能在您的手機或是平板上完成;現在,捐血前後的流程及服務都更便利,更貼近捐血人,讓捐血成為一件既方便又簡單的好事!
  而針對醫院端,我們也建構了「醫院網路作業平台」,醫院血庫可直接透過這個平台,預訂各種需要的血品;更能在系統內進行用血回報、輸血調查作業、血液諮詢申請等;橫向整合醫院用血與血液供應的各項作業,提高反應效率,將血品做雙向迅速確實的管理。不僅提供醫院更完善、更有效率的服務,進而改善醫療用血品質。
  上線初期,也許民眾會感到有些不習慣,但為了全面品質提昇,透過數位網路及雲端科技,讓捐血和血品供應變得更有效率,請大家一起支持全方位智慧血液資訊管理系統,打造高效能捐供血服務!
【附件5】
台北捐血中心因應庫存低自1/4起各定點延長捐血作業時間一小時
     台北捐血中心今(1/3)日公佈最新庫存情形,A型2.6天、B型2.9天、O型2.2天、AB型4.7天,總安全庫存量僅為2.6天(約5,358袋),距離安全庫存量的7天(約14,427袋),尚有9,000袋的差距。因此非常急需符合捐血資格之民眾,踴躍前來響應捐血。
    台北捐血中心每天平均約需要供應2,061袋血液,主要供應北北基、宜蘭、花蓮、金門地區之醫療用血需求。107年因大台北地區血液用量大幅增加,約增加了35,700袋,換算約17.3天之庫存量。加上近日因適逢連假後及天氣濕冷下雨關係,影響民眾出門捐血意願,所以庫存極低。
為提升血液捐入量,台北捐血中心將自1/4起至2/3日止捐血月期間,所屬各定點捐血車包括宜蘭、花蓮之定點(峨嵋號捐血車除外),原捐血作業時間再延長一小時提供捐血服務,希望能募得更多血液之挹注,讓病患用血不虞匱乏。
我們需要您踴躍響應捐血活動,「捐血有愛,讓我們一起幫助需要用血之病患」。緊急呼籲民眾能抽空就近至各捐血點捐血,讓血液安全庫存量提升,讓病人農曆春節期間之用血無虞!歡迎民眾來電02-28971600詢問,或上網查詢最新捐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