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01 20:57:04kidfly

「麵包與玫瑰」的勞工形象

英國導演肯洛區(Ken Loach)執導的勞工寫實電影「麵包與玫瑰」裡面很清楚的看到,在洛杉磯這大城市內,不論是銀行、保險公司或是律師事務所都能看見一群主要來自墨西哥、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的清潔女工身影,他們穿著整齊且規格化的制服,無尊嚴的對待和經濟利益上的剝削,透視出非法移民生活的艱困。 劇情內有一名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女子瑪雅,到美國與姊姊蘿莎相聚。她的姊姊蘿莎必須照顧無能的丈夫,因為公司沒有提供健保的制度無法付出足額醫藥費的情況下承受病痛,;而妹妹瑪雅則愛上了一名政治狂熱的律師,在律師的鼓動下,積極地參與清潔工們要求權益與工會的抗爭活動。 資本邏輯下的勞工 1973年以後,世界朝向自由化的趨勢,全球化的概念漸趨成行,資本導向「後福特主義」的思考。彈性生產、雇員彈性和彈性消費是當今的企業運作的邏輯概念,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工階級將遭受到與科技及資訊的競爭,加上全球化的經貿整合,最後僅存的以體力換取金錢的勞工群們將是被嚴重排斥的一群,他們將是「貧窮文化」(culture of poverty)的代表。 資本主義下的生產邏輯,目的在於「利潤」的取得,企業利用手段壓榨勞工的權利,提高其勞動力的使用,提高剩餘價值。在工業社會中,勞工組織工會往往會被認為是藉集體組織以對抗企業專制,確保勞工權益最有效途徑。(朱若柔,1998)但是,我們發現,有些勞工團體們在面對資本企業主的時候,往往選擇退縮,這是因為擔心自己加入工會會喪失了自己在原本工作中的地位,而企業老闆也會「教育」自己的員工加入工會只是和老闆對立的觀念。 全球化勞動力的流動 全球化讓世界各地的社會關係越來越強化,資本邏輯也隨著區域的整合或是分化的過程。全球化下,廉價的勞工對資本家有十足的吸引力,在今年的歐盟東擴的例子可知道,未來歐洲的勞工將由大量的東歐人民替補,在這新一波的經貿整合中,東歐的勞工們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全球化下,經濟能力較低的勞工也會往資本密集性高的地方移動,勞工透過合法的仲介及非法的偷渡,目的是爲了實現更好的生活及夢想,可是,資本國家的企業生態往往就是剝削勞工,增加其勞動時間,付給不對稱的薪資,壓榨剩餘價值,也沒有相關的福利保障,在這樣的環境下,勞工將不會有太好的生活。 對於勞工意識的凝聚,最好的方式還是參與工會,在工會的運作下得以保障勞工朋友的福利,以免陷入貧窮文化的泥濘社會內,而在參與過程中,團結是最好的對抗資本的方式,避免自己的尊嚴被踐踏,也避免自己的勞動力不斷地在經濟利益上被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