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1 22:13:46鯤鴻

請益

 

人名為萬物之靈,所異所貴者又以此心此情為重,而心與情又繫乎方寸裁決,這方寸裁決之運用,我們名之為智慧。要令我們有血肉之軀、深牢於塵事的根塵識,一下子要無心無情來生活以應世,除非已臻超凡入聖者能之,否則是離不開情,離不開因果,離不開自然法則。六道輪回正詠嘆著云云眾生多數不能出離三界之無奈。

要無情以應世,真得很難。起心動念間,那七情的波動,每每隨境變化。在此請問仁者諸君,如何駕御這顆易被風吹草動的心?對七情看法如何?

上一篇:文思之囿

下一篇:不平之憤

良言 2011-10-08 09:29:07

 
 早安

 《王陽明傳習錄》

 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謂之七情
 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 但要認得良知明白
比如日光 亦不可指著方所 一隙通明 皆是日光所在
 雖雲霧四塞 太虛中色象可辨 亦是日光不滅處 不可以雲能蔽日 教天不要生雲
 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 皆是良知之目 不可分別善惡 但不可有所著
 七情有著 俱謂之欲 俱為良知之蔽
 然纔有著時 良知亦自會覺 覺即蔽去 復其體矣
 此處能勘得破 方是簡易透徹功夫

 謹此分享 

 平安 順適
 

版主回應
《中庸》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與傳習錄所指這良知良能之掌握,是不是相近?

中庸對人之七情,
不主張強力克制不發,
一切順其自然,
但是在承順之中,
又不失其撙節。
與佛教之戒律,
所採方法有別。

不著
確實是功夫所在

感謝您深刻地
解說七情起落
不著地順其自然
2011-10-09 08:00:45
WitchVera 2010-08-11 10:59:17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版主回應
能如此看淡七情
淡卻了一切執著
就如金剛經之偈
2010-08-13 23:30:24
駱駝 2010-08-11 10:30:24

都說了要無欲,見到誘惑,不免心動,
都說了要放下,見到所愛,仍然牽腸掛肚,
不容易啊,
我想寄情山水,也許有所補

版主回應
身在染境
心不動
誠難

心有掛念
說不動
卻動

離世情
寄情山水
沒了塵擾
樂得自在
是否有助於精進
2010-08-12 1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