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對了 健康跟著來

這是學生傳給我的文章.

楊定一博士非常有智慧的生化博士,簡歷如下.他的文章我一定會仔細拜讀再三.

http://www.bioweb.com.tw/feature_content.asp?ISSID=717&chkey1=%E6%A5%8A%E5%AE%9A%E4%B8%80&chkey2=&chkey3=&chkey4=&chkey5=

所以練習任何運動先要學會丹田呼吸,用呼吸帶運動.用呼吸練內勁.這樣才是練習的真義.

 

名人專欄/楊定一:呼吸對了 健康跟著來 2010/07/18 【聯合報╱楊定一】

一個人的呼吸狀況可作為身體全面健康的指標。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從觀察一個人呼吸表徵,例如呼吸的速度、呼吸的氣味、呼吸的聲音、呼吸停息之間,診斷出他的健康情況;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及生命跡象垂危者,自古以來中西醫皆會依據病人的呼吸表徵作詳細判斷,以便得到最正確無誤的診斷,並對症下藥。許多偉大的西方及中國哲學家,包括柏拉圖(Plato),就曾多次討論到正確的呼吸對人體及心靈的深遠影響;當時許多名醫,如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現代醫學始祖及蓋倫(Galen)等人,都建議人們應培養及訓練正確的呼吸方式,而且闡述了正確呼吸對維護健康甚至治療不同疾病的用處。

同樣的,中國道家靜坐、中國佛家觀想、印度瑜伽、希臘柔軟功等,也都非常重視利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來達到永保健康,長生不老的境界。說到呼吸,或許你會說,我每天都在呼吸,應該不會錯才對!其實現代人一般的呼吸方式,只能說是維持基本生理需求而已,並不能幫助你更健康。因為現今我們所處的生活中充滿緊張忙碌,從早到晚隨時面對各種工作及生活壓力與挑戰,加上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長期累積,都會使得身心一直處於交感神經亢奮的狀態,不但造成心跳過快、身體緊繃,呼吸也愈來愈急促,長久以往,我們的呼吸型態就會從胎兒時期的緩慢又深沉的腹式呼吸方式,改變成為又快又淺的胸式呼吸或鎖骨呼吸,因此現代人普遍有著「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現象。長期使用這種快吸快吐的呼吸方式,不但無法讓身體獲得足夠氧氣,也讓身體在呼吸過程中消耗大量能量,影響身體其他機能運作。

如果我們可以理解呼吸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認清我們所面臨呼吸改變的必要性,那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來重新訓練我們的呼吸方式。正確的呼吸方式應該是用腹部來呼吸,且吐氣時間要比吸氣時間長。因為要達到吐氣時間儘量拉長,因此必須使用腹部肌肉來進行呼吸,才能使每個呼吸循環更徹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讓每一口吸入的氧氣完全被身體充分利用,更可以有效活化細胞機能,使脈搏跳動次數降低、身體體溫降低,對於許多慢性病,尤其是呼吸道方面急症或慢性病都會有很好改善效果。

訓練腹部呼吸必須在輕鬆心情下,持之以恆加以練習,並將此呼吸理念帶到日常生活中,最後,不論是在講話、吃飯、睡覺時都能把握住拉長吐氣訓練。當我們在拉長吐氣中,甚至可達到「息」的境界,讓身體氣脈完全打開,也就是古人所講的「天人合一」,更甚者可達到「通」的境界,此時身體將感到非常舒暢,情緒開朗、個性穩重,更何況是整體的健康也會跟著改變,並且在此「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