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林兩傳醫生關於太極拳內勁鍛鍊對於人體的影響

摘錄:林兩傳醫生關於太極拳內勁鍛鍊對於人體的影響

 

這是我老師林兩傳醫生關於太極拳內勁鍛鍊對於人體影響的文章,我才疏學淺只能摘錄老師的部份內容於上課時說明。

建議大家一定要去林老師的網站去觀看。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有莫名的感動.一般有練到這樣感覺的人已經很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練習空架子而已.要練習到內勁則是鳳毛麟角。但是林老師不藏私很用力的把這樣的體會寫出來。有別於其他的相關文章都是含糊籠統的重複,林老師的說明具體又專業,令人佩服。

他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pringdrlin/34648519

  

太極拳內勁鍛鍊對於人體的影響

 

 1.      一般我們肢體所做的每個動作,都有一個目的,因這個目的,大腦小腦設定運動計畫,下達命令由肌肉完成。在這種命令之下,肌肉會以最短而直接的方式去完成,且使用最少的肌肉。如果這些動作反覆的進行著,如同一些勞力工作者,時間久了,相關的肌肉會處在某種程度的攣縮狀態,於是結構開始輕微變形,筋膜繃緊起皺折阻塞變硬,氣液的流通便大受影響,小者局部的活動受影響,產生酸麻脹痛等現象,大者影響內臟功能,或造成心理情志的異常,損害整體健康。而外家拳的使用肌肉形態和一般的勞力工作是雷同的。太極拳卻正好可以改善這種肌肉使用狀況所造成的問題。

 

2.      全身的筋膜形成一個立體的網,在練功時,藉著這個網,可以知道全身的狀態,並且這個網也是身體自行調整內在各種機能的憑藉。自發動功便是如此。自發動功只是藉著筋膜自己感知及試圖貫串鬆解的能力,導致身體順著一種意識無法解釋卻又清楚知道的感覺,去扭動身體,處理或改善身體上的問題。我所練的動功、靜功和自發動功所憑藉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就是筋膜,只是練法及取向不同,筋膜的覺受是我們的意識已經不習慣去掌握的,但筋膜本身的覺知感受功能,卻是針灸之所以有效的憑藉,受到刺激,筋膜本身會貫串聯絡,恢復系統中的等張。

 

3.      手部的筋膜張力的連線,陽面的都連接到肩胛骨上,陽經是藉著肩胛骨及週圍的肌肉筋膜,能控制及改變的是整個體軸或是整排肋骨的動態,是屬於整個體壁的功能,所以屬陽。而手部陰面的筋膜,張力線就直接會接到肋骨上,可控制各別肋骨(而非脊柱或體軸)的張力,也因為能調控肋骨,就能直接影響心臟或肺臟,所以屬陰。而腳部的筋膜就比較複雜,小腿後方中線以外到近腓骨處的筋膜,其往上的連線是在脊柱兩側,而腓骨兩側是連接到同側的肋骨背後或側邊,並連接著腹內外斜肌,其影響是整排肋骨的共同轉折或張力,而不是如同手部的陰面,直接控制各別肋骨,所以膽經調控的是整體氣機而非各別內臟。脛骨前緣的筋膜連接的是肋骨前緣到鎖骨,直接掌控著身體前面的肋骨及腹部的筋膜。而肋排側面和前面影響的臟府是胃和腸,屬陽。至於腳部內側邊的筋膜,直接連接到恥骨及邊緣的筋膜,故影響的是盆腔內的筋膜跟內臟,屬陰。各經絡在四末的起點,井穴,無論在動功靜功下的體會,都和現行經絡圖相合.

 

4.      人的筋膜實際狀況都不同,不該每個人的動作都一樣。針對個別的狀況,該有一個特別的姿勢,一個扭旋的弧面,沿著該旋轉弧面,有一個張力線為主軸,做為吸氣時撐開筋膜的切線,這樣才能均衡的攤開各組織。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旋轉的弧面(或是旋轉扭曲的體),在弧面上每個點的張力都該要是一樣大的,這樣才能使氣血流通順暢無礙,而阻滯或黏連的地方,必須藉著吸氣的伸展,才能撐開,並非靠躺或坐著的身體扭動拉扯能解開的。這點和練動功不同,動功中可以從湧泉藉力及丹田引氣,是一種和瑜伽不同的功法。因此可知坊間許多練習瑜伽的人,都是在拉筋而非練功,筋膜無法均整勻稱,不僅無法調理內臟,甚至會拉壞肌腱筋膜,造成幾乎無法治療的傷害

 

5.      用意念鎖住身體的某一部份,使身體只有一部分筋膜擴張,一部分不動。譬如說背動胸腹不動(陽動陰不動),上半身動下半身不動,左動右不動,或是只有右肋肩帶系統動其餘不動之類的,像一個氣球,一邊捏住,只讓另外一半鼓起。因為這樣一來,筋膜開展的幅度會大得多。另外,如果察覺到氣血阻滯點,除了使局部充脹起來外,還可以微微調整身體引動的力線,使該點處在張力最大的弧線上,即弧面的切線,則該處可以被充分的伸展攤平。

 

6.          打拳練動功時,由腳底湧泉引動而上,因湧泉受力偏向不同,而氣、力往上走的路線便不同,再加上手、舌、眼的不同牽引,使得體軸呈現不同的旋轉及屈展開合,因此許多的氣血阻滯點能夠被解開。氣血阻滯點能夠被解開,是因為該處筋膜能夠被充分展開而攤平。要能夠充分展開,必需是在一個弧形下,有個能撐開結構的張力,才能完成。而動功中身體陰陽經不斷的交替開合,反覆屈展中,無處不到,因此能自然而然的打開各種氣血阻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