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小畢的一生的十塊錢

小一生的十塊錢 「明天我可不可以帶十塊錢到學校?有十塊錢就可以去福利社買東西也~」 看來這是孩子對金錢產生概念的第一歩,只是原本沒想到這麼早,就從她小學一年級開始… 可以想見,做家長的在選擇要給或不給、多給或少給之間,都只是個簡單的決定,但通常附帶的,會是接續一段長篇道理;例如「小孩不應該隨便亂花錢買東西…」、或者「帶錢去學校可以但不一定要花,可以存起來…」、或者「等妳下次考試如果考的好再給妳…」、又或者「給妳五十塊吧!不過要教妳該怎麼用...」

面對孩子的問題,當下我聽到的是孩子說出她今天在學校福利社所看到的場景!所以第一歩我先幫她確定她自己的問題:「妳是準備用十塊錢買哪個東西?還是只想身上要有十塊錢,因為同學也有帶對吧?」我心想答案應該是後者,果然我聽到的回答也是…

第二歩我讓她描述她想到的辦法:「那十塊錢可以帶著,用我那個Hello Kitty的小錢包來裝。」

接下來重頭戲上場,第三歩就是要她想想買東西的步驟:「如果看到想買的玩具,不一定要馬上買,因為媽咪說同樣的玩具學校外面都有在賣,而且外面還比較多可以選…」這樣的進展倒是出乎意料順利,其實媽咪選玩具的撇步還更多哩!例如要選台灣製的、不要大陸製的…

最後到下一歩我讓她自己決定要帶多少錢,這個年紀的小孩應該不至於敲老爸的竹槓吧!「那就先帶十塊錢~」呼~ 這樣我也鬆了一口氣。

一個禮拜過去,十塊錢躺在小錢包裡沒動,這讓媽咪覺得很欣慰,就再給她十塊錢,並且叮嚀她:「如果在學校真的有需要買東西,記得跟媽咪講一聲哦。」我想這樣已經能讓她知道,在需要時可以從我們身上獲得協助,剩下的就是每隔一段時間,關心一下她在花錢或存錢上面的表現囉! 將來如果她能把「量入為出」當成一種習慣的話,會比留給孩子多少錢更 能讓她們終生受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