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染蔚藍與淨白
完成閉關構築教案的日子,我送自己「出關」的禮物,把自己放逐在「只是光影」。
從中正路轉進新民街,一個小巷道旁布置著綠意小盆栽,我知道「我終於來了。」門口掛著珠簾,簾後放置藝文訊息,走向二樓,白色牆面,鑲嵌深咖啡隔板,像極了精緻的畫框,交叉錯落幾個木頭層板放置書本,接著擺放漂亮書籤、鉛筆等物品。
一根白色大樑橫切天花板,重新上色的新深灰映襯舊米白,新與舊切割出三角圖形,營造出仰頭的新景觀。四周白牆、原木地板,三張小方桌沿著窗邊擺放,我坐在靠窗的中間位置,陽光被灰色窗簾阻隔,幽微的光線些許流洩,投射朦朧光影,石蓮花盆景透過鏤空的鐵窗凝視過往人車。
桌上的鐵製小檯燈布滿點點雀斑,散發「銹」色,地板、牆面透露歲月刻痕,然而古意像是掩蓋老人臉上深邃皺紋,只見樸實光華閃爍。
點餐目錄做的像是手工書,讓人愛不釋手。我點了鬆餅與咖啡,佐以蘇紹連先生的《散文詩自白書》,
午後光線漸漸壯大,風扇轉動窗簾,光影漸層移動,亮光線條游移,文字像是「天啟」般放光,可惜我還悟不透。
店裡的大白貓優雅的在店裡踱步,有時跳上椅子與主人撒嬌,有時又跳上我對面的空椅,隔空嗅聞咖啡香,陪我坐了一會兒,純熟的輕功技巧是一室靜默的動畫片。
喜歡這個新發現的桃園人文地景,選了一本逗點的《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和一支穿著可愛圖案的鉛筆,記憶和「只是光影」的初相遇。
自從在臉書知道陳巍仁老師到「只是光影」演講,便對這家店生出好奇心,我是土生土長的桃園人,對「新民街」這個所在位置,明明很熟悉,卻對「只是光影」充滿陌生感。經常在臉書注意它的消息,它固定在每月的第四個禮拜五,晚上八點舉辦讀書會。可是我星期六有四堂課,星期五是我養精蓄銳的時候,一直等待著可以真正偷閒的時刻。
秋日午後,一顆心出來曬曬太陽,靈魂浸染蔚藍與淨白的色彩,一個人的時候,註定與自由相遇。
上一篇:穿著蕾絲薄紗的床
下一篇:讀書心得-勇敢做唯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