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9 17:14:09夏虫

【書】以色列-生命力像小強那般頑強的國家及民族文化





 

四個人站在街角。

一個美國人,一個俄國人,一個中國人,還有一個以色列人。

一位記者走向這群人跟他們說:

"不好意思,你們對於肉類短缺有什麼意見?"

美國人說:"什麼是短缺?"

俄國人說:"什麼是肉類?"

中國人說:"什麼是意見?"

以色列人說:"什麼是不好意思?"

 

 

--麥克.李,<<兩千年>>

 

----------------------------------------------------------------------------

 

以上是我今天在圖書館找到的一本書裡面寫的部分。

 

該書的主題和內容給人的感覺很"硬",就是很冷僻又很專業艱澀的東西。可是當我翻了近廿頁之後,才發現自己之前的認知是有誤的。那本書不只不會很深奧,而且當中的內容讀起來會讓人會心一笑的例子很多。像以上那則笑話,就是從書中摘錄下來的。

 

當中還有一句很經典,就是:"摩西在沙漠流浪了四十年就是為了尋找一片沒有石油的土地"。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聖經》的典故,也在諷刺以巴等各國爭來爭去就是為了一塊沒有產出任何"黑色黃金"的土地。大家都會笑著說,要石油,信阿拉就行了。其意就是:中東國家大都是伊斯蘭教的,信真主阿拉,而它們最大的共同之處就是幾乎都是石油產出國,偏偏就是以色列那一塊,除了有宗教代表性及之前住民對它的鄉愁之外,對於其他人來說,真的沒有太多的意義。

 

此書我還沒翻完,看過之後再補充。希望還有其他更精彩的部分,可以拿出來分享,讓大家笑笑。

------------------------------

 

以上那本《新興企業之國》已經翻過。

 

老實說,在不確定此書的兩位作者寫出這本著作的動機及目的是什麼的情況下,若是它是為了讓讀者可以藉由此書對以色列印象深刻,並扭轉大家對於該國不良的印象,以及促進眾人對那一個小且強勢的國家有所瞭解,那它差不多達到了它的目的了。

 

盡管我也對於猶太民族在二戰期間遭受到的種種令人心寒的苦難而抱以萬分的同情,但是即使自己不信真主阿拉,更不是位穆斯林,仍是會為以色列這種強力攻佔他人國土之行徑心生不滿之情。但是翻過此書之後,雖不到完全對以國改觀的地步,但是倒是真的成功地讓我不禁對這個國家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開始仔細地去思索這本書當中的大力推薦這個國家的種種優勢及長處,發現到這些溢美之辭不全然是吹牛皮或是空穴來風,其中有不少都有其準確性及可供憑證之處。

 

書中的種種案例及說明,先不去想它是否為溢美之辭,和它所大力讚頌的國家是哪一個這些要點,單純地只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把它當作一個具有正面教育性及激勵性的讀物來翻看,也具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好比商學院的教材一樣,從那些介紹及分析某個企業的成功案例當中,其成功的策略背景及內涵;以這種角度來看待此書當中的種種例子,並從中去吸收和反思其策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之可能性,老實說是會有不少的收穫。

 

還有就是:對這個國家的文化、民族心理、國內大事、在國際上與各國的交手過程及建國的歷史等等理解之外,讓讀者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自己以前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看法及認知。這一些真的是讓我獲益最多的部分,甚至讓我萌生一訪該國之念頭。

 

以強凌弱,的確讓人不爽;但是以色列這個國家一直這樣頑強又強勢地存在在這個地球上,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他們去做到這些事情?難道是信仰嗎?我也以為是宗教的力量,可是該書中對於宗教方面的敘述少得幾乎沒有什麼著墨。又是什麼讓這個國家的人民,不輕言放棄這片土地?他們為建立這個國家做了哪些事?又如何在充滿敵意的鄰人包圍之下堅苦卓絕地生存及延續下去?以色列在數次戰爭中屢次打敗對手的密訣又是什麼?他們的新創企業之力量又跟他們國家的文化,尤其是軍事又有什麼瓜葛?

 

看過《慕尼黑》之後的我,其實有不少的疑問,但是搔搔頭之後,又不知道自己想問的問題從何問起,可是翻過此書之後,我才知道自己當時想問的問題是:為何以色列派出的刺殺團隊看起來好像一支"雜牌軍",成員的年齡、成份或是背景看起來都近乎小老百姓的"殺手",真的是讓人有點難以理解--難道說,以國真的就缺人缺到阿貓阿狗都可以擔任國家的"刺客"了嗎?事實上這答案是對,也是不對。若是真的想知道我為何會這樣說,從此書中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老實說,這是本讓人大開眼界的著作。做生意、想創業、對國際情勢感興趣者、失意或喪志者、無聊想打發時間者、熱愛各國文化者等等,可以考慮去找此書來翻翻,不保證一定值回書錢(有時候這點跟讀者個人的觀點、理解及解讀力有不小的關係。。。),但是卻一定會有所收益,只是收穫會是在哪方面,就真的是因人而異了吧。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