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6 22:17:24Kawaii*

Connected

 

 

 



在這樣我覺得好舒服。
明白自已的能力和位置,然後是平實的追求。



 

深知自己的記性不好﹐太易忘掉生活忘卻天空忘了愛。
所以,像拋物線的生活比較合我,不然拋錨就總成為我的路障。

 

 

我不明白為何沒有給理由自己離開一下。沒理由沒原因沒結果沒勇氣?
我也沒有迫自己,離開這回事,迫不來急不去。
不是為手信不但求被過份數碼紀錄的相片。
為求帶備安靜的心去,而又能帶一顆更寧靜的心回來。

 

 

對於寧心的追求越來越濃烈。漸漸變成像修煉一般。
食物的偏執,運動的需要,修養所依,風格從歸。
從前陣子開始就已經開始了一個很好的修煉方式。就是去畫浪。

畫其實是畫浪的軌跡(Movement)。畫軌跡的方法可以非常直接地感受自己。而軌跡(Movement)是美國藝術家Morgan O’Hara的特有畫法,像是有一輛車從視線範圍之內左到右經過,筆就跟住左到右畫一條線。有很多事物在你視線之內不斷進出,不斷流動,軌跡才得已動人。

 

然而感受最深刻的還是畫浪。畫馬路,可以專注於車和行人。畫海浪,只有浪和浪,沒有可以專注的一點,非集中地放鬆不可。在感受的流動的當下會有所困惑:是海浪在動?還是岩石在動?定是遠山在動?抑或天空在動?或是雲兒在動?還是自己在動?
抑或是自己的心在動?

 


 

當停下畫低頭看看畫簿才發覺,原來在變化的、描繪的,其實是自己心的軌跡。
需要有足夠的靜心,才能把心的軌跡一一套現於更有質感的畫紙上。

 

 

 

在追求寧心與生活成為我頷接的最好方法。
如今,計劃與計劃終於連接好了。怎樣才能像珊那樣徹底地擁有改變?
以踏實的口脗說遠視不踏實,我真的很怕隔岸的雨季。
無論如何,我還是會面對在台灣淋著雨的自己。
不用怕,既然有頷接上的結果,自有給我結果的天命。

 

 

 


想要有更強的穿透力,更好的理解,更大的理由。
我的手好小,
但我知道,我可以握住飽滿的幸福。

 

 



台灣,我來了。

 

 

 

 

 

 

 

 

上一篇:忘了雨季

下一篇:再見,齊祖。

bobochoi 2009-07-11 02:15:55

come~on~

水共兒 2009-06-21 17:27:57

奸計得逞

版主回應
BINGO!! 2009-06-27 01:38:49
bear 2009-06-18 13:32:25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