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5 12:56:27小妹

大家一起來去父子的家

現在應該是看書時間,但由於最近看了一些影評的網站;
我試想是不是也該在每次看完電影後,都能做出一份完整的感想。
而且我發現我最近的文字能力喪失完全,令我相當恐慌。

於是,我今天開始動工了。

昨天看了勞勃阿特曼的"大家來我家",今天觀賞的則是譚家明的"父子"。
其實我對兩位導演都不熟悉,也無法拿他們之前的作品來比較一番,
(說來真的很慚愧,我竟然連超級大玩家跟銀色。性。男女都沒看過)
就作為第一次接觸他們來說,阿特曼的這部片不只讓我感到他對人生的戲謔,
因為他的去世,"大家來我家"更添一份預言的真實。

一個經營近三十年的廣播秀即將結束,
節目裡的台前台後人員在最後一次的播出中,
釋放了他們的情感;這份情感沒辦法說是全部,則是因為大家其實都不想散。
沒有猶如畢業般的感傷,當然也沒有人留校察看。時間到了,
一如往常的ON SHOW,該出場的分秒不差,不該出場的還是沒進入狀況。

整齣戲裡妙語如珠不停,優美歌聲不斷;
據悉阿特曼在片場時也是嘟嘟囔囔的說個不停,
戲裡戲外都自然,演員也不像在演戲,情感流露的何止真誠而已。
貫穿全場的代表,當然是那位一身白風衣還有著頭酒紅色秀髮的死神。
因為開車聽著廣播秀的笑話而失速翻車過世,
她也來到最後一次廣播秀的現場,
跟觀眾一起見證一場即將畫上句號的表演,能看到她的算是有緣眾生吧(哈)。
雖然能看到她的,
只有一直搞不清楚狀況還想把她的保全凱文克萊跟害死她的主持人。
眷戀不去是因為想找出令他失控的死因:一個其實很難笑的笑話。
雖為死神,但她又自稱天使。其實留戀是因為生前的喜好,所以守護著。

最令人捧腹且會心一笑的是她在結尾的出現,
令原本想辦告別演唱會情緒正高昂四位主角開始不安了起來。
這個有趣的畫面再比照現實阿特曼的人生,是個弔詭但不嚴肅的結局。
散場後我耳邊迴盪著懷舊的鄉村老歌,想著結局的那一幕,雖然大師走了,
但這部最後的作品,卻彷彿宣告他的精神仍在,另一場精采的秀也正要開始!

*

沒開始看父子前,我跟Neil正納悶什麼樣的父子感情可以拍到兩小時四十分鐘;
果然在一幕幕的轉場時,一進黑畫面Neil就在我耳邊說:完了吧,完了吧?
而真到劇終,卻讓人感覺還沒結束;導演大概不想讓影迷對人性失去希望,
最後還來個看似圓滿但卻孤獨帳然的落幕。

病態。
郭富城在裡面的飾演的父親,
只能說是一個因為有病態所以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角色。
毫無自覺性的憤世嫉俗,看不順眼身邊的任何事,錯都在他人而不在己。
但宛如小天使般的兒子卻對他不離不棄,
無論他如何完全不聽孩子的心聲及教唆自己的小孩偷竊。

跟妙討論完的結果,
大概就是因為母親是決定先行放棄這個家庭及放棄他的緣故;
況且老爸也不時在他面前歇斯底里的咆嘯著:”你媽媽連你都不要了”之類的話語,
更加深他對母親的不信任跟憎恨,
才使得Boy相信也寧願跟著不會放棄他的老爸吧!

孤獨。不只是結局。
郭富城因為老婆出走,內心孤獨。
因為害怕兒子也離開他,內心除了孤獨又加深一份恐懼。
而楊采妮演的母親也很孤獨。
她跟著年輕時不顧一切的愛戀對象組成有形但無實的家庭,
因為個性剛烈暴躁又好賭的老公無法支撐家庭;
除了自己得負擔家計外,面對直到孩子成長了點才回到家的另一半,
對於一個曾經抱持著戀愛甜美願景的女人來說,又何嘗不是更孤獨呢?

所以楊采妮最後的出走,不會有人說她自私。
畢竟身在這樣的環境裡,不是犧牲自己,就得犧牲孩子。
也許身為母親,這樣的行為有道德上的瑕疵;
但當她決定離開這個家庭的時候,
內心所經歷的掙扎跟不捨卻不會減少對她的折磨。

在片子裡的其他人,也有很孤獨的。
包括飾演隔壁房自主女性的林熙蕾,
要的只是短暫心理上的依靠跟生理上的渴求;
那年已屆八十獨自旅行的老人,雖有孝順子女的支持,但在身形上,也是孤獨。

至於最重要的”子”,吳景滔。
在戲裡超齡的表現,我相信是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憐憫。
他一直都希望爸爸能把媽媽找回來,過著全家未必是福的家庭生活。
他不懂為什麼媽媽離開他們之後再婚;
也不懂為什麼爸爸總是要叫他去做不想做的偷兒。
最令人心碎的一幕,莫過於他照著爸爸所說的:先躲進有錢人的家裡,
等所有人都睡了再行竊的那場。
他躲在這家小孩房的衣櫃裡,聽到這家父母為生病的心肝寶貝著急的對話:
這家媽媽對他們躺在床上的Boy耳邊呢喃的呼喚,
看在也不過十來歲的小孩兒的眼裡,
怎受得住內心一直以來對親情渴望的這份衝擊呢?

所以他洩底了。因為他在衣櫃裡哭出了聲音。

但他沒想到,被主人抓到時他嘴裡所呼喊的爸爸,竟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他;
只是因為相信爸爸不會棄他遠去,
就得承受所有來自父親的一切不合理的要求。
在戲院裡目睹一切的我們,怎麼能夠不心碎?

我好奇的是,Boy自我的道德意識卻沒因為父母的行為而有所偏差。
行竊最終總會失手。Boy被關進兒童看守所裡。
來探望他的爸爸終於對他說出是如何想念他沒在身邊的日子。
但那狠狠的一記咬耳,咬下父親耳邊上的一塊肉,
並大聲呼喊著:為什麼你總是要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為什麼....。
因為結局的安排,所以我們才知道這時身為人家老爸的阿勝才醒了。

但為什麼導演要安排Boy長大後路程迢迢的去贖回當初偷給爸爸並用來抵房租的金錶,並還給失主?
為什麼安排最後讓他看到爸爸歸正後重組家庭的樣子?
他的爸爸也再婚並跟懷著孕的新妻子拉著手並著肩在河邊散步,
我想,這或許就是Boy從小到大,最想看到的一幕吧!

Boy最終的小小心願實現了。讓整部充滿暴力慾望失衡且灰色基調的片子,
補上一抹淡淡的光明吧。

這兩天看了完全不同類型卻敘訴著相同心情的片子,我的內心也充滿了複雜啊。


寫在最後:許茹芸的客串讓我驚奇;林熙蕾的老態讓我驚訝。
阿特曼選用的音樂及歌曲跟譚家明的相較之下,
     我只能說一個是令人驚艷欣喜;另一個則是驚嚇無比。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