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6 13:37:16藢苓兒

頭部外傷需注意什麼(三)治療篇

在病人意識較清楚、認知功能改善、過了比較躁動的

時期以後,就能夠開始進行積極主動的復健治療,

主要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

 

物理治療方面

 

主要是肢體運動功能的訓練。首先要從多坐起來以克

 

服姿勢性低血壓開始,接下來要訓練病人的坐姿軀幹

 

衡能力,使病人能不靠支撐也能坐好;然後是站姿

 

平衡、訓練行走能力,有時也要借助柺杖、助行器或

 

支架的輔助,來達成平衡、安全的行走能力。

 

職能治療方面

 

主要是上肢功能的訓練。從上肢動作的誘發訓練與整

 

合,到獨立自我照顧日常生活功能的訓練,最後是職

 

業重建的訓練。

 

語言治療方面

 

包括吞嚥進食功能的訓練、說話溝通能力的訓練。

 


3.     
情緒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

 

可以使用藥物來改善病人的情緒和行為。

 

要教導家屬或照顧病人的人:在躁動的時期要避免

 

過度刺激病人;要能了解病人的行為能力、記憶力、

 

注意力和情緒方面的問題,其實是腦外傷後的症狀表

 

現之一,要能體諒容忍病人情緒失控、暴躁易怒的情

 

形。為了安全的考量,必須緊緊跟著病人,但不一定要

 

過度干涉病人的行為。

 

 

4.      常見特殊併發症的治療

 

抽搐
來自於大腦皮質受傷後造成突發性不自主的放電,

 

主要以抗癲癇藥物治療。

 

水腦症
在嚴重的病人約有40%在兩週內會發生腦室的腫大,

 

但腦壓通常不會跟著升高;在復健期也常常併發水腦

 

症,如果病人出現大小便失禁、步態不穩、癡呆症、

 

新出現的高血壓、病人的認知或行為能力退化、意識

 

變差等情形,要考慮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攝影以排除水

 

腦症的可能性。

 

治療上主要是手術引流以及腦壓的控制。

 

與常見的腦部疾病中風來比較,它有幾個特色:

1.
病人較年輕,往後存活的時日較長。

2.
病人恢復較快,且恢復期比較長。

3.
治療復健時,需要考慮職業重建的問題。

4.
常常伴隨大腦皮質高層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意識、

   

    記憶力、注意力、學習能力、人格行為方面以及情

 

    緒不穩定、躁動等等,這些往往造成比肢體的無力

 

    造成復健治療上更大的困擾。
 
5.
常會出現抽搐、水腦症等併發症。

6.
常伴隨其他的傷害,如脊髓損傷、骨折、內臟出血等。

 

所以腦外傷的病人需要更長期的復健治療,甚至長達一

 

年以上;尤其是嚴重程度的病人,在等待意識認知功能

 

情緒恢復穩定,使病人有足夠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這有時候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