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投射
這幾天連續看了好幾場精采的世足賽,其實每次在看比賽的時刻,我們難免會情不自禁的投入到某一個隊伍裡,或是某一個角色當中,然後為他的勝利或是失敗感到興奮與難過。
其實人在思考上有一種特性,就是『投射』,無論你是看電影,或是看連續劇、看運動比賽、有時是心儀的歌手、偶像、有時也可能是自己討厭的人、反感的事物,這些都是自己思想上的投射。
『投射』的目標,其實都指向同一個地點,就是外在 ---『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事物』。
人們會急於往外尋找意義,得到的結果通常都是不滿意的,因為外面的一切無法滿足自己心中的慾望,主要的原因是往外尋找的方式是本末倒置的,應該往內去發展,由內在的心靈充實起。
例如一個想要得到愛的人,到處尋人來愛他,設定條件去愛,但是假如他的內心空虛,沒有真正的愛,只是自私的愛,處處想到自己的不滿意,這樣很難得到真愛。
人際關係上長久的愛都包含了無私的成分。
而這世界的真實面相,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你付出了甚麼,就會在彼岸反照回來,你怎麼看待別人,怎麼愛人,怎麼來看待自己,怎麼愛自己,別人就會用你對待別人的方式,你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對待你。
看不起自己的人,等於讓別人看不起你,看不起別人的,別人也會這樣對你。
人們投射在戲劇裡、投射在比賽中的情緒,是一種抒發的管道,最後我們還是得面對自己演出的人生戲碼。
這齣戲碼重要的是現在式,而不是過去式,因為你此刻正視鏡子裡的自己的同時,只會反射出現在的你,假如過去的你認為自己曾做錯、並且懷著此一罪咎來生活,那麼你很難改變甚麼的,真正的改變是看清楚,看清楚現在你擁有的一切,把你所有負面的情緒拋下,不再定意錯誤,反省後就該把罪咎給放開,不再抓緊它。
我們最終總是得把自己交給我們信仰的神,而不是任由負面情緒在腦子裡想,其實比『想』更重要的,是如何『不想』。
我平時也會訓練自己『不想』的法門,其實就是『隨遇而安』,假如工作上有任務交給我,我就做好,假如困境來臨,那就見招拆招,在現有的人際關係上,以愛來看待身邊的人,不對人發怒,也不讓負面情緒干擾。
想想,人活在世界生活不就短短幾十年載,去愛你身邊的人,也讓身邊的人愛你,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生活當中,用感恩、欣賞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非抱怨、責備。比較心也是不必要存在的,很多人覺得平安這件事情,感覺上就沒有存在感,所以盡可能的希望生活上能有高低起伏,來營造自己的存在,但殊不知最難的就是維持平安的心,因為那種幸福,才可能穩住而長存的。
我們也都在練習不想的法門
所以這篇文章沒有要回應什麼
因為大家都沒有特別要想什麼
活在當下。 2010-06-22 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