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2 23:24:14未來.海嵐

觀後感

這次的特展如果以主辦單位來說是成功的。從廣告方面與吸引人潮製造新聞。但是我覺得在參觀博物館之前的行前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可以說大多數的人或許是以一種走馬看花的心態來看這次的展覽。
我稍微簡介一下這次的展覽,主辦單位打著米勒兩幅畫<晚禱>與<拾穗>同時出借為宣傳,從奧塞美術館的米勒廳,同時也有〝大批〞的米勒原作展出(我所聽到的是這樣)。展廳安排與展覽動線有點不太明確,畫作中又參插許多那時期的陳年照片,加上大批的人潮卻顯得這次的展覽有點毫無章法的感覺。主要是影響印象派前期的〝巴比松畫派〞畫作為主。
這時期的畫家因許多因素(政治、社會等)移居南法巴比松,米勒為其一。這次展覽的畫家作品還有柯洛、胡梭、多比尼、杜培等多位同時期畫家的畫作。米勒在藝術史上固然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但對於其他參展的畫作卻同時掩蓋了同身為巴比松畫派畫作的風采。米勒不曾以畫家自居,就如巴比松當地風情般,米勒稱自己為農夫,在米勒的自畫像中持農具對比其他畫家持畫筆與畫盤來代表身分。年輕的米勒曾因繪畫人體被人嘲諷為〝只繪畫裸體的畫家〞而開始畫社會主義式的題材,拾穗等作品皆此題材。由於那時期繪畫仍以皇宮貴族為主,藝術市場上的繪畫仍較偏向英雄式、史詩、等浪漫主義風格,相較浪漫主義繪畫巴比松畫家則顯得突出一格。
巴比松畫派也有人歸類為寫實主義,寫實主義(1814為全盛時期)充斥階級矛盾,唯物主義(文壇代表:波特萊爾)。柯洛(Corot)的《林妖的舞島》從光線的處理上開啟不同的視覺影響,在陰影處帶入大量的黑色與棕色及空氣入畫。Corot同時也說過〝高貴的拉斐爾對我來說還沒有自然的黎明來的神聖〞對於題材上米勒也說過〝藝術家干政是不明智的〞所以大多著重於低下階層社會與自然的描寫。相較於米勒有另依對比-杜米埃(以政治諷刺畫為主)代表作品:《高嘉大》
回歸米勒這兩幅作品,《晚禱》影響許多十九、二十、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家。就拿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來說,達利也畫了許多幅自己解釋的晚禱作品,達利以自己偏執狂方式解釋左邊男主角與右邊女主角的內心世界,藉由背景或十字符號述說著懺悔與性的問題;另一藝術家則是台灣的袁廣鳴,他在學生時期的錄像作品曾以攝影穿插這幅晚導他也曾說過他對於這幅畫的感動。《拾穗》這幅作品很多人繪分析他的畫面分割、畫面中人物年齡、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對我而言單純在顏色上就能使我感動,似乎在所有的顏色上照上一層以黃褐色所覆蓋的空氣,一種停滯的空氣。

上一篇:台北當代藝術館-

下一篇:悲情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