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4 17:42:29NONO

大家一定要會的交際三十六計

★第1計大海撈針
1.和朋友相處時要熱情又謹慎,經常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做考量。當雙方的奉獻與回報達到平衡時,就是最愉快的時候,也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時候。
2.只要有心廣結善緣,隨時隨地都可以交朋友。
3.真正的友情在於執著的尋覓,也在於慷慨的奉獻。
4.了解對方是誰,並且告訴他你是誰,友誼之門自然開啟。
★第2計一見鐘情
1.想把陌生人變成好友,自己必須先建立樂於與人為友的態度,才能有所行動。
2.敷衍的話對熟人的意義不大,但對與陌生人的交際其實是有一定作用的。
3.人可以從外在的表現去推測出其內心的變化。因此在交往過程中用心體會、仔細觀察,有意識地試探對方,就可以使你立於主動的一方。
4.初次見面時,真誠、自然地表現自己是很重要的。
5.約會時比對方早到,培養自在的情緒,這樣就能在無形中增強勇氣。
★第3計知己知彼
1.只有真正彼此了解、信任的才能算得上是知己。依照對方會不會與你商量私人問題,去判斷他是不是信任你。
2.對待內向的朋友就得迎合他的心理。和外向的人交往,則不要帶著沮喪的神情;不可遲疑不決,支支吾吾;談話也要乾脆、避免嘮叨。
3.在拓展人際關係上,那些內心善良、學識豐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
★第4計鶴立雞群
1.好形象對於競爭激烈的現代人格外重要,許多意想不到的職位會因為大方得體的形象而落在你頭上。
2.形象很重要,付兩倍的價錢買高級衣物,因為質比量更重要。形象對自己的思想及別人的看法,都有莫大的影響。
3.改善自我性格沒有任何秘訣,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意志,每天只要花三十分鐘的時間認真學習且提出問題,性格就會隨著知識增長而得到改進。
★第5計甘當配角
1.利用對對方的了解使對方成為互動時的主角,自己甘願扮演配角,對方就會對你產生好感。
2.杜威曾說的:「人們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視。」
3.如果你希望別人喜歡你,你就要尊重別人,讓對方認為自己是個重要人物,以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4.在表現自我的時候,需要有謙謙君子的心態,不可以使對方產生相形見絀的感覺。
5.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低姿態表現得謙虛,使對方感到受尊重、比別人聰明,他在談事情時也就會放鬆警覺。
★第6計投其所好
1.積極的情感往往會產生理解、接納、合作的行為;而消極的情感則會帶來排斥和拒絕。所以,想要取得別人相信,那就需要先投其所好。
2.利用彼此相關事物的興趣,常常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3.打動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對方談論最感興趣的事物,投其所好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溝通,為了尋求買賣雙方的共同利益。
★第7計甜言蜜語
1.若想討人喜歡,就必須先喜歡別人。正如卡內基所說:「主動對別人表示興趣和關心,能交到更多好朋友。」
2.讚美能增進人際關係。
★第8計見縫插針
要擁有人緣就必須積極主動。
1.交際往往有兩種目的:直接的目的就是想達到某項交易,或想得到某方面的指導。
如果只是為了加深關係、增進了解,以使關係長期保持,可視為間接的目的。
2.最好讓對方明白你的交際目的,否則會讓他產生戒心,那樣就很難跟對方深入交往。
3.社交成功與否往往在一念之間,懂得應邀的奧妙,你和對方的關係就會順利發展,
甚至成為一生中難得的知心朋友。
4.寒暄多,朋友多;朋友多,好事多。
5.想要打破沉默,一定要突破心理障礙,人際交流的源頭和契機和各種話題隨時隨地都存在,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及時發現,並善加利用。
★第9計溫文爾雅
1.人際交往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藝術。一個人口才好、說話流利,善於表情達意,很快就能達到社交成功的目的。
2.但也有人雖能言善辯,卻沒有一個知心朋友,原因就在於他不知道談話的要領與忌諱。
3.說話有各種方式,無所謂好壞,也無所謂得失。但從聽者的角度看,卻有合與不合的問題。
4.與人交談是人際交往中最直接的方法,只有認真聽,仔細聽,反覆推敲,才能掌握住適於自己的說話技巧。
★第10計妙語生花
1.聖經:「人們有著一顆快樂的心,勝於懷藏一只藥囊,可以治療心理上的百病。」
2.機智是以智力為基礎,憑著機智可以把不相關的事情連在一起;幽默並不是在用字遣詞上故弄玄虛,而是得體的玩笑。幽默與機智可以引起他人的興趣、緩和緊張的氣氛。
3.機智運用得法,可以使敵對的人啞口無言,贏得別人的鼓掌喝采。
4.幽默則有些文雅,有些隱射,有些高尚,有些低級,如何拿捏運用是個學問。
5.要能說「好聽」的話,必須花相當的功夫去累積語言的素材,訓練表達的技巧。
★第11計忠言順耳
1.與人交往,想要關係更進一層,除了一般的關懷和讚美外,還要對缺點提出善意的批評。這樣往往能贏得對方的信任,甚至將自己視為他的知己。
2.提出忠告要簡潔、中肯,按照「一時一事」的原則,不要把對方指責得一無是處,否則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3.忠言逆耳,你的一句話可能贏得尊敬,也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4.激烈的批評是毫無作用的。感覺受到攻擊的人很可能會因膽怯、羞愧而退卻,或因惱怒而還擊。
5.交際中難得的是諒解和寬容,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理解別人的難處,那麼心胸再狹窄的人也會成為你的朋友。
6.在改變別人的態度時,一定要維護對方的尊嚴。
★第12計避免爭辯
1.說話時最怕碰到沒有反應的人,所以和別人談話時要隨時加以反應,
可以點頭,可以微笑,有時可以隨聲附和。
2.專家研究:凡是去攻擊對方的人,絕對無法在爭論上獲勝,反而能夠尊重對方人格的人,
往往能夠改變對方的想法,甚至能夠按自己的想法操縱對方。
3.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們只在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能『無傷大雅』地認錯。」由此可以證明,
願意承認錯誤的人不多,這就是人的本性。
4.在爭論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世界上最正確的,只顧闡述自己的觀點,
而忽略了要有耐心、誠意地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第13計沉默是金
1.人的言語即是行為的影子,我們常因言多而傷人。一個冷靜的傾聽者,到處受人歡迎。
2.言多必失,多言多敗。只有沉默,才不至於被出賣。保持沉默便是保持不傷人。
★第14計守口如瓶
為人處世一定要把好口風,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可信,什麼話不可信,
都要在腦子裡多想一下。
★第15計游刃有餘
尷尬是一種情緒反應,只要想辦法使自己的心理和情緒穩定下來,就會從容得多了。
★第16計化敵為友
1.要避免樹敵,首先要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絕不指責別人,而對於他人明顯的謬誤,
也最好不要直接糾正。
2.一個人不論多麼堅強、能幹、有成就,仍要靠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保持和發展自身的價值和重要性。
3.友情是需要照顧的,我們要重視和善於交際,也包括重視和善於重修舊好和化敵為友。
4.要想精神愉快,就要心理獨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固然很好,
而他人不理解或者誤解,能求個心安也無妨。
★第17計和而不流
1.朋友之間,在非原則的問題上應謙和禮讓、寬厚仁慈,多點糊塗。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則應保持清醒,不能一團和氣。
2.樂於忘記是一種心理平衡。所謂「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3.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最受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
★第18計寧缺勿濫
在實際交往中,常會碰到一些性格怪異孤僻的人,即使施展了渾身解數,也無法跟他們接近,與其軟硬皆施,還不如敬而遠之。
★第19計水漲船高
1.當你向一個還不熟悉的人自我介紹時,不要過於謙虛,可以適當地誇張一下,
這樣對方才會感到榮幸,願意與你交往。
2.誇張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誇張得無邊無際。
3.把具體的事實擺出來。這就是一種能力的誇張,也是一種合理的誇張,
但若把再下一步的打算也告訴對方,那就有吹牛之嫌了。
★第20計高朋滿座
人生在世,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朋友愈多就愈有勇氣面對人生,也對自己本身愈有幫助。
★第21計酒宴應酬
把吃飯當成一種享受,既不拘泥於形式,又能夠輕鬆享用美味的食物,這才是懂得交際的現代人。
★第22計深藏若虛
1.如果你想證明什麼,別讓任何人知道,要不著痕跡,很有技巧地去做。
2.你要是比別人聰明,不必張揚,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收斂鋒芒,韜光養晦,
使你與人共事時有較大的轉圜餘地,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也是讓旁人敬佩的一種內在氣質。
3.經常保持神秘感的人,就像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山,能夠吸引大家的興趣。
★第23計夾緊尾巴
在特定的情況下公開承認自己的短處,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點,可以說是一種高明的交際策略。
因為示弱可以減少乃至消除不滿或嫉妒,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
★第24計火眼金睛
1.人的心思可由顯現於外的表情、動作、言談等流露出來。
即使是面無表情者,其心理狀態也無法完全不表現在舉止之間。
2.眼睛比嘴巴更會說真話,它能夠幫助我們探測到他人的內心世界。
無論一個人心裡打什麼主意,他的眼睛都會忠實地反映出來。
★第25計聞一知十
★第26計一笑千金
說話時要把每一句話都說得很輕鬆,即使是一些很重大的問題也要用一種輕鬆自如的口氣,
面帶微笑地講出來。
★第27計慷慨做人
信任是友情不可或缺的條件,有了信任,在面臨危機時才會有人鼎力相助。有了信任,才不會遭到背叛。
★第28計保持聯繫
1.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隨著見面次數的增加而加深,久不見面的朋友自然會日漸疏遠。
2.珍惜老朋友的態度,也是吸引新朋友願意主動與我們交往的力量。
★第29計巧用道具
★第30計不卑不亢
與大人物接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忽略了他們也是人。
★第31計以詐取誠
1.在人的世界裡,你有必要學會運用「擬態」和「保護色」,尤其當你呈現明顯的弱勢時,更應該好好運用這兩種本能。
2.英國人文主義者阿謝姆說:「在適當的地方說適當的謊言,比傷害人的真話要好得多。」
3.人性叢林裡沒有絕對的強與弱,只有相對的強與弱。懂得「遇強示弱,遇弱示強」,是不錯的人生武器。
★第32計心有靈犀
★第33計唯命是從
★第34計避實就虛
★第35計棉裡藏針
1.朋友交往應該是「淡而不斷」。
2.學會說「不」,會使交際生活更輕鬆、更成功。
★第36計氣定若閒
1.學會控制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關鍵。
2.失意與不滿,怨恨與煩惱的罪魁禍首就是過高的期望。
3.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個性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由自己決定的。
4.一個人的情緒與精神的活力,都會因外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5.如果我們把精力花在驅除不愉快的心情上,便不會有精力剩下來應付生活本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