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4 02:20:01抽象思維

不自量力

 找工作至今一個月,我想我自己犯下了一個大錯誤,就是過於不自量力,今天又坐著車由南部回到了北部,準備面試北部的工作,而這二個工作都是自己在不經意下,脫離原來想投的範圍所投遞的履歷,卻出乎意料之外的給了我回應。

 晚上和同學聊聊天,突然發現自己也中了「大公司」的迷思,人嘛,難免在找工作時,都會想找一間,曾經聽過的公司,而就十分有趣的,台灣千大企業之外,更多存在的是中小企業,這可能占了我們整體產業的2/3以上。

 或許是因為不經意的曾到500大中的一間面試,也或許是剛好身邊有幾位朋友也都在500大行列之中,使得我自己產生了這樣的迷思,相信自己也可以,並非是一件壞事,但看清一些身邊的事情,或許也很重要,身邊的朋友也大多都在四十至五十人左右規模的公司工作,甚至有更少的,而我只目標百人以上的公司,是否太過於盲目的相信,數字能證明一切。

 找工作一個月,確實令人挫折感更增加了,朋友肯定我的實力,因為他們認識我,而透過純粹的自傳及學歷和片斷的工讀,要如何讓公司看到我們的能力,卻有著極大的困難,因為所有公司也都和我犯了同樣的錯誤,只看某些學歷或某些學校。

 我相信出自某些學校的學生,確實有著平均較高的表現,但這並非代表著其他學校的人就不好,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質,適合某些工作,或許是我們不夠認識自己,誤以為自己有能力勝任,也或許我們期盼著獲得一個可以學習的工作機會,但大部分公司卻貪心地想要一個什麼都會的人,將培養人才的成本轉嫁給其他公司或教育單位。

 甚至工科文科分配不平均的職缺,工的人跨領域至文科方面,但文科卻無法跨越這條鴻溝,甚至工科完全佔領了文科相關工作職缺,一份貿易的工作,難道就非得由工科的人才能勝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