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08:07:49deepmind

淨土一門,為佛法--甚至可說為人類的共同的企求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三、大乘不共土:大乘不共的淨土,多得不可數量。古典而最有名的,是東方阿閦佛淨土,西方阿彌陀佛淨土,然其後,為中國佛弟子所重視的,與西方阿彌陀佛土相對,有東方藥師如來淨土,這都是他方的。後來、密宗傳說,此世界將出現香跋拉淨土。這都是大乘佛教所不共的,不見於聲聞佛教的傳說。

  上來所說,或為世人所共知的,或為三乘所共知的,或為大乘者所共信的。在大乘不共的佛土中,如約修行的境界淺深來說,還可分為四類:

一、凡聖共土 :有凡夫也有聖人。

二、大小共土:沒有凡夫。這是聲聞、辟支佛、大力菩薩同得意生身,所依托的世界;天台宗稱此為方便有餘土。『法華經』說:聲聞入涅 槃,到另一國土,將來授記作佛。這另一國土,就是意生身的淨土。依『楞伽經 』說,這應是與有心地菩薩--有相有功用行菩薩,同得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所得的淨土。

三、菩薩不共土,或可稱為佛與菩薩共土。這一類淨土,與聲聞不共; [P8] 天台宗名此為實報莊嚴土,『密嚴經』名為密嚴淨土。秘密(不可思議)莊嚴,為菩薩不共二乘的淨土。

四、佛果所得的不共土,如『仁王經』說:「三賢十聖居果報,唯佛一人登淨土」。這或名法性土;天台宗稱此為常寂光淨土

名稱、地位,各家或有不同;大體上,都是有此四級分別的。然大乘經中所說的佛淨土,並不這樣明顯的判別。如西方極樂淨土,有看為凡聖共的;有看為大小共的;有以為凡夫是示現的,聲聞是約宿因而說,現在都是菩薩。究屬何土,實不必限定,因為經文也有互相出入的地方。然約修證淺深來說所依的淨土,確乎可分四級。凡聖同的,可通攝五乘共;大小同的,可通攝三乘共;佛菩薩共的,或唯佛淨土,為大乘不共。

  這樣的類別,即說明淨土一門,為佛法--甚至可說為人類的共同的企求,不過大乘中特別隆盛。修學大乘佛法,不應當輕視世界的清淨要求。應該記著:只重身心清淨,所以小乘不能達到究竟;由於大乘能清淨身心,莊嚴世界,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地步。 [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