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09:10:25deepmind

真善美

淨土與禪  印順長老 開示

  西洋學者,說「真」、「美」、「善」;或約宗教的意義而加一「聖」。真,佛法是非常重視的,如說實相、真如、勝義。善,是道德的行為,即佛法所修的種種功德行。美,在佛法中,似乎不重要。如美妙的顏色、音聲,每被指責為五欲境界而予以呵斥的。其實、佛法的清淨,實含攝得美妙與聖潔的意義。西洋 [P3] 學者,以為聖是真美善的統一,而有超越性的。佛法中,離錯誤的認識即真;離罪惡的行為即善;離染污的清淨即美。而此「淨」,也即能表達真美善的統一, 又是超越世俗一般的。

宗教的宏揚在世間,要求(認識的)真,要求(意志的)善,更要有含攝得合理化的藝術性的(情感性的)美滿生活。在過去,佛教的音樂、圖畫、譬喻文學、佛像雕刻、塔廟建築等,在佛教的發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佛教的流行人間,必須理智與情意並重,適合眾生的要求,才能得合理的發展。偏於理智,冷冰冰的生活,每不免枯寂;偏於情感,熱烘烘的生活,又易於放逸,失卻人生的正軌。唯有智情融合而統一,生活才有意義,才能淨化人性而成賢成聖。佛法的莊嚴或嚴淨,實有非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