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7:20:16deepmind

廣論消文151 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

廣論消文151  1521-15210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

應當思惟死亡無常、三惡趣苦的道理,能引導我們厭捨現世,而轉為希求後世善趣;然後皈依三寶修持,對善惡業果法則產生確切了解,經過努力地斷惡修善,就能確定未來能獲得人天善妙的果位。

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

但我們不能以此為滿足,應該要依次發起共下士及共中士的意樂,能夠厭離捨生死輪迴中的一切事,以此為基礎,並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這樣才能真正生起大菩提心,進入上士道。所以在此,我們須先修習中士道的意樂。

日常法師淺釋

我們要求的是無上菩提,它的基礎是跟下士共同的,所以叫「共下士」。共下士要我們了解業果,然後努力去懺悔,到了中士則要厭離,捨棄生死當中一切。以這個為基礎,不但是自己,而且要把一切眾生救渡出來,這是從「悲」方面來說,為此要圓滿一切功德智慧,這是從「智」方面來說;透過了共下、共中,然後發無上大菩提心,這才是真正這本《菩提道次第論》引導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所以在下士以後,現在繼續告訴我們怎麼去修中士的意樂。

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

雖然我們獲得了人天殊勝果位,但是還沒有脫離行苦,還是在生死輪迴當中,如果我們不了解,而將它執為真正的快樂,那實在是顛倒。所以人天只算是暫時的安樂趣,並非真實恆久不變,等到福報窮盡,一定會再墮入惡道。在人間一期的生命,只是在懸崖上暫時歇息,不是究竟安樂之處。

《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故於善趣亦當厭患,猶如惡趣。

《入行論》中說:「雖然多次投生善趣,享受種種安樂,但死後也常常墮入惡趣,遭受劇苦。」《弟子書》中也說:「眾生恆常在生死當中流轉,有時在善趣,有時在惡趣。好不容易到善趣,卻將輪迴中暫時的痛苦止息,卻當成真實的安樂之處,最後必將隨業漂流,一次次地在善、惡趣中流轉,無窮無盡。」這說明不論善趣或惡趣,都是在生死輪迴中,都不是真正究竟的安樂。所以即使身處善趣,也要激發起厭離心,猶如在惡趣中一般。

新譯廣論 補充資料

「行苦」又作「遍行苦」。佛教把身心種種苦的性質,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種。

1.苦苦,梵:dukha-duhkhata。藏:sdug bsngal gyi sdugbsngal,指有漏行蘊中的不悅意苦受法,逼惱身心之苦。

2.壞苦,梵:viprinama-duhkhata。藏:’gyur ba’i sdug bsngal,指一悅意的樂受法,生起時為樂,壞滅時逼惱身心之苦。3.行苦,梵:samskara-duhkhata。藏:Khyab pa’du byed kyi sdug bsngal。指悅意、不悅意之外的其他舍受法,亦是待緣所生,生滅遷流不止,於身心皆感逼惱,故稱為行苦。行苦是聖者才能觀見的微細苦惱。一切有漏之行皆無常不安,生滅遷流,故皆為行苦所攝,所以不悅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類,悅意之法則有壞苦、行苦二類。三苦在下文便會詳細解說。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