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11:48:15deepmind

全廣共學二 95講 觀行位 加行位

全廣共學二  95   觀行位  加行位  參考資料

1.本地風光】佛學大辭典

(術語)又曰本來面目。形容自己心性本分之禪語也。


2.
六即佛  

 

六即佛  佛光大辭典

  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稱為六即佛。據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上載,六即佛即:

  ()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眾生。於三惡之眾生身,無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蓋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諸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故稱理即佛。

  ()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從善知識處聞知,或從經卷中見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於名字中通達解了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故稱名字即佛。

  ()觀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進而依教修行而達於心觀明了、理慧相應、境智相當、觀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證此位,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五品位,即: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相似即佛,指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制伏無明之人;此等之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稱相似即佛。於十信之位,彷佛證佛理而與真解同者。

  ()分證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無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漸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得一分中道。

  ()究竟即佛,指斷除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即證入極果妙覺之佛位。

  此六佛雖因智(悟)情(迷)之深淺,而有六種之別,然其體性不二,彼此六佛互即,故稱為「即」。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今但就佛而論六即,就實則十界悉具六即。觀經疏妙宗鈔上曰:「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釋教主故就佛辨。」

 

五品弟子位

八行位之一。略稱五品位。天台宗立圓教之行位有八,五品弟子位即其中第一位。十信以前之外凡位區別為五品,在六即位中相當於第三之觀行即(觀行五品位)。五品,一般指專心於自己之實踐行,故稱弟子位。五品即:()隨喜品,聞實相圓妙之法而信解隨喜,內以三觀觀三諦之境,外用懺悔、勸請、隨喜、發願、迴向等五悔勤加精進。
()讀誦品,信解隨喜,並讀誦講說妙法之經。
()說法品,以正確說法引導他人,更由此功德觀自心之修行。
()兼行六度品,觀心之餘,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
()正行六度品,觀心之功夫進時,自行化他事理具足,故在此須以六度之實踐為主。以上所說原係出自法華經分別功德品,而在法華玄義卷五上,以三藏教之五停心位比擬於此。又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其中前三人配聞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據傳智顗嘗稱說自己為五品弟子位。〔天台四教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佛祖統紀卷六〕(參閱「
六即1275 p1118

 

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

六即      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茲將十種位階,及六種即佛,列表說明如下:

      十種位階     六種即佛

1    凡夫位(對於佛法,聞信全無)      理 即

2    凡夫位(對於佛法,有聞有信)      名字即

3    五品弟子位 外凡位  觀行即

4    十信位  內夫位  相似即

5    十住位  菩薩位  分證即

6    十行位        

7    十迴向位          

8    十地位        

9    等覺位        

10  妙覺位  佛 位  究竟即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