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0 01:02:22joy

轉型!誰能偷走你的乳酪?

誰說理工人只能當工程師?金融遊戲的世界更迷人

就是因為山不會轉,所以路才要轉,如果連山都轉了,路能不轉嗎?當產業整個生態都發生變化的時候,相關人員當然也要跟著換腦袋,不換腦袋的,恐怕就要換位子了!

撰文:李佩芬
       前陣子回以前任職的報社找舊同事(編輯)聊天,大家都剛領回稿子在自己位子上看稿,記得以前是主管印了稿單,一條一條地分派到各版,記者寫過稿後列印出來交給編輯下標,編輯再把下好的標謄在標題紙上交給打字人員輸入電腦。現在這些都不用了,主管在電腦上看稿、發派新聞,記者打了多少稿子,編輯都可以直接在電腦上讀取、修改、下標,就連畫版、組版也都不假手他人。

  因此,報社的打字人員已經資遣得差不多了,過完年後,聽說排版人員也要裁撤了,全部交由編輯自己組版,而且因為報業競爭的關係,編輯從過去一個晚上組1個全版增加到一天要組1.5個版,以後還可能會變成一天組2個全版,工作時間顯然愈來愈長,工作壓力也愈來愈大。

編輯轉型為採訪記者

  今年初《蘋果日報》發刊之前,挖走三大報不少優秀記者、編輯,逼得報社舉行大規模招考補充人力、也順便更新血輪,許多編輯紛紛趁機轉為記者,把好的缺給先占下來。不只老報社,《蘋果日報》的編輯更是一人分飾兩角,編採雙全。我進報社的時候,同組的編輯最年輕的也在報社10幾年了,有的才40來歲就即將在報社服務滿20年、可以退休了,誰都沒想到有一天編輯也有機會從內勤轉為外勤。

  其實好些職業也跟報社編輯一樣,都是因為產業發生變化,從業人員被迫要跟著做轉型。

師院學生當教材編輯

  例如,師範體系的學生畢業後已經不再享有工作保障,他們必須跟許多修教育學程或學士後師資班的人才競爭稀少的教職,很多七年級生在念大學時就很有危機意識,不斷在思考「如果我不當老師,我還能做什麼?」不少人選擇進入教育周邊事業,如在康軒文教編寫教材,既可以發揮原來的專長,又不用受縛於學校繁重的行政工作,在民間企業工作也不必那麼在乎輩份,憑的全是一己的實力和個人機運。

  也有人利用師範學生或教師的優勢去當教科書、教材、自修的業務人員,像是階梯美語就用了不少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生推廣他們的英語教材,對父母而言,其實是很有說服力的。

農夫轉型經營咖啡店

  另外,台灣加入WTO後,很多農業經營出現困難,不少農民乾脆轉型做民宿或經營起花園咖啡、生態農場、有機農場、觀光果園、生態旅遊導遊等,像信義鄉的梅製品已經打響名氣,名間鄉的薑汁、竹酢液保養清潔用品也大受歡迎,最近古坑鄉的台灣咖啡店節吸引了數位民眾共襄盛舉,前陣子新竹縣農會還專為農民開設調酒、果雕訓練班,有的做得還不錯,甚至還吸引了都市人搬到鄉下做起鄰居呢!

製造業與服務業合流

  另外,影響人數最多的,可能就是製造業跟服務業的整併了。過去很少把這兩者拉在一起,但根據經建會分析,製造業跟服務業之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難辨,如製造業會不斷思考如何為自己加值,發展出很多附加的服務,像汽車製造商賣車子給客戶,不但負責售後的維修、保養,還提供融資、保險、租賃、回收等服務,都是以前沒有的。而服務業也需要科技的進步、更先進的設備提供更好的服務,如儲存設備的硬體愈來愈便宜、容量愈來愈大、運算愈來愈快的電腦,讓金融銀行業可以利用電腦進行綿密的資料分析與資料採礦。而隨著服務業和製造業愈走愈近,中間的產業也愈來愈活絡,資訊服務業的興起如系統整合公司就是最佳例證。

  在這幾個例子中,我們不難想像,在產業發生變遷的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會受到多大影響,編輯以前可以一天到晚罵記者稿子寫得爛,現在自己下海跑起新聞,這會還不知道是誰笑誰呢!編輯以前可以不需要對人逢迎陪笑,現在自己要出去遞名片、應酬交際,心裡滋味肯定大不相同。

心態和身段重新調整

  師範學院學生以前畢了業就篤定捧住老師的鐵飯碗,現在也得學人家寫履歷表、面試、試教,找不到學校的人,去跑業務需要的專業、能力,更是跟在學校受的訓練、教育大不相同,從人人尊敬的為人師表到要看人臉色的業務,心態和身段上都要有很大的調整,因為離開學校走進社會,不知道還得看人多少臉色,承受無數次的拒絕和冷漠……。

經營知識從零學起

  而農人呢?從以前的看天吃飯,到現在看人吃飯;我想伺候客人要比伺候作物難得多了,經營管理的學問也得從頭學起,小到餐巾怎麼摺、雞尾酒怎麼調,大到如何計算成本、採購、庫存管理、如何定位客層客群、去哪裡招徠客人,沒有一樣跟做了大半輩子的農事接近的,這個轉型不可謂不大。你能想像一堆上了年紀的農夫,用開慣鐵牛的手去削水果、做果雕,學調酒嗎?

不換腦袋,就坐以待斃

  就是因為山不會轉,所以路才要轉,如果連山都轉了,路能不轉嗎?當產業整個生態都發生變化的時候,相關人員當然也要跟著換腦袋,不換腦袋的,恐怕就要換位子了,以前我們說「人兩腳,錢四腳」,我覺得現在工作機會也像錢一樣長了四隻腳,藍領、白領都一樣,要追著工作機會跑,如果想要「死守四行倉庫」,那就有點像幾年前大家熱衷討論是否要西進大陸的話題一樣了,「去,是找死;不去,是在這裡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