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30 00:53:21小段

《兒女私情》

其實大部份人的一生,都至少寫過一本書。

不需當作家甚至文豪,不需執筆編輯以至校對,只是從小生命呱呱落地的一秒起,便以半生血汗哭笑一點一滴的摘錄下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局外人或艷羨、或嫌煩,但固中辛酸甘甜,卻只有「長憂者」領略得到。能成為這平凡又祟高的主角,在作者一欄填上自己的名字,大概,仍是不少人一生的最大志願。這部專屬的「巨著」,叫「湊仔經」。

要為此執筆,我暫時還沒這資格。然而「日久生情」,聽見看見多了再反觀自己,倒想寫個讀者回應給作者們的序。其實「讀者」也說得太見外了吧?畢竟我們,正是上一版的主角們的主角。

粵語殘片中,那些一身兼多職、捱勞捱病仍沒法給木屋底下一家七口溫飽的可憐父母,於我腦中是沒有這種概念的了。只是這個年頭的父母,擔子在生活環境的提升後,亦不見得有甚麼改善。日子仍舊艱難,只是未必在物質上罷。三四十年前,回溯那些公仔箱裡的黑白畫面,我們看見漏水的屋簷下,一家人稀湯淡菜仍可以有講有笑。不知怎的,今天回望那不再有的「捱騾仔」生活,竟是親子間「窮得快樂」的唯一時光。

時移勢易。

很多年前,懂得上網、用email的父母彷彿都是很「出類拔萃」的;後來,有些學懂了ICQ、QQ甚至MSN,更是「驚為天人」;只是近來我才發現,他們原來都「很out」了,因為新一代的父母,還會上forum,用最潮的xanga、facebook!攪盡腦汁,以「一把年紀」跟著下一代追趕潮流,無非是為了表現多一點的溝通和關懷。只是途徑愈來愈多,內容卻愈來愈少。是代溝?還是大家不懂坦率和體諒?

是的,問題直接得連我自己也答不上。也許這正是聽著《Shall We Talk》聽著《兒女私情》會起一身雞皮疙瘩的原因。不尷不尬,說穿了還是尷尬的意思。實情總是如此有口難言,如此不懂打開心扉。或者大家過於習慣沉默、過於習慣日常生活交談中的「有所保留」。生活平淡似水,結果雙方亦像湯窩裡淡而無味的雞肋,逐步逐步地骨肉分離。情況甚至還漸漸走上極端:下一代得不到所需的關愛而轉投其他方向,找尋這份最fundamental的愛的寄託;上一代從不同角度窺探不果,只有把無從釋放的愛轉型以滿足下一代的一切欲求。就在看著滿街提款機,掛在校服上一個個Gucci、LV眼花繚亂的一剎我又想回起,那些黑白跳躍的畫面中,板凳上那對「相視而笑」的眉。

簡單直接而震撼。

許是我出生在父母過於關愛自己的家庭,許是親眼看過經歷過身邊那些期許的落空。結果發現這個慾望如物價般飛升的時代中,作者再找不到願意留神的讀者時,經已成為「上一代」的那些從前的「下一代」,終於如夢初醒地哼起了一段歌……
「其實我不太知 因你未曾讓我知
為人父母總有些苦處
待我即使再好 情願這樣談一次
讓我今天好好坐在你身邊 這個位置」

問題與著作,其實從黑白畫面的從前到七彩繽紛的今天都存在,只是我們一直沒走到那個啟蒙的位置。我們花一生去寫這部書,終身學習,由下一代變成上一代,仍是乳燕初生。以至在封筆驀然回首時才發現,原來上一版跟自己所寫的竟有著同樣內容。而且從沒有發過連鎖email、ICQ/MSN forward、或者post上forum、xanga或facebook funwall,而只是一直封塵於身旁空置的座椅上。

上一篇:《只想抱抱》

下一篇:《罐頭湯》

有緣人 2008-04-01 15:54:37

時光飛逝,瞬間巳被拋離了.耐何,耐何......

巨蟹座 2008-03-30 10:38:40

很多人說,兒女都是前世欠債給父母,所以今世償還。
一直認為,能夠成為一家人,是一種緣分。

我也很好奇那些完全無代溝問題,彼此無所不談的家庭。
有交流,不一定全都說。
畢竟,有些事情想法都不同,何必鬧得不愉快。

不過,有家人的陪伴、依靠,真的很幸福。
呵呵。

版主回應
對呀,所以就是說的不多
卻很珍惜在家的感覺
畢竟能置身一個完整的家就己是種福份
始終覺得沒有家
一個人便不能活得像個人
在這方面,我的觀念是比較傳統
(或者說古怪吧...)
2008-04-01 03: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