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 15:22:41宜居城市

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經驗談



1212與縣府團隊前往哥本哈根(以下簡稱哥市)參加氣候變遷會議(COP 15)及氣候變遷市長高峰會,並與倫敦、京都、里昂、雪梨等地的市長一對一對談,共商合作。在與這麼多市長會談後,我覺得台北縣在節能減碳方面,做得不比其他城市差,也因此明年的低碳博覽會,將會有許多外國城市的市長前來取經。

不得不承認這次主辦單位的效率,令人詬病。為了進入COP 15會議現場,我們在冰天雪地中排了9小時的隊,才得以註冊,拿到通行證,進入會場。註冊完成後,我即前往國際地方政府環境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ICLEI)會議場地,與ICLEI主席David Cadman及秘書長Konrad Otto-Zimmermann進行短暫會談,邀請ICLEI前來臺北縣設立辦事處。此外我也在氣候變遷市長高峰會參加「低碳交通-自行車」及「低碳交通-大眾運輸系統與綠色運具」議題的探討,暢談北縣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及建置公共自行車道、捷運建設及推動電動公車政策等低碳作為,並與阿姆斯特丹市長、里昂副市長、日本京都市長及英國倫敦市長進行對談。倫敦市長Mr.Boris Johnson 在會議上指出大倫敦地區在推動大眾捷運系統所遇上的困境,我立刻告訴他北縣的作法,他非常訝異我們台北縣可以做得如此的好,也對明年北縣將舉辦的第二屆低碳博覽會充滿期待!

或許因為我在氣候變遷市長高峰會積極發言,展現北縣打造低碳城市的決心與極富創意的政策,所以非常榮幸的應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參加COP15高階會議(high-level segment) 開幕典禮,與世界各國國家代表團領隊及市長交流,共同關心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發展及目標。COP15高階會議開幕典禮除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簽約國代表外,全球僅有40位城市首長得以參加觀禮,原本我並未在受邀名單中,但因為我們臺北縣推動低碳的成果,受到與會者一致肯定,主辦單位才破例邀請我出席。

市長高峰會結束後,我隨即與法國里昂市長Gerard Collomb會面,分享許多關於綠色交通推廣的政策方案,並就執行上所遇到的困難點進行意見分享。里昂市與臺北縣在推行自行車成為日常交通工具上,皆遇到相同的瓶頸-騎乘者的安全問題,雙方提出一個共同的想法:或許在交通尖峰時間,封閉一條車道做為自行車專用道,可提高民眾騎乘自行車通行的意願。於環保教育方面,我介紹了坪林低碳旅遊,讓民眾以輕鬆玩樂的方式體驗低碳生活,同時創造當地居民就業機會的方式,引起里昂市長的興趣,此外,推動禁用免洗餐具、人工濕地規劃及未來電動汽車發展計畫,皆獲得里昂市長的認同與肯定。1218日 與紐西蘭威靈頓市長(Ms. Kerry Prendergast)會談,雙方同意推動包含電動車在內的低碳產業、IT資訊產業及電影產業,並朝締結姊妹市的關係進一步發展。

從這次會議中,我覺得低碳已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更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規範。台灣如果不往此方向前進,會被國際社會抵制,我們的產品也無法銷到其他國家。至於我們對於低碳政策該如何策定,中央似乎還沒有一套很完整的作法,而一般民眾也不是那麼重視,如果我們現在不立即推動這一政策,未來可能成為全球輕視與抵制的對象。

此外,我們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無法正式參加聯合國的會議,但是像ICLEI這樣以城市為單位的國際組織,我的經驗是若以縣市長的身份出席,與其它來自全球各地的市長一起參加會議,並在會議上積極發言,為台灣發聲,為台灣宣傳,我認為這是一條真正在世界舞台上為國家做事的良策。

其次,來自全球的市長,都是各地的精英,但麥克風只有一隻,如果表達能力不好,英語不熟練,主持人就不讓你發言;如果言之無物,其他城市的市長也不會讓你多說。自我接任北縣縣長,要求自小學一年級起就推動英語教育,並成立「英速魔法學院」,讓小學生每學期有幾天是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學習,這個做法是絕對正確的,如果沒有英語能力,未來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

最後,我要感謝我們縣府同仁的努力,特別是環保局、水利局等同仁,因為他們全力推動低碳城市、健康城市,讓淡水河成為近30年最乾淨,讓台北縣蟬連全國最乾淨城市,設立低碳診所,推廣低碳旅遊,建立全國最長的自行車道,才讓我在全球市長面前,可以抬頭挺胸,侃侃而談,言之有物,更讓不少市長對北縣為之驚艷。這一次的會議,在我與各國市長對談後,我有絕對的自信,台北縣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必定可以將新北市打造成為全國第一座的低碳城市,邁向全球第一流的城市,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