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10:53:24廖栢崇

廖志峰/一則關於快樂的記事

一位優秀的同行曾問我:你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咖啡館,你會出版這本書嗎?我認為她完全看穿了我。我在出版道路上的逡巡徘徊,和這些總在巴黎左岸右岸來回穿梭,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人,其實沒有兩樣……

2014年10月9日這一天傍晚

我想過這樣的一天,這樣的一個時刻,當它突然到來時,我卻不知所措。

我以為我為這個時刻已準備了很久,甚至也幻想過,練習過如何面對,但是,並沒有。當第一通電話響起時,只覺得一陣暈眩,開始結結巴巴地回答問題:當第二通、第三通電話接連響起,我仍在一種亢奮,不知如何自持的狀態中。至於,其他因電話占線打不進來的人,只得開始以電子郵件或臉書訊息聯繫,希望能得到我的評論或看法。這一天,在開始的時候,原本以為只是平常的一天,但在這一天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卻覺得好像看見一扇門打開了,好像有那個片刻,我瞥見一條永恆的道路,這條永恆的道路並沒有盡頭,卻始終有人在上面行走,前仆後繼,有些人的名字被記住了,而有些人的腳印被後來者的腳印踩過去了。

我說的這一天,是一個文學編輯所能幻想最極致的一天,抵達最遠的邊界和高峰,也是許多作家在長期閉鎖的書房內,辛勤寫作後才得以獲得舉世注目的光榮時刻,雖然,這遠非創作的初衷。這一天,一年都會有的一天,是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的日子,我的日子就在2014年10月9日的這一天傍晚,暫停了一下,有那個瞬間,當那個大部分世人都陌生的神祕名字被道出時,我以為地球停止了轉動,而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那不是真的,我只是得獎者的中文編輯和出版人,得獎的作家,並不知道我的存在。

這是詐騙的新把戲嗎?

我後來慢慢地淡忘了這一天,有一天,有人問我:你這一生最快樂的一天,是哪一天?是什麼事?我愣住了。最快樂的一天,一個極簡單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我還是小學生,我會說,要去遠足的那一天。成年後,很少想到快樂這件事。關於快樂,我腦中浮現的,只剩那一天的情景。某種程度來說,我的生活是多麼乏善可陳。過了兩年多之後,回憶起那一天,還是很有意思。

那天,就像往常一樣,下了班,熄了公司的燈,鎖上門,我坐上長程的國光客運回基隆,長時行車的顛簸和震動,有一種規律的頻率,彷彿催眠,很容易就讓乘客入睡,我因此有了矇矓睡意,關了手機,安穩入睡;睜開眼時,車子已經到站了。在稍帶寒意的秋天,進了家門,母親正在煮麻油雞麵線,聞到撲鼻的香氣,心裡一陣滿足,扒了兩口,忽然想到該把手機的電源打開,就放下碗筷,打開了手機電源,不料,一開機就有電話聲響起:恭喜!恭喜!你們家的作者獲得今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了。

真的嗎?我不敢相信。是哪一位?就是法國作家蒙迪安諾啊。我第一個反應:這是詐騙的新把戲嗎?第二個反應;不會是惡作劇吧?不過,這是個認識很久的朋友,消息應該是可信的。如果是真的,那就太教人喜出望外了。我一邊回答著她的提問,全身一邊不自主地顫抖了起來,我想,即使我的聲音沒發抖,心情還是很激動的。掛了她的電話後,又有一通電話打進來,是另一位記者,她也問起了出版的緣由和作家風格和作品特色……我想,今晚美味的麻油雞麵線大概無福再享用了。我回到了房間,打開電腦,開始寫著答應要交給報社發表的文字,但是實在太激動了,連手也抖著,腦筋一片空白,鍵盤上,我敲不出任何字句。

帶一本書到咖啡館

對於這種窘境,突然有些好笑起來,我曾經想過要當一名衝鋒陷陣的記者,雖然個性上明明就很閉塞,重點是,我連自己最該清楚說明的事實,在緊急的時刻卻無法道出,真不可思議,看來記者這一行,也是不容易的。坐在電腦前,看著截稿時刻一分一秒的逼近,更沒有靈感。這時,臉書又有新的訊息傳進來,也是一位媒體朋友,她說我的手機占線,她只好以臉書堵人,問我能不能寫一些話?我說:我連手上的短文都寫不出了,實在沒有辦法再寫另一篇。回答後,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一事;這樣好了,我大約一周前,才帶著蒙迪安諾的作品《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到咖啡館喝著咖啡,也拍了書影,後來還在臉書上寫了一篇隨筆,你看一下,如果覺得可用,就直接用吧。

說來有些神奇,到底,那天是怎麼想做這件事呢?我說不上來。應證一周後發生的事,也許你會說這就是第六感。與其說是第六感,更像是一時興起。帶書到咖啡館,一邊喝咖啡,一邊拍照,可能是第一次,那天不知怎麼突然想起這本迷人的小說,一直在書架上,沒有流動,少有人注意,內心遺憾著。看到有人開始談諾貝爾文學獎獎落誰家時,我想起這位成名極早的法國作家。有時看著書架上一本本的書,發覺它們孤零零地被遺忘在書海一角,總會有極深的失落。

一本書的出版,固然是偶然的,但如果本身不具出版的價值,根本不會有面世的機會。這本書的情節和節奏並不特別討喜,但對中年的我來說,卻別有一股吸引力,我感覺到一種時代的沉默氣息,以及沉默背後不想被揭開的暗黑過往在流動著。如果沒有中年的微滄桑感,這本書或許引不起共鳴。我對這本書的沒沒無聞,忽然有些哀傷了起來,於是把它攜出辦公室,帶它到了咖啡館,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拍了書在咖啡館裡的身影,寫下一點感言,當作出版的心情紀事。這篇心情紀事在一周後,在我心情最興奮紊亂時,竟派上了用場,只能說是無心插柳。

我一直有個夢想

我藉這本書,與這位法國作家重新相遇,或許只是因為他寫了一個咖啡館裡的故事,一群波希米亞人在一家咖啡館相遇,流轉,最後又各自散去的人生故事。一位優秀的同行曾問我:你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咖啡館,你會出版這本書嗎?我認為她完全看穿了我。我在出版道路上的逡巡徘徊,和這些總在巴黎左岸右岸來回穿梭,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人,其實沒有兩樣。

在最料想不到的時刻,聽到自己的作家獲獎的消息,這種驚喜和興奮,很難言喻,那種幾乎要跳起來,或引吭高歌的快樂,此生大概只會有一次,難以複製。生活中過去有的快樂,總是淡淡的,從沒有像此刻的巨大,這種巨大讓我因此知道原來夢想不真的是夢想,它有時也會有實現的時候,就在不經意間。是的,我一直有個夢想,要出版一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在他得獎以前。但這其實關乎運氣,也包括作家個人的運氣。蒙迪安諾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致辭時就真誠地說: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布我覺得好不真實,我急於想知道貴會為什麼選擇了我,我從未有像公布得獎那天般的強烈感覺……

不真實卻真實的強烈感覺,或許這就是快樂得不知所以的原因。這樣的快樂,雖然只是短暫的,而且,很難再有,因此成了永恆的一刻,這永恆的一刻,也成了繼續行走的動力。這最快樂的一天,始自五年前的某天,我邂逅了一本關於咖啡館的小說。

【作者簡介】

廖志峰,出生於台北市,現住基隆市。淡江大學中文系畢,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分班結業,曾任廣告公司文案、國會助理、編輯,現任職於出版社。喜歡旅遊、看電影、漫步和攝影。於《文訊》撰寫專欄「書時間」(2012-2014),文章、隨筆散見報章雜誌,著有《書,記憶著時光》。

廖志峰。 圖/廖志峰提供


出自於:聯合經濟報


本事務所正派經營、辦理迅速、「成功率極高」

不論法律諮詢、房貸、增貸、二胎不動產買賣...等相關問題
歡迎隨時洽詢!【全台全國服務】

正寶代書是您永遠的好朋友!!

    【正寶代書事務所】廖栢崇代書

服務專線:(042301-6066/0920-589080/0982-089029

正寶位置:台中市西區昇平街20

電子信箱:jy610313@yahoo.com.tw

臉書facebook:廖栢崇 粉絲團:正寶代書事務所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