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23:39:04何必生

九合一

台灣的「九合一」選舉日近,開始有些人抱怨電視總是在播連勝文跟柯文哲的新聞,彷彿全台只有他們在選。其他候選人,至少直轄市的候選人,都在媒體當中消失了。

這固然是台灣媒體的懶惰,但不可否認,就算同樣是直轄市長的選舉,報導首都市長的選舉,也比其他縣市選舉來得有意義。不僅是因為首都擁有最多資源,最具代表,我更覺得,台北市大概是所有縣市當中,最沒有地方勢力影響,可以單純從民調來看待選情的地區。這也是他的意義所在。

比如我戶籍所在的台中,我實在不知道可以選誰。這不是什麼「爛蘋果理論」或「兩害相權」的消極思維,只是我很清楚,治理這個城市的執政黨並不重要,他們所推出的候選人也無關輕重,因為真正控制台中的,永遠是一群固定的人。我不知道那些人確切的面孔,我只知道他們透過市政府的施政,將鄉間的農業用地變更為值錢的商業或住宅用地;他們用技術性的綁標,主導台中大大小小的公共建設;他們不會在乎台中的歷史、台中的環境、台中的永續經營、台中的定位,他們只在乎台中可以成為他們永遠的提款機,確保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中共找到這群人,跟他們談好條件,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很爽快的將懸掛在台中市政府的國旗換成五星旗。

我並不認為胡志強做的很糟,但我對他不抱任何期望。同樣的,我也不對林佳龍有任何期望。我本來覺得胡志強以外交出身,應該長袖善舞,可以說服背後的既得利益者,至少替台中「換」一點東西來。但我看最近台中「換」到的東西,實在不忍卒睹,伴之台中市府一味粉飾的噁心情狀,雪上加霜。最近的一項,就是「偽」BRT,若他們坦承那不過就是公車專用道,然後想藉機買幾部中國製的雙節公車,我也不會那麼不齒。但市府把偽BRT講得天花亂墜,還故意取消許多公車路線,迫使市民搭乘,一副大家極為支持擁護的模樣。如斯行徑,也許可以蒙混外人,但身處其中的市民,心中應當都很明白。

也許是台中市長的惡名行之有年,迫使台中人不得不自力救濟。比如中區沒落,市府說了多少年要重振不果,一個賣起士蛋糕起家的店,把快要垮掉的老房子大肆整修,重新開張,就忽然變成所有人來到台中必到的景點,把台中市府的顢頇無能,反襯得淋漓盡致。說來可悲,台中市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其共同之處,在於最後才有點遲鈍反應的,往往是市政府。有時市府還是扯後腿的絆腳石,但有鑑全台地方政府大體如此,也不獨台中了。

持平而論,胡氏當政,台中確實有正面的變化,公車路線變多,公車數量也多了。他雖爭取古根漢不成,但至少爭取到了歌劇院(至於台中可不可能撐起歌劇院的營運,那又是另一件事情)。但有些變化則不甚可喜,比如說,在他任內,舊台中市從一個不淹水的城市變成會淹水的城市,顯然都市規畫出了很大的問題;台中新建的公共建設幾乎是過了保固期就開始崩壞,蓋出來的東西昂貴、不實用,甚至很醜,顯然有人從中撈了不少油水;台中的綠地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許多農田都成了重劃區,顯然有人急著要把手上的土地變現;七期的豪宅區除了車流,幾無人煙,到了晚上就成了鬼城,成為治安死角,顯然吹捧房價的掮客並不在乎。但要說胡志強下台後一切就會變好,我也不認為。我經歷過民進黨統治的台中市,那時候的台中一片衰敗之氣,了無生機,要我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也很困難。

但最感困難的,莫過於無人可選的台中人。「小確幸」對台北人是附庸風雅的妝點,但在我眼中,這是台中人在深感無力之下,可以做出的最起碼的反抗。我們只能用宮原眼科的冰淇淋或太陽堂的紅豆餅之類的「小確幸」,去抵抗台中這種結構性的「大不幸」。

上一篇:你梗塞了嗎?

下一篇:選後感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