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8 21:33:11報告們

亞半球崛起─ 台中

亞半球崛起─ 台中
作者: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 398期 2008/06

這是一股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亞半球崛起,亞洲大國紛紛重返世界舞台。
這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世界趨勢,商業城市退位,亞洲創意城市急速竄出。
曼谷、首爾、澳門、台中,他們曾是活在經典名城旁的配角,曾是遭遇城市發展困頓的危城,此刻卻都以新創意和新活力亮出自己的風格,氣蓋亞洲。
《天下》越洋深入探訪這些擁有獨特風貌的城市,揭開「亞」勢力新面貌。

這是一個亞半球的世紀。
曾是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的資深外交官,現任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的著名學者馬凱碩(K. Mahbubani),在《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The New Asian Hemisphere)一書中點破,亞洲崛起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亞半球大國重返世界舞台,全球秩序將因此更和平、更穩定。
這也是一個亞半球城市的世紀。
據世界銀行估計,到了今年,地球六十億人口中,有一半將居住在城市,而在一九八○年代,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二九%。目前全球十九個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中,就有十一個在亞半球。

城市的世紀
在亞半球,已出現了城市的典範移轉。
亞洲過往的經典城市,是以效率、規劃和金融活動設計出來的商業城市,例如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他們代表了亞洲足以和西方世界媲美的妥善規劃、積極執行和有效領導。
但是,誠如《創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作者蘭德利(C. Landry)預測,全球化已產生了新動能,無論大小城市,都要從地區、國家和全球的觀點重新評估,並且深度思索自己的目標、角色與定位。
城市的命脈,不再只是效率和商業,而是創意與文化。城市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有大規模開發的水泥叢林,而在於它有一本許多創意部落不斷微型儲蓄的文化存摺。
在城市創意風潮下,有一群亞洲城市快速竄起,長出自己獨特的風貌。
韓國的驕傲首爾,一手刮起韓流風潮,將南韓拱上全球科技與文化頂峰;五十四萬人口的澳門,只有台北市三分之一大,反而擊敗了規模超過它十倍的巨人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賭都;曼谷居民的平均所得,不到西方大城的三分之一,卻像個磁鐵那樣,不斷磁吸西方人才,來了就不想離開。
台中不是首都,人口剛破百萬,還能夠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策略,走自己的路;台北儘管不是亞洲最繁榮的大都會,卻有深刻的生活、文化與民主素養,制定了華人世界的論述標準;面積最大的皇城北京,在奧運的加持下全面翻新,端出了亞洲首都的氣勢。
這些城市都有一些共通特質:首先,他們都曾經活在經典名城的光芒下,澳門、台北和台中旁邊有個東方明珠香港,曼谷附近有新加坡,北京有上海,首爾則有東京。其次,他們都遭遇過困頓,曼谷和首爾被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拖垮,幾乎奄奄一息;澳門曾是黑道橫行、旅客避之唯恐不及的治安危城;台中過去被嘲諷是沒有文化只有色情的異色城市;台北經歷了沉默的十年;北京則在SARS 的侵襲下宛如空城。最後,他們用嶄新的思維、創意與活力,渡過危機,站上亞半球時代的浪潮。
新「亞」勢力崛起
六個亞半球創意城市,總人口將近四千萬,吸納了國際流動的資金與人才,每年還吸引超過七千萬人次的觀光與商務旅客,形成一股新的「亞」勢力。
當亞半球崛起,台灣的城市要如何趁勢抓住難得機遇,創造自己在亞洲的特殊定位?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我們所生存的亞半球,《天下》特地走訪亞洲六個城市。在這一期率先推出以多元價值征服西方的天使之城曼谷,以科技文化獨領風騷的未來之城首爾,以博奕娛樂躍登國際舞台的世界賭都澳門,以及以職人精神走向國際的風格消費之城台中。
亞半球創意城市─台中 文化搭台,讓經濟唱戲
不再是風化城,不再是鋼管舞,台中拿下二○○七年全球最佳文化藝術城市,以自己想要的文化面貌站上國際,台中的未來,充滿想像。

每到假日,貫穿台中東西,路面近六十公尺的中港路,總會被來自四面八方的車流擠得水洩不通。來自中部各縣市、台北、高雄甚至海外,遊客們像早有默契,紛紛到這裡,吃、喝、購物、玩樂,甚至住上幾天,品味台中這個風格獨具的精采城市。

台中市的面貌常讓人目不暇給。七期重劃區巨大的百貨公司和風格各異的豪宅群點亮夜空,綠園道兩旁的洋房與和風景觀餐廳錯落成另一片繽紛風景。老舊國宅中兀立著精緻講究的玻璃咖啡屋,充滿傳統風情的中國茶樓隔鄰卻是五光十色的大型電玩遊樂場。

自成一格的「玩」心

台中人的生活更是悠然自得。佔地數百坪,擁有兩千種藏酒的獨棟複合式酒吧內,外國旅客在露天泳池畔吞吐古巴雪茄;逢甲夜市邊,黑頭車停在路旁,司機和老闆同享一攤藥燉排骨。老夫老妻穿著拖鞋短褲,神色輕鬆地瀏覽中興街上三宅一生的最新設計;年輕男女頂著色彩鮮豔的龐克頭,參加男高音波伽俐在洲際棒球場的露天演唱會。

東西匯聚、雅俗並立,看似衝突實則莫名和諧,草根之中卻又蘊含優雅。台中的消費風格熱鬧、多樣、更難以定義,唯一的共通點,就是自成一格的玩心。

少了點台北的都會感和競爭壓力,也不若高雄的工業重鎮或台南的歷史風情,台中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多了一股自在隨性的生活況味。

這種悠閒自適的生活況味,甚至能隨在地特有的商品或服務,外銷對岸和全球。前陣子的中國房地產大亨參訪之旅,大陸首富們對台中顛覆印象,精緻而適合家庭同遊的精品汽車旅館讓人情有獨鍾;全球華人聚集處必有的泡沫紅茶、珍奶和太陽餅,也全都發揚自此地。誕生於台中的王品、春水堂、85度C等連鎖餐飲集團,更要揮軍進攻大陸乃至全球市場。

《天下雜誌》曾於二○○二年〈台中再起〉報導中,預告以服務業為主的台中市,透過在地活潑的創意和社區商圈再造,將自九二一震災的陰影後東山再起。如今不只預言成真,台中市的表現更令人驚艷。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中市民的每戶可支配所得,從○二年的八十九萬元成長到○六年的九十七萬元,居全國縣市第三(僅次新竹市、桃園縣),更已逼近直轄的高雄市。同時勞動力大幅成長一五%,失業率則穩定下滑一.四%。

各方看好、競相投資下,房地產大幅上漲,也造就了地方稅收的奇蹟。○七年台中市實徵稅額高達一六七億,較○二年足足成長了四六%。

在服務業已佔據國內GDP產值七三%的今日,台中儼然成為其中的火車頭,用獨特的風格消費,創造令人不可忽視的附加價值。

何以台中能在全台灣乃至國際上,創造熱鬧多元而又獨樹一格的風格消費?前滾石唱片策略長、中子創新執行長張培仁和台灣大學城鄉所所長夏鑄九,分別從經濟和政治兩個面向切入,勾勒出台中成為風格消費中心的歷史原因。

「台灣人向來就是到台中『玩』的,」張培仁指出,台灣中部地區經濟型態和北高完全不同,沒有大企業或重工業,而以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為主。台中市則在當中扮演中小企業「頭家」們或大規模土地重劃後創造的新貴,以及一般中產上班族,享受休閒生活的娛樂中心角色。

夏鑄九則指出,自從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的統治階層從未將台中視為政經發展重心。因此在缺乏中央「關愛」,也同時較少桎梏下,擁有整個大中部地區六百萬人口和廣大未開發腹地的台中,屈居二線城市的同時,卻向來能「走自己的路」。

正因為沒有包袱、沒有壓力,又有廣大腹地和龐大消費人口的潛力,當傳統產業逐漸外移大陸,過去總被低估為「小生意」的服務業,理所當然撐起了台中市的競爭力。更因長久的消費中心角色和相對低廉的土地、人事成本,台中成為創新服務的實驗中心。

從啤酒屋、泡沫紅茶店,到超大型的複合式茶餐廳,從鋼管花車、金錢豹,到動輒五萬人的露天「台客」搖滾音樂祭,「所有肆無忌憚的、融合想像的,都在這裡發生,」張培仁說。
民間的消費能量蓬勃多元,卻也隨市場潮流興替更迭、四處逸散。但近幾年來,市府替台中市換上了一張「文化」的面孔,凝聚原本零散的能量,造就爆發性的成長。

「我的策略非常簡單,就是用文化搭台,讓經濟唱戲,」歷任駐美代表、外交部長等職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深諳國際級城市必須要有獨特的臉孔,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而台中沒有台北的政治金融中心角色,亦無高雄的工業運輸重鎮地位,唯一的出路,就在於樹立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包裝和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因此古根漢美術館案失敗後,胡志強仍然沒有放棄。圓滿劇場、洲際棒球場內一場場國際級表演盛宴,由國際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的國家歌劇院,乃至市府組織一萬兩千名「文化種子志工」隨時通報市民各種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台中市成功地揚名國際。去年英國「世界領袖論壇協會」頒給台中市世界最佳文化藝術城市首獎,成為台中轉型最好的見證。

「文化是門好生意」,用在台中市身上再貼切不過。當台中用國際級的文化軟硬體成為目光焦點,長期投資和購屋置產的錢流隨之而來。根據統計,以台中為中心,中部地區的整體投資金額已經高達五百億美元,七期重劃區土地標售,則創下一坪二二○萬元的天價。地方服務業的活絡,更能從每戶所得的成長和失業率減少看出成績。
報告們 2008-06-18 21:36:06

http://tarp.longi.tw/

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