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01:53:14男孩.形塑
咖啡演繹(上)
這兩天逛網發現的資訊,看了些跟咖啡,紅酒威士忌的介紹,覺得蠻不錯的,PO上來分享.
有關咖啡的由來其實很多,但其中的一個是,”十六世紀的衣索匹亞有個牧羊人,有天發現自己飼養的羊群,竟然不停的跑來跑去,他覺得奇怪,於是便觀察羊群所吃的食物,才發現是因為紅色的果實,讓他的羊群吃了才會如此的精力旺盛,於是牧羊人便拿著這果實和僧侶分食,每個人吃完之後便精神抖擻,後來該果實則被用來製藥,且頗受醫生好評,經查證此紅色果實即為咖啡豆”
咖啡傳說
據說最早的咖啡樹是在衣索匹亞發現的,但是咖啡最早的發源地,一般都相信是在中東,至於那位扮演發現新大陸角色的哥倫布,是一位年輕的阿拉伯牧羊人。牧羊人在放牧過程中發現羊群吃了一種常綠喬木的果實之後,都會變得興奮異常,於是也好奇地吃了一些果實,沒想到這一試,為往後數百年的人類試出一種魅力無窮的飲料。之後他便拿著該種果實分給修道院的僧侶們吃,所有的人吃完後都覺得神清氣爽,據說此後該果實便被用來作提神藥,而且頗受醫生們的好評。該種果實便是現今的咖啡豆。
咖啡供作飲用,據說是開始於十一世紀初,阿拉伯的古文獻上便可看到該項記錄。在那之前,阿拉伯地區是將咖啡生豆曬乾了再煎煮後當胃藥喝的,但後來得知咖啡還具有提神效果,再加上回教誡律嚴苛,禁止教徒們喝酒,教徒們便用烘培後熬出來的咖啡汁液,作為取代酒類的興奮性飲料飲用,據說當地人懂得烘培生豆來使用,則是十三世紀以後的事。
咖啡在十二、三世紀的時候被阿拉伯人大量有計畫種植,十六世紀中東的大馬士革(1530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館。短短數年間,從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到高加索,從波斯灣到布達佩斯,再整個帝國的兩百多個城市都擁有不同數量的咖啡鋪,而連接這些城市的穿過沙漠荒野的道路沿途也到處都是可以移動的咖啡帳篷,為絡繹不絕的商旅和軍隊服務。
同一世紀咖啡也傳到了歐洲,當時咖啡隨著土耳其人西征奧地利,被帶往西方國家,沒想到很快就擄獲歐洲人的心。據記載,1596年從威尼斯寄往荷蘭的一包樣品,曾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人見到最早的咖啡豆。有傳說,因為當時咖啡在西歐十分罕見,最初竟還有德國家庭主婦用雞湯來作咖啡的笑話。據學者推測,在十六世紀末繁榮的調味原料進出口貿易中,有不少來自東方的咖啡豆開始經貿發達的威尼斯源源不斷地進入歐陸。
不過歐洲第一家咖啡館,卻一直到一六八三年才在奧地利維也納,由一個波蘭人開設。以精悍出眾的亞美尼亞商人約翰迪奧達(Johannes Diodato)為首的通曉東歐和土耳其語言的商人,在戰時不光為奧地利均度擔任翻譯和嚮導,而且也在火線兩邊從事獲利驚人的咖啡貿易,在滿足他們自己經營的咖啡館的需要的同時,還為許多貴族和富有市民家庭沙龍的咖啡聚會解決了原料短缺的燃眉之急,深得上層人士的青睬。幾年後,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的咖啡業飛速發展,這些咖啡館大都是由他的同鄉,或來自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其他地區的土耳其人所開設,自然而然地帶有相當濃厚的中東風味,許多街頭拐角飄出咖啡熱香的狹窄的店堂裡,還可以看見伊斯坦堡咖啡鋪裡特有的靠牆的常板凳,敞開燒柴的咖啡爐,裡面的客人也大部分來自附近有市集的攤販、工匠和異鄉謀生的手藝人。嚴格地說還只能算是個小小的簡易咖啡鋪子。
那時,中上層社會的人們還陶醉在自己家裡封閉的私人咖啡圈子裡,熱衷於最初經濟成功的自由市民階級還為成為左右社會政治社會的力量。今天人們所熟悉的,或者想像衷的高雅、舒適、具有開放的社交沙龍氣氛的純歐洲風格的咖啡館,還要等待大約五十年的時間,直到市民意識普遍覺醒的啟蒙主義時代,才真正開始登上維也納和其他西方城市生活的舞台中心。
咖啡的傳說眾說紛紜,其中較讓人津津樂道的有二:一是「牧羊人的故事」稱基督教發現說。記載於黎巴嫩語言學家法斯特.奈洛尼(1613~1707)的「不知睡眠的修道院」(1671)著作中記載的,以十六世紀衣索比亞為背景。十六世紀衣索比亞有一個牧羊人,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羊在那蹦蹦跳跳地,他覺得不可思議,加以觀察後,發現原來羊群吃了種紅色的果實,於是他便拿該果實給修道院的僧侶們吃,大家吃了後都覺得神清氣爽,據說此後該果實被用來做提神藥,還很受醫生們好評。該果實便是今日的咖啡豆。
另一則是「阿拉伯僧侶」稱伊斯蘭教說。是回教徒阿布達爾.卡迪的「咖啡由來書」(1587)記載的故事,此故事的舞台是十三世紀的耶門山中。一二五八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驅逐出境的酋長雪克.歐瑪爾,流浪到離家鄉摩卡很遠的瓦薩巴(位於阿拉伯)時,已經饑餓疲倦到再也走不動了,當他坐在樹根上休息時,發現一隻鳥停在枝頭上,以極為悅耳的聲音啼叫著。他仔細一看,原來是啄食了枝頭上的紅色果子,才扯開喉嚨叫出美妙的啼聲,於是他把果子摘下來放在鍋裡熬煮,之後竟發出濃郁的香味,喝下後不但覺得好喝,精神也為之一振。於是他便採下許多神奇果子,遇到病人便熬成湯汁給他們喝,由於他四處行善,族人便也原諒了他,不僅讓他回摩卡,還推崇他為聖者。由以上兩則故事可得知,咖啡始於非洲的衣索比亞。
咖啡豆的植物學分類
咖啡樹屬茜草科的常綠喬木,茜草科植物自古以來便以含特殊藥效的植物居多,被視為瘧疾特效藥的奎寧樹,及治療阿米八痢疾的杜根便是。而咖啡定位為最獨特的生物鹼飲用植物群。一般在播種二到三年,咖啡樹可長至樹高五到十公尺左右,但為防咖啡豆失去香氣、味道變差,以及採收方便,農民多會將其修到一點五到兩公尺左右。播種後三到五年變開始結果。第五年以後的二十年內均為採收期。咖啡樹常綠的葉片,葉端較尖,而且是兩片相對呈組。葉片表面呈現深綠色,背面呈淺綠色,開的花則成純白色,花內有雄蕊五根,雌蕊一根,花瓣一般是五瓣,但有的則為六瓣,甚至八瓣,開的花會發出茉莉般的香味,但快的約三、四天便會凋謝。結的果剛開始和葉片表面相同的深綠色,待越來越成熟後,便會變成黃色,再變成紅色,最後轉為深紅色。
咖啡的果實是由外皮、果肉、內果皮、銀皮,和被上述幾層包在最裡面的種子(咖啡豆)所形成,種子位於果實中心部份,種子以外的部份幾乎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一般果實內有兩雙成對的種子,但偶爾有果實內只有一個種子的,稱之為果豆。而為表示對稱,我們便稱果實有兩雙成對種子者為女豆。咖啡屬植物至少也有四十多個“種“,其中較實用的栽培種是三原種:高原栽培、低地栽培、最低栽培。南北回歸線尖的環狀地帶,我們稱之為Coffee Zone或Coffee Belt。因為該區內較多富含肥沃有機質,還有火山灰質土壤,平均氣溫又在二十度左右,平均年雨量又在1000至2000mm之間,年內無較大溫差,故而成為理想的咖啡升產地。栽種咖啡得嚴防寒氣、乾熱風、降霜的侵害。
淺談咖啡豆
要了解生產咖啡的國家,最理智實用之法,是將它們分類為世界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長地區:非洲、印尼及中南美洲。一般來說,鄰近生長的咖啡都有相似的特色。如果一個特定的豆子缺貨,製造綜合品的廠商買家,一般就會找附近的國家。做綜合品的會說:我想用一個“中“的。這表示要清淡可口、充滿活力的中美洲豆子。又或許加個“非洲“更有滋味。非洲是長滿野味豆子的土地;又譬如用“印尼“作為基礎。因為沒有其他的豆子有如此富威力、飽滿的口感。豆子依生長地區的不同而有味道差異。影響味道的因素是咖啡樹的品種類別、生長的土壤性質、栽培園的氣候及海拔、採摘成果的謹慎、以及豆子處理的過程等。這些要素依地區而異,而烘培商及綜合廠商尋找各區域的特性,使綜合品有其獨特的典型風味。你可以嘗試追求自己夢想的咖啡。
咖啡豆大致可分為二種:Arabica原種豆、Robusta原種豆,可依產地來分別,但有些產地卻是二種咖啡豆皆有種植,所以必須特別留意
Arabica原種豆--中南美洲、衣索匹亞、肯亞、坦尚尼亞...等等
Robusta原種豆--烏干達、馬達加斯加島、象牙海岸...等等
而印尼、印度、喀麥隆則同時生產上種所述二項原種豆
產地介紹
國家 產地
墨西哥 塔巴吉拉、席拉.歐哈卡、普魯曼.歐哈卡、普耶布拉、哈拉巴、可亞迪貝克、歐里沙巴
瓜地馬拉 聖瑪爾庫斯、凱薩迪南哥、庫安、安第瓜爾
薩爾瓦多 聖塔安娜、拉利貝爾塔、拉巴斯、烏斯爾坦、聖米格爾
宏都拉斯 聖塔巴爾巴拉、瓜拉西亞斯、艾斯佩蘭薩、可馬亞瓜爾、查爾德卡
哥斯大黎加 梅塞塔.聖多拉爾、亞特蘭地克
牙買加 藍山、凱茲希爾、耶儂坦
巴西 巴西
秘魯 占查瑪伊優
哥倫比亞 美得寧、馬尼薩雷斯、波哥塔、阿爾梅尼亞
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南部
喀麥隆 喀麥隆
烏干達 烏干達
坦尚尼亞 吉利馬札羅、樓爾山麓、歐爾迪亞尼、烏聖巴拉、倫格、波希、布哥巴、卡拉格、坦加
肯亞 里佛特巴雷地區、魯爾、吉安古、奇卡
衣索匹亞 卡法、希塔摩、哈拉
葉門 阿拉伯半島的高原地
印度 麥索爾(卡爾納塔卡)、塔米爾納得、克拉拉州高地
印尼 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
--------------------------------------------------------------------------------
咖啡豆的成分
1.水分 2.脂肪 3.蛋白質 4.糖分 5.提煉精華 6.咖啡因 7丹寧酸. 8.礦物質 9.粗纖維
咖啡豆的成份解析
單位:百分比 生豆 熟豆
水分 11.3 2.5
脂肪 11.7 13.2
蛋白質 11.8 12.8
糖分 8.0 1.8
精華部份 17.1 29.6
咖啡因 1.3 1.3
丹寧酸 6.0 4.0
礦物質 4.2 5.2
粗纖維 28.6 29.6
成份解析
咖啡因:
咖啡因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為人注目的。其作用極為廣泛,會影響到人體的腦部、心臟、血管、胃腸、肌肉、腎臟等各部位。適量的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質、促進感覺、判斷、記憶、感情活動,讓心肌機能變得較為活潑,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增強,並且提高新陳代謝機能。咖啡因亦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除此之外,由於它也促進腎臟機能,幫助體內將多餘的鈉離子排出體外,所以在利尿作用提高下,咖啡因不像其他麻醉性、興奮性物質積存在體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便會排泄掉。
丹寧酸:
經提煉後的丹寧酸會變成淡黃色的粉末,很容易融入水中,一經煮沸,它便會分解而產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變差。
脂肪:
咖啡內含的脂肪,在咖飛的氣味上,佔極重要的角色。分析後發現咖啡內含的脂肪分為好多種,而其中最主要的算是酸性脂肪和揮發性脂肪。酸性脂肪意指脂肪中含有酸,其強弱會因咖啡種類不同而異,揮發性脂肪是咖啡香氣主要來源,它是種會散發出四十種芳香物質,極複雜又微妙的東西。
糖分:
咖啡生豆所含的糖分約有百分之八,烘培後糖分大部分會轉化成為焦糖,為咖啡帶來獨特的褐色。
提煉精華:
可分幾種,佔烘培豆近三分之一,淡至今尚不知是分別造成什麼作用的物質。
礦物質:
有石灰、鐵質、硫黃、鏻、碳酸鈉、氯等,但因所佔的比例不高,所以影響咖啡的風味並不大,綜合起來只會帶來稍許澀味。
粗纖維:
生豆的纖維經烘培後會炭化。這種炭質和糖分的焦糖化互相結合,形成咖啡的色調,但化為粉末的纖維質會帶給咖啡風味上相當程度的影響。
咖啡的味道
1.香味2.苦味3.酸味4.甜味
咖啡豆的判斷
咖啡豆可經由以下幾個重點來判斷:
1.標纖
標明咖啡豆的種類、顏色、大小、產地、產量...等等,咖啡豆會因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2.乾燥狀態
水洗式、非水洗式
3.貯藏
咖啡豆會隨著貯藏的時間而產生變化,由新豆的深綠色慢慢隨時間增加而變成接近黃白色的舊豆
4.混合變化
乾燥狀態不是很平均,或是新舊豆混合在一起,當然在生豆狀態下就會產生差異,因為怕在烘培時火候滲入不一,以致使烘焙後色澤會有色差,所以咖啡豆的必備條件就是咖啡豆的色澤要一致
5.screen(顆粒大小)
顆粒的大小和味道的好壞並無太大的關連,但是和前一項的主因是一樣的,就怕在烘培時的火候,咖啡豆不能平均受熱,而對咖啡豆產生影響,所以顆粒的大小也要一致
6.異物及缺點豆摻雜
在一袋咖啡豆中取樣,依照取樣中的異物及缺點豆來判斷它的經濟性
7.缺點豆
即所謂的石塊、木片、泥土、內果皮、外皮、黑豆、發酵豆、蟲蛀豆、未成熟豆..等等不屬於咖啡豆應存在的東西
8.豆形及樹種
各產地國每年都會就咖啡樹的種類進行改良,但改良的方向卻傾向於”量多重於質好”,而這些改良後的品種風味多半較差(近年來的哥倫比亞豆即是一例)
9.生豆氣味
品質良好的咖啡豆會有一種獨特的香氣,沒有摻雜異味(油味、煤味、發酵的臭味、霉味、髒污臭味、青草味、煙味)
總結:
顏色、形狀、顆粒一致,有光澤、沒有混雜異物、有獨特香氣沒有異味、看來豐滿而具分量可用以上方法來做初步對咖啡豆的簡略判斷
<接續篇>
有關咖啡的由來其實很多,但其中的一個是,”十六世紀的衣索匹亞有個牧羊人,有天發現自己飼養的羊群,竟然不停的跑來跑去,他覺得奇怪,於是便觀察羊群所吃的食物,才發現是因為紅色的果實,讓他的羊群吃了才會如此的精力旺盛,於是牧羊人便拿著這果實和僧侶分食,每個人吃完之後便精神抖擻,後來該果實則被用來製藥,且頗受醫生好評,經查證此紅色果實即為咖啡豆”
咖啡傳說
據說最早的咖啡樹是在衣索匹亞發現的,但是咖啡最早的發源地,一般都相信是在中東,至於那位扮演發現新大陸角色的哥倫布,是一位年輕的阿拉伯牧羊人。牧羊人在放牧過程中發現羊群吃了一種常綠喬木的果實之後,都會變得興奮異常,於是也好奇地吃了一些果實,沒想到這一試,為往後數百年的人類試出一種魅力無窮的飲料。之後他便拿著該種果實分給修道院的僧侶們吃,所有的人吃完後都覺得神清氣爽,據說此後該果實便被用來作提神藥,而且頗受醫生們的好評。該種果實便是現今的咖啡豆。
咖啡供作飲用,據說是開始於十一世紀初,阿拉伯的古文獻上便可看到該項記錄。在那之前,阿拉伯地區是將咖啡生豆曬乾了再煎煮後當胃藥喝的,但後來得知咖啡還具有提神效果,再加上回教誡律嚴苛,禁止教徒們喝酒,教徒們便用烘培後熬出來的咖啡汁液,作為取代酒類的興奮性飲料飲用,據說當地人懂得烘培生豆來使用,則是十三世紀以後的事。
咖啡在十二、三世紀的時候被阿拉伯人大量有計畫種植,十六世紀中東的大馬士革(1530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館。短短數年間,從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到高加索,從波斯灣到布達佩斯,再整個帝國的兩百多個城市都擁有不同數量的咖啡鋪,而連接這些城市的穿過沙漠荒野的道路沿途也到處都是可以移動的咖啡帳篷,為絡繹不絕的商旅和軍隊服務。
同一世紀咖啡也傳到了歐洲,當時咖啡隨著土耳其人西征奧地利,被帶往西方國家,沒想到很快就擄獲歐洲人的心。據記載,1596年從威尼斯寄往荷蘭的一包樣品,曾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人見到最早的咖啡豆。有傳說,因為當時咖啡在西歐十分罕見,最初竟還有德國家庭主婦用雞湯來作咖啡的笑話。據學者推測,在十六世紀末繁榮的調味原料進出口貿易中,有不少來自東方的咖啡豆開始經貿發達的威尼斯源源不斷地進入歐陸。
不過歐洲第一家咖啡館,卻一直到一六八三年才在奧地利維也納,由一個波蘭人開設。以精悍出眾的亞美尼亞商人約翰迪奧達(Johannes Diodato)為首的通曉東歐和土耳其語言的商人,在戰時不光為奧地利均度擔任翻譯和嚮導,而且也在火線兩邊從事獲利驚人的咖啡貿易,在滿足他們自己經營的咖啡館的需要的同時,還為許多貴族和富有市民家庭沙龍的咖啡聚會解決了原料短缺的燃眉之急,深得上層人士的青睬。幾年後,大街小巷隨處都可見到的咖啡業飛速發展,這些咖啡館大都是由他的同鄉,或來自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其他地區的土耳其人所開設,自然而然地帶有相當濃厚的中東風味,許多街頭拐角飄出咖啡熱香的狹窄的店堂裡,還可以看見伊斯坦堡咖啡鋪裡特有的靠牆的常板凳,敞開燒柴的咖啡爐,裡面的客人也大部分來自附近有市集的攤販、工匠和異鄉謀生的手藝人。嚴格地說還只能算是個小小的簡易咖啡鋪子。
那時,中上層社會的人們還陶醉在自己家裡封閉的私人咖啡圈子裡,熱衷於最初經濟成功的自由市民階級還為成為左右社會政治社會的力量。今天人們所熟悉的,或者想像衷的高雅、舒適、具有開放的社交沙龍氣氛的純歐洲風格的咖啡館,還要等待大約五十年的時間,直到市民意識普遍覺醒的啟蒙主義時代,才真正開始登上維也納和其他西方城市生活的舞台中心。
咖啡的傳說眾說紛紜,其中較讓人津津樂道的有二:一是「牧羊人的故事」稱基督教發現說。記載於黎巴嫩語言學家法斯特.奈洛尼(1613~1707)的「不知睡眠的修道院」(1671)著作中記載的,以十六世紀衣索比亞為背景。十六世紀衣索比亞有一個牧羊人,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羊在那蹦蹦跳跳地,他覺得不可思議,加以觀察後,發現原來羊群吃了種紅色的果實,於是他便拿該果實給修道院的僧侶們吃,大家吃了後都覺得神清氣爽,據說此後該果實被用來做提神藥,還很受醫生們好評。該果實便是今日的咖啡豆。
另一則是「阿拉伯僧侶」稱伊斯蘭教說。是回教徒阿布達爾.卡迪的「咖啡由來書」(1587)記載的故事,此故事的舞台是十三世紀的耶門山中。一二五八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驅逐出境的酋長雪克.歐瑪爾,流浪到離家鄉摩卡很遠的瓦薩巴(位於阿拉伯)時,已經饑餓疲倦到再也走不動了,當他坐在樹根上休息時,發現一隻鳥停在枝頭上,以極為悅耳的聲音啼叫著。他仔細一看,原來是啄食了枝頭上的紅色果子,才扯開喉嚨叫出美妙的啼聲,於是他把果子摘下來放在鍋裡熬煮,之後竟發出濃郁的香味,喝下後不但覺得好喝,精神也為之一振。於是他便採下許多神奇果子,遇到病人便熬成湯汁給他們喝,由於他四處行善,族人便也原諒了他,不僅讓他回摩卡,還推崇他為聖者。由以上兩則故事可得知,咖啡始於非洲的衣索比亞。
咖啡豆的植物學分類
咖啡樹屬茜草科的常綠喬木,茜草科植物自古以來便以含特殊藥效的植物居多,被視為瘧疾特效藥的奎寧樹,及治療阿米八痢疾的杜根便是。而咖啡定位為最獨特的生物鹼飲用植物群。一般在播種二到三年,咖啡樹可長至樹高五到十公尺左右,但為防咖啡豆失去香氣、味道變差,以及採收方便,農民多會將其修到一點五到兩公尺左右。播種後三到五年變開始結果。第五年以後的二十年內均為採收期。咖啡樹常綠的葉片,葉端較尖,而且是兩片相對呈組。葉片表面呈現深綠色,背面呈淺綠色,開的花則成純白色,花內有雄蕊五根,雌蕊一根,花瓣一般是五瓣,但有的則為六瓣,甚至八瓣,開的花會發出茉莉般的香味,但快的約三、四天便會凋謝。結的果剛開始和葉片表面相同的深綠色,待越來越成熟後,便會變成黃色,再變成紅色,最後轉為深紅色。
咖啡的果實是由外皮、果肉、內果皮、銀皮,和被上述幾層包在最裡面的種子(咖啡豆)所形成,種子位於果實中心部份,種子以外的部份幾乎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一般果實內有兩雙成對的種子,但偶爾有果實內只有一個種子的,稱之為果豆。而為表示對稱,我們便稱果實有兩雙成對種子者為女豆。咖啡屬植物至少也有四十多個“種“,其中較實用的栽培種是三原種:高原栽培、低地栽培、最低栽培。南北回歸線尖的環狀地帶,我們稱之為Coffee Zone或Coffee Belt。因為該區內較多富含肥沃有機質,還有火山灰質土壤,平均氣溫又在二十度左右,平均年雨量又在1000至2000mm之間,年內無較大溫差,故而成為理想的咖啡升產地。栽種咖啡得嚴防寒氣、乾熱風、降霜的侵害。
淺談咖啡豆
要了解生產咖啡的國家,最理智實用之法,是將它們分類為世界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長地區:非洲、印尼及中南美洲。一般來說,鄰近生長的咖啡都有相似的特色。如果一個特定的豆子缺貨,製造綜合品的廠商買家,一般就會找附近的國家。做綜合品的會說:我想用一個“中“的。這表示要清淡可口、充滿活力的中美洲豆子。又或許加個“非洲“更有滋味。非洲是長滿野味豆子的土地;又譬如用“印尼“作為基礎。因為沒有其他的豆子有如此富威力、飽滿的口感。豆子依生長地區的不同而有味道差異。影響味道的因素是咖啡樹的品種類別、生長的土壤性質、栽培園的氣候及海拔、採摘成果的謹慎、以及豆子處理的過程等。這些要素依地區而異,而烘培商及綜合廠商尋找各區域的特性,使綜合品有其獨特的典型風味。你可以嘗試追求自己夢想的咖啡。
咖啡豆大致可分為二種:Arabica原種豆、Robusta原種豆,可依產地來分別,但有些產地卻是二種咖啡豆皆有種植,所以必須特別留意
Arabica原種豆--中南美洲、衣索匹亞、肯亞、坦尚尼亞...等等
Robusta原種豆--烏干達、馬達加斯加島、象牙海岸...等等
而印尼、印度、喀麥隆則同時生產上種所述二項原種豆
產地介紹
國家 產地
墨西哥 塔巴吉拉、席拉.歐哈卡、普魯曼.歐哈卡、普耶布拉、哈拉巴、可亞迪貝克、歐里沙巴
瓜地馬拉 聖瑪爾庫斯、凱薩迪南哥、庫安、安第瓜爾
薩爾瓦多 聖塔安娜、拉利貝爾塔、拉巴斯、烏斯爾坦、聖米格爾
宏都拉斯 聖塔巴爾巴拉、瓜拉西亞斯、艾斯佩蘭薩、可馬亞瓜爾、查爾德卡
哥斯大黎加 梅塞塔.聖多拉爾、亞特蘭地克
牙買加 藍山、凱茲希爾、耶儂坦
巴西 巴西
秘魯 占查瑪伊優
哥倫比亞 美得寧、馬尼薩雷斯、波哥塔、阿爾梅尼亞
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南部
喀麥隆 喀麥隆
烏干達 烏干達
坦尚尼亞 吉利馬札羅、樓爾山麓、歐爾迪亞尼、烏聖巴拉、倫格、波希、布哥巴、卡拉格、坦加
肯亞 里佛特巴雷地區、魯爾、吉安古、奇卡
衣索匹亞 卡法、希塔摩、哈拉
葉門 阿拉伯半島的高原地
印度 麥索爾(卡爾納塔卡)、塔米爾納得、克拉拉州高地
印尼 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
--------------------------------------------------------------------------------
咖啡豆的成分
1.水分 2.脂肪 3.蛋白質 4.糖分 5.提煉精華 6.咖啡因 7丹寧酸. 8.礦物質 9.粗纖維
咖啡豆的成份解析
單位:百分比 生豆 熟豆
水分 11.3 2.5
脂肪 11.7 13.2
蛋白質 11.8 12.8
糖分 8.0 1.8
精華部份 17.1 29.6
咖啡因 1.3 1.3
丹寧酸 6.0 4.0
礦物質 4.2 5.2
粗纖維 28.6 29.6
成份解析
咖啡因:
咖啡因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為人注目的。其作用極為廣泛,會影響到人體的腦部、心臟、血管、胃腸、肌肉、腎臟等各部位。適量的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質、促進感覺、判斷、記憶、感情活動,讓心肌機能變得較為活潑,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增強,並且提高新陳代謝機能。咖啡因亦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除此之外,由於它也促進腎臟機能,幫助體內將多餘的鈉離子排出體外,所以在利尿作用提高下,咖啡因不像其他麻醉性、興奮性物質積存在體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便會排泄掉。
丹寧酸:
經提煉後的丹寧酸會變成淡黃色的粉末,很容易融入水中,一經煮沸,它便會分解而產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變差。
脂肪:
咖啡內含的脂肪,在咖飛的氣味上,佔極重要的角色。分析後發現咖啡內含的脂肪分為好多種,而其中最主要的算是酸性脂肪和揮發性脂肪。酸性脂肪意指脂肪中含有酸,其強弱會因咖啡種類不同而異,揮發性脂肪是咖啡香氣主要來源,它是種會散發出四十種芳香物質,極複雜又微妙的東西。
糖分:
咖啡生豆所含的糖分約有百分之八,烘培後糖分大部分會轉化成為焦糖,為咖啡帶來獨特的褐色。
提煉精華:
可分幾種,佔烘培豆近三分之一,淡至今尚不知是分別造成什麼作用的物質。
礦物質:
有石灰、鐵質、硫黃、鏻、碳酸鈉、氯等,但因所佔的比例不高,所以影響咖啡的風味並不大,綜合起來只會帶來稍許澀味。
粗纖維:
生豆的纖維經烘培後會炭化。這種炭質和糖分的焦糖化互相結合,形成咖啡的色調,但化為粉末的纖維質會帶給咖啡風味上相當程度的影響。
咖啡的味道
1.香味2.苦味3.酸味4.甜味
咖啡豆的判斷
咖啡豆可經由以下幾個重點來判斷:
1.標纖
標明咖啡豆的種類、顏色、大小、產地、產量...等等,咖啡豆會因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2.乾燥狀態
水洗式、非水洗式
3.貯藏
咖啡豆會隨著貯藏的時間而產生變化,由新豆的深綠色慢慢隨時間增加而變成接近黃白色的舊豆
4.混合變化
乾燥狀態不是很平均,或是新舊豆混合在一起,當然在生豆狀態下就會產生差異,因為怕在烘培時火候滲入不一,以致使烘焙後色澤會有色差,所以咖啡豆的必備條件就是咖啡豆的色澤要一致
5.screen(顆粒大小)
顆粒的大小和味道的好壞並無太大的關連,但是和前一項的主因是一樣的,就怕在烘培時的火候,咖啡豆不能平均受熱,而對咖啡豆產生影響,所以顆粒的大小也要一致
6.異物及缺點豆摻雜
在一袋咖啡豆中取樣,依照取樣中的異物及缺點豆來判斷它的經濟性
7.缺點豆
即所謂的石塊、木片、泥土、內果皮、外皮、黑豆、發酵豆、蟲蛀豆、未成熟豆..等等不屬於咖啡豆應存在的東西
8.豆形及樹種
各產地國每年都會就咖啡樹的種類進行改良,但改良的方向卻傾向於”量多重於質好”,而這些改良後的品種風味多半較差(近年來的哥倫比亞豆即是一例)
9.生豆氣味
品質良好的咖啡豆會有一種獨特的香氣,沒有摻雜異味(油味、煤味、發酵的臭味、霉味、髒污臭味、青草味、煙味)
總結:
顏色、形狀、顆粒一致,有光澤、沒有混雜異物、有獨特香氣沒有異味、看來豐滿而具分量可用以上方法來做初步對咖啡豆的簡略判斷
<接續篇>
上一篇:我想我還沒準備好...
下一篇:咖啡演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