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5 09:36:34席媛

優質蛋白質~植物性蛋白

動物性蛋白被認為是優質蛋白,這種觀點已經誤導我們數十年之久:

關於優質蛋白質的迷思,康乃爾大學榮譽教授,柯林.坎貝爾博士 (Dr. T.Colin Campbell),曾主導醫學史上最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之一:【中國營養研究】(The China Study) (中文版書譯為「救命飲食」),並對此下了中肯的註解:「長期以來,動物蛋白質被認為是優質蛋白質,或擁有更高的生物價。這種觀點已經誤導我們數十年之久,甚至已近百年…,這一論點對我們的危害,幾乎比其它任何發現都多。」

生長速度並不能被當作衡量蛋白質品質唯一或主要的標準,柯林.坎貝爾博士認為「最優不等於最健康。而曾被稱作「低品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為緩慢,但相對而言,卻較為穩定,可說是最健康的蛋白質」

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植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很多種類含量超越動物性食物!
表一.食物所含的蛋白質比例(克/100公克)




 

植物性食物含有高品質的蛋白質:

自公元2000年起,美國農業部(USDA)已允許學校營養午餐以大豆蛋白完全取代動物蛋白。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DA)2009年素食聲明報告亦指出「分離大豆蛋白與動物蛋白,一樣具有能滿足蛋白質需求的功效」研究顯示,在熱量及其他基本營養素被滿足的前提下,以大豆分離蛋白或大豆粉當作唯一或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亦可充份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一般坊間可買到各種不同蛋白質濃度的豆漿粉,即是分離大豆蛋白的良好來源。

植物性蛋白質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
穀類(如米、小麥) 搭配豆類的飲食傳統,除了可以同時滿足蛋白質及熱量的需求以外,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B6,豆類堅果則含較多的維生素B2及鐵、鋅等礦物質,這些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分解代謝需要的營養素,因此相較於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是讓身體可輕鬆分解利用的蛋白質。另外動物性蛋白質結構複雜,虛弱的病人連消化分解它的能力都不足,更何況還要吸收轉化為能量? 跟動物性蛋白質比較,植物性蛋白質明顯勝過許多:首先它結構單純,易分解消化好吸收;其次植物蛋白零膽固醇,又富含繕食纖維,環境毒物的風險也少;更重要的是豆類普遍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它是強烈的抗氧化物,有防癌、抗老化痴呆、保護血管、預防骨質疏鬆等作用

植物性蛋白質具有防癌、抗老、預防疾病等功效:

2007年世界癌症基金會與美國癌症研究所明確指出,植物性為主的飲食方式有助於預防癌症的作用,並建議大量減少肉類的攝取7。有「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美譽的柯林.坎貝爾博士,在「救命飲食」一書中亦指出:「動物性蛋白質啟動致癌基因。」當我們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同時,也將植物性食物的優點,如豐富的纖維質、不飽和必需脂肪酸、鈣質、鐵質及抗氧化的植化素等一起吃進來(參考表二),既可清潔腸道、暢通血管、減少肥胖,並進一步預防癌症及慢性病的發生。

 


結論:植物蛋白質是最佳的蛋白質來源

2009年6月2日出爐的台灣營養學會「每日飲食指南」草案中8,已經把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順序改以豆類製品為優先,反映了如欲在生長發育與防治疾病兩個目標上兩全其美,植物性蛋白質才是最佳的選擇!



 

(悄悄話) 2016-03-10 17: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