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
口水戰的嘴炮遲早會發實彈,畢竟中美貿易戰的實質是美中爭霸戰!
這個嘛,可看館長在《實然觀》所言:以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極來看「發展分配」是不通的,不然西方在廿世紀70、80年代(尤其2008全球金融危機)不會讓日本、NICs、東南亞、中共等後進有機會迎頭趕上。重點在於透過開放式改革、知己知彼、主動回應低/中/高等發展與收入陷阱等之挑戰,不然看似富裕已開發的歐美日、一樣存在發展之陷阱:「要求遠超過生產力的資本利潤、工資和福利」(「福利」後文〈生老病死〉再析判)。日本所謂工匠精神在日本第一泡沫後可能是閉門造車式改革,而不像中國心靈手巧+經濟性原則下之成本性創新、使得中國製造升級為智造創造(將歐美日時尚精品般暴利的所謂高科技奢侈品、白菜價化成物美價廉的生活必須品、當然能)行銷全球(而西方的面對之道仍是多標雜用,先以冷戰「資本vs共產」心態只准西封鎖中、不許中國以稀土破壞生態限量出口而告之世貿組織/但當中國可能獨占太空站和量子衛星時又要求中開放西,再以國安等非關稅障礙阻止中國產品進口,終則不承認世貿協議白紙黑字給與中國的市場地位、繼續西方的關稅貿易保護主義[此即西方所謂的契約精神],但這一切將機關算盡皆枉然、除了喪失競爭力、就是讓中國打開亞非拉美市場[以鄉村包圍城市]戰勝西方」
另參【圖博館】:對中貿易戰 對中貨幣戰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製造2025 日德製造業神話 專利權大戰 資訊能免費自由? 中國崛起(二) 中國綜合國力已超美國? G2 一帶一路 《美國的霸權泡沫》 《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
2017年全球12大智慧手機廠中國佔9家 6.26億部全球42%
特朗普6.22威脅要對所有歐盟汽車徵收20%的關稅
貿易戰對中美股市衝擊有什麼不同:美國股市與實體經濟出現了較大背離,而中國股市與與國家的經濟體量相比並不匹配.
過山車!滬指暴跌2%後快速反彈6.26創業板大漲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6.21中國在人工智慧、高超聲速等領域已領先
美不斷提高對陸產品開徵關稅金額 中國如何落實報復?2018-06-20經濟日報
中國要做成一件事情為什麼這麼難?看看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圍剿就知道了2018-5-19甯南山
相關新聞
瑞士斯沃琪手錶(Swatch)集團CEO:阿裡巴巴打假比亞馬遜更好
上一篇:中國新四大發明
'23.01.20趙少康 關中談「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6nKF6aaHM
相關新聞
高盛:2035年陸超美世界第一 2075年印度第二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檢討 關中 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美國神話變成謊話,美國民主變成笑話。
美國的資本主義其實是戰爭的資本主義、
掠奪式資本主義和贏者通吃的資本主義。
美國一向自認自己的偉大,自認是「山頂之城」、「希望之地」和「天佑之國」,「美國第一」是永遠。冷戰之後,美成唯一霸權,不允許他國挑戰。
美是最霸道的國家,有著強烈的優越感和使命感,自認是「例外」:有使命去宣揚基督教和教化落後的國家和人民;只相信資本主義,排斥非資本主義國家;以「利他主義」來包裝美國的自私自利,以「自由、民主和人權」、「解救被壓迫的人民」為口號,在海外打仗,其實都為自己的利益。
本書分析美後冷戰外交政策的失敗,使美享有的「單極時刻」不到20年便被消耗殆盡,「大美和平」曇花一現。
●像是北約東擴、攻打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推動以巴和解、北韓的核武問題、與中國的「化友為敵」等等,分析美國由勝而衰的原因。
●美外交精英集團──「美國戰狼」,評價美國的五位總統及外交政策上認知的錯誤。
本書詳解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並整理許多學者跟專家的論述!
肯楠(George Kennan)
敵人對美的危害,遠低於來自美國政治菁英們的幻想。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冷戰後,美國首要工作是妥善處理俄中問題。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美不可過度伸張武力,要爭取俄留在西方陣營,俄不能失去烏克蘭。爭取俄中合作,並以日印牽制中國。美最大夢魘是中俄和伊朗的合作。
漢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冷戰後,世界進入多極和多元文化並存時代,美應接受非西方文明,並尊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的沒落,主要是道德敗壞、文化墮落和政治分歧。
佛格森(Niall Ferguson)
美未能記取歷史教訓,帝國不能只靠武力,還需正當性。美入侵伊拉克是公然說謊,在伊建立民主也是神話。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中國的文化是難以匹敵的力量。
卡布蘭(Robert Kaplan)
中國崛起沒有任何不合法和不合理之處,東亞現狀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分裂國家經常會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統一。
〈美國2022選舉〉〈美中貿易/科技/外交戰〉相關新聞資料
川普2021/02/13躲過歷史性二次彈劾 57:43參議院投票未達2/3門檻
2022美國選舉:眾議院共和黨明顯領先,參議院勢均力敵,拜登跛腳 2022-11-10 BBC
美國選舉評論:拜登大贏、民主黨小輸、共和黨小贏、川普大傷 2022-11-17 陳奕帆
中共二十大2022-10-23閉幕:李克強等5大財經首長失勢(團派「被團滅」胡錦濤「被離場」),象徵習時代來臨,領導層習家軍包辦,溫和派經濟金融政策將變。20大後對台與美路線轉趨強硬。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202211月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12月沙國…., 習外交出擊完勝拜登。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回應:國民黨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創造台積電,民進黨説愛台,賣給美國「美積電」。)
外交開戰!金融時報2021-02-06美對陸「圍堵」策略不可行:中國是遠比前蘇聯更強力的對手且經濟雄厚,多數國家不願單選美而放棄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不應與美國拉幫結派對付中國.習近平02-09主持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中超美成歐盟最大交易夥伴.
中美2021.03.18-19「2+2」高層戰略對話針鋒相對。拜習峰會2021-11-15前夕...拜登簽安全設備法擴大封殺華為和中興等產品! 遭美抵制華為2021年營收下降28.6%,獲利卻成長75.9%。 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打破美韓垄斷,2022年一季度進口同比減少9.6%。中晶片2022年出口激增對韓轉順差。中芯突破美國EUV制裁,成功製造付運7納米晶片。英特爾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下降22%和109%創近23年最大跌幅,要靠2800億美元晶片法案/美台日韓「晶片四方聯盟」(Chip 4)扳回一城?全球半導體市值前百強中企數量42家居冠 近逼Chip 4聯盟48家。 晶片過剩風暴來襲,台積電狀況危急,鼓勵員工多休假10/25股價重挫4.13%收在371元市值摜破10兆元創新低(01/17股價688元/17.76兆)(回應:台9月無薪假增千人)
美F35暫停交付 全因驚現這陸製品 2022/09/08 中時新聞網
五角大廈在得知,F-35磁鐵的原料來自中國後,已暫停戰機交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周三說,F-35的漢威(Honeywell)渦輪機幫浦中,需要用到為起動器提供動力的磁鐵。不過,最近他們發現,這元件是由來自中國的鈷釤合金製成。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和《動力》(The Drive)網8日報導,洛馬發言人希珀特(Laura Siebert)說,這合金是在美國磁化。
由於五角大廈斷定,這磁鐵在飛行上安全,也未未及敏感程式資訊,因此已交付的F-35不會更換非陸製磁鐵。F-35聯合專案辦公室(F-35 JPO)發言人戈梅爾(Russell Goemaere)證實,這磁鐵並未傳輸資訊,也未危及戰機,已交付並服役的F-35將繼續執行任務。
然而,世界最先進的戰機採用陸製品,仍引發了五角大廈的疑慮。為了遵守《國防聯邦採購補充條例》(Defense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 Supplement,DFARS)的規定,F-35聯合專案辦公室已下令,國防合約管理局(Defense Contract Management Agency,DCMA)要暫時停止接收F-35。
而洛馬說,漢威8月底告知陸製合金的問題,未來渦輪機會採用美國原料製成的其他合金。如今調查已展開,以了解中方原料如何會進入流程,並將解決相關問題。戈梅爾說,相關承包商已找到合金新來源,未來將用在渦輪機上。
另一方面,洛馬說,目前還不清楚,暫停交付會持續多久,但表示,2022年仍將按預定計畫,交付148-153架F-35,而至今他們已交付88架。而洛馬說,F-35戰機由1,700家供應商提供的30萬零組件製成,而在每個生產階段,所有的零組件都經過檢查。
回應相關新聞
全球的磁鉄9成是中国供应, 老美咁叻咪唔好用啰, 还有稀土呀! 老美都可以用自產的稀土, 不过, 恐怕七成以上的尖端武器製造要停工啰!
有種別用中國的稀土製成的產品!
可見中國製的產品不是你要不要用,而是你無法不用。美國至今對中產品加關稅也沒害慘中國只是讓美國通膨嚴重,若美再施壓中國產品那時馬桶不通就沒便宜又好用的用具可用。
不爽安倍沒有理由 槍手供詞驚曝「下一位某宗教團體」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22-07-08現身奈良市大和西大寺站附近,為自民黨候選人的參議院選舉造勢,遭41歲槍手山上徹也開了2槍身亡。警方隨即將他壓制上銬,以殺人未遂罪逮捕,據悉嫌犯供稱自己對安倍相當不滿,「早就想殺了他」,此外點名下一個目標為某個宗教團體。
槍手2002年服役於日本海上自衛隊,3年任期滿後退職,之後就一直過著遊手好閒的生活,網購零件製手槍。
相關新聞
安倍晉三中兩槍身亡 拜登反華左右臂膀斷
回應
今天所謂民主制度,在日本前首相中槍身亡,和大英首相暗然下臺,下一個是誰?這個聯盟喪鐘已敲響,他們不去面對人類共同危機,必須付出代價!
開槍者有民主自由人權表達訴求!呼籲將這位義士的牌位供奉到靖國神廁!
相關新聞
安倍三箭救經濟,學者:影響力最大的日相,專家:戰後日本政治最大事件。
因病下台安倍經濟學失敗收場 2020-08-29 工商時報 (回應:日中對比:日2000年GDP爲4.89萬億美元,2020年5.05萬億(零成長) 。中2000年GDP爲1.21萬億,2020年14.72萬億(12倍)。安倍執政9年,三支箭就是騙人的把戲,他一心一意要修憲讓自衛隊出國作戰。)
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小澤一郎稱:對自民黨選舉有利,日本修憲有望不當發言挨轟。
安倍之死,日本政壇或重新進入震盪期,牽動東亞地緣政治風險。
暗殺伊藤博文兇手行刺安倍: 8年前韓國小說家金正鉉曾《安重根向安倍開槍》時空穿越小說預言成真。安倍一門三首相,外公岸信介曾躲過刺殺。
日駐台代表泉裕泰悼安倍:盼您與李登輝總統在天上守候日台(回應:拜託...李燈灰在十八層地獄好嘛...)
史上最友台日首相倍晉三去世,台日關係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綠營齊哀悼。
最友台日相安倍多次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回應:安倍有把釣魚台還給台灣嗎?李登輝曾說:釣魚台是日本的!)
李登輝2020-07-30逝世,日人關注:繼承者的指教...日本國家迷惘中的感情投射(回應:李是安倍老師! 李是日本魂的台灣人,鄙視中國人、也看不起台灣人,他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優越的日本皇民。所以日本人崇拜強者的性格也同樣投射在李登輝身上 希望能從李的身上找到日本再起的典範。李善變,有反骨。他參加了共產黨,又退出;參加了國民黨,又背叛;組織台聯黨,又疏遠;搞兩國論,又否認;他,不是民進黨,又像民進黨的國父。)
金磚國家領導人視訊 習近平籲超越霸權主義「小圈子」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06/23晚在北京以視訊方式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
習指出,回首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四處蔓延,世界經濟復蘇曲折,和平與安全問題更加突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金磚國家始終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加強團結協作,攜手攻堅克難。金磚機制展現韌性和活力,金磚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果。
金磚國家要發出公平正義的聲音,推動國際社會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摒棄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反對單邊制裁、濫用制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家庭」超越霸權主義的「小圈子」。
相關新聞
普丁呼籲金磚五國合作 對抗西方「自私行為」
習近平:金磚國家不是封閉俱樂部,應推進擴員進程
阿根廷盼加入 金磚5國可望擴員 2022/06/24 旺報
金磚領導人會晤登場,阿根廷駐中國大使牛望道稍早表明,繼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後,希望盡快成為金磚國家大家庭一員。2011年南非加入後,金磚就一直未再擴員。
早在5月19日,王毅在金磚國家外長視訊,首次舉行「金磚+」對話,同哈薩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埃及、印尼、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外長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泰國外長代表與會。有意將與會國納入金磚合作機制。當時俄外長拉夫羅夫表明支持擴員。印度則持保留態度。
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大挫敗!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 2022-01-21
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新冷戰漸次升溫,美國司法部特設「中國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調查中國在美國的經濟間諜犯罪活動。去年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重量級華裔科學家、中研院院士陳剛因為「對能源部隱瞞自身與中國機構的關係、詐領270萬美元研究經費」遭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後被麻州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司法部計畫的指標案件。
然而20日,全案以「雷聲大、無雨點」畫下句點,司法部灰頭土臉宣布放棄起訴陳剛(Gang Chen),理由很簡單:缺乏證據。這也是「中國行動計畫」(Chinese Initiative)從2018年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以來的最大挫敗。
其實陳剛案從一開始就頗受質疑,批評者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檢察官求功心切,將單純的「申請經費揭露違規」與嚴重的間諜罪或智慧財產權罪行混為一談。連當初逮捕陳剛的前聯邦檢察官雷林(Andrew E. Lelling)後來都坦承司法部做得太過火,在學術界製造恐懼氣氛。
當時25位MIT的現任與前任教師發表聯合聲明指稱:「質疑陳剛對美國的忠誠實在惡劣,而且令我們想起歷史上幾個黑暗時期⋯⋯許多有華裔血統的MIT教師與學生,覺得自己被鎖定,深感恐懼,受到威嚇。」陳剛的女兒凱倫(Karen)為父親設立的GoFundMe網頁,3天就募得40萬美元,後來全部捐給幫助科學家的慈善機構。
「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陳剛之外,第一個被「中國行動計劃」祭旗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教授、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去年9月獲法院判決無罪。胡安明在調查期間被拘留了18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靠GoFundMe募款支付法律費用。
中國半導體產量加速趕超 2022-01-21 環球時報
“2021年半導體產量猛增33%,將使得中國在2024年的半導體產量或趕上韓國。”《朝鮮日報》19日的報導發出這樣感慨。2021年的中國半導體產能可能已經超越歐日,並在兩年之內趕超全球第二大韓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預測,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僅次於美韓。
2021年中國半導體積體電路(IC)產量達3594億片,比上年增長33.3%,是上一年16.2%的兩倍多,目標是2025年自給率提高到 70%。2021年,中國宣佈28個額外的工廠建設專案,投資額高達260億美元。
德國《經濟週刊》20日稱,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在晶片產業上大踩油門。五年前,中國銷售130億美元,占全球3.8%。2020年猛增30.8%至398億美元,全球9%,緊隨歐日之後。
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總規模為58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1%。2022年預計增長8.8%,達到601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在2021年建造19座新的晶圓廠,並在2022年再建造10座,有15座是晶圓代工廠,月產能從3萬至22萬片晶圓不等。
ASML艾司摩爾CEO:中國獨立開發頂尖光刻機至少需要10年 2022/01/21 中時
ASML全球市佔率超過60%以上,3大設備出貨地分別是南韓(39%)、台灣(36%)、中國(17%)。
相關新聞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解決晶片卡脖子還有多遠?
林毅夫: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回應
中時這則報導並不完整,原來的報導中,那位CEO加了個但書,認為中國正在傾舉國之力推進晶片製造技術,所以不要把中國造不出光刻機說得太絕對,不要小看了中國人。
土共發展出來現在的光刻機需要10年,問題是10年後科技不會停滯不前早就不知道發展到哪去了。土共永遠在後面追趕!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光刻機是臺灣造的,原來自己也沒有核心技術,永遠是個搞代工的
目前矽片技術2025年左右就會到達極限了, 所以中國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晶片科技(碳納米管晶片)。這種技術不需要光刻機等現代科技。中國現在只是處於半導體臨時過渡期而已, 以中國當今的大量人才和資金, 十四五計畫後(2025年), 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超過美歐的機率是很大的。
不需要!張忠謀董說大陸五年趕上臺灣!德國之聲說大陸去年增二十八座晶片廠,占比超過台灣了!
中美2021.03.18-19「2+2」高層戰略對話針鋒相對,落幕未發聯合聲明,布林肯開頭就關切新疆、香港、台灣、網路攻擊等議題,中共中央外事室主任楊潔篪則稱新疆港台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美干涉內政,美應拋棄冷戰思維,反勸美先顧好自己國內屠殺非裔等人權問題,並指美才是網攻冠軍。外交部長王毅也抨擊美在會談前夕對中發動新制裁,不是待客之道。 中國外交部:美方挑釁在先。 華盛頓郵報稱中方的反擊是戰狼外交。彭博社稱美一開始就失控,給中重擊的機會。BBC稱中國知道會發生什麼,已準備好反擊。 環時稱美對華指手畫腳的時代早結束了。外媒評價“東升西落” 外國網友稱沒哪國敢對美這樣(回應:灣灣們仔細看看外國網友回應。 PTT稱外國網友=翻牆出去的海外支那五毛戰狗小粉紅。) 美中談不攏,共軍直接秀肌肉(21至22日南海東南演習軍,中時社論稱中美極端競爭台海危機白熱化) ,「拉幫結派」持續角力(布林肯22至25日將參加北約外長會議,俄外長拉夫羅夫22至23日將訪中國)。 拜登剛上任就卯上中俄(拜登稱蒲亭是劊子手,蒲亭回諷「他是在說自己」並祝福78歲的拜登身體健康,俄召回駐美大使),紐時稱全球大國競爭邁入新局。俄外交部轉發並盛讚楊潔篪發言視頻。
選舉人團12-16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努力抵制中國貨,美民眾爆買中國貨11月年增46% . 中掀關稅貿易戰2020-12-01澳貿易部長提告WTO但也直言撤銷是否都由中方決定 澳洲11月商品貿易順差創兩年新低. 英國脫歐協議歐盟成員國批准2021-01-01暫時生效. 非洲中國自由貿易區2021-01-04綫上啟動儀式舉行. 川普稱對中貿易戰「容易獲勝」失算:2019年對中貿易赤字2870億美元仍高於2016的2540億,中只完成1720億協議購買量的51%;美關稅僅打擊0.3%中GDP,關稅導致美消費者損失168億;生產從移回美府也未成功,3/4美商不打算移回,美對直接投資從2016年129億增至2019年133億,美「鐵鏽帶」也未因貿易戰受益。美媒:僅技術封殺有效,但也促中追求科技自主(回應:也沒用!)。
iPhone銷售同比下滑21%至264.4億美元滑21%至264.4億美,大中華營收銳減29%至79億美元,蘋果股價10-29重挫逾5%. 華為Q1-Q3收入同比增長9.9%同比增長9.9%6713億元,Q2手機出貨世界第一5,580萬台打敗三星的5,370萬台, 華為Q3手機被三星反超,小米首次擊敗蘋果進入全球前三. 華為11-17宣佈以152億美元出售「榮耀」平價手機給深圳集團,將重心放在旗艦機,此舉意味美國總統換人,華為也無法解禁。禁用中國APP後 印媒:中國手機在印銷量不降反升. 川普2021-01-05禁支付寶、微信交易和QQ錢包
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 美股三連跌3日內跌去10%市值09-08特斯拉暴跌21.1%創下最大單日跌幅. 暴跌31.4%!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防疫封鎖緊箍咒 歐美股2020/10/28全倒!道瓊血崩943點 創7月底以來新低. 美10-30單日確診破10萬,歐洲第二波疫情再度成為全球震中,福奇:美國還是第一波的餘波. 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8月進出口增長6%,對美貿易僅減少0.4%. 莫迪說要“自力更生”8月印對中進口從13.7%升至18.3%,蔡英文說要“台商回台” 8月出口大陸佔46.39%創新高. 機構及專家預估2021年中國GDP衝增8% 扮全球發動機. 美國阻止不了中國主導,11/15誕生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涵蓋逾3成人口及貿易額. 對抗美國保護主義,中歐領導人12-31宣佈完成中歐投資協定, RCEP後另一破拜登「聯盟制中」策略. 惠譽12-09報告:中國抗疫成功2021年GDP將增長8%,高於9月預測的7.7%,遠超增長潛力5.5%的估計。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2-10新預測: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復蘇速度不同,中GDP超美2036年提前2028年。 林毅夫08-21中國GDP有8%的增長潛力,今年5.3%.(回應:2012年林毅夫:未來20年中國GDP速可達8%,結果是2012年後沒一年達到8%).中國2020年GDP逆勢增長2.3%!
美國科技股慘遭拋售 道瓊09/04狂瀉807點 納指跌近5% 原因:基本面跟不上股價+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回應:中國5G技術與專利均獨占鰲頭,美國打壓無效,陸股5G指數EPS成長超過3成狂勝全球科技指數) 美國09-20起下架在美TikTok和微信 (回應:美不會禁在美以外的公司用微信。 美不禁中可幫著禁) 美國法官09-20緊急叫停政府WeChat禁令. 封殺前夕!川普批准甲骨文和TikTok協議續在美國營運。 報復微信等中企被禁,中國公佈09 -19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出口管制法12-01實施 反制美國科技輸出上圍堵中國。聯合國大資料中心落腳浙江,中國順利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回應:聯合國已被中共收買,腐敗透頂,未來有2個聯合國,美團玩不帶你們這些落後國家玩了. 臺灣爛民粹式民主成功顏色革命美日歐澳傳統式民主,臺灣南波萬不是吹的!) 世貿組織2020-10-28提名首位非洲領導人,只有美國一國反對. 華為"芯"希望!美不只放行超微?英特爾… (回應:臺韓禁售,只能美企銷售,美國優先呵. 台積電:爸爸,你不愛我了嗎? 一頓操作,原來是想獨霸華為供應商的市場。) 華為09-21聯合英特爾發佈X86架構新款伺服器(回應:兩條腿走路,內外雙修。) 美打壓華為 復活(楨:?)中國製造2025(回應:大國崛起只做不說。)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減少採用美製設備,從現行30%提高到70%。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增設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的碩博士學位. 首個“晶片大學” 南京積體電路大學2020-10-22成立. 金融時報:北京成功疫情管理和經濟韌性 加劇中美緊張. 中國透過擴大對外開放來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09-21新增3自貿區. 受到美國科技股領跌和道瓊指數大跌逾500點衝擊,台股09/24盤中狂殺超過300點,而台積電狂瀉9.5元(2.19%)最低來到424元,儘管「護國神山」成為指數殺盤元兇,仍有不少投資人等著撿便宜,但專家提醒,目前別急著進場,小心被割韭菜。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中興10-11稱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中芯7nm制程取得突破)禁運時自給率幾乎為零。荷蘭ASML說10-14從對華出口DUV光刻機無需美國許可(回應:哪可繞開美國技術?) . 華為暫停支付高通18億美元,直到高通重新供貨!中芯完全國產28nm晶片供應鏈2年成熟!
捷克世界報業05-28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美國2020年財政赤字將達3.7萬億美元,占GDP的17.9%。中國主要是對企業和居民家庭實施減稅降費,財政赤字只略增到GDP的3.6%(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1至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因而需要通過財政赤字。至2019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債務率為82.9%,低於國際警戒標準。加上中央政府債務16.8萬億元,全國負債率(債務餘額/GDP)為38.5%,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2019世界負債國排名:日本第一高達253%,美國負債最多22萬億美元,負債率110.4%,世界第5).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儘管採取了大規模刺激措施,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改造後疫情時代的商業和就業模式,中國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人大會議上,沒有設定今年的GDP目標。政策鬆綁“地攤經濟”保民生穩就業. 李克強倡地攤經濟或撐出5000萬人就業. IMF預2020年全球GDP增速-4.9%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僅中國正成長1%(美-8.0%、法-12.5%、義-12.8%、英-10.2%、日-5.8%). 美過早重開確診暴增06-24道瓊大跌710點. 滬指07-06漲6%創2年半新高:央視《新聞聯播》中國情防疫出色. 川普05-30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港府回應「獨立關稅區是國家給的」跟美無關,2019年港美貨物貿易5170億港元(佔港貨貿的6.2%),港出口美只37億,美賺取順差超過2千億港元。
美示威惡化疫情22州確診飆升,28州未依CDC規定通報可能染疫病例,當中逾半州疫情升高。美國確診200萬死11.2萬,預計9月再有10萬死,美財長即使二次暴發也不再關閉經濟, 擔憂二次爆發,美股道瓊06-11下跌1861點. 美2020年2季GDP萎縮33%史上最慘。疫情拖垮選情 川普反中牌失靈。中/美2020/07/21互關休士頓/成都總領館,誰的戰損更大?成都領事館是美國搜集新疆、西藏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遠東情報站,具有較強的戰略安全性質。近年來,很多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扭曲中國治理真相的“顏色革命”資訊資料,均系美駐成都領館通過其管道收集。相較於美駐上海廣州總領館,關閉成都領館對中方在經貿活動和交流中的影響較少。
傳列美貿易黑名單 中芯09-05從未涉軍事應用(回應:上黑名單是因違法嗎?是因姓中!想弄死中國而已. 中國也可以學樣列波音等美企黑名單. )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憂新冠疫情衝擊經濟01-28美股道瓊跌逾450點,世衛02-24中病例兩周降80%,韓日義大利伊朗疫情連環爆,全球股崩,原油銅鐵礦等大宗商品也慘遭血洗,美股道瓊狂瀉900點一周崩跌4,000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道指11年最大單日跌幅03-09崩逾2000點,川普祭歐洲遊禁令03-12道瓊再創史上最大跌點崩跌2352點陸股很強悍跌1.23%,川普砸1兆美元每人發1000元救經濟無效03-18美股再度暴跌1300點3年來首度低於2萬點,Fed無上限購債美股03-23仍跌,紐交所空蕩蕩改採全面電子交易(回應:無限印錢美金還有價值嗎?) . 美股2020年Q1跌33%,股神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波克夏虧497.5億美元。
OPEC+俄沙瓦解03-10油價40美元!下探20美元?打算毀了美國頁岩油?油價03-17跌破30美元大量中國油輪直撲中東(回應:原油白菜價抓緊時間用人民幣貯藏啊!) 原油庫存多到沒地方擺"負油價"成真..美一周關閉66座油井,美原油期貨04-20大跌20%摜破15美元創21年來新低,美原油04-21暴跌39%美股重挫592點.
美國2.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畫04-09美債破24萬億美元(2020年美預算赤字增至2.4萬億占GDP的11.2%)海外央行與機構撤資 美聯儲成最大買單者 (回應:還是用人民幣結算吧,是時候減持美債了. 說的到輕巧,啥是優質資產呢? 避免被美元放水買單的唯一辦法就是擺脫美元結算。) 何美國經濟崩、股市卻漲?克魯曼:當前美股與實質經濟脫節,利率低、債券報酬率低,投資人沒更好投資去處。企業對投資裹足不前,寧可買回自家股票。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糜國東禁西關南制北裁,好像毛共再世,可以推動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大躍進,以便趕上進步的中國。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抖音08-24起訴特朗普政府。TikTok字節跳動08-30嚴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禁止出口演算法技術.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國務院:晶片自給率2025年要達70%,2019年僅為3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體(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回應:不光中國,世界也會去美國化)
加拿大法院07-24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與美國合謀構陷孟晚舟。(回應:把滙豐從香港趕出去! 太輕了,滙豐要倒閉。 倫敦是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滙豐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銀行。 這個地球沒了誰都會轉動,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滙豐,也會有別人來做。) 滙豐中國07-24回應關閉深圳支行:是正常網點調整計畫的一部分。滙豐是內地規模最大、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近170家網點覆蓋全國57個城市。(回應:你搞華為,等於搞深圳,還想立足?慢慢看你樓倒!) 滙豐2020二季度淨利暴跌96%:將加快3.5萬人裁員計畫. 美大司司長陸慷09-03披露美國向數十個盟友提出引渡孟晚舟,只有加拿大配合. 英國推翻一月時承諾07-15宣佈2021年起禁買華為5G設備,2027年前拆所有設備。英國電信商警告, 5G將延遲兩到三年,付出成本高達20億英鎊,用戶通訊會出問題。華府質疑2021與2027的年限設定是「應付川普」的虛晃一招(回應:2027年6G時代來了,才全拆掉,笑死人了,擺明就是……) 華為手機2020年二季度出貨量5480萬超越三星5420萬成為全球第一,華為在中國同比增長11%全球同比下降了3%,三星全球同比下降29%,中國占全球5G的3/4以上。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就是流氓國家!) 日本共同社08-16中國稀土出口量大減69%報復美國.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上海版“新基建”三年總投資約2700億. 阿裡3年投資新基建2000億,締造阿裡神話的日本軟銀孫正義“願景基金”(主要投資於網約車/WeWork) 2020年一季度虧損929億人民幣. iPhone大量砍單,富士康鄭州掀離職潮:不加班一個月只有兩三千.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 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還在全球大量關店.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買設備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新禁令還有120天才生效的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7億美元訂單,如遭遇斷供,能靠著中芯已成熟的14nm和庫存的7nm屯糧過冬,中芯正籌集65億美元明年能量產7nm晶片( 7nm工藝制程的ASML光刻機已到深圳中芯)。華為危機意識又立功!日經亞洲評論05-29華為早已儲備大量關鍵晶片夠用兩年。2019年華為在晶片、元件和材料方面的儲備支出為16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華為避禁令找上日韓商,中國半導體拚自給自足,5月投資增逾3千家. 經濟學人:制裁華為,反逼美國半導體外移!韓德禁止Windows! 2020/06/14傳三星正與華為商討晶片代工(回應:台積電也可以學三星採用非美設備來生產晶片啊! 奴才做久了忘了自己還是人?) 2020年4月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6937萬台年減41%;三星市占率19.1%,華為21.4%首次超越三星。中興06-19透露已量產7nm晶片,明年發佈5nm晶片,該公司A股本周累計漲超12%,其港股市值增加近三成。華為2020二季度顯著復蘇,收入45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 華為07-19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回應:華為被迫三星化,從終端到上游整個產業鏈都必須全面打通。) 中芯國際3月國突破美國封鎖,從荷蘭ASML進口了一台光刻機。 重視中國半導體市場大餅光刻機領頭羊ASML在江蘇擴廠. 中國科學院07-10發表5奈米光刻技術.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美中貿易戰〉相關新聞資料
世貿09-14裁決美對中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非法(回應:特朗普又要退出世貿了? 期待美國退出聯合國! )
華為浴火新生改寫「中國威脅論」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大戰再升溫!美02-13起訴華為16項罪名竊取貿易機,華為反駁美方的指控毫無根據,中國外交部怒批美拿不出證據是不道德且不光彩的行為。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美再曝“竊聽門”竊取120國機密資訊,中國外交部02-17肆意妄為無法無天. 川普抗疫沒招轉攻內鬥 ZOOM爆紅卻成華為翻版. 美國又打自己臉,採買中國大疆無人機抗疫,實施效果非常顯著,歐美多國爭相搶購.
網路安全公司360於03-03宣佈美情報局駭中11年竊大量機密
華為官網03-04發佈安全預警:多款手機遭遇“重啟門”
因疫情影響,華為手機庫存積壓嚴重是造謠,餘承東:是缺貨嚴重!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 ,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2-15考慮禁售中國大飛機C919發動機LEAP-1C,中方已有了替代品長江-1000A/英法俄都有相應的發動機, 中方或報復不訂購波音飛機. (回應:美動用舉國之力來封殺華為5G,現又想打中國大飛機的心思,美不惜自己要付出巨大經濟損失及代價來封殺中國製造,說明瞭美在衰退中,中國崛起已勢不可擋。) 難掃737 Max空難陰霾!波音58年來首次2020年1月份飛機訂單量掛0.
中國影視的發展趨勢,從最早偏向男性的正戲如《雍正王朝》《三國演義》等,到戲說類如《還珠格格》已現女性化,至青春校園、宮鬥和奇幻劇,因解脫了左北意識形態如民國劇、社會禁忌如寫實劇和正戲之歷史束縛,充分滿足了現代女性對劇中女主演技所表現的「人美心善情真、膽識智謀雙全」之小夢想,難道只許習發中國大夢嗎?但中國非主流市場的左右編導們,卻以左意識形態和右藝術教條反批這些女主是沒演技的花瓶,賣座全靠資本炒作和對腦殘粉賣弄「白富美」「白甜寵」,其實正是靠「白富美」(如范《武媚娘傳奇》)和「白甜寵」的軟實力才受到東北和東南亞粉絲追捧、進而發揮影響力。
這些編導們又眼紅郭敬明,郭的青春校園劇《小時代》賣座後,因奇幻劇《爵跡》失利被民氣落井下石,又靠著青春校園劇《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新生,上百位編導們於奇幻劇《晴雅集》在國內院線和國際奈飛網視同步上映前夕,以郭涉及抄襲一事、聯合呼籲業內封殺郭,結果首日票房破億。其實天下文章一大抄,學術論文只要標示合理引用之出處,就不算抄襲了。至於影視抄襲之爭議,如同專利和商標權一樣,如有爭議交付司法判賠就是了,但在習左北的氛圍下常上綱上線到你死我活。
本文結論:習權威愈穩固「殺猴警雞」將愈迅猛,果然、《夏至未至》女主鄭爽的代孕事件爆發、隔日官方立即下令全面封殺,鄭在美代孕雖合法、但不合習道德,代孕野雞被逼在密林秘行。故習的中國夢:對別人是一場噩夢、對習和中國最終也將是夢幻泡影一場空。
育:習的教改建立了全球最大量的義務、技職、高等教育體系,但高級技師、高等研究之質不足,更有「重理、輕文、貶藝」之傾向,其雖有「士農工商」排序和鄙視戲子之傳統,但更有文科畢業生掌握話語權、藝科則名利雙收之「仇富仇名」民氣可用,故可見習不時打壓掌握話語權的公知、對藝人更是「殺猴警雞」。在此暫且不論教改的質之問題,而析判習中國夢中的偉大復興之文治乃虛,習實則常用反封建糟粕之民氣、打壓國學堂女德班,又用大漢沙文主義之民氣打壓漢服,此不只習左北文化性格展現、更有歧視漢族和優待少數民族。近年來漢傳佛教發展迅速,引起習「殺猴警雞」,先是少林寺住持釋永信,因教內鬥爭、被誣以私生子,終證非實但已無法還以清白、也重傷了少林。中國佛教學會會長釋學誠,也因教內鬥爭、被誣以性侵,如真是性侵,學誠就會被關而非被迫閉關。對比:習如中共一貫低調處理藏傳佛教喇嘛層出不窮的騙財騙色事件,可見歧視漢族和優待少數民族。同樣,近年來漢傳佛教盛建戶外大型佛像,「一放則亂」、漢族民間神像跟進,習本想「一收則死」但遇少數民族神像也跟進便收手了。
樂:中國大陸的軍民娛樂市場價格,在江「海派文化」開放包容性之下,創造了全球佳績、其軟實力之影響力也擴及東南亞,但這些價格不合習的價值觀、於是習的左北文化性格又發作了,私心自用前述仇視藝人名利雙收之民氣,先以禁奢為名、禁止同彭麗媛是文藝兵的中國首席民族美聲家宋祖英外演,不只猴后失聲、野雞也關在文工團內,浪費了團內豐富的民族音樂資源、斷絕了民族美聲的原創力,更拱手讓出民族音樂的娛樂市場。再來對中國和亞洲報酬排行首席范冰冰「殺猴警雞」,表面理由是范逃稅,如以國際通行的藝人報稅行規,范是合法避稅,既使有稅務爭議在台也交由司法裁決,范的稅務經紀人便來自台灣,但習不吃這套行規,范補交了仍被封殺,其他明星在限薪令下「野雞秘行」巧立名目、實薪未減。
不僅馬雲的螞蟻金服,世界互聯網數位金融公司的股市盈率和估值均超傳統金融公司,螞蟻金服的貸款利率低於國內外信用卡利率,螞蟻金服的壞賬率更低傳統金融公司(中國人行為打壓螞蟻等數位私銀竟然取消公銀信用卡利率的限制之優惠特權,但傳統金融業的衰敗是不可避免的),阿里2018年繳稅516億元人民幣,而利潤112億美元的亞馬遜不僅未繳任何聯邦稅,反而獲得1.29億美元退稅。美國非但不用反壟斷對付臉書、谷歌、亞馬遜等,更拒絕歐盟對其發動反壟斷。之前抄襲支付寶的美國公司,在傳統金融既得利益者反對下,仍獲得美國政府的網路銀行許可。習雖能對馬雲「殺猴警雞」但損人不利己,傳統公銀仍不敵數位私銀,小額貸款求助無門、地下錢莊暴力討債之野雞仍秘行。
住:中共房改始於朱鎔基開放城市私房買賣,這雖解決了公房分配不足之困局,但也產生了房價高漲的問題。習解決城鄉公房困局的能力很強:建了幾千萬棟的公房,但習性格也決定了,亞洲首富房地產開發商王健林之命運,習「殺猴警雞」的理由同樣是:高房價之民氣+王的資本套利,其實王只是個房地產開發商、所得多屬合理的利潤,真正的資本套利者是炒房客,而且解決炒房之道、需依行規:最理想是孫中山的漲價歸公、務實是漲價高稅,習不依行規的結果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高的一般人買不起、炒房野雞仍秘行。真所謂「習」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房價買不起,租房又混亂、於是興起長租公寓,官方開始是支持的,但習的性格又決定了,長租公寓龍頭之一蛋殼公司的命運「蛋破殼毀」,習「殺猴警雞」的理由同樣是:資本套利,於是抽了蛋殼的銀根,不顧銀行貸款行規:不溯既往,結果是幾萬戶房東收不到房租、數萬名房客流離失所。
行:習解決城鄉交通的能力很強,建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高鐵、地鐵之網路,但城市交通因禁止摩托車、計程車貴且難叫,於是創造了網約車龍頭滴滴打車、共享單車雙龍頭ofo和摩拜,官方開始也是支持的,但當補貼沒了、影響交通治安之民氣興起,習又「殺猴警雞」了: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ofo和摩拜破產、訂戶收不回押金,對外輸出共享單車的軟實力之影響力、也嘎然而止。
習不知古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意如流水,中共這條船自毛建國以來,一直航行於左搖右擺中前行,而習在國內正往極左航行、國外則經右軍政左。
食:習治理食安之能力很強,比如毒奶事件後、重建中國乳業信心、國產奶粉已佔市場過半。但習假浪費之名、以政治力打壓吃到飽自助餐廳及大胃王自媒體,就違背了行規和食色性也之人性,下場當然和之前一再反覆的「光盤行動」雷大雨小。飽暖思淫慾是所有富裕後地方之常態,台灣的小蔣便曾以「一年吃掉一條高速公路」之民氣、禁奢,引進西式吃到飽餐廳後、也發生浪費情事,靠著浪費賠錢之行規和健康意識、自然解決了。但台灣色情行業之泛濫,在中國傳統道德的性禁忌之下,不依行規開放,野雞被逼在淫慾密林秘行,結果是具有密室之行業,從按摩店到旅館都染黃。大陸更慘,血氣方剛的少年翻牆上境外色情網站,已衰的老人更成了愛滋的新族群。習的醫改能力也很強,比如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醫保體系、集體採購下國外原廠藥價砍半亦有利可圖,台灣健保則砍到逼原廠藥退出。但習不依直(傳)銷行規處理保健(康)食品之亂象---兩岸的家族人情之民族性,都符合人際傳銷之特性---台灣之亂象(富裕後人性自然追求長壽與健康,但非法傳銷業者常利用老人缺乏親人在旁關懷之弱點、誇大偽劣產品之藥效),在行規(利潤來自實物銷售而非人頭)和以平常心看待健康食品下、基本解決了。而大陸則不依行規,強逼業者開實體店面,習更干涉大陸傳銷龍頭之一權健公司的營銷方式有暴利分紅(其實直銷的利潤和分紅本高,只要合乎利潤來自實物銷售之行規,無理干涉只會治絲益棼),習進而「殺猴警雞」,結果,都不能解決傳銷野雞之秘行。由此可知,食色之人性如治水、堵不如舒。
衣:中國電商主力是婦女服飾,故在此析判習對馬雲「殺猴警雞」。馬雲以支付寶創造性模仿亞馬遜,在李克強互聯網+政策下,創造了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經濟。馬雲當年是以坐牢心態強推支付寶的,若非江胡(錦濤)包容,無法解決電商亂象(缺乏可靠的信用支付偽劣產品之充斥)。習以螞蟻金服涉及壟斷、高利貸和資本套利「殺猴警雞」,其實阿里和臉書、谷歌、亞馬遜、京東、拼多多、騰訊、……等數位金融公司一樣,都有壟斷等之爭議,但依行規,阿里的表現算是最佳:
習中國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習近平中國夢的可能性
習近平想要到2021中共、2049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可能性如何?由本【圖博館】的相關貼文可知:軍經政的硬實力很可能,文化等軟實力不可能。(再加貼文〈島中對〉兩岸國族對立下的台灣未來,本館已完成兩岸之研判,館長夕死可矣,靜待歷史驗證。)
如習的偉大復興是指漢唐文治對東亞周邊之影響力,那不可能!漢唐武功會隨王朝衰亡,但只要中國與東亞的文明尚存,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永存。相對於唐文化的開放包容,中共體制從毛澤東的極權、到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威權,對周邊國家均無吸引力。鄧1992南巡後、尤其繼任者江澤民「海派文化」的開放包容性之下,中國軟實力一度有可能,但由下對習之析判,可知已不可能。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中國文化的南北之別,詳參《實然觀》〈南北〉一節]。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江習的以上情勢,真印證了:性格決定命運]。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猴王猴后再怎麼「狡兔三窟」---「虛薪」「虛職」「虛籍」,也無所逃於(習的)天地之間,若習有美帝惡霸長臂執法的硬實力、則全球難逃。故馬雲「以范(冰冰)為鑑」,不領薪、卸下阿里所有職位、在美上市,並在電商扶貧等政策配合習,但當螞蟻金服的數位私銀傷及習的傳統公銀利益時,仍慘遭「殺猴警雞」。
相對於新加坡李家民選式威權體制有能力,在事前對各行各業詳訂、確實可行的行規。中共就顯無能,事前「一放則亂」,事後「一收則死」。尤其習常不依行規,事後對各行各業的猴王「秋後算帳」,猴王雖倒,猴子猴孫也不敢吭聲,但當習權威遭到挑戰,這些孫悟空將大鬧習宮,充當被習鬥垮的政敵如薄熙來等之具有正當性的側翼、同路人、前衛組織,這才是習修憲廢除兩任限制之深層所在。此乃古今中外的政爭常見之統一戰線,古外不說,今中之國共、國民兩黨鬥爭,國民黨便先後敗給以國族裹脅同路人等之共產黨、民進黨。
美國2020選舉
【拜登2021-01-20就職】川普遺產(新冠肺炎、氣候變遷、種族矛盾、民主破壞,美中對抗)拖累拜登。
相關新聞
拜登施政三箭先發(阻疫情/扶貧困/創綠能),對外結合盟國抑制中國,拿回全球領導地位。
安倍首相(2012.12.26-2020.09.16)三箭(量化寬鬆/擴大支出/民間投資)皆落空. 菅義偉支持率大降至33%可能4月下臺.
拜登閣員在國會連續表態將對中強硬
拜登重返《巴黎氣候協議》和《伊朗核協議》兩大協議 須中國配合
對抗美國保護主義,中歐領導人2020-12-30宣佈完成投資協定, RCEP後另一破拜登「聯盟制中」策略. 中國2020年GDP逆勢增長2.3%! 新預測: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復蘇速度不同,中GDP超美2036年提前2028年。專家預估2020年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專家預估2021年中國GDP衝增8% 扮全球發動機.
川普告別演說:「將東山再起」重回美國政壇
中國宣布川普政府蓬佩奧等28人嚴重侵犯主權 實施制裁
不再看好美國 過半歐洲受訪者認未來是中國領導世界
大國衰落 史學家:美國已無法領導西方國家
全球面臨衰退 普丁:必須承認大陸仍是世界經濟的驅動力
德媒:在中西制度比較中獲勝
俄媒:美國已無法通過和平手段阻止中國成為全球第一
蘇起示警3條件(蔡挑起兩岸對抗、拜登政績不彰難連任、台灣問題妥協不成)恐終結台灣問題
川普下台倒數,川普稱對中貿易戰「容易獲勝」失算:2019年對中貿易赤字2870億美元高於2016的2540億,中只完成1720億協議購買量的51%;美關稅僅打擊0.3%中GDP,美消費者損失168億;生產從移回美府也未成功,3/4美商不打算移回,美對中投資從2016年129億增至2019年133億,美鐵鏽帶也未因貿易戰受益。美媒:僅技術封殺有效,但也促中追求科技自主(回應:也沒用!)。
美學者林德《美國政權的五個危機》,國會山陷落事件象徵美國統治階級喪失權威,但真正原因是五種危機的共同影響。政治危機:權力集中在少數精英和集團手中。身份危機:不再有跨黨派的美國愛國主義。社會危機:社會危機與社交媒體結合。人口危機:政客利用反移民來煽風點火。經濟危機:……。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8
美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台入列 2020-12-17 聯合報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財政部十六日在半年一度的匯率報告中,將台灣、泰國和印度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原本在觀察名單上的瑞士與越南則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報導指出,台泰印是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上新增的三國,愛爾蘭則被移出觀察名單。
路透報導,美國認定匯率操縱國的三項標準是: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超過兩百億美元、經常帳順差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二,以及匯率干預金額占GDP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二。符合這三項條件會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符合兩項將被列入觀察名單。
台灣在二○一七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如今再度被列入。被列入該名單,意為被美國認定涉嫌採取措施促使本國貨幣貶值。
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的瑞士與越南,美財政部報告中指出,截至今年六月,這兩國均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越南還採取行動「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這是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對國際貿易夥伴最後一次的重擊。
在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操縱國名單後,被點名的國家不會自動受到處罰,但美國法律規定,華府需要與這些被點名的國家談判。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席恩說:「被列入此名單的隱含意思是你最終可能會受到制裁,且美國會對這些國家施壓,不要讓該國的貨幣貶值太多或允許其升值。」
美國財政部一月將中國大陸移出匯率操縱國名單,改列入觀察名單,目前觀察名單上有十國,分別是中國大陸、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德國、義大利,加上新增台灣、泰國和印度。
因中央銀行十七日將召開理監事會議,央行官員以「緘默期」為由未予回應;金融圈人士則說,相信央行接下來會與美國密切溝通。
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便坦言,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三項觀察指標裡,台灣已符合二項,很可能再度被列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楊金龍說,台灣去年與美國貿易順差達二百卅億美元,超過美國訂出的兩百億美元標準,台灣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大約百分之十點五,也超過美國認定的百分之二門檻;不過,持續單向干預匯率且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比重百分之二,這一項台灣並未超過。
RCEP今正式誕生 全球最大自貿區 涵蓋逾3成人口及貿易額 2020/11/15 中國時報
東協峰會今舉行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線上正式簽署協定,一個涵蓋東協10國及大陸、日、韓、紐、澳共15國全球最大自貿區就此誕生,這將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20年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大陸主導 東亞經濟一體化成就
陸美貿易戰以來,大陸主要貿易夥伴發生重大變化。東協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再超越歐盟,躍居第一大貿易夥伴。顯見亞洲域內國家對大陸貿易重要性急劇上升。
我目標CPTPP 美若重返助攻台
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RCEP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勢必形成挑戰。下任美國總統拜登可能帶領美國返回TPP,或將日本等國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升級,與RCEP競爭。
相關新聞
李克強:RCEP談判八年 多邊主義勝利
美國為什麼阻止不了中國主導RCEP
RCEP簽署後 美國與印度的對策
印度退出RCEP,「反中情緒」其實只是下台階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回應
美國自己都亂成一鍋粥了,民竟黨還妄想著 CPTTP?!
當初太陽花反服貿後,這扇大門就已經關了
吵起來吵起來,大陸這邊順便把ECFA斷了,看看沒有外部輸血的臺灣所謂的 靠自己能發展出個什麼東西來
對台應該分化瓦解徹底打壓,拖垮了再收拾,不能再惠台了,惠了也不領情。
窮島政策才是好政策。才有利於統一。
中國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數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20-09-30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稱,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2/3。
針對行業產業需求設置了47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9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8個,截至2019年,碩士累計321.8萬人、博士4.8萬人。
《方案》提到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碩士類別設置仍不夠豐富,設置機制不夠靈活,個別類別發展緩慢,培養規模仍需擴大,培養模式仍需創新,培養品質亟待提高。博士專業學位發展滯後,類別設置單一,授權點數量過少,培養規模偏小,不能適應行業產業對博士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方案》明確博士生教育主要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培養某一專門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未來領軍人才。
《方案》提出,強化專業學位論文應用導向,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可以調研報告、規劃設計、產品開發等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呈現。博士論文應表明研究生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在專門技術上做出應用創新性的成果。
《方案》還提出,要破除僅以論文發表評價教師的簡單做法,將教學案例編寫、行業產業服務等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聘體系。
相關新聞
國務院08-04印發《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政策,大力培育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 中國十四.五計劃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晶片自給率從2020年30%提高到2025年70%.
華為08-04啟動「南泥灣」「鴻蒙」推出不含美軟硬件(體)技術的產品(手機、筆電、家電…) 美08-17加強華為禁令, 打擊亞洲半導體,三星Sony聯發電子股大跌. 中國加速去美國化,華為與中興通知供應鏈放慢出貨重新設計. 美對華為開小門,是想阻止中國製造業2025半導體本土化,而中國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與研究生教育。 美國10-04制裁中芯,中芯建100%自主產線,加速去美化!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都在吸引移民,引入廉價勞力,擠壓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對社會治安造成衝擊,引發恐外情緒。
各種衝突、內卷,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以前,最直接的分蛋糕方式,是發動戰爭,簡單粗暴。
兩次世界大戰,軍工產業消化了全球大量產能,而戰爭所摧毀的地區,百廢待興,又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很旺盛的市場。
但當下的戰爭,並不好控制尺度,很容易變成核對抗。
既然無法對外侵略,又要緩解國內失業群眾的憤怒,只能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
對美國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標準的背鍋物件。
美國的另一個措施是,逆全球化,也就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比如日美宣佈,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就有補貼……
那逆中國化,能否實現?
只能說很難,主要還是成本問題。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的依附程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是所有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任何零部件都做得出來,甚至形成「供應鏈網路」,效率非常高。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
如果強行回流美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註定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再怎麼壓縮成本,都打不過中國。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就是打貿易保護這張牌,盡可能狙擊中國的高端製造鏈,打壓華為,阻止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比如美印封禁了TikTok等一眾國產應用。
其它國家對「逆中國化」的熱情其實並不高。英國也是拖拉許久,才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給了一個緩衝時間,而且延遲到2027年才拆除華為設備。
至於德國,是直接不理美國。
談到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
既然美國要「逆中國化」,要拆解中國的產業鏈,遏制中國企業的出海路,那我們要做的,自然是高舉全球化大旗,堅持改革開放。
對外是一帶一路,是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歐亞大陸一體化,是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對內是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把產業過剩能力轉向內陸建設。
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是世界工廠,是世界第一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受益國,在全球佈局中,中國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回應
這個邏輯不對,不是我們要搶蛋糕,現代產業格局是西方全球化的結果,中國人也有發展權,這不是要搶誰的
西方不是窮了,而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是他們內部分配出了問題,是他們體制的問題
80年代的日本,在全球輸出日本產品,勢如破竹,將美國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一份《廣場協議》,一項六萬億新政策,讓日本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衰落,至今沒緩過神來。
拉美國家,也曾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摸不著,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四小虎四小龍,相繼淪陷在亞洲金融危機裡,韓國的許多命脈企業更是被肢解收購。
中東的一些石油國家總在唱反調,最終嘗到了美國的鐵拳滋味。
美國一直都很強勢,但它的全球化地位,仍然遭到許多挑釁。
比如歐洲。當歐元正式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27萬億美元市場的歐盟區,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相當於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場。
緊接著,美國又陷入戰爭泥潭,還得分出心思遏制俄羅斯,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危機,完全將中國忽視了。
等美國回過神來時,中國體量已經位居第二,人民幣正走向國際化,要從美國手裡硬搶下一塊蛋糕。
對美國來說,這種感覺很糟糕。
歐美國家再怎麼鬧內訌,好歹還是五眼聯盟,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利益算是一致。
中國不甘心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在低調了十幾年後,擁有最全的工業體系和最大市場,一路往上蠶食國際產業鏈,甚至要踏進高端製造業。
以它的經濟體量,一旦完全運轉起來,美國也很難阻擋。
三
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內噬。
最直接衝擊是就業。
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金融立國」,將低端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金融業非常賺錢,比埋頭苦幹做實業好多了。
但金融的就業率是最低的,崗位嚴重不足,這也是美國大規模失業的原因。
所以美國百姓都在抱怨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產業大批量轉移,政府收的稅自然變少,只能靠發債來維持日子,而越發債,就越依賴金融手段,陷入閉環。
歐洲一眾國家同樣如此,把低端產業轉移後,開始強調社會福利,要利用稅收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公正(穩住失業人群)。
從此,歐洲實行高福利政策,從搖籃到墳墓,全部包辦。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依託于高稅收,這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誰來出?
富豪階層有多種方式合法避稅,而底層懶人不願意工作,依然能享受各種失業福利,那最終交稅重擔,就壓在了中下層民眾的肩上。
又因為懶人多,企業的勞動成本高昂,只能將企業搬出去,造成更多失業。
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試著改革,解決積弊已久的福利問題,卻引發黃馬甲運動。
智先生: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2020-07-29
這個世界,原本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
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
日韓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
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
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勞工;
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
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
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輸出大國」。
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
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
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美好。
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最底層的人民生活水準,甚至在倒退。
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緩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放眼望去,全球饑餓人口逐步增多,戰亂、饑荒、瘟疫頻繁發生……全球化並沒有變得「更美好」。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出在了,我們過去的全球化,它不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全球化,是一切圍繞著歐美運轉的偽全球化。
它的最終使命,不是提高窮人的生活品質,不是為了第三世界,不是為了發展中國家,更不是為了縮小全球貧富差距。
它只服務于最頂端資本家的擴張需要,服務於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而這個全球化過程,它所誕生的一切科技成果,都只是附屬產生的福利。
就像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導航和互聯網,最早其實是服務於軍事的。
在這種被設計好的全球化下,資本能在全世界暢通無阻,只要掌握了產業鏈命脈,就能用一架波音747飛機,換來中國生產的一億條牛仔褲。
至於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或者通貨膨脹等代價,最終由發展中國家承受。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金字塔運作模式,一直都很順利。
也是美國人的山巔之夢。
貳
許多眼紅老美的國家,總想挑戰一下霸權,最後都被打趴了。
趙昌會:用SWIFT威脅中國?沒那麼容易 2020-06-29 環球時報
中美關係的緊張目前仍處於加劇之勢,近期,美國限制中美經濟關係的措施步步緊逼。從禁止一系列敏感產品出口,到對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強迫美國企業回流,阻止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公司利用美國技術設計和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等等。可以說,好用的手段基本都用上了。惟一不那麼好用的,就是限制甚至關閉中國使用美元清算系統(SWIFT)。
SWIFT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所構成的美元在世界各地交易、流動、結算、存儲的全球支付網路,計價貨幣為美元,事實上由美國政府控制。在2001年“9•11”事件之前,該協會名義上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下設兩個交換中心,分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和美國紐約。“9•11”之後,小布希政府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利法案》強行將其運行權打破,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主導了該機構的正常運行。SWIFT成了美國手中的一張“牌”,想制裁誰,只須限制或剝奪其SWIFT使用權,即可將其逐出國際金融市場。伊朗、委內瑞拉、辛巴威等國,甚至俄羅斯,都曾是“受害者”。
為此,中歐設計了一些替代措施。2019年1月31日,由德法英倡議,成立INSTEX即貿易往來支持工具,原本是要克服伊朗生意上的金融障礙,但由於跨大西洋關係中的安全和政治顧慮,INSTEX沒有了下文,近乎胎死腹中。在此之前,中國於2015年10月8日上線運營的“跨境支付系統”(CIPS),以人民幣計價,與美元計價的SWIFT無關。
換言之,凡是使用美元進行的交易,SWIFT乃必經之地。世間萬物,物極必反。一是,美國不可能做到完全與中國經濟分離,更不要說將中國排除在全球經濟之外。二是,監控、限制、關閉中國使用SWIFT服務,會給中國造成重大麻煩和損失,但對美國也是飲鴆止渴,玉石俱焚。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儘管不會立刻喪失,但美元霸權則必將坍塌。畢竟,中國有著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量,手中握有龐大的美元儲備和美元債券。
但美國的陰險之心不可不防,因此,大疫當前,乃至疫後世界,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貿易和投資人民幣化、發展人民幣債券市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專案以人民幣為貸款幣種、中國居民非貿易支出鼓勵使用人民幣等等,這些不僅是國運長久的必由之路,在美國瘋狂冒險之際,也應當成為中國強大自己的不二選擇。
相關新聞
非裔黑人2020-05-25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非裔男高喊“我無法呼吸”成美各地抗議口號
非裔男佛洛伊德獨立屍檢報告:死於窒息, 反轉警方:死於心臟病和體內潛在的毒物 (回應:美國政府造假成性)
特朗普痛斥美市長軟弱:該向暴徒開槍
白宮封鎖(川普躲白宮地堡避一夜被曝光,川普火大了,因為這讓他顯得很懦弱驚慌。)國會山淪陷,示威衝突讓美國“無法呼吸”.
抗議蔓延全美:抗議者不理會國民警衛隊(國民兵)宵禁,美軍依《叛亂法案》應對示威,第7天全美已有4400人被捕. 抗議蔓延全球,美駐多國使領館遭圍.
種族歧視叠加疫情失業 (4000萬06-01美國新冠肺炎病例180.4萬10.4萬死)暴亂延燒美國140城衝突如戰區,40城宵禁,美股期指下跌. (回應:聲援大腸花、反送中的台港獨綠畜暴青們,你的夥伴現在有難,怎不見譴責老美? 走狗不可咬主人!)
川普嗆示威者是暴徒、搶匪、左派
紐約時報:川普四處引戰 火上澆油…社會更對立
民調:八成美選民認為國家已失控
輪回還是報應? 西方(體制下的)文革如火如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JTaF8Ozxc
美示威惡化疫情22州確診飆升,28州未依CDC規定通報可能染疫病例,當中逾半州疫情升高。美國確診200萬死11.2萬,預計9月再有10萬死,美財長即使二次暴發也不再關閉經濟, 擔憂二次爆發,美股道瓊06-11下跌1861點.
川普05-30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港府回應「獨立關稅區是國家給的」跟美無關,2019年港美貨物貿易5170億港元(佔港6.2%),港出口美只37億,美賺取的順差超過2千億港元。無懼美國制裁港股06-01飆漲3%(771點)。
環球總編胡錫進:明尼蘇達抗議者終於“香港化”,這真是打華盛頓的臉啊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抗議者終於“香港化”,走向了暴力,甚至有過之無不及。這真是打華盛頓的臉啊。新冠肺炎已經讓美國死10萬多人了,早晚美國的窮人為這也要上街砸、燒,走著瞧。
相關新聞
胡錫進說話不嚴謹,黑人被長期壓迫和香港問題沒有可比性
美秘售駐港領事館超百億港元宿舍(回應:港版國安法實施了,美在港上千間諜得捲舖蓋了,否則要被一鍋端了。)
香港文藝界成龍等2605人集體發聲:支持涉港國安立法
“香港各界撐國安立法”8天收集近300萬簽名
愛國愛港力量打贏一場拉鋸戰:06-04立法會以41:1通過《國歌條例草案》。
香港2020年六四燭光集會1萬人(回應:2019年10萬人)
香港特首/新加坡總理夫人批美國雙重標準
國台辦:台插手干預香港事務必將自食惡果
執行國安法 港警成立新部門
曾誓言與香港共存亡 涉反送中2度申請遭駁回!防棄保潛逃 黎智英離港被拒
港獨人士陳家駒棄保逃往荷蘭,繼黃台仰、李東昇之後,又一棄保潛逃的「港獨」組織領袖。
回應
不謹慎又怎樣?西方那些鬼說話有考慮過謹慎嗎?!
性質不一樣,美國是不可調和階級矛盾,香港是外國支持的分裂勢力。
美香港化、美國之春、無法呼吸、美麗風景線、白美政策”是高級黑啊。
鄭州富士康掀離職潮:不加班工資低 月入兩三千熬不住 2020-05-14 新浪財經
近日,有傳聞稱因疫情造成蘋果手機銷量削減,進而導致富士康訂單減少、部分員工將從本月起放假4個月至9月1日。
對此,富士康科技集團表示,“目前集團大陸各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及休假情況”。
富士康佈2019年四季度,營收1.74萬億新臺幣,同比減少4%;淨利潤為477.66億,同比下降24%。2019年營收5.34萬億,同比增長1%,淨利潤為1153.09億,同比下降11%。
蘋果2018第四季收入同比下降4.5%,銷量下降15%。
相關新聞
中芯14納米營收增長近30%,資本支出翻倍至43億美元買設備
特朗普05-13延長行政令一年,繼續封殺華為和中興,晶片龍頭中芯暴漲10%市值破千億!
法國《挑戰》週刊:中國從曾經的世界工廠變成科技碾壓者
比亞迪複製富士康創收1300億“代工大王”將易主.比亞迪攻車用等半導體 衝擊茂矽等中小型台廠。 富士康敗走印度蘋果取消印度製造iPhone 11
新iPhone SE全球熱銷,第一天銷量12萬,網友:這銷量雷軍看了都笑而不語.
疫情影響電子斷鏈蘋果惠普缺貨新iPhone延遲發佈.痛失5G先機蘋果銷量下滑77%,全球大量關店. 華為2019年5G手機全球銷售第一1900萬支市占37%,三星36%但獲利失色4季劇減38%.
三星發佈全球首款5G量子加密手機 首批量產可達100萬部(回應:三星又搞噱頭?確實是噱頭,只是個亂數產生器,噱頭大於實用) “墨子號”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美擬切斷華為晶片貨源,川普制裁沒再怕!華為:2019年財報營收提升23%手機年增26%,已可不用美零件,轉與聯發科或三星合作,高通台積電慘了,美若切斷,中會反擊將調查蘋果等美企.
全球半導體支出估年減3%,傳華為轉台積電單中芯,台積電暴賺背後沒說的秘密是漫無止境資本支出。2016~2018年支出9742億2019年獲利3511億,還有燒台灣的電。
中微5納米刻蝕機04-23已獲批量訂單.
美04-27對中出口半導體新限制,台積電供貨華為摔跤,陸晶圓龍頭中芯有望爽吃轉單.
海思2020年Q1晶片出貨量超越高通首次登頂中國手機處理器市場.
日媒:中國科技專利9∶1領先美國. 5G專利量華為躍居全球第一,華為05-09攜手18家車廠成立5G汽車圈. IDC:到2022年5G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因疫情中國加快發展5G、AI、數據中心、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充電樁... 有別於「鐵公機」傳統基建,今年可期1兆人民幣投資,2025年底前至少10兆.
美中貿易戰2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51
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2020-01-16 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020-01-15在白宮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川普在劉鶴面前直說,目前對陸貨加徵的關稅仍會維持,因為之後還要打「關稅牌」,待達成第二階段協議才會撤銷所有關稅。川普表示,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但未提供確切時間;川普並稱習近平為他「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感謝習近平在貿易談判進程的合作。
劉鶴指出,需要先集中精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對下一步雙方經貿關係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中方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向美國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包括美國製造的商品,以及能源、農產品等,協議也包括保護智慧財產權、匯率操縱等內容。
相關新聞
貿易協議簽署前夕,美釋善意除中國匯率操縱國惡名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漲至半年來高點6.87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背後:13輪磋商 兩國元首7次通話
IMF:美中簽協議 不確定性猶存
川普2020-01-22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要脅歐盟在11美國大選前達成協議
中美協議簽了啥?人民日報採訪了權威專家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經過近兩年的艱苦談判,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原則,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也有利於全世界,能夠有效穩定市場、穩定預期,符合各方利益,也符合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的大格局。
協議推動美方實現對華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折,包括暫停原定去年12月15日要加征的關稅,並將去年9月1日生效的對華加征關稅稅率從15%降至7.5%。目前中美之間達成的是第一階段協議,關稅退坡也是階段性的。
回應
這個協議只是中美鬥爭的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罷了,川普要應付彈劾+競選連任,咱們則是深化改開+產業升級,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既不會乖乖坐視中國趕超,也不會求同存異合作共贏.
相關新聞
2019年中國GDP增長6.1%,廣東GDP相當俄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回應:掙得少,花的多,有什麼可驕傲的? 一般都是掙得多花的多,你掙的少花的多才是真美國牛逼啊! 貿易戰打了兩年,我國的GDP增長率一步步下跌,美國幾乎沒影響. 2018年二季度貿易戰開打時環比4.2同比2.8。而2019年三季度環比2.1同比1.8。跌去近四成,這叫沒影響?)
2019年中國GDP增長6.1%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據國家統計局2020-01-17消息,初步核算,2019年全國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534233億元,增長6.9%。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城鎮人均42359元,增長5.0%;農村人均16021元,增長6.2%。全國人均中位數26523元,名義增長9.0%。
一、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牛羊禽蛋奶實現增長
二、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三、服務業較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四、市場銷售平穩增長,網上零售占比明顯提高
五、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六、出口172298億元,增長5.0%;進口143148億元,增長1.6%。順差為29150億元。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符合預期目標,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下降
八、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符合預期目標
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
十、重點改革和攻堅任務扎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持續
十一、人口總量140005萬人增加467萬人,城鎮化率60.60%繼續提高1.02%
相關新聞
廣東GDP首超10萬億,全球什麼水準?
我國2019年消費規模公佈,與美國62375.57億美元,差距縮小至2700億美元
回應
掙得少,花的多,有什麼可驕傲的?
一般都是掙得多花的多,兄弟你掙的少花的多才是真美國牛逼啊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我國GDP增長6.1%
貿易戰打了兩年,我國的GDP增長率一步步下跌,美國幾乎沒影響.
2018年二季度貿易戰開打時環比4.2同比2.8。而2019年三季度環比2.1同比1.8。跌去近四成,這叫沒影響?
德陽「東方風電」 入榜全球最佳風機 2020-01-13 聯合報
全球風電行業專業雜誌Windpower Monthly日前公布一年一度最佳風電機組評選結果。根據單機功率和應用,評選出2019年度最佳大功率陸上風電機組、最佳海上風電機組等六個獎項。總部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多個機組登榜。
榜單顯示,東方風電D4200-155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獲「最佳大功率陸上風電機組(3.5MW以上)銅獎」;D10000-185永磁直驅抗颱風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獲「最佳海上風電機組銅獎」。東方風電10MW永磁直驅傳動系統、D10000-185型風電機組配套的碳纖(碳玻)混合90米長葉片(B900A型),分別榮獲最佳傳動系統第三名、最佳葉片第四名。
Windpower Monthly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風電行業權威雜誌,其一年一度的全球最佳風機評選,在風電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東方風電首次以四個獎項的優異成績位列其中,是全球風電行業對於東方風電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生產製造、運行維護綜合實力的肯定,也是東方風電大力實施兩海戰略,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成果。
美國多處撤軍,恐愈撤愈窘 2019/12/25 文大教授 陳一新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考慮大幅削減駐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美軍規模,目前駐西非的美軍可能全數撤離,以專心對付中、俄兩國。
美國目前在非洲仍有7000名部隊,從削減駐西非美軍開始,美國可能放棄一個最近才花費1.1億美元建成的尼日無人機基地。防務真空與反恐任務,將由法國主導的歐洲特種部隊接手。
其次,艾把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從5000人裁減為2500人,並將駐阿富汗近1萬3000名美軍縮編為4000人。
美國大幅削減駐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美軍,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大考量。
首先,在美國進入大選年之前,川普覺得再不履行他的撤軍競選承諾,他的撤軍支票將會跳票。
其次,美國的反恐戰爭已經結束,應將任務調整為對付中、俄兩大「戰略競爭對手」。
第三,川普認為反恐任務,該是歐洲的盟國接手的時候了。
不過,儘管軍事專家基本上同意川普在非洲、中東和拉美的撤軍計畫,但他們也擔心此一撤軍計畫可能難以持久。因為,一旦大部分美軍撤離中東,留下的權力真空可能讓俄羅斯、伊朗與敘利亞等國搶進。且一旦大多數美軍撤離非洲,則伊斯蘭國、蓋達與「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可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半數美軍撤離阿富汗,塔里班政權可能趁機坐大,與其他恐怖組織進行串連。
美國的戰略構想是從其他地區抽出兵力,專心對付中、俄兩國,但是中、俄兩國勢力龐大,非短期內所能奏功,然而半數以上美軍撤離非洲、中東和拉美,卻可能帶來烽火四處,讓美軍到處救火都來不及。
美海軍報告:陸艦艇大幅超越 威脅西太平洋美軍 2019/12/25 中時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刊發的美國國會報告指出,近年來共軍在遙遠的海域開展越來越多的軍事行動,包括西太平洋、印度洋和歐洲海域,它被視為美國海軍維持西太平洋海域控制權所面臨最重大的挑戰,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海軍首次面臨這種狀況。
此一對美軍重大挑戰來自於中共多項新式武器投入,這些軍事現代化成果包括反艦彈道導彈、反艦巡航導彈、潛艇、水面艦艇、飛機、無人機平臺等。其中最重要的並應高度關注的是反艦彈道導彈,包括東風-21D和東風-26。此外,高超音速滑翔器,如果整合到反艦彈道導彈中,將更難攔截。
預計2020年中共將擁有65艘到70艘各類潛艇,包括最先進的元級常規潛艇、商級攻擊核潛艇與晉級戰略核潛艇。其中晉級戰略核潛艇可攜帶12枚巨浪-2潛射導彈,更先進的巨浪-3導彈也在研製中。
除了2012年服役的首艘航母遼寧艦與今年12月17日入列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外,第3艘航母正在建造中,第4艘亦將於2021年開建。目前它們都屬常規動力,但未來很可能發展核動力航母。此外如055大型驅逐艦、新型護衛艦和兩棲攻擊艦也都在快速發展。
中共海軍艦艇總數超過300艘。到2019年,共軍擁有4艘戰略核潛艇、6艘攻擊核潛艇、50艘常規潛艇、1艘航母(未列入剛服役的山東艦)、33艘驅逐艦、54艘護衛艦、42艘巡邏艦、86艘近岸導彈艇、59艘兩棲艦艇,總數達335艘。這還不算軍輔船、保障艦艇以及隸屬海警的248艘艦艇。
相較之下,2019年美國海軍擁有286艘各類艦艇,其中包括支援保障艦船,但沒有統計巡邏艇,這個數字比中共海軍少了49艘。而在2005年,美國海軍艦艇總數比中共多出75艘。
對於讓五角大樓頭疼的共軍「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美國海軍將開發新的作戰概念,在未來幾年轉向更分散的艦隊架構,也就是大型艦艇數量減少,小型艦艇增多,並且充分使用更多的無人駕駛平臺加以應對。儘管美國海軍高層宣稱中共反艦彈道導彈可能並非「遊戲規則改變者」,但普遍承認它是美國海軍面臨的極大挑戰。
陸密碼法將上路 專家:為控制區塊鏈而部署 2019/12/25 中時
中國大陸將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密碼法,前兩天,習近平明確表示將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密碼法》實施,目前「被病毒+木馬+駭客(駭客)頻繁盜號的慘痛經歷」將成為過去式;但是這部法律所指的「密碼」卻非日常所用的密碼,是指「採用特定變換方法對訊息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一般人生活中使用的密碼實際上是「口令」,而非密碼法中所指的「密碼」;輸入的連串字元只有透過密碼運算得出另個結果並藉由這個結果驗證輸入者是否為合法用戶時,口令才變成密碼。
密碼法共分5章、44條,將密碼界定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核心密碼和普通密碼用於保護國家秘密資訊,屬於國家秘密,密碼管理部門依照密碼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對核心密碼和普通密碼嚴格統一管理;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資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路與資訊安全。
密碼技術在區塊鏈技術中扮演身分認證、數據校驗及隱私保障等功能,因此密碼法的通過也被視為助力區塊鏈發展。中共當局已預見區塊鏈等資訊加密技術對政權的影響性,密碼法正是防患於未然。
報導說,去年震驚大陸的「長生生物疫苗案」,其相關資料曾上傳到公共區塊鏈平臺「乙太坊」(Ethereum),導致中國網管無法刪文,用戶可隨時隨地瀏覽。針對區塊鏈的「抗審查能力」,密碼法第12條列明訂使用規定與罰則。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港媒表示,北京要的區塊鏈是資料高度集中的「偽區塊鏈」,如此才能「操縱數據和管控被連接到中共區塊鏈上的機構和個人」。在北京當局宣稱將推出虛擬貨幣之際,卻一直拒絕承認比特幣,這意味著大陸計畫打擊那些控制不了的區塊鏈公司。在此前提下,密碼法無疑是一把利劍。
回應
比特幣是少數科技人員炒作的題材, 有甚麼公信力?
德媒:世界耶誕節 2/3裝飾品都是中國製造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2019-12-22:耶誕節由“中國製造”。全球近2/3的耶誕節裝飾品都來自同一個中國城市。
這裡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聖誕市場:塑膠聖誕樹上掛滿了聖誕球、小天使和聖誕星等小裝飾,胡桃夾子、馴鹿雪橇、電子蠟燭等聖誕用品琳琅滿目,各種語言的“聖誕快樂”標語與冷杉圖案的帽子、襪子和服飾相映成趣……這是位於中國東部義烏市的聖誕用品市場,這裡供應了全世界60%的聖誕裝飾。
即使在貿易戰時期,該市的聖誕業務也進展順利。從1月到10月,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4%,超過19億元人民幣。其中一些通過火車運到附近的杭州、寧波和溫州的集裝箱港口,其他的則沿著新絲綢之路一路向西運往歐洲。
義烏是一個擁有120萬居民的工業中心。在裝飾品商業區,棋盤狀分佈著600家企業。這裡吸引了鄰近地區的年輕工人。在交談中,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感到滿意。他們每小時的收入將近2歐元(1歐元約7.76元人民幣),每月收入略高於600歐元。雖然中國的生產成本正在上漲,但義烏仍能輕鬆擊敗競爭對手。
儘管與美國發生貿易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商品生產國。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達1/5,這仍然是世界紀錄。對於德國而言,中國是最大的商品供應國,領先于荷蘭、法國和美國。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稱:“世界依賴中國在輕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中的產出。”
當中國的工人大軍雕刻耶穌雕像時,這(對外國人來說)似乎很奇怪。畢竟,這是一個由道教和佛教傳統塑造的國家。但是,這種看法可能過於複雜了。對於義烏的商人來說,聖誕老人就像任何其他產品一樣。
新工業革命。過去的三次工業革命基本上全是西方壟斷的,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起了最為完整的工業門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學習能力最強的製造業。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推動技術包括無人交通工具、3D列印、高級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與基因工程等,是西方不可能壟斷的,也是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抓住的歷史性機遇。
新的全球問題。在傳統的恐怖主義、海上安全、難民等問題的基礎上,近些年來,網路安全、虛擬經濟、氣候變化、超級資本、科技陷阱等全球問題也越來越凸顯。誰應對得好,誰在未來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更高的國際聲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為複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
過去40多年裡,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隨著開放程度不斷擴大,中國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之源、活力之源。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定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倡議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表明了中國堅定支援多邊主義、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的意願與能力。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將充分抓住當前戰略機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推動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朝著有利於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
金燦榮:百年未有大變局,中國能為世界做什麼? 2019-12-18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
習主席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年來,世界出現了很多預想不到的事,英國脫歐,美國不斷“退群”、極右翼勢力崛起……我們現在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
這種不確定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國際貿易領域,曾極力推動自由貿易的美國,現在同很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打起了貿易戰;
在觀念領域,極端主義思潮不斷擴展,民粹主義、種族主義等思潮日益活躍,變得更加公開化,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社會層面,不少國家的國內矛盾日益尖銳,一點小事都可能引發一次大的騷亂,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土耳其、印尼都發生過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騷亂,法國的“黃馬甲運動”至今也沒有停息,美國國內兩黨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深;
在國際層面,各種衝突不斷加劇,以前的許多國際公約、國際準則好像失效或者被無視了,一些國家傾向于通過使用武力和威懾來解決問題,國際形勢失序程度總體上比冷戰結束以後多數時間都要嚴重。
這種不確定性,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場化、全球化、資訊化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負面作用的集中體現。
……..
就筆者個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格局。原有的西方主導的格局正在被東西方相對平衡的格局所取代。G20逐步取代G7。
新模式,歐美用了將近300年,才使10億人口進入工業社會;中國用遠低時間,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現代化之路的全新選擇。
報告:中國大陸出口AI監視科技至逾60國 2019-12-17 經濟日報
美國智庫卡內基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已出口人工智慧(AI)監視科技至逾60國,包括伊朗、緬甸、委內瑞拉、辛巴威和其他人權紀錄不良的國家。
隨著中國共產黨運用臉部辨識系統等AI監視科技,以鎮壓新疆地區維吾爾族與其他穆斯林的少數民族,報告形容北京當局為「威權科技」的全球推手。
特別是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和中興通訊等-在63個國家供應AI監視科技,其中36國都已簽署加入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計畫。批評人士指出,一帶一路計畫意圖把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更深層地整合到北京的經濟圈內。
除了中國,日本NEC也供應AI監視科技至14個國家,美國IBM也供應這類技術至11國,「其他總部設在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等自由民主國家的企業,也在擴散這類科技扮演重要角色」,但這些民主國家「卻未採取足夠措施,監測並管控這類精密科技在擴散時所造成的眾多侵害行為」。
回應
美國也在研發AI監控辨識系統,真正問題是中國某些科技領先美國數年。
記者在寫這種老八股的反中文章時都不覺得尷尬好笑?只要不犯法,不做壞事,還擔心什麼?侵犯人權隱私?我不覺得!
最新調查:購物網站評價 逾1/3是假的 2019-11-30 世界日報
消費者網站Fakespot調查,包括亞馬遜、沃爾瑪和絲芙蘭等主要網站的購物的網路「使用感想」,逾1/3是由機器人或有酬作者撰寫的假感想。聯邦貿易委員會開始嚴加打擊違規者,國會議員也敦促亞馬遜加強網站審查監督;蘋果公司11月則是突然撤掉其網上商店所有產品「使用感想」和評分。
黑五銷售狂潮席捲全球 多國環保團體促禁止 2019-11-30 世界日報
美國人在感恩節次日正式展開年底節慶採購活動,不過感恩節的法俄南非等地也湧現採購潮,這引起一些行動分子、政治人士,甚至消費者反彈。
好市多黑五還沒結束就爆「退貨潮」? 網友冷眼旁觀 2019-11-30 聯合新聞網
被譽為「全球最長的黑色購物節」11月25日開跑,這個週末也進入最後兩天,由於折扣商品和優惠不如預期,人潮不如前幾年一樣多,昨天加碼推出「生鮮類」商品下殺折扣,仍感覺買氣冷清,甚至有民眾已經在網上貼出「退貨潮」的照片,不少人也反應今年真的「不太激情」。
回應
台灣的退貨率低美國
台灣人又不過耶誕節,是要黑五啥?
台灣人就愛裝高尚,外國節日比較香,人家萬聖節/聖誕節都要跟著過
這個“黑五”靜悄悄 2019-11-30 觀察者網
美國不少商家指望營業額能夠抵上全年的30%。美國線上42億美元增長15%,但雙11僅天貓一家就進賬2684億元(381.7億美元)。
“網上什麼都能買”,實體店不行了
……
回應
雙11和黑五的對比能感受到中美民眾的實際購買力
黑五:兩個美國人喜氣洋洋的搬著一台中國TCL的彩電。還有一幫人搶著海信的電視,而旁邊的三星一點都沒動,美國消費降級情況看起來很嚴重啊。
不,中國是因為經濟下滑嚴重所以民眾只能趕在打折季瘋狂囤貨以備過冬,而美國經濟大好….求職戰忽局,有職位空缺請私聊。
中國增產稀土創兩年來新高 外媒:深謀遠慮 2019-11-14 環球網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外媒近期對中國上調2019年稀土產量配額給予很大關注。
2019-11-08的通知說,稀土、鎢是國家嚴格實行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計畫和超計畫生產。2019年度全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3.2萬噸、12.7萬噸。通知提及,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應集中配置給技術裝備先進、環保水準高的重點骨幹企業,進一步提高指標集中度;嚴禁開展稀土代加工(含委託加工)業務,不得採購加工非法稀土礦產品;稀土綜合利用企業不得加工稀土礦產品(含進口礦產品);利用境外稀土資源需能提供完整進口手續。
中國通常每年發放兩次配額,每次覆蓋六個月。2019年3月發佈上半年開採指標為6萬噸,此次上調產量配額,意味著2019年下半年將有7.2萬噸的開採配額,比2018年同期高出54%。
路透社注意到,中國連續兩年提高稀土產量配額,2019下半年配額發佈的時間遠晚於往年,而且將年度產量配額上調10%,高於2018年的12萬噸和11.5萬噸,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配額水準”,此舉可能“緩解外界對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中國將限制稀土供應的擔憂”。據Adamas Intelligence的資料,中國的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的85%。
上半年,曾有國內專家討論“稀土武器”的問題,西方顯然受到觸動,美國開始重新重視國內稀土開發,並與澳大利亞稀土巨頭加強聯合,也開始尋求世界其他國家的稀土產業,澳洲和歐洲也準備增加產量。
日本經濟新聞10日稱,可能是中國深謀遠慮的長期戰略:著眼於爭奪高科技制高點,通過降低價格遏制對手稀土產業的培育與發展。當前,中國掌握有稀土精加工核心技術,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大量稀土礦石原料,而稀土加工產品的進口有賴於中國。也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占世界的半壁江山,發動機所使用的高性能磁石離不開稀土。
無論如何,中國生產的稀土產品為全球原材料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新聞
外交部再談稀土問題:願以己資源滿足各國正當需要
回應
凡是西方媒體誇獎的,咱們就要小心,很可能是我們做錯了;凡是西方媒體反對的,我們八成做對了。
08年開始中國開始進口稀土礦,同比增長167%,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通過技術優勢進口外國稀土,加工之後再進行出口。
RCEP全球規模最大 印度為何不簽 2019-11-15 聯合報
印度四日宣布,初步決定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路透從幾方面分析。
協定做什麼?不做什麼?
支持的陣營說,企業把某一種產品出口到RCEP任何一個成員國時,不必再滿足各國不同的要求,也不必在每個國家分別填寫文件。RCEP能促使企業,在RCEP區域內建立供應鏈,就算企業要把產品出口到區域外也一樣。
RCEP還涉及服務業和保護智慧財產權。
RCEP並不是所謂「高品質」貿易協定,因為涵蓋範圍和需要成員國採取一致標準的地方並沒那麼多。要收多少關稅,是由成員國之間兩兩商定,並不是全體成員國一致。RCEP也不涉及某些成員國認為敏感的議題,例如農業。此外,RCEP也沒有國營企業民營化、保護勞工和環境的條款。
會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多名經濟學家說,這不容易精確評估,因為就算成員國明年簽署RCEP,數月後才開始執行,幾年後才會全部落實,過程很複雜。十五個成員國占全球人口近1/3,如果包含印度,占了近半數。成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近1/3,印度退出對這點沒什麼影響。
印度退出協定意味什麼?
印度可以日後再加入。其他成員國極力勸印度留下,尤其是印尼和日本,印度退出雖然使RCEP價值降低,卻也移除談判的最大障礙。
印度擔心廉價的中國大陸等國商品湧入,重創小商家。對其他成員國來說,印度市場本來就很難進入,印度退出意味企業更進不去,此外,企業也很難把印度納入供應鏈。
支持RCEP的陣營說,印度退出會使外國投資減少,印度消費者要付更多錢才能購買同樣的商品。
東南亞國家認為,印度留在RCEP,能牽制大陸的影響力,印度失去了一個機會。
與美中貿易戰有何關聯?
美國總統川普偏好雙邊貿易協定,RCEP如果談成,就算沒包括印度,也能加強多邊貿易協定的聲勢。大陸很希望RCEP談成,彌補貿易戰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對RCEP幾乎所有成員國而言,大陸已是進口商品最大來源國,也是最重要出口市場。RCEP強化了大陸作為東亞和東南亞經濟夥伴的地位,並使大陸更能主導這個區域的貿易規則。
相關新聞
劍指美國 金磚五國共抗保護主義
簽9協定 巴西川普反中變親中
談了7年卻退出,印度為何不加入“全球最大貿易區” 2019-11-06 觀察者網
11月4日,印度於在曼谷舉行的東盟峰會上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鑒於印度在此前多輪談判中一再臨時提出新的要求,導致談判多次拖延,這次退出決定並不令人意外。
歸根到底,印度缺乏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和較為低下的國家能力決定了印度難以像中國那樣“以開放促改革”。
印度已經與包括韓日和東盟多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FTA,然而,印度與這些經濟體的貿易逆差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例如,印與韓的貿易逆差從2009年的50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19年的120億美元。
同韓日東盟的FTA已經讓印度逆差竄升,如果再加上農牧業高度發達的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工業製造高度發達的中國,印度決策者擔心國民經濟遭受嚴重衝擊。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政治局勢走勢也對莫迪的決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近在馬哈拉斯特拉邦和哈裡亞納邦舉行的邦級議會選舉中,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表現不如預期,核心原因就是農村選民和農業種姓選民投向反對黨。在這種情況下,印人黨的核心基本盤向著城市選民轉移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因為國家能力不足,印度政府無法通過動員社會資源、協調局部利益的方式顧及自由貿易協定的受益者和受損者。城市選民一旦利益受損,將嚴重打擊印人黨的政治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避免RCEP就成了最安全保險的政策選項。
回應
1、印度種姓制度(原本根基性的等級森嚴)+西方民主制度(無法集中統一)=印度國家綜合能力不足=印度基本國情。2、上述印度基本國情決定:對於中國主導的RCEP,還是印度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印度都沒有多少計價還價的本錢和餘地。3、最終結局=總是落後於全球化發展的主體潮流。
阻陸獲航發技術 美引黑水國際收購馬達西奇 2019/11/06 中時電子報
為阻止中國大陸獲得烏克蘭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的先進技術,美國國安部門已引入黑水國際防務洽接收購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黑水負責人普林斯已於10月下旬前往馬達西奇參觀。
華爾街日報說,普林斯與馬達西奇方面都沒有對報導做出回應,烏官員則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置評。
烏官員表示,大陸自2017年就開始收購馬達西奇,但因烏克蘭國安部門的介入而中止,庫存也因國安理由遭到凍結。不過,中共目前已實際上收購了馬達西奇的離岸控股公司,但烏反壟斷委員會還未就此收購做出裁決。今年8月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在G7峰會後前往烏,其中就商討了馬達西奇問題,他希望委員會能否決中國的收購行為。
回應相關新聞
為阻止中國收購 美政府欲牽頭購買烏克蘭"動力沙皇" 2019-11-06 觀察者網
回應
當年鷹醬也是用這招把黑海造船廠給弄死的。希望二毛謹慎啊!
太小看我們了,早就把烏克蘭的技術掏空了,烏克蘭的專家現在都在中國生活了,中國這招直接釜底抽薪就是防止美國人搞破壞
畢竟蘇聯幾十年的底蘊在,冶金技術就夠中國消化幾年了
記憶體製造方面也看到中國業者展現初期成效,除長江存儲於9月量產64層NAND Flash、2021年計畫量產DRAM之外,合肥長鑫存儲則是於2019年底量產19奈米DDR4及LP DDR4 DRAM;另外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除陸企持續在CPU、GPU、FPGA、類比IC、EDA等積極尋求突破外,AI晶片似乎也成為美中5G爭霸的下一個戰場。
9月平頭哥亮相的首款人工智慧推理晶片「含光800」,且不論其真正效能是否能與國際業者匹敵,但中國業者欲建構一套全面端到雲的晶片生態系統企圖心不言可喻。
中國半導體自主可控的硬體基石,本土突破正在加速,但仍不否認包括晶圓代工、記憶體製造進程仍是落後於全球領先梯隊,而關鍵核心晶片的專利、技術更非輕言可突破國際大廠所築起的高門檻。
幸好中國擁有龐大的落地應用,況且下游物聯網、汽車電子、5G終端等領域對於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將直接推動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技術與產業升級,加上電子零組件環節實力雄厚,因而上游半導體核心突破將是中長期大勢所趨。
大陸加緊衝刺半導體業 2019/10/27 劉佩真
中旬美中雙方貿易談判在10月中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美中貿易戰從3月迄今,已歷經且戰且談、以戰逼和、實質協商等過程,加上根本性的結構問題使美中兩大強權難以於短期間內達成完全的共識,因而現階段美中貿易談判雖獲得暫時舒緩,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依舊沒有根本改變,因此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意志力只會愈來愈強,不會隨著美中貿易談判的變化有任何改變。
從中國官方政策面來看,10月上旬工信部宣佈積極部署新材料及新一代產品技術的研發,藉此推動工業半導體材料、晶片、器件及IGBT模組產業的發展。同時工信部也將啟動2期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進一步推動國內外半導體資源整合與重組;2期大基金不同於1期著重於集成電路設計及製造環節,會重點部署半導體設備、材料、應用端,規畫以扶持行業龍頭、發展園區聚集資金、補助中國產業鏈等方式來進行,此皆宣示中國將持續以政策支持半導體業的發展。
從中國半導體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科技紅利之有效研發投入,才是建立獨立自主核心技術體系的有效手段,即持續高效率的研發投入是科技企業成長的真正內在動力。中國半導體業者除在封測方面投入先進封裝技術產能的擴充,特別是Bumping、WLCSP等,為即將到來的5G通訊和物聯網發展商機提前佈局,以及晶圓代工方面力求2019年底前進行14奈米FinFET量產計畫,同時12奈米製程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第一、沒有適時轉型
這幾年大陸市場最重要的趨勢,就是電商興起,馬雲甚至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強調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不僅是純電商。除了O2O以外,另外「業態融合」也是趨勢,如阿裡這2年爆紅的「盒馬鮮生」,就是超商、餐飲和電商物流的三合一,可算是真正的「趨勢領導者」(trend setter)。25年前,台商曾引領大陸消費趨勢,如當年上海的太平洋百貨,現在只能跟在陸企後面。
第二、沒有接地氣
大部分的台商都是第一代,現在已6、70歲。然而現在中國大陸消費市場主力是90後、甚至00後,他們的背景、思維、習慣及文化和老一輩完全不同,也就是所謂的「千禧世代」,不能再用傳統的方式和其打交道。現在還能存活的台商都非常年輕且本土化,重用大陸幹部,不再依賴台灣經驗。即使台灣有好的基因和創意,也需和大陸特色融合。
第三、規模太小
台商傳統思維就是站穩腳步、慢慢發展。這在大陸是行不通的,任何成功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別人複製,你如果不懂跑馬圈地,只能將市場拱手讓人。現在市場上資金太多,但好的企業太少,台商不擅資本運作,錯失機會。未來應該強調管理,打造核心競爭力,拉高經營門檻,輸出商業模式,形成規模化區域格局,並創造品牌價值。
第四、速度太慢
今天的中國市場,是世界級戰場,台商的失敗與淘汰,並非由於市場沒有潛力,而是我們不夠世界級。目前最具競爭力的台灣服務業,是珍珠奶茶,創意、服務和發展速度,皆很優秀,然而大陸業者如「喜茶」已追上來。部分台灣業者轉而走向世界,或許這是台灣年輕人的大好機會。台灣服務業最大的商機在於全球市場,不論是中國大陸、東南亞或美國,然而最大的危機是,許多人只想待在台灣,搞一個小吃店。
今天即使你是服務業,也不可能迴避兩岸矛盾,一芳水果茶就是例子。最近川普出賣其盟友敘利亞庫德族民兵,重創美國信譽,「經濟學人」以「Who can trust Trump's America?」專題報導,我們覺悟了沒有?台灣未來只能相信自己,不能再依賴別人,更要全速邁向世界。
回應
不進則退,大家有空可以到大陸平潭看看,連這種小縣城的超市都能掃碼自助式自動手機結帳,不需要店員.台灣的媒體跟政治人物呢整天忙著鬼扯蛋,台灣人分化成兩派天天鬥你揍我一拳我給你一腳,像聯合報這種媒體也墮落到全是膚淺或商業考量的低俗報導
這幾年台商在大陸凋零得特別快,這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傳承,第一代退休,第二代沒有興趣接班;另外則是被時代和環境淘汰,無法與大陸本地企業競爭。
20多年前,台商極受重視,每一個城市都有台辦,專門服務台商。5年前貨貿、服貿協議簽署之際,雖然兩岸關係已大不如前,大陸還是給予台灣很多優惠,甚至超越外商,比如說由台資控股的證券商牌照。
然而今天台商已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不僅是企業,個人也是如此。那些有技術專長的台灣人還能存活,比如說半導體,但只是替大陸打工,不可能自己成立事業。
台商大舉回流,主要限於製造業。這並非由於台灣環境突然轉佳,而是因為美國的制裁和關稅,以及中國大陸人口紅利及優惠條件逐漸喪失。
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早已不在工廠,而是市場。你沒有看到很多從事「中國市場」的台商回流,事實上他們衰退的更厲害,有些甚至已經消失。
「中國市場」的代表性台商是康師傅。泡麵早已從工人食品轉變成網紅推薦的時尚點心,品質取代了價格。康師傅近期推出一碗68元人民幣的方便麵。
10幾年前,台商麵包烘焙業曾經紅過一陣子,如85度C和克莉絲汀,現已被新加坡的Bread Talk取代。但更驚人的是瑞幸咖啡崛起,僅4年就在美國上市,雖然仍虧很多錢,但網點遍佈全中國,對星巴克形成龐大壓力。
曾有一段時間,台灣的餐廳和小吃在大陸還算滿紅的,如金錢豹、呷哺呷哺、鹿港小鎮,但現在大陸的海底撈取而代之,其服務及創意遠超過台商水準。早期,台商在服飾領域也曾以設計和性價比取勝,如女鞋的達芙妮和男裝的湯尼威爾,但如今都不見蹤影。
遇到困難的零售品牌並非只有台商,外商亦然。繼大潤發賣給阿裡巴巴後,家樂福中國最近也轉手給零售龍頭蘇寧。幾年前,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中國業務,也先後出讓給私募股權基金。
台商經營大陸市場和品牌失敗,有以下幾個原因:
有人很緊張中國GDP會不會破6,我看沒必要 2019-10-24 觀察者網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2%,創下了2007年次貸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按照此趨勢,“5”的時代不遠了。
......
不管某些人是否承認,現在的中國就是個超級大國。我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90萬億人民幣(13萬億美元),這是全球總體量的六分之一。這時候我們不應該繼續盯著短期的經濟波動,而應該考慮如何做大做強規模經濟。
一個國家的GDP,隨著基礎量的變大,增速放緩這也是規律使然。人均GDP,雖說和老牌發達國家比還是低的,但均值一直在高速上升,且人均GDP直逼一萬美元。所反映的就是個人的消費,從不斷上升的手機消費、家電、汽車旅遊等等就可以驗證。
如今的中國不僅是消費大國,同樣也是生產大國。除了超級基數的人口優勢,逐漸走高的公民素質,我們也在拼命追趕,以求後發優勢。另外我們也在自主創新,比如我們在航空以及5G的研發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所以,未來哪怕別“6”迎“5”也絕不意味著繁榮的結束。而可能恰恰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開始。
回應
是時候脫敏了,破也沒關係。
今年如果是6%的話,絕對數來說,相當於08年GDP增長了18%,而08年實際是9%多點,即使扣除物價因素,也是高速增長
應該不止18%,現在的經濟社會環境跟08年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舉個例子,使用移動支付的交易應該有很多沒有算進GDP統計中,現在租房者相比08年多了很多,房租也無法統計在內,而房租在西方國家就占了GDP很大的比例,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要按阿三那邊的統計方法,我們的GDP增速得20%以上
現在有人說中國的GDP實際是被低估的,我也這麼認為。但是,為了拉高GDP而更改GDP的演算法是很讓人無語的行為,中國沒有這麼做,這很好。
把中國當工廠的台商在敗退,為什麼把中國當「市場」的台商也失敗? 2019-10-25 商業週刊
上週中國大陸公佈第三季經濟增長率,只有6%,乃近30年來最低水準,原因包括中美貿易戰持續以及內需疲軟,未來發展動力恐怕會進一步低速,對全球經濟將帶來深遠影響。
事實並非只有中國經濟不好,全世界皆然。根據國際貿幣基金(IMF)最新報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下修至3%,台灣今、明兩年成長率下調至2%及1.9%,不過今年台灣和南韓並列亞洲之首,新加坡只有0.5%,香港因為反送中事件,掉到0.3%。
這對台灣企業來說,意義重大。中國大陸經濟不好,對於我們當然有影響,兩岸關係進入對抗期,更是雪上加霜。
美媒:4張圖表顯示中國經濟對全球影響力
美國CNBC網站2019-09-24文章,原題:4張圖表顯示中國崛起為全球經濟超級大國 10月1日,中國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這正值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力擴大之時。人們擔心,與美國的貿易戰會影響中國的增長進而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從市場角度看,(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利害關係重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7月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40年,中國將影響22萬億至37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相當於全球GDP的15%至26%。
1.據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的資料,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圖)。此後,中國一直處在這個排位上。一些經濟學家預測,2030年前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
2.中國於1978年啟動了一系列改革,使該國脫離了經濟上的孤立。此後多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斷加速,平均達到10%左右。近年來中國的年均增速為7.1%。
3.中國經濟崛起背後的一個主要驅動力是龐大的工廠網路,它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生產出從玩具到手機的一切產品。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逐漸鞏固了其作為世界工廠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麥肯錫對全球186個國家的貿易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33個國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和65個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
4.除了稱雄貿易,中國經過多年的增長,成為全球投資鏈的主要參與者。麥肯錫報告稱,從2015年到2017年,中國既是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也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作者燕妮•李,喬恒譯)
中國海軍“下餃子”船廠能賺多少錢?1艘055或僅3億 2019-09-14 新浪軍事
中國武器物美價廉在世界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現如今,中國海軍正在瘋狂的“下餃子”,對於噸位不一,性能不一,造價不一的各式艦艇,很多人便會疑問,船廠在造完一艘艦艇之後,能夠賺到多少純利潤?
實際上,對於這種事情,國內早已頒佈了相關法律和條款。根據《軍品價格管理辦法》和《海軍艦船訂貨合同管理規定》,軍品的利潤必須保持在5%以內,相關的專案會有專門的監督組和督查組監視,一旦違規則會被移交給軍事法庭受理。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一艘造價60億人民幣的055驅逐艦,船廠實際上能夠拿到的錢只有3億人民幣左右,還是最大的。而一艘造價為35億人民幣左右的052D驅逐艦,利潤最大維持在1.75億人民幣。一艘造價為14億人民幣左右的054A型護衛艦,船廠最大的利潤僅為7000萬人民幣。
而這之中,產量最大的056型護衛艦單艦價格在7億人民幣左右,其利潤也就是3500萬元。071型船塢登陸艦造價在19億元左右,僅比054A型護衛艦要貴點,其純利潤也就是9500萬元。利潤最豐厚的當然是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一艘航母保守估計造價在100億元以上,那麼它的利潤就是5億人民幣以上。核潛艇造價如果按照80億元計算,則是4億人民幣。
這樣的利潤相對於國外,真的非常良心。如果同樣的訂單放在國外,軍火商估計都不會正眼瞧。以英國31E型護衛艦為例,單艦價格據說不超過2.5億英鎊,但就是如此價格,英國造船廠竟百般推辭,表示要先滿足民用訂單。(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回應
中國的軍工體系說到底,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穩定與安全。不是和洛馬公司那種西方軍工集團一樣只為了賺錢。這兩者有巨大的區別。所以,軍工哪怕賠錢,也要幹下去。這為的是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這個收益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大跌眼鏡!Costco上海開業後 出現民眾排隊退會員卡 2019-09-02 聯合報
好市多(Costco)於8月27日在上海開幕,開業首日人潮洶湧導致當天下午暫停營業,不過人民出版社主辦的「每日人物」報導,開業5天後也就在8月31日起,Costco開始出現排隊退卡的隊伍人潮。
報導指出,Costco剛開幕時,為了吸引顧客打出優惠折扣,成功吸引人潮製造話題,然而開幕日當天吸引許多人的商品被搶購後已暫時缺貨,尤其比零售指導價還低人民幣1元、售價人民幣1498元的飛天茅台已經從架上消失;原本售價人民幣32.9元的2瓶裝冷藏牛奶,也已經調到人民幣53.9元,不再像剛開幕時如此吸引人。
此外,有一對年輕夫婦抱怨,原本是因為地方大、東西又好,才會帶小孩一起逛,想不到卻被人潮擠爆,把小孩搞的不停哭鬧,因此決定不會再來,於是在31日選擇辦理退卡,然而連退卡都要排隊,退卡隊伍的人潮甚至多到Costco員工沒時間休息,從上午一直工作到下午2點都還沒吃午飯。
Costco實行倉儲會員制,盈利貢獻主要來源於顧客購買的會員年卡,而不是透過商品銷售進銷差獲得利潤,Costco在5月開始辦理會員卡,在大陸推出兩種會籍,分別是金星會員主卡年費人民幣299元;企業會員主卡年費人民幣299元。
由於Costco有90天無理由的退換機制,因此上海店開幕前就不被大陸網友看好,認為規則會被「刁民」玩壞,沒料到幾天後就出現退卡潮,對於以年費為盈利主要來源的Costco來說是個壞消息。
Costco的商業模式更像是仲介,會員費就是服務費,直接對應消費者和供應商,極低的利潤僅僅用來平衡一系列成本,真正的利潤只能從會員費裡產生。2018年Costco淨利潤是31.34億美元,僅會員費便已達31.42億——比整體利潤還要高。Costco的利潤來源當然不言自明瞭。
除此之外,Costco還在運營等方面做到了開源節流。
口口傳播之下,美國平均每10個家庭便有4家坐擁 Costco 的付費會員身份。
2019年第一季度,Costco便以13.1%的市佔有率佔據美國老大地位,沃爾瑪僅5.4%。
自2013年起,中國的商品零售額雖保持上升態勢,但增速不斷放緩。2018年前十個月,零售額增速甚至跌至一位數。不過從網上零售額及其在零售中所占比重來看,增長勢頭十分喜人,各大電商也在購物節中爭相創造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銷售記錄。
在分析人士看來,阿裡的盒馬生鮮、永輝的超級物種等借助大資料線上線下協調配合的新零售商家,均有可能成為Costco的有力競品。
加之“土著”商家在資料積累和運營模式上更瞭解中國人購物習慣,這些都是costco必須面對的挑戰。
今天是Costco開業的第二天,美式大倉庫門口依舊排起長隊。但是這隊能排多久,恐怕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回應
大家不就圖個物美價廉嗎,國內大型超市不能模仿這種模式嗎?!
Costco基本全是高單價的產品,低單價的很少,只是讓你覺得了便宜,這樣他的銷售額才能飛漲……
這件事兒一定要辯證的看待。一個美國零售巨頭,選擇這個時候來中國開店,是什麼意思?總統正在召回美國企業,貿易戰陰雲還未散去,這個時候趕來登陸,其用心何在?
是的,所以政府大力宣傳開市客隆重開業,特斯拉驗收竣工,就是為了打川普點臉。
國人愛占小便宜,羊群效應。滴滴打車就是一例,先補貼,拉攏人氣再市場價。COSTCO,估計也例不了外。尤其要加入會員費,更不能跌破市場成本價,有集資嫌疑。
俠客島:Costco的套路能在中國玩多久? 2019-08-29 海外網
這邊廂大媽突出重圍,在烤雞佇列前彰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決心。那邊廂大爺老當益壯,左手茅臺、右手五糧液,若非“限購一瓶”擋住去路,不搬它兩三箱終究意難平。Costco的庫存在開業五小時後漸漸被掏空,以至於不得不宣告暫停營業。
自1976年在美國加州聖達戈成立以來,Costco便客流如織。僅靠物美價廉就能實現嗎?
Costco中搶購的人們裝滿的購物車,大概都是在貨比三家後做出的理性選擇。
不過結合行為經濟學的一則理論來看,為了讓顧客把購物車塞滿,Costco也是花了不少小心思。
每種品類,只提供2-3種選擇。
在Costco店裡,沒有任何指示標誌。隨意打亂擺放位置,還經常變換商品位置。為了找到心儀商品,顧客在繞道而行的過程中難免被計畫外購買商品打動,不知不覺中將其放進購物車。
作為會員制的超市,Costco從2019年4月26日起開放會員註冊,會員費一年299元。尚未開業之際,Costco便已通過宣傳其物美價廉及會員優惠收穫了數萬名會員。
作為會員能享受哪些優惠呢?所有3000多款精選產品超低價格,商品90天無理由退貨,對會員卡不滿意可以退卡。
這一制度安排很顯然擊中了消費者的“損失厭惡”心態。會員費都交了,要是不多買點,豈不虧了?
不僅是會員制度,Costco的選址——設在郊區,也利用了這種心態。
首家中國境內店鋪選在遠離市中心、但直通地鐵的閔行區朱建路,付出一個多小時乘車成本的購物者很難不產生這種心態:大老遠來了,要是不多買一點,怎麼對得起搭進去的時間?
Costco祭出低價策略,保證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超出、須向CEO彙報並經董事會批准。
來Costco,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大膽下單、大膽辦會員吧,因為沒有風險只有好處。
最後,誰不喜歡在購物的結束還有“彩蛋”呢?就像宜家的一元錢甜筒一樣,Costco有三十多年沒漲價的熱狗套餐。
1.5美元的波蘭熱狗套餐內含無限續杯飲料,廚藝精緻不見得,但管飽綽綽有餘。
在中國,Costco的披薩也是便宜大份,離開超市之前,最後“薅一把羊毛”,這樣的購物體驗當然是愉快的。
曹德旺為啥被美國工會欺負了 2019-08-27 觀察者網
昨晚熬夜看完了紀錄片《美國工廠》,這部被奧巴馬夫婦加持的紀錄片十分真實,導演不帶偏見、力求客觀的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記錄中國福耀玻璃投資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工廠的一波三折。
2017-6-12《紐約時報》刊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報導了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遇到的困境——車間裡的文化衝突。
曹德旺此前解雇了幾位美國高管,認為他們沒有時間效率,拿錢不幹活。美國人卻說中國工廠不注重安全、環保,生產線沒有停下來,工人上去就修。
更令曹德旺煩惱的是,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還針對福耀發起了激烈的工會運動。中國資本家在美國被工會欺負,這種以前根本不可能想像的場景,居然真的發生了。
美國的工會多如牛毛,最大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工會組織是勞聯-產聯(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1955年,當時美國最大的兩個工會組織,勞聯和產聯在分裂多年以後重新實現合併,這被看作是美國勞工運動的巔峰時刻。
….
回應
對中國政府和企業來說,美國工會不是一個好應付的對手,但卻是一個必須認真面對的對手。
這個結論沒錯。問題是美國公司都無應對的工會,怎麼指望中國企業應對?結論:要麼美國工人拋棄工會,要麼美國放棄製造業,答案顯然是後者。曹德旺僥倖成功,是因為他的玻璃是剛需;且玻璃運輸成本太大,外國產品直接替代難度大。對於其他的中國製造業沒有示範效應。富士康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所以,普通的中國製造業有可能在美國取得成功嗎?不能!科技企業可能嗎?更加不能,比如華為在美國的子公司、研究所。
看完紀錄片只能說曹德旺活該,美國工人活該,首先福耀缺乏足夠的安全措施,而美國工人,懶,效率極其低下,不聽指揮,對中國企業一邊想賺錢一邊抱有歧視,始終認為福耀是中國資本家的壓制,於是給了工會機會,一邊要求減少工作時間一邊要求加薪,同樣的時間中國工人效率遠遠高於美國人而且薪資更低廉,他們又覺得中國人搶了他們工作。到最後那些一邊賺著福耀錢一邊和工會勾結杯開出的人,我看著真爽,又懶又壞活該這種下場。
茅于軾北京天則研究所被查封 禁接受採訪 2019/08/28 中時電子報
茅于軾是中國大陸自由派經濟學家,高齡已90歲,曾獲得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獎。目前擔任天則經濟研究所榮譽理事長,人文經濟學會理事長。
由中國大陸知名自由派經濟學者茅于軾所創辦的民間智庫天則經濟研究所已遭北京官方取締,理由是「未經登記擅自非企業單位進行活動」,其旗下的北京中評網資訊技術服務公司執照亦被吊銷。目前天則研究所與旗下公司員工已遣散,茅于軾本人則不允許就研究所被取締接受外界採訪。
據《中央社》報導,天則經濟研究所7月起收到北京當局取締通知書,並吊銷旗下公司營業執照。天則將提起行政覆議和訴訟,但也同時暫停活動,並進行資產清算。
媒體嘗試致電天則經濟研究所創辦人、大陸經濟學家茅于軾時,其家人轉告「上面已不允許茅老師再接受採訪了,希望你們能理解,非常抱歉」。研究所的電話亦都轉為空號。
報導說,北京市昌平區民政局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的「取締決定書」指出,天則研究所及其下設分支機搆「未經登記,擅自以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名義進行活動」,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亦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吊銷旗下北京中評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理由是網站「在未依法取得『網路出版服務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從事網路出版服務」。
天則研究所發出的聲明表示,上述兩項通知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5條「公民有言論、出版、結社自由」的規定;兩項處罰都沒有事實根據;並且因不遵循《行政處罰法》規定的法律正當程式而「無效」。
聲明強調,天則所將提出行政覆議和行政訴訟。在行政覆議和行政訴訟的同時,將召開中評網股東會並進行清組,同時停止以「天則經濟研究所」為名義的活動。
《華爾街日報》則引述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表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生存空間了,除了關門以外,別無選擇。
報導說,茅于軾和多位學者於1993年成立天則經濟研究所,作為促進市場改革以及加強私有財產權、法治和其他自由主義思想的工具。但自去年7月起,天則所便多次面臨辦公室被封、旗下公司遭取締,港媒亦曾報導北京當局已決定全面封殺天則所。
白人至上,其他人種只能受你奴役?強盜邏輯,人家讀書,你可以不批准,別人讀書讀得好,讀完回國工作,研究成果就俾說盜用技術。
這些美國白人都是雜種,滿口種族歧視,白色恐怖又在美國出現,全世界應該團結起來打擊美國恐怖主義,特別是美國特朗普政府裡面的白色恐怖分子
臺灣人說,我們有言論自由,於是夜問打權關了。
開放的也是你美國,關閉也是。說清楚就閉關鎖國算了。
美國現在的膽心就是二戰前的英國。怕世界第一強國被中國趕上。中國幾千年來不都是世界最強大的,現在只不過是從新站了起來。你們八國聯軍不要怕,當年搶燒了多少中國文物國寶金銀。會有那麼一天要你們自己送回中國來。
狗屁的民主國家。美籍華人要小心點,美國從來沒把你們當成同胞,處處提防和懷疑你們。
炎黃子孫是打不挎的,終將會回到他該有的位置上,打壓只能促進我們更加團結,更加拼搏,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波瀾壯闊的復興,重回世界之巔!
美帝開始閉關鎖國了。
失去自信,國家開始衰敗的前兆
你看華為被打壓就知道誰的科技比較強,明顯美國擁有主導權而中國根本稱不上是對手。
去看看華為事件的真相和美國司法黑幕與霸權吧。只是當年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的翻版罷了。
反對人才流向中國,為什麼流向中國呢,因為美國經濟弱了,但是自由民主呢?
只有民豬在港臺
二戰前昔?所有在美國日本人,都是間諜?現在的美國連綠狗也是間諜?
印度人?你想多了額…印度人真的是被奴化的奇葩民族
美國的雞吧邏輯:打了你,還不准你還手!
美國以前就是這樣的啊,亞洲日韓臺灣就是一動不動給他打,打完還得問他手疼不疼,慣壞了,碰上硬茬子美國就不行了
畢竟拳頭大說話嘛
2019.07.14【文茜世界財經週報】美國「紅色恐懼」 在美華人尷尬的政治氛圍
回應
沒有麥卡錫主義,就沒有中國的兩彈一星,所以在這個層面上,麥肯錫是共產黨的好朋友
中國這幾年高科技爆發就靠美國麥肯錫主義了,我希望來的更猛烈些吧
美國的情報戰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跟美國比實力相差十萬八千里。
大陸真金白銀想請這些專家回國,人家都不答應,哪裡又會冒著喪失名譽和身家的風險給我們做間諜。還得謝謝美國人幫了咱們。
所以說,川建國並非浪得虛名啊
川建國同志要好好保重身體,還有照顧好你妹妹菜菜子,革命尚未成功,二位同志任重道遠。
知道華裔學者為美國貢獻了有多少嘛?所有控制學術交流的行為都是在拖國家前進的後腿,真的懷疑川普是不是雙重間諜?真的是為美國好?美國繼續偉大?
白人要你讀不了書,你給錢給到一半就全無意義了。 中國政府應歡迎人才給予避護和空間。
我只是覺得那些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回來當然好,對國家有幫助,但不值得我個人尊重
只要能回國,統統歡迎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美國應該是“藍色恐怖”才對,這是民主自由的恐怖,好好享受吧
千萬華人替美國科學界賣命的幹了大半背子,沒謝字還打壓。無恥貪婪的美國人
科技開放,然後中國學生學習研就是竊取,什麼他媽的邏輯,然後別人有點科技突破,就要求
總體來說,留學生對美國的貢獻遠遠大於對於大陸的貢獻。這種事永遠是雙刃劍,不可能優點都占盡,缺點一點都沒有。
來學校是幹嘛的?學習,學習是用來造福社會的,連醫學社會學的人都殃及,美國的自由平等嗎?
美國的專家來自全世界,美國豈不是偷竊全世界的技術。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會因為他們的某些機構成功,也會因為這些人失敗!以前的美國之所以讓人為之嚮往是因為高度的自由和開放,現在好了,快趕上朝鮮了!準備關起來自嗨了!
看到老美這麼慌張,我就知道土共做對了,走對路了!小老百姓一名,我就好好上班,照顧好小家,不信謠,不傳謠。
美利堅的DNA裡,“美國”與“世界第一”是同義詞 2019-07-13 觀察者網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馬丁•雅克, 復旦中國研究院訪問教授
馬丁•雅克:非常高興再次來到“思想者論壇”,由於我只有7分鐘,所以每講一點我只會花60秒。
第一,當今全球化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崛起。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的中心在歐洲沿岸,或者說是在大西洋兩岸。如今人們預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將在中國、印度這一帶。
第二,中國對全球化的理解(特別是華為的成長模式)與西方完全。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占全世界GDP還不到1/3,到2000年時已達50%,目前占59%。與此同時。胡鞍鋼教授預測2030年會占2/3。
第三,早期多極化一般是指歐美等作為一極的政治實體,而我認為多極化興起的過程也是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意味著地區主義(regionalism)的興起。
第四,中國在崛起,多極化同時,兩極格局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第五,自上世紀8/90年代全球化興起以來,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起到主導性作用。可是情況變化得很快,在發展中國家被我所謂的“發展實用主義”取代了。
第六,美國正在從全球化中抽身。在美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之前,這個世界將會陷入一種越來越不穩定的狀況。
回應
美國領先兩百年而已,中國領先幾千年,近代落後不照樣被揍。還領先的基因,沒這回事。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是不講民主,而是不再迷信西方式民主了。
發達國家依靠自由民主而實現發達,發展中國家擺脫不了神權、君權、特權的束縛,只能釆取實用主義而取得一定程度的追趕式發展。
發達國家依主要是依靠殖民和人口貿易,自由民主不過是他們發達之後的偽裝!並以此忽悠發展中國家。具體可以去看17-20世紀西葡英法德美是怎麼成為世界一霸的,世界學習自由民主的100多個國家,只有韓日等國成功,其他的都被忽悠成“南斯拉夫解體”“蘇聯解體”“阿拉伯之冬”之類的東西了
但是,為什麼川普知道任何貿易戰都是兩敗俱傷的事情,他還是要掀起一次又一次與他國的貿易戰呢?其實,這就是川普的一種過度算計,一種更大規模、影響更為深遠的算計。川普總統上任之後,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來顯示其在任上的能耐和業績,以便再一次欺騙美國選民讓川普總統競選獲得勝利。
因為,通過挑起一次又一次地與他國貿易戰,不僅可以顯示川普權威,也可讓世界新聞媒體天天圍繞著川普轉,每天都有他的新聞,每天都讓他坐在電視機前,同時也會讓國內民眾感覺到川普在為他們爭取利益。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川普要把世界各國的經濟重新陷入衰退的邊緣。如果真的到這個時候,川普肯定會大手一揮,停止對各國貿易戰,並讓世界經濟重新走向正軌。這樣美國國內居民要感謝川普,世界各國也要感謝川普,是川普拯救了快進入衰退的世界經濟。
同時,川普在通過貿易戰來造成全球經濟衰退,造成國際金融市場混亂之後,也是川普操控美聯準會的最好方式。近幾個月來,川普一直在採取施壓、謾罵、羞辱、恫嚇等方式攻擊美聯準會及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其目的就是要讓美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寬鬆了再寬鬆。但是,按照實際的資料,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已經保持近130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美國工人的失業率創造了60年來的最好水準,而美國通貨膨脹率低很大程度得益為經濟全球化。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實際的經濟資料及美聯準會利率變化模式,要讓美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突然逆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川普就是要讓各國的貿易戰升級,以此來製造全球經濟混亂及造成全球經濟衰退。
可以說,在川普一而再再而三的威嚇和喝斥下,今年開始美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開始突然轉向,由貨幣政策正常化完全轉向美國的貨幣政策可能再度寬鬆。在川普看來,如果他迫使美聯準會減息不僅能夠刺激美國經濟增長,也可以讓美國股票再次膨脹及價格上漲。而這些都是川普的業績。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選民豈有理由不投票川普當選總統呢?
為了謀取個人政治利益,川普機關算盡,對美國及整個世界肯定後患無窮。對於全球各國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與他玩。目前美國眾議院議長斐洛西就是採取了這種策略。川普的最後結果就如他做生意一樣最後同樣會成為一個破產的商人。
川普的過度算計後患無窮 2019/07/07 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易憲容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是美國歷史最為過度算計之人,估計在美國歷史上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肯定是無人出其右。川普做企業、做商人幾十年,表面上風光多年,但頻頻破產,目前連企業的稅務報表都無法陽光於天下,川普一輩子企業經營都在算計國家稅收,算計霸淩其他企業,而不是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方式來進行。
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與當時美國的社會政治背景有關,與美國絕大多數中低收入的民眾希望一位新的總統來改革既有的社會利益結構和現實有關,儘管這是當時社會之趨勢,但也與當時美國的思潮及川普深度算計有關,而川普這種算計把外國的力量都用得淋漓盡致。就知道,川普做任何事情都會沒有底線。對於一介書生氣的民主黨候選人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是川普的對手。
川普美國競爭競選勝利之後,川普更是會感覺到他這種過度算計的這一套是致勝之法寶。所以,川普總統競選勝利之後,其執政更是把這種過度算計應用得爐火純青,無所不套上這種過度算計之思路。只不過,川普這種過度算計所達到目標有長短之分而已。
比如,川普上任後所有的經濟政策核心,就是如何通過貿易戰讓全球正在向好的經濟製造混亂。所以,川普上任之後,他以「美國再偉大」、「美國第一」為幌子,認為以往與美國簽署的所有的貿易協議都不好,都不公平,都對美國不利。因為這貿易協定不僅搶奪了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導致美國工人的失業,也讓外國剽竊美國的知識產權創造了機會,導致了美國企業競爭力下降等。所以,川普的口號及貿易政策就是要重新來談判貿易協定,否則美國就得對國外進入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所以,川普總統一上任,就與世界各國打起了關稅戰,對歐盟、日本、加拿大、印度和拉丁美洲都成為他的戰利品,對中國貿易談判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爾反爾與升級,從而掀起一次又一次貿易摩擦的高潮。
但實際上,從幾百年來的世界經濟文明史來看,專業化分工及規模化經濟是現代經濟效率及社會福利提升最好的方式。而貿易一體化及經濟全球化實現這種經濟目標的最好方式。事實上,近百年來,尤其是近幾十年來,經濟全體化更是讓世界各國都分享到巨大的貿易一體化利益,只不過各國的利益分享有大小之分而已。
Google麼可能因為川普放棄中國的市場,要是Google 給中國手機廠使用安卓系統那中國必將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系統屆時Google的版圖將被中國手機廠給吃下
其實各家品牌都可以通過安裝一個小app來安裝Google服務框架,然後就可以自己安裝全家桶裡邊的app來曲線實現使用Google服務。我之前的HTC手機就是這樣,華為海外版的系統初始狀態會像大陸的安卓系統一樣,雖然不再預裝有安卓原生的這些app,不直接提供Google服務,但通過手動安裝Google服務框架之後還是可以使用原生系統的app和Google的服務。
Google和華為的Android層級是相同的,拿開源的系統閉源,虧你特朗普想得出來,光專利控訴就能讓google破產了!安卓是開源社區共同的成果!自2005年以來,已有超過1400家公司為Android系統的內核Linux做出了貢獻。而三星與華為則深入參與到了整個Android系統從基礎代碼到最終成型的過程之中。Linux內核代碼,穀歌貢獻度是3%,而華為占1.5%。linux的核心都是開源的,Android的閉什麼源啊?Android就是弱化電腦功能的Linux,Intel和Nokia有Meego,都是基於Linux的,沒有一點高大上!安卓系統本身又無法封,只是無法安裝google元件,對歐洲影響也不大,歐洲本來就立法禁止安卓手機預設安裝google組件,沒什麼大不了的,華為又不需要GSM服務照樣可以另起爐灶,只要有開源版aosp安卓,華為自己可以加入方舟編譯器,開發另一個分支的Android,與Google分庭抗禮,就像微軟現在自己開發另一套edge chroium。加上國家舉國反抗美國制裁,國內大力支持華為版Android,我相信世界會存在兩個分支的Andro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znACfsJQA
中國首款基於龍芯CPU晶片的國產功能變數名稱伺服器06-28發佈
中興07-02上月底中興5G專利世界第三,正研發5nm工藝5G晶片 (回應:典型的國企語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一事無成?高鐵/高速/J20/運20/航母/超高壓輸電…那個不是國企幹出來的?中興比不上華為研發經費達營收的14.9%,中興的12%比絕大多數公司強太多了.)
華爾街日報06-28美國本土僅存的一條蘋果生產線也悄悄轉到中國
G20川習會06-29彼此停止課徵新的關稅,美企可繼續向華為銷售產品,幫華為?是在救連任競選!
晶片領漲大盤07-01美國標普再刷歷史新高
07-01滬指重回3000深證暴漲352點
安撫鷹派07-01商務部:非赦免華為擬發「暫時許可」給華為
日媒拆解華為最新手機:美製造商零件占比僅為16%
韓媒:想不到G20一結束日就“一刀封喉”韓最強半導體產業,南韓慌了/抗議將訴諸世貿,陸日韓自貿區談判恐遭擱置
美報復性關稅砲口07-02轉向歐盟
台晶片人才赴陸發展 3年薪資等於在台8年
說真話了!白宮顧問納瓦羅:售華為低階晶片,禁華為5G是大事
華為回應川普放寬禁令:對美企是好事,對華為沒大影響,因已採取措施因應禁令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揭曉 華為第一
川普放寬禁令關鍵原因:美企遊說,禁售將切斷美企在中國的市場,華為也將從全球其他企業取得零組件,這將使美企全球處於嚴重劣勢,反過來影響美國國安。
回應
美國想讓你不能用的時候就不能用,穀歌是受政府控制的,還是自由系統嗎?美國說華為受政府控制,自己打臉嗎?美國:民主的控制能叫控制嗎?
華為是不是政府控制的企業美國沒找到證據,可Google是政府控制的企業已經是實錘了!
我一直都是買國行手機,單獨找APP安裝也可用穀歌服務啊
對國內影響不大,但華為的國外市場就難受了
穀歌這傻逼,一邊效忠美軍,一邊又好意思舔著臉喊他媽的自由、民主、安全~~當初把穀歌趕走就對了。
屠殺華為害慘誰,美又一晶片廠被打趴,博通下砍財測06/14股價暴跌逾8%. 600多家美企籲川普取消對中國加稅
撐不住了?!美3大晶片廠06-17遊說華府鬆綁華為禁令
任正非06-17華為是打不死的鳥:預估在美制裁下2019、2020年銷售額將下降300億至千億美元,不過2021年華為將會重新煥發。
以華為4G為基礎建立5G占2018年歐洲基站超4成
華為新機榮耀20 Pro僅3秒賣1億人民幣,上市14天內銷售已破百萬支,華為將提高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抵消部分海外業務下滑,市佔率從原估計35%達45%。
環時社評:中國半導體產業要做“打不死的鳥”
CNN:儘管美國打壓華為06-20一項5萬人調查顯示問鼎中國最具吸引力的雇主
任:華為可獨立應付美方禁令,年營收下滑10%是小事。
如蘋果想搬生產線, 郭台銘說要搬離中國,富士康06-17否認(回應:血汗工廠富士康撤離後,新代工廠強勢崛起,郭後悔不及)
郭「反送中」指「一國兩制」是失敗的,更稱國台辦操控某些台灣媒體,郭嗆陸廠關,國台辦21字低調回應,郭嗆:怕我搬走.
挺獨抹紅韓 郭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算了
唯一有2款7nm晶片的廠商,華為06-21發佈麒麟810
不甩美國禁令 拉美國家挺華為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5G大博弈招招精彩:美扣押孟未見效,狠招傾巢而出,不准賣/買晶片/用安卓/參與WiFi等,中方除了頂/打入/打劫最重要是做活。
下馬威?G20川習會前,繼華為之後,美對中5超算企業出口黑名單(回應:即便美國禁令,中超算多次問鼎世界第一,同時完成去美化均已配備中國晶片。)
報復孟晚舟案06-25中國暫停進口加拿大肉品
華為06-26不受制裁影響2019年底發貨50萬5G基站
紐時06-25高人指點美企繞過禁令出貨華為
華爾街日報06-25中國貨「洗產地」避美關稅:越南從中進口年增80.8%對美出口同類產品年增71.6%;台對美出口同類產品成長56.3%。(回應:川普趕快加台越稅25%)
英最大晶片公司戴樂格06-01表示若中美技術戰升級 將選擇站中國
反「暴政」!華為05-29向美申請封殺令違憲
華為助力英國05-30首個5G新聞直播,流量太大BBC記者措手不及:全靠華為讓英領先中國人使用到了5G!
英不封殺華為 美將限制情報分享
日本軟銀5G排除華為 選定易利信和諾基亞
諾基亞06-05稱5G合同數超華為回應:華為合同數也是42份,訂單數是虛的,大小單有區別,華為執行力最強,諾基亞1季虧損同比擴大56%達5.85億美元。
不畏科技戰 中國06-03宣告進入5G元年
歐洲電信巨頭沃達丰05-30華為設備沒有後門
蘋果手機現大量追踪程序,或在深夜洩露個人隱私
大疆06-25將在美組裝新型無人機Mavic 2規避制裁風險, Mavic 2無法透過網路傳輸任何訊息,只有在降落後才能讀取數據。
中俄元首06/06會晤合作總額超200億美元,美圍剿華為後首張大單將在俄開發5G網路
華為06/06已實現5G全系列業界領先自研晶片商用規模,在30國46個5G合同/基站超10萬個,居全球首位。
孟晚舟引渡案 加拿大明年1月聆訊
孟能躲過牢獄之災嗎?法律自衛成功希望渺茫,要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力!
神速!華為手機系統面世,多家巨頭加入測試,替代谷歌安卓系統
Google示警:圍堵華為恐危害美國國安,因為將促使華為開發自有軟體。
Arm創始人怒了:華為禁令對Arm、Google等具破壞性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06-07禁止華為5G歐洲得多掏620億美元
美媒06-07稱華為禁令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這些企業為何紛紛變臉倒戈華為?(回應:中國市場太大,有國家層面“不可靠實體清單”支援,加上華為自身的努力…)
中國日報網06-12中國速度再次折服世界,基建狂魔背後是硬核實力(回應:中國有如此高效的建設成就,何愁晶片發展不起來)
習06-07承諾與各國共享包括5G技術在內的科研成果
對中國鬆口? 川普06-08將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回應:川普上任828天 華郵:説謊逾萬次 日均8次以上)
斬華為自傷!白宮官員06-09要求緩禁
華為反擊06/14要求美國電訊商Verizon付230多項10億美元5G專利費用
華為一收專利費,美國反華議員就從指責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變臉到指責“專利流氓”
美議員盧比奧06-17提案“禁止華為收美企專利費”被美網友諷“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工信部05-25中國晶片產業取得突破:2012年以來,我國積體電路產業以年均20%以上增長,2018年銷售額6532億元,技術水準也不斷提高,晶片設計水準提升3代以上,海思麒麟980手機晶片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製造工藝提升了1.5代,32/28納米規模量產,16/14納米進入客戶;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2019下半年量產;先進封裝測試占比達30%;刻蝕機等高端裝備和靶材等關鍵材料取得突破。(回應:美國的貿易戰必定催生中國一個新興產業——晶片)
美中科技冷戰下 BBC盤點7大領先:華為5G,超算,基因編輯嬰兒,人工智慧AI,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墨子號量子衛星,月球背面登陸:(回應:這篇文章主旨就是中國的科技都是做壞事的,美國的科技都是造福人類的。)
華為方舟也來了!老外秒懂 (回應:方舟對西方人意識裡就是拯救者,華為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美國才是棋子,花幾十億的廣告費都不及美國的打壓效果好,華為自主晶片/系統註定會對美國造成打擊。)
中興高管爆料!這是一場任正非渴盼已久的戰
華為05-28已獲得全球42個5G商用合約
大馬總理05-30籲多用華為籲/批美制裁/美必須認識到全新強大的中國
SD存儲卡協會/WiFi聯盟/藍牙聯盟/JEDEC協會05-29已恢復華為成員資格(回應:因為華為那些組織加起來都打不過華為,中國市場已超過北美,失去華為損失非常大)
華為自研"超級藍牙"榮耀20系列首發連接距離可達244米
EEE排除華為:中國電腦學會05-30宣佈中止與IEEE通信學會合作
中國電腦學會06-02鑒於IEEE已糾正錯誤,解除華為禁令,將恢復交流合作
台積電05-23稱不會對華為斷貨 國台辦:強強聯合
華為麒麟985晶片台積電已量產 華為Mate或首發
IEEE主席06-01與美商務部對話,爭取學術活動不受干擾
華為禁令半個月後各大國際技術組織(WIFI,SD,藍牙,JEDEC)陸續恢復華為會員;沒有任何公司敢公告說自己對華為斷供;被傳聞斷供的如德國英飛淩/日本松下東芝/台積電等紛紛聲明繼續供應。(回應:文章還是小看華為了,預計晶片都會被迅速替代,海外手機只要方舟系統開源免費也可能打翻身仗,至於台積電7納米晶片,中芯已經收到深紫外光刻機了,理論上量產起碼兩年,但在國家意志下提前實現並非沒有先例!)
不甩圍堵…華為05-30推自研新晶片麒麟720/作業系統“鴻蒙”最早今秋問世將是第一次把手機PC全面打通。
繼“鴻蒙”後05-24華為在歐註冊“方舟作業系統”商標
華為由聯邦快遞寄往中國的包裹 竟被“劫”到美國 (回應:下作無恥也提醒我們黴國的黑手無處不在)
環時社評06-01中方調查聯邦快遞是負責、理性之舉
聯邦快遞06-25吐露"誤處理"華為包裹實情:美商務部逼的,但受夠了將其告上法庭。
紐時:美國還算贏?美築「新柏林圍牆」堵了華為卻使華為掌控4-6成網路
川普封殺華為 鄉村手機恐斷訊…國會急救
任正非05-23華為必須做到世界第一,未來五年將投資1000億美元研發/年2500億銷售,車聯網/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是三大突破點。
央視專訪任:本來就準備打持久戰,越打會越強大,渡過產品切換磨合階段會更強大了。報復蘋果?任:我第一個反對
看了任專訪 世界各地網友評價他:別人對他的女兒和公司如此虎視眈眈,而他依舊如此卑微有愛,如此誠實、正直、謙遜......
任辦公桌上擺著《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經濟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法國版華為孟晚舟事件》作者:歐洲和中國該反擊了 (回應:華為不是法國阿爾斯通,美帝給華為做了全世界廣告,只要華為能抗過去,將成為一面象徵美帝國主義衰落的旗幟,也將為自己和中國贏得天下苦美久矣的國家和民眾的民心。)
聯想北美手機暴增48%營收首破500億美元淨利潤7.97億同比猛增261% 董事長楊元慶05-23聯想沒必要做作業系統和晶片(回應:聯想只是一個組裝公司,如美制裁會直接癱瘓)
中芯國際稱已度過營收低谷05-24申請從紐交所退市,未來交易集中在香港(回應:剛好對比中國聯想說:一旦關稅有變將搬出搬產線!支持中芯國際!沒上市美就沒辦法搞華為。後應會有其他公司退市。)
美推遲華為禁令90天 任正非受訪霸氣回應:不需要,華為已準備好「鴻蒙」系統,別用民粹民族情緒看華為蘋果,喜歡用就用,5G技術別人兩三年追不上華為,不能因為我們領先了美國就要挨打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不止“鴻蒙” 華為把幾乎把整本《山海經》都註冊了,比如:手機晶片取名麒麟;PC處理器晶片取名鯤鵬;人工智慧晶片取名昇騰;路由器晶片,取名淩霄......還註冊了一堆商標,有朱雀、玄機、海藍獸、紫薇星、獬豸等,它們都是來自於《山海經》裡的神獸。
8億網友力撐05.19-20華為手機天貓出貨量漲了130%
習江西考察行程背後有深意:戰略資源稀土/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陸軍步兵學院,中國稀土單日已漲超100%
華為員工信: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回應:看得熱淚盈眶啊!好久沒有體會到這種從長征到上甘嶺的精神了!)
美媒彭博社05-24:不止稀土 中國科技金屬硬實力還有智慧手機電動車電池的鈷鋰,美國政府將關鍵礦物清單擴大到35個,其中有幾項中國是重要供應國:例如用於半導體的砷、銦(液晶屏)、銻(電池)、鈧(燃料電池)、鉍(醫學和原子研究)。
美最高法院05-13反壟斷“蘋果稅”市值一周蒸發1197億美元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瑞士新蘇黎世報05/22與美鬥爭,中保持克制,美別把中當軟弱
美國《僑報》05-22中國遊客赴美簽證拒簽率高,可攜帶現金也減半
馬媒:中美貿易戰火燃燒至影視 中國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被撤檔
環時社評:美休想用打壓華為等企業脅迫中國
環時社評:華為團隊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大多了
美中貿易戰05/22美股收黑 高通挫近11% 蘋果獲利最糟恐掉三成
遭美封殺後首秀 華為05-22推「榮耀20」新機
財政部05-22發佈積體電路設計和軟體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美國商會05-22美企一半會員在中遭非關稅報復,如政府檢查變多、商品清關及申請許可變慢等。
王毅:若美方選擇極限施壓,中方堅決奉陪到底
英國晶片設計商ARM斷供華為(回應:華為已獲得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現有的麒麟980…處理器可滿足一兩年內需求(目前主流手機的CPU都是基於ARMv8設計),斷供後華為無法獲得最新的ARM,但華為有能力改進ARM而生產性能更好的CPU,最終替代一切進口。另外全球第二大GPU英國的Imagination已為中資控股,這意味著也可用Imagination的GPU IP開發新的處理器。目前半導體制程工藝已經趨於極限,使得手機晶片廠商無需再像之前追逐最新的ARM。)
華為反擊 外交部:支持陸企捍衛正當權利
穀歌公司2019-05-20終止與華為部分業務往來,將無法更新安卓作業系統/Google Play/Gmail。數個小時之後,多家美國網路通訊企業包括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等,也相繼決定停止供貨給華為。華為回應如下:安卓一直是開源的,華為作為重要的參與者,為安卓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不受影響,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
相關新聞
川普05-15禁止美企採購華為及70家中企設備
符合這四大標準將被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是否基於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封殺華為的公司(美商務部05-15將華為和70家附屬事業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恐被逐出陸市場
法國馬克宏警告恐爆科技或貿易戰:我們歐洲的看法是不去封鎖華為或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去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歐洲主權。
中:停止錯誤做法 華為:美5G將落後
若北京反擊華為封殺令 蘋果等美企恐成報復對象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專家:華為不是中興(中興2014年從美採購的晶片31億美元占總額53%)。事件後,中企已減少對美依賴。華為與台積電協商,將晶片生產轉移到南京廠。
美媒:擋得了華為進美國,攔不住華為前進(美洲只是華為全球銷售版圖上的很小一塊)
華為不怕美國出口管制05-18海思備胎晶片計畫 拚科技自立(回應:1958年俄國片面撤出所有的技術顧問,1989年西方封鎖,才有了今日。也該感謝美呀,否則備胎會永遠成為備胎。)
產業鏈人士:華為庫存準備至少夠緩衝1年
業內人士:海思在淡季狂下臺積電等晶片訂單,終於知道原因了
華爾街日報:封殺令反傷美半導體
華為6家美供應商股價狂瀉83.2億美元
美試圖切斷華為供應鏈 日韓電子廠也難倖免
美升關稅打華為 陸嗆華府談判沒誠意「來也白來」
轉折!美可能暫時縮減部分對華為貿易管制
美中科技戰:華為無法更新Google安卓系統,但塞翁失馬,不論華為或領導人會快馬加鞭推出本土的作業系統/晶片...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即使美供應商不向華為賣晶片,華為也沒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網:瞭解今日中國的10項事實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2019-06-2在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於2019年7月在大連召開之前,以下10項事實將幫助你瞭解今日中國。
1.中國已將太空探測機器人送到月球遠端。今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背著陸,對這一無人涉足地區的地質進行分析。
2.中國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者。2018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收到了608份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申請,其中473份來自中國。中國申請的區塊鏈專利也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
3.全球1/3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在中國。2018年,中國共有186家獨角獸初創公司。中國一年培育了97家新的獨角獸公司,平均每3.8天一家。
4.中國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但同時也是排放大國。2018年,中國新增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若按照人均計算,則可以讓人略感樂觀。
5.全球1/3的新增植被在中國,自2000年來,人類新增植樹造林面積中的1/4來自中國。
6.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放緩,但依然很高,中國的GDP增長率為6.3%,而全球平均水準為3.3%。
7.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量的一半多。中國人去年購買了10萬輛電動汽車。中國製造的機動車電池占全球的比例超過一半。中國還擁有全球99%的電動巴士。
8.中國遊客正在驅動全球旅遊業的增長。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的人數每年增長超過6%,2020年將會有1.6億人次中國公民選擇出國度假。
9.中國正在縮小性別差距,但依然任重而道遠,中國排在全球149個國家的第103位。
10.中國的競爭力在金磚國家中居於首位。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指數中,中國名列第28位。中國的創新得分僅次於德國、美國和瑞士。
美媒:美國發生激烈辯論,誰失去了中國?
美國《新聞週刊》2019-06-24原題:美國大公司如何讓中國再度偉大 美中關係出現令人震驚的轉變。
向來是外商夢想市場的中國對外開放後,外資不斷湧入:起初是尋找鞋業、紡織等低技術行業的廉價勞動力;後來隨著中國變富,外企看上13億顧客。
超過600家美國公司推動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向全球貿易大國轉變的終極信號。
本世紀頭10年多數時候,中國改革繼續。但500強企業與中國的熱戀開始受傷。中國越來越多發展本土企業,與在華外企展開競爭。早在特朗普當選前,美企的抱怨就開始增多。中國美國商會不久前對美企的調查顯示,超過40%受訪者表示想要回到“關稅前的現狀”。
美雜誌:美國零售業大鱷在華迷失
美國《福布斯》雜誌2019-06-24原題:家樂福是中國零售業“綜合征”的最新犧牲品 就在西方進口商和批發商正應對這個關稅(肆虐)的怪誕世界時,西方零售商繼續發現中國是個開店難的世界。被普遍視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的法國巨頭家樂福,成為最近感受到這種痛苦的西方零售企業,近日宣佈將在華80%的股份出售給中國企業,其中包括(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美國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巨頭)家得寶、(英國零售巨頭)瑪莎百貨等,它們都已關閉在華門店。目前仍在中國開店的是美國沃爾瑪。但儘管繼續在華開著400多家店,已多次表達對在華業務不滿意。
儘管(西方)速食和奢侈品牌在中國生意興隆,但僅有為數不多的西方零售商仍在華開展業務。在中國生意興隆的唯一真正成功零售企業是宜家,自1998年赴華,如今宜家已分別在內地和香港開辦29家和4家店。
港媒:中國兩代留學人,擇業因何迥異
香港《南華早報》2019-06-21大牌跨國公司不再吃香,中國優秀人才青睞冉冉上升的本土科技公司 上世紀90年代,莫莉•劉(音)赴美讀研究生,畢業後好不容易在一家美國諮詢公司找到份初級職位工作。後來她被派回充滿機遇的中國協助公司擴張。美國公司提供了各種資源,讓她有機會在事業上大顯身手,她成為公司在京滬、臺北和新加坡分支機搆的創始人之一。但時代變了。她的獨子張奔(音)在美國大學獲得電腦碩士學位後,拒絕了波音一家子公司難得的工作機會。2018年他決定回北京,如今已是小米公司的一名產品經理。張相信,這家由初創企業發展而成的科技大公司,能為他帶來當年媽媽在那家美國公司享有的機遇。
在美國受教育的中國家庭兩代人的職業選擇,反映了一種更大趨勢。以前,美企憑著豐厚薪酬、福利和市場領先的工作機會,能從大學挑選出色的中國人才。而如今,本土科技公司已是眾多中國學生最青睞的雇主。這些人想要的不只是安逸生活。張奔說:“我找工作不是為了錢。”他在小米的團隊做電視機、燈具、智慧鎖等廣泛的連接設備,“我最關心的是個人提升和獲得最好資源的機會。”“若在波音,我可能每兩三年做一個新產品。但在小米,每3個月我們就能推出一款新品。在中國,你能給人們日常生活注入許多東西,比如語音遙控電視或空調——這類事在美國只能想像。”
持這種看法的絕不是他一個,如今許多中國人覺得在美國存在“竹子天花板”,無緣高級管理職位。目前在中國一家上市金融保險公司負責科技部門的一名中國高管表示,他以前在一家矽谷企業帶領一個20名工程師團隊,“但在中國不到3年,我就被提拔為全公司首席科學家,領導一支1000人的團隊。”4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如今越來越多中國求職者持類似看法。在最受青睞的25家雇主名單中,約60%是中國本土企業,其中13家是互聯網公司。
專家說,中國科技公司在求職者心中地位上升是“一個新時代到來”。如今,凡是跨國公司有的,本土公司都能提供。專家說,如今中國求職者最關心的一個因素是工作能否成為“未來事業的良好參照點”。而現在,越來越多中國民企擁有全球知名度,求職者擁有廣闊機遇。
中國在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也是吸引求職者的因素。業內人士表示,每個工程師都希望看到自己研發的技術能改變世界。以前中企處於全球價值鏈底端,如今攀升了,為各路人才提供更多機遇創造改變世界的產品。
回應
鳥擇良木而棲
英媒:別賴中國,是美國經濟體制出了毛病
英國《衛報》2019-06-23甭提中國,出毛病的是美國自己的經濟體制 北京可能同意採取更多舉措減少對美貿易不平衡,讓特朗普體面地結束他開啟的貿易戰。但北京不會同意改經濟體制。有什麼理由要改呢?
美國的經濟體制著眼于最大限度地增加股東的回報,這個目標正逐步實現。但過去40年來,美國普通民眾的收入未見顯著增長。相比之下,中國經濟體制著眼於最大限度地發展國家,目標也在一步步實現。40年前中國仍是落後農業國,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汽車產業和一些最強科技公司。過去40年來,幾億中國人脫貧。
(美中)體制大相徑庭。處於美國體制核心的是500家大公司,它們總部位於美國,但生產、採購和銷售遍及全球,一半雇員是非美國人,1/3股東是非美國人。這些公司對美國並無特別忠誠度可言,只忠於股東。他們會盡可能提高股價,壓低工資、打擊工會、將業務外包給最便宜的地方,把利潤轉到稅率最低的地方,CEO們卻拿天文數字薪水。美國體制靠徵稅、補貼和監管勸誘公司向公眾利益看齊。但相比股東回報最大化這一最高公司目標,這些手段力量是弱的。
相比之下,處於中國經濟核心的是國有企業。這些國企在經濟起伏中起到平衡作用,在私企不願投資時多花錢。它們也是經濟增長引擎,進行中國繁榮所需的資本密集型投資,包括尖端科技。中國的中央規劃者和國企想方設法,一方面改善人民福祉,另一方面要成為世界最大最強的經濟體。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平均每年增長逾9%。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仍遠遠快於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其他經濟體。
不是說美國民主中國威權嗎?是的,但多數美國人對公共政策毫無影響或影響甚微。這正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馬丁•吉倫斯等學者研究得出的結論。他們發現,“美國民眾的喜好似乎對公共政策只有接近於零、統計上無關緊要的影響。”也別怪美國公司,他們逐利,卻不是為美國服務。但由於他們支配美國政治,只關心公司股價,對美國人民福祉不聞不問,指望他們為美國人創造好工作或提高國家競爭力是愚蠢的。
這並非說我們應效仿中國經濟體制。只是,對美國經濟體制沒理由自以為是。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中國改變。半數美國人40年沒漲工資,不是中國的原因。簡單事實是,在一個由大公司主宰、種種制度是為提高其股價而非增進民眾福祉的體制裡,美國不可能興旺發達。(作者羅伯特•賴克是美國前勞工部長,陳俊安譯)
首先是「頂」。如果中國政府將Google及其安卓系統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受到最大傷害的,最終可能不是華為,而是Google。
根據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資料,蘋果iOS操作系統占比15%,其餘大多數手機均採安卓系統,其中三星占全球份額約22%,華為占10.5%。中國市場之中,合計華為、小米、OPPO等中國品牌手機的占比超過了40%;若改為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就意味著Google將失去40%的全球市場。不止如此,如果三星手機要銷往中國,也不能再安裝安卓系統,如此將打破原本由Google幾近獨占的格局。
其次是「打入」。美國軟硬兼施,逼迫盟國不准採購華為通信設備,但成效並不理想,華為除了自動放棄美國市場,令美國農村叫苦連天,更積極打入美國及西方勢力範圍,憑著競爭優勢攻城掠地,簽訂的商用合約持續增加達40多項。
最漂亮的是「打劫」。一些國際科技組織如WiFi及藍牙等不過三天,又紛紛取消除名;此等草率行動,折射了美國政府及這些國際組織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華為。
最後,中美5G大博弈,棋盤上,中方除了頂、打入、打劫等手法,最重要的還是「做活」。美國要高通拒售晶片,中國除了可能反制裁高通,另要積極將華為所屬海思的晶片「轉正」;同樣地,在被禁用安卓之後,華為也得把鴻蒙儘快「轉正」,開赴第一線戰場。
就全中國層次而言,「做活」之道就是提前發出5G商用牌照。一是有利於在民用市場大規模推動5G市場的需求。第二層意義就更深遠了,所謂「得5G者得天下」,關鍵就在於萬物聯網(IoT),這將形成前所未有的產業需求及產業升級,為遲滯已久的全球經濟注入極大的新的生命力。
同時,也因為萬物聯網,智慧城市的建設將成為事實。中國大陸2016年公布《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之一是促進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城市要求百物聯結(車輛、紅綠燈等),對網絡的速度及可靠性要求極高,屆時5G可成為智慧城市中的數碼高速公路。中國5G在內需市場求活之後,還可以藉由一帶一路,走向亞非歐。
中美5G世紀全球大博弈,精彩又激烈,且拭目以待。
繼華為之後 美盯上陸超算企業
中美元首於大阪20國集團(G20)峰會會晤之前,美國商務部21日公佈,將5間中國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包括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積體電路和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等五家機構。
阻陸超級電腦發展
《紐約時報》分析,這在短期可能令中國超級電腦發展受創,但正值美中元首本周於G20峰會中碰頭,此時美方擴大黑名單,「時機甚差,可能令協議更難達成」。
近年大幅去美國化
大陸觀察者網強調,即便有美國禁令,大陸超級電腦發展依然迅猛,近年來多次問鼎世界第一,同時完成大幅「去美國化」,「天河E級」和「神威E級」均已配備中國晶片,早前依賴美國晶片技術的中科曙光,如今具備自主設計反覆運算能力。
相關新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銳評”:繼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美中5G大博弈 招招精彩 2019-06-22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工信部6月上旬向中移動、中聯通、中電信和中廣電發出5G商用牌照。電訊業專家認為,北京發出5G牌照較市場預期提前半年,預計電訊商最快在7至8月推出服務。在美國全力打擊中國5G產業及封殺華為之際,中國顯然正在從被美國偷襲的「遭遇戰」中脫身,並迅速進入「陣地戰」的準備狀態。
美國總統川普從打中興到打華為,全盤經貿戰略的路數愈來愈清晰,也就是志不在貿易,而在科技。他並非不懂貿易逆差是「比較利益」運作下的結果,以及任何關稅手段都是雙輸結局;他對中國高舉關稅大棒,目的是以關稅震懾,誘逼中國在華為、5G及科技領域讓步。他的策士巴農談話早露出了玄機,「打趴華為要比打贏貿易戰重要得多」。
於是,在扣押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未見效果之後,對華為的狠招傾巢而出,不准賣(通信設備)、不准買(晶片)、不准用(安卓系統)、不准參與(WiFi及藍牙等國際組織),可謂趕盡殺絕。黑白對弈,面對美國的步步進逼,中方又是如何因應?
美國人會介意中國製造嗎?美媒調查結果讓記者意外 2019-06-19 參考消息
近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做了一次調查,隨機採訪了800名美國民眾後,記者說:結果有些“意外” ,57%不會介意中國製造的商品
儘管這些問題已先入為主地把“中國製造”和“負面評價”關聯在一起,但大部分美國人的回答已和十多年前截然不同。2007年同樣調查,曾有超過52%的美國人表示不願購買中國製造商品,如今,只有約3成,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摒棄了偏見。
對於CNBC的調查,美國網友紛紛現身說法表示贊同:“我三年前在中國買了一件300美元的毛衣,品質比我在美國買的同價格毛衣要好得多!那些詆毀‘中國製造’的人,想必也沒有去過中國吧,他們對自己談論的國家一無所知。”“有的美國人就是愛抨擊別人,卻不會找自己的問題。”
美國彭博新聞社分析,隨著中國的產業政策為高端製造業不斷提供動力,“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已成為明顯的趨勢。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則指出,“中國製造”已告別粗製濫造,和日本產品同樣耐用。
德國權威品質管制機構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約3/4的德國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的品質20年後會更好。
一位元美國網友總結道,中國製造的品質升級有目共睹:“2007年到2019年間,中國商品的品質實現了巨大提升。中國人學習速度快,工作努力,還懂得制定長期的發展方針,並有能力處理各種困難問題。”
相關新聞
美軍全身上下都是中國產?調查結果: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度最高
回應
沃爾瑪的商品,特別是制衣,玩具,絕大多數都是“中國”生產的。
摘掉有色眼鏡,你才能看到一個真實旳世界。
華為一收專利費,美國反華議員盧比奧就變臉
作為扣給中國的“帽子”之一,“竊取智慧財產權”近年來成為美國反華政客們反復炒作的熱點。
然而,2019-06-13,一直攻擊中國對美國進行“智慧財產權盜竊”的美國“知名”反華議員瑪律科•盧比奧(Marco Rubio)突然發現,來自中國的華為公司正在向美國企業收取智慧財產權費用。於是他仿佛突然忘記了過去的言論,轉而換上另一幅面孔,指責起華為公司是“專利流氓”來。
自2011年當選參議員以來,盧比奧便一直以反華立場作為自己的“賣點”。《華盛頓郵報》更是直言此人為“特朗普當局中最為聒噪的中國批評者之一”。
特朗普挑起對中國的貿易衝突之後,盧比奧更是一直沖在鼓噪的最前沿。他在貿易領域針對中國最慣常使用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國‘盜竊’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那麼,從指責“智慧財產權盜竊”到指責“專利流氓”,這出“變臉”大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盧比奧轉發的這篇《華爾街時報》發表於6月12日的新聞,大致內容是關於華為公司要求美國移動網路運營商威瑞森(Verizon)支付其230多項專利總計超過10億美元的許可費用的。
盧比奧攻擊華為是“專利流氓”(patent troll),並污蔑華為的專利是“毫無根據但價格高昂的”。但彭博社在6月15日文章中卻指出,“專利糾紛”在科技行業中是很常見的事情,如愛立信、諾基亞和高通等公司都在通過自己手中的專利來收取費用。
此外,華為的專利也完全不是“毫無根據”。該公司在電信、網路和其他高科技發明等“關鍵技術”方面擁有56492項專利,專利總量更是高達102911個。
一位接受彭博社採訪的通信領域分析師稱,實際上,如今即便你使用的是愛立信的設備,華為還是可以找你要錢,因為設備中依然有華為發明的專利。
根據專利分析廠商 IPLytics 發佈的資料,截至2019年3月,來自中國的廠商申請了全球主要 5G 專利的 34%,韓國以25%緊隨其後,美國和芬蘭則以14%並列第三。
從資料來看,華為目前擁有1554個5G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簡稱SEP),位居世界第一。另一家中國通信企業中興則以1208項SEP排名第五,比六七位的高通和愛立信要多出將近一半。
彭博社稱,華為所擁有的“龐大且全球性的關鍵技術專利組合”是美國無法破壞的優勢,而中國近年來在移動通訊、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關鍵技術上的“專利井噴”正在削弱美國在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
中國速度再次折服世界 外國網友:怪不得美國人很惱火
原標題:“中國速度”再次折服世界 “基建狂魔”是這樣煉成的
中國日報網2019-06-12電 兩個半小時能做什麼?看一場電影?在中國,兩個半小時可以拆除一座大橋。
5月26日,在中國江蘇省江陰市,當地交通重要樞紐、有著20多年歷史的芙蓉大道京滬高速跨線橋實施了拆除工程。作業從淩晨開始,兩個半小時後,這座大橋便被成功拆除。次日早上6時,後續道路清理工作完成,京滬高速江陰段上海方向便恢復通車。
網友“Emperorick2”吐槽道:“如果是在紐約,光項目批准可能就得至少需要7年。”
網友“Brick Life”似乎對“中國速度”早有耳聞,他點評道:“太棒了,中國有一個地鐵站在一夜之間翻新完畢,所以前一天乘客們還在使用舊的地鐵站,第二天就可以使用剛剛翻新的地鐵站了。
網友“Yellow Bhee”點評道:“怪不得美國人惱火了!你們中國同時發生這麼多精彩的事情,而在北美,他們只會作秀,浪費時間和發通知。”
“基建狂魔”背後是硬核實力
回應
中國有如此高效的建設成就,還何愁晶片發展不起來?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6-12/doc-ihvhiqay5234714.shtml
美軍壓制共軍終極戰略:內壓外攻的島鏈防線 2019/06/11
美國海軍戰略學家霍姆斯(James R. Holmes)近期發表一篇刊登於美媒《國家利益》上的文章指出,他與另一位學者提出的「島鏈防線」概念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海軍的太平洋戰略,這種戰略是基於地緣政治與海陸空武力優勢,以太平洋沿岸島鏈為界限,形成阻卻共軍前出太平洋的巨大障礙。島鏈防線戰略的目的是讓北京相信,試圖穿透太平洋第一島鏈的軍事行動都不可能成功,藉此打消其在海上發動戰爭的念頭。
文章認為,外圍作戰是極困難的防禦方式,對手很容易集中力量進行單點穿透,因此在現代戰爭環境下必須擁有高科技的現代化裝備,或是將對方軍隊引導至某些特定區域進行壓制,才能達成阻止其穿透島鏈的戰略目標。
文章最後總結說:首先,內壓外攻的島鏈防線必須是海陸空聯合作戰概念,不是只有海軍,例如使用陸基武器進行海上壓制就是個極佳的例子;其次,這種戰略必須依賴東亞周邊盟友與夥伴的協作,如果沒有大陸周邊島嶼參與,任何內壓外攻戰略都無法實施;第三,內壓外攻式防禦在經濟上很實惠,CSBA團隊估計,國會和五角大樓可以在未來5年內用80-130億美元完成報告上所有的建議,在阻止戰爭、維繫和平上,這是極為廉價的開銷。
回應
原來太平洋是美國的領海,不準別人進入,如果全世界都是美國的奴隸,豈不是更和平?
相關新聞
印太戰略圍堵不了中國: 日印不會隨美起舞
中共航艦遼寧號06-11穿越宮古海峽入太平洋 日媒:牽制美台
中國首艘核航母/075兩栖艦照片曝光
經濟日報2019-06-06社論/「中國製造2025」面臨貿易戰可能調整為:一、由於全球產業鏈被徹底破壞,必須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半球化」產業鏈;二、擬定新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與教育政策;三、面強化軍民融合、公私融合及產業融合因應;四、全力爭取優秀的華裔科學人才回歸,擴增大學及研究機構編制及預算。
回應
真是發人深省的好文, 中華民族的復興, 面臨經濟侵略, 有如鴉片戰爭? 希望別墬入日本被害的同一陷阱
美國《大西洋月刊》:美國在與中國的對抗中 正失去歐洲支援
2019年4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十幾位來自歐洲和其他盟友的外交官與美方人員,參加了在國務院舉行的一個會議。會上,美方外交官要求盟友支持一項譴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合聲明。但顯而易見,無論是歐洲人還是來自亞洲和拉美的其他國家均未同意。他們認為,白宮錯誤地以為可以隨意擺佈其夥伴,在某些問題上公開指責他們,而在另一些問題上又指望他們配合。
回應
打開世界地圖,美國的地理位置註定它是孤立的,它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靠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紅利,如果世界和平發展一段時間,歐亞大陸才是世界中心,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如果再次發生戰爭,美國也不能獨善其身,一帶一路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用等百年,也許十幾年美國就崩潰了
紐時專欄作家佛裡曼2019/06/07由於美國在川普後放棄多邊主義,退出了包括TPP的多個組織,而川普並沒有得到盟友真正的尊敬。美國目前的處境十分危險。
闖紅燈個資全曝!大陸大媽站螢幕前傻眼一分鐘 2019-05-31 聯合新聞網
因為闖紅燈被公告長相跟個資?大陸安徽省首市為了加強市區道路秩序管理,在十字路口上安裝「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一名擅闖紅燈的老婦人遭拍下,並被公佈長相與個人資料,她驚見螢幕上有自己的訊息,嚇得愣住長達1分鐘。
根據《梨視頻》報導,一名婦人日前過馬路時擅闖紅燈,遭當地的「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抓到,她日後出門時,發現自己的長相與個人資料被完整的刊登在電子螢幕上,當場愣在螢幕前1分鐘。
當地警方表示,該系統是為了嚇阻民眾違反交通規則,並加強市區道路秩序管理,之後會對婦人進行教育,未來被抓拍系統拍到的行為人,也將在微博官方平臺上定期分批公佈。大陸網友看了表示支持,還有人笑稱「應該普及」。
回應
台灣還在打馬賽克與戴口罩、安全帽,以保護犯罪嫌犯的所謂的隱私!跟中國是否活在不同的倆個時空與世界?
川普的貿易戰現在把矛頭指向華為、大疆、海康威視,目的就是讓西方停供關鍵元件,進而摧毀中共的監控維穩系統。
川普眼裡只有美國人的利益,他用盡方法不讓華人崛起是為了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其他的說詞都是用來騙像2樓這種傻瓜的。
各種制度有好有壞,沒有絕對標準,更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完美制度可以適用於各國。世界上各個國家,莫不為了找出一個符合他們自己國家的治理方法而費盡心力。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僅僅四十年,GDP增長近245倍,人均GDP增長近167倍。經濟、科技、教育各方面突飛猛進,已經證明瞭國家治理方法完全正確,目前正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許多臺灣人看不到自己經濟發展遲滯已經二十年的大問題,還無知的取笑快速發展中的對岸,你說好不好笑?
鄭姝音世錦賽金牌被東道主“偷走”,裁判的判罰“肆無忌憚”
新華社曼徹斯特2019-05-17電,在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73公斤以上級決賽中,鄭姝音後兩個回合一直大比分領先英國的衛冕冠軍沃克頓。沃克頓不斷採取將鄭姝音推出界外的戰術,裁判屢屢判罰鄭姝音扣分。臨近比賽結束,鄭依然以20:10領先,這時裁判認為鄭扣分次數達到10次,按照跆拳道規則,對手自動獲勝。但現場的英國觀眾不斷給沃送去噓聲。鄭被這意外的判罰驚呆了,她一邊擦淚一邊走下競技台。現場觀眾不斷給她鼓掌,鄭重新返回賽場,哭著向觀眾鞠躬致意。
“要不是國家不允許罷賽,我們絕對不會領獎的。”
回應
西方人比不過人家:比如本文明目張膽的作弊;比如乒乓球改規則,還贏不了中國,我不玩了;中國人比不過人家:管他什麼人種差異不差異,我就是要突破。這種思維同樣表現在其他的方面,比如5g。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中國5000年來絕大多數時間內都是世界領先的。
易中天說中華史只有3700年,能這麼砍嗎?2019-05-17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裡頭工作隊隊長許宏
易中天先生的演講,非常富有煽動性。《易中天中華史》,開宗明義地講中華歷史,一講就是從3700年開始,3700年以前基本上無從談起。
狹義地看,作為政治實體的中國只能上溯到3700年那個時候……我們一直以來就存在著歷史文獻學和考古學兩大話語系統:一邊是歷史文獻上的伏羲、女媧、三皇五帝、國家級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一邊是考古學上的前仰韶、仰韶、龍山、二裡頭、二裡崗時代。這兩大系統的合流是在殷墟有可以證明自己族屬和王朝歸屬的文字材料出現。
如果看一下全球更早的文明,早在一兩千年之前,整個地中海東岸地區、中亞地區就有了比較發達的青銅文化,我們如果放開眼界,就會發現中國以青銅冶鑄為代表的一些外來的因素有東漸的趨勢,很明顯,這種交流和傳遞(西風東漸)是一波一波的。
回應
文明外來,文化外來,人種外來,這是一個系列作者的邏輯。他們這套路和米軍天天跟國會說“中國威脅”一樣的。
中美貿易戰「三大分歧」 金燦榮透露談判細節 2019-05-17 聯合報
金燦榮接受「觀察者網」專訪時透露「三大分歧」的內容,在「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這部分,他指出,中美兩國元首2018年11月30日在阿根廷會面,雙方原則上談妥努力減少2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但這次美國提出的數字卻是3300億美元。他說,「這種臨時加碼,不但違背信義,而且超出了市場的客觀必要性。」
金燦榮指出,美方大致分為三派:川普屬於中間派,主要想撈經濟好處,包裝成政治成果,有助於他明年當選;美財長米努勤這一派代表華爾街,看重中國長期的經濟潛力,但這派被邊緣化;比較兇悍的是極右翼,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哲、貿易顧問納瓦羅這一派占了上風,主導現在的中美貿易談判。
他表示,美國極右翼的目的不是要平衡貿易,只是想限制中國的發展,而且手法非常極端和粗魯:不僅明確要求中國不能搞「中國製造2025」,甚至抓住「中國政府原則上同意國有企業中性化」這句話,想要搞美國版的「巡視組」,由他們的人派駐中國,監督中國各級政府到縣政府層級,盯著政府支出有沒有補助國有企業,「這就是嚴重侵犯主權、干涉內政的行為」。
在大陸網上有對中美貿易戰一些焦慮和恐慌的聲音,主要來自四類人:首先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內部深受西方影響的「買辦利益」,利益集團非常強大;其次,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從嚴治黨也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也趁勢表現不滿;第三,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的滲透很厲害;第四是一群對社會不滿、反社會人格的人,希望製造混亂。
「就像朝鮮戰爭,我們是打打談談,談談打打,這就是未來會經歷的一個常態。」金最後表示,通過打一打貿易戰,「可以看到美國的實際力量,看到我們的實際力量,然後讓大家恢復信心。我們恢復恢復信心,美國也恢復恢復理智。」
回應
金燦榮屬於狗腿級別學者,説話猶如狗屎。老是錯誤預測!
有金燦榮幫著習近平出主意,我就放心了。
商務部副研究員彭波:為什麼中美摩擦不會因文明差異而激化? 2019-05-15 觀察者網
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京召開。會議前夕,4月29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基倫•斯金納在智庫“新美國”召開的論壇上語出驚人,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團隊正基於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與一個真正不同的文明作戰”的理念來制定對華戰略。斯稱:美正與中進行一場“文明與種族的較量”“這是我們第一次面臨一個非白人/非高加索人種的強大競爭對手。”
(一)亨廷頓心目的“文明的衝突”是什麼樣子?
與很多想像的不一樣,亨廷頓最擔心的並不是伊斯蘭,而是中華文明。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構想了一個中國聯合伊斯蘭挑戰西方+印度的圖景。
(二)為什麼中美之間不會因為文明差異而激化?
因為,兩者之間不容易找到直接對沖的地方。
比如說西方文明相信“三位一體”,信奉基督耶穌。穆斯林同樣尊重基督耶穌,但是認為他只是先知,不是神。於是雙方不合,大打出手。天主教與新教都是基督教的一支,但是為了若干細小的差別,爆發過多次血腥的戰爭,如“三十年戰爭”等等。同樣是東正教徒,為了能否崇拜“聖像”,雙方也是勢不兩立,你死我活。
而這樣的事在中國不容易發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願意信的人可以信,不信的人也可以不信,都沒有關係。
西方有些觀察者看出了這個差別,他們說中國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基督教是:“己所欲,施於人。”
“改變異端信仰的熱情和好戰精神,從從使徒時代到現在,積極傳教—直是基督教會的主要特點。而且,為了使異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救,基督教會總是會不猶豫地使用武力。”(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回應
西方社會只是領先了200年就自以為會永遠領先下去“歷史終結了”,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奧匈帝國輪流統治過中東歐數百年,後來也不都衰落了?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90%的時間是領先於西方的,中國也從未對西方有過什麼威脅,之後自然會回到原來的位置,這是中華文明的特質。
一神教特性,創造了一種話語,即西方世界代表了文明,非西方世界是非文明的,愚昧、無知甚至野蠻。在這邏輯下,就有了17世紀美洲印第安民族的滅絕;18世紀整個非洲大陸被西方殖民;19世紀對亞洲的征服,印中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歷史上野蠻民族殺戮和征服文明社會一遍遍的重演,話語權非常重要。
回應
自由民主的普世口號不管用了就又想出了文明衝突,美國不能代表西方,也不可能代表世界。利用文明差別進行挑撥離間,製造仇恨,在當今世界已經行不通,因為人類發展到今天,不再閉塞,不在愚昧,不再盲從。
朱雲漢:從全球史視角看中國再興與人類的未來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文根據臺灣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教授2019年3月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政大講堂”所作專題演講《中華民族再興的全球意涵》整理。
我們無論是從100多年前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作為回顧的起點,還是從最近70年中國民族快速復興的過程出發,都需從全球史的架構來理解中華民族再興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意涵。在這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展望未來。中國70年來走的道路,當然有曲折,但也有很多方面是史無前例的,突破了過去各種不同文明曾經創造的歷史,中國肯定要超越他們。
如果中國繼續保持既有的發展軌跡,那麼她必然會進一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未來,實際上她已經開始在深刻地影響全球社會,以及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不僅如此,這一作用將來還會更關鍵,而且她的關鍵程度甚至會超過歷史上美國所起的作用。......但是美國花了多少時間才讓自己的GDP增長了36倍呢?他總共花了117年,也就是中國的工業化追趕速度是美國的3.9倍。所以為什麼英文世界的媒體經常說“China Speed”。什麼叫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速度,史無前例,尤其是在那麼幅員遼闊的版圖之上建設“奇跡”的速度。
https://www.guancha.cn/ZhuYunHan/2019_05_06_500355.shtml
社評:美國務院想用“文明較量”誘騙西方 2019-05-05 環球時報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日前說,國務院正在以“與一個真正不同文明的較量”想法為依據,制定對華策略。這一動向在美國也引起不少反對聲。
看來在蓬佩奧的主持下,美國務院真的正在推動美國對中國的根本敵意,也就是對中國文明的敵意。
斯金納所提到的計畫,顯然是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帶有對中國文明的歧視。這同時也是對西方文明錯誤的提煉,因為文明的基本方向是和諧、包容、共贏,而不是相互排斥、唯我獨尊和炮艦外交。
即使與亨廷頓提出“文明衝突”概念的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今天的世界也有了巨大的不同。文明的隔閡、分歧仍然會有,但文明發生有國家力量參與組織的巨大衝突卻越來越難以思議。如今處於不同文明的群體在生活層面不斷融合與一體化,利益相互交織,只要彼此能有基本的相互尊重,不同文明很難形成西方世界中世紀的那種深仇大恨。
斯金納說,過去的大國衝突、包括美蘇冷戰,一定程度上都是“西方內部較量”,而與中國之間是美國首次面對“非高加索人”的超級強國競爭。
美國務院此時拉起“文明較量”的旗幟,其首要目的大概是想要拉攏其他西方國家,促使那些在對華問題上態度搖擺的國家站隊,與美一道遏制中國。
然而我們相信,除了華盛頓少數狂熱的政治精英,這個世界上歡迎“文明較量”到來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華盛頓真的在為西方文明操心嗎?美國這兩年的表現恰恰是在嚴重傷害西方文明,西方世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行為準則已經被華盛頓踐踏得面目全非了。
中國社會一直對西方文明保持著敬意,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以來知識份子的集體信條之一。中國與西方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我們反對西方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人沒有在文明層面唯我獨尊的認識,更沒有讓中國社會價值體系主導世界的野心。
因此“文明較量”是個偽命題,不可能出現,美國到底想在遏制中國方面走多遠,那是另一回事。儘量往中美的中間地帶站要比站到美國一邊參與遏制中國,更符合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利益,這是國際政治常識。蓬佩奧和他領導的“中情局化的”國務院是想誤導和欺騙整個世界,但世界可不會那麼傻。
(三)本地升學入園難、費用高問題仍需關注
進城農民工家長對隨遷兒童教育的評價中,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75.3%,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對所在學校師資的評價中,認為非常好和比較好的占78.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50.8%的農民工家長反映在城市上學面臨一些問題,比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本地升學(入園)難、費用高依然是進城農民工家長反映最多的兩個問題。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家長持此觀點的分別是26.7%和27.2%;對於3-5歲隨遷兒童,持此觀點的分別是38.7%和51.4%。
六、進城農民工社會融合情況
(一)進城農民工城鎮歸屬感較為穩定
在進城農民工中,38%認為自己是所居住城鎮的“本地人”,與上年持平。其中,已定居農民工中該比例為79.2%,對所居住城鎮高度認同。城市規模越大,農民工的歸屬感越低。在500萬人以上大城市中,該比例僅為16.8 %,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從對所在城鎮的適應情況看,19.6%表示自己非常適應,61.5%表示比較適應。其中,已定居農民工中,該比例分別是34.8%和57.8%。
(二)進城農民工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中,26.5%參加過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3.5%經常參加,23.0%表示偶爾參加。15.3%參加過人大代表選舉,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加入工會組織的進城農民工占已就業進城農民工的比重為9.8%。在已加入工會的農民工中,經常參加工會活動的占26.0%,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偶爾參加的占56.3%,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
(二)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例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戶中,購買住房的占19%,與上年持平。其中,購買商品房的占17.4%,與上年持平。租房居住的占61.3%,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單位或雇主提供住房的占12.9%,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在進城農民工戶中,2.9%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1.3%租賃公租房,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1.6%自購保障性住房,與上年持平。
(三)居住設施不斷改善
在進城農民工戶住房中,有洗澡設施的占82.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使用淨化處理自來水的占87.7%,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獨用廁所的占71.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能上網的占92.1%,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擁有電冰箱、洗衣機、汽車(包括經營用車)的比重分別為63.7%、63.0%和24.8%,分別比上年提高3.6、4.6和3.5個百分點。
五、進城農民工隨遷兒童教育情況
(一)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提高
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含學前班)83.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26%在公辦幼稚園,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35.2%在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從不同規模城市來看,入讀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的比例相差不大。500萬人以上城市中3-5歲隨遷兒童有63.3%入讀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50萬人以下城市中的比例為61.8%。
(二)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在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例提高
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在校率98.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從就讀的學校類型看,小學階段隨遷兒童82.2%在公辦學校就讀,與上年持平;11.6%在有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初中階段隨遷兒童84.1%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10%在有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二)農民工月均收入穩定增長
農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1.9、1.1和0.1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收入增速與上年持平;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4和0.8個百分點。
(三)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本地農民工
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4107元,比上年增加302元,增長7.9%;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340元,比上年增加167元,增長5.3%。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務工農民工多767元,增速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2.6個百分點。
(四)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加快
分區域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955元,比上年增加278元,增長7.6%,增速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568元,比上年增加237元,增長7.1%,增速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522元,比上年增加172元,增長5.1%,增速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298元,比上年增加44元,增長1.4%,增速比上年回落4.8個百分點。
四、進城農民工居住狀況
(一)人均居住面積繼續提高
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20.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戶人均居住面積在5平方米及以下的農民工戶占4.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從不同規模城市來看,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均有提高。其中,500萬人以上城市中,人均居住面積1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50萬人以下城市中,人均居住面積2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其中,外出農民工有配偶的占68.1%,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有配偶的占90.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二)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逐年提高
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2歲,比上年提高0.5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2.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2.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近五年呈逐年提高趨勢。從農民工的就業地看,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44.9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35.0%,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5.2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69.9%,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11.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三)新生代農民工中超半數為“80後”
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老一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48.5%。在新生代農民工中,“80後”占50.4%;“90後”占43.2%;“00後”占6.4%。
(四)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占比繼續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占1.2%,小學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專及以上占10.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外出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在本地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就業狀況
(一)在第三產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過半
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一是從事傳統服務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為6.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2.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二是脫貧攻堅開發了大量公益崗位,在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為3.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49.1%,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27.9%,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8.6%,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新生代人數超老一代,收入上升 2019-04-29 國家統計局
(一)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增速回落明顯
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0.6%。農民工增量比上年減少297萬人。在農民工總量中,在鄉內就地就近就業的本地農民工11570萬人,比上年增加103萬人,增長0.9%;到鄉外就業的外出農民工17266萬人,比上年增加81萬人,增長0.5%。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506萬人,比上年減少204萬人,下降1.5%。在外出農民工中,到省外就業的農民工7594萬人,比上年減少81萬人,下降1.1%;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9672萬人,比上年增加162萬人,增長1.7%。省內就業農民工占外出農民工的5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二)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人數增加最多,東部地區輸出農民工略有減少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輸出農民工10410萬人,比上年減少20萬人,下降0.2%,占農民工總量的36.1%;中部地區輸出農民工9538萬人,比上年增加88萬人,增長0.9%,占農民工總量的33.1%;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7918萬人,比上年增加104萬人,增長1.3%,占農民工總量的27.5%;東北地區輸出農民工970萬人,比上年增加12萬人,增長1.3%,占農民工總量的3.4%。
(三)在東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減少,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15808萬人,比上年減少185萬人,下降1.2%,占農民工總量的54.8%。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就業的農民工2188萬人,比上年減少27萬人,下降1.2%;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452萬人,比上年增加65萬人,增長1.2%;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4536萬人,比上年減少186萬人,下降3.9%。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6051萬人,比上年增加139萬人,增長2.4%,占農民工總量的21.0%。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993萬人,比上年增加239萬人,增長4.2%,占農民工總量的20.8%。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905萬人,比上年減少9萬人,下降1.0%,占農民工總量的3.1%。
二、農民工基本特徵
(一)女性和有配偶的農民工占比均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女性占30.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女性占38.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占17.2%,有配偶的占79.7%,喪偶或離婚的占3.1%;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美國的對華政策不僅旨在針對中國經濟,而且有直接的地緣政治目標。後者是試圖減緩中國經濟增速,給中國執政黨製造麻煩。美國反華勢力掩藏這一地緣政治目標,以經濟目標作為幌子,是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和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核心力量。 正如蘇共倒臺導致蘇聯解體,進而使俄羅斯遭受歷史性的地緣政治災難,反化勢力也想用同樣的手段削弱中國共產黨,阻止中國實現民族復興。
中國人均GDP增速快於任何主要經濟體
從上文可以看出,資本投入下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影響TFP增長不重要。事實上,中國人均GDP增長極快的原因之一是TFP快速增長。如圖3所示,2017年 3.3%的中國GDP增長是源於TFP增長,印度1.8%,加拿大1.3%,德國0.6%,美國僅為0.3%。
“中國將未富先老”的說法純屬誇大其辭
首先,人口因素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發揮了作用屬實,但影響較小。因此,認為中國經濟放緩主要是由於人口因素,甚至極端地宣稱“中國將未富先老”的說法,是無法經得起事實檢驗的。
根據精確的分析來看,理論上當前的人口趨勢有可能維持勞動力投入,比如通過延遲退休年齡、提高勞動力教育和技能等方法實現。但這些方法要麼涉及到重大的社會變化,比如延遲退休年齡在所有國家都非常敏感;要麼需要非常龐大的支出,比如在加強教育和培訓體系方面。因此,這些領域的一些措施是可以預先考慮的,但這些措施不可能完全抵消人口趨勢。
準確地說,由於人口因素,中國經濟增長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但是中國老百姓的經濟福祉與人均GDP之間的關係更為直接,2018年中國人口增長0.5%,顯著低於印度(1.3%)或美國(0.7%.),正如前文所示,中國人均GDP增速高於任何主要經濟體。
……
https://www.guancha.cn/LuoSiYi/2019_04_29_499614_1.shtml
中國“未富先老”的說法站得住腳嗎 2019-04-29 觀察者網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
根據精確分析,理論上當前的人口趨勢有可能維持勞動力投入,比如通過延遲退休年齡、提高勞動力教育和技能等方法實現。但這些方法要麼涉及到重大的社會變化,比如延遲退休年齡在所有國家都非常敏感;要麼需要非常龐大的支出,比如在加強教育和培訓體系方面。
序言
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駁斥了西媒“中國經濟正急劇衰退”的預測。如果能認清當前的經濟趨勢,就會發現預測所謂的中國經濟衰退完全是多此一舉。
首先,中國政府已採取了適當的短期刺激措施,已初見成效。
隨著信貸刺激措施出臺,3月份中國新增貸款1.7萬億元人民幣,而2月份僅為0.9萬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86萬億元,而2月份僅為 0.7萬億元。這一刺激措施帶動中國3月份各項經濟資料有所好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5%,這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好水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7%;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長14.2%。
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份的49.2升至3月份的50.5。側重於規模較小企業的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從2月份的 49.9 升至3月份的50.8。中國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從2月份的 54.3 升至3月份的54.8。
鑒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國際經濟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3月份的資料尤其亮眼。預測,發達經濟體整體GDP增速將從2018年的2.3%降至2019年的1.8%,其中西方最重要的經濟中心GDP增速降幅更大。據估計,歐盟GDP增速將從 2018年的2.1%降至2019年的1.6%,降幅0.5%;美國則從2.9%降至2.3%,降幅0.6%。因為西方經濟體增速本來就遠慢於中國,所以以此為起點來說,美國和歐盟放緩的幅度遠大於中國。
除了這些短期趨勢外,對於中國中期經濟來說更重要的是投資出現好轉。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高於2018年8月的低點(5.3%),也高於上月的6.1%。
下文將對美國對華政策和2018年中國經濟放緩原因進行分析,以說明投資在減緩、維持或提高中國經濟增速方面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5148.2億美元是2003年的6.6倍,至2018年5月中企累計工程合約3639.6億,完成2399.2億。
習近平2018-09-03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再援非6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將實施投資非洲基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等八大行動。
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2018落實,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年均直接投資30億。
美稱中國金錢外交會導致太平洋島國落入債務陷阱2018-08-30外交部回應:同樣是資金,西方是餡餅,中方就成了陷阱?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近10年來中國從0增至超過13億美元,澳大利亞66億是最大投資國.
繼義大利、盧森堡後,瑞士04.26加入一帶一路。
德國:歐洲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一帶一路
習訪歐:美聯歐制中夢碎
中義簽一帶路一協議 200億歐元大單
義高官:G7還有兩國準備加入一帶一路
波音再遭重擊:習3.25與法簽400億歐元協議,購買300架約300億歐元空巴飛機。
中歐德法3.26峰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中國駐歐盟團長04-07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歐洲國家達22個
習近平2019-04-26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共簽640億美元協議
2017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成果全完成: 3800億人民幣貸款,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已有125國29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成果檔。
在全球,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在區域,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在國家層面,與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相關新聞
聯合國秘書長盛讚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治理典範
聯合報: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37國元首出席 大咖缺席(回應:在西媒眼中,他們才是高人一等的大咖,其他聯合報都是不重要的小弟。G7早就過時了,沒中國參加的會議,還算全球會議嗎? )
美智庫CSIS眼紅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得當全球高品質基建領導者,報告抹黑中國帶去腐敗、債務危機 (回應:先把家裡的破基建整好了再吹/噴)
環球時報社評:常識和現實都在嘲笑“一帶一路”唱衰者
環時社評:一帶一路,內在動力遠大於外部阻力
3年多經八次擴容亞投行成員2019-04-22從57增至97個:共批准39個專案總投資79.4億美元,共撬動了近400億的總投資。絲路基金成立資金400億美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上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12月,已決策投資28個項目超過110億,約70%投向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典型項目包括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阿聯酋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以及與歐洲投資基金(EIF)等比例出資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5億歐元,主要通過子基金投資於對中歐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商業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
美卿:華投資拉美非好心 京斥肆意誹謗煽風點火
中拉開發銀行成立大會2019/04/22在京召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拉美7家銀行,國開行已向拉美18國、200多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貸款,牽頭設立225億的中拉、中國─加勒比基礎設施貸款,參與設立首期1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
中國十年對拉美投資達2500億美元- BBC
東盟正成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15.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77倍,占一帶一路55.2%。2017年883.6億同比增長23.5%
從奢食變平民小吃 美企「很氣中國魚子醬那麼便宜」 2019-04-23 聯合報
魚子醬向來是富貴階層享用的昂貴美食,可是中國大陸生產的價格低廉魚子醬大量銷往美國,使其身價和地位大跌,變成平民小吃。
自2012年以來,美國魚子醬批發價暴跌一半以上,每噸進口價從85萬美元(約台幣2645萬元)降到35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報導,由於價格愈來愈低廉,魚子醬愈來愈普及,成為炸馬鈴薯餅和墨西哥捲餅等各種食品的配料。連職業男籃(NBA)各球隊都分別推出魚子醬系列,希望使其成為像熱狗和玉米片一樣的看球零食。
一個世代前,美國人還把歐洲食品視為地位象徵,高級食品都是進口貨,從鵝肝醬、松露、香檳酒到海尼根冰啤酒(Heineken)。
裡海魚子醬最風光時期,全部由沿岸的蘇聯和伊朗控制。蘇聯瓦解後,業者竭澤而漁,最著名的貝魯加鱘魚瀕臨絕種,2005年美國禁止其產品進口。
美國一直企圖養殖生產魚子醬,可是成果有限,中國大陸卻大有斬獲,成為這一行的霸主。2017年中國出口超過130公噸魚子醬,美國的產量卻不到16公噸。
美國業者抱怨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對水產養殖管制法規太苛刻,從水質標準到限制使用生長激素和殺蟲劑,影響他們的競爭力。
許多美國國內業者原來希望川普政府去年決定對中國海鮮課徵10%關稅,對他們有幫助,結果希望落空。
加州Regiis Ova魚子醬公司總裁畢夏普(Shaoching Bishop)說:「我花了八年推廣美國魚子醬,現在卻像美國每一個分銷商一樣,買中國魚子醬。……每一個人都很氣中國魚子醬那麼便宜。他們並未用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東西就是那麼便宜,他們人力很便宜。」
她說:「每一家米其林星級餐館過去五年都用中國魚子醬。那些魚子醬品質很好,很穩定。」
回應
都説到了中國手上,高大上稀缺品會變白菜價爛大街
以後就會看到台灣學者說:魚子醬統戰之類的了
文章的意思,應該是從超高貴變成普通貴...
美媒:美國人愛上中國魚子醬 2019-04-24 環球時報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被中國轉變為廉價小吃後,魚子醬正陷入喪失其奢侈品身份的風險。
回應
看這文章,就知道為什麼美國的貿易保護的不合理和非法了。美國業內明明知道中國沒有低於成本在銷售商品,並且中國產品的穩定性占那麼大優勢。仍要求進行徵稅。原來還把中國劃進非市場經濟體來進行排擠,還想用技術手段來阻撓。現在連最後一片遮羞布都不要了。
美國大學民調顯示 兩岸若開戰僅23%國人願抵抗 2019-04-09 聯合報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曾豪氣幹雲地表示,身為台灣人,他有保護國家的決心,「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但杜克大學亞洲安全研究最新完成的民調顯示,一旦兩岸發生戰爭,只有23%國人表示願意抵抗。這與台灣民主基金會的63.4%民調相去甚遠。杜克大學說,「不曉得他們是怎麼問的」。
相關新聞
美民意不關心 護台恐過分樂觀
回應
關鍵差別在於為中華民國生存而戰!還是為台獨而戰!?
我們不會為了這些掌權的盜賊,犧牲性命和靈魂。
美聯邦檢察官:中國派成千上萬間諜潛入美國大學 波士頓是熱門目標 2019-04-09 世界日報
根據國務院最近期的統計,在2017至2018學年度之間,全美約有36萬3000名中國學生,約占在所有美國大學院校就讀的全體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
回應
這些狗腿都是順著主子川普的意思說話,如果中國情報單位真的派出成千上萬間諜進入美國,這絕對比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嚴重多了,絕對是要立刻停發簽證,並且派FBI搜索每一個人的住處,並且立刻拘留拷問才對!
美國自二戰後可能已派出百萬以上的間諜到全世界各國蒐集各類情報。
邪惡霸權不只派出間諜,還派出數十萬大軍去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巴拿馬(去抓人家的總統)......
德國工業如“自由落體”式下滑 指望中國能帶來轉機
作為歐洲經濟“發動機”,德國工業前途堪憂,訂單持續下滑,PMI指數不斷下跌,甚至有專家認為下行趨勢如同“自由落體”。
路透社2019-04-04報導,受出口下降影響,德國工業2月訂單經歷了兩年多來最大下滑,幾家頂級機構將德國2019年經濟增速預測,從去年9月的1.9%,調至0.8%。
德國一些專家表示,寄希望於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上,希望作為最大交易夥伴的中國能為德國經濟帶來轉機。
德國VP銀行首席經濟師吉澤爾(Thomas Gitzel)認為,“目前訂單量表明,德國經濟處於下滑趨勢”。他還指出,“經濟下滑趨勢持續時間,主要取決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及該政策多久能為歐洲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9年4月1日起,中國國內增值稅迎來大規模減稅,主要內容包括四項:降低稅率、擴大抵扣、留抵退稅、加計抵減,同時財政部宣佈開展新一輪基建計畫。
2018年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最大交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為1993億歐元(約合1.5萬億元人民幣)。
2018年,德國從中國總進口額為1062億歐元;同時,德國向中國出口總額為931億歐元。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約為130億歐元,連續第三年減少。中國是德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德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高科技戰爭,20世紀90年代,日本出了一本書《日本可以說不》,聲稱美國先進導彈中的各類核心晶片,多數必須依賴日本,這引起了美國朝野普遍恐慌和高度重視,刺激美國進一步推行系統的支援半導體產業的政策。
我們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中作用,並不是否定企業在創新體系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在開發性研究以及在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實現中扮演了主體角色。
美國的一份報告寫道:企業(私營部門)的重點在於研究與開發中的開發,事實上也本應如此。私營部門擅長採用成熟技術或接近成熟技術並將其轉換為具有商業利益的產品。而其在可實現長期回報的‘種子’研究方面並不擅長,直接原因在於週期太長,投入太高,不確定性太大。”所以,企業與政府需要在創新鏈路上不同環節進行有效分工,共同推動創新浪潮。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美國政府出臺了基於技術成熟度的創新管理模式。
中國芯無法發展成為主流,最關鍵的就是商業化沒有完成。我們已有幾家主要的晶片研發單位元,技術成熟度大約是4到5級,但是缺乏企業將技術進行商業化。
龍芯在部分國家重大裝備中的應用,實際上已經打了成千上萬個補丁,越來越好用。實際上,微軟不也是在用戶應用的過程中發現諸多問題、不斷打補丁才逐步成熟的嗎?如果我們從那時起就堅決上龍芯,基於龍芯開發軟體,投入應用,開始時用戶體驗度可能不好,但是慢慢通過打補丁和不斷升級,我相信現在也會一樣好用。關鍵是要先用起來。
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有的高科技企業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也佔領了相當的市場份額,但由於在核心裝備和元器件上長期習慣於依賴國外進口,關鍵領域被人卡住脖子、甚至失去經營主權,沒有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有的高科技企業在賣產品的時候要求國家與用戶支援民族產業,當需要它去支援國產自主技術時,就高喊市場決定、遵循國際通行規則,這顯然說不過去。
下一步,我們一定要利用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發揮本國市場定義產品和標準的權力,通過政府採購“首台套”政策、強制性標準的工具,以及產業供應鏈安全評估制度,擴大國產技術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即使剛開始性能低一點,也要把自己的產品用起來,在應用中逐步完善。
回應
不雙標,不美國。
那個叫張維迎的過來,打臉不?
持張維迎之類的想法的太多了。
在20世紀,美國的重大科技創新大多源於政府主導的基礎研究。像雷達、鐳射、夜視、衛星、通信、計算、超導、核能、航空航太、數碼成像、納米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的基礎研究都是由政府資助的。另外,像線性規劃、博弈論、社會網路、學習型組織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也都是由政府資助的,更不用說互聯網最早的雛形阿帕網(ARPANET)。
比爾•蓋茨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曾經說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政府幾乎定義了所有領域最重要的研發,而私營部門其實是無所作為的。有些人只強調企業才是創新主體,政府在創新活動中並不重要。我認為這是片面的,國家的角色是太重要了。
美國國防部門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佈局、發現、辨識和培育具有潛在軍用價值的前沿性戰略性顛覆性技術,帶動全域的科技創新。美國國防部下設10個研究機構、10個實驗室,負責佈局一些重大的科研項目。還有美國國防部下屬DARPA,它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辨識和培育那些顛覆性的前沿技術。
美國國會在一個關於科技創新的報告中說,DARPA 鼓勵、資助並管理軍界、工業企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項目。該局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推動了互聯網、隱身戰機、小型化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無人機、平板顯示技術和大腦-電腦介面技術的發展。報告結論認為,旨在促進戰後美國創新的最卓越政府機構當屬五角大樓的DARPA。雖然這只是一種稍微誇張的說法,如果沒有DARPA 富有遠見的研發資金,可能世界上就不會有矽谷的存在。
比爾•蓋茨講過:“我仔細研究過,DARPA用錢效率非常高,比私營部門的效率高得多,我建議政府給它兩倍的專案,給它四倍多的錢。”最近的動向是,美國于2015年成立了國防創新實驗小組(後改稱國防創新小組),任務是更快地對創新活動作出反應,更快地從民間找一些“黑科技”並應用於軍事領域。
2018年,美國對我國兩個重要的資訊高技術企業實施打壓,即中興與華為事件,這兩件事引起了國人的高度關注。
我們認為,這標誌著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打壓,已經從當量時代的核訛詐,進展到比特時代的晶片訛詐。在熱戰或機械化戰爭時代,各國比的是當量,所以核武器是霸權國家進行軍事訛詐的最重要利器。現在是資訊化時代,比的是基於資訊體系的作戰能力,晶片在其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
比如曼哈頓計畫,共動員15萬人,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阿波羅計畫”參與單位包括上百個研究機構、120所大學、2萬多家企業,共計30萬人,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尤其是半導體製造技術戰略聯盟(SEMATECH),是美國政府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技術進步的一個典型案例。它與晶片科技直接相關,這主要是國際半導體產業競爭的需要。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勢頭兇猛,在國際半導體貿易中一度超過美國。但為什麼後來日本放棄和美國在積體電路領域的競爭呢?這和美國政府的打壓、特別是和美國SEMATECH的成立有相當大的關係。
這一聯盟是1987年由美國政府主導成立的,政府每年為其提供10億美元預算補貼,把全美14家頂尖的半導體製造業企業組成一個戰略聯盟。聯盟規定,成員僅限於美國本土的公司,外國企業及其在美子公司不得加入,像日立當時在美國的一個子公司曾申請加入,也被拒絕。聯盟內部有400多名科學家和研發人員,實現技術共用、成果共用。這一聯盟後來發展到負責管理國內積體電路產業全行業的解決方案,形成一個龐大的“巨無霸”。
2016年,為了應對工業4.0的發展趨勢,美國政府又創立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NNMI),它把全美7個重要的研究機構聯合起來,這些研究機構原來分別致力於包括3D列印、先進光子學、先進複合材料、混合電子在內的先進製造技術領域。
最新的例子是美國量子資訊國家戰”。聯邦政府認為,量子資訊科學是即將發生新一代技術變革的領域。為此,建議建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量子資訊科學分會,以統一協同這一領域的科研方向與資源整合,促進形成由政府、學界和企業組成的美國量子財團,同時宣佈美國能源部在年度內努力把該領域28個研究所和9個研究室結合在一起,並發放2.2億美元以資助85個研究項目。
四、直接或資助進行種子研究
美國人認為,政府是產生並資助基礎科學的唯一行為主體。因為私營企業要講商業回報,第一它沒有足夠的實力,第二沒有足夠的戰略耐心,基礎研究見不到回報,重大的突破性創新所包含的失敗風險,企業也無力承擔。只有通過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防部和能源部以及其他部門和機構,聯邦政府會進行或資助進行基礎和競爭前研發,並承擔私營部門不願意接受的初始風險”,基礎和競爭前研發也就是從0到1、把錢變為知識的科研活動。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鼓勵企業創新活動的幾項政策。
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BIR)規定:研究和開發的年度經費超過1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部門(包括國防部),每年必須拿出不少於0.2%的研究和開發經費支援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目前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於3.2%。
小企業技術轉移計畫(STTR)則規定:研究和開發的年度經費超過1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部門(包括國防部),每年再拿出不少於0.15%的研究和開發經費資助產學研合作,尤其是技術轉化。目前國防部已將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於0.45%。
而且這兩個計畫都規定:政府支援研發的物件,其公司法人必須是美國國籍,公司必須設在美國本土,員工中至少51%是美國公民。所以它對於企業本土化的要求是很高的。
另外,政府制定實施對企業研發開支的稅收抵免計畫。
1981年的《經濟復興法案》首次明確了企業研發支出可以稅收抵免。後來出臺的美國競爭力計畫(ACI)規定:對增加研究預算的公司實施永久性減稅。2007年減稅規模為46億美元,10年來累計減稅規模為860億美元。另外,美國政府通過國防採辦對研發協定企業的補貼規模也很龐大,像對波音公司研發的支持就非常典型,世人皆知。美國國防部和波音之間的合同,60%是可以不經過公開程式的。
值得一提的是拜杜法案。這部法案是美國1980年通過的惟一由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議員共同發起的一個提案。主要是對聯邦政府尤其是國防部門享有智慧財產權的研發成果轉化收益的分配進行重新設計。
國家投資研發所形成的成果,本屬於公共產品性質,原來的規定是,國家出資的成果屬於國家所有,轉讓收益也歸國家。後來政府發現,研發部門越來越不願意承擔這些國家專案,研發成果轉化的比例也很低。所以“拜杜法案”把原來的“誰出資誰擁有”,改成“誰研發誰擁有”、“誰轉化誰受益”,國家只保留優先獲得許可的權利。美國政府通過利益的合理分配和激勵機制,來加快成果轉化速度和提高創新效率。
三、整合創新資源
有人爭辯說,美國的計畫跟中國的計畫不一樣,美國的計畫是引導性的,不帶有強制性,且國家不直接插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在美國的科技創新計畫中,政府部門不僅出面組織實施,而且財政投入也是真金白銀。
國防大學經濟學教授盧周來:抨擊中國製造2025,自己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2019-03-25 中信基金會
2017年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表了一篇《保持美國創新優勢的戰略框架》報告,華盛頓的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表了一篇《理解美國的創新體系》報告,以及美國學者大衛•F•諾布林所著《生產力:工業自動化的社會史》等,上述文獻從不同方面闡釋了美國創新體系中政府發揮的作用。
一、以計畫、規劃和戰略來確定創新的方向
美國歷史上很多重大的技術突破,都是由政府的科技計畫引領的。著名案例如:
1942年曼哈頓計畫;
1957年阿波羅計畫;
1983年星球大戰計畫;
1993年先進技術計畫(ATP)、“國家資訊基礎設施計畫”(NII,要求在全美建成通達全國各地的資訊公路,一個由通信網、電腦、資訊資源、使用者資訊設備與人構成的互聯互通的泛在網路);
2006年美國國家競爭力計畫;
2009年國家寬頻計畫;
2011年的國家納米計畫(NNI),這一計畫到2017年總投資超過240億美元,2018年又追加預算12億美元;
2016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發佈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戰略計畫;
2018年9月,NSTC發佈美國國家量子資訊科學戰略計畫;
等等。
從2009年開始,白宮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每年都發佈《美國創新戰略》年度報告。在報告中,列出一批政府鼓勵優先發展的產業(表1)。
有人說美國沒有產業政策,事實並不是這樣。2018年10月,美國發佈了《先進製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列出了美國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開發和轉化新的製造技術;教育、培訓和集聚製造業勞動力;擴展國內製造供應鏈的能力”,還列出了未來發展的五個技術重點領域:未來智慧製造系統,先進材料和加工技術,先進生物與醫藥技術,領先集成電器設計與製造以及糧食與農業製造業。其性質和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是一樣的。
二、創造並且維護激勵創新的環境
首先是專利保護體系。
美國還出臺了很多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
20世紀中葉,為應對前蘇聯和日本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挑戰,美國先後通過了史蒂文生-魏德勒法案、拜杜法案、國家技術轉讓法和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案;開拓了一批專案以促進創新,包括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BIR),小企業投資公司計畫(SBIC),以及合作研究與開發協議(CRADA)等;實施了政府強制採購研發稅收抵免,並降低資本收益和企業稅率;設立了鮑德里奇品質獎和國家技術獎章等等。這些政策激勵與扶持方式並不比中國少。
近期台系晶圓代工廠投資動作頻頻,除台積電回頭興建8吋廠、世界先進購併GF Fab3E 8吋廠之外,聯電則是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的12吋廠、整合中國轉投資事業並準備上市,且宣佈不再推進先進製程,反映台廠佈局有加重8吋廠、重啟購併策略之趨勢,以及二線晶圓代工廠將不再參與先進製程的競逐。
在世界先進、力晶營運潛力正在上升之際,需留意聯電未來的動向,若Global Foundries將股份打包出售予Samsung或聯電,或是中芯國際,將牽動全球晶圓代工2至5排名順序。(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相關新聞
聯想說自己PC第一,這次真沒人笑了
南韓半導體晶片出口萎縮,對中國大減二成
中國京東方擴產衝第一,三星獨霸OELD面板地位面臨挑戰
華為超蘋果趕三星2019年將成歐洲第2大手機廠商
因iPhone出貨量減少而裁員的富士康春節後招工,因獲得了華為手機訂單。
CNN:美國打擊華為攪亂了全球5G計畫 華為5G技術至少領先對手1年(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 美國沒有這種級別的電信設備商)
美國堅決制裁華為的深層原因:華為嚴重威脅其至阻礙美國的全球監控計畫。
「五眼聯盟」成員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打臉美國:華為風險可有效控制
3.22暫無一個歐洲國家禁用華為 歐洲空前團結打臉美國
華爾街日報:5G終將是中國公司的勝利
全球科技巨頭華為...默默備戰研發6G傳輸能力5G100倍,網路延遲從毫秒級降到微秒級。
美國批准6G試驗:容量為5G上千倍(回應:5g都沒有還6g呢?這就是發達國家的吹牛區別!)
蘋果求生欲有多強2010.3.5再次降價 (回應:飲鴆止渴。)
三星再開發類似華為Mate X外翻屏折疊屏手機(回應:什麼類似,明明是山寨華為! 幾天前還批評Mate X不科學沒人性的外翻屏,這就是典型的不要臉的棒子精神。)
疑三星Galaxy Fold開箱影片 網驚:螢幕摺痕超明顯!
美媒:臉書借鑒微信模式轉型(回應:中國像外國:山寨;外國像中國:致敬.)
硬體時代或落幕,蘋果將轉型數位服務(回應:小便瞎嗎?那張圖明明是蘋果服務占比是每年下降的)
兩岸晶圓代工業鴨子劃水 2019-03-25 旺報
台灣由於具備了人才庫和基礎設施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而展現了主導全球晶圓代工業務的能力,市占率超過7成,甚至台積電的龍頭地位將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逾越,主要是台積電不但具備優異的製造技術、超高製程良率、設備共通性高、供應鏈角色顯著等競爭優勢,同時先進製程的進展藍圖更是具備可實現性。
不過仍需留意,美中貿易戰驅使中方更清楚半導體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故對岸廠商佈局晶圓代工市場的企圖心更加積極,特別是中國龍頭代表廠商中芯國際,加上以特殊製程、成熟製程為重的華虹半導體、先進半導體等。
中芯國際在戰術上採取成熟、特殊、先進製程的多元手段,在成熟製程上多元戰略發展,已有效的減少大幅投入先進生產線而產生的財務折舊壓力,況且在聯席首席執行官梁孟松的帶領下,除28奈米HKC+技術順利開發完成之外,2019年首季第一代FinFET 14奈米技術進入客戶驗證階段,產品可靠度與良率已進一步提升。
同時12奈米的技術開發也開始有所突破,而12奈米的部分則是14奈米FinFET製程的改良版,顯然在國家政策和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支持之下,中芯國際將持續背負推進對岸先進晶圓製程的任務。
華虹半導體作為中國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製程代工廠,近來充分受益於8吋產品線供需失衡,特別是IGBT、MOSFET、MCU、智慧卡晶片及電源管理產品的需求,相對挹注華虹半導體的營運績效。
另外在先進半導體部分,去年10月先進半導體與上海積塔半導體訂立合併協議。先進半導體擁有5吋、6吋、8吋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於類比電路、功率器件的製造。而積塔半導體是華大半導體旗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電腦軟體及輔助設備的銷售。預料雙方合併後,將在人力資源、品質監控、工藝技術等方面充分整合,積塔半導體可優先為先進提供資金支援和其他行業資源,並減少土地與廠址選擇的限制和降低潛在關聯交易的風險。
從製造業角度來講十年後全球只有兩國 中國和外國 2019-03-21 環球時報
2019年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分析國際變化形勢。他認為過去500年西方橫霸天下,但是東西方力量對比正發生根本變化。據他的推算,十年後中國的名義GDP將是美國的130%,中國的製造業GDP將是美國的300%,製造業是工業文明時代國家力量的基礎,美國曾經整趴下五個老二國家——英德蘇日和歐盟,這五個最輝煌的時候,製造業總量都不及美國,而中國在2010年已經超過美國,2016年等於美日之和,2018年更是等於美日德之和並且在不斷拉大。去年中國製造業的增長率為6.9%,而美德日加起來只有0.4%。
回應
中國製造業主要問題就是大而不強。而要想讓他變強,就必須邁入高端製造業,比如說大飛機,高端晶片,高端發動機,高端汽車製造,精密機床,新材料以及軟體發展。另外很多基礎科學研究,要想達到西方水準,絕非一日之功。想要在十年當中追上這些,有極大難度。
不可能所有高端技術都可以製造,關鍵是我們要掌握一部分關鍵節點技術,也可以對外國卡脖子的技術,這樣才能與外國那些高端技術形成互相制約。要想所有高端技術都掌握製造技術,很難也不現實。以現在發展,十年之後,完成可以達到製造業只有中國與外國的水準。
相關新聞資料
環球時報2019-03-21中國大國重器盾構機在海外突然火爆 引外國人刷屏(圖) 十年前全部依賴進口上億元一台,現在,不光國內90%已完全國產化,還在全球市場上佔據2/3。
特朗普2019-03-21 我們的機場很嚇人像第三世界的,看看人家中國的機場,我們的錢都花在飛機上了。(回應:美國的錢都用在發動戰爭、製造事端給別國找麻煩上去了)
陸智慧手機三巨頭銷售額 首度超越三星 2019-03-18 聯合報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三星智慧手機去年銷售額為731.24億美元,低於中國大陸智慧手機三強華為、OPPO和VIVO的總銷售額919.28億美元。這是三星智慧手機銷售額首次落後於大陸三強企業之和。
智慧手機業界分析,大陸智慧手機企業不僅通過低價手機增加銷量,還陸續進軍高端市場,同步提升銷售額和收益。
美國智慧手機市場調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17日指出,三星去年智慧手機銷售額比前年減少5.4%。去年推出的重點手機Galaxy S9和Galaxy Note 9買氣不高,導致業績下滑。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三星是唯一一家銷售額和銷量都下滑的企業。
相反地,大陸排名前三的智慧手機企業華為、OPPO和VIVO,去年總銷售額比前年增加35%。三家企業在大陸和歐洲市場大舉推出高端手機,同步提高銷量和銷售額,尤其華為去年接連推出售價超過700美元的P20和Mate 20系列手機,提升了業績。華為表示,去年P20系列銷量為1,600萬支,Mate 20銷量也超過500萬支,推升華為去年銷售額達464.68億美元,比前年增加62%。OPPO和VIVO則在大陸內需市場表現出色。Strategy Analytics分析說:「華為正迅速縮小與三星的差距,今年有望在銷售方面超越三星。」
蘋果去年銷售額為1566.34億美元,仍以壓倒性優勢位居世界第一。雖然蘋果去年推出的iPhone X(Ten)S系列和iPhone XR銷量不盡如人意,但透過高價策略提高了銷售額和收益。以銷售額為基準,蘋果全球市占率為40.4%;以利潤為基準,市占率為78%。換言之,去年在智慧手機市場產生的利潤中,每100元中有78元被蘋果拿走。
中國視頻分享超級明星的突然崛起已招致抵制。印度政府最近採取措施限制外國公司,以便本土科技企業發展,一些團體對這些應用上的不雅內容感到擔心。發言人稱,抖音和Helo面向年齡不低於13歲的人群,Like在印度市場面向18歲及以上人群,Bigo Live用戶必須年滿16歲。兩者都有舉報不良內容的機制。
回應
抖音不是啥好東西,充斥著各種衣著暴露的女性,還有很多食品加工不利於減肥,最後還有很多曬貓、曬狗的,這一切都佔用了我大量時間,不說了再去刷一波
你說的不是什麼好東西,那為什麼中國航太、中國三軍、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共青團中央等國字型大小在用呢?!
騙子,我的抖音為什麼就沒有【各種衣著暴露的女性】!
你的偏好決定了抖音給你推送的內容!
這個跟個人愛好有直接關係,平時你什麼看的多,喜歡收藏什麼,大資料就會推薦你喜歡的內容給你。比如我喜歡看戶外運動旅遊,還有一些專業內容,基本推薦給我的也是這些內容。
自從下載了抖音,我就過上了皇帝般的生活,有人給朕唱歌, 有人給朕跳舞,有人給朕演戲,有人逗朕樂,朕還要挨個批閱評論,累死朕了
“臉書無聊”,中國短視頻APP正“圈粉”印度新線民
《華爾街日報》2019-03-15報導,中國多款內容分享應用正在印度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興起,目前大多數印度人正首次利用低成本智慧手機和極其便宜的資料套餐上網。這些應用包括Bigo Inc.旗下的Like和Bigo Live、跳動科技旗下的Helo和抖音(TikTok)等。
這些應用介面簡單,非常吸引使用者,例如31歲的Asha Limbu,她來自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目前在新德里做管家。在為一戶中產階層家庭做家務的間隙,Limbu每天都在Like上花費三個小時,流覽數百個短視頻,在這個過程中與朋友和陌生人交流。她表示,Facebook讓人感到無聊。
FB旗下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有超過2億用戶,該應用在印度不同社會經濟階層、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群當中頗受歡迎。不過,一些來自中國的新應用增長速度更快,有可能很快就會削弱Facebook和Alphabet在印度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
雖然騰訊、阿裡和微博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尚未在印度站穩腳跟,但Like等應用在當地已很受歡迎。Like與其姊妹平臺Bigo Live在全球擁有6900萬月度活躍用戶;Bigo今年2月表示,將投資1億美元擴大在印度業務,並在當地招聘1,000名員工。Ranveer Singh等寶萊塢巨星入駐Like提升了這款應用的人氣。Singh上傳了他跳舞的視頻,在四個月內積累了460萬粉絲,幾乎是他FB上1020萬粉絲數量的一半,是Twitter上1,170萬粉絲的三分之一還多。
其中許多中國應用瞄準了印度會說英語的城市居民以外的用戶。跳動2018年專門針對印度市場推出一款名為Helo的新應用。用戶打開該應用後可選擇設置14種印度語言,但不包括英語。無需選擇要關注的帳號,應用用戶就會自動收到簡單的、滾動播出的消息推送,顯示熱門短視頻和圖片。Helo已累積擁有2500萬月度活躍用戶,目前平均每天新增約10萬用戶。已與Twitter相當。Twitter是印度記者、政界人士、藝人和其他精英最青睞的,在印度擁有約2600萬月度活躍用戶。跳動旗下抖音在全球受到歡迎,在印度的用戶量迅猛增長約2.6億用戶,占其全球1/4,接近FB印度用戶數。FB印度數位廣告市場規模仍較小,相比美國市場1,000億美元的年收入,印度只有20億,不過,未來五年可能會擴大兩倍。
IC大老換人:中國半導體年增106%,今年Q3首度超越南韓! 2018/12/07 钜亨網
SEMI指出,2018年第3季在南韓半導體設備出貨量為34.5億美元年減31%,與此同時中國成為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買家,39.8億年增106%。2017年同期,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僅為19.3億只占南韓的40%。中國目前正在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 16 個地區,打造25個FAB建設項目。 報告預測,2018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118億,2019年173億,確保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美荷日傳統強國,仍然主導著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 ,而中國的優勢集中在晶片下游。隨著中國不斷投資設備,必須密切關注投資與技術改進和人才培養,才能真正趕上強國。
華映裁員2500人 將售2條4.5代線只留6代線
台面板廠中華映管2019-03-11宣佈將裁員2500人,只保留6代線,專注中小尺寸面板最具經濟效益的產線,另外2條4.5代線,未來將全數出售,也不排除出租。華映認為,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供過於求,主要來自於高世代面板產線,產品以屬於大尺寸的電視面板為主,6代線的主力是中小尺寸面板,影響相對較小。
相關新聞
中國面板製造商齊力扳倒LGD三星柔性屏市占率90%、驅動晶片70%的壟斷局面:中國內10條柔性屏AMOLED產線、8家晶片商齊發力
中國再開新產能 2019年面板持續供過於求: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10.5代廠2018年3月量產,2019又要建6代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廠,全球大中小尺寸面板供過於求,競爭激烈。
5G、AI…半導體業新動能:半導體產業2019年雖遇逆風,但SEMI強調5G和AI將是產業下一波成長動能,2020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回升至670億美元,再寫新猷,年增27%。
陸稅改 8千萬人將免繳個所稅 2019-03-13 聯合報
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2日在北京表示,個人所得稅改革落地後,工薪階層減稅面達100%,其中,8000萬人不用再繳納個人所得稅,6500萬人減稅幅度超70%。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4個月內共減個人所得稅近2000億元人民幣。去年前9月改革前,個稅收入同比增長20%,改革後的4個月同比減少14.2%。
今年大陸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減稅降費總規模近2兆元,比去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又增加了逾50%,決定再取消15項涉及減稅降費措施落地的稅務證明。
大陸就業優先 調整宏觀政策 2019-03-13 經濟日報社論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13屆人大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城鎮要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強化各方重視、支持就業的導向。
大陸當前經濟形勢持續下行,2018年經濟成長率6.6%,2019年下調至6%-6.5%,意謂著各行各業經營困難,從2018年底迄今,不少企業傳出裁員或停止招募新人,除了傳統製造業因經營困難、生產線外移而導致大批農民工失業外,新興的網絡企業在經過幾年火熱後也無以為繼,包括美團、摩拜、京東、新浪等,滴滴也在2月宣佈裁員2,000人,占全體員工15%。
就業優先的目標確定了,手段呢?靠什麼?傳統的擴張性政策如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是要用,報告中,有兩個新穎的政策備受各方關注:一、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大規模擴大招生100萬人。這無疑是極具魄力的教育改革政策。長期以來,大陸在一般教育投入資源甚多,規模擴張極速,一年大學本科畢業生已逾800萬人,偏忽職業技術領域。二、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人民幣,對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進行技能提升和轉崗職業培訓。
拚經濟 義大利總理:「一帶一路」是機會 2019-03-09 聯合報
義國總理孔蒂八日赴義大利北部熱那亞出席一場外交政策研討會時說:「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前,已進行所有必要考量,這對我們國家而言是個機會。「華為和中興在義大利營運多年,一直提供很大幫助。」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廿二日至廿四日訪問義大利,義大利將成為一帶一路最新參加國。孔蒂預定四月初赴中國出席一帶一路峰會,並承諾會在義中合作計畫導入歐盟貿易標準。
義大利經濟去年底陷入近十年來第三度衰退,政府亟欲尋求振興經濟藥方。
義大利將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首個一帶一路參加國,歐洲已有多國和大陸簽署參加一帶一路的備忘錄,包括克羅埃西亞、捷克、匈牙利、希臘、馬爾他、波蘭及葡萄牙。美歐批評,中國藉一帶一路對其他國家設下債務陷阱,遂其全球擴張野心。
回應
黑中集團哭了!
菲律賓陷中國債務陷阱?菲財長:為什麼不說是日本
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計斯(CarlosDominguez III)2019-03-07表示,菲律賓目前欠中國的債務只占債務總額的1%,所以絕無陷入所謂“中國債務陷阱”的可能。 “直至2022年末,我們全部由中國出資的專案債務額將占菲律賓總債務的4.5%,而向日本借款的債務額占9.5%。我不懂大家為何不說我們會溺亡在日本的債務之中。”
“如果被逼選邊站 我選中國” 強硬對華派倒戈了? 2019-03-09 新浪新聞
“如果被逼選邊站,我會選擇富裕的中國,而不是不可預測的美國。”日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接受媒體專訪,談及中馬關係、華為等多個話題。他說,
我們同中國做鄰居有2000年了,但他們從未試圖征服我們。歐洲人1509年來到東南亞,兩年就佔領了馬。
他還表示,目前沒有發現華為的安全威脅,“我們不能因為中國技術領先西方,就效仿其他國家的做法。”
要說這些話,倒也是大實話。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劍拔弩張之際,如此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還是顯示了一定的魄力。尤其是放在馬哈蒂爾這個人對華態度的“反復無常”,就更加非同尋常了。
........
回應
希望言行一致
政治家都是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
中國大陸為何寧可勒緊褲帶 也要幫企業減稅? 2019-03-06 聯合新聞網
從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兩會所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觀察出大陸經貿政策的新風向。在內外交逼的2018年,大陸依然達成6.6%的經濟成長率,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接近30%,高於美國的21.5%。強勁的消費力,2018年消費對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76.2%。2019年的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與2020年全面達成小康社會及就業情勢有關。而GDP每增加1%,可以帶動190到200萬的就業人口。
一方面要克服經濟下滑的壓力,又要持續保持平穩的增長,從優化經商環境著手。減稅,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由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10%稅率降至9%。以知名手機品牌OPPO為例,廣東東莞的納稅大戶。增值稅稅率減少1%,就能減少1億人民幣的稅款。
由於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預計將減收近2兆元人民幣,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尤其是政府官員的公務出差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的「三公」經費,要再壓減3%左右。
發改委提新政 4招刺激消費 2019年03月07日 中國時報
繼3月5日大陸總理李克強提出2019年總計2兆減稅降費計畫,發改委6日又提出經濟新政,包括發展新產業等4大招來壯大消費市場,同時推出刺激民間投間和鼓勵外商投資的多項措施,使得陸股氣勢如虹,6日成交額再次突破人民幣1兆元,創3年多新高,滬指也站上3100點,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4招包括:一、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經濟;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三、加快發展新型城鎮化;四、增強居民消費水準、消費能力和消費意識。在具體措施方面,發改委正草擬舊汽車、舊家電的回收政策,推動循環經濟進一步發展。何立峰指出,現在有超過2億部舊汽車,還有幾億台舊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進行更新將是龐大的市場。
相關新聞
新媒《海峽時報》:中國2019定的6%-6.5%經濟增長顯示中國的經濟推進器“大得超過預期”
美媒Seeking Alpha網站:世界經濟增長依然仰賴中國引擎
推銷美國氯洗雞、賀爾蒙牛!美駐英大使遭英砲轟 2019-03-03 聯合報
美國駐英國大使強生(Woody Johnson)1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呼籲英國在脫歐後擁抱美國農業方式,包括氯洗雞和餵食荷爾蒙的牛。華府公佈英美貿易協定的目標之後,強生這番話遭英國農業聯盟砲轟,唐寧街首相府發言人也出面澄清無意降低食安標準。
目前歐盟限制美國出口特定食品,包括雞肉和牛肉,但強生希望英國脫歐後能改變現狀。強生表示,英國出於保護主義,對美國農業方法發出警告,這令人憤怒而且誤導事實。
他表示,歐盟「農業博物館」般的方法無法持久。強生強調:「美國農民為全球各地做出重要貢獻,他們的努力應得到認同。但他們卻因為誤導的恐怖故事而被否定,這些故事只說了一半。」
強生說,氯洗雞的過程就像是歐盟處理蔬果一樣,他稱若要處理可能致命細菌,像是沙門氏菌或曲狀桿菌,這是最具經濟效益與效率的方法。
在美國可以合法用高濃度氯水清洗雞肉,美國生產者表示這種方法可阻止鳥類消化道的微生物汙染到肉,美國監管機構也認可此作法。歐盟1997年禁用氯水清洗雞肉,目前只能用冷空氣或水噴洗雞肉。
英國美食評論家與新聞工作者雷納(Jay Rayner)抨擊,事實和強生說的相反,他引述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指出,氯洗無法殺死細菌,雖然該研究談論的是沙拉青菜,但主要作者告訴雷納,該研究也適用於雞肉。
英國國家農民聯盟(National Farmers Union)主席米內特‧巴特斯(Minette Batters) 指出,雖然氯洗雞和餵食賀爾蒙的牛可安全食用,但美國跟歐盟飼養差別在於福利標準與環保標準。英國消費者要求高標準的動物福祉,但美國雞舍不需要有窗戶或清掃。
唐寧街發言人對此回應:「我們向來清楚表態,我們不會把降低食品標準當作未來貿易協定的一部分。」
回應
這方面美國真該好好跟日本學,日本可以使台灣政客自己開口要求國人吃核食
台灣人就會配合進口這些的,不用擔心,全世界都不要的菜桶會主動要求的.
劉軍紅:經濟復蘇(楨:?) ,日本人卻沒獲得感 2019-02-22
1月底,日本政府發表《月例經濟報告》指出,“安倍經濟學”下的日本經濟已實現連續74個月的擴張。這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日本國民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本輪經濟景氣擴張是財政、金融政策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升帶動的復蘇。
日本此次經濟景氣擴張的最大特點是,6年來名義GDP的平均增長率達1.8%,但與高速增長期相比,不到1965年到1970年的平均11.5%,也比不上1986年到1991年泡沫景氣時期的平均5.3%,其主因是少子老齡化的人口結構難以產生創新驅動。
第二個特點是,作為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整套出籠,持續加強,支持了日本經濟長期復蘇局面。安倍二次執政後,重整2006年的“安倍經濟學”,更加大膽地使用量寬和零利率政策,利用“金融抑制”,推進日元貶值,進而推升股價。過去6年,日元兌美元一度貶值約4成,日經股指上升2.7倍。虛擬資產繁榮,使得安倍內閣支援率保持相對高位。
但日本經濟的復蘇也暴露了本身的脆弱性。一是企業收益擴大,但日本人的實質工資未增,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停滯,甚至為負值。二是名義GDP增速高於剔除價格影響的實質GDP增速,稅收增加,國民實質負擔加重。尤其是消費稅率上調,個人稅負陡然上升,2013年到2018年稅收增加37%,而同期名義GDP增加8.8%,呈現明顯不平衡。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華貿易結構變化,由原來的對華出口以原材料、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為主的垂直分工結構,轉為在化工原料、一般機械、電子機械等領域,相互貿易擴大,互有交易的水準分工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產業向全球生產鏈的中高端平移。
另外,日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日本順差增加,如2018年近700億美元。同時,日本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收益擴大。中國、東盟和美國市場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收益最大的市場。這樣,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日本對中美市場均等依賴。由於中美貿易戰對日本貿易、投資同時構成影響,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面臨多元複雜風險。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雖不算低但也是28年來最低。美國經濟迎來減稅效果衰減,財政刺激鈍化期,金融政策、貿易和產業政策調整,導致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而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面臨巨大風險。(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歐日製造業萎縮 經濟有壓 2019-02-22 經濟日報
歐元區與日本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值都劇降到50以下,顯示景氣陷入萎縮,且分類指標預示未來可能進一步疲軟,主因全球貿易緊張持續升高;歐元區經濟全靠服務業支撐,日本今年經濟出現衰退的機率升高。
IHS Markit機構公佈歐元區2月製造業PMI重挫到49.2,不僅低於市場預估的50.5,且是2013年中以來最低水準。其中產出指標降到49.2,新訂單指標也降到46.2,舊訂單也加速消化,產品庫存持續積壓。德國已經連續第二個月萎縮,以汽車業最為疲軟。
IHS首席景氣經濟學者威廉森指出,「製造業訂單加速惡化,預示未來幾個月景氣可能更差」。
所幸服務業PMI由51.2上升到52.3,優於市場預期的51.4;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為51.4,優於元月的51,也高於市場預估的51.1,顯示歐元區民間部門景氣溫和回升。企業景氣預期指標從60.5上升到61.6,是四個月來高點,企業也加速雇用員工。不過產出價格指標從53.4降到52.5,顯示企業不易提高售價。
威廉森指出「2月歐元區經濟仍接近停滯,整體景氣基本上不如去年」;PMI顯示,第1季經濟季增率僅0.1%,低於市場預估的0.4%。
IHS Markit/日經的日本製造業2月PMI初估值也從元月的50.3,劇降到48.5,顯示日本2月製造業景氣出現兩年半來首次萎縮。其中產出指標從54.4劇降到47,國內、外新訂單劇降,企業並連續第二個月減少原料及其他投入的採購。企業信心指數也出現六年來首次惡化,主因美─中貿易戰糾結未解,使全球製造業受到波及。
IHS經濟學者海耶斯指出,日本製造業景氣萎縮並不意外。除非服務業PMI能止跌回升,否則日本今年陷入衰退的機率將持續上升。
誠然,眼前的貿易戰已經、且將持續衝擊國際供應鏈,但新的限制也會刺激創造力和創新,正如倫敦政經學院(LSE)榮譽教授德賽所說,「拜3D列印和人工智慧(AI)等科技進步所賜,不難想像企業可以在本國生產當前仍須進口的中間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貿易將持續快速成長,「但產品組合將從中間產品轉向最終產品」。
此外,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低所得國家將不須只依賴西方的資金和政策理念。同時,隨著主要新興經濟體開始追求科技和工業發展以避開「中等所得陷阱」,這些國家也在改變全球生產體系中角色和責任的分配。在中國、越南和印尼等國的經濟成就帶動下,非洲和其他地區的低所得經濟體如今有充沛的機會,可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畢竟中國正在生產許多原本是已開發經濟體專屬的高附加價值產品。
隨著中國和其他國家繼續攀登工業和科技階梯,大部分供應鏈須轉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這將影響到各地商品和勞動力的成本和價格。但開發中國家實際上可以利用後來者的地位,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儘管自動化的威脅已被過度放大,但非洲國家尤其可以利用其較低的要素成本,推動具有比較優勢的成功勞動密集型產業。
例如,非洲國家可以透過建立具有戰略意義的生產群集和工業園區(包括綠色工業),來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也有能力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如果管理得當,這種雙管齊下的方法可以為低技能勞動力,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同時迅速增加財政收入。而這反過來又可以改善其他領域的基礎建設,從而為長期繁榮和社會穩定創造條件。
雖然AGOA等貿易協定對非洲國家依然非常重要,但更廣泛的經濟和技術變革正在開闢新的機會。在政治和知識過去幾百年來都被已開發經濟體牽著鼻子走後,非洲正在衝出一條自我肯定的新道路。(作者Célestin Monga是非洲開發銀行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非洲經濟獨立 戒歐美依賴症 2019-02-22 經濟日報
2018年是全球經濟和政治動盪不止的一年,但對未來的歷史學家來說,這可能是非洲開始表達其知識和經濟政策獨立訴求的一年。
意外觸發整個非洲大陸潛在戰略轉變的事件,是盧安達決定提高進口二手服裝和鞋類的關稅,以支持本國服裝產業。美國立刻取消根據「非洲增長和機會法案」(AGOA)授予盧安達出口紡織品的免稅待遇。
對一個高度依賴貿易的非洲內陸小國而言,此事非同小可,但盧安達堅守自身立場的事實,代表時代已經改變。如果盧安達願意犧牲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待遇,以發展其國內服飾業,想必該國也堅信能為其出口產品找到替代市場。
與此同時,其他非洲國家對主要貿易國家也採取更獨立的態度。非洲各國政府愈來愈積極對各種可能有爭議的議題表達立場,包括東非的貿易政策、非洲南部的土地再分配、以及北非的總經和債務管理政策。
非洲各國如今挺起胸膛的動機不僅是經濟上的,也事關尊嚴、知識上的自由,及冒險繪制自身路線圖的意願。更廣泛地說,非洲領導人體認到,全球經濟持續轉型,代表所有國家都沒有足夠實力將其戰略偏好強加於其他國家,即便這個國家要小得多。
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實證研究表明,與上一個世代相比,關稅削減和市場准入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已經小得多,貿易不再是在一國生產產品然後銷售到別處,而是跨越國境和時區的合作,以便讓生產成本最小化、讓市場覆蓋範圍最大化。
WEF估計,減少供應鏈貿易壁壘對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產生的效果,是取消關稅的六倍;若所有國家都能將邊境管理的運作效率與運輸和通訊基建,提高到全球最佳實踐水準的一半,全球GDP將增加2.6兆美元(增幅達4.7%)、出口總額將增加1.6兆美元(14.5%)。相較下,全球所有關稅全面取消僅能使全球GDP增加4,000億美元(成長0.7%),出口增加1.1兆美元(上揚10.1%)。
顯然,全球價值鏈目前是貿易的主要框架。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盧安達(以及衣索比亞和摩洛哥)等非洲國家,已經在利用這種模式轉變。
中國和美國,到底誰欠債更多?2018-01-09三尺寒
國際金融研究所(IIF)報告,全球債務規模在2017年三季度已經飆升至23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並還在繼續大幅擴大。美國國債規模已經突破20.6萬億美元關口,而美國家庭、政府、金融和非金融企業部門所產生債務的總額,已經超過80萬美元。可美國的最新GDP也不過19.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占GDP比重為105%,而全部債務占GDP的比重則多達410%。
截至2017年末,有機構估算中國債務總規模約為45.5萬億美元(300萬億人民幣),但中國國債規模僅為2.2萬億美元,占總債務規模比例較低。其它負債主要集中于家庭、金融和非金融企業部門。中國的最新GDP為12.5萬億美元(80萬億人民幣),國債占GDP的比重為17.6%,而全部債務占GDP的比重則多達364%。
其它國家,如日本的國債占GDP比重為246%,德國為65.4%,英國為93%,法國為101.5%。
相比較來看,發達經濟體國家的國債占債務總規模的比重較大,而非國債的占比要相對較小。 具體分析,在經歷了近10年的債務危機救助之後,當前的美國是私人家庭和政府的債務占比較大,而企業債務占比相對較小。美國的企業也是更多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資。
中國則恰恰相反,私人家庭和政府債務占比相對較小,且儲蓄率卻極高。而企業債務規模占比較大,且中國企業主要通過發行債券和借助金融機構舉債來融資。
….
因此,中國在過去一年裡,嚴格加強了金融體系的監管,控制全社會杠杆率的擴張速度和規模。而美國也在經濟復蘇越加明顯之後,在積極的恢復正常利率水準,以及美聯儲的縮表計畫,努力控制美國國債規模。
中美債務結構的不同,自然會促使兩國在2018年裡對管理社會融資的方式和杠杆規模做出不同的方案和策略。中國將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減少企業債務融資在社會總融資中的占比。但中國會鼓勵和擴大政府和私人家庭的債務融資規模。而美國則將積極鼓勵企業社會融資規模的擴張,從而為政府和私人家庭融資創造更大空間。如此兩個不同的操作策略,都將為經濟提供充裕的貨幣流動性。
相關新聞
美國2018年國債首次突破22萬億美元!每天利息高達10億
債務占GDP的299%!比起貿易戰,債務才是中國的真正危機
專家:國產刻蝕機很棒,但只是造晶片的“配角”
據科技日報2019-02-13報導,近來有網路媒體稱,“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晶片制程生產線”,並評論說“中國晶片生產技術終於突破歐美封鎖,第一次佔領世界制高點”“中國彎道超車”等等。
中微公司的刻蝕機的確水準一流,但誇大闡述其戰略意義,則被相關專家反對。刻蝕只是晶片製造多個環節之一。刻蝕機也不是對華禁售的設備,在這個意義上不算“卡脖子”。
首先,外行容易混淆“光刻機”和“刻蝕機”。光刻機相當於畫匠,刻蝕機是雕工。前者投影在矽片上一張精細的電路圖(就像照相機讓膠捲感光),後者按這張圖去刻線(就像刻印章一樣,腐蝕和去除不需要的部分)。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用到的最金貴的機器,要達到5納米曝光精度難比登天,ASML公司一家通吃高端光刻機;而刻蝕機沒那麼難,中微的競爭對手還有應用材料、泛林、東京電子等等,國外巨頭體量優勢明顯。難在如何讓電場能量和刻蝕氣體都均勻地分佈在被刻蝕基體表面上,以保證等離子中的有效基元,在晶片表面的每一個位置實現相同的刻蝕效果,為此需要綜合材料學、流體力學、電磁學和真空等離子體學的知識。
刻蝕機技術類型很多,中微和他們的技術原理就有很大區別,至於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是每個廠家的核心機密。
刻蝕分濕法(古代人就懂得用強酸去刻蝕金屬,現代工藝用氟化氫刻蝕二氧化矽)和幹法(如用真空中的氬等離子體去加工矽片)。濕法出現較早,一般用在低端產品上。幹法一般是能量束刻蝕,離子束、電子束、雷射光束等等,精度高,無污染殘留,晶片製造用的就是等離子刻蝕。
尹博士以及中微的核心技術團隊,基本都是從國際知名半導體設備大廠出來的,尹博士原來就在國外獲得了諸多的技術成就。
矽片從設計到製造到封測,流程複雜。刻蝕是製造環節的工序之一,還有造晶棒、切割晶圓、塗膜、光刻、摻雜、測試等等,都需要複雜的技術。中國在大部分工序上落後。中微只是給台積電這樣的製造企業提供設備,產值比台積電差幾個數量級。
回應
這些專家完美解釋了只要是中國擁有的技術,都不是核心。
邏輯都搞錯了,美國沒禁售是因為中國能造了,而不是老美不想卡你脖子。
俄羅斯搞“斷網工程” 應對西方網路戰 2019-02-14 環球時報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019-02-13稱,在防禦外國網路威脅的鬥爭中,俄羅斯計畫採取一項特殊措施。“斷網”測試是“俄羅斯主權互聯網”法案的一部分。該法案考慮創建一個國家網路系統,在遭到外部斷網時,保證俄國內網路穩定運行。法案同時建議儘量不向外國轉移俄互聯網使用者交換的資料,並創建國家網域名稱系統(DNS)。俄國家杜馬以334票支持對47票反對,一讀通過這項法案。“斷網”測試有望於今年4月1日前進行,俄計畫為實施該法案撥款200億盧布(約合21億元人民幣)。,“斷網”測試有望於今年4月1日前進行,俄計畫為實施該法案撥款200億盧布(約合21億元人民幣)。
在該法案中,所謂的“斷網”測試被單獨列出:給予俄政府和互聯網運營商進行定期網路演習,以應對外部互聯網威脅的權力。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目前有十幾家機構監管互聯網功能變數名稱根伺服器,都位於俄境外。不過,俄境內已有根鏡像伺服器。這意味著即便西方採取懲罰性措施切斷網路,俄網路系統也能繼續運作。測試將要求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將資料流程引向國內路由節點,而不經過境外伺服器。
俄這一計畫被認為是對美國2018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直接回應。英國《一周》雜誌網站稱,這份報告將美國近期遭受的網路攻擊歸罪於俄等國。報告出爐後不久,就有俄高級官員“加大警告”稱,某種形式的斷網可能“被強加於我們”。俄總統網路發展問題助理戈爾曼•裡梅科去年曾說,西方國家只要簡單地“按下按鈕”,就能將俄羅斯擋在全球互聯網之外。俄總統普京更是批評互聯網就是“美國中情局項目”。
美國“連線”網站評論說,互聯網是在美國發明的,現在美國公司控制著為其提供支持的大部分基礎設施。俄可能希望獲得更多“互聯網自治權”。
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12日在議會強調,“俄羅斯主權互聯網”法案的任務“不是關閉,也不是切斷互聯網,而是要確保互聯網安全”。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報導稱,俄通信和大眾傳媒部等政府部門均支持這一法案,但提出了各自的意見。沃洛金要求在二讀通過前,對法案進行詳細討論和修改。
回應
中國也要有確保萬無一失的備份方案!
所以在投資這一點中國的迴旋餘地大。有迴旋餘地還必須有錢。中國相對來講還是好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我們還是屬於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投資平臺等等的負債都加在一起,也差不多就是GDP的60%,而且中國跟其它國家的財政赤字有很大的不同。其它國家財政赤字一般是用來支持消費的,中國的財政赤字一般是用來支持投資的,有淨資產的,所以,如果淨的財政赤字比前面講的GDP 60%低多了。
在這一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出了一個報告講,過去,在講政府的財政赤字的時候,只看它名義的負債,但它現在講,要看淨負債。如果政府的投資創造了資產,那資產應該把它抵扣掉。
所以我想中國可以用的財政政策的空間還是很大,貨幣政策還有寬鬆的餘地。除此之外,中國的民間儲蓄也高。有了投資,就會創造就業,家庭收入會增長,消費也會增加。
所以,我覺得在2019年穩增長、穩就業,完全可以利用我們的迴旋空間、我們可用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標。到底是高於還是低於6.5%,要看國際,要看國內,但是,我相信不管國際形勢怎麼樣,做好自己的工作,實現這樣一個增長,而且是高品質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如果能維持這樣一個增長目標,那麼就像2008年以後一樣,中國每年對全世界的增長的貢獻應該還是可以達到30%,中國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增長的來源。這是我在達沃斯這幾天的感受和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謝謝。
另外,去杠杆。去杠杆信貸資金減少,可貸資金減少了以後,民營企業本來就是比較小規模的,在借貸上處於不利的地位。緊縮信貸,第一個感受到的是民營企業。再加上現在銀行以盈利為主,下游的民營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了,獲利空間小了,那麼銀行給它的貸款也就更少了。
在這種狀況之下,去年出現了很多人討論是不是因為中國政府採取了國進民退的政策,對民營的前景感到悲觀。其實中國政府沒有這個政策。中國政府還是堅持發展國有和民營經濟兩個毫不動搖,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民營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這一點,我們還是必須佩服中國政府有這個勇氣去推行收縮性的結構性改革,但是,附帶的效果就是經濟增長放緩,而且民營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
政策總是要調整的。展望2019年、2020年,我覺得狀況會有所改變,做好中國的事情裡面有一點,穩增長,穩就業,這是必要的。
那麼在這種狀況之下,我覺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它還會繼續推行,但會有所調整,因為前面的“三去”,基本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需要的是鞏固成果,不會繼續加強。然後,第四項降成本、第五項補短板,我覺得在2019年、2020年會在這上面下更大的力量。
降成本指的是政府的管理成本、稅收成本,在這一點其實政府已經在去年年底給中小企業大幅度減稅,一年的營業收入在300萬以下的這些中小企業,它的所得稅率降到了10%。在100萬以下的,它的所得稅率已經降到5%。這是非常顯著的降稅,會有利於這些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
再者,補短板,中國還是有很多短板可以補的。我們有一些產業是產能過剩的,但是,這些產業是中低端的產業,中國還可以升級到中高端產業。我們基礎設施還可以繼續完善,尤其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還是不足。我們環境綠色發展也要投資。中國還在城鎮化的過程。這一點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跟發達國家的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發達國家經濟疲軟的時候也應該多投資啊,但發達國家,它的產業已經在世界最前沿了,當它出現產能過剩的時候,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不像我們發展中國家,好的投資機會到處都是。它的環境是好的,它的基礎設施應該都有了,無非就比較老舊。再來,它城鎮化已經完成了。
我們知道國家統計局已經公佈了2018年的增長是6.6%,確實比2017年的6.8%有所下降。我個人還是接受的,因為可以從其它指標來佐證,是相符合,造假不了的。比如說,外貿增長,去年增長14.2%,電力還在增長,交通運輸都還在增長,固然第四個季度下滑的壓力比較大,但全年6.6%的增長是可信的。
對中國來講,前面講的這些問題都存在,今天下午聽了王岐山副主席的演講,他指出對中國來講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對世界做了最大的貢獻。
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必須去瞭解為什麼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會下降,以及為什麼去年下半年經濟下滑的壓力突然增加。
對此問題,學者有很多分析,有一派觀點認為,是因為中國的體制的問題,比如國企的比重太高了,國企沒有效率;一派觀點認為,人口老齡化,人口數量達到頂點,現在開始往下走了。
這些問題都有,但我不認為這是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因為那些都是老問題、長期的問題。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慢變數的問題,它不可能在短期內有那麼大的影響。
對2010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原因,我做過不少分析,也在多個場合提到,主要是外部性和週期性的問題,在這裡不贅述。那2018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為何加速下滑?我認為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主動地進行了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以後,每個國家都在講結構性改革,但真正推行的國家很少,中國是提出並推行結構性改革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結構性改革有什麼內容?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但在過去這段時間裡,做得比較多的其實是前面三項: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而這些都是壓縮性的,都是把經濟增長往下壓的。而且不止如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民營企業會感受到最大的壓力。
去產能主要是屬於上游部門的鋼筋、水泥、平板玻璃、煤炭,這是上游部門,去產能去了以後,一個好的結果就是說,產能減少了,供給量減少了,價格上升了,所以上游部門的盈利狀況在2018年是增加的,上游部門國有企業占多數,所以,2018年國有企業的盈利狀況很好。但是,它的結果就是讓下游部門承受到更大的成本壓力。下游部門全部都是民營企業,所以民營企業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增加的壓力。
過去全球化是發達國家推動的,現在,反全球化的推力又是來自於發達國家。為什麼呢?是因為發達國家內部有不少問題。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很多工人的工資,從真實工資來衡量的話,30年、40年沒有增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本來中產階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但在美國,在一些歐洲國家,中產階級的比重在下降,並且收入分配急劇惡化。不少人就認為發達國家出現這些問題是全球化造成的,把它的罪魁禍首歸結為全球化。
當然在座有很多經濟學家,如果進行比較好的分析,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因為中國或是其它發展中國家賣到美國去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附加價值很低,發達國家早就不生產了。
現在工資水準沒有上升不是因為工作機會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被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搶走,而是因為工人的工資水準高,發達國家的企業就用自動化替代工人,這是主要原因。
而且在這種狀況之下,其實全球化對一般家庭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工人的工資沒有增長,但是他買的消費品的價格是下降的,真實生活水準應該是提高的。
那,中產階級比重下降跟收入分配惡化,原因主要是什麼?主要是70年代金融自由化,很多財富利潤集中到華爾街去,以及80年代以後高科技發展,創造了很多科技神話,讓一些人轉眼之間變成億萬富翁。
但一般人不在金融機構/科技產業就業,造成了中產階級比重下降,收入分配急劇惡化這些讓人不滿的問題。
可是一般人不是經濟學家,他只是看到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也感受到了財富分配不均,工資不增長的壓力,有一些政客就煽風點火,利用這種不滿情緒,就造成了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逆流。
它的結果大家也清楚,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新政,法國現在在鬧黃馬甲抗議,中美之間出現貿易摩擦。
第三個,我覺得跟中國有關,因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每年全世界的經濟增長,30%來自於中國,中國是2008年以後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來源。而中國在去年經濟增長出現了下行的壓力,有些學者就利用一些掌握到的局部資料進行分析,認為中國的經濟是不是掉到4%以下了。這種觀點在媒體廣泛傳播,影響到人們的信心。
美國經濟得分高 為何川普的政策分數超低? 2019-02-06 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019-02-05在國情咨文中宣揚美國經濟良好,失業低,通膨低,經濟持續成長(楨:?)。依據芝加哥大學對約50位著名經濟學者所做的調查顯示,學者們幾乎一致認為川普的政策具有毀滅性;貿易政策得分F/財政政策D-/貨幣政策C。
林毅夫:這是最焦慮的一次達沃斯論壇,但中國仍有很大的迴旋空間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2019-01-23在2019冬季達沃斯論壇 “全球化4.0與中國包容性增長” 主題晚宴上以“世界經濟新動向”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林毅夫在演講中表示,今年達沃斯論壇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是由經濟危機,逆全球化和中國這三個原因引起。林毅夫提出,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時,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是對世界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同時對於中國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內容進行了闡述。】
算起來,我到達沃斯論壇來不下十次,從天氣來講這是最好的一次,沒有雪,陽光明媚,氣溫也不太低。但從氣氛來講,可以說是最清淡的一次,而且也從大家的交談中,充滿了焦慮的一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新的變化呢?我想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發達國家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從2008年的國際經濟危機中完全復蘇過來。
從歷史資料來看,發達國家,包括美歐,在危機之前長期以來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是3%-3.5%之間。現在來講美國的復蘇是最好的,即使在特朗普那麼大的減稅幅度之下,2018也只有2.9%,2019
可能降到2.5%,2020剩2%。歐洲從2008年以後就在1.5%上下增長,日本從1991年以後就在1%上下增長。
為什麼發達國家沒有復蘇?因為發達國家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在過去的十年,發達國家普遍用數量寬鬆的貨幣政策,把利率,真實來講降到零以下或是零的利率,來支撐經濟。
本來這麼低的資金成本是希望進入到實體經濟去投資,提高生產力,創造就業。但是現實太蒼白。發達國家把這些廉價的資金拿去做投機了,投資到股票市場,股市指數太高,泡沫太大。
第二個原因是逆全球化,達沃斯論壇本來都在宣導全球化,但是現在全球化受挫了。
用拿破崙說那句話時的心態,還句話給他們:讓他們裝睡吧,遲早他們會醒來,醒來時的世界將令他們痛心不已!
西方觀察家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多源自其殖民擴張和霸權相爭的歷史,就像日本以其封建等級制思想來看世界一樣,而中國的思想體系,歷史經驗和“天下”視野則與之大有不同,中國人在為人處世的習性上,有如老子說的以柔克剛……
如果你去看看西方人在上海或者北京的聚居區,又或者現在東南亞地區西方人的聚居區,你就會明白了他們的行為模式和背後的邏輯是一貫的,不變的表像:
A. 大量西方公司的外派人員享受著在其本國根本不存在的高福利,這樣的高福利是由對駐在國掠奪式的高利潤供養的,比如波音飛機上的馬桶會以你無法想像的高價買給你
B. 由A導致外派人員在駐在國維持著遠超本國的消費水準,自我設限成高檔社區,社區內排斥駐在國本地人的混居,本地人只能成為服務人員如阿姨,司機,偶爾發洩的性玩具,以及公司的低級雇員
C. 這樣的高檔社區裡的人有自己的學校,自己的管理理事會,自己的餐廳,自己的洗浴房…..一切都是自我設置的高檔,社區外則是低端的本地人,他們從不想要與當地人混居,他們的子女也由此很容易形成對當地人的歧視
你看,從西方吹噓的歷史源頭希臘羅馬,一直到現在這幫日爾曼蠻族(昂撒人是其中主要的一支)的後裔,行為模式從來就沒有變過: 主人佔據著生活和社會資源,享受著一切, 奴隸只提供家庭和性服務,以最低限度的生活水準存在著。
西方一直想要維持的就是主人的生活,他們認為蛋糕不可能做大,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所以,奴隸維持著最低限度的生活水準存在著就好,提供者家庭和性服務,供養著主人。
幸運的是,在我國,這樣的高檔社區在不斷縮小,因為外資在華的掠奪性利潤受到華為這樣的本地公司的不斷擠壓,似乎存在不下去了, 他們很氣,他們很焦慮。。。
解讀中國大戰略,西方觀察家們犯了一個大錯 2019-01-30 觀察者網
美國政府產業、創新與公共政策顧問丹尼爾•阿拉亞2019年1月14日在美國《福布斯》雜誌刊發評論文章:《中國的大戰略》 科技已然使全球的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轉變。在過去20年裡,隨著新興經濟體逐漸佔據競爭優勢,科技已經成為大國實力本質的決定因素中的一個關鍵變數,而充分利用這一“地緣科技”變革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大戰略。目前,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擴張正在對世界經濟施加著一種如同萬有引力一般強大的拉力,諸多新興市場國家已被納入其軌道。受到中國商業影響力的加持,在中國供應鏈帝國擴張的過程中,其全球化雄心正在越來越多地以港口、高速公路和油氣管線等基礎設施為載體獲得體現。此外,中國正在為其先進技術開發新的市場,這也是中國大戰略的內容之一。
收縮中的美國
與中國的一路上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不斷衰落。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推行的民粹主義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已經極大地破壞了自由開明的美國領導秩序。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評論家對中國通過竊取商業機密和軍事資訊,對貿易條款作出改動等手段,來削弱西方國家的行為,進行了猛烈抨擊。
可即便如此,中國的影響力仍然在不斷增強。就算特朗普政府企圖壓制中國的崛起,“一帶一路”倡議仍然在不斷推進,為亞歐超級大陸的構建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充足的資金和專業技能資源確保了亞洲、中東、非洲、歐洲的一體化。連歐盟也明白中國大戰略的經濟價值,所以儘管美國立即提出了抗議與阻撓,歐洲國家仍然首先加入了亞投行。
相關新聞
基於網路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何率先發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在基於網路空間發展帶來的資料和計算優勢。
回應
工業革命這個詞,事實上是描述科技與生產力的革命,第一次用了煤炭+蒸汽機,第二次用了石油+內燃機,第三次能源沒關係,真正的工業革命還要等那個永遠還有50年的可控核聚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中國的生產方式已經突破了西方的舊模式,這種創新的生產方式是基於全球化的生產、生活、教育、通信的思想基礎而建立,它與歐美國家的舊體制來適應新形勢存在這個根本性的不同。我們應時自新而得以重生,歐美固守老成而痛感不適。我們變革了四十年,為的是適應這個網路化的時代。歐美守成四十年,為的是守護和享受過去取得的成就和結果。
華為員工來自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中國就覆蓋39個民族,海外當地語系化率達72%(3.4萬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超過14億美元。
截止2015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50377件,申請中國專利52550件、外國專利30613件,90%以上為發明專利。
現在,華為微波與5g同時做的最好,結合的也最好。
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越lj蘋果,即將趕超爆炸三星。
你說華為為中國,為中國人民做了什麼?
你看不起華為,不過是因為任正非是個退伍的技術兵,還是被百萬大裁軍裁掉的人而已。
你看不起華為,不過是因為華為顛覆了你淺薄的眼界,認為中國沒有高科技,認為中國所有的成就不過是白皮的恩賜而已。
便宜的最貴! 成大電機系教授點出為何要禁用華為 2019-01-25 聯合報
政府正準備開始禁用中國電資通訊設備,包含華為手機,引起部分人士質疑,文化大學推廣部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批「why bother?」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今在臉書回應並透過簡單分析,點出華為恐暗藏後門,背地收集使用者所有資料,等待機會合適就會傳回中國,更可長期駭客重要人士,取得更多有利資訊,他說:「便宜的最貴」、「資料就是金錢」、「小心中國製的資通訊設備就在你身邊」。
回應
梅克爾用美國貨被美國竊聽十年,美國通信產品全部都有後門!斯諾登爆的料台灣人有聽沒到!美國痛恨華為是因為你用華為老美無法監聽到你,將會整個情報失靈被搞垮!
人一綠,腦殘又變態,不必挑明,牠們自己證明給你看
相關新聞
官方禁華為也沒用! Mate20 X開賣首日爆排隊人潮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新世紀冷戰開打....上世紀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美勝蘇敗,主要取決於在體制上美強於蘇,在規模上美大於蘇,在地緣上美優於蘇。新世紀的中美之爭,除體制互見優劣外,或將取決於:一、貨幣霸權,美強於中,但中將逐漸強化挑戰能力;二、科技領域,中方從落後到急起直追到目前已在不少領域出現並跑,潛力很大。在關鍵項目如5G、AI、大數據、量子科技各方面,中方有規模和密度上的優勢;三、軍事領域,全球範圍美遠超中,但關鍵處如西太平洋,雙方漸已平分秋色;四、地緣戰略上,視一帶一路及台灣問題誰將勝出而定。
為了更廣泛地支持基礎研究方向與華為業務相一致的科學家們,我們在2014年擴充了HIRP。由HIRP支持的項目數超過1200個,許多都已經成功實現商業化。例如華為與德國慕尼克工業大學聯合研發的降噪技術已經用到手機上。另外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Josef Nossek教授提出將無線技術應用於光通信的構想,大幅降低了光傳輸產品所用晶片的功耗。
有一部分人似乎心存疑慮,但華為從未想過從合作夥伴那裡獲取各種專利或研究成果。英國牛津大學決定新的專案今後不再接受來自華為的資金援助,但我們的目的只是從研究人員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
這種開放式的合作是消除橫亙在科學與商業應用之間鴻溝的唯一方法。為此,不僅僅需要資金,還要保持耐心。因為有些基礎性的理論投入到實際應用要花上數十年時間。
華為今後將繼續資助能帶來科學與技術進步的基礎研究。這樣的合作活動不僅僅有助於華為的業務活動,還將給社會和整個產業做出貢獻。
回應
為何她向日媒投稿而不是自己國家
因為這些話是說給國外的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聽的。
投稿國內的話,你們又會說,天天就知道忽悠自己人,有本事對外國人說去啊。總之,怎麼都能噴
華為這個名字在中國人這裡太佔便宜了,華為為中國,為中國人民做了什麼?且這位女士全家都在加拿大。
華為已經成為世界最nb的通訊企業了,即將全產業鏈閉合。
光華為一家,就養了600多各個學科的科學家,1萬多工程師,全世界各個國家20多個實驗室。
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近30億人,支援客戶1500多張網路運行,保障130多個重大事件/自然災害網路穩定,光纖網路長度超過5萬公里。
在非洲部署無線基站和LTE網路數分別占總數的50%和70%以上,在斯里蘭卡新建500多個基站,為埃塞俄比亞64所學校的5萬名學生接入網路。
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約17萬人,其中研發員工比例達到45%,服務員工20.2%,市場與解決方案員工9.2%,供應體系員工7.8%,銷售員工6.4%。
孟晚舟向日媒投稿:回應牛津叫停華為資助 2019-01-25觀察者網
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孟晩舟去年12月初遭加拿大非法拘捕後,目前正處於保釋階段。此前她曾通過朋友圈及日記向外界傳達自己的現狀和心路歷程。近日孟晚舟向日媒投稿,講述華為與大學的合作,並談及牛津大學叫停華為資助一事。
誕生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在數個世紀的時間裡,主要是為了將那個時代的知識傳播到下一代而存在。人類知識的發展,當時主要是通過在同業公會制之下工作的人們來積累。但產業層面的經驗積累和大學研究很少產生交集。
但是,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係在工業革命的時代發生改變。大學從單純普及知識的“場所”變為了追求“知識”最前線的場所。詹姆斯•瓦特開發出近代蒸汽機,是在格拉斯哥大學負責修理效率低下的初期階段蒸汽機之時。蒸汽機隨後在製造業和交通工具等得到廣泛利用。
到了1940~1950年代,民間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始在基礎研究領域發揮一定的作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出電晶體、雷射器和資訊理論。隨著美國德州儀器(TI)開發出積體電路,“摩爾法則”的時代到來。
現在,大學和企業前所未有地緊密結合。大學在人工智慧(AI)領域走在基礎理論研究的最前端,而穀歌、Facebook、特斯拉和華為等技術領先企業則正致力於理論的實用化。
18萬名華為員工的近半數參與研發。最近10年的研發費用超過600億美元,計畫今後數年投入150億~200億美元。
我們要作為IT企業取得成功並生存下去,取決於研發部門能否準確地預測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了看清未來,要培育開放的企業文化,我們一直鼓勵員工,推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這句話的含義是不要只顧著工作,要偶爾拿出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彼此讓各種思想相互碰撞,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為了培育和外部的合作關係,啟動了“華為創新研究計畫(HIRP)”,為全世界大學和研究機構構建了虛擬的咖啡吧,在這裡,大家可以交流各種思想。首先於2010年在歐洲啟動。通過這個計畫為最具可能性的方案提供資金。通過HIRP,與全球前100的大學和30多個國家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的學者緊密合作。
無論中國或特朗普政府當下採取何等行動,美國的長期實力優勢都有較大可能維持下去。這些優勢一是地理因素:美國周圍是海洋以及可能長期保持友好的鄰國;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與印度、日本和越南存在領土爭議。美國的另一個優勢是能源:十年前,美國極度依賴進口能源,而今葉岩革命已經使北美從能源淨進口轉向淨出口,與此同時中國越來越依賴通過印度洋運輸的中東進口能源。
在人口結構上美國也具有優勢。根據預期,美國是唯一能保住全球人口數量排行(第三)的主要發達國家。雖然近年來美國人口增長率已經減緩,但不會像俄歐日那樣出現人口萎縮。中國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很快將讓給印度,適齡工作人口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在21世紀主導經濟增長的關鍵技術(生物、納米、資訊)領域,美國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在研發方面投入鉅資,在某些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那些宣稱“中國治下的和平”即將到來或美國時代即將終結的人,其實對國家實力的多種來源缺乏全面考慮。
對美國來說,驕傲自滿固然危險,但缺乏自信和誇大恐懼會導致過度反應,這也同樣危險。在恐慌情緒的作用下,美國可能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美國背棄盟國和國際機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人稱讚特朗普政府敢於與中國打貿易戰的勇氣,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美國要對盟國徵收關稅。
特朗普政府將中國稱作“修正主義”國家,但中國不同於二戰時的德國或冷戰時的蘇聯,它不會對美國的存續構成威脅。中國並不想橫掃世界,也不想踢翻牌桌,它只想在當前的牌局裡獲得更多利益。今天中美並沒有陷入一場新冷戰,至少不是像四十年前那樣的冷戰。隨著我們展望下個四十年,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美國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將不得不適應新形勢。在中美未來的“合作性競爭”中,我們既不應忽視“合作”,也不應忽視“競爭”。
回應
相比與其他保守主義學者他的觀點已經算是清醒的了,但仍然跳不出傳統的歐美零和思想。他只是覺得現在美國過度誇大中國威脅了。而他本質上還是趨於傳統的冷戰思想。
美國研究中國的學者,仍然缺乏對新中國的發展路線的科學定位。新中國到第五代領導人,經歷了打破-重建-發展-和諧-復興的重大歷史階段,新中國與舊中國已經在基本社會結構,共同價值等方面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中國才跳出了傳統歐美零和和冷戰思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的新型國際關係。
約瑟夫•奈:美國就不能平視中國嗎? 2019-01-21 觀察者網
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助理國防部長
中美正在以一場關稅戰來紀念兩國建交40周年,這件事多麼諷刺!有人認為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特立獨行的個人風格造成了現在的局面,但不管2016年誰當選總統,這種緊張局勢都會出現。許多美國人覺得,中國沒有作為一個市場經濟體公平參與開放式貿易;也有不少人對中國不再“韜光養晦”大失所望。潛伏於這些觀念背後的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恐懼——害怕中國的崛起會導致美國時代的終結。
歷史上,對均勢格局變動失察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1972年尼克森訪華,是想制衡在他看來越來越強橫的蘇聯。而他也把蘇聯實力的增長理解為美國實力的衰弱,而非將其視作美國“回歸常態”——事實是,二戰後由於人為原因,美國在世界總產值中占比高得不正常。尼克森宣稱世界將呈現多極化格局,但實際上蘇聯的解體卻促成了美國在20世紀末迎來其單極時刻。
今天,高估或低估中國的實力都同樣危險,以美元匯率計算,中國當前的經濟規模約等於三分之二個美國。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這一刻到來的具體時間從2030年到2050年皆有可能,一切取決於他們對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假設。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把伯羅奔尼薩斯戰爭歸結於兩個原因:新興大國的崛起,以及它所引起的守成大國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他這段話的前半句,但後半句也同樣重要。過度恐懼中國崛起可能會引發新的冷戰或熱戰,而這種恐懼是美國能夠避免的。即使有一天,中國總體經濟規模超過了美國,經濟規模也並不是衡量地緣政治實力的唯一指標。在軟實力指標上,中國遠排在美國之後,並且美國的軍事支出是中國的四倍。儘管近年來中國的軍事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仔細研究中美軍事制衡就會得出結論,中國仍不具備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地區的能力。
美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以及最大的雙邊債權國。但今天,中國是近10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而美國只是57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在未來十年裡,中國計畫借出1萬億美元用於“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專案,而美國卻在削減對外援助。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將不僅來源於其市場規模,也來源於其在海外的投資以及發展援助。總而言之,相較於美國,中國的實力有較大可能進一步提升。
那種高污染、腐敗嚴重、低俗現象氾濫的GDP運動是中國老百姓想要的嗎?大多數人的回答顯然是“不”。這幾年中國的調整是全面的,既是經濟上的,也是社會性和政治性的。今天中國經濟增速換擋了,我們對這個數字不習慣,但是政府清明了,社會風氣清朗了,公平增加了,土壤、水和空氣的清潔都在恢復,我們的社會難道不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嗎?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動力都在逐漸形成,過去的發展成績巨大,但說實話有些粗糙,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在以往成就的基礎上進行轉變。我們無法一蹴而就,但中國新舊轉換的設計是邊行進邊完成。
歷史上一些大調整往往是通過各種“休克療法”實現的,比如斷崖式的經濟危機。中國是迄今唯一沒有出現過嚴重硬著陸危機的高增長大經濟體。
中國的經濟調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和貿易戰的疊加衝擊,增加了複雜度。但是中國能夠有序對抗這些負面影響,錘煉了中國經濟的承受力。2018年6.6%的增長率裡面包含了中國體制所貢獻的特殊定力和成熟。
西方一些分析人士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但他們的分析僅僅停留在資料的最表層,而沒有沉下去。
中國2018年依然貢獻了全世界約30%的經濟增量,繼續排第一。我們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市場資源擴張的前景是全球最被看好的。中國經濟總實力和綜合國力都保持著逐年上升態勢,6.6%這一增長率低點對這些趨勢都不構成打斷,而且它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並不比過去的時候少。
中國經濟當然有自身的問題,邊發展邊調結構,中國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大國,不熟悉就足以讓我們交一部分學費。但是中國的大方向顯然找對了,它得益於我們對國家重大經濟挑戰的客觀判斷和實事求是的解決態度,還有執政黨的領導力。
外界的各種聲音都值得我們兼聽,然而過去的情況已經表明,外界的分析和支招經常有些偏,遠不及我們自己改革開放以來的研判準確。這說明外界總的來說沒有摸准中國發展的脈絡和邏輯,他們的視角常有新穎之處,材料的發現也對我們構成補充,但他們就是容易被立場和價值觀帶歪,得出偏離中國現實的結論。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遠比西方人想的充足,駕馭力則比他們想的強大、有效。我們的問題的確多得數不過來,但在這個龐大、厚實的國家裡,沒有哪個問題能夠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對抗。這聽上去有點虛,但它就是中國真實且最為強大的時代公式。
6.6%這一“最低增長率”並非中國經濟正在走向斷崖式危機的徵兆,而是中國解決尖銳問題、控制嚴重風險後實現軟著陸的過程。當然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增長率能夠再高一點會更好,但是能夠一邊大幅調整,一邊保持這一中高速的增長水準,已經證明了中國站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置上時的穩健和韌性。
世界輿論都提到一點,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中國沒有採取10年前4萬億元基建投資的強刺激。這不僅反映出中國政府對經濟基本面良好頗有信心,還因為這10年間中國經濟的結構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當時中國不得已,只有增加基建一條路,而2018年時,中國可以承接溫和刺激政策的經濟運行面和點要豐富得多。
如果中國的治理模式像美歐那樣,在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幾十年後,一定會有一場美國1929年式的經濟危機,這也是西方一些人鼓噪中國崩潰論的經驗依據。然而中國的體制優勢使得我們能夠主動化解積累起來的風險,讓前進與解決問題有效結合成同一個宏觀政策。
這不是哲學和詭辯,而是中國經濟活生生的現實。2018年6.6%的增長率對應了遠超過十多年前10%以上的實際經濟增長規模,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比當時清潔了許多,中國的生態環境已經邁過從遭到破壞到走向修復的轉捩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瞄準經濟發展的“以人為本”原則,食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宜居、旅遊等高度涉及民生的領域更多成為投資的方向。
中美貿易戰發生在2018年,它顯然對中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這種負面影響無疑要比它一旦發生在十幾年前小得多。今天的影響也是大的,但它是中國能夠不以“傷筋動骨”的方式承受得了的。
社評:重回高增長不難,但時代不會回頭 2019-01-23 環球時報
中國2018年GDP增長6.6%,創28年來最低年度增幅,引起諸多議論。其實如果中國想高一點,我們迅速沖到8%,未必是件很難的事。
中國最近幾年大量去產能,高污染的企業受到嚴重限制。華北地區的霧霾天數明顯在減少,很多河流的污染情況得到好轉。只要稍微放鬆一點調結構針對治理污染的努力,就能恢復不小的一塊GDP。但是大家願意嗎?
這幾年不健康(楨:?)的娛樂業(相關新聞:阻礙「中國夢」 娘炮與佛系被央媒點名指導)、尤其是色情業受到嚴厲管制,公款消費也是這幾年GDP中頗具分量的一塊損失,如果恢復這一切,GDP馬上可以點燃一部分動力。
美國在高速增長
你在搞笑?美國GDP同比2.5%, 4.1%是假的是環比,中國用的同比。
經濟增長了,人民得到多少實惠?高房價,看不起病,上個好點學校上不起,工作八對八,每週休三四天。實惠在哪?
大學公立本科一年學費幾千元/大學宿舍住宿費一年1200元的白菜價/高鐵平均1公里0.36元的客運價,鐵路平均1公里不到0.1元的客運價/城市地鐵幾元錢可以環遊半個城市——你以為是市場價?戈壁山區手機信號都能滿格/哪怕不到100人的偏遠村莊都給你開山架橋通電通水/一個村莊建一個4G基站最後收取的通訊費還不夠基站的電費/發生火災或者險情你一個電話消防官兵就迅速趕到而且免費服務/發生天災軍隊3小時就立即出動不顧危險迅速救援——你以為全世界都這樣?城市晚上10點之後你仍然可以喝酒K歌亂串亂逛/最好的醫院都是國家公立醫院都對最貧窮的民眾敞開大門/政府官員直接入住貧困家庭,挖空心思幫助貧困人群脫貧致富——你以為是理所當然?
環球時報社評:如何看經濟下行中6.6%的年增速
國家統計局2019-01-21公佈,中國2018年GDP總值達到900309億元,增長6.6%,第四季度增長6.4%。這是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踏上90萬億元人民幣的臺階,但從增長率看,6.6%又是1990年以來最低的年增速,6.4%是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速。
如何看中國的經濟形勢呢?外媒的最初評論大多集中在了“中國GDP28年增速最低”上,強調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這些都是事實,必須正視。然而僅僅從“最低增速”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又很容易誤讀它。
人們都還記得,在早些年中國經濟增速高達兩位數的時候,我們經常談要控制經濟增速。為什麼?因為中國當時的增長高度粗放,而且對出口依賴度太高,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環境和生態成本,而創造的財富卻沒能充分地轉化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優化。直到2014年,中國生產的鋼筋水泥和煤炭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再不轉型,這個國家已經承受不了。
外媒稱中國GDP增速實際只有4.1% 發改委回應
2019-01-22,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有記者提問:昨天統計局公佈了內地的經濟增速是6.6%,但外媒有的認為實際增長只有4.1%,有的認為甚至更低。對此,有何評論?
新聞發言人孟瑋:
首先,從實物量資料看。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這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幅;煤炭在嚴控新增消費的情況下,消費仍增加1.5億噸左右,天然氣更是大幅增長400多億方、增速17%以上;全年全社會貨運量增長7%左右,其中鐵路貨運量增長9.1%。實物量指標是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反映,這些實物量資料可以有力支撐全年經濟增長資料。
第二,從關聯資料看。看三大產業,2018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7%,一產增加值增長3.5%。看三大需求,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且在四季度逐月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全年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增長9.7%。看就業和收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6.5%,而且這是在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達到1.3萬億元的條件下實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1.8%。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無論按照GDP核算三種方法的哪一種看,支撐6.5%左右增速的資料都是匹配的。
第三,從國際組織預測看。今年1月初,世界銀行發佈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對中國2018年GDP增速的預測值為6.5%—6.6%。
最後,我想說的是,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持高品質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我們不追求高速度,更加注重高品質發展,但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有潛力、有能力保持合理區間的增長。
相關新聞
IMF將2019年世界增速預期下調至3.5% 發達國家將僅為2%
回應
這是西方人慣用的伎倆打壓不了中國就唱衰中國。西方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西方唱衰中國也不是最近這一兩年了,我們也應該見怪不怪。我們應該抱著一個平常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別人的說三道四,我們只當刮了一個耳旁風!
去年82萬億,今年90萬億,不是增長9.26%嗎?
扣除物價上漲按可比價格算6.6%
任正非:以後 這些國家會求華為賣5G設備
海外網2019-01-21電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外媒採訪,不但談到孟晚舟被拘留一事,還暢談華為的5G業務。他豪言,以後“不是這些國家禁止華為的5G,而是求華為把這種5G賣給它”。
談“安全”:華為絕不會危害任何國家
任表示,過去30年來,華為公司在170多個國家,為30多億人提供服務,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其次,華為是一個獨立的商業公司,在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上是堅決站在客戶這邊的。華為決不會去危害任何國家,傷害任何人。第三,中國外交部也做過澄清,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後門。華為和個人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任何這樣的要求。
談5G:以後,這些國家會求華為賣設備
任稱,如果不接受我們,只是少數議員和官員的意見,他們不代表政府規定,我們要積極去溝通。如果上升到政府規定,那我們就不在這個國家進行銷售。當這些國家不買華為產品的時候,華為就適當收縮,只要能養活自己的員工,就有未來。
“我們每年研發投入150億到200億美金,投入強度在世界排名前五。我們已經獲得授權專利87805件,在通訊領域我們的能力是世界最強的。”
華為現在已簽訂了30多個5G合同,發貨25000個基站,2570項5G專利。只要把產品做好,總會有人想買的;產品不好,再怎麼宣傳,別人都不會買。“這才是我們真正應對這個變化世界的永不改變的方法。”
“世界上做5G的廠家就那麼幾家,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世界上只有華為一家能做到。”基站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頻回傳,非常經濟科學,適合地廣人稀的農村。美國大量別墅區就是分散的高檔農村,沒有光纖的話,怎麼看8K電視?如果不靠華為,它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才能實現,到時不是這些國家禁止華為的5G,而是求華為把這種5G賣給它。當然,華為是以客戶為中心,有可能還是會賣的。
“我想通過媒體對美國說一句話,那就是‘合作共贏’”,任正非向美國喊話,高科技的世界,越來越不可能由一個國家、一個公司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動不動就嚇唬一些國家,嚇唬一些公司,動不動就抓人,誰敢到美國去投資,稅收創造的優越環境就不能發揮出作用。
回應
到時候你敢不賣,美帝就再次制裁
去他的美國制裁,從1949年的制裁,一直到現在,還能再害怕他繼續制裁麼?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1-21/doc-ihqfskcn9222455.shtml
美對華政策失敗因中國未複製美國模式?崔天凱駁斥
2019-01-18,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國際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表講話。
孔子有句名言,“四十而不惑。”然而,在我們紀念40周年時,也必須看到對中美關係仍存在一些非理性質疑和謬見。
一個錯誤觀點認為,美國過去四十年的對華政策失敗了,因為中國沒有複製美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模式。很明顯,持這種觀點的人完全不瞭解兩國為何建交,不是為了以一國模式重塑另一國,不是為了消除兩國之間所有不同。至少,中國從未有過任何改造美國的想法,而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一屆美國政府將改變中國社會體制、發展道路或意識形態正式作為其政策目標(楨:?)。
另一種謬見是,中國一直在占美國的便宜。事實上,中美關係一直都是互利共贏的。例如,中美貿易總額從1979年的不到25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6335億美元。據中國美國商會最新統計,其74%的成員企業計畫擴大在華投資。美國GDP從40年前的2.63萬億美元劇增至2017年的19.36萬億美元,而2017年中國的GDP是12.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這些年經濟發展的增量比中國一年的GDP總量還要多,我們之間完全是互利共贏。
事實上,不僅我們兩國,整個亞太地區和全世界都從中美關係中受益良多。過去40年來,亞太地區更加穩定,和平前景更加光明,並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在中美兩國通力合作下,國際社會克服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並在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方面取得進步。
事實證明,合作符合兩國利益,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因此,我們不應被謬見所誤導,我們需要的是客觀評價過去,清醒認識現在,堅定面向未來。
—我們要加強協調,增進互信,避免戰略誤判。
—我們要加強合作,擴大共同利益,避免惡性爭鬥。
—我們要相互尊重,妥處分歧,保持中美關係穩定。
回應
崔大使說得好,合情合理,有理有節。
發展到了強大的國家,都不能忘乎所以。美國更應該汲取二戰的教訓不要以為是強大軍事國家就可以戰爭來謀取利益,其結果只能是引火焚身自取滅亡。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1-19/doc-ihrfqziz9189780.shtml
日本以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第六位、人均智商第六位和小學生學習成績第五位的指數,綜合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主要由於民眾的智力水準很高,人均智商105.8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新加坡(107.1)。美國排在了中國後面,且能排到第四主要得益于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全球第一,達368人,是第二名英國獲諾貝爾獎人數的近3倍。但是美國人均智商僅排第28位、小學生學習成績排名也只有中等的第13名。
冷戰規格包圍華為? 專家指老美沒想到的後果是… 2019-01-15 中時
以英美為首的五眼聯盟率先上演這齣「華為包圍網」大戲,日、韓、法國、波蘭等國家也開始加入封殺行列,也有國家站在支持華為的角度與其爭鋒相對,對此,關注科技領域的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及韋博(Alex Webb)認為,目前的態勢如同「新華沙公約」成形,世界分歧恐更加劇烈。
高燦鳴與韋博認為,抵制華為的大多是「已開發國家」,然而華為在中東、非洲、南美洲等地仍大有所獲,目前華為的營收有近一半從大陸以外地區而來,由於非洲、中東、部分東歐以及南美洲人口總和,大約就是中國大陸總人口,因此這些地方相當具有市場潛力,也是華為大力拓展的重點地區。
2017年華為在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哥倫比亞以及南非等國家市占率達15%以上,非洲的伊索比亞、奈及利亞、肯亞及納米比亞更是華為的忠實客戶,在華為簽訂的22張5G商業合約之中,中東就占了5張。對於這些國家來說,當時若不是大陸協助,根本無法負擔這些設備的費用,與其說是從大陸獲利,更應該說藉此協助發展通訊業務,這與抵制華為的國家分歧,只會越演越烈。
陸具兩大優勢 衝刺科技創新 2019-01-15 旺報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最近就中美科技創新進行評比,直指中國擁有兩大競爭優勢,第一是規模(包括人力、經費及市場),第二是政府扶植。無論是科研人才規模、科研投入資金、專利申請數量、論文發表數量等面向,中國的競爭力開始威脅到美國,中國正在圖謀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中國在諸多領域正在或即將成為全球創新領先者,包括基因工程、量子計算與通訊、電動車、大數據、人工智慧、5G通訊等。雖然美國極力圍堵指標科技中企,但中國擁有巨大市場,仍可以讓進入商業化的科技創新獲得可觀回報。
大陸科技部資料,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支出占GDP比重預計為2.15%。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418萬人,居世界第一。大陸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近日表示,2018年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連發3篇文章肯定中國在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這項研究對全球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準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在30個全球關注的技術中,中國占據23個全球第一,美國拿下7席。而在鈣鈦礦、基因編輯、薄膜太陽能、免疫療法等代表全球科研尖端的10大領域中,中國占據7項冠軍;其中薄膜太陽能已上升為中國政府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中國2014至2016年發表的論文中,作為引用數較多的優秀論文比例達到10.9%。雖然低於美國的15.1%,但高於日本的8.5%。
英國《金融時報》則注意到了中國技術專利的增加。報導分析顯示,中國是去年唯一一個其企業在美國獲得技術專利數量增加的國家。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也顯示,2018年,為中國企業工作的發明者獲得了1萬2589項美國專利,比上年成長了12%,是10年前1223項的10倍。
英媒發佈全球最聰明國家排行榜:中國第三日本第一 2019-01-14 環球網
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編制了一份“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排名基於三大因素——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認為分別代表一個國家國民過去、現在、未來一代的智力,前五位的分別是日本、瑞士、中國、美國和荷蘭,俄羅斯排第六。
日媒:不與中國貿易?別國會吃掉美國的午餐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19-01-12:美國正錯失“亞洲的亞洲化”,美國認為能壓制(中國的製造業),為此採取措施遏制中國,但這註定會失敗。貿易戰的結果是加速亞洲的亞洲化。這個進程已然開始。
西方觀察家總是從英美視角看亞洲發展,以為亞洲會有一個稱霸、新殖民主義的國家,認為中國在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債務融資擴張。若在某個地區修公路、修鐵路、建電站,就能控制那裡。亞洲發展是互相疊加的浪潮——日本工業化激發亞洲四小龍,四小龍和日本又投資中國。如今中國把所有這些資金重新投入一帶一路,為下一輪亞洲增長助力。
特朗普在貿易上的對華路線太具對抗性,這暴露出美國嚴重誤解亞洲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特朗普未能認識到,對中國來說,美國的重要性排第三。當然,華盛頓想法與此相反,自認我們手握所有的牌,只要願意,隨時能阻止他們。但中國與眾多鄰國和歐洲的貿易遠大於與美國的,而且中國進口的多數高科技產品並非來自美國。
美中貿易戰將加速亞洲經濟體的一體化,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地位,並嚴重損害與中國做生意的眾多美企。亞洲公司,會設法儘量降低未來政治破壞的風險,它們會以亞洲或歐洲供應商的產品來取代美國零部件。中國會逐個行業地永久性替代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對於高科技零部件,若能從三星、恩智浦等美國以外的任何廠商買到,為何還要與英特爾和高通做生意?
美國把亞洲解讀為一個諸強爭霸的戰場,就是說只有一個贏家的零和博弈,從而做出適得其反的決定。美國拒絕加入中國牽頭或具有影響力的機構和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和亞投行。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但其他協議國談判了類似協定——排除了美國。
這些決定都是基於糟糕臆測做出的,美國最終會後悔。這對美國會很不妙……不加入一帶一路?猜猜怎樣,其他人都會加入。不想與中國貿易?你猜怎麼著,其他所有人將吃掉你的午餐,搶走你的市場份額。
回應
中國全面超越美帝的時間不會晚於2035年,這個趨勢從2015年亞投行事件 開始加速了。
美國之所以頻頻犯錯誤在於它誤判形勢,霸權心理導致。
西方固執地認為中國國強必霸,再怎麼解釋它也聽不進去,這是西方文化和其民族劣根性決定的:以小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是惡棍,以為世人都和他一樣壞。
最終美國是自己把自己排除在世界之外,成為孤家寡人!
iPhone在中國失寵 下一位苦主恐輪星巴克 2019-01-12 經濟日報
本月稍早蘋果公司示警,中國經濟疲軟將導致iPhone銷量無法達標,高盛預判,根據中國經濟的疑慮,美國咖啡巨擘星巴克(Starbucks)可能淪為下一位苦主,因此下砍星巴克股票評級與目標價。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高盛11日對星巴克的股票評級從「買進」降至「中立」,股票目標價從75美元下修至68美元。星巴克11日收盤報63.73美元。
高盛表示,在2014年末將星巴克納入「買進」名單以來,星巴克的報酬率是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兩倍,現在是讓一些獲利落袋為安的好時機。星巴克預定24日發布財報。星巴克在中國有3,600家門市,並力拚未來四年家數成長一倍。
分析師霍爾特霍斯表示:「近日蘋果的聲明提到貿易問題與宏觀經濟,去年11月麥當勞承認中國的趨勢轉疲,高盛宏觀團隊也預料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持續放緩,消費是原因之一。」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3月將把今年GDP成長目標下修至6-6.5%,低於去年的「約6.5%」。在面臨美中關稅戰和國內需求降溫的局勢下,北京可能會提出更多貨幣與財政措施。
雖然美中兩國的貿易談判似乎進展順利,但在達成正式協議前,投資人仍抱持謹慎態度。儘管貿易戰對在華經營美國品牌造成何種直接衝擊仍不明朗,但許多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蘋果正面臨一些中國消費者的「非正式抵制」。
回應
貿易戰,中國人自動自發抵制美國貨!
這倆難兄難弟,都屬那些身無大錢、卻喜歡打種臉充胖子的屌絲們,用來擺排場,卻被美國佬抓準了消費者心理, 當成凱子般硬是給貼上了是身份的象徵!而蒐刮盡口袋之中最後一文子兒的、可有可無的渣渣!在中國的北、上、廣、深的,四大最為有錢與紙醉金迷的超級一線大城市,有一順口溜說的好!“窮秀屋、富秀錶、屌絲只能秀蘋果!真正有錢的大腕,價值以樓房計的手錶,隨隨便便就將之戴在手腕上滿街跑!而擠在公交與地鐵上,手拿蘋果晃呀晃的,最多的是躺在床上、到了晚上才盛開吐露芬芳的夜來香!
檯面上假談判,檯面下刀刀見骨
美國藉由貿易戰修理中國,中國民眾不買美國產品,這樣的行為很合理
過去2年間,全球晶圓供應緊張,SEMI認為這很大程度歸結于該行業寡頭壟斷對全球生產的嚴格控制,前五大晶圓製造商(日本信越、日本SUMCO、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德國Siltronic、韓國LGSilitron)占市場收入的90%以上。
同時段內,供需失衡也導致晶圓“漲”聲不斷,自2017年起,300mm(12英寸)、200mm晶圓價格上漲了20%至30%不等。環球晶圓甚至在去年12月預計,300mm、200mm晶圓價格“有機會一路漲價到2020年”。另一方面,國內對晶圓的需求量激增。據半導體行業觀察資料顯示,我國在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中的份額占比,從2015年的11%,上漲到2018年的19%。尤其是在近兩年:2017年,中國純粹製造晶圓的代工廠銷售額增長了30%,達到76億美元,是當年全部純晶圓代工市場增長9%的三倍。在2018年,純晶圓代工廠在華銷售額增長了41%,超過了去年整個純晶圓代工市場增長5%的8倍。中國基本上包攬了2018年全部純晶圓代工市場的增長,利益驅使下,這也引來更多外企晶圓製造商落地中國、擴大產能。同時,這也給國產晶圓製造提供了一定的動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晶圓供應商在製造能力方面仍落後于同行。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推動第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
2017年1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資訊產業發展指南》將“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列為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重點。同年5月,科技部將第三代半導體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與此同時,在地方政策方面,北京、深圳、江蘇、成都、廈門、泉州、蕪湖等均已發佈或正在研究推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去年4月26日,據新華社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時前往了武漢新芯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300mm晶圓製造商),考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習近平強調,裝備製造業的晶片,相當於人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要加快在晶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
回應
沒事,使勁加油,把非大陸企業都弄死,就不存在過剩的問題了。
產能“小幅過剩”,說明充分競爭這讓某些公司如坐針氈
相關新聞
英特爾老對手AMD在CES發佈7nm工藝產品 涵蓋GPU和CPU
CES 2019上晶片巨頭們(英特爾、英偉達、高通、AMD)的爭奪焦點:光線追蹤、線上PC、汽車
中國iPhone8大降價 京東售價比蘋果官網便宜五千元
銷售疲軟的iPhone在中國將大降價。上海《澎湃新聞》2019-01-10報導,知名電商京東上的iPhone8/8P售價將下調至人民幣3,999元和4,799元,分別下調人600元和800元。若與蘋果官網報價相比,更分別便宜達1,100元和1,200元。蘋果給深圳知名電子用品賣場「華強北」的iPhone通路商更優惠的iPhone定價,每部最多降價450元。不過,蘋果官方並未對此做出回應。
回應
再當精品賣嘛!
中國晶圓產能增速世界第一,SEMI還提示“過剩”2019-01-10 觀察者網
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1月7日發佈報告:在強勁的國內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動下,中國晶圓產能增速已達世界第一,未來甚至還有可能造成200mm晶圓(8英寸)“產能小幅過剩”的風險。
SEMI指出,中國計畫建立一個強大、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2017年至2020年間全球計畫投產半導體晶圓廠62座,其中26座設於中國大陸,占全球總數的42%。中國晶圓產能正在擴大,預計將從2015年的每月230萬片(Wpm),增至2020年的每月400萬片。
這意味著中國晶圓產能每年有12%的複合年增長率,成為世界第一。同時,2018年中國對晶圓廠的投資激增,使其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設備市場,僅次於韓國。
報告認為,雖然國內廠商仍然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滿足大口徑矽晶圓市場的產能和產量要求,但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200mm晶圓供應產能將達到每月130萬片(Wpm),300毫米矽的供應產能將達到每月75萬片(Wpm):屆時200mm晶圓產能或將小幅過剩。
雖然當今半導體領域存在“晶圓大尺寸”的趨勢,但200mm還有很長的生命週期,主要還是效費比折算下的利益-成本問題,包括專用存儲、顯示驅動、微控制器、RF和類比產品在內的多種類型IC在未來幾年會給200mm晶圓廠持續帶來盈利。200mm晶圓同時會成為加速器、壓力感測器、制動器等MEMS產品的最優選擇。另外,聲波RF濾波器、微鏡晶片、分立功率器件和高亮度LED也會選擇200mm晶圓廠。
把經濟發展列為首位不僅僅對中國有利,也造福於世界。自2008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中國通過買入世界各地的大量資源以及其他貨物和各種服務,貢獻了世界的經濟發展量的三分之一。而澳大利亞對華鷹派人物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甚至承認,是中國讓澳大利亞成為一片“幸運的大陸”。
由於大量來自中國的工業和基建投資,許多非洲、拉美和亞洲國家開始加速發展。而“假仁假義”的美國又為提升本國中低層人民的生活水準做了什麼呢?
最後幾句
用“虛假新聞”來妖魔化中國只會讓世界變得更危險、更悲慘。美國打著“航行活動自由”的旗號對中國南海的挑釁可能會導致軍事衝突,更會使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性命面臨危險。
英國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痛苦地發現,中國太大了,其他國家很難威脅到它。美國及其同盟應該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與中國合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衝突絕不會帶來利益。越在軍事上花錢,改善人民生活的支出就越少。
(青年觀察者莊蘊菲譯自2018年12月25日《亞洲時報》網站,馬力校譯)
回應
美國民眾並不愛看這種“中國沒威脅”的文章,他們愛看的是中國邪惡,陰險,狡猾,並且最終被光明偉岸的美國擊敗的文章。
美國的病美國人不懂嗎:根本不是,而是明知自身有病但根據自身的能力根本無能為力,除了向外轉嫁別無他法,而環視全球,能解美國之急的除了中國還能有誰?狗急跳牆的美國,面對軍事能力不斷強化的中國,不免心有餘悸,所以也就上演了這出貿易戰的鬧劇。
把經濟發展列為首位不僅僅對中國有利,也造福於世界。自2008年由美國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中國通過買入世界各地的大量資源以及其他貨物和各種服務,貢獻了世界的經濟發展量的三分之一。而澳大利亞對華鷹派人物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甚至承認,是中國讓澳大利亞成為一片“幸運的大陸”。
由於大量來自中國的工業和基建投資,許多非洲、拉美和亞洲國家開始加速發展。而“假仁假義”的美國又為提升本國中低層人民的生活水準做了什麼呢?
最後幾句
用“虛假新聞”來妖魔化中國只會讓世界變得更危險、更悲慘。美國打著“航行活動自由”的旗號對中國南海的挑釁可能會導致軍事衝突,更會使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性命面臨危險。
英國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痛苦地發現,中國太大了,其他國家很難威脅到它。美國及其同盟應該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與中國合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衝突絕不會帶來利益。越在軍事上花錢,改善人民生活的支出就越少。
(青年觀察者莊蘊菲譯自2018年12月25日《亞洲時報》網站,馬力校譯)
回應
美國民眾並不愛看這種“中國沒威脅”的文章,他們愛看的是中國邪惡,陰險,狡猾,並且最終被光明偉岸的美國擊敗的文章。
美國的病美國人不懂嗎:根本不是,而是明知自身有病但根據自身的能力根本無能為力,除了向外轉嫁別無他法,而環視全球,能解美國之急的除了中國還能有誰?狗急跳牆的美國,面對軍事能力不斷強化的中國,不免心有餘悸,所以也就上演了這出貿易戰的鬧劇。
失望沮喪的美國統治精英階級
由於中國威脅到美國的優勢,美國政治、安全以及情報機構對於中國感到十分不快,但美國還不至於採取核武器攻擊,因此束手無策。
事情本不應該是這樣的。美國沒有料到,40年裡中國從一個貧窮而落後的國度轉變成超級大國。考慮到蘇聯的經濟績效,事實上西方各國和日本都嘲笑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戲稱其為“國家資本主義”。同時,他們褒贊印度的發展。
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以及日本十分震驚,因為中國發展得相當出色。1978年鄧小平剛剛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主張將教條的中央計劃經濟模式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當時中國的經濟總量只是剛剛超過2500億美元。
自那之後,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在2018年接近13.7萬億美元。此過程中,約有7.5億到8億人口脫貧;中國建起了全球最大最複雜的高速列車系統,建立了強大的太空工程。諸如此類的成就還有很多很多。
40年間,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方面,中國幾乎已經與美國不相上下。由此,美國人便感到沮喪:他們難以想像中國成為實力相當的對手,但要阻止中國的發展必須付出超乎想像的代價。
北京真如美國所說的那般“邪惡”嗎?
可以說,共產黨政府要比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各國政府更負責、更服務於社會。根據世界銀行以及其他跨國機構的資料,40年間,中國政府幫助8億人口脫貧,有4億人進入中產階級。由此,中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類的苦難,也實踐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肯•默克:中國真如美國說的那般“邪惡”嗎?
加拿大卡畢蘭諾大學經濟學教授 2019-01-07 觀察者網
美國政治和安全部門高層似乎正在準備與中國展開一場終極較量。12月1日,美國司法部門請求加拿大政府通過臨時授權令,扣押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隨後,又有兩名中國公民被指控從12個國家的公司和政府竊取資訊。
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偏偏是現在?美國政府想從這些挑釁舉動中得到什麼?
只需簡單看看中國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領域的崛起,我們或許就能發現答案。
以名義匯率來衡量,中國經濟總量大約為13.7萬億美元。2018年中國增長率6.5%美國3%,按照這個趨勢,中國經濟將淩駕於美國之上,在購買力平價和名義匯率兩項指標上都成為最強經濟體。
由於平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9%, 2017年中國在科技發展以及高等教育上分別投入了約2600億美元和1750億美元。而在高等教育方面,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四個領域(STEM)的投入占主要地位。
每年有600萬名中國學生畢業于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專業,參與研究的人數也不相上下。這數百萬名畢業生是中國最強且最優秀的科學及工程人才。
這或許能解釋以下問題:為什麼中國和美國在創新方面的差距快速縮小?為什麼在5G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高速鐵路等方面中國甚至超過美國?並不是因為中國竊取了美國的什麼秘密。
華為是5G技術的佼佼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也有人說是最領先的),接近170個國家使用華為的設備。同時,華為也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排在在蘋果公司之前,僅次於韓國的三星公司。
不同於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他國家並沒有指控華為是中國政府的“間諜”。而且法國政府以及德國政府都歡迎華為的投資。
可能因為擔心華為超過蘋果,美國政府禁止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並要求加拿大政府扣押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ery Sachs)認為,拘捕孟晚舟可能是一次政治行為,這與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說辭不同。特朗普總統本人也證實了這一指控,他表示,如果中國不願意和他達成所期盼的“交易”,他就會插手此案。
中國並無興趣和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在發展新型武器系統上的大量投入只是為了確保國家有震懾他國的威懾力。最新型號的的潛射導彈巨浪3可以運載十枚核彈,覆蓋12000公里的距離。中國還擁有東風21、東風26、東風31和東風41,依靠這些力量中國擁有了令人信服的威懾力。
一、誰在主導全世界的5G標準?5G標準立項,中國有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是中國。在中國是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中興2項,聯通1項。
二、5G晶片的實力哪個國家強?計算晶片美國最強;存儲晶片最強是美國,韓國、中國臺灣次之;專用晶片,美國較強,但不壟斷;智慧手機晶片美國最強,不過中國已經有華為在旗艦產品上的抗衡;總體而言美國佔據了較大的優勢,居於主導地位。
三、通信系統設備的研發和部署能力:4G時代華為第一,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商;愛立信第二,諾基亞第三,中興第四,韓國三星第五;綜合實力最強的,還是中國。
四、手機的研發與生產:今天全世界最強的三強是韓國三星、美國蘋果、中國華為。2020年,華為可能沖至世界第二,甚至搶佔市場第一。世界十大手機品牌,中國占了7席。
五、5G業務與應用的開發與運營: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開始漸漸並跑甚至超越,典型實例有社交與移動支付結合的微信、社交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拼多多,中國的智慧互聯網產品會全面爆發,領先全世界。
六、電信運營商的網路部署能力:中國三家電信運營商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4G基站超過350萬個,總基站數超過640萬個,而美國4G基站數不超過30萬個,印度的總基站數也不超過70萬個。在數量上中國都是其它國家的10倍甚至更多。
七、政府支持和市場能力:中國政府積極支援整個行業加快5G建設,把頻譜按需分配給電信運營商,頻率佔用費用很低,政府支援社區、機關網路部署,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中國擁有14億人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巨大。
綜合這七個方面的結論是:全世界5G發展,歐洲強在系統,美國強在晶片,中國強在綜合實力。可以預期隨著5G的正式商用,首先在業務上出現全面爆發,領先世界的非中國莫屬。
回應
晶片不行,美國一卡脖子就休克死了,這些成績都是行銷出來的,沒核心技術。
嗯,一卡就死,問題是怎麼不卡,估計一卡中國就什麼都有了吧,中國還有20多處短板,這都不否認,各行各業都在努力,國家在進步,大家有目共睹的,睜眼瞎除外
日媒:矽谷的四大挑戰者全都在中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18-12-26矽谷面對四個挑戰者,全都在中國,這是有理由的:每天有1.6萬家公司在中國成立。
中國初創企業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初創企業集中在4個城市: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
杭州擁有生機勃勃的中小型企業,杭州是電子商務領先者的誕生地。杭州在初創企業數量方面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金融、物流、大資料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業務不斷在杭州湧現。
早在創業成為商業詞彙的一部分之前,上海就一直處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成立於2015年的本土企業XNode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和中國家電製造商海爾集團共同在上海開展專案,為其他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提供服務。
通過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公司將深圳從一個濱海漁村變成貿易中心,如今深圳已成為中國電子製造中心。“深圳有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它使電子產品大規模量產成為可能。”日本某製造企業負責人藤岡俊一說道。
北京的優勢在於它作為創新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才、商品和資本的深厚儲備。
北京擁有的初創企業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並擁有大量IT和其他高科技產業集群。位於北京西北方向的中關村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及教學機構的所在地,學術機構和產業界之間的密切合作孵化出許多初創企業。 “中關村吸引了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其中許多人在美國或歐洲留學。”日本野村研究所高級顧問李志輝(音)說道。(作者Shuhei Yamada,胡青松譯)
回應
日媒表面誇中國,分明是挑動美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日媒好陰險。
挑戰美國矽谷只是中國發展的一角,全面趕超美國才是中國的目標。
小心美國下黑手,對於有威脅的私營企業,美國是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段的。
李進良:中國5G綜合實力最強是怎麼來的,一個老科研工作者的觀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級高工 2018-12-27 觀察者網
我是一個老科研工作者了,前兩天從網上看到項立剛先生發表的《當今世界誰的5G實力最強》的長文,我饒有興味一口氣讀完,感到不像那些“厲害了”文體,全面、詳盡、客觀、中肯分析了下列七個方面:
此前,由於蘋果並非通信企業,在基帶技術上底蘊不足,因而基帶一直採用高通的基帶。這一方面導致蘋果只能採用外掛基帶方案,增加了額外成本。另一方面,在技術上受制於人的結果就是被高通徵收高額"高通稅"。
作為一家非常霸道的公司(蘋果),對於另一家更加霸道的公司(高通),天然具有極強的厭惡感。這使蘋果一直在尋找高通的替代廠商。
幸運的是,在PC成為紅海之後,Intel一直在謀取新的增長點,基帶晶片就是Intel的突破口之一,Intel在收購了英飛淩的基帶業務之後,又收購了VIA的CDMA基帶技術,終於實現了全網通,在經過數年臥薪嚐膽後,終於把基帶推向了市場。
對此,蘋果公司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即便Intel的基帶性能比高通差,蘋果也要通過軟體上閹割高通的基帶,以實現"每一部蘋果手機都有類似的性能和體驗"。
此後,媒體更是爆出,蘋果要進一步增加Intel基帶的採購比例,甚至要完全拋棄高通,全部採購Intel的基帶。而且,在有了Intel基帶作為後盾之後,蘋果的底氣也足了,此前,蘋果就控告高通利用其在移動終端基帶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向蘋果濫收專利使用費,並且扣押了本應退還蘋果公司的10億美元。蘋果要求高通支付已承諾退還給蘋果的10億美元專利使用費。
這樣一來,無論是蘋果拋棄高通基帶,還是蘋果和高通重新商定"高通稅"稅率,對於在被發改委反壟斷後,日子不太好過的高通來說,著實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因此,在如今中美關係不睦的大背景下,高通和蘋果同室操戈就很容易理解了,畢竟,相對于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資本主義世界更多的充斥著赤裸裸的利益。
本次事件給大家的最大啟示就是,在中美關係不睦的大環境下,要充分利用美國內部矛盾,畢竟美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各家跨國巨頭之間有非常深的矛盾。
美國圍堵華為機關算盡,奈何高通送人頭 2018-12-11 新浪
在美國針對中興和華為之後,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等機型在中國市場被禁售。
令人詫異的是, "元兇"並非中國公司,而是美國移動晶片巨頭高通。高通聲稱蘋果侵犯了其智慧財產權,又拒絕向我們做出補償,因而只能向中國法院提起訴訟。
而本次裁定禁售蘋果手機的法院,非常巧的又是福州中院,在禁售鎂光在中國市場銷售部分產品之後,福州中院又禁售了蘋果的產品。而且該裁定事項屬於專利禁制令範疇,只有一審,沒有二審,不可上訴。且該禁制令將適用於全國範圍。
這兩次裁定都充滿智慧,也非常亮眼,估計福州中院有望成為全國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的標杆了。
有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智慧財產權糾紛是因為蘋果軟體侵權。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本次高通與蘋果的糾紛,根源還是蘋果在基帶晶片上拋棄高通。
眾所周知,蘋果是一家非常霸道的企業,對自主可控有非常強烈的急迫感。就智慧手機的核心技術,蘋果都有很強的意願去掌控。
比如作業系統,蘋果就基於FreeBSD進行修改,開發了IOS;
又比如CPU,蘋果最初也是用別人的,後來也想自己搞,然後玩了一個花招,先和PA簽訂協定,下重金,然後PA投入鉅資研發後,蘋果撕毀協議,導致PA前期研發成本打水漂,無法收回,資金鏈異常緊張,隨後蘋果救場收購PA,獲得了一批老練的IC設計工程師和PA此前的技術成果。之後更是基於ARM公版架構改了3代,並逐步實現從模仿到超越。
又比如GPU,蘋果此前一直用Imagination的GPU,之後力圖收購Imagination,在收購Imagination失敗之後,又開始大肆挖人,並基於Imagination的技術發展自己的GPU。
在實現CPU、GPU、OS自主掌控後,有消息稱,蘋果又把目標對準了基帶。
外媒:全球自殺率都在下降 但美國是例外已猛增18%
自殺長期被視作一個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統計,全球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而企圖自殺的人數則要更多。
英國《經濟學人》2018-11-24稱,自2000年以來,得益於城市化、政府政策等因素,全球範圍內自殺率下降了29%。然而,美國卻成了一個“最大的例外”,這一數字足足上升了18%。
這篇新一期封面文章以《為何世界各地的自殺率都在下降》為題。文章稱,世界不同地方自殺率下降的情況正以不同的速度發生,“全球自殺率自2000年來下降了29%,這等於有280萬人被拯救”。
而就在全世界的人們開始活得更加“樂觀”時,美國卻似乎陷入到了絕望的氛圍裡。“美國是個巨大例外。”《經濟學人》報導稱,自2000年以來,其自殺率上升了18%,達到了12.8/100000,遠高於中國目前的7/100000。
《經濟學人》分析,美國自殺率大幅增加的群體主要集中在白人、中年、教育程度較低的男子,而且他們居住在曾經經濟良好,但遭受金融海嘯嚴重打擊的地區。
有意思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2016年當選時,其主要支持者就來自白人、男性且未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經濟學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巧合。
美國的自殺率的上升,離不開該國的擁槍率。
報導認為,美國人自殺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槍支,持槍自殺者占了自殺人數的一半。在美國,擁槍率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釋各州自殺率的差異。長期研究26個發達國家擁槍率與謀殺率之間相關性的哈佛大學學者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蒙大拿州每10萬人中就有26人自殺,而華盛頓特區每10萬人則有5人自殺。
有關全球自殺率顯著下降的情況,《經濟學人》認為,有3類人群自殺率下降的尤為明顯。
文章稱,一個是中國和印度的年輕女性。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老年人自殺的情況往往比年輕人嚴重,而男性則甚於女性,但在中國和印度,年輕女性的自殺傾向卻非同尋常。如今,這種情況正在逐漸改善。
第二屆進博會招展總體方案確定 企業展將設五大板塊:裝備、消費、食品、健康、服務五大板塊。
力挺進博會 四大電商承諾未來五年採購人民幣1.5兆元
賣場超商助攻!天貓雙11最終成交2135億!京東11.1大促開始累計金額1598億(回應:阿裡公佈的是成交金額,京東這個有點虛啊)
鐵流:為何外國難以複製中國電商發展之路?(回應:國家投入基礎建設,網路發達,道路交通發達,才是電商發展的基礎。而不是什麼人口密集和房價高不得不發展電商。)
雙11掀全球經濟蝴蝶效應「雙11越來越不再是一場打折促銷,而更多的是全球的貨物交換」。
外媒看雙十一:
國際媒體發出“中國將成為全球消費巨人”驚歎
美媒:中國經濟放緩?看看天貓雙11的成交額吧
彭博:國際擴張是續刷新紀錄的關鍵
日經新聞:日企積極參與“雙十一”
韓國中央日報:韓國商品銷售額提高
華爾街日報:再破紀錄得益於新策略轉移到全球市場、外賣以及實體商店上。
德媒: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大推動力
路透社:交易額增長放緩至十年最低
當“雙11”進入審美疲勞期 技術加持能否成為解藥
阿裡首席執行官張勇:雙十一還是要創新
多國爭搶阿裡巴巴歐洲首個海外倉(數字貿易樞紐) 比利時列日最後贏了
雙十一買買買的你 為什麼就停不下來呢?網購成癮!
我們為什麼在雙11瘋狂購物?窮 !(回應:窮還購物?羅大眾對商品的期望值就是質優價平,不會不理性購物,放之四海皆准,非要扣個窮字來吸引眼球。)
質疑“消費升級”?雙11期間各大電商最終成交額或超4000億元(回應:之前一些人大肆鼓噪消費降級,我當時就說:還有沒多久就雙11了,我們到時看看銷售的資料吧。現在結果出來了。 什麼叫升級,什麼叫規模,這倆概念都拎不清呢還出來寫文章?!)
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
雙11天貓成交額破2000億,《紐約時報》華裔作者又開始酸了(回應:反華的美國華裔除了臺灣人以外,大陸在70-90出國留學不歸的人,其實我挺同情這些華裔的,他們是認為這個國家沒有前途才離開的,對他們來說,遠方祖國的每一點進步都是他們的損失,而且還不可逆轉,想想就著急,是吧......)
威脅安全?“雙十一”臺灣逾6成民眾的“買買買”讓民進黨急眼了(回應:綠人眼也綠了,井蛙島蛙.)
拼多多正打響一場品牌形象翻身仗,雙11將是關鍵
拼多多Q3大幅度虧損接近11億元,同比擴大約400%(回應:拼多多形象是坑多多)
彭博社以《馬雲、比爾•蓋茨彙聚中國首個進博會》為題,稱中國正在向世界證明,這個巨大的經濟體不再僅僅靠“出口便宜商品”維持。文章稱,特朗普孤守“美國優先”的情況下,中國正在體現其“全球化冠軍”的地位。包括微軟、波音、甲骨文等在內的約180家美國企業參加了這次進博會,“大家熱情高漲”。
相關新聞
馬雲:中國成為進口大國將是世界的巨大機遇
非洲國家:希望通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增加對華出口
2017年中國與非洲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其中,中國對非出口947.4億美元,增長2.7%,中國自非進口752.6億美元,增長32.8%。中國對非洲的貿易順差為195億美元,同比下降45.2%。
中國購買力到底多強?目前中非貿易額目前1500億美/中美5500億-6000億,中非今年可能2000億,按照這個趨勢發展,非洲會在未來30-50年左右成為中國重要的交易夥伴。
博覽會抗美 經濟強國冷冷的…2018-11-06 聯合報
面對美國不斷對大陸商品加碼關稅的貿易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日在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向世界其他國家強調,大陸可成為全球貿易的積極力量,並展現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決心,顯然有意藉這次進博會拉攏其他國家共抗美國。但紐約時報四日指出,從出席名單看來,這次進博會成效似乎不如預期。
回應
西方領導沒去進口博覽會,西方企業去了一大批。參展的日企就有450家,美企有130家。出席博覽會的國外領導人包括,捷克總統澤曼、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多明尼加總統梅迪納、肯尼亞總統肯雅塔、立陶宛總統格裏包斯凱特、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薩爾瓦多總統桑切斯、瑞士聯邦主席貝爾塞、庫克群島總理普納、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格魯吉亞總理巴赫塔澤、老撾總理通倫、馬耳他總理穆斯卡特、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越南總理阮春福。
進博會成不成功要看它最後達成的成交金額,一旦成功,每年的進博會就會如阿裡雙十一節樣為世界重視!美國與世界各國廠商將自己優勢產品在進博會陳列以爭取大陸採購訂單,歐美對大陸的技術封鎖在採購訂單前恐將難以為繼!
相關新聞
首屆進博會採購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智慧及高端裝備展區164.6億美元,消費電子及家電43.3億,汽車119.9億,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33.7億,食品及農產品126.8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57.6億,服務貿易32.4億。
習近平:15年內進口30兆美元商品和10兆美元服務 2018-11-06 工商時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11-05在進博會釋出大陸對外擴大開放的重要方向,包括擴大進口、降低關稅、開放教育和醫療等市場、加強多邊合作等。未來15年,大陸進口的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兆美元和10兆美元。
為因應國際貿易形勢變化及大陸本身經濟結構調整升級需要,首屆進博會於昨起至10日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共吸引130多國及地區、共3,000多名企業參展。
美媒:“中國胃口”可能很快會震動世界 2018-11-02 中國網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報導,世界最大出口國中國正在打造一個新形象——進口國。
報導指出,企業對該博覽會的興趣反映了中國對從先進工業生產系統到食品與服務等消費品的巨大購買力。中國國內外的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的胃口可能很快會震動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製造業產出震動了世界一樣。
回應
邪惡黴鍋輿論媒體的口吻怎麼酸溜溜的?
美國的媒體一項是陰陽怪氣, 他們的一切努力和目標就是毀掉中國的國營企業以及中國的製造業。這就是美國的目標,在配合特朗普在對中國貿易戰,美國胃口是要稱霸世界,而中國只是花錢買東西就稱之謂"中國胃口"了?
美媒依然有政治正確要求,正面誇讚中國的報導基本不允許出現。因此,一些記者為了讓自己的稿件刊登出來,不得不寫一些感覺陰陽怪氣的文章。
邪惡黴鍋的胃口是骯髒糜爛的、是靠掠奪剝削而撐起的貪得無厭的胃口,而中國人的胃口利己利他人的可親的和諧的胃口,與邪惡黴鍋的骯髒的胃口是兩回事。
習近平進博會開幕演講中的比喻,美媒拿去@特朗普 2018-11-05 觀察者網
《華盛頓郵報》直接把習主席演講中有關“大海小池塘”的描述翻譯了過來,並@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這是中國“態度堅定、自信”的表現。
《華盛頓郵報》還重點列出習主席的兩句話。一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二是:“不能像手電筒那樣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文章稱這兩句話的內容會讓特朗普“耳朵疼”,中方宣揚的理念和美國總統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西方民主』國家的利益是被隨意分配的,在任何特定時刻,很多人都感覺自己被排除在外。『民主政策』不斷變化,正如歐巴馬在川普勝選之後所說的那樣『我們搖擺不定』---這反應了一直存在的挫敗感。『西方民主』向所有人傳達的政策,都是變幻莫測(fickle)而不可完全相信,而中國大陸則展現出能夠『制定長期計畫』的堅毅能力。
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的能力,不僅體現在對『基建專案』的投資、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新城市,也包括中國大陸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雖然中國大陸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一直站在環境治理的前線。僅2016年一年,讓太陽能規模翻倍,只在中國大陸有可能。
西方人去過中國大陸之後,都為其『發展速度』和『毫無阻礙』所震驚,似乎所有事情一夜之間就完成了。20世紀『政治競爭』的核心,是建立在『對立的世界觀』上,而到了21世紀,『政治競爭』則是發生在有相同基本目標的『不同版本』之間。雙方都承諾經濟增長和共同繁榮,在物質方面取得實際的成果。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表明,『中國模式』是一個可替代的選擇。它是西方真正的競爭對手嗎?『民主制度』下的選民會被吸引嗎?
『中國方案』的獨特吸引力,體現在作為『西方民主』的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北京能夠提供莫斯科、布達佩斯甚至如今的華盛頓只能努力爭取為大多數人提供持續的、實際的成果。尤其是在亞洲和非洲,在短期內實現經濟的迅猛發展,既是現實的前景也是迫切的需求。對他們而言,變化多端的『西方民主』似乎風險更高。在西方社會,『自由民主』的勝利相比30年前,顯得更加不確定。雖然對大多『西方人民』來說,『中國模式』這個最成功的『替代方案』似乎遙不可及,但嘗試新事物的『誘惑』是確實存在的。
2018年4月26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戴維•朗西曼的文章---《中國對西方民主的挑戰》。文章稱,如今『西方民主』處於守勢,以『經濟繁榮』和『國民尊嚴』作為基礎,更偏實用主義的『中國模式』爆發出更大的競爭力。
文章一開始,引用了福山在1992年出版的《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中的觀點稱,作為全人類走向的治理模式,『自由民主』獲得了勝利。這種勝利體現在兩條戰線上:『西方民主』國家相較其意識形態對手,在物質層面擁有明顯的優勢,而這主要歸功於能夠實現普遍的繁榮,和提高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同時,生活在現在『西方民主』國家,也意味著作為人的尊嚴受到保障。成果加上尊嚴,就是『西方民主』一個強大的政治結構。
然而如今,進入21世紀還不到20年,競賽已重新開始。它不再是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衝突』。如今的『西方民主』正面臨更大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大陸。那些『西方民主』國家引以為傲的『成果加上尊嚴』,中國大陸正在努力提供,雖然『政治模式』截然不同,但方案似曾相識。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在提升國民物質條件中,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減貧』和『提高平均壽命』。就以實行民主體制的印度與中國大陸進行對比:中國大陸『人均壽命』比印度高近10年;『人均GDP』比印度高出4倍;按聯合國的標準,中國大陸『貧困率』已低於10%,且正在快速下降,而印度還保持在20%左右。
『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對中國大陸人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大陸也明白,其生存依賴於經濟成功的故事不斷延續。不僅如此,中國大陸的崛起遠遠地被低估---早已超出僅提高生活水準的範疇,還表現在為中國大陸人民帶來更大的『尊嚴』,以『讓中國再次偉大』的形式,讓人民更加尊重中國大陸自身。
在物質需求的公平性上,中國大陸擁有顯而易見的優勢。他們能夠精準地實現並管理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好處,並確保將其廣泛地分享。跟西方發達國家一樣,中國大陸也正經歷著『貧富差距』不斷加重的局面,但中國大陸沒有忘記不那麼富裕的人群。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規模,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反觀西方,中產階級的福利和生活水準近年來慘遭擠壓,他們甚至感覺被拋棄。
其次是「工業力」,美國煩惱產業空洞化,但重點尖端領域仍領先群倫;中國優勢則在於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全球獨一無二。
還有「科技力」,無疑美國優勢明顯,但中國追趕勢頭也猛,在關鍵領域如5G、AI、超級計算機競爭激烈,量子科技則已超美。專利取得及科學論文,雙方不相上下;大學畢業生約一半(每年400萬人)為STEM(理工科),遠超美國。「貨幣力」是指美元做為國際貨幣,無疑獨領風騷,惟人民幣國際化也已起步。
「軍事力」方面,全球範圍,美國領先,但在中國家門口的西太平洋,美國的「介入」能力已遭到中國「反介入」能力的強大挑戰。此外,軍備產業與軍事科技,中美差距快速縮小。「政治力」是指國家治理能力,美國一貫表現卓越,但近年來所謂「美國模式」已曝露諸多問題。中國摸著石頭過河,問題自不在少,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
其他還包括「戰略力」,美國重返亞太,劍指中國,中國以「一帶一路」及亞投行衝出包圍;另中國在南海吹填造島,根本顛覆了中國海疆原本戰略態勢。至於「全球治理能力」,美國的絕對優勢正在出現巨大變化,中國或將在重建公平合理的全球秩序方面提出主張與建議。
最後,在各種較力之外,也不排除台灣做為美國與中國博弈的最大籌碼,或是做為棋子,或成為棄子。
相關新聞
季辛吉北京感嘆: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去了
回應
一語中的﹗中美之間生死存亡之爭,都不會讓步。
《華爾街日報》:『中國模式』挑戰『西方民主』
面對中國大陸不可抵擋的崛起之勢,焦慮的西方國家先是不遺餘力地鼓吹『中國崩潰論』,繼而編造出『中國銳實力』而非『中國軟實力』來抹黑中國大陸,畢竟用『銳實力』之詞,有潛意識地暗示人們說中國大陸會『傷人』……在一番折騰和『自欺欺人』之後,終於不斷有學者摘掉有色眼鏡,開始正視中國大陸的成功,並表示『中國模式』正在挑戰『西方民主』。
美中爭霸 八力大比拚 2018-11-14 經濟日報社論
近一年來,中美雙方在歷經了貿易、科技、投資、朝鮮、台海、南海、印太等不同領域的頻繁交手之後,年底前似乎出現了一些緩和的氣氛。本月底,兩國元首可望在阿根廷的G20峰會上碰頭,並在會後餐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日前在新加坡出席首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時釋放出積極信號,表示「中方願與美方就雙方關切問題展開磋商,推動經貿問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同時參加論壇的前國務卿季辛吉也表示,對中美兩國能夠避免根本性的衝突,感覺十分樂觀。
為因應世界金融海嘯、成立於2008年底的G20峰會,現在愈看愈像是一個「G2」峰會了,真正主角就是中、美兩強。但令人關注與擔心的是,新世紀的兩強,似乎正在展開一場激烈的全球霸權之爭。
就美國而言,堅持非做老大,這有三個角度的觀察:一、心態上,美國做世界老大已超過百年,幾代美國人自懂事開始就知道美國是老大,而且永遠是老大;二、歷史上,美國打敗過所有會挑戰他老大地位的眾老二;三、現實上,美國的霸權地位建立在一個不可撼動、不可挑釁的氣勢之上,萬一這個氣勢狀態維持不了,霸權地位有所動搖,甚至連老二、老三都未必做得成。所以,美國非做老大不可。
就中國而言,或許出乎意料,也會堅持一定要做老大。同樣是三個角度的觀察:一、心態上,在歷史長河中,中國長期均位居世界前沿、甚至第一,所以有所謂「偉大復興」的概念;二、歷史上,長居第一的中國卻在1840年之後步入了長達100多年的衰退期,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迄今40年的回升,既是崛起,又是復興。
第三,現實上,由於中國不做老大已久,暫時習慣了不做老大,很願意安分地做了老二,可是中國很快就會發現,想要安分地做個老二也未必做得成,因為美國非把這個新老二打下去,打到絲毫不具備任何挑戰美國的可能為止,是以中國最終只有一種選擇,非得力爭做上老大不可。
既然美國與中國都堅持非做老大不可,就必須想方設法把對方往死裡打,但又不允許採取相互毀滅的核戰手段,可以預見這一場新世紀的中美霸權之爭,將在所有領域全面展開,雙方互見優劣。
這些中美爭霸領域,首先是「經濟力」,主要指標國內生產毛額(GDP),雙方差距快速縮小,2030年前後,美國將被中國超越;當然,中國的人均GDP要趕上美國,需要更久時間。
俞敏洪:沒有美國晶片專利技術,中國一台手機也造不出來
近日,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稱,華為手機是雇傭日本人做研發,採用日本的技術。
而在2018-10-31,俞敏洪在TEC2018年教育創想大會上表示,在過去的十幾年,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的晶片全是依賴於美國。
即使是華為現在造出了自己的晶片,但是華為的副總裁告訴他,華為中間的專利技術,有一半以上其實是來自美國。
俞敏洪又問過相關的技術人員,如果不用高通的晶片技術,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同等精密度下,晶片的尺寸,大概要在背上背個包的水準...
看完這兩位的發言,總結一下就是:
要麼是日本的技術,要麼是美國的技術,反正不是華為自己的技術就對了......
相關新聞
英特爾掉鏈子,5G iPhone要等到2020年
回應
差距我們承認,但是俞敏洪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他想發奮圖強?還是希望中國妥協,免得影響他的培訓生意?
中國很多搞文科的人確實很怪:一方面他們嘲笑搞科技搞自然科學的沒有自己的創新!另一方面他們嘲笑搞文科搞社會科學的有自己的創新!一方面他們認為依賴美國專利和技術是中國科技和企業的恥辱!另一方面他們認為不依賴美國人文社會科學是中國學界的恥辱!!
美國憑自己能造出一台手機嗎?光有晶片上局部的專利,手機就能造出來了?就算空降給它一個工廠加技術工人,不買日本韓國中國的專利,它能造手機?全球產業鏈,誰也離不了誰.只能說誰的依賴性小,如果世界回到互相封鎖的狀態,誰能生存的更長?
不管怎麼說,在我眼裡,任正非比你俞洪敏高大千倍!因為,美國會怕你新東方嗎,不會!會怕華為嗎?已經怕了!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0145s=syfwqtzr
對此,艾利森建議,中國應認清形勢、積極理性應對。他認為,中國需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美方不會在 此輪貿易戰後就偃旗息鼓。他說,從“修昔底德陷阱”的觀點來看,當守成大國已經對崛起大國心存芥蒂、懷有恐懼,那麼容易陷入誇大、誤解及錯判現實的思維定式。當這種情況出現後,守成大國會難以判斷“何時應該收手”。他說,正因如此,中國要做好未來中美關係 (哪怕在特朗普下臺後)將持續處於這種“不舒服”狀態 中的準備。
艾利森表示,中美間的競爭態勢不會改變,但需要 的是“有約束”的競爭。確保競爭往有底線可循、雙方能 有效交流的情況下進行。
“中國或許會有一種挫敗感,因為不管中國做什麼,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似乎都不會改變。”艾利森說。他建 議,中國仍應思索如何繼續自己的發展壯大之路,同時 也不懼承擔與其經濟體量、世界影響力相適應的責任。
回應
中國一直很理性很克制,你們美國人應該想辦法給近乎瘋狂的川驢拴上撅子!
“其實中國從未隱瞞自身發展,但美國因長期糾纏於中東問題而相對忽略了中國。”
艾利森同時提醒說,如果不能有效彌補分歧、儘早結束貿易戰,將可能引發中美深層次危機。首先,中國的形象有可能往美國被“妖魔化”艾利森說,隨著貿易戰繼續發酵,美國會有更多普通民眾感受到失業、物價 上升等問題帶來的痛感,而美國政府則會選擇將矛盾 輸出,讓中國“背鍋”。在艾利森看來,美國人非常善於 “妖魔化敵人”。
其次,艾利森也擔心,如果中美經貿摩擦處理不慎或延遲過久,則有可能令事態滑向失控的一面。採訪中,艾利森重提他往《註定一戰》裡使使用的美日戰爭案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曰間從關稅摩擦,逐步發展為美對日經濟制裁、石油禁運,令曰本感到核心戰略物資受控、“生命線”不穩已到“別無選擇”的地步,從而決定空襲珍珠港,直接導致美國宣佈參戰。當然,美日戰爭的深層次原因十分複雜,但艾利森意在指明,將雙方捲入戰爭的導火索即是貿易問題。
或長期處於“不舒服”狀態
艾利森說,過去近30年裡,從克林頓政府到奧巴 馬政府所奉行的均為對華“接觸/圍堵”政策,即在外交 與經貿上接觸交往、增加合作,芘軍事層面上聯合盟友 限制圍堵;而如今,在特朗普時期已經全面轉向“對抗/ 競爭”關係。對於這一轉變,艾利森_的解釋是,美國人正在經歷“覺醒”一刻。“從這一刻起,美國會不停追問,中 國的崛起是如何發生、又是誰讓它發生的”。
艾利森說,縱觀歷史,你會發現美國作為守成大國在心態上的轉變十分正常。只要中國繼續變得更大、更強、更成功,就是對美國的“刺激”,是美國不可能接受的。他說:“現往大家拿到的牌已然如此,就看怎麼打。”
採訪中,記者提出,如果因循“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守成大國會充分利用現有的遊戲規則限制新興大國發展,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似乎往反其道而行之。對此,艾利森表示贊同。他承認,美國當下採取“收縮”政策,從諸多國際組織中退出,反倒使中國成為眾人依賴的對象,成為二戰後由美圍一手創建的國際體系的支撐者。
對此,艾利森的解釋是,本屆美國政府的“特殊”行為,主要是特朗普將“逢奧巴馬必反”的原則貫徹得十 分徹底,“儘管每屆新總統上臺都會試圖抹去上一任的 ‘政績’,但特朗普在這一點上幾乎做到了極致”。
艾利森說,連特朗普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巴黎協定》等國際組織與協約後,世界把 目光與期待轉向了中國。他認為,中國最初或許並不想 即時成為世界的領跑者,但當前國際局勢的變化令中 國加快了向國際舞臺中心靠近的步伐,並以更加“積極 進取”的態度展現自我。
艾利森說,他讚賞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理念,現在中國要做的是為這個理念填充更加翔實的內容。他認為,中國需要考慮如何往不改變核心訴求的同時,調整行為模式以適應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
對於輿論中關於美國遏制中國的說法,艾利森斥之為“噪音”。在他看來,不論是在經濟發展或是南海等軍事問題上,美國實際上已沒有能力真正做到遏制中國。
美國善於“妖魔化敵人”
艾利森說,當前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 發難,除對華具體產業政策等不滿外,更多反映出美國 對於中國崛起的一種沮喪、焦慮與擔憂的情緒。他說, 美國就好像在沉睡15年之後突然發現,“糟糕,中國已 經如此強大”。
美國善於“妖魔化”,但已無力真正遏制中國2018-11-04
中美需要進行“有約束”的競爭
在貿易戰愈演愈烈、中美關係充滿變數之際,本報記者日前採訪了美國哈佛大學知名教授、“修昔底德陷 阱”概念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他表示,兩國當下間雖“噪音”縈耳,但仍應理性應對,維持“有約束”的競爭關係,避免局面滑向失控。
艾利森現年78歲,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曾往克林頓政府出任助理國防部長。他曾在去年出版的《註定一戰: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一書中深度剖析“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他在書中詳述過去500年間發生在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間的權 力更迭,列舉的16個案例中共有12個引發戰爭,僅4次倖免。不過,對於未來,中美是否能避免一戰,艾利森態度謹慎,並未在書中作出預判。
美沒有能力真正遏制中國
艾利森表示,中國領導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 “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並顯示出樂於從歷史案例裡汲取經驗教訓,避免悲劇重演的意願。這對於管控中美分歧、避免關係失控十分重要。他很欣賞中國領導人的做法。
但艾利森也提出,特朗普治下這屆美國政府的“特殊性”會令中美間開展有效對話“難上加難”。他說,特朗普本人不可預測性強、政策朝令夕改,中國應對起來或許會感到“想談都摸不出門道”這一點實應引起雙方注意。畢竟,很多時候矛盾的激化都是從雙方誤判而起。
看起來一切都順利成章,但其實問題一直都存在:為什麼是中國?
首先,來看看中國的進出口在世界經濟當中的份量。
圖1——2017年貨物貿易世界排行
圖中紅色是出口,藍色是進口,“三巨頭”當中按出口的排序是中國第一、歐盟第二、美國第三;進口的排行是美國第一、歐盟第二、中國第三;而進出口合計,則又是中國第一、歐盟第二、美國第三。
圖2——2017年主要貿易國的全球貿易份額
圖3——國際貿易進出口比率2010年與2017年的對比
可見,7年時間整體看下來,在貨物貿易方面,中國相對於其他經濟體具有很大優勢。在“三巨頭”裡是第一,就等於是世界第一。
中國的單獨出線,已徵兆畢露。
……
回應
弄的中國好像大贏家,別人都玩不過中國,這就不對了。中國出口博覽會不是因為中國大贏特贏,而是統戰。
進口博覽會的意義太大了, 一拉攏中間派,減少敵對派這樣的統戰策略還是不錯的,二做最壞的打算,儘快以竟可能的便宜價格買全球上最優質的商品、服務,手上的紙換成物資總比打起來,空有一堆廢紙來的實在。三、表明態度,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不像某些國家,朝令夕改,給廣大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一個安心的交代,和中國人做生意是有錢賺的,說道最後,信心是最重要的.
觀察者網專訪譚雅玲: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破7”恐慌,與企業收益有關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2018-11-03
在連續幾日下挫後,人民幣匯率出現回升。11月1日晚,在岸人民幣、離岸人民幣雙雙收復6.92元關口,其中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上漲452點,刷新日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逾500點。
譚雅玲:貨幣學原理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破7”對出口是有好處的。但為何市場把破7看成恐慌性的指標,要制止呢?有一個現實問題:人民幣貶值對進口不利,雖然預計即將召開的進博會產生很多大單,但對中國企業、消費者來講,強勢的人民幣肯定更為實惠。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已經喊話,說人民幣不會競爭性貶值。
…..
回應
摸清家底很重要,準備打持久戰
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配圖太有深意了……
這裡面根本就沒說明被評級的銀行,和非金融機構的具體名稱。對消費者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這玩意對消費者有什麼關係,你買菜還看著圖示來麼?投資機構要資料自己去買啊。
具體銀行得保密,一旦公佈就會被擠兌跨,有錢就存四大行吧,信用社/城商行風險大一些
消費者只需要知道冬天已經到了,東方這邊在亮過冬的家底(楨:?),準備接受衝擊,西方那邊在喊現在還是夏天(楨:?)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8_11_03_478166.shtml
周小川:中國儲蓄率下降表明內需增強2018-11-03每日經濟新聞
據《每日經濟新聞》2018-11-03報導,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今日在錢塘江論壇講話時指出,中國的儲蓄率現在已經降了好幾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們內需的增強,但同時也應注意,借助于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回應
專家的觀察角度總是一貫地出人意表,像我一看儲蓄率下降,第一反應就是老百姓錢掙得少了,沒多餘的錢來存銀行了(楨:?)
中國儲蓄率下降表明:政府和企業杠杆成功轉移到居民手中,債務風險得到較大釋放,同時居民消費能力受到極大抑制,國民經濟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風險!(楨:?)
子政:進博會,中國敢為天下先的依據2018-11-03觀察者網
即將於下週一開幕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史無前例,中國首創。
中國發出邀請,當然也是應者雲集,據報導,已有來自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會展期間,大約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工商界人士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
商務部發言人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成為世界各國展示國家形象、開展國際貿易的開放型合作平臺,成為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公共產品。
男子造謠稱“自貢銀行將倒閉”致大量儲戶提款 已被捕
據《重慶晨報》2018-11-03報導,11月2日晚,上游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公安廳網路安全總隊獲悉,針對11月2日流傳的“自貢銀行將倒閉”等不實謠言,自貢市公安局大安分局已將涉嫌造謠者葉某(男,31歲,大安區人)抓獲。經審查,葉某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此案正在調查處理中。中國人民銀行自貢市中心支行也發佈公告稱,自貢銀行足額繳納了存款準備金,支付能力充足,希望存款人能夠理性看待事件。
相關新聞
11月2日重慶萬州墜江公車事故原因公佈:乘客坐過站與司機激烈爭執並互毆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後墜江,最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南京過江公交要裝司機隔離門 已為司機設置委屈獎
依法治國:女子大鬧行駛中公車被刑拘
回應
為什麼,我們總需要輿論才能推動法治的進步?總要用生命去作為代價?
中國的銀行就算倒閉了,儲戶的錢也沒事吧,銀行系統有國家兜底的
私人銀行,自負盈虧,憑什麼要國家兜底?
國內的企業很奇葩,盈利了就講私有,虧了就讓國家兜底。
存款不超過50萬,有保險公司兜底,所以銀行風險很低
央行完成對4327家金融機構評級 2018-11-03觀察者網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對2017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完成了對4327家金融機構的首次央行金融機構評級。評級結果分為1至10級,級別越高,表示機構的風險越大。
3969家銀行機構的評級結果分佈在1至10級。其中,評級結果為1至2級的76家,占比1.91%;3至7級的3473家,占比87.5%;8至10級的420家,占比10.58%,其中235家為農村信用社、109家為村鎮銀行、67家為農村商業銀行。
358家非銀金融機構的評級結果分佈在2至9級。其中包括245家財務公司、25家汽車金融公司、22家消費金融公司、66家金融租賃公司。評級結果為2至3級的非銀金融機構35家,占比9.8%;4至6級的236家,占比65.9%;7至9級的86家,占比24.1%。
蘋果稱不再公佈設備銷量:銷量不代表公司潛力
2018-11-01,蘋果公司首席財務官宣佈,公司將不再公佈主要產品的銷量,其中包括iPhone、iPad、Mac。因為銷量不能代表公司的潛力。
相關新聞
全球手機三季度出貨量下滑3%跌至3.868億台 華為小米逆勢增長:三星7230萬但同比下滑13%。華為5200萬同比增長33%。蘋果4690萬部。小米3570萬部年增25%位列第四。
蘋果沒汁了?接下來面臨1兆美元市值保衛戰
美股11.3全面下滑科技股領跌 蘋果下跌6.9% 市值盤後跌破1萬億
A股11.3放量大漲 阿裡報喜 上季營收大增54%
華為海思恐超越聯發科 成亞洲最大晶片設計公司
回應
每況愈下,哪好意思再公佈銷量。
銷量低影響聲譽。
中國的外交政策根植於現實主義、自我保護和對影響力及權力的渴望。他們在世界各地修建鐵路、管道、道路、工廠、學校和醫院。這統統是美國人曾擅長的。中國人研究、學習美國的經驗。相比之下,美國決策者幾乎不注意過去的經驗教訓。相反,其外交政策變得越來越短視,漫無目標。中國人正按兵不動,盡其所能避免衝突,對內努力解決問題,投資于基建和民生,對外廣交盟友,靜待美國繼續過度擴張,不斷變弱,最終自我消耗、一蹶不振。(作者邁克爾•霍頓,喬恒譯)
英媒:如何看待中美競爭?給你五條建議
英國《金融時報》2018-10-31美國必須避免一場與中國的新冷戰,美國副總統彭斯指出,美國打算全面對抗中國崛起。美國的目標是“重啟美國與中國的經濟和戰略關係,並最終把美國放在第一位”。
美國有充分理由避免一場開放式衝突。原因之一是,與蘇聯不同,中國實際上並不是意識形態上的對手。另一個原因是,即使避免了公開戰爭,摩擦乃至衝突也可能代價高昂。
那麼,這場競爭又會如何演變?我有5條建議。首先,要認識到中國不是我們所能創造和改造的。中國屬於中國人,不屬於其他任何人。第二,要意識到,中國的政治框架永遠與西方國家不同。第三,美國應將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造福他人的行為上,並以有原則且一以貫之的方式久久為功。不要試圖阻止中國發展,這顯然是錯誤的。第四,承認中國在某些方面是競爭對手,但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合作夥伴。如果不與中國合作,維持世界經濟穩定和應對氣候變化是不可能的。第五,瞭解聯盟的價值,這關係到信任。如果美國希望鼓動各國抵制中國,就必須將自身塑造成負責任的可靠盟友。可惜的是,在特朗普的領導下,情況並非如此。(作者馬丁•沃爾夫是《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新聞
加媒:中國在老撾建設,而西方在破壞
美國高官又詆毀中國了 但這些拉美國家的反擊更有亮點
非洲媒體人:要學中國媒體如何助推中國發展
習特11.1電話:願G20期間再次會晤
旺報/洪鑫誠11.2中美貿易戰路遙知馬力:中股在全球的表現糟糕,美股10月以來也急轉直下, 但中國家庭總資產9%在股市,而美國則是中國的5倍,約有54%的人持有股票,不少人還將他們的退休金作為「賭注」。中國3季度GDP成長為6.5%,0.2%的減速並不顯著,而美國從4.2%降到3.3%。川普先出手,開始確取得主動。不過,現在,美國開始變成更著急的一方,而中國似乎並不介意靜觀其變。
美媒:中國正按兵不動 靜待美國自己出局!
《美國保守派》雜誌2018-10-30中國在靜待我們出局嗎? 中國外交官不帶保鏢,美國外交官出門帶裝甲車隊,為什麼?
這是美媒注意到的一個細節。
美國近幾十年的外交政策總是優先考慮以軍事干涉推進自己的海外利益。特朗普當選後承諾讓美國遠離捲入外國戰爭的傳統。若美國專注國內問題,採取克制的建設性而非破壞性外交政策,就可能給中國崛起之路增加更多障礙。但中國人沒必要擔心。現在美軍仍常駐阿富汗、敘利亞,與伊朗的衝突逼近,談及干預委內瑞拉……美國繼續處於長期戰時態勢。
這對北京是好消息。中國的外交政策與美國大相徑庭。中國沒採取保守、短視、忽略後果的做法,其戰略審慎而高瞻遠矚。北京決策者和專家的思考和規劃跨越幾十年而非幾個月。眼下,那些規劃的著重點是建設而非(像美國那樣)轟炸。這並非是說中國不顧自身利益,而是考慮將盡可能多的國家拉入其經濟網路,鞏固大國地位。北京放眼長遠,而華盛頓將資源和全球政治資本消耗在打不贏的戰爭上。美國熱衷對外干涉是自毀長城,而中國將是主要受益者。
自1979年以來,中國再沒打過外國戰爭。中國領導人似乎奉行古代軍事哲學家孫子的忠告,“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中國把絕大部分資源用於國內發展,在39年裡取得連最大膽樂觀的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成就。中國如今的基礎設施堪比許多西方國家。相比之下,過去20年華盛頓的首要投資是反恐戰爭。據估算,“9•11”事件後,戰爭已耗掉美國4.6萬億美元,其國內基礎設施很多卻已破破爛爛。
中國人不惜重金修建基礎設施,在國防支出上卻很有分寸。除了在勢力範圍的兵力投送,其他都被列為次要。中國人沒必要派一架價值1.1億美元的飛機繞半個地球去轟炸一些武裝人員,就像美國在沒完沒了的戰爭中常做的。但這並不等於在葉門、阿根廷等遙遠地方就不能感受到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在許多地方,中國人宣示權利,就是希望靜待美國出局。
中國人正忙於現代化自己的國家,他們似乎樂於等待,讓一些外交問題自行消失,即便這會歷時一兩代人。有時候,不做反而效果更好。美國則相反: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政府都實行昂貴、保守的對外軍事政策,同時放任很多國內問題不管。
實踐證明,中國進口政策是互利互惠的,受到了對象國的真誠歡迎。過去十年,中國在非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進口了大量非洲的資源,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還創造了超過13萬個就業崗位。一些歐美媒體習慣以本國當年殖民他國的劣跡來揣測中國人,實在是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舉。
九、“重進薄出”論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面臨著技術落後局面,大量產品不得不依賴進口,並且相關產品進口規模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在此局面下,一些領域出現了放棄自主研發、自主生產努力,認為直接進口省時又省力的思維,走入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誤區。
現在,中國認識到,過度依賴進口,不進行自主研發,相當於讓核心技術命脈掌握在他國手中,不利於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今年以來的中美經貿摩擦給了“重進薄出論”支持者重大打擊,美國在晶片貿易上一旦實行高關稅,限制出口,中國一些企業就會面臨癱瘓。
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就多次強調國家的建設應該以“國內力量”為主,對外貿易要在自力更生的指導方針下進行,要建立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2018年5月,習總書記到中國商飛調研,登上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時感慨,“過去那個邏輯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現在要倒過來。我們首先要花更多的錢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形成我們獨立的、自主的能力。”可見,獨立自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必須繼續貫徹下去。
除了以上常見的一些論調之外,還會有在個別時期產生諸如“抵制洋貨”論、“中美貿易失衡”論、“學術思想殖民”論、文化影視產品的“韓流、哈日”論等等,限於篇幅及此前的諸多論述,本文不再贅述。
當前世界處在“從未有過之大變局”下,中國在國際體系中逐漸從追隨者升級為領銜者,中國率世界之先,主辦進口博覽會,更是一種前沿之舉。相信通過這次進口博覽會,一定會對中國民眾美好生活有進一步改善,對中國改革不斷深化有進一步促進,對經濟全球化進程有進一步推動。
(作者王文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教授;賈晉京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關照宇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
相關新聞
“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10.30在北京成功舉辦
中日10.27簽180億美元52項第三方合作協定
https://www.guancha.cn/WangWen/2018_11_01_477770_2.shtml
三、“進口衝擊”論
該論斷認為,進口產品對本土產品與民族品牌造成了衝擊與競爭,不利於中國本土民族產業的發展。這裡的典型案例是多年來我國大豆進口年均增長率為20%左右,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國內大豆耕種面積逐年減少。城市居民記憶中的一些本土品牌也在消失,或被外資收購。
誠然,優質的進口產品帶來的市場競爭,的確會衝擊到過去在相對封閉市場中發展起來的本土品牌,但我們也看到,市場競爭會帶來企業產品創新的外部動力,最終受益仍是廣大消費者。
而另一方面,人們也欣喜地看到,中國不少企業也是在進口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例如,海信擁有320項鐳射顯示專利,其核心技術“鐳射光學引擎”達到100%自主研發設計,甚至成為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官方指定電視。
七、“洋垃圾傾銷”論
中國一度是“洋垃圾”進口的第一大國,垃圾服裝、垃圾電子產品,還有廢紙、廢塑膠、廢五金、廢鋼鐵、鋁廢碎料、銅廢碎料等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與諸多生活垃圾,頻頻“非法入境”,屢禁不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我國生態環境安全。
富國視之垃圾,一些國人卻如獲至寶,這背後是發展差距、理念差距、制度差距。多年來,中國不斷完善海關、稽察、監管等各項進口管理制度,防堵“洋垃圾”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6月,國務院公佈相關政策,明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力爭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人們期盼有各類專項行動進一步深化,讓“洋垃圾”早日在國內滅絕。
八、“資源掠取”論
隨著中國海外投資份額的增加,西方輿論界針對中國對外投資與進口,炮製“資源掠取”論,污蔑中國以貿易方式掠取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筆者曾專門撰文指出2018年起關於中國搞“債權帝國主義”的論調非常流行,該論調指責中國通過強迫發展中國家選擇讓中國控制其自然資源以償還債務。
糾偏中國進口的九大舊論 2018-11-01 觀察者網
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5-10),是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這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創舉,也是中國塑造全面開放新格局,走向更高層次、更高水準開放的重要一步。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背景下,它是中國表明支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市場開放化立場的莊重宣誓。
與此同時,在輿論場域,國內外對中國進口的看法一向多元而複雜,其中也包括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早已過時的標籤甚至別有意味的指謫。有些流傳甚廣的說法,確有必要拿出來辨析,也有的則應為其正名。
一、“崇洋媚外”論
一方面,對“洋貨”要有平常心。
另一方面,對“國貨”要有信心。
二、“進口依賴”論
由於科技水準、製造能力的限制以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世界分工,中國確實在某些領域對進口依賴較大,例如手機中的儲存晶片、汽車自動擋變速器、高端機床、高鐵制動裝置等。
2017年積體電路進口金額年增14.6%,總額至2601億美元,位列中國進口商品首位。半導體產業國際市場規模約為4000億美元,中國的購買就占到一半以上。在72個材料領域,中國進口依賴程度達到了99%以上。此外,在中國進口商品結構中,初級產品以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為主,工業製成品以機械及運輸設備為主,2013-2017年,兩者進口額合計占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的比重由52.57%增至53.38%。上述產品引發了一些輿論對中國經濟自主性的擔憂,逐漸形成了“進口依賴”論。
不得不說,在某些領域,中國的確存在巨大的進口依賴性。例如2017年中國進口了4.2億噸原油,預計2020年原油進口會突破5億噸,未來中國的原油進口依賴度將超過70%,甚至更高。這充分說明保持全球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的重要性,更說明全球化對中國發展的促進作用與必要性。
事實上,從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經濟體的實踐經驗看,進口依賴與經濟安全並不呈嚴格的負相關。中國必須提升經濟安全度,但提升經濟安全度的路徑,絕不是限制進口,而是需要提升進口管道的多元化程度,同時加大替代產品的研發力度,改革不公平的國際經濟與貿易體系,提升中國在國際產品交換中的定價權等。保持與世界的和平互動關係,維護經濟全球化的環境,對中國是有利的。
解讀二:政策部署的五大顯著變化
一是新增對資本市場改革表述,強調激發市場活力。
二是雖然繼續強調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未具體提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發力點。
三是強調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這在此前的政治局會議是沒有單獨提過的,也意味著後期政策對於民企、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四是未提樓市政策和去杠杆。
7月底會議曾指出,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此外,此次會議也未提防去杠杆等范化解金融風險措施。對此,央行行長易綱近日表示,去年和今年中國整體杠杆率已經平穩,不再快速上升,這是我們取得的一項成績,我國已從去杠杆進入穩杠杆。
……
相關新聞
為何一向偏袒美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看衰特朗普提振美國經濟增速?美國GDP將從2016年的2.4%,降至2023年的1.9%
回應
經濟下行是因為房價瘋漲導致消費增長乏力。
經濟下行,房價成了唯一原因。供地又成了唯一解藥。這麼容易解決,還開中央會議研究經濟幹什麼?國土資源部門下個檔就行了嘛。
一說到經濟,馬上有人提房價。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在中國住房並不是消費品,和住房捆綁在一起的東西太多太多,牽一髮而動全身。要單純地把住房價格降下來對於中央集權的我國來說易如反掌,但敢降嗎?能降嗎?你只看到了沒買房的來說房價高,沒想想對於同樣廣大的已買房的人民住房意味著什麼?那是家庭一輩子打拼得來的的資產!中國目前城鎮化率不到60%,意味著剛需仍然是購房的主力軍。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349
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解讀來了!
據《證券時報》2018-10-31消息,每年10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是定調第二年經濟政策走向的風向標,備受外界關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變化有最新定調,並對下一步經濟政策作出重點部署。先看關鍵表述:
1、總結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績:
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施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
2、當前經濟形勢判斷: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
3、部署下一步經濟政策重點:
a、繼續強調“六穩”: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b、新增對資本市場改革表述: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7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的重點提及是新增內容;
c、近年來首次提及解決民企發展困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
d、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維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e、強調政策要狠抓落實,要求政府改進作風。
解讀一:這樣判斷經濟形勢新變化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
2、製造業投資回升到近年來較高水準;
3、進出口較快增長;
4、利用外資穩步擴大;
5、秋糧獲得豐收;
6、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7、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市場普遍認為,上半年我國經濟走勢尚好,但進入下半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國內信用風險頻發等內外部因素影響,經濟再次面臨下行壓力。
第三條路?
許多人基於工作需要,數十年如一日地關注中國崛起,尤其關注中美關係。他們十分清楚,上述問題牽涉到思維和政策的高度複雜性。可我仍然擔心,隨著謾駡詆毀中國的現象在美國越來越常見,社會上開放、審慎討論對華關係的公共空間不斷縮小。
在中美關係的複雜性面前,那些尋求解決方案的人可能落下“綏靖者”或“熊貓擁抱者”的駡名;而那些建議美國採取更強硬措施的人則被簡單地批評為“冷戰戰士”甚至“戰爭販子”。
我們還需對任何新形式的麥卡錫主義保持警惕,避免對那些試圖解釋中國崛起複雜性的美國人扣上“非我族類”的帽子,因為他們要回應的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至關重要,那就是中國現在在做什麼,與過去有什麼不同,以及我們應該怎麼辦?在美國的外交戰略界,包括智庫和學府,尚處於醞釀之中的對華思維已經開始悸動。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在分析和決策時都應該力求清晰明確。
隨著全球掀起一場關於中國的大討論,我作為澳美百年同盟的長期支持者,堅決站在避免戰爭的一邊。中美兩國並不是非戰不可。換句話說,中美雙方以及國際社會都需要在投降和對抗之外尋找可靠的第三條路,幫助我們繞開修昔底德陷阱。(觀察者網楊晗軼譯自《外交事務》)
回應
問了也白問,美國人沒有那麼深謀遠慮,都是跟著感覺走。蘇東劇變,被普遍認為是美國遏制蘇聯戰略的勝利,博爾頓們覺得用這一招對中國也好使。跟中國這樣一個充滿古老智慧的民族國家對抗,最終博爾頓們一定會敗下陣來。往後幾十年是中美關係敏感期,也是中國發展壯大的陣痛期,三十年後中國的前景一片光明。
陸克文,不愧為一位賦予思想的政治家!國人以往傳統的慣性思維,使我們曾經不少誤解了這位說著一口流利華語的西方人____
你再仔細看一下文章,通篇都在說,如果美國再不做出目的明確行動,將會越來越被動,包括經濟會被超越,國際地位會下降,盟友會被採取中立態度甚至重新站隊。他作為美澳同盟支持者,表面想讓大家繞開陷阱,實際有煽風點火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第七,在特惠貸款和贈予援助以外,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美國今後將如何與中國在亞洲和歐洲的大規模貿易投資進行競爭?美國取消了與亞洲國家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與歐洲的“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這將如何影響未來美國在亞歐地區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中的重要性?對亞洲和非洲來說,中國已經是比美國更重要的經濟夥伴。同樣的情況可能很快會出現在歐洲和拉丁美洲。
第八,鑒於以上這些原因,美國有信心讓盟國接受其對華競爭戰略嗎?美國的許多盟國可能會選擇兩面下注、騎牆居中,靜觀美國的轉變究竟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第九,美國要怎樣從思想觀念上爭取其他國家,才能使它們不支援中國獲得地區和全球主導權,轉而支持美國新戰略帶來的替代方案?彭斯雖然吹響了戰鬥號角,但那場口才上佳的演說以美國利益為主線,完全沒有訴諸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觀,而二戰後美國領導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時對此曾有清晰的闡述。 “閃亮的山巔之城”今日安在?我們是否不得不在兩個現實主義大國之間做選擇?
最後,美國和盟國的戰略學者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即中美關係一旦決裂,近期內全球經濟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將遭受怎樣的影響?如果中美兩國經濟徹底脫鉤,雙邊貿易即便不崩潰也會顯著下降;它將反過來對美國和全球經濟明年的增長造成嚴重的負面衝擊,甚至可能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再來看聯合國不久前發佈的氣候變化報告,該報告警告稱由於主要碳排放國家迄今未能採取足夠的行動,地球可能面臨災難。如果全球環境秩序失靈,中國回歸從前的國家碳排放標準,降低約束將意味著什麼?中國目前恪守2015年在《巴黎氣候變化協議》中作出的承諾。美國缺席談判已經給應對氣候變化制度造成了不利影響。如果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變協議或者中美關係大面積惡化,中國都可能退出巴黎協議。儘管當前的美國政府可能並不在乎這一點,但美國幾乎所有的盟國都對此非常重視。
其次,如果說我們當前處於戰略競爭時期,那麼新的遊戲規則究竟是什麼?中美兩國要如何就這些新規則取得共識?還是說,除了在戰略競爭你來我往之間逐漸形成的規則之外,已經毫無其他規則可言了?今後美國要如何處理海上(例如不久前中國軍艦迫近美軍迪凱特艦事件)、空中、網路上的危險事件?以及如何應對核擴撒、第三國境內的戰略競爭、美國國庫券購買和銷售、匯率變化等主要政策領域的變化?
第三個問題與前兩點密切相關:今天的中美兩國之間是否還可能擁有共同的戰略敘事,並以之作為兩國未來雙邊關係的理論參量?既然當前還沒有新規則能界定兩國關係的參量,兩國對雙邊關係的根本點又缺乏共同的概念框架,中美兩大強國要如何避免在有意或無意間滑向新的冷戰,進而爆發熱戰?
第四,鑒於美國某些戰略規劃者可能正在考慮進一步調整對華政策,從戰略競爭升級為全方位遏制和全面經濟脫鉤,喬治•肯南1946年發給國會的“長電報”和他次年以“X”為筆名在《外交事務》上發表的文章《蘇聯行為的根源》都值得仔細閱讀。肯南認為,如果美國的遏制戰略正確實施,蘇聯很可能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分裂。然而把這個假設應用到今天的中國身上則有過分誇大之嫌,如果美國推行類似的冷戰政策,內部矛盾會壓垮中國的體制嗎?中國經濟規模之龐大,它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經濟接觸程度之深,新技術賦予國家的管控能力之強,應該讓那些認為中國會成為下一個蘇聯的人停下來仔細想一想。
第五,難道美國真的認為中國威權資本主義跟蘇聯共產主義一樣,對民主資本主義構成了嚴峻的意識形態挑戰嗎?蘇聯在世界各地扶植了大批與其意識形態相近的附庸國。有什麼證據表明中國也在這樣做?如果有,那麼中國這樣做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還是說,中國的做法其實與蘇聯存在本質上的差異?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基本持一種近於不可知論的態度,它只是借著經濟占全球份額不斷擴大的勢頭,建立了一支各國自願加入聯盟,而中國只有在對外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動用這部分政治資源。
第六,面對中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一系列金融和經濟承諾——包括“一帶一路”倡議、特惠貸款、對口援助等——美國是否拿得出對等的戰略方案?華盛頓方面是否還會繼續削減對外援助預算並縮小援助人員規模?美國當年能從蘇聯人手裡爭取到西歐,靠的是馬歇爾計畫。今天的美國光憑與歐亞、非洲和拉美國家的友好感情,不足以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取勝。
第二條,特朗普想用威脅的辦法,叫美國的跨國公司把生產線從中國、墨西哥等其他發展中國家搬回美國來,復蘇美國製造業。
有沒有可能?所有的資本家都是要盈利的。而且中國和美國的資本家比、企業家比,最大的差別在於中國的企業家勤奮,利潤率只有5%的事他也幹,美國利潤率沒有30%,他就不幹了,放棄了,讓國外生產了。你要叫美國的企業資本家說“我為了愛國,我少賺錢回來”,沒有可能!所以我講特朗普這一條也是必敗的。
有網友批評我,也包括我的中學同學、大學同學,都說“陳平你是不是太樂觀了?而且你是留美的,留美的人大多認為美國很了不起,怎麼你說美國不行了?”
我的道理很簡單,我就告訴你,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因為它資源豐富,人口比中國少得多,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周邊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對它構不成軍事威脅,哪像中國四面都是強國環視。…特朗普現在還想要當霸主,還要製造業回來,還要叫資本家和美國老百姓愛國願意買高價產品、賺低的利潤,這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貿易戰的政策是必敗,因為他等於要發明永動機。
相關新聞
美國務卿龐培歐10.27再批中國:中國到處撒錢利誘他國建立金錢帝國 美將反對到底
環時回批龐培歐:美國像「單幹戶」(回應:中國給的是錢,美國給的是砲彈,誰會更受歡迎? 中國利誘美國威脅,中國王道美國霸道,最終誰會勝出? )
習近平錯估情勢 美學者:中國夢恐變噩夢(回應:美國人的傲慢,歷史證明,中國還沒崩潰,中國崩潰論已經崩潰三十年)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十問美國對華新戰略 2018-10-27 觀察者網
首先,美國最終期望獲得什麼?如果中國非但不順從彭斯在演講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公平且對等”的貿易協定,結束“對美國智慧財產權的盜竊行為”和“強制技術轉移的掠奪性做法”——而且還提出明確的反駁,美國應該怎麼做?如果美國的新戰略不僅沒有達成預期目標,反而使中國更偏向重商主義、民族主義,使其鬥志更加昂揚,又應該怎麼辦?這裡有兩個寬泛的可能性:中國要麼順應美國的意願做出讓步,要麼加倍力推現行政策。
陳平:特朗普打關稅牌,是因為真沒牌了 2018-10-26 觀視頻
有網友擔心美國對中國加收2000億美元的關稅,會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多大。我就樂起來了,加500億的時候,第一輪衝擊波把中國人嚇了一下,沒想到特朗普那麼凶;再打2000億,我就認為他已經黔驢技窮了。
他不像中國商務部的人選報復對象,精挑細選,就是說我打你以後打你打得疼,但是對我的影響並不大。特朗普是開口說瞎話,底下的那些官員又都不是原來的專家,結果把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全部商品都列入打擊物件,而全部商品裡大部分商品,第一不是高技術,第二又是民生需要的大宗商品——美國人不可能日常生活的東西都不用進口貨。
過去的20年裡面,美國把大部分日用的中高低端民生用品都已經外包出去了,而且外包國家裡中國的效率最高,價錢最便宜,交貨的時間也最好。所以70%以上的東西如果外包出去了,那裡邊大概又有70%到90%是中國產品。
你加了關稅,好,中國廠家就換一個國家轉口,最後一追蹤,都是中國造的。他們把追蹤的網路圖畫出來,幾乎把亞洲、非洲、拉美一個一個都給填蓋上了。所以這種用關稅來阻擋中國產品的遊戲,是不會贏的。
中國很多線民看見特朗普這麼一個氣勢囂張、四面出擊的總統,很可怕,覺得他很了不起,驚慌的情緒我覺得比當年汪精衛好像還要大。但是如果你算一算特朗普的戰略目標,你就知道他是必敗的。
為什麼?因為他的高參班農還有納瓦羅,想要恢復美國的製造業。有什麼招呢?
第一條,希望美國人從愛國主義精神出發,買比中國產品又貴又不好的美國造的產品。
你說可能嗎?奧巴馬已經試驗兩年了。原來他們攻擊沃爾瑪是賣國主義,因為沃爾瑪進口大量中國商品。所以沃爾瑪曾在各個店面大幅打廣告,標題就是買美國製造。過了兩年賣不出去,他耍了一個什麼花招?原來每個產品你翻開那底座一看都可以知道哪裡造的,現在把標籤抹了,只有牌子,說這個銷售是加州哪家公司的,但它完全可能是中國造的。所以要叫美國人在經濟衰退的時候花錢買又貴又不耐用的美國商品沒有希望。
美媒:世界最大購物節的五大看點
美國《福布斯》雜誌2018-10-21:11月11日將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且最重要的購物節:中國光棍節,今年“雙十一”購物節的五大看點。
一、銷售額:它或將占到其年度銷售總額的25%。世界上僅有4個國家——美日英德——一年的線上銷售額超過雙十一的線上銷售總額。
二、無異於娛樂的消費主義:雙十一晚會是一種眾星雲集的好萊塢式盛大活動,吸引1.5億至2億觀眾。各種產品發佈會、直播秀和展示活動也使之更具吸引力。
三、已成為群體活動的消費主義:如果某品牌想要參加雙十一,就必須提供最低價商品,且務必確保庫存充足。
四、貿易摩擦:不會影響,至少今年不會。原因之一在於所有相關促銷商品必須在9月1日前進入中國倉庫。此外,美中雙方都沒有呼籲或存在消費者抵制活動。
五、好上加好:1.更多國際活動。2.更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
相關新聞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5-10在上海舉行:展現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超過15萬採購商將齊聚上海。
回應
世界上還有哪一個商家捨得放棄中國這個市場?就憑這一點,貿易戰中國必贏,關鍵是國民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被無良公知、大V所忽悠。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維基百科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首屆將於2018年11月5-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主要提供貨物貿易展和服務貿易展。前者包括智慧及高端裝備、消費電子及家電、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汽車、食品及農產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6個領域;後者則設置新興技術、服務外包、創意設計、文化教育、旅遊服務等內容。未來博覽會每年舉行一次。
電動單車,最賺錢的腦袋變別人的
就像特斯拉殺入汽車產業,自行車產業也面對產品典範轉移,2017年從歐洲爆發的電動自行車(e-bike)商機,德國機電大廠博世(Bosch)扮演橫空搶走產品規格話語權的程咬金,遭遇隔行打劫是第二道逆風。
深耕電動自行車21年的菲力工業總經理簡敬修指出,德國博世早在5年前,就挾著長期在汽車產業累積的技術優勢,跨界搶進電動自行車控制系統、馬達與電池這三個最核心領域,美利達也採用其系統。
「最賺錢的腦袋變成別人的,台灣只靠買別人東西來組裝、拉高售價,就算出口產值因此提高,錢還是別人賺走,這樣的數字只是假像罷了。」一位元自行車零件廠主管私下如此評論。
共用模式,以租代買壞行情
第三道逆風,則是共用單車的駭入。美利達副總經理鄭文祥說,原本美利達在中國市場一年銷量達100萬輛,巨大更高達200萬輛,但共用單車崛起後,美利達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中國銷量大約已跌掉3成,「我相信同業狀況也差不了多少。」他表示。
深入中部自行車聚落,採訪超過十多家指標業者,我們發現逆勢突圍的3個關鍵。首先是跨國境佈局新產地。例如巨大在荷蘭設物流中心、在匈牙利蓋新廠;美利達則運用德國閒置地,直接擴建電動車組裝線。其次是跨領域找異業商機。例如全球最大鏈條廠桂盟,購併福斯汽車供應鏈旗下部門,搶進汽、機車鏈條市場。腳踏板大廠鋐光,則跨入電動機車與矽膠生醫材料。最後則是跨營運學賺管理財。巨大輸出臺灣YouBike系統與管理經驗至福建省泉州市等海外城市,建置共用公共運輸服務
台灣自行車產業,過去歷經代工轉品牌、產業外移空洞化等多次衝擊,卻總能在危機中不斷升級轉型,締造自行車王國的美名與強韌實力。回首來時路,哪一次不是逆風越大、飛得越高越遠,誰敢說台灣自行車在新變局中,沒有再次破風突圍的勝算?
一張海報背後 暗藏台灣單車王國15年最大危機 2018-10-21 中時電子報
這是一場輸不得的衛冕者保衛戰,擂臺上王者,是被視為台灣傳統產業轉型的模範生自行車產業。如今,它正面臨15年來最詭譎的產業經營變局!
攤開經濟部資料,台灣自行車成車出口量與出口值,從最高峰的2015年到2017年,短短兩年間量縮近4成、值跌近3成,且未見止跌跡象;2018年前7個月,累計出口量持續衰退約46%,出口總金額也有約17%的跌幅。
不僅如此,台股自行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2015年最高點迄今合計市值腰斬,3年蒸發逾1100億元。模範生產業為何陷入重度衰退?原來台灣自行車在過去三年,相繼遭遇三股強勁逆風襲擊。這三道逆風由近而遠,第一道正是戰火密佈的中美貿易戰。
關稅大戰,打亂遊戲規則
9月28日在自行車聚落台中登場的「自行車週」,展場入口一張黑底藍字的海報,透露出臺灣自行車產業的集體焦慮!除用大寫粗體字寫著「Overcome Trade War(戰勝貿易戰)」,副標題的訴求是,「在中國生產主結構,然後在台灣完成組裝並出口」,以躲避美國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藉此吸引海外買家來台採購。
自行車和所有台商製造業一樣,擅長「台灣研發、中國生產、全球行銷」的佈局,據估計,台灣所有自行車廠(含成車與零組件),有超過7成都在中國設廠。而每年,中國出口自行車產值有2成來自台商,故台商成為中美貿易戰首當其衝的受災產業。
不僅如此,台商需要擔心的還有歐盟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圍堵。歐盟委員會自今年7月20日起,對巨大自中國出口的電動自行車課徵的反傾銷稅,從先前的6%提升到27.5%,這也讓台灣自行車產業面對的貿易關稅壓力,更較其他產業來得沉重。
任澤平:中美實力全方位對比 2018-10-15新浪財經
摘要
教育方面:中國教育的財政投入占GDP比重、人均教育支出、勞動力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入學率和高校世界排名遠落後於美國。中美教育更為根本的差異是教育理念的差異,中國注重集體性,強調思想的統一;美國注重個體性,強調培育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中國對留學生的吸引力低於美國,在華留學生人數僅為美國的1/5。
科技方面:中國科研投入和專利發明數量迅速提高,但與美國比差距較大,基礎科研薄弱,高等院校為主體的研發占比偏低,論文發表數量超過美國,但品質與美國比存在差距,每百萬人口擁有的研發人員僅為美國的1/4。中國科研投入占GDP比重逐步增加,達到2.1%,低於美國的2.7%;總投入為美國的1/2;中國側重於試驗發展,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階段占比低於美國20個百分點,基礎研究投入額僅相當於美國的1/4,亟需推動科研事業單位改革。
文化方面:美國博物館和公共圖書館數量是中國的5.3倍,中國圖書閱讀率、人均閱讀量低於美國,中美大學生分別偏愛故事類和哲學類書籍。
營商環境方面:美國營商環境優於中國,企業平均壽命超過中國,中國的鐵路、公路、軌交里程、寬頻等基礎設施與美國比仍有較大差距,分別相當於美國的56%、71%、27%和70%。我國物流發展指數為3.66,低於美國的3.99。
居民生活水準方面:我國取得較大提高,人類發展指數上升較快,但仍低於美國,貧富差距大於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醫療開支和居住面積等大幅低於美國,恩格爾係數為美國的3.6倍。中國人均耗能量、人均耗電量均相當於美國的1/3。中國每百戶家庭擁有的耐用消費品尤其是汽車大幅低於美國。
建議: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積極性,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實現高品質發展。中國的進步及中美的差距只是表面現象和結果,本質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競爭,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制度與改革。
.....
回應
本文中科技部分尚可,若人均耗電去比,是不是美國的四到五倍,這需要多少電能?
整體科技和美國有差距,但局部一些技術我們也有優勢!
任想說的無非就是是在貿易戰中別打了,你看人均與美國有那麼大的差距!任說的這些東西誰都知道,目前不可能與美國比的!但為什麼要拿來說事呢?目的就是要打擊國人的信心,與美國搖呼相應!真是陰險!
華盛頓對華猜忌,又有新受害者了 2018-10-13 環球時報
美國能源部11日宣佈,限制對中國的民用核技術出口,以“防止中方竊取用於經濟及軍事用途”。新規立即生效,雖然不是全面禁止對華出口核技術,但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西方主流媒體對此消息的報導有兩點值得一提:一,提到美官方未能提供對中國指控的具體證據;二,提到這一措施是美國加大努力向中國施壓而進行的“最新一波掃射”。
顯然,證據本來就是莫須有的,去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核產品總值才1.7億美元,一座民用核電站的造價高達數百億美元,一艘核潛艇也要幾十億美元。按照美方的說法,中國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核技術,幾乎全仰仗這1.7億美元的美制核產品。如果美國技術有如此點石成金的魔力,那它還用得著這麼擔心被中國趕超嗎?
核技術,特別是核武器及其配套設施的發展,恰恰是中國獨立自主的典型代表。“兩彈一星”更是中國人自力更生的精神豐碑。中國人從來就沒指望過,在核領域能得到其他大國的幫助,能不搗亂就不錯了。當年被兩個超級大國封鎖,幾乎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中國人搞出了“兩彈一星”。今天,美國不賣這1.7億美元的核產品,對中國核能力建設的影響能有多大呢?
當然,美國限制甚至停止對中國的民用核技術出口,可能會帶來一些具體困難。但過去的經驗表明,每次外部給我們製造困難,都會迫使中國搞獨立研發,而且最後都成功了。
美國此次限制對華核技術出口,再度強化、深化了我們在兩個問題上的認識。第一,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對中國發展設下的各種限制,將越來越多。對此我們需要有充分的準備和應對之策。第二,美國用它的封鎖和制裁,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己,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靠自己。
前天,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召開。會上,劉鶴的講話很生動:“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句話:國有資產監管,要堅持生產力優先。
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長久以來,正是因為堅持其他標準優先,國企改革才一直緩慢推不動。要想厘清國企民企發展的關係,就得真正做好國企改革的內部分類問題,明確哪些是功能性行業(石油、電信等),哪些是公益性行業(如城市的水、電、氣、路等),哪些又是競爭性(消費、房地產等)行業。
其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已經寫得很明白:國企改革,最終是要管資本,不是管資產,關鍵在於國企要建立健全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
也就是說,對於一些戰略和安全領域,國有企業入局、控股、甚至壟斷都無可非議,但是如果看到下游完全競爭性行業“來錢快”,就把觸角伸向這些行業,甚至憑藉某些固有優勢擠佔民營企業份額,就會帶來不公平競爭的擔憂。因此,在李錦看來,邊界的區分,不僅有利於明確國企“分內”“分外”的職責,促進國企的結構調整、效率優化,更是為民營企業劃定了相對安全明確的空間,有利於經濟整體發展。
如俠客島此前指出過的,9月習近平在東北考察期間“始終關心和支持民營經濟”的一錘定音,和李克強在浙江時為國有、民營各類企業“打造一視同仁發展環境”、“多聽市場主體聲音,多為企業排憂解難”的高層表態,已經說明中央對民間聲音和擔心的重視。對一批民營企業家冤假錯案的平反,也彰顯出捍衛產權、保護私營經濟的決心。
真正要讓民營企業、讓市場放寬心,要厘清的就是這條長期的路子怎麼走:這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在國營和民營經濟間保持合理的均衡。事實上,憲法、民商法、物權法都有保護私有產權的法律條規,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形成合力、以行動證明綱領。
在企業的兼併重組方面,上面列了1.3萬家規模以上企業消失的現實;但如果關注同期國有企業數量變化可知,相較去年,國企數量減少了6000家。考慮到國企遠低於民企數量的基數(國企和民企數量對比約為1:9),這一數字並不小。也就是說,在企業數量變化這個層面討論“國進民退”,至少還不具備絕對的說服力。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討論稅負,根據中國企業協會的資料,中國私營企業的納稅率也不足國有企業的40%。
細節
細心的島友可能還記得,前一陣子,俠客島解讀全國稅收“超速”增長時指出,全國稅收大幅增長主因是增值稅增幅較大;究其原因,則是因為上有行業貢獻較大,也就是原材料、大宗商品行業回暖帶來的增值稅增長,導致上游行業利潤增加。上游好過、下游不好過,是真實的現狀。恰好,上游行業多為國營控制,下游行業則多為競爭性行業,民企居多。
除行業差別外,長期的市場環境痼疾也壓抑了民企活力。比如,2016年的新增企業貸款中,國企佔據78%,民企只占17% ;從平均融資規模看,國企從2015年的7.15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22.54 億元,民企卻從5.99億元降至4.6億元。國企民企面臨的融資環境,此間可見一斑。
其實,無論是“國進民退”還是“民進國退”,在40年來的改革開放史中都已起伏出現多次,尤其是當經濟出現波動、發展提換擋位的時候尤其如此。畢竟,相較于國企背後的支撐,民企更多地存在於市場第一線,無更多保障——“春江水暖鴨先知”,江冷天寒亦先感。
情況的確在變。“最大的外部因素”貿易戰來襲,發輾轉型升級,困難“三期疊加”,需求分眾多變,技術升級更快,都在給市場中的每個主體帶來更多挑戰。同樣,收入差距擴大、環境污染、房價高企、民生投入不足等,也在桎梏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加上智慧財產權、法治環境等大條件有待健全,大家有擔心,有情緒,是很自然的。
換句話說,與其擔心是否“國進民退”,或者將爭論聚焦於此、甚至擴大至更帶意識形態的層面,不如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如何更好厘清國企民企各自的職責、如何切實解決民企的困境上。畢竟,民企對於中國經濟的巨大作用已經是常識,不必贅言。
定位
經濟潮漲潮落,有其自身的規律。從市場規律說,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時期,民企壓力感受會更直觀。從定位來說,國企是基礎性、方向性、戰略性行業居多,民企則更多是面向出口、消費的競爭性領域,因此壓力更大。上下游行業生存狀態差異,原因就在此。
現如今真是在“國進民退”嗎?俠客島列出這些事實 2018-10-13 新浪財經
近一段時間以來,關心時局的島友,無論職業為何,或多或少都會在輿論場上感受到一種現象:民企的日子不太好過。社保緊收、賦稅重荷、融資實難、產權擔憂、外部衝擊……種種難處,不一而足。
在此氛圍下,同是企業,冠於名頭之前的“國營”、“民營”二字,一字差別,際遇殊異。加之今年來的一些事實案例,或是坊間無名人士“民營退場論”,更使一種思緒及情緒湧來:新一波“國進民退”,是否正在、或者已經到來?
在某些領域,“國進民退”看起來是有一些事實支撐的。
如,201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但各人飲水,冷暖所感不同: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1.5%,私營企業增長10%。
又如,同期,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數量,從2017年底的38.5萬家,降至2018年初的37.2萬家。換言之,短短數月,便有1.3萬家規上工業企業被兼併或者結業。
再如,今年以來被媒體廣泛聚焦的一個事實是,國有資本收購的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達24家。
以上三個事實並非同樣的論據,它們反映了不同的問題方位。我們先說後兩個。
案例
先說被廣泛關注的國資收購民營上市公司,畢竟這是支持近期“國進民退”論的一個比較有力證明。
其實,梳理可以發現,今年以來,A股大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定的案例共有160件。以數量計,國資收購民營的比例占15%。按市值論,這24宗收購共涉及的市值為300億元人民幣,占轉讓股權企業總市值的18.7%,不足A股市值的0.1%。從這兩個比例看,都不到20%,並不算高。
同樣,考察這24家民營上市企業的經營狀況可以看出,其中有8家的股價跌幅已經累計超過50%,另外16家跌幅超過30%(這兩天暴跌之前);此外,還大量存在股權質押面臨強制清倉、拖欠銀行貸款、資不抵債等情況。
換言之,資本市場上的這一波收購,與其將之佐證“國進民退”,不若稱為“資本出清”更為恰當。在此時接盤這24家公司的國資,也不缺趁股價低迷收購、儲備上市資源的動力,無論是主動為未來業務發展打算,或經地方政府暗示接盤、以避免地方上市民企倒閉清算。
美國當然了解大陸的訴求(楨:?),但是中國的氣焰與企圖心是美國無法忍受的。突然累積的大量財富讓中共對外國政府及企業的態度從謙卑轉為強勢,中國老百姓在世界到處旅遊,行為舉止不夠文明(楨:?),財大氣粗是中國人給別人的印象。但最讓美國疑慮的是習近平提倡的「一帶一路」與二○二五年中國科技自主等偉大中國夢,中國在世界上已有強國的發言權,南海議題上不退讓在美國看來只是未來與中國在地緣政治上衝突的開端而已。
美國要的是一個可以被約束的中國,或是意識形態和歐美民主國家一樣的盟友,習近平顯然無法在這方面滿足美國,但是中共的鬥爭手段一向是在無法有全面勝算之前採取你硬我軟的策略。大陸最大的優勢就是廣大購買力日益提高、很喜歡賺錢、素質不斷進步的人民,以及豐富的天然資源,因此中共未來會以國內市場利誘外商,全力擺脫依賴貿易成長的模式,在地緣政治上姿態放軟,除非核心利益受到嚴重挑戰,未來幾年中共將是一個比較安靜的政權,對美貿易逆差會縮小,外商在大陸做生意卻會更多,中美爭端會持續,但是大陸市場不斷擴大是可預期的。
回應
美霸將成>孤獨惡霸醜老人
白人骨子裡的偏見與傲慢.
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2018-10-09 政大校長周行一
美國與中共的衝突有升高的態勢,正從貿易蔓延到地緣與國內政治,基本上是美國主動挑起的,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起初,衝突點是美國對中共的鉅額貿易逆差,川普在選總統前就已經預告會採取行動,因此在雙邊貿易是否公平或有人為操縱方面做文章並不令人意外。但這幾天川普總統與潘斯副總統相繼針對貿易以外的議題指控中共干預美國期中選舉,譴責中共遊說三個拉丁美洲國家與台灣斷交威脅台灣海峽穩定,批評中共藉「一帶一路」利用債務外交擴大影響力,而且警告中共,美軍會不畏解放軍騷擾持續在南海自由航行,美國這些言論讓人擔心雙方的衝突會一發不可收拾,嚴重影響世界經濟與安全。
過去廿年世界貿易量成長三倍,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成長廿二倍,經濟總產出成長十二倍,從占世界的三%升至十五%,美國經濟總產出的世界占有率卻從廿七點四%下降至廿四%,而且中國大陸的對外直接投資增加了五十五倍,二○一七年達一千一百億美金。這段期間中國人不斷儲蓄,儲蓄率超過四十%,美國人不停消費,儲蓄率低於十%,中國累積了許多財富,美國人維持高的生活水準。
大陸人國外到處置產,從地產、酒莊、能源、港口、交通到高科技,什麼都買,在美國人眼裡,中國是世界貿易量擴張的最大受益者,利用了許多不正當手段保護經濟成長,例如不尊重智慧財產權,隨意剽竊複製外國科技、強制在華經營的外商移轉技術、補貼國有企業妨礙競爭、限制外商的經營範圍與股權、利用各種有形無形方法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甚至操縱人民幣匯率等等。
中共覺得貿易順差是來自於犧牲消費的結果,大陸不過是世界工廠,出口的附加價值多數被外商賺走(例如iPhone的主要獲利者是蘋果公司,不是苦哈哈的中國代工廠商),卻留給大陸難以清除的環境與空氣汙染;中國採取的經濟發展手段,其他國家在低度發展初期都有類似情形,而且中方想買的東西美國政府不准出口。
近五年來,美國經濟份額有小幅提升,常年保持在22%-25%之間,已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儘管特朗普反復強調他的“豐功偉績”已經“使美國再次偉大”,但統計資料和主流經濟學家的研究都清晰表明,他所鼓吹的“第三次抬升”還遠未到來。
從經濟學專業視角看,美國經濟在上述峰值與穀底值間維持雙降低、輪回週期縮短、下滑加速和抬升減緩的過程,屬於典型的震盪衰退過程。因此,美國GDP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排名在總體上呈衰減趨勢是無可爭議的。綜上,資料支援“美國霸權呈緩慢絕對衰退”的觀點。
值得一提的是,從政治-軍事與經濟互動的角度看,人們不難注意到,恰恰在小布希和老布希兩位總統任期內,美國經濟在世界占比都呈逐年下降趨勢,而他們都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這一現象也支持了前文有關美國全球軍事霸權及種種“霸淩”行為已經成為其經濟負擔的觀點。
在軟實力上,美國國家形象受到了特朗普的重創。誠如《華盛頓郵報》坦承,“美國不再是燈塔,而是惡霸”。“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則尖銳批評,特朗普“已經嚴重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極大減少了美國的吸引力。”
中國社會要抑制“恐美、溢美症”
綜上所述,我們中國人看美國,既要看短期效應,更要看長期走向。前者是為了引起國人對美策略圖謀的重視,避免掉以輕心;後者則是提升國民自信,凝聚人心,方能眾志成城,力挫“霸淩”。
回應
這次恢復不了啦,國情變了。以前美國的霸權是建立在歐洲和亞洲因為兩次大戰被打成廢墟,沒有競爭者的基礎之上的。始終抱著獨霸世界的錯誤戰略目標不放,國家戰略架構還是以一國統治世界的方向設計,造成負擔壓力過大,財力軍力難以支撐,且為此不斷製造戰爭,破壞世界和平。更嚴重的是為獨霸世界在自身製造了國際金融寡頭和軍工複合體這兩隻怪獸,已經失去對它們的控制力。內憂外患將來怕是不會有過去那麽好的運氣,有機會扭轉頹勢。
美國還有操縱文化領域的另一隻怪獸,不止是新聞傳媒業,還包括相關的學術界娛樂界文化界等等,一整套裡應外合協同運作的文化戰輿論戰工具,極其擅長於顛倒黑白,從煽風點火到暗中洗腦,為對外戰略服務。但是我們反過來一想,生活在一個虛假的精神空間,法國人自己不會付出代價?洗腦過度會積重難返,越是擅長操控話語權的國家,越是會被顛倒黑白的話語力量反噬自身,因為接觸不到真實世界的資訊,而建立在各種虛假資訊之中的國民意識,終究會使整個國家都付出代價。法國如是,美國也如是……
一般看來,美國霸權主要由軍事、經濟與文化軟實力三方面構成。從不同領域分別觀察得到的資料證明,儘管近年來美國經濟形勢尚佳,但衰落之勢也較明顯。
在軍事上,1970年代折戟越南讓美軍顏面掃地,“不敗”的神話從此宣告破滅。此後,美國所發動或參與的戰爭,包括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雖多有勝利,但往往得不償失。美國為維護霸權在全球所經營的軍事基地、給予他國的同盟承諾等,都已給本國經濟造成巨大負擔。然而,其國內強大的軍工利益集團,卻早已成為華盛頓決策圈尾大不掉的桎梏。“軍工共同體”的共振效應,正在使美國成為一個每過幾年必須發動戰爭的“戰爭機器”。
按照特朗普“美國優先”的邏輯,美國政府似乎應該大幅削減軍費、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戰略收縮。然而,特朗普上臺後所採取的實際政策卻正好相反:不僅未能從多條戰線上收縮,反而同時加大投入,更深地捲入地區矛盾中。
上任伊始,特朗普就提出將海軍軍艦從原有的276艘擴張到350艘的大規模造艦計畫。為了在其首個任期實現高達540億美元的軍費增幅以建造新的航母、戰艦、戰機,他還大幅削減國內民生專案和海外援助等領域的經費。2018年2月,特朗普公佈了總計4.4萬億美元的2019財年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為6861億美元,較2018財年的6320億美元,增幅高達8.5%;2019財年美國國家安全預算,即軍費總計已達7160億美元。類似擴軍之策,無疑於“飲鳩止渴”。
在經濟上,美國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同時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地位也正日益受到質疑。從1960-2016年,美國GDP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由1962年的39.17%下降到2010年的23.13%。其間,比重經歷三次大起大落:1962年達到第一峰值,1985年達第二峰值33.66%,2001年達第三峰值31.97%,峰值呈逐次遞減規律。1980年達到第一次低谷25.19%,1995年達第二次低谷24.73%,2010年達第三次低谷23.13%,穀底值也同樣逐次遞減。
不僅如此,美國經濟輪回的週期也愈來愈短,第一峰值到第二峰值歷經23年,而第二峰值到第三峰值只歷經了16年。且滑坡有加速趨勢,而抬升有減緩趨勢。第一次滑坡歷經18年,第二次滑坡歷經10年,而第三次滑坡歷經9年;第一次抬升歷經5年,第二次抬升歷經6年。
王文、王鵬:美國每一次走下坡路,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2018-10-11 觀察者網
一年多來,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經濟增長形勢良好,還對全球採取了單邊進攻主義政策,大有重振“美國雄風”之態。國內一些“溢美”、“恐美”的思潮也開始抬頭。對此,如何客觀地評價美國實力,尤其是從較長的時間段看待目前特朗普的短期行為,顯得尤其重要。筆者認為,從二戰結束後建立全球霸權算起,美國實力逐漸走上“盛極而衰”之路,這個進程有曲折、有反復,但目前看來,美國走下坡路的大趨勢沒變。
從1960年代末開始,美國的全球霸權便呈現出螺旋式衰落的大趨勢。大體劃分下,在美國本土,有關“美國衰落”政策與學術辯論中,存在“絕對衰落論”和“相對衰落論”兩大派別。耶魯大學教授保羅•甘迺迪從歷史研究中得出啟發:大國的“過度擴張”容易導致衰落,而美國就和歷史上的其他強國一樣,也面臨過度擴張而導致衰落的風險。羅伯特•吉爾平也指出,為了正常運作霸權而提供“公共產品”的過程,將導致邊際成本遞增和邊際收益遞減的雙重效應,從而使霸權國因逐漸“入不敷支”而走向衰落。此類觀點都認為,從長遠看,美國的政治與經濟霸權都將“必然”衰落,因此被稱為“絕對衰落論”。
與“絕對衰落論”不同的是,一些美國學者卻認為,只要實施有效的戰略,美國霸權地位仍可護持,衰落並非無可避免。如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伊肯伯裡認為,美國可以利用特定的國際制度來改變國際無政府狀態,使之成為“憲政秩序”,從而實現對世界的“垂拱而治”。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更明確聲稱“美國並未衰落”,且將憑藉美國在科技、創新等領域無可挑戰的優勢地位繼續以“軟權力”、“巧實力”等手段領導世界。在此類美國霸權“相對衰落論”看來,美國所經歷的逆境都是暫時的、階段性的。
在筆者看來,過去半個世紀裡,美國衰落呈現波浪起伏狀的非線性過程。越南戰爭結束後,“美國衰落論”開始興起,1980年代雷根總統時期,美國國力呈現微微走強狀態;1990年代中期克林頓執政時,美國經濟出現了互聯網早期繁榮;奧巴馬執政後期、特朗普執政初期,美國經濟出現危機後的復蘇。但是,總體看,美國國力緩慢下行的趨勢並未改變。美國走下坡路的過程是漫長的,正如英國從1890年代初喪失經濟實力第一的位置,至二戰後徹底讓出全球霸主地位,至今逾百年,英國的世界影響力尤存。
美國在各方面仍呈現緩慢衰落之態
新媒:美國的“毒丸”條款,對中國毫無意義
新加坡《海峽時報》2018-10-10 美國可能在未來與歐盟、日本及別國的貿易協定中加入“毒丸”條款(與美簽貿易協定的國家,就不能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貿易協定)。
首先,這是對主權的侵犯。貿易協定不應包括相關各方與其他國家談判的權利。
此外,當今全球貿易近3/4與供應鏈相關,貿易越自由,此類供應鏈運行效率就越高。若限制此類貿易,比如阻止中墨達成自貿協定,就會扭曲企業的選擇,最終造成生產成本提高,有些後果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回應
現在美國正準備將中美間5000億貿易額全部提高關稅,中國害怕了嗎?它再加什麼毒丸,中國不是嚇大的,什麼毒丸也阻擋不了中國崛起強大的步伐。
特朗普這個人渣變得越來越歇斯底里,一個地地道道的蠢貨。上臺不足兩年,他把矛頭對準中國打了很多牌。如:印太戰略牌丶貿易戰牌丶聯俄牌丶臺灣牌丶毒丸牌等。還準備打的是歐盟牌和日本牌。由此看來,中國跟川普的鬥爭肯定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惡仗。只有打蠃這場惡仗,邁過這道坎,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才能紮下不可撼動的基礎。
再加碼2670億,美國還剩幾張牌? 2018-10-11 觀察者網
如果特朗普所威脅的加征2670億中國商品關稅成真,連同之前的2500億商品在內,將會有5170億中國商品被加征, 這等同於美國進口中國貿易額的全部,甚至略微超過了目前美國進口貿易額(2017年進口5056億美元)。
此前興業證券和摩根斯坦利等機構的推算,即使美國對全部中國商品徵收30%的稅,考慮間接影響。貿易摩擦也只會對中國GDP造成-0.64%的衝擊。但這恐怕也沒法產生特朗普想要的結果。
如果想要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就必須尋找到更多的盟友。
然而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先是強行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談判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又對重要的北約盟友土耳其施加壓力,造成里拉崩潰。還一度打算對歐盟徵收20%的汽車關稅,同時還把日本當做貿易戰的下一個目標。
試問,這種國際環境下,美國和誰來組成聯盟呢?
回應
有個疑問:都說中國無法對美國的貿易戰實施對等力度的報復,主要是中美貿易中,中國對美出口有5000多億,而美國對華出口相對少很多,但加上服務貿易的話就對中國沒有逆差了。那中國為什麼不對美國對華的服務貿易加征關稅進行報復呢?是沒辦法還是不想對等報復?
報復不是最終目的。美國徵稅清單是很衝動的,為了湊數,什麼商品都增加關稅,包括大量幾乎只能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那些商品由於沒有替代品,即使增加關稅,他們也只能從中國買,結果就是他們自己承擔了這個費用,普通消費者買的東西貴了,對中國的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而中國的關稅清單則是非常認真研究過的,這些清單中,中國即使不購買美國的,也有其他國家的可以替代。這才能起到懲罰的作用。如果說中國為了資料而關稅,那麼中國進口所有的美國晶片都加關稅,我們也沒有辦法選擇其他國家的晶片,因為就美國一家,那樣,豈不是中國的電子行業購買美國的元器件都貴了很多嗎?他們美國影響卻不大。對等報復這個詞原本就是錯誤的。中國從來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然而中國崛起是事實,而且美國在這個東方大國的崛起路徑中,看不到華盛頓共識的影子,雖然中共在口頭上不承認有北京共識,但是中共所謂的中國道路,中國方案,在西方看來就是北京共識。中共在宣傳上推廣,在全球也有人跟隨、學習,一帶一路就是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外擴,尤其在非洲,效果更是明顯,這樣一來,近者相對削弱了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遠則挑戰了西方真理的正當性,合理性。這是西方文化中難以接受的事。
中國人拚命企圖說服西方,中國的道理和西方真理可以和平共處,和平共存;對中國人而言,「講道理」是因俗而異,可以包容,可以共存,所以中國強調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選擇。然而對西方而言,「信真理」是放諸四海的,不可能和其他道理共存。所以對西方,尤其是美國而言,不要說太平洋容不下中、美,宇宙也只有一個上帝。因此川普挑起的貿易戰,對川普而言,是為了美國利益,美國優先,對西方而言,挑戰的背後是捍衛西方的真理和價值。
貿易戰是文明衝突
換言之,貿易爭執是長期文明衝突的表現,沒有川普,還有其他美國領導。如今的美國已將中、美雙方的定位,從「可能的合作伙伴」轉為「戰略的競爭對手」,不論中國是否願意,美方的定位已經很清楚,而且在其國內,甚至在西方都有共識,因此,中美的貿易戰是東西文明衝突的序曲,如果繼續瘋狂,後果難以預測,但願世界的政治領袖們有智慧可以將自我實現的預言,轉變為自殺性的預言。(作者為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道理遇到真理 中美衝突難免 2018-10-10 旺報 楊開煌
中美新冷戰開始了,有一個現象一直很令人困惑:川普像極了一路打著「美國優先」,在國際社會中專搞破壞的文革紅衛兵。一開始大家對他掀起貿易戰很不贊同,但是當他把矛頭縮小到專指北京之後,儘管他的舉證許多經不起進一步檢證,在常識上,在歷史上都站不住腳,但是在這一議題上美國人民團結了,西方也歸隊了。究竟是因為美國擁有超強的軍力,大家不得不服嗎?或是因為中國被妖魔化慣了,所以眾人皆以為應「可鳴鼓而攻之」?
川普像極紅衛兵
個人以為有可能是川普的小算盤正好應對了西方基督文化的大算盤,面對此一現象我們不得不回歸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已故政治學大師杭廷頓在冷戰結束後,就預言世界進入文明的衝突時代,當年這樣的預言是不太被認同的,結果從「911」沿續至今的恐怖主義行動,成為人類進入本世紀的第一個警鐘;如今西方團結對付中國,杭廷頓當時預言,似乎應驗了,杭廷頓不僅預言,也開了藥方,他說:在面對西方文明相對衰落的前提下,認為保護西方文明,應該採取一些措施比如:鼓勵拉丁美洲的「西方化」;抑制伊斯蘭和華人國家的常規和非常規軍事力量的發展;延緩日本脫離西方而順應中國;保持西方技術和軍事力量相對與其他文明的優勢。
如今對照川普及其右派參謀圈如今的所作所為,似乎是完全吻合,那麼為什麼杭廷頓的預言可以自我實現呢?固然,得自他個人的深厚的學識修養,更重要的是西方基督教文化強調的真理觀,凡是真理就是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普世性;工業革命後的西方社會普遍相信西方基督文化的優越性,是對全世界具有普遍意義的,是國家現代化的唯一道路,雖然福山教授也修正了歷史終結的論斷,但也沒有放棄其核心的論斷。
與2000年發表的《獨自打保齡:美利堅社群的衰頹與重整》相比,《我們的孩子》字裡行間透露出深深的焦慮、傷感甚至悲憤,眼看自己深愛的祖國疲態日顯,貧富懸殊導致的機會鴻溝愈演愈烈,窮孩子和富家子完全生活在兩個天差地別的“美國”:富家子住在寬敞的臨湖別墅裡,日常瑣事有保姆管家打理,高牆門衛,錦衣玉食,享受最好的教育,在父母親戚鄰里朋友的助力下籌畫著美好的未來;而那些底層的孩子卻生活在毒品氾濫、暴力橫行的貧民區裡,連基本的人身安全都難以保證,穩定的家庭、良好的教育以及與之密切相連的充滿希望的前途,對他們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生存對他們而言不過是無奈的掙扎,他們的人生是一曲曲在他們出生時即已被寫定的悲歌。
《我們的孩子》針對的是當下的美國,折射的卻是未來的美國。眼見國勢日頹,江河日下,帕氏不由悲從中來,《我們的孩子》無疑是派特南的一部發憤之作。在對美國社會長期且持續的觀察研究中,帕氏目睹美國人的社會關係網不斷塌陷,人們彼此隔離,個人淪為一個個孤島,階級差距不斷疊加,由此帶來的機會鴻溝與日俱增,下層階級通過努力改善自身境遇的外在條件相繼喪失,他們的下一代的前途早早地被定格在貧困、羞辱、絕望之中。
在過去四十年裡,美國社會組織紛紛解體,人們日趨淪為孤零零的原子化個體,他們彼此疏離、冷漠,整個社會消極被動、一盤散沙,對此,派特南不無憂慮地寫道:“在常規環境下,群眾對政治穩定僅有微乎其微的威脅,而且這僅有的危害也會因群眾自身的冷漠而化解。在這種情形下的政府可能不那麼民主,但至少可以保持穩定。
而一旦陷入嚴峻的經濟或國際壓力,就好像20世紀30年代席捲歐洲和美國的那種壓力,原本‘消極被動’的群眾可能在一夜之間變得歇斯底里,值此之世,就會有反民主的煽動政客用極端的意識形態來操縱群眾。”不幸的是,2016年大選以及特朗普的上臺,最終使派特南的上述隱憂一語成讖。現在想來,當初派特南在大選臨近尾聲在美國政治學界發起針對特朗普的連署簽名,絕非出於一般意義上的意識形態分歧或黨派立場分野,實在是傷心到底無法釋懷不能已於言的憂憤之舉。...
https://www.guancha.cn/renjunfeng/2018_10_07_474500.shtml
窮孩子、富家子與瀕臨破碎的美國夢 2018-10-07 復旦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軍鋒
我們生活的世界已被逼入“特朗普時代”:民主無節操,撕逼無底線;民選總統公開食言,自由媒體謊話連篇;霸權國家嫁禍於人、出爾反爾、蠻不講理、不顧吃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出乎意料之事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三觀時時被刷新,道德底線一再被下調;教科書上學到的概念框架紛紛失效,“專家”不說人話,“教授”淪為笑柄;由於受到反復刺激,我們的神經感覺麻木且遲鈍,卻感到莫名地失落加憤怒:表達立場吧,卻發現情節迅速翻轉終被尷尬地打臉;宣示主張吧,卻發現只能徒增噪音的分貝,原來自己只不過是在語詞的陷阱中堆砌著貧乏和無意義。我們不禁要問:在浮躁焦慮喧囂分裂怨怒等諸多症狀之下,一定潛藏著某種深層的與日俱增的社會危機。
“特朗普時代”的主體並非特朗普總統本人,即便幸得冠名,特朗普卻稱不上這個時代的首要締造者,它毋寧是之前數十年美國乃至西方政治、社會危機長期積澱的衍生物:美國人曾經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日趨陷入黨派傾軋的旋渦無法自拔,競選淪為公開的金錢遊戲,政府職位被政客明目張膽地拿來作為權錢交易的籌碼,利益集團彼此掣肘,致使亟待解決的公共政策議題只不過是政客們為贏得職位的華麗許諾;顯得振振有辭,實際卻是語詞的泡沫;民生艱困、社會嫉怨,政客們卻在自己一手編造的美詞麗句構築的幻象之中非常醉且非常美,意識形態僵硬,公職家族化,國家軟弱,政府低效,法律制度陷入功能性失調式的政治均衡,政治衰敗日趨明顯……。
對此,政治學者福山業已作出了系統診斷。可惜國內知識界要麼囿於某種意識形態慣性,要麼為派性立場裹挾,福山的著述只是被斷章取義、隨意用來為各自的立場背書罷了,致使其無法真正進入福山的現實關切和理論視野。即便特朗普的“意外”當選也未能使他們在智性上獲得絲毫的長進。
如果說福山對締造“特朗普時代”的政治根源作出了全方位診斷,派特南則通過《我們的孩子》對其背後的社會根源給出了系統分析,該書副標題“危機中的美國夢”傳達的正是作者強烈的現實關懷和深切危機意識,
人民幣連貶 美擬將陸列「匯率操縱者」 2018-10-10 聯合報
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對最近人民幣的貶勢相當關切。財政部將於下週四(十八日)公佈「匯率半年報告」,目前正考慮是否點名中國大陸是「匯率操縱者」。
人民幣前天重貶,是2017年5月來首次貶破6.9。過去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貶9%,主因是美中貿易緊張,令匯市猜測大陸有意讓人民幣貶值。
由於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率,與美國聯準會的緊縮政策背道而馳,人民幣的確承受貶值壓力。但匯市專家認為,大陸及美國政府都會強力阻擋人民幣重貶。人民幣仍相對強勢,貶值是因為美元升值太快。人民幣逼近七元心理關卡,將引發「羊群效應」,引發資金大舉外流 。
先前新華社也分析,大陸積極踩開放油門,包括提高金融機構的外資持股比與滬倫通等措施,都將構成推升人民幣的新型力量,未來美方想操弄匯率操縱國議題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專家指出,基於以下理由,人民幣不會與其他新興貨幣同步重挫。首先,大陸政府堅持「穩定壓倒一切」,人民幣匯率更是維穩的主角,人行擁有彈藥能夠進場幹預。其次,大陸外匯存底雄厚,經濟成長堅實,目前資金外流的數量並不能促使人民幣重貶。最後,美國財政部將公佈匯率半年報告,大陸必須避免人民幣大貶,以降低被認定為「匯率操縱者」的風險。
回應
美國財政部所訂的3種匯率操縱國標準,包含對美貿易順差至少200億美元;經常帳盈餘超過GDP的3%,持續單邊幹預外匯市場等,目前大陸僅符合1項,順差3750億美元。
目前全球經濟處於動盪的時期。一個個被收割的貨幣,都是那樣慘不忍睹。
阿根廷比索兌美元從今年年初開始暴跌50%以上。
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年初至今暴跌38%以上。
南非蘭特兌美元年初至今暴跌16%以上。
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年初至今暴跌13%以上。
印度盧比兌美元年初至今暴跌13%以上。
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年初至今暴跌13%以上。
......
美元這台收割機橫掃全球,各個國家貨幣躺著中槍。美元可以說是這場新興貨幣市場動盪的罪魁禍首。
貿易戰在前 CNN這篇文章卻一邊倒讚揚中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18-10-4以“貿易戰如何令中國更加強大”為題刊文稱,發生在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貿摩擦,正促使中國企業和政府做出改變,使得本國經濟更具競爭力,同時更吸引外國投資者。
文章以上海附近一家機械製造公司舉例稱,這家企業過去依賴美國進口零部件,現在開始加速推進自主生產,因為美國產的零件更貴了。報導稱,該公司本就有本土生產的計畫,“貿易戰迫使轉變加速”。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中國整體經濟。CNN援引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專家斯科特•甘迺迪的話稱,“你或將看到(中國)在本土創新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及中國與日本、韓國、以色列、歐洲等科技發達經濟體的合作。
惠譽集團旗下惠譽解決方案的專家稱,中國近期通過推動諸如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的改革,希望鼓勵更多本土技術發展的湧現。“政府正在加倍努力。”他說,“貿易戰肯定會加速這類改革。“ CNN稱,中國這幾十年一路走來,其出口商品已經從衣服玩具發展到了手機等電子產品。中歐商學院的許斌(音)稱,中國公司“對不斷變化的環境非常敏感”,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了“推動中國民營企業升級的額外力量”。
CNN的文章最後表示,分析人士和商界領袖過去對中國的開放一直有疑慮。但現在為帶動經濟發展,中國的選擇餘地不多,中央政府近期已經拿出包括減稅在內的一系列措施。開放將引入更多來自外資的競爭,迫使中國企業提高生產力,長期來講對提高中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將起到推動作用。
事隔十多年後,又輪到共和黨總統上臺,且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有過之無不及,不僅對陸發動貿易戰,也頻頻拉攏日本、澳洲、英國等盟國對中國圍堵,還頻繁派機艦「自由航行」測試南海共軍的反應。川普也明言他與習近平已不是朋友,美中各層面關係都開始走下坡,多起重要會議陸續被取消,似乎又回到當年小布希初上臺時低盪的美中關係大背景。
對中共來說,習近平的「自力更生,不是壞事」已就中美貿易戰定調,將一致對外應戰。面對美國機艦頻繁在南海水域進行「破壞主權和安全」的行徑,可以解釋在此大背景下,解放軍的動作已不再像先前那般自我克制。
當年南海撞機後,雖然犧牲一架軍機和一名飛行員,但美偵察機迫降陵水機場三個月期間,已被中共軍事、機械、特工專家摸透機上設備、材料和相關數據,獲益甚豐。撞機後,美國幾乎已不再派偵察機到大陸沿海偵察,現在隨著中共軍力日益強大,且基本控制南海水域,當前美中關係不佳,重演南海撞機事件不是不可能。
回應
跟上次撞飛機一樣..只要一撞,老美的軍艦機密跟船員馬上變老共戰利品...老共穩賺不賠...老美可是很怕的...
美國屢次千里迢迢遠赴中國的鄰海南海執行「航行自由」,發現門口有流氓在徘徊只是把球棒拿出來揮兩下示警,沒什麼奇怪的,中國又不是吃素的
美軍最不安全最不專業 ! 沒國是全世界動亂之源 !
完全同意! 美帝可惡,到處挑釁!
美陸軍艦 南海相距41公尺 差點相撞 2018-10-02 聯合報
白宮與北京的緊張關係正從貿易領域蔓延到軍事。美軍太平洋艦隊表示,飛彈驅逐艦「狄卡特號」九月卅日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作業時遭遇陸方船艦海軍一七○艦(蘭州號導彈驅逐艦)「不安全且不專業」的逼近,雙方距離僅四十一公尺左右,狄卡特號被迫改變航道避免相撞。
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昨天表示,美艦日前駛入中國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時,中國海軍一七○艦(蘭州號導彈驅逐艦)迅即行動,依法依規對美艦進行識別查證,並予警告驅離。
貿易戰火蔓延軍事 美中重回低盪時代 2018-10-03 聯合報
中共軍艦「蘭州號」駛近美艦「狄卡特號」作勢撞擊,逼得美艦趕緊變更航向才避開一場衝突。在中美貿易戰升高之際,美中兩軍也出現多起摩擦,雙方稍有不慎,將可能重蹈二○○一年四月發生的中美撞機事件。
當年美中撞機的大背景,是兩國關係出現轉折之際,二○○一年一月共和黨的小布希就任總統。他上臺後對中國大陸外交政策作一定調整。小布希放棄前任柯林頓時期「美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表述,將美中關係重新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他公開表示柯林頓政府對陸政策太軟弱,應當增加強硬的成分。
美中關係走下坡,加上美國軍機不斷在大陸沿海進行偵察,終引起中共的強烈反制,四月一日美軍EP3偵察機在海南島外海執行任務,被中共兩架軍機攔截,其中一架與EP3相撞,共軍軍機墜毀、飛行員失蹤犧牲,美EP3偵察機迫降海南陵水機場,衍生後續外交、國防安全交涉話題。
民粹主義者言必稱“以民意為精粹”,但當今時代的真正民意是什麼呢?從國際大勢來講,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呼聲,從時代潮流來講,就是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尊重每一個國家的人民追求這種美好生活的權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扭轉國運衰敗,真正振興,都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從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出發,以負責任態度施政,否則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民粹主義的稻草之火雖然可能熱騰一時,但最終不得不歸為餘燼。(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
紐時:比肩毛澤東 習近平塑造民粹反擊川普 2018-09-29 中央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引用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自力更生」豪語,回應中美貿易戰。紐約時報分析,習近平讓自己與毛澤東比肩,藉此重塑民粹主義形象,反擊美國總統川普。
習近平本週前往東北視察,並首度對美中貿易戰公開表態,表示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回應
USA其實也是粉會鬼扯。明明川普在搞族群主義,跑到紐約時報裡面竟然只顧著指別人鼻子叫。
習大包子,表現比起老毛和川普,更像一個正常的人
鄭熙文:美國的民粹之火能燒多久 2018-09-30 環球時報
近年來,民粹主義在美國和歐洲大行其道,已成為西方政治、社會中的獨特現象。從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到“茶黨”的興起,從英國的公投“脫歐”到美國特朗普的上臺,一個民粹主義的幽靈正在跨大西洋兩岸徘徊。而這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恐怕還是發生在美國的魑魅怪像。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的上臺和美國當前的民粹主義是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實則不然。考察近年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和現實,可以看出,民粹主義實際上是一頭漸行漸近但被主流精英忽視的“灰犀牛”。美國民粹主義思潮集中反映了中下階層白人藍領的失落感、被剝削感還有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它折射出美國國內日益嚴重的分配失衡和不公平問題。數十年來,美國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現象變本加厲。1981年,最頂層1%的成年人平均收入是底層50%的成年人收入的27倍,而今天更高達81倍,極端貧困人口幾乎是20年前的兩倍。2008年金融危機中,普通民眾還不得不納稅為華爾街精英釀成的這場災難紓困。
目前,在美國民粹浪潮裡登場的政治勢力正在展示其“威力”。他們出臺了一系列極具爭議的所謂“新政”,標榜“美國優先”“美國第一”,制定“禁穆令”,推行政治保守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在國際上頻頻退群、毀約,四處點燃貿易戰火,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令外界不無擔憂的是,他們的國內支持率甚至還較為穩固。
然而,歷史一再證明,民粹主義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砍向別人,也會傷及自己。不要忘記,民氣固然可用,但民意如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攜民意上臺者,如果所作所為脫離了民眾的真正需求,背離了民眾的根本利益,最終會被民意所反噬,為歷史所埋葬。前車之鑒,史不乏例。法國大革命時期,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執政後,大搞恐怖政治,不久便眾叛親離,羅本人被送上斷頭臺。德國納粹打著人民的旗號,推行獨裁統治,悍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到可恥失敗,給德國和全世界帶來空前劫難。美國近代史上,無論是19世紀後期反現代化的人民黨運動,還是20世紀60年代種族主義色彩的民粹運動,均來去匆匆,曇花一現而已。
世界黃金協會決定建立中國委員會
據新華社2018-9-24報導,世界黃金協會24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舉行年度會議,決定建立中國委員會。
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中國黃金集團董事長宋鑫被任命為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委員會首任主席。他在接受任命後發表講話說,當天的決定是“世界黃金協會取得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成績”。
宋鑫介紹,2017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426噸,消費量為1089噸。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第一大黃金消費國、第一大黃金加工國。
他說,近年來中國黃金產業在經濟運行品質、生態環境治理、安全環保水準等方面有了明顯提升,一方面積極參與新型全球化黃金市場的構建,另一方面努力推進中國黃金市場國際化步伐。
世界黃金協會成立於1987年,總部設在倫敦,共有包括中國黃金集團在內的24名成員。中國黃金協會于2011年成立,協會旗下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黃金期貨市場之一。
回應
這個信號不知道幾人能懂?我覺得很重要,但不會解釋,求大神解釋一下!
現在國際貿易體系非常脆弱,同時美元也變得越來越脆弱,簡單的說,如果美元是健康的,黃金就沒啥大用。反之,黃金就太重要了。那麼美元的地位到底有沒有風險呢?當然有,而且還不小。第一,美國正在失去國際貿易領袖的地位。第二,美元的安全基礎正在削弱。第三,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正在失控,正在演化為中美戰略脫鉤,未來的中國在金融上一定是要走自己的路的,人民幣的國際化對美元不可能不產生衝擊。
差額就是進口量,中國如果某天突然爆出巨量黃金儲備,別驚訝。
買黃金回來並不都是拿來儲備或者賣到民間,工業上用的也很多,像電子產品的線路觸點上就需要鍍金,想想中國每年的電子產品量,用到的黃金肯定不會少
OPEC拒川普增產要求 油價大漲一度創4年新高 2018-09-24 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呼籲油國採取行動增加全球供應,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拒絕宣佈立即增產後,油價今天一度大漲逾2%,觸及4年來高點每桶80.94美元。
OPEC龍頭沙烏地阿拉伯和最大的非OPEC油國盟邦俄羅斯,昨天排除立即增加原油產量的任何可能性。
伊朗石油部長桑加尼(Bijan Zanganeh)今天表示,OPEC會議並未對川普的要求作出正面回應,想要讓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的「美國夢」不會實現。
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商Trafigura和Mercuria今天表示,一旦美國自11月起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油市就會緊俏,布倫特原油可能因此在耶誕節前漲至每桶90美元,明年初則突破100美元大關。
美國頁岩氣大船首度來亞洲 讓油國減產白忙3個月 2017-03-21 呂國禎
2017年1月,正當傳統產油國進行16年來首度減產,試圖挽回油價,但美國天然氣重返亞洲,讓美國油氣井數量創新高,也讓全球能源版圖位移,美國山姆大叔打敗了阿拉伯酋長。國際油價再度跌破每桶50美元,回到去年12月,OPEC與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前的水準。第一,這是美國頁岩氣技術革命之後,代表美國正式從天然氣進口國轉為出口國;第二,巴拿馬運河已經拓寬完成,大型天然氣船可以直接從美國墨西哥灣走巴拿馬運河到亞洲。
石油價格大戰將爆發? 沙特竟然增產了! 2017/03/16 能源經濟網
3月15日,2017年第一大石油「騙局」也曝光了。雖然此前說好減產,但沙特增產了……
美國頁岩商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在油價重新回到50美元/桶時,美國頁岩油商以狂妄之勢捲土重來,眼看被美國頁岩油商給「竊取」,OPEC怎麼能答應。於是,就在劍橋能源周會議的時候,強勢表態:「不要指望OPEC成員國繼續削減自己的產量份額來彌補美國帶來的原油產量增長。」
兩年來,美國頁岩商看似倒閉關停,其實在「臥薪嘗膽」開發新技術,得益於新技術的發明,以及成本控制的實戰經驗,開發成本由50下降到40美元。川普準備將企業稅從目前的35%削減到15%至20%,一年將會為美國石油商帶來100億美元的開支節省。
3月13日,俄羅斯石油高級長官說:「美國頁岩油氣的增長,將會帶來新一輪的石油價格大戰。」
從當今原油產量數據以及市場現狀來看,包括沙特在內的OPEC,已經無法容忍美國頁岩油的高位增長。
由此看來,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都表示「增產」的願望。如果美國頁岩油商繼續加大投資,俄羅斯石油高層所說的「石油價格大戰」將會觸發。
拿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來說,一九七0年資金只有五千萬美元,到二00五年達二百八十億美元,總資產超過了七千億美元,現在超過九千億億美元。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創造了形形色色複雜的金融工具,從事放款、接受抵押。當一個人把房產或金融資產做抵押,向銀行貸款,然後,把他從銀行借來的錢,再購買股票或其他金融產品,這就使成千上萬的個人也參與到貨幣擴張的行列中來了。
三十年來,金融一步步擴張,壓倒了實體經濟。在金融內部,金融市場的作用逐漸超過了銀行。金融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後,愈來愈成為一種可以相對脫離實體經濟獨立發展的經濟部門。在一九八0年全球GDP近十九萬億美元,全球流動性金融資產總額與GDP相當,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已超過兩倍。二00五年,全球GDP是四十七萬億美元,流動性金融資產總量達一百四十八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三倍。二0一五年,全球GDP是七十四萬億美元,流動性金融資產總量在三百萬億美元左右,是全球GDP的四倍。
按金融資產的不同類型劃分,金融擴張有四大途徑:一是貨幣擴張,包括一國國內貨幣擴張和國與國之間外匯交易量的擴張;二是債務類金融資產數量上的增加;三是股票和其他權益類金融資產在價格上的頻繁而大幅度變動;四是新型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金融衍生品種類的擴張。所有擴張,都伴隨著金融市場和中介機構的擴張。
對每個國家每一時點來說,金融擴張有一個不同的「極限點」,超過這一「極限點」,金融擴張就有害於這個國家經濟發展。
所以,金融擴張在不同國家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結果。十年前的全球金融海嘯,實質上是金融過度擴張和過度深化的產物。
違約和騙局充斥市場
………
莫爾丁現在估計全世界的債券、退休金負債缺口與其他債務總規模接近500兆美元,這個規模是無法支撐的。不過他認為下一輪危機的爆發點可能在歐洲,尤其是義大利。墨爾丁說:「歐洲的選擇將是把所有債務放在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如果不這樣做,歐元區將瓦解,(債務)價值將腰斬。」
嚴家祺:金融海嘯十年再思考 2109-09-20
十年前的九月十五日,是美國經濟史和全球經濟史上一個重大的、標誌性時刻。這一天,有一百五十八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倒塌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從雷曼倒塌起,就形成了席捲美國和全球的金融海嘯。
金融擴張有一個『極限點』
在二00八年金融海嘯爆發時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和中國中央銀行行長的周小川,應當比金融系統的任何人都更清楚金融海嘯的成因,但在金融海嘯十年後的今天,他們都不敢說,完全清楚了。在今年七月第四屆中國財富論壇上,《財經》雜誌總編王波明提到,周小川不久前說,十年之後的今天,回顧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對於它當中的很多因素,仍然是不清楚的。王波明問格林斯潘道:“你對於金融危機的很多發生原因還是不清楚的嗎?”希望格林斯潘對十年前金融危機的成因作一解釋。格林斯潘的回答提到了次貸危機、高槓桿率,並說“可能歷史還是會重複的”。但格林斯潘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十年來,成千上萬篇文章、研究報告探討、分析這次金融海嘯產生的原因,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為大多數經濟學家認可的、簡單明了的結論。
現在,可以從遠處看十年前金融海嘯,概括起來,引發金融危機或風暴有三大因素:一是金融規模的空前擴張;二是違約和騙局充斥市場;三是利率變動在無意中造成資產價格的突發性反轉。
金融規模空前擴張
近幾十年來,金融領域的最大變化是,在銀行系統邊上,出現了規模愈來愈大的一個“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 system),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s)等。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產生和規模的增加,形成了世界經濟史上金融的空前擴張。
金融海嘯十年/經濟四大師 示警下輪危機 2018-09-24 經濟日報
四位經濟專家曾準確料中十年前的金融風暴,他們當時指出房市泡沫破裂與金融體系去槓桿化的過程將拖累消費者支出銳減、股市遁入空頭市場且經濟陷入衰退。MarketWatch網站彙整這四位專家對近期經濟的看法,並點出哪些風險可能會引爆下一輪危機。(綜合外電)
席林(Gary Shilling)(顧問業者A. Gary Shilling公司總裁)
席林曾在2006年11月美國房市榮景時期,預測獨棟式住宅中間價會崩跌25%,後來標普凱斯席勒20大城市綜合房價指數果真從2006年4月高點下跌34%。
席林現在認為最大風險在於新興市場,他說:「過度槓桿終將拖累金融市場…觀察哪裡有巨額槓桿,現在我認為是在新興市場。」
席林尤其擔心規模8兆美元的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公司債與主權債,因為目前美國升息正帶動美元升值。他說:「問題在於隨著美元升值,他們就愈難償債,因為要用更多本幣來償債。」
拉姜(Raghuram Rajan)(前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前印度央行總裁)
拉姜曾在2005年8月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一份報告中警告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日益增加,很可能出現災難性崩潰。
拉薑認為,當前的風險已從正規銀行體系轉移至影子金融體系,而且上一輪危機後的改革並未解決央行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創造資產泡沫的角色,這是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長期挑戰。
拉薑還預測美國公司債與新興市場可能爆發問題。他認為目前土耳其與阿根廷的麻煩不至於演變成全面爆發的蔓延情況,「然而有意外等著發生嗎?有的」。
史塔克(Jim Stack)(Stack財務管理公司總裁)
史塔克在美國2006年房市攀頂的一年前就警告房市泡沫,也曾準確預測1987年的股市崩盤。史塔克在2016-17年見到房市相關類股出現「拋物線拉升」,但他的指數在1月「攀頂」,如今即將重重下滑,這代表「房市在未來12個月將有壞消息」。
但史塔克說,最大危險在低評級公司債。公司債發行量已從2008年的7,000億美元,今日暴增至2.5倍,其中許多是次級債券。2005年已發行高評級公司債是次級債的五倍,但去年次級債卻與優級公司債一樣多,在經濟下滑時,這種債會大幅違約。
莫爾丁(John Mauldin)(顧問業者Mauldin Economics董事長)
莫爾丁以每週出版有百萬訂閱戶的免費電子報《前沿思考》聞名。莫爾丁2006年就預測房市會減緩、美股會崩盤,2007年則預測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存在大風險。
正由於從「巔峰」一下子跌到了「地獄」,所以2009年繼小布希後接任的總統歐巴馬,在競選時就打出了「改變(change)」的口號,而最主要的「改變」,就是一、終結反恐戰爭;二、修好所有曾與美國有摩擦、有過節的關係;以全力對付GDP已成為全球老二,愈來愈可能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中國。此一被稱為「重返亞太」或「亞太再平衡」的戰略,具體操作包括了: TPP(經濟);對中國建構一個地緣上的「O型」包圍圈(政治);加大對西太平洋的「介入」(軍事)。
然而,不免讓美國尤其是繼歐巴馬上臺的川普失望的是,這一套針對中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組合拳效果不如預期:一、TPP被川普自己否定了,但中國卻主導了一個即將談成基本框架的RCEP;二、「O型」包圍圈不但存有缺口,甚至出現了鬆動(菲律賓);與此同時,中國卻倡議主導了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成功地突圍,甚至未來還有反包抄美國之可能;三、美軍在西太平洋對中國家門口的軍事「介入」,也正面對了中國愈來愈強的「反介入」的對抗。正因為如此,讓川普主政的美國,愈來愈感受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正面臨到來自中國的衝擊與挑戰,除了高喊「美國優先」、「美國第一」外,還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壓制住中國勢頭。然而中國卻似乎不同於以往美國對付過的所有「老二」對手,中國的潛力更為強大,而且,招式路數完全不同。
除了中國,美國還有不少其他的煩心事,例如一向自豪的美國模式與價值,無論經濟或政治,都面臨各國愈來愈多的質疑;美國與傳統盟友之間,也因為利益與價值的分歧而呈現出愈來愈多的齟齬;甚至在美國的最高權力中心,也開始因為川普在焦慮下的性格與風格而出現了許多矛盾。美國想要走出「地獄十年」,看來並不如意,美國進入的更像是「困窘十年」。
美國從黃金十年、地獄十年到困窘十年 2018-09-20 經濟日報社論
2018年9月15日,正好是世紀金融海嘯滿十周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的次年,即2009年的年底,美國《時代》(TIME)週刊並未按慣例在每年最後一期做一整年的回顧,而是做了一個十年的回顧,封面主題翻譯成中文是四個大字:「地獄十年」!
《時代》週刊顯然有相當宏觀的視野與格局,不看一年,看的是十年,因為剛進入新世紀之後的第一個十年,恐怕是美國自1776年開國200多年來最不堪的十年。西元2000年一開局,就出現了華爾街網路泡沫的破滅,繼之是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隨之小布希總統在盛怒下揮軍進入阿富汗,再兩年,2003年攻打伊拉克,這兩場在美國鷹派心目中相當於殺雞用牛刀的反恐戰爭,卻十年都結束不了,而且還打得元氣大傷,債台高築,接著,禍不單行的小布希甚至在任期結束前,迎來一個讓美國灰頭土臉,還禍延全球的世紀金融海嘯。《時代》週刊在2009年年底以「地獄十年」總結這一段連串挫折的歲月,固屬客觀貼切,但用辭之重,感慨之深,恐怕也與早一個十年對照所呈現的巨大反差有關。
早一個十年,指的是上一個世紀結束前的最後一個十年,即從1991年到2000年。此一期間,美國主要是柯林頓執政,在美國歷次民調中,柯林頓似乎總是美國選民心目中最出色的五位總統之一,這應該與眾多美國人民對那一段期間留下的美好深刻印象有關,比如,經過了長期的冷戰,美國終於拖垮了蘇聯,讓蘇聯及整個華約解體;與此同時,美國的財政力、金融力、科技力、軍事力等幾乎無一不臻於巔峰,這應該是美國建國200多年來綜合國力最出色的十年,或者說,是「黃金十年」。萬沒想到,緊接「黃金十年」,一進入新世紀之後的第一個十年卻是挫折不斷的「地獄十年」;西元2000年竟成了美國的拐點。
電網高鐵等基建項目加快審批 各地推出民資專案清單 2018-9-13上海證券報
多舉措穩增長:高鐵等基建項目加快審批 推出民間投資專案清單
特高壓項目重啟,高鐵建設加快推進,多部委推出逾千億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專案清單,14省市集中推出逾8000億元民間投資專案清單……從部委到地方正在合力穩增長,一大波舉措已經在路上。
特高壓項目:涉及5條特高壓交流、5條特高壓直流和2條超高壓。據興業證券預計,本次重啟規模預計在1800億至2000億元之間。
城市軌交項目:獲批的長春和蘇州兩市建設規劃涉及投資1737億元,杭州機場軌道快線正在發改委審核。
鐵路:今年計畫新開工項目已批復23個,投資規模4033億元。
民間投資項目:最近半個月,已有四川、浙江等14地陸續推出面向民間投資推介重點領域專案清單,總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機構普遍預期,隨著各地基建補短板力度加大,全國基建投資增速將出現反彈,預計8月份基建投資增速將回暖,製造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從而帶動整體投資持穩。
回應
哎呀我去,又來了,這種拉動方式的效率如何?有人關心嗎?這麼多年都靠這方式,效果如何?
在這方面可以看出國資和民資合作的好處。國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般民資化不起這個本錢。民資則能在投資方向確定後,以最優的效率實施。
日媒:中國的城市地鐵,修還是不修?
《日經亞洲評論》2018-9-10新規正如何危及中國的地鐵專案 為控制支出並解決中國與日俱增的債務問題,北京近來對全國城市交通建設專案出臺更嚴格的監管規定。但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發現,有關新規正使一些此前已獲批的城市陷入窘境。在43座已獲批修建地鐵及輕軌的城市中,有14個達不到對有關市區人口規模、地區生產總值或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方面的要求。
穆迪的分析預測,新規不太可能導致交通專案被大規模取消和大幅縮小未完工網路。許多城市或將另闢蹊徑,例如選擇輕軌、有軌電車、巴士而非修建極其昂貴的地鐵。如今,隨著中國政府希望緩衝對美貿易戰升級造成的衝擊,新規或將喪失一部分影響力。北京有望再承諾提供100億美元鐵路專案資金,其中涵蓋許多地鐵網路。
回應
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大修高速公路,那時也有人提出質疑:中國才有幾輛車就要修這麼多路……
中國在美高端人才紛紛回國 港媒:除了高薪還有這原因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8-9-6報導,現在,隨著更高的薪酬待遇和國內科學家觀念的改變提高了本地工作的吸引力,許多最優秀和最聰明的科學家留在了國內。
報導稱,阻止中國研究人員外流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他咄咄逼人的舉動助長了對華裔科學家不友好的風氣。
北京頂尖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強說:“人才流失問題已經不存在了。一個重要原因是薪酬。另一個原因是特朗普。”
報導表示,根據中國一家政府研究機構8月發佈的招聘啟事,中國博士後研究員的年薪現在達到60萬元,幾乎是美國同一崗位平均薪酬的兩倍。
報導稱,最近從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專案畢業的60名畢業生中,只有五人選擇了出國。陳國強說,其中三人已經回國。
報導注意到,今年6月,白宮加大了對華裔科學家的限制力度,美國國務院開始將在敏感研究領域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停留期限從五年縮短為一年。
報導稱,人才流失的明顯結束正值中國的科學研究跨越多個領域並有可能改變世界之際:治療癌症、愛滋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大量新藥正在研發中;能夠利用比傳統電腦更少的能量處理和存儲大量資料的超導和量子電腦正在製造中;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企業和工廠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應用……
報導表示,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回應
歷史將會證明,川普對中國人民的貢獻是巨大的,對美國是災難性的。
蘇聯有葉利欽,美國有特朗普。這話不是白說的。
中國正在舉全國之力不斷攀登科技樹,全面超越歐美的科技時代即將來臨!
美媒:限制購買中國地鐵 美國人通勤會更艱難
8月初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一項決定,卻要求禁止使用聯邦資金購買來自中國的軌道車輛。2018-8-29,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在美國城市交通情況惡化的當下,對中國製造軌道車輛的限制會讓美國通勤者的生活更艱難。
回應
美國不是人人有車很方便嗎?幹嘛要地鐵這麼落後的東西?
看這些新聞,感覺感覺舉步維艱啊!都是國家,都是人,我們活著真是累!
願意做奴才就不會覺得累了。
中國鐵建在非洲建了一萬多公里鐵路 覆蓋46個國家 2018-08-31 人民播客
從修建坦贊鐵路開始,50多年來,中國鐵建完成了一大批:阿卡鐵路、亞吉鐵路、阿布賈城鐵等,更有非洲第一條跨國標準軌現代電氣化鐵路、西非第一條現代化鐵路、北非第一長隧道……覆蓋非洲46個國家,建成鐵路及城市軌道總里程10605公里。
緊跟中國,印度將為尼泊爾修建鐵路 2018-09-01觀察者網
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國家尼泊爾,物資運輸長期依賴通往印度的公路,而中國日喀則與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跨境鐵路,即將正式施工,這也讓印度倍感壓力。
路透社2018-9-1報導,印度要幫尼修建一條全長130公里鐵路,將加德滿都與印度邊境城鎮連接起來,並接入印度鐵路網。
孟加拉灣七國峰會8月30日至31日在尼舉行,尼總理奧利與印總理莫迪簽署了研究兩國間鐵路可行性的協議。
尼現有的鐵路僅上世紀20年代英國殖民期間建造的59公里窄軌鐵路(0.762m),由尼南部邊境通往印度,由於年久失修,目前僅20-30公里還在營運。
回應
自己家的鐵路都修不好,還要要幫尼修?
還是鼓勵一下吧,樂於助人總是好的。
張燕生:全球化,沒有解決好的三個問題 2018-08-29 環球時報
由於美國在世界各地挑起貿易摩擦,再加上世界經濟的不景氣,以及頻頻爆發的難民危機與日益氾濫的民粹主義,不少人對世界前景持悲觀的態度。
現在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逆全球化、保護主義和以鄰為壑的勢頭在全球範圍內上升。
今年1月份的達沃斯論壇上,能夠聽到的歐洲大陸聲音是,馬克龍和默克爾仍然主張推動傳統的自由貿易;特朗普和美國的聲音是,認為在傳統的自由貿易中,美國吃了虧,不公平。這裡隱含著大國之間的較量,尤其中美這樣兩個GDP規模超過十萬億美元的大國。較量的目的就是維護美國核心利益,即建立保證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美國“再次偉大”的世界新秩序。
可以看到,中國希望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
我們發現,在要求脫歐的英國,52%的人投票支持脫歐;支持貿易保護主義的是美國,美國的選民投票把特朗普選上來。為何會如此?一個基本事實是,他們認為開放的國際環境傷害了他們的利益:1%的人獨佔了開放紅利,9%的人跟著喝湯,但90%的人吃了虧。
在現代全球化過程中,始終沒有解決好三個基本問題:
第一個是沒有解決好增長的動力。近年來,全球經歷了兩次泡沫經濟,一次是IT泡沫,資本把科技創新泡沫化;另一次是金融和房地產泡沫。其間,每一筆資本都面臨是進實體領域還是進金融和房地產領域的選擇。資本是逐利的,如果在全球化開放的形勢下,金融和房地產掙錢比實體經濟領域多,資本就會大量進入金融和房地產領域,最後就導致了美國經濟空心化。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開放的國際環境中,但資本如果都去搞金融和房地產泡沫,那就意味著我們離危機不遠了。
第二個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相互依存的地球村,但是這個地球村存在巨大的治理赤字。我們沒有世界政府,因此也沒有機制解決公平問題、解決宏觀經濟政策的外溢性影響、解決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第三個是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問題,如果要解決強勁、平衡、包容和可持續增長問題,必須有一種國際合作機制解決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增長的矛盾。
回應
全球化沒有解決好的三個問題,不是發展中國家沒解決好的問題,而是西方國家沒解決好的問題!
壽光受災大幅推高全國菜價?農業農村部官員:不會 2018-08-28 新華社
28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資訊化司司長唐珂說,近期全國菜價連續上漲,漲幅較明顯,8月份以來全國28種蔬菜批發均價逐周走高,8月第4周為每公斤4.19元,比8月第1周上漲11.7%。
壽光蔬菜受災對全國蔬菜市場的影響有限,不會大幅推高全國菜價。夏季是濰坊瓜果蔬菜產銷的淡季,大量菜農在高溫悶棚、種植蔬菜相對較少,蔬菜上市品種少、產量少,不影響全國蔬菜供應大局。如北京的蔬菜市場7到9月主要由氣溫較低的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區供應,山東主要以蔥薑蒜為主,濰坊蔬菜占北京市場供應總量約6%,濰坊蔬菜受災對北京的蔬菜價格影響不大,目前北京蔬菜市場供應比較平穩。
近期菜價上漲符合常年波動規律
從多年歷史價格資料看,冬春季往往是全年菜價高點,之後隨著天氣轉暖、露地菜上市增加,價格持續下跌至年內低點,暑期隨著全國進入大範圍高溫多雨天氣,菜價止跌回升,9、10月份將有所回落。
從今年以來的蔬菜市場運行情況看,也基本符合這個規律,7月份菜價開始季節性反彈,8月份保持上漲走勢。
8月20日至26日全國批發市場28種蔬菜均價為每公斤4.19元,環比漲8.0%,漲幅比前一周增大5.4個百分點,同比高10.8%。與近5年同期平均水準比,當周均價要高9.1%。
之所以反彈的幅度大,主要是前期全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多雨天氣,部分主產區遭遇洪澇、地質災害,對蔬菜生長、採摘、運輸帶來的影響比往年大一些。
預計後期全國菜價將趨穩回落
正常年景下,9、10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比較適宜蔬菜生長,市場供給恢復,菜價止漲回落。
回應
現在我們一個小縣城(縣區可能就4萬多人)豆角9塊,香菜20塊,請問正常嗎?
不正常,但和壽光沒關係,壽光才多大?只是有人故意找個由頭漲價.只要一個由頭而已,蒜你狠,薑你軍還記得嗎?
資本最喜歡的就是波動,沒有波動就創造波動!
夏季蔬菜上市旺季,你們這些觀網特產,居然能說出菜價上漲是資本炒作,這破網站真是越來越沒救了。
你買菜嗎?往年什麼價自己不知道?
我們西南小鎮冬瓜空心菜幾毛錢一斤,現在我在家做點小生意一月拿三千,讓我去一線城市拿五千我不幹
中國的消費仍在強勁增長,炒作“消費降級”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嘩眾取寵、販賣焦慮。不過,這種名不副實的情緒倒是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讓我們更加關注消費本身。消費者的敏銳感知不但能反映經濟變化,消費者的行為也常常因為對未來的預期變化而變化。比如,如果大家突然覺得未來的收入增長可能要放緩,或自身的債務比重有增加的趨勢等,那麼人們就可能減少消費,甚至進入消費觀望狀態,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經濟生產。因此,儘管消費降級在當下是個偽命題,但對於相關部門來說,追蹤消費者情緒,注意預期的引導,並且在適當時機採取刺激消費的舉措,都是務須關注的大事。
回應
窮人更窮,富人更富而已,老百姓為了一套房省吃儉用,有錢人屯好幾套房到處旅遊,所以說資料都沒毛病。
資料不支援論點。以旅遊為例,去國外增長了,去國內同樣增長了。沒人認為去個廣西貴州就是富豪權貴吧?星巴克下降不能證明人窮了,也許是智商提高了。沒有豪華酒店和普通中檔餐廳和大排檔消費資料。畢竟去吃個砂鍋牛肉就被扣上權貴帽子太喜感了。
怪我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鮑魚又吃不起,只能吃吃榨菜,速食麵過日子
鮑魚吃不起?一般小號的批發一塊錢一個唉。
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古井貢、瀘州老窖,半年利潤增長率都在四成,而且是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康師傅、統一業績大幅增長有市場原因也其內因,去超市看看就知道了,各種新型升級的速食麵確實比原來那種便宜的速食麵好吃不少。順鑫農業,主營牛欄山二鍋頭和房地產,諸位喝過牛欄山嗎?其最暢銷的十六元多的那種二鍋頭,入口舒服柔和且醇香,但這種酒是加了香精勾兌的(商標上有注明),由於挺好喝(口感像高檔酒),在南方一些地方已經暢銷了三四年了。所以,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實在和詐騙沒啥區別!
相關新聞
一顆棗8元錢,一個農民竟將“好想你”紅棗做成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2018-08-14 農民做生意,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這個農民卻很不一般,他將一顆棗賣到了8元錢!而且還開出了紅棗專賣店!在全國有2000多家專賣店,僅僅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額就輕鬆過億!而且還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棗業第一股”,市值最高時超過110億!棗片、棗粉、棗幹、蜜餞系列、雞心棗、金絲棗、無核紅棗、棗饃饃、棗酒……小發現創造大效益,一顆普普通通的紅棗,竟被石聚彬演繹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十三大系列、二百七十多個品種。
崔傳剛:消費降級,唬人的偽命題 2018-08-29 環球時報
最近有個在互聯網上被炒得特別火的話題,叫作“消費降級”,其意思大概就是以前敢花的錢現在不敢花了,以前捨得買的現在不捨得買了,買同樣功用的東西開始比對價格了。
不少人還真能找出幾個所謂“消費降級”的證據,而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榨菜、二鍋頭和速食麵這三大“樸素生活”必需品了。他們會拿出資料來說,涪陵榨菜和康師傅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增加了八成,而二鍋頭的同期利潤也較去年翻倍,把酒業中的“大佬”茅臺和五糧液甩在了後面。公司業績這麼好,說明消費的人多,而消費的人多,這豈不是實打實地說明大家都開始消費降級了嗎?
要反駁消費降級說,我們同樣可以先從三大“樸素生活”必需品入手。比如,翻看涪陵榨菜的財報我們就可以得知,這家公司的強勁業績其實主要來自於從去年開始的普遍提價。一包榨菜本身沒有幾塊錢,如果公司能夠在增進品質的同時提價10%-20%,不但普通的消費者能夠承受,公司也可以從中獲益。吃榨菜的確看起來不夠高檔,但如果消費者能夠承受更高的價格,同時獲得了更好的產品品質,你說這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
如果說三大消費品只是從微觀層面證明消費沒有降級,那麼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的增長速度則是從宏觀層面打了消費降級的臉。今年的資料雖然有所放緩,但整體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消費不僅沒有降級,反而還在升級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中國人消費結構正在變化——實物消費占比逐漸下降,而服務消費卻在大幅上升。在過去的幾年,我們的確認為吃山珍海味、穿名牌等實物消費是自我滿足的第一要務。但最近幾年,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變得更為理性,並把更多支出用於娛樂、教育與旅遊等服務型消費,而這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共識。
無論實物還是服務,我們都可以證明消費降級是不成立的。但消費降級這個詞能在短時間內如此走紅,甚至引發大眾焦慮,也有現實原因。這幾年房價持續上漲,顯然增加了不少家庭的負債。投資領域的一些資產泡沫輪番破滅,進一步惡化了部分家庭的財產狀況。財產少了,負債相對就增加了,而此時如果又來點什麼房租上漲、人民幣貶值之類的消息,普通人難免會增添負面情緒,就會尋找一個吐槽和發洩的管道紓解情緒,“消費降級”也就這樣成了民眾調侃和自我解嘲的一個“哏”。
回應
僅僅十幾年前中國家庭儲蓄率還是世界第一,現在中國家庭收入債務比已經超越美國
美國2016年30%的家庭負資產。中國有幾個家庭是負資產的?你的房屋價值減去你的房貸,你是負資產?現階段的中國,買房時投資,而不是消費。
建議你去翻翻觀網前幾天的文章,中國的家庭債務比例已經超過美國。
是這篇吧,別造觀網的謠。
相關新聞
一份無憑無據的報告:中國家庭債務是可支配收入的107%,你怕了嗎? 2018-08-13
最近,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報告指出,中國2017年,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經超過美國當前水準。
這份報告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也吸引來了海外媒體的關注。
其中港媒《南華早報》就將其與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聯繫在一起,認為會導致中國政府期待中強勁的內需增長可以抵消掉與貿易摩擦有關的出口損失的希望破滅,從而無法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
貿易摩擦對中國外貿的總體格局影響有限,中國從美國進口僅占自身進口總額的7.08%,即使在極端的情形下,美國對中國所有出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中國出口增速下降達8.24個百分點,中國出口的負增長速度也只不過是0.34%。中國完全可以承受這一出口的負增長速度。
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是2009年,中國出口負增速達16.01%;2015年和2016年,中國出口的負增速也曾達到2.94%和7.73%。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其嚴峻程度尚不及中國前些年經歷過的外貿下滑,中國顯然有能力承受。
第二點,就是這份來自上海財大的報告,本來就是錯誤百出。它居然也能得到支持和引用,真是讓人大吃一驚。
首先,公開資料顯示,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反而是跑贏了GDP增速的。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說,這就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另外一家外媒彭博社就直接打臉了這份報告以及《南華早報》的報導。前者認為,大量的事實和資料都證明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中國居民的消費也是在不斷升級的。
…
最後,中國居民在面對消費議題時,往往有兩個極端,一個是“哭窮”,一個是“炫富”。
最著名的論調,就屬於年入30萬活不下去,年入50萬勉強衛生,年入百萬剛剛及格,你已經落後你的同齡人多少多少……按照這種莫名其妙的理論,敢情那些不用申報個稅的中國人早就“餓死”了。
愛哭窮的中產階級和自媒體們,都2018年了,編瞎話也要講點腦子。這種強行製造的財務恐慌,明顯和居民生活的實際感受大相徑庭……
地鐵建設停了又啟,中央在打什麼算盤?
一年前的2017年8月,全國多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被叫停,國家發改委也暫停了相關審批工作。
時隔一年,今年8月份,以吉林長春通過審議為標誌,發改委重啟軌道交通建設審批,多地重現建設熱潮。
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防風險”成為關鍵字。會議要求,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終身問責,倒查責任。8月份,包頭地鐵建設項目被緊急叫停。
“為了防範地方系統性債務風險,軌道交通建設需要對原來的‘81號文’進行修改,審批停下來無可厚非,待修訂後,按照新的標準重啟審批也合情合理。”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如是說。
“81號文”是發改委2003年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檔指出一些地方不顧自身財力,盲目上馬軌道交通建設專案,有的專案資本金不足,債務負擔沉重,運營後虧損嚴重。
15年過去了,中國的城鎮化率早已從2002年的39.09%提升到了2017年的58.52%,GDP水準也大幅提升。按照‘81號文’的標準,越來越多的城市達到了申請建設城軌的標準。
但是,在去杠杆、防風險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對實際需求和自身實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規劃過度超前、建設規模過於集中、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債務負擔。
因此,今年7月,發改委官網正式公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下稱,《意見》),又稱“52號文”,嚴格建設申報條件。
按照原來的“81號文”規定,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按照新的“52號文”要求,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嚴禁以各類債務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部分審批條件,提高了3倍。
至於現在的標準是否合理?這是一個權衡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一些省會城市,人口幾百萬,卻只有3-5條軌道線,與世界同等規模城市的軌道交通相比是不足的。從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改善老百姓出行的角度看,中國建設軌道交通的必要性是足夠的。應該建,但能不能建、有沒有財力建是另外一回事。…
華裔孩子看在美華人處境 — 從「醜陋的中國人」投書說起 2018-08-17 世界日報
8月11日早晨。我爸爸打電話給我,他在閱讀「世界日報」後,告訴我有一篇讀者投書的文章「我是醜陋的中國人」,他基本上告訴我這篇文章討論的是什麼。
我們住在紐約曼哈頓,新聞中,我們總是知道人們不斷討論種族、教育問題。最近,有很多關於種族,紐約市特殊高中SHSAT考試的討論。在布魯克林(布碌崙)的美甲店,非裔客戶不想支付指甲服務費和中國老闆打架。現在這些非裔們站在美甲店前面抗議。非裔喜歡抗議,組成一群人,除了抗議之外,什麼都不做。
當我15歲時,我們住在德州。有一次,我看了新聞,有關一名非裔走進中國外賣餐館的消息,他點了特製的蝦炒飯,坐下來吃了不到三分鐘,起身對餐館老闆大喊大叫:「我的蝦米飯裡面沒有蝦。」為什麼沒有蝦?因為他已經吃掉了所有蝦,然後起身要求退錢。
歷史總是重演?我們都知道非裔文化,黑人奴隸制已讓他們感到自卑和不平等,他們對這個社會充滿憤怒,感受到這個社會欠他們 …。最近,紐約市一直在談論特殊高中廢除考試制度。
在紐約,所有中產階級和貧困的父母,都想讓他們的孩子進入特殊高中。所有富有的父母都帶著孩子上私立學校。我用一些例子,非裔孩子上大學,他們的SAT成績比我們的孩子低350-450分,但他們有更好的機會進入常春藤盟校。
我不能寫太多細節,這篇文章僅限1000字。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我們需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發表我們的意見,為我們的權利而奮鬥,參與政治,獲得更多政治權力。
回應
這位作者,你是對的!最聰明的人,才是應該參與政治的,因為只有「政治」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
相關新聞
美媒:CIA通訊系統遭中方破解 30名美間諜被處決
回應
美國危言聳聽,醜化中國的伎倆!證據呢? 川普指中國留學生全是間諜。美國無中生有,經常隨意逮捕華裔學者,套上間諜罪名。
我傷心,我難過,但在中國我沉默,因為我也是一個醜陋的中國人。柏楊說:「環境使我們說謊,使我們不能誠實。我們至少應該覺得,說謊是一件壞事,一旦壞事被我們認為是一件榮耀的事,認為是無所謂的事,這個民族的軟件文化就開始下降。好比說偷東西被認為是無所謂的事,不是不光榮的事,甚至是光榮的事,就造成危機,而我們中國人正面對這個危機。」
幾十年共產主義的虛偽教育,讓我們失去了對孔孟之道、禮義廉恥的信仰,只剩下了「無恥」。柏楊說「我們的醜陋,來自於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的醜陋」。今天,我大聲疾呼,就是要驚醒你我,痛下決心,和「醜陋」兩字決裂!
最後,再看看醜陋的中國富人,他們出來旅遊,並不對國外風景、文化感興趣,只要到買奢侈品的地方,就像抽鴉片一般幾乎不把商店買空絕不罷休。他們到國外買房,幾乎從不貸款,掏出現金立馬付清。一旦入住,與鄰居很少來往,對自己背景經歷,閉口不談。
他們有自己的活動圈子,與我輩平頭布衣不往來。高牆鐵門,誰知他(她)是高官內眷,或紅通逃犯,神隱者一股暴發戶心態,缺的是文化修養。讓人們不禁要問,他們怎麼發的財?據統計,他們都是近十餘年內崛起,本文不談醜陋的政治,但願吾等身居國外的中國人,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是,以求心安、身安、神安,則善莫大矣。(作者用筆名,真實身分是大學知名教授)
回應
聯合報不敢具名的抹黑文!充其量就是世代價值觀的衝突,你看臺灣大腸花一代不是荒腔走板?
旅美華人教授圏中多的是慕洋犬,中華知識份子該有的的民族情操與智能早己蕩然無存,順著五四以來自卑作賤、喪家犬似的文人痞氣,不時吠吠討人憐,以求溫飽。
每個國家組成的人民本來就素質不一樣有好有壞,這樣的發言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每個國家都有黑歷史的一面,但並不能代表現在國家和未來的發展,這個作者擷取片面的歷史,醜化的全中國的人民 真的是非常不恰當,也給後代做的不好的榜樣,我希望你自己能夠自我反省.
年輕時看醜陋的中國人,覺得寫得好罵得爽, 年紀漸長之後就知道, 這種書罵的都是周圍的人, 因為作者自認自己最清高別人都醜陋, 外國月亮比較圓; 但仔細觀察, 其實所有人包括作者都一樣, 沒比較清高, 書改成醜陋的人類也適用.
見大陸現狀 居美華人教授:我是醜陋的中國人 2018-08-17 世界日報 文/藍布衣裳
美中一場貿易戰,把中國打出了原形,讓我們看到自己有多麼醜陋!30餘年前我第一次出國,正當柏楊先生發表 「醜陋的中國人」新書,那時我認為中國要比台灣好多了,至少不會開議會動拳頭;待到第二次出國,卻見到了天安門屠殺自家老百姓的場面,我已經哭不出來了。今天就來學學罵人,從小及大,從近及遠,從民及官。愛國黨要罵我賣身投靠,詆毀中國,來吧,我等著。
雖然名義上你必須在中國工作半年以上,但實際上只要你去,對策是靈活的,把一個人的時間分拆成幾個人來對付審計,只要吸引你加入了這個千人計畫,那個百人計畫,成為「長江」、「黃河」「天府」40多種名堂的各類學者,各類資金源源而來,住房、助手、獎金從天而降,重賞之下,豈能沒有宵小之徒,鋌而走險。
這種政策必然會造成和國內多年苦幹實幹的土博士的矛盾和不滿,同時也引起FBI警惕,必將在美國境內對中國人進行嚴格審查。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如今,幾個鼠輩搞壞了大批華裔學人的好名聲,將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高精尖企業和研究所的大門對你們關上了。對華人社團,正確的做法是應表態支持政府依法嚴懲偷盜行為,不要以各種理由為宵小們辯解。
老實說,30年前在美國的中國學子,遠比今天受歡迎,他們來美國真為學習而來,生活刻苦、衣著樸素,口袋裡沒錢,但走到哪裡都受尊重。今天的學生為鍍金而來,大批靠造假的學歷,仲介寫好了請導師簽名的推薦,他們來美國不在乎獎學金,靠當官的爹媽,腰纏萬貫,買豪車、泡女友、吸毒品,這樣的人在學校能讀好嗎?
因此,據統計,在美高校生中作弊人數,中國第一。丟人!在美國誠信是做人的最重要的準則,但今天在中國到處造假,從來沒有為作弊造假感到羞恥。自從文革之後,公認的生存法則就是,為了黨和國家利益,說謊造假都可以,例如六四期間的國務院發言人袁木便是一例。
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一代,怎麼可能潔身自好呢?我在中國親眼看到近20年來整個學術環境被破壞了,為了把政治可靠的提拔上來,老一輩的教授專家被強迫退休,為了泡製「院士」「學科帶頭人」, 互相吹捧,利益交換,學術水準下降,抄襲、造假,搞幾個新名詞,就叫「國內首創」「世界領先」。
聯合報:中美貿易戰開打 北京爆政變傳聞 2018-08-13 看雜誌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以來,中南海風雲突變,各地急撤國家主席習近平畫像、前中共領導人華國鋒道歉舊聞重炒、梁家河研究項目被叫停、新聞聯播事故等多起事件接連發生。適逢北戴河會議將開,外界猜測,這些事件背後釋放出的信號非比尋常,是各方政治角力引來的消息紛擾。
…
回應
臺灣就是整天胡說八道...來點真的新聞有那麼難嗎?
一國兩「智」的呆丸腦殘綠奴,小孬孬玩下三濫奧步,
中國千人計畫“竊取”美國機密?英媒:嫉妒中國成功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018-8-9報導,在7日的一場晚宴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竟然說,他認為在美國大學留學的“幾乎每一個(中國)學生”都是間諜。美國大學目前共有大約35萬名中國學生。
報導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和特朗普懷有同樣的疑慮。該委員會稱,美國為“本國技術、智慧財產權和專業知識的合法或非法轉移提供了便利”。
報導稱,自從這個名為“千人計畫”的專案於2008年啟動以來,已經引進約8000人。“千人計畫”為吸引海外人才回國提供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為其配偶解決工作問題和為其子女提供教育費等。其中很多人都曾在美國大學接受教育,之後在科研中心、醫院以及私營行業中的航空、電腦和其他部門就職。
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縮短了就讀航空、工程、高技術製造業等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有效期。
特朗普"留學生間諜論"激怒華裔 美官方:歡迎中國學生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美國華裔的強烈不滿。前白宮內閣秘書長盧沛甯就在社交網路帳戶上表示抗議,稱“這對每一個華裔美國人(比如我)來說都是不能容忍的無禮行為,我們的祖先都是作為學生來到這個國家的。”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也於8日在社交網路上稱,“令人憤怒。特朗普的草率言論助長了危害中國和亞太地區學生的刻板印象,並通過阻止學生就讀STEM學科來傷害我們自己的經濟未來,學生們會擔心因為他們的亞裔身份而成為被針對的目標。我們知道這種偏見可以帶來什麼。”
9日,美國華人聯合會(UCA)對此事發表聲明,稱對特朗普這一言論感到“十分不安”。聲明表示,陷入孤立主義、偏執等,是“自我毀滅的行為”。
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當地時間9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當被問及是否同意總統的“中國學生間諜論”時,最初有些猶豫,她表示,總統並未當著她的面發表評論,她也沒有看到這些評論,不應在不瞭解詳情的情況下置評。
但她稍後稱,“眾所周知,有許多中國留學生都在美國學習,美國與中國政府建立了強大的民間聯繫。我們與中國建立了牢固的關係,我們歡迎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
回應
狂人總統,狂言不斷,比希特勒有過之無不及!看來美國真是氣數已盡了!
一點不錯,是大間諜,是我們國家的內奸,每年往美國送這麼多錢,不是內奸才怪。
中國不同於別的國家在於,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因為本身的體量過小,很難發展出像中國這樣產業部類非常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而且,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來說,可以很輕鬆地實現規模效應(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當然,也不能回避的是,中國因為工業化進程開始的比較晚,在許多製造工藝、生產流程管理若干方面還趕不上發達國家,另外某些尖端製造業上中國的短板也非常明顯。
今天美國還可以通過瓦森納協定,拽著西方國家一起對中國進行某些高技術產品的封鎖,如果中國實現了產業升級換代,那這個協定就要成為一張廢紙,美國制約中國很重要的手段就又少了一個。所以,美國必須趁著中國還沒有補齊短板的時候下手,機不可失。
這是一以貫之的,不光是因為特朗普在臺上。奧巴馬政府當時也許是真的有點放不開,他對付中國的方案除了用“亞太再平衡”調集差不多半數的軍事力量來威懾,政治上還挑動中國周邊緊張局勢,從南海到半島不一而足。經濟上他為了吃相文雅,試圖打造一個專門用政治標準作為准入條件的“TPP”,美其名曰“不能讓中國主導貿易規則”。
美國是不是真的“天命所歸”不知道,但是天算不如人算是真的。
美國之前試圖通過“新自由主義經濟”在自己國家搞產業結構改型不成功,製造業大量流出還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滿世界地像福山說的那樣“為了實現自由民主不排除武力手段”到處推廣普世價值,最後掏空了自己的腰包。社會矛盾的積累最後導致了,特朗普這個“政治圈”外人上臺,似乎美國的精英們也在欲哭無淚吧?
哭不哭不重要,即便是特朗普要重振美國製造業,他的選擇也不多。美國現在能夠依靠的還是霸權基礎上的那兩手,特朗普就只能用好這兩手搶錢,這樣子才有去搞製造業的本錢。
針對貿易戰來說,中國是加入了WTO的,如果真的在貿易方面不公平,特朗普為什麼不通過這個機制解決問題?規矩本來就是美國定的啊。
說到底,一切不妨通過兩則寓言來理解。第一則是“狼與羊”喝水的故事,狼想吃掉羊的時候,不用追究藉口是不是真的過硬;第二則就是“老虎吃素”的故事,老虎說自己相信自由民主,決定改行“吃素”了,如果你是獅子信著玩也許無妨,可是你要只是兔子,認真了你就危險了。文/千里岩
回應
既然無可回避,無可避免。那就勇猛的一戰吧。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http://news.sina.com.cn/c/zj/2018-08-11/doc-ihhqtawx0174178.shtml
戰後羅斯福去世,但是他的政治遺產——現實主義的手腕,可是被認真地繼承下來了。美國操弄著聯合國當做表決機器,借著兩次中東戰爭輕鬆把英國從中東踢了出去,順手扶植了自己的親密兄弟以色列,最終牢牢地把控了最大的石油產地,進而操控了全球的工業命脈。
維護霸權
當然,美國並非一成不變的。因為負擔著西方陣營與蘇聯冷戰的絕大多數成本,美國的經濟把控力有那麼一陣子衰弱過,讓美元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最後在1971年不得不散架。可是美國借著對中東的掌握,又讓美元與石油掛上了,金融霸權到今天還在美國手裡呢。
說起來,WTO其實也是美國當年利用自由貿易體制擠兌蘇東國家的一個法寶。正是通過自己的經濟優勢來訂立規則,美國幾乎成功逼著蘇聯去自己搞一個“平行市場”。因為不能參與國際貿易,蘇聯的產品始終無法順利進入全球市場,這對蘇聯經濟起到了相當隱形的削弱作用。
隨著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美國又開始採取產業轉型政策,試圖把利潤較低的製造業轉移到新興市場國家,自己通過跨國公司照樣取得巨額利潤,還能避免自己負擔基礎設施和環境成本等等。換了別的國家這麼做,那叫產業空心化,非常危險。可是美國不用怕。
作為全球霸主,美國一手握著幾倍於世界其他國家軍力總和的強大武裝,另一手抓著金融霸權操控世界市場,美國從來不會不賺錢,也沒有人敢惹他。我們今天看見美國只需要多印票子就能“剪羊毛”,就是靠著這兩手。
所以說,美國今天的經濟是建立在自己霸權基礎上的。維護霸權,是美國堅定不移的政策,不管嘴上怎麼說,他的身體必須是誠實的。不然我們可能就真的再一次看見“羅馬的衰亡”了。
針對
在這條路上,誰可能挑戰美國的霸權,美國就要針對誰,不管是盟友還是對手。第一個擋了美國霸權之路的大英帝國,已經被美國挖空了牆角而倒掉了。
最近經常被提到的“60%”定律說的是,美國因為蘇聯和後來的日本的GDP都達到美國的60%,而被美國認真地修理。結果,蘇聯自己身子骨問題太多,又沒有認真治病,最後散架了;日本則是今天還沒有重新爬起來,只能歎氣“失去的二十年”。
現在我們的國家似乎也基本符合了那個標準。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了,這個“世界工廠”還不是僅做一個名牌包賺十幾塊的勞動密集型工廠,而是在許多機電製造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領域裡也逐漸算得上一號了。
“山巔之城”以外顯然是背離上帝意志的地方,在道德上就不該存在,羅馬的名言就是“羅馬之外皆為野蠻”。今天的美國人不過是把這些宗教和歷史的價值觀用“自由民主”的情懷當做外殼包裝了起來。
所以,美國滿世界推銷自己價值觀的時候,不管他說的有多麼理想主義,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現實目的——為美國牟取利益。
轉變
當年美國沒有稱霸全球的資本的時候,只能埋頭搞建設來追求這個目標。當到了一戰左右,美國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時候,時任總統威爾遜儘管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但是他仍然精明地抓住時機,站到了協約國一方,最後借著戰勝國身份參加巴黎和會提出了“十四點建議”。
不能懷疑威爾遜試圖通過建立一個“國際聯盟”,以求世界和平不再生戰禍的誠意。但是很不幸,英法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更在意瓜分世界,而非考慮構建維護世界和平的框架。最後威爾遜幾乎是兩手空空的回到了華盛頓。
也許這個空手而歸給美國人好好的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了世界終歸是現實的世界,即便你有著雄厚的本錢,如果不知道如何現實主義的運用,那麼任何理想都會變成泡影。
二戰再起的時候,羅斯福總統雖然跟自己都承認是“帝國主義分子”的邱吉爾共同發表了一篇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大西洋宣言”,聲稱要維護世界的自由,但是落在實際上,他下手挖大英帝國的牆角可是毫不手軟。
比如,英國對抗納粹暴政時候,所有從美國買的軍火都得真金白銀的換,暫時給不起不要緊,還可以記帳;英國急需護航反潛的艦艇,美國慷慨地拿出了20條老式驅逐艦,不過也不免費,需要英國交出大西洋上若干軍事基地作為代價……
為了安排戰後的世界格局,羅斯福抱病萬里迢迢前往蘇聯的雅爾達與史達林會晤,當然也捎上了邱吉爾。可是最後確定了美蘇劃分勢力範圍的“雅爾達格局”時候,邱吉爾發現自己成了夾在白頭鷹和北極熊兩個兇猛的龐然大物中間那個可憐的小牛犢。戰前那個傲視全球的大英帝國約翰牛哪裡去了?還不是被美國挖空了牆角嘛。
俠客島:美堅定不移維護霸權 一定要遏制中國崛起 2018-08-11 海外網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正當中美雙方見招拆招博弈的時候,兩國國內也各自出現了許多聲音。
美國不必說了,島上前兩篇推文說的比較清楚了,有支持貿易戰的人,但反對貿易戰的人更多。但是在中國,好像也出現了一些聲音——
有的人認為中國過早地展示大國雄心,讓美國警惕並開始打壓我們;有的認為是中國沒有履行加入WTO的承諾,美國的報復有理;更有甚者認為,如果中國對美國妥協,按照美國的標準和要求去做,中美之間就會重回花好月圓歲月靜好的地步上……
可能麼?
答案很簡單,不可能,美國是一定要遏制中國崛起的。這個結論不是來自於臆想,而是來自於美國的精神骨髓裡。中國有人“精美”,美國人則在忙著“精羅”。
“精羅”
只要回顧一下美國歷史,就知道所言非虛了。
早在“5月花號”載著清教徒們去創建美國的時代,麻塞諸塞殖民地的總督就對清教徒們發表演講,號召他們把美國建成“山巔之城”。所謂“山巔之城”是一個來自《聖經》的概念,大意就是最符合上帝意志的國家。
如果非要說清教徒是宗教狂熱者,而美國的國父們都是充滿理性的政治家,那我們大可以去翻翻那時著名的《聯邦党人文集》,從中不難發現,這些創建了美國的政治家們心中,有一個重重的“羅馬情結”。
在人類文明史上,古羅馬記下了重重的一筆,當它崩潰之後歐洲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但是羅馬的輝煌並沒有被遺忘,反而成為一個所有歐洲政治精英心中濃重的“情結”。
不管是俄羅斯帝國自稱“第三羅馬”,還是曾經的蠻族日爾曼人拼湊起來一個頗有點滑稽色彩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些都很說明問題。同樣來自于歐洲文明血脈的美國國父們當然也沒有跳出這個圈子,直到今天,美國國內還有人在討論美國配不配得上“新羅馬”這個問題。
之所以專門拿著“山巔之城”和“新羅馬”說事,就是要告訴大家,在美國人心中,他們是世界霸主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天命”。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主義的“天命”,美國人是不介意動用種種現實主義的手段去貫徹的。
十幾年前,美國著名的政治學者福山在他的成名作《歷史的終結者與最後的人》中,把人類最終歷史歸結為一個“全球性普世一體化國家”,在這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裡人類獲得平等認可,所以歷史就此終結。這個觀點,其實跟前面囉嗦的不還是一脈相承麼?
新中國建國69年來,中國產業技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有些人認為中國應該繼續藏著掖著,韜光養晦,避免刺激西方招來不必要的禍端,才是明智之舉。然而別說別人的情報戰略機構又不是傻瓜,就連西方國家普通百姓誰看不出今日中國的強大和影響力,從滿貨架的中國製造、滿世界的中國遊客,到滿校園的中國留學生,靠掩耳盜鈴的伎倆不僅藏不住真相,只能給人留下懦弱猥瑣的印象。
中國不會去主動挑戰誰的霸權,但是任何人想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和超越,顛覆華夏文明復興大業,中國人民是萬萬不答應的。
回應
有些人認為中國應該繼續藏著掖著,韜光養晦,避免刺激西方招來不必要的禍端,才是明智之舉。超級電腦、…哪些能夠藏著掖著?
https://www.guancha.cn/HouFeng/2018_08_10_467608_3.shtml
中國青年 三十難立 2018-08-10 聯合報 李春
戊戌必變的預測,絕對沒錯。在這個戊戌之年,中國之變已現,但還沒變出結果,所以有一場接一場的全民大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一件件都討論得憂心忡忡,爭持得面紅耳赤。最近兩場討論仍在交鋒,以個人命運和國運的交織,苦憂中國青年能否三十而立。
這場討論由經濟學者高善文的一個演講引來。高善文本人否認有這個演講,但各社交平臺又流傳著演講版本,這大概來自於高善文力主回到鄧小平路線,不要再狂妄地以為自己已是老大,要去跟美國交手,最後引來中國國運大轉捩大倒退。高善文演講中說,如果中國再這樣打下去,中國年輕人卅歲以下最可憐,可以洗洗睡了!
高善文的演講直逼時政,被認為內容敏感,但公開支持者甚眾,以同等思路討論中國國運者也多,但反對者也甚眾,在被打壓下變得低調的共青團中央,這回也跳出來載文反對高的說法,以洗洗睡了的永遠是失敗者,直斥高善文等是當今投降失敗論調。
回應
很奇怪,人明明在臺灣,檢討的卻是「中國」青年。
侯峰:“厲害了我的國”到“幾十年差距”,方向究竟在哪裡 2018-08-10 觀察者網
有不少人認為,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都是因為中國人自己刺激了別人,因而成了眾矢之的。這並不符合事實,且不說當年日本、蘇聯也都因為作為世界第二強國時成為過美國制裁的對象,就是這次美國的貿易戰的槍口也不是只對準中國,而是幾乎所有主要美國交易夥伴國家。
有人認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
如果有學者30年前論證中國超越美國,或者有人今天論證新加坡超越美國,人們頂多當作一個笑話不了了之。今天有人論證中國超越美國,儘管激怒了不少人,但它正說明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實力最接近挑戰美國的國家。
在戰略科技領域,如超級電腦,中國在某些方面與世界最高水準還有差距,但總體上,無論從超級電腦市場保有量的數量上,還是運算速度的品質上,特別是在奧巴馬的CPU晶片禁售令神助攻下,中國開始全面使用國產晶片,中國都已經毫無爭議的站在世界超級電腦產業的最前沿。
1949年中國的重工業幾乎是0,科技研發能力與發達國家比是天壤之別。經過前30年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初步建設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終於在許多方面與發達國家有了可比性。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科技在許多方面大幅落後於西方。40年來中國科技工作者,臥薪嚐膽,艱苦奮鬥,經過不懈的努力,今天終於敢理直氣壯地說一聲“厲害了,我的國”,卻不小心極大傷害了某些人的“自尊心”,說中國超越美國,更是某些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不過到要問了,除了浮躁和浮誇的中國,這個世界上過去十年又有哪個國家製造出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諸如:超級電腦、暗物質探測、量子通訊、衛星導航、隱身戰機、可變軌中遠端彈道導彈、萬噸驅逐艦、電磁炮、電磁彈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量子電腦、5G通訊技術、超級工程、高鐵、三代核電、新能源、特高壓電力傳輸、可燃冰開採、無人機、人工智慧、電子支付,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等領先技術。中國是靠“浮躁和浮誇”浮得出來嗎?
這種“巨大焦慮”的背後,是美國要確保自己永遠不可超越的“絕對優勢”。
有人說得好,站在中國的立場,中國要求發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一些美國戰略家看來,中國正在一步一步地成為美國最強勁的對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說得更是直白:只要中國不放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就將繼續挑戰美國在各個層面的統治。這恐怕才是挑起貿易戰的真實意圖,那就是堵死中國在產業升級的關鍵階段向上攀升的機會,打掉中國蓬勃發展的勢頭。然而,為了確保自己遙遙領先的“絕對優勢”,不惜打壓13億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正當權利,這不是強權邏輯又是什麼?又哪裡有一點“歷史正義”?
二戰以來,美國也曾遇到若干挫折,但從未失去過霸權地位。它把自己搞垮蘇聯、打敗日本都視為“天定命運”,進而認定今天打壓中國的發展,也是自身歷史命運的必然。然而,合作則共贏,對抗必雙輸,這是任何有戰略眼光和清醒頭腦的人都會認同的客觀事實,也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那種“自己好處通吃,別人只能完敗”的零和思維,那種“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舊時代”的陳舊戰略,既不可能讓美國重建“單極世界”,更不可能阻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不要忘記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的警告:如果美國把中國當作敵人,那他們就會變成敵人。(作者/任平)
回應
歸根結底是價值觀的不同,美國不能容忍中國的和平崛起
別歸咎什麼價值觀了,日本價值觀全面像美國看齊也沒見他高抬貴手啊。
現在一說道美國對中國戰略上有種種遏制就會有些JY跳出來為美國辯護,說什麼美國遏制中國只是因為兩國價值觀不同,似乎中國如果民主化了改朝換代了美國就會成為中國的朋友,放棄遏制中國的國策,情況果真如此嗎。在此我想對天真的JY們說這是不可能的,要想做美國的盟友或小弟也是要有條件的。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就算是主動交好美國,甚至不惜要做美國的小弟,美國也是不敢收也不會收的,這兩個國家是中俄。因為放眼整個世界只有這兩個國家真正具有挑戰美國霸權的潛力。
正是這種將霸權主義作為國際關係基礎的觀念,導致了白宮對21世紀世界秩序的錯誤判斷、對中國和平發展的錯誤判斷。許多人都關注到,早在去年12月,特朗普公佈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已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稱中國是挑戰美國實力、影響力和利益,意圖侵蝕美國安全和繁榮的“修正主義國家”。
再往前看,這種視漸漸強大的中國為“對手”的思維,並非特朗普政府所獨有。
一份智庫報告曾把美國的敵人按照遏制的優先循序劃分為“紅線”、“黃線”和“綠線”。作為“紅線”的蘇聯首當其衝,作為“綠線”的伊斯蘭世界排在最後,而“黃線”就是冉冉升起的中國。很多學者都相信,如果不是“9•11”讓美國掉轉了槍頭,今天的中美貿易戰可能早就開始了。
中國人這些年已經習慣了美國人動不動就黑我們,特別是在拉票的時候。
2000年,小布希在競選時就明確提出“中國不是美國的戰略夥伴,而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並在其任期內對華實行“遏制性接觸戰略”。
2009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更是宣佈“重返亞洲”和實施“亞洲再平衡”計畫,目標對準的正是快速發展的中國。奧巴馬不止一次強調,“我無法接受美國成為世界第二”。
中國人這些年也懂得了美國人為何捧我們,特別是在美國自己有麻煩的時候。
比如“9•11”出現了本•拉登,2008年又有金融危機,美國自己有麻煩,就開始借重中國,攜手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防止全球經濟崩潰。當時的美國戰略家甚至提出了G2以及中美國(ChinaAmerica)的概念。就像美國卡托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主任約翰•格拉澤所言,“過去幾十年中,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態度,在不屑一顧的傲慢,真誠的合作和無恥的競爭之間搖擺不定。”這種“搖擺”,並非意味著美國對華政策沒有目標和準則。當中國的發展不僅沒有讓美國稱心如意,而且在一些層面對“美國第一”形成了挑戰,遏制必然加重,並會隨著霸權的慣性而升級。
回顧中美經貿磋商過程,特朗普政府言行不一、搖擺不定、出爾反爾,但其背後的邏輯並無二致,無非是戰略打壓、戰術訛詐;其真實意圖也不言而喻,絕不僅僅是縮小貿易逆差,而是要在更廣泛意義上遏制中國發展。對此,今年4月份,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就是《醒醒吧美國,中國必須被遏制》。細數美國加征關稅的清單,條條針對中國高技術製造業發展,處處針對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坦言,特朗普宣佈新的關稅政策,“反映出美國存在的巨大焦慮”。
可見對華貿易戰,絕非一些人“高調招敵”“意識形態”導致“中美關係緊張”所能解釋的。設置對手一直是美國為確保自身強勢的戰略慣性——自1894年美國GDP世界第一以來,在美國的“戰略詞典”裡,哪個國家的實力全球第二,哪個國家威脅到美國地位,哪個國家就是美國最重要的對手,美國就一定要遏制這個國家。
有人曾總結,在美國國際交往邏輯裡,存在一個“60%定律”:當另一個國家經濟規模達到美國的60%,並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甚至有快速趕超美國的可能之時,美國就一定會將其定為對手,要千方百計地遏制住對手的成長。不管是當年的蘇聯、日本,還是現在的中國,概莫能外。
無論中國怎麼做,在美國看來,中國的發展已經“危及到了美國第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美國的60%,是日本、德國、英國的GDP之和,還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世界最大外匯儲備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成果進入井噴期,擁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工業能力,創新科技水平正快速追趕美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更加密切,對世界其他國家也充滿吸引力……自鴉片戰爭以後,經過100多年努力,中國重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這是我們觀察中美貿易摩擦必須清楚的基礎性事實。如此大的體量、如此重的分量,不是“低調”就能隱藏的,就像一頭大象不可能隱身於小樹之後。
儘管中共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也一再重申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但以美國一以貫之的邏輯,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理所當然地成了美國全球霸權地位的最大挑戰者。更何況,“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與潛力均遠大於歷史上的蘇聯與日本”, 成了美國的一個“前所未有的對手”。對於這樣的“對手”,美國必然會採取兩種手段,一是以對手來激勵自己,爭取民眾對“美國再次強大”的政治支持;二是在各個層面遏制對手的超越。
白宮前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曾毫不掩飾地說:“我們正在與中國進行經濟戰。25或30年內,我們中的一個將成為霸主,而如果我們陷入其中,霸主將是他們。”班農這句話,真正的價值是他對中美經濟博弈格局及其未來發展前途的判斷,以及美國政府為改變這一歷史趨勢所做的歷史選擇。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就會明白中國當前所面臨的來自美國的一切挑釁和壓力,都是美國統治階層一直遵循的邏輯使然。
餘鵬鯤:英特爾走過的50年,中國高科技企業能借鑒什麼 2018-08-09 觀察者網
對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視是英特爾得享高夀的主要原因
雖然英特爾擁有巨大的先發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英特爾可以在日新月異的半導體設計製造市場中躺贏。德州儀器作為積體電路的發明人同樣擁有先發優勢,而從電子管時代就獨領風騷的藍色巨人IBM也是英特爾在半導體製造上的強勁對手。
回應
呵呵,避重就輕,要不是當年美國政府用政府採購軍方支持開發等一系列“計劃經濟”手段給扶植培養生態,後面動用國家資源打擊兼併國外競爭對手,最後用壟斷的超高利潤再投入研發保持先發優勢 哪來的現在的風光?
Windows 2008目前依然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系統版本,佔據45%的市場,隨後是Windows 2013,占比為24%。微軟總共佔據了88%的市場。
你這是以終端數量計,換成以業務量(請求數或者流量)計,Linux才是主流。大型互聯網服務(除了微軟自己的伺服器)所用的伺服器系統基本都是Linux的。相反,中小規模的應用,比如企業內部的AD,Exchange之類的東西,或者中小企業的網站,Windows是主流。
https://www.guancha.cn/yupengkun/2018_08_09_467457.shtml
美國挑起貿易戰的實質是什麼? 2018-08-09人民日報
自美國挑起貿易戰以來,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國內外輿論對白宮的譴責一直不斷,但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在網上流布。一種是把責任歸咎於中國,說是“中國在戰略上‘過分自信和高調’,招致了美國的組合拳”;一種是批評中國不該反擊,說是“及早妥協讓步,貿易戰就不會愈演愈烈”。言下之意,只要中國服軟,美國就會“高抬貴手”,中美“貿易戰”也就不會打了。
事實果真如此麼?
當年,面對實力強大、意識形態相異的蘇聯,美國發動“冷戰”,“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黃金,全部物質力量”,對蘇聯進行全方位打壓和遏制,成為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外因,美國自詡贏得了“歷史的終結”。上世紀80年代,迅速崛起的日本,很快成為美國的“心病”。儘管那時的日本對美國亦步亦趨,社會制度也由美國設計,美國依然不斷製造貿易摩擦,頒佈“自願出口限制”專案,簽訂“廣場協定”,迫使日元升值,最終讓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經濟形勢年中看:中國經濟韌性足 2018-08-06 潘建成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8%,創下連續12個季度在相差不超過0.2個百分點的窄幅區間平穩運行的紀錄。這一結果是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人工與資源環境成本持續上升、產能過剩現象比較嚴重的國內經濟背景下發生的,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
那麼,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是如何產生的?韌性來自中國社會強勁的進取精神,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成果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韌性來自擁有最多人口的大國所具備的市場迴旋空間;韌性來自近年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取得的積極成效,推動經濟運行進入價格回升、成本下降、盈利改善、信心增強的良性迴圈;韌性來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新技術革命浪潮緊密融合所推動的新舊動能轉換;韌性來自“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對經濟產生的持續推動……
當前,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貿易戰…。能否充分利用好這一韌性空間,關乎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甚至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其緊要處在於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在世界變局中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堅持新發展理念,不斷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二是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做好做足國內消費規模擴張、品質提升的大文章;三是提高宏觀調控的品質和協調性,更精准地打好“三大攻堅戰”;四是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不斷改善企業家成長環境、拓展其發展空間。如此,中國經濟將迎來更具活力的明天。 (作者為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GDP半年報:北上廣深齊過萬億 中西部省城來勢洶洶 2018-08-05一財網
隨著全國上半年宏觀經濟資料的出爐,各地也陸續發佈自己的經濟半年報。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29個重點城市半年報資料顯示,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GDP均已突破萬億大關。此外,憑藉在高鐵、科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中西部省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四大一線城市半年GDP全部過萬億
中西部省會虹吸效應強
回應
都要像吉林一樣去除虛假、擠擠水分,向更健康、更科學的GDP增長方向發展
都要跟據兩國納稅基準對比很明顯的是中國存在眾多不納稅小規模個體工商戶,GDP上調二十個百分點才真正接近事實規模。
http://news.sina.com.cn/c/2018-08-06/doc-ihhhczfc1072105.shtml
軍力=人員+裝備.按你的理論,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應該吊打日本,結果呢?
軍力=人員+裝備,雖然不能很嚴格反映實際軍力,但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因為採取的無量綱計算方法,我們分析一下,人員最主要比較數量,當然還隱含的士氣、組織能力等因為沒法具體量化,所以雙方都不計算,算是一種折衷。裝備就是比較各類武器的數量、架次、噸位等。這兩者之和也因為有權重的關係,不可能完全一樣。具體數量我不清楚,我假設一下,朝鮮戰爭時,中國的軍隊總數是400萬,美國是200萬,然後人員的權重占0.6,裝備的總數中國假設有100個單位,美國有2000個單位,裝備權重為0.4。剛中國的軍力=400*0.6+100*0.4=280,美國的軍力=200*0.6+2000*0.4=920。美國的軍力是大大超過中國的。但朝鮮戰爭只是雙方的局部戰爭,而不是雙方的全面戰爭,那麼,中美兩國的軍力比在這裡是不起作用的,起作用的是朝鮮戰爭雙方投入的軍力比,然後還要考慮雙方的士氣、軍隊組織等各方面的能力。
甲午戰爭時期,日軍實力明顯強於清軍 ,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方無論在品質和數量上都佔優勢~
甲午戰爭:人數 戰艦 噸位 火炮 魚雷發射管 編隊航速
清軍 2126 12艘 34466噸 大小火炮195門 27具 14.5節
日軍 3916 12艘 40840噸 大小火炮268門 36具 10.2節
說什麼甲午戰爭清朝實力遠超日本,那是地攤文學
印度的軍力是以色列的4.07倍,這好像也不是什麼需要加感嘆號的結論吧?軍事資源不是軍事人員+軍事支出,那麼應當是什麼,校友能教我嗎?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是因為它歷史上的軍事支出多。美國的軍事實力強,是因為它過去30年一直都保持軍費第一的位置。人員+裝備,這是評價軍事實力的最基本的依據,不知道荒謬在哪裡?
胡院長的測算方法,不能說沒有缺陷,不是說不能批評,但好歹得用專業的水準來批評吧?洋洋灑灑列了8條,就沒一條有一點專業常識的,你也好意思談專業二字?
相關新聞
中美貿易戰,有些同志啊(楨: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實在是想中國崩潰都想瘋了!
600對2000就是打不過?貿易戰從不是數量對比那麼簡單
回應
看看這些聯名的基本都是祖國送出去不願回來入了美籍的,啥時候開始關心中國的事了?他們怕的是清華以後培養出的人愛國有骨頭,讓他們活成笑話。
跟裝睡的人您永遠解釋不通,且等美國認慫那天再打他們的臉……
必須打不過,否則怎麼又底氣建設美國清華大學呢
尼瑪,我好不容易才從中國來到美利堅,你現在說中國要超過美國了,這叫我如何自處啊。可以理解清華校友內心這種複雜感受。哈哈。
跟那些擠破頭出去在外混這麼多年,發現比不過當初留在家鄉成為新土豪的小夥伴,心態失衡。呆在海外天天聽海外媒體,認識也僵化了,對於有些腦子不活一門心思打工的工科生可能更是如此。
我第一次看到胡鞍鋼的結論也不敢相信,好多人評論中國成立新的戰略恐嚇局了。跟據兩國納稅基準對比很明顯的是中國存在眾多不納稅小規模個體工商戶,也就是隱形經濟,而中國的計算GDP是根據上稅來計算的。也就是說不納稅國家不統計GDP,因此國家正常統計資料上調二十個百分點才真正接近事實規模。
【6】作為工科出身,胡院長應該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關於指標選取、指標歸類與權重設置、尤其是未納入品質等的致命缺陷,一再強調其“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國家各類資源的變化趨勢,在計算中卻不考慮指標隨著時間因素所發生的變化。比如水資源,1990年和2013的水資源,中國、美國的數字都沒有變化。我相信美國的水資源可能是沒有太大變化,但胡院長敢說中國2013年的河水湖水和1990年的河水湖水比較沒有發生巨大變化?胡院長計算過現在還有多少河水湖水是還可以喝的嗎?
水資源分為一類水至五類水,還有劣五類水,可惜的是,國際上評價自然資源的時候,沒考慮這麼細。就像討論森林覆蓋率的時候,不會分這是松樹還是柏樹一樣。找這個破綻,不外乎想多湊出幾條理由來,你不覺得這樣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嗎?
【7】我們還沒有討論各項統計資料的準確性,比如天津、東北的GDP突然擠掉大量水分,這個胡院長應該比我們有更多資料。
這一條真是不可證偽的,只要否認統計資料的真實性,那麼一切都不用再討論下去了。就比如有人言之鑿鑿地說日本還有一個“海外的隱蔽日本”,擁有XXXXXXX萬億美元的GDP,既然是隱蔽的,當然你是不知道的,至於我為什麼知道,哼哼,我憑什麼告訴你?中國的GDP向來是低估而非高估,這是聯合國統計署的結論。事實上,從鋼鐵產量、發電量、基建規模等指標來看,中國的GDP遠非現在這個水準。天津、東北擠水分,更多是經濟之外的原因,其實國際上也有一種觀點是認為應當用實物量來衡量經濟水準的,而中國的實物量產出如何,校友心裡沒數嗎?
【8】一個國家的國力,不應該是這樣計算出來的,一個計算模型起碼要經過多重測算吧?比如套用“軍事資源=軍事人員+軍事支出”這麼“簡潔”的計算模型對印度、朝鮮和伊拉克軍事力量進行測算,應該很容易看到其計算模型的荒謬,比如印度軍人127萬,俄羅斯113萬,印度軍事投入是535 億美元、俄羅斯 491億美元按照胡院長的模型計算,印度軍事實力是俄羅斯的 1.1 倍。以色列軍人18萬,軍事投入140億,印度軍力是以色列的4.07倍!胡院長你們做過這種簡單測算嗎?胡院長您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在說笑嗎?
上圖是胡文的指標體系構成。經濟資源占0.2,人力資源0.1,自然資源0.1,這個比例有錯嗎?GDP和水資源是二級指標,它們的權重是相對於各自的一級指標而言的,在同一個一級指標之下,二級指標的權重之和是1,所以拿GDP的1.0和水資源的0.33相比,這壓根就不是一碼事好不好?知識技術資源占0.2,比例與經濟總量相當,並沒什麼錯誤,總不能知識技術資源占0.8吧?在知識技術資源裡,分為四個專案,自然是各占0.25,依校友的愚見,1除以4應當出來2.8才正確?
【3】胡院長的計算模型,就是17個指標占比乘以一個權重,然後求和,寫出來公式 NSR = ∑( ai × Ri) 看上去花裡胡哨的,其實就是一個小學程度的公式。
美國喬治城大學戰略研究所主任提出來的克萊因方程:P=(C+E+E)(S+W). UNDP的人類發展指數:教育+預期壽命+人均GDP. 恩格爾係數:食品類支出/總消費支出.美國社會健康協會指數:ASHA=就業率×識字率×平均預期壽命×平均GNP增長率/出生率/嬰兒死亡率……都是小學程度?
【3】胡院長有意忽略指標的計算品質,假設一個美國士兵和一個伊拉克或者尼泊爾士兵的戰鬥力都是 1:1。胡院長,是您糊塗還是我木訥?
一個美國士兵的裝備是10萬美元,一個伊拉克士兵是1000美元,戰鬥力的確不同。胡院長的模型裡包含了軍費支出,有哪不對的?你非要說美國士兵是為民主而戰,伊拉克士兵是為專制而戰,所以戰鬥力不同,……你確信自己不是在談宗教?
【4】實際上,胡院長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沒有計算品質的嚴重缺陷,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指標無法反映軍事資源的品質…“。這是這個計算模型的致命缺陷,為什麼仍然要這樣計算?是有意的嗎?
胡院長是畫蛇添足,因為這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嚴重缺陷”,品質本身就是能夠折算成價值量的,一枚戰斧價值多少,本身就包含了它的技術價值,總不能算兩遍吧?
【5】胡院長的計算模型中,還有一個需要請教的問題,各項指標是否可以直接相加?文章說採用的是無量綱的比重法,計算各國主要資源占世界總數比重,不同指標的占比直接相加,相當於把一個國家的麻雀占比數和諾貝爾獎占比數直接相加,您不覺得這樣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嗎?請胡院長指教。
無量綱化處理是國際慣例,如果這是不科學,只能說這個行業本身就不科學。人類發展指數(HDI)是用教育+壽命+GDP,你去說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外行不要瞎咧咧,行嗎?
【1】胡鞍鋼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1期,標題是“對中美綜合國力的評估 ( 1990—2013年)”。讀完,感觸頗深。文章選取了中美在 8 個方面的資源類型進行計算,每個資源類型選取了1-3項指標,總共17個指標,比如:軍事資源,選取的是軍事人員在全球的占比,和軍事支出全球占比。知識資源,選取的是互聯網用戶、本國居民專利申請數、和R&D支出.國際資源,選取的是出口商品金額、進口商品金額自然能源,選取的是商業能源使用量、農業種植面積、水資源. 胡院長作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用納稅人的錢做的研究,而且可能對國家宏觀管理有影響,胡院長是否可以再詳細說明一下這17個指標的選取標準?比如知識資源,為什麼最反映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指標如諾貝爾獲獎人數占比不納入指標,卻把互聯網使用者這種以玩網路遊戲為主的數位納入指標?中國麻雀多,胡院長會考慮選取麻雀數量作為自然資源的計算指標嗎?這東西外國少。
互聯網用戶數、專利申請數、R&D支出,是國際上衡量科技水準的公認指標,世界銀行編撰的《2010年世界發展指標》5.13“科學與技術”一項中,用的就是R&D支出、專利申請數、高科技出口等指標,5.12“資訊時代”一項中,用的就是日報、電視、互聯網等指標。至於說諾貝爾獎人數占比,恰恰不是一個衡量標準,這就像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的體育鍛煉水準,不會用奧運會金牌數來算,而是用全民健身的指標來算。 校友喜歡說麻雀,那麼我可以告訴校友,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態保護狀況,不是用擁有多少只朱鹮來計算的,而是用擁有多少麻雀、烏鴉來計算的。 最早德國學者富克斯提出強國公式,就是三個指標:人口數、鋼產量、能源產量,還真沒考慮什麼諾貝爾獎。
【2】和指標相關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是“權重”,就是這個指標在計算模型中所占總數的比例。粗看 8 個資源類型的權重都是 0.1 – 0.2 之間,其實看 17 個指標的權重,就看出作者這樣分類的“苦心“了。GDP 和總人力資本都是占1.0,而知識資源的R&D 支出僅占0.25,農業種植面積和水資源都是只有0.33 等. 建議胡院長修改一下,自然資源只要一個指標就是麻雀,這樣應該可以算出中國的自然資源是全球總和,區區美國的自然資源差我們千百倍。
沙燁:中國崛起的歷史正義面前,先生們別犯糊塗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2018-08-04觀察者網
貿易戰槍聲一響,嚇到了不少人。中國社會上多出了不少對自身崛起的“清醒”質疑和反省:我們是否感覺太好了?姿態太高調子太高,招惹了美國人,驚醒了特朗普?針對清華大學一教授三年前年寫的對中美綜合實力評估的文章,有中國學者竟稱:說出中國第一,簡直誤國誤民。挖出胡教授三年前的文章,行圍毆之勢,知識人的行為讓人驚訝。
相關新聞
真替清華悲哀!佔有國家那麼多優質資源,卻培養出了一堆“蠢”才。
回應
不蠢,倒是非常聰明的極端利己者。中國人的反擊,傷害了他們這些人的切身利益。
不是說學術/言論自由嗎?胡鞍鋼教授說了一句“中國超過了美國”,讓一些人心裡受不了了,口誅筆伐,有這個必要嗎?事實上中國在工業領域確實超過了美國。中國高鐵、鋼鐵、家用電器、民用造船,哪一項都大大超過了美帝。只是在一部分高技術領域還落後於美國罷了,比如晶片。中國市場也比美國大,中國一年賣出手機5億部,美國賣出1.7億部;中國汽車賣2900萬輛,美國賣1700萬輛,沒超過美國嗎?胡鞍鋼教授講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大部分已經定居美國的二十幾個清華畢業的人員,聯名要求中國政府撤職清華胡鞍剛教授。這事怎麼看都覺得不太對頭,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這些定居美國或已經加入美籍的清華的畢業生其實是怕利益受損,所以才這麼攻擊胡鞍鋼.
外行批判內行的典範——評清華校友反駁胡鞍鋼
批判一個模型,要有點專業常識。有朋友跟我說,有人有理有據地批駁了胡鞍鋼,叫作《淺談胡鞍鋼的全面超越論》,作者某某,據說是清華80級校友。
以下讓我們鑒賞一下清華80級校友的水準(藍字【】是原文,黑字是我的點評)
胡鞍鋼院長提出的中國全面超越美國的研究成果(中國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到2016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掀起社會和輿論的大波,因為這些結論與我們的感覺相差太遠。
感覺相差太遠並不奇怪,因為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1980年,那是一個中國只能跪著的年代。跪久了,不習慣站著了。
新京報評清華校友呼籲解聘胡鞍鋼:浮誇學風要警惕 2018-08-02 新京報
我仔細研讀(楨:?) 這份刷屏的呼籲書,有兩點感受——
第一,清華大學作為一所高校,當然有自主聘請校內院所負責人及評聘職稱的權力,相信清華大學校友的呼籲不會干擾清華大學自主決策。
第二,清華大學校友對胡鞍鋼教授有關學術報告的批評,值得認真對待。
胡鞍鋼教授提出“中國綜合國力已超出美國”的那份學術報告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但是,這些觀點不但與我國政府公佈的權威資料相去甚遠,也有違在中國生活的普通人的基本觀感與常識。那麼,這樣的研究是否科學?
我們應當尊重學術研究的自由,但學術研究的結果如果違反常識,公眾就有必要懷疑:是問題出在團隊學術水準不高、研究能力不足,還是刻意嘩眾取寵上(楨:?)
而如果問題出在研究刻意嘩眾取寵,那是比抄襲論文更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與學術造假何異?
而此事所折射的審查問題,或許不僅僅在於具體的人事任免,而是由此所反映出的學風問題,更令人值得憂慮。
高校是一個社會的頭腦,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公共言論不僅影響著學生,也直接影響著社會輿論,乃至政府決策。
…
因此,高校對扭曲的學風問題不應該聽之任之,該及時回應、矯正可能存在的學風問題,讓學術研究回到學術研究的客觀規律上來。對浮誇學風,高校也應該堅決說不。
文/王天定(中國海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回應
胡,確實垃圾,純屬嘩眾取寵。
比張維迎之流好
相關新聞
胡鞍鋼回應中國已全面超美:對中國很多預測保守了
清華胡鞍鋼堅持“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我們是專家 有資料庫做論證
關稅政策成效 川普自鳴得意:過去4個月,陸股大跌27%,美股市卻空前的好(回應:他以為是在台灣,風吹草就動,陸股確實跌了兩成多,可是股民有多少,老百姓根本無視,並且玩股票的人也都是閒錢,有差嗎?他們天天唱衰,奇怪的是已經唱了20年,我只看到越來越強大的中國!)
聯合報:世界日報8.5中美貿易戰 中國百姓荷包被「打」扁了(回應:大陸裡面的平頭百姓, 根本感覺不到甚麽影嚮, 皇帝不急, 都是那些天天盼望中國崩潰的太監急!)
聯合報:台灣醒報8.5不滿聲浪漸湧現 習政權陷危機(回應:真是超級無知的標題。)
隨著美國對華恐懼情緒日益嚴重,華裔人士正面臨前所未有冷戰(回應:華裔開始以清華校友的名義,千人聯名批判胡鞍鋼,並且呼籲對美帝跪下以求美帝原諒,去NM的華裔。)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討論“聯想模式”與“華為模式”,即到底是“貿工技”路線好,還是“技工貿”路線好。我個人認為,在一個企業的發展初期,缺乏資金和技術積累的時候,採取“貿工技”路線是對的,企業首先要生存。一旦有一定基礎之後,企業一定要轉向“技工貿”。做貿易賺錢可能是快一些,但企業不可能永遠靠賺快錢,一定要有長遠眼光,適時轉型,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發和核心技術,才能有核心競爭優勢,有持續和健康的發展。
華為公司為什麼成功?華為公司最初是做境外交換機的代理,有所積累並對交換機有所熟悉後,自己開始研發交換機,後來研發出了C&C08交換機,逐漸開拓農村通話市場,再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國內走向國際,近年來更是在全球佈局,在全球總共擁有36個聯合創新中心和16個研究院(所/室),充分利用全球的智力和技術資源,成長為了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
華為公司對外披露,公司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2017年,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5%;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為896.90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14.9%;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華為公司的研發投入水準,與國際大公司相比也不遜色。在歐盟統計的2016/2017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的公司中,華為排名第六,是前十強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這種高強度的投入,高強度的研發,才能帶來快速的技術進步,才有華為今天的世界地位。勝利不是空談出來的,都是奮鬥出來的。
https://www.guancha.cn/JiaTao/2018_08_03_466703.shtml
第四,要有耐心。從國家、從社會來講,對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對相關的企業、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要有耐心,因為這種國與國之間技術實力的追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三五年就看到顯著成果,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全社會都要有耐心,給他們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不能急功近利。
從微觀上來講,在製造業追趕的戰術上,“華為模式”是值得借鑒的,可以概括為“立足自主,開放創新”。
結合現實國情,在追趕的具體策略上應該是以我為主,立足自主,但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我們要開放創新。這些年我們科技上有很多進步,有全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奮鬥,但也應該看到,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獲得的知識外溢與思想碰撞很重要,這是全世界範圍內科技進步的規律;還有一些是國外技術的轉移或者並購,這在國際上也很普遍;以及我國在海外學習工作的一些學者、華人回國創業,或者我國公司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引進海外人才,國際人才的流動與利用也很正常。跨國公司近年來紛紛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中國的智力資源。如果我們自我封閉,就不可能發展這麼快。
在處理獨立自主與利用國外資源的關係方面,網路流傳的任正非在2012年的一段講話非常精闢。他說:“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晶片的時候,我並沒有反對買美國的晶片。要盡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晶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做作業系統和做高端晶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美國佔據產業價值鏈的高端,主要靠科技實力與研發投資。1995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0.5%左右,此後逐步上升,到2015年超過了2%。但是1995-2015年,美國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一直是2.5%以上,接近3%。韓國和以色列已經超過4%,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差異(見圖9)。一些國家早就比我們領先,而且一直還在持續投入。基礎研究是應用技術的先導,而中國不多的研發投入中,基礎研究占比與其他國家相比仍然很低。換言之,我們的基礎研發還是很薄弱的。
關鍵字: 製造業全球中國
如何客觀評價中國的製造業?
第一,進步很大,這是實事求是。第二,關鍵環節仍有缺失,核心技術仍有差距。目前我們前有美國等發達國家圍堵,後有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追趕。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的不斷上升,有相當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在往東南亞搬遷。所以,對於中國的製造業,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樂觀。
中國的應對策略建議
根據前述全球製造業基本特點和中國目前的狀況,我認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應該有“四心”:
第一,要有雄心。大國和小國不一樣,中國作為具有悠久文明歷史的社會主義大國,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擁有相對完整的先進的工業體系,這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特別在關鍵的技術環節必須自主可控,有自己的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不能輕易讓人卡住脖子。小國靠賣資源、發展旅遊或集中發展一兩個產業就可以實現發展,但大國不能。
第二,要虛心。儘管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在科學技術和製造業的很多關鍵環節還較為薄弱,比如半導體領域,從設計到生產,從關鍵材料到生產設備,我們都離世界先進水準有很大差距,還需要長期追趕,不能動不動就自滿自大,一定要虛心。
第三,要有恒心。回顧以往,我們曾經有過製造大型民用客機的第一步實踐,本世紀初又再度下決心上大飛機。目標一旦確定,就要堅持做下去,不能隨意改變決心。日韓在半導體產業上追趕的時候,初期也並不順利,曾經虧損很多年,但後來持之以恆,今天的日韓在世界半導體領域中穩占一席之地。我國在這方面基礎薄弱,追趕過程可能較為漫長,甚至出現波折或重大挫折,但一定要有恒心。
在具體的價值分佈上,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通常佔據了高端、拿走了利潤的大部分。
我們分析前幾年很著名的一個案例。我們生產一部iphone,都說是中國出口的,但其實就是由富士康組裝的,中國沒有賺什麼錢。如圖6所示,在整個蘋果手機的售價中,接近60%(58.5%)都是美國蘋果公司的利潤;物料成本占21.9%;而中國得到的部分,是占售價1.8%的勞動成本。所以大部分價值都被美國公司拿走了,美國還在叫屈,說中國出口多了,貿易順差大了,這就是強盜邏輯。據報導,科技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資料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蘋果手機一家的利潤占到了全球手機行業利潤的91%。
全球製造業的特點4:從產業鏈來看,在關鍵環節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國仍然薄弱
雖然中國在製造業增加值上居全球第一,零部件國產化近年來也有了長足進步,但我們在相當程度上還只是“世界工廠”,從產業鏈來看,在關鍵環節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國仍然薄弱。
以積體電路為例。從2014年到2016年,中國進口的前十大商品中,第一大商品就是積體電路,這幾年每年都達2000多億美元。第二是石油,2016年國際油價低迷,當年我們石油進口只花了1000多億美元。每年進口的積體電路中,46%是處理器和控制器,5%是放大器,28%是記憶體。這些都是我國尚不能生產或國內產量難以滿足需求的。近年來媒體報導,日本福島是電子產品生產重鎮,福島一出事故,國內電子產品就缺貨、漲價;三星公司的記憶體供應緊張甚至斷貨,我們的手機記憶體也供不上,連華為公司也因此受牽連;同一款手機用了不同公司的記憶體晶片,導致運行速度不同,等等。最近的中興通訊事件,更是說明晶片等關鍵零部件的缺失,導致我們的脖子被卡。
我們積體電路的自給率水準到底怎麼樣?近些年我們有了長足發展,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2017年自給率估計是11.2%,2016年自給率是10.4%。在中興事件之前,按這幾年的發展速度看,到2020年自給率可能會達到15%左右(見圖8)。中興事件之後,社會上對晶片發展普遍重視,估計自給率會更快地上升。
在民用領域,我國核心晶片的自給率仍然很低。由於民用市場已經形成歐美公司占優的寡頭格局,後來者要想進入和佔據一定份額,難度很大。軍用領域的情況可能相對好一些。
中國國內也做過一個統計,2005-2014年,不同所有制企業出口份額中,國有企業出口每個月大概是100多億美元;外資企業一直都是我國的出口大戶,出口最多,且數量上一直穩步上升,外資企業占我國出口的比重超過了45%(見圖5)。民營企業2009年以來出口增長也很快。
對中國的進出口結構進行分析,根據聯合國提供的資料,2016年,在我國的出口結構中,第一大項是機電產品,占比46%;第二大項是紡織服裝類產品,占比13%;後面依次是金屬製品8%,化學品5%,交通產品5%,其他產品23%。在進口結構中,機電產品占比39%,也排第一位,第二大進口品是礦產品,占19%;後面依次是化學品8%,交通產品7%,金屬製品6%,其他產品21%。從進出口結構中可以看出,我國在機電產品、金屬製品、化學品和交通產品這些領域,既大量出口,也大量進口。這種“大進大出”的方式,既說明我國和國外在同類產品的技術層次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也說明中國深度融入了全球經濟網路。
全球製造業特點3:從價值鏈看,發達國家仍占高端
從價值鏈總體判斷,發達國家仍占高端。“微笑曲線”是按環節分,整個產業鏈條分為上中下游環節,包括研發、生產、行銷、售後服務等等,但增加值(利潤)在各個環節的分佈是不一樣的,中間的生產環節附加值(利潤)較低,兩頭的環節附加值含量(利潤)要高一些。
WTO發佈的《2014世界貿易報告》稱,世界貿易發展正呈現四大新趨勢,21世紀貿易仍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力量。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在各經濟體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全球價值鏈持續擴展,且發展中國家已經更多地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
發展中國家為什麼要融入全球價值鏈?有哪些好處和風險?OECD曾針對非洲的發展現狀做過相關研究,其好處是:第一,能夠創造就業;第二,能夠更好地融入國際貿易;第三,有利於吸引外資;第四,由於融入全球生產網路和全球價值鏈,能夠推動國內的生產網路向高端發展;等等。但與此同時,融入全球價值鏈也有不少風險。第一,容易被鎖定在低附加值的環節;第二,外國投資者的“外溢效應”有限,往往跟所在國隔絕;第三,容易把自己暴露於全球經濟外延性影響的風險中;第四,所在國資源的消耗和外流。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有利有弊,需要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和發展階段來具體權衡。
從製造業就業占整體就業比重來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德日韓基本上一直在下降。韓國這一比例曾經有所上升,但20世紀90年代之後又降下來了。美國則下降得非常厲害,20世紀70年美國製造業就業工人超過整體就業的20%,到2009年時則降到不足10%。這就造成像底特律這樣的“鏽帶”,大量的失業工人對其國內政治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時承諾重振美國製造業,以“用美國人,買美國貨”為口號深得白人工人的擁護。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一是在製造業總量上,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相對衰落;二是在出口產品上中國正逐漸往中高端發展;三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國內製造業就業比重不斷萎縮,製造業趨於“空心化”。中美整體實力接近,中國開始進軍製造業高端,美國等發達國家國內製造業的就業萎縮,共同構成了今天中美貿易摩擦的時代背景。
全球製造業的特點2:總體結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全球製造業的總體結構可以概括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為在全球生產分工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很難說一個最終產品到底是哪個國家生產的。比如某個零部件,可能在一個區域投入勞動與資本生產,形成一個中間產品,然後運到另一個區域進一步加工裝配成為某個總成部分,這些不同地區、不同環節生產的中間產品再運到第三個區域進行最終組裝,最後在所在國銷售或者再出口。其中在每個地點和環節,都分別加入了勞動和資本。所以如何分辨這個產品到底是誰生產以及這個產品的出口貿易量到底算誰的,就成了一件複雜的事,並且產生了很多“國際官司”。比如中美之間的貿易赤字到底應該怎麼算?這是很難精確計算。為解決這個問題,國際上正積極開展以貿易增加值核算為基礎的全球價值鏈研究和一系列資料庫建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蘋果公司iphone手機的生產,它是在全球進行零部件採購與生產,最終在中國的富士康工廠完成組裝,然後再出口到美國,其中富士康得到的增加值比例很小。如果把最終iphone手機的出口量全算成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算成中國的貿易順差,顯然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總體來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跨國公司推動形成了一個全球的生產網路。OECD的一項統計研究顯示,跨國公司等外資在全球的出口和產出中占了相當比例,這些比重從2000年到2014年基本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2014年,跨國公司等外資在全球產出中占12%左右,增加值占10%左右,在出口結構中已超過30%。
賈濤:全球製造業的幾個特點與中國的應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2018-08-02《經濟導刊》7月刊
內容提要:全球製造業的主要特點:總量上“東風逐漸壓倒西風”,結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發達國家仍佔據全球產業鏈高端,中國在關鍵技術環節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薄弱。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在戰略上一定要有雄心、虛心、恒心、耐心;高科技企業要立足自主、開放創新。
全球製造業的特點1:從總量數據看,“東風逐漸壓倒西風”
第一, 1997年,中國僅占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5.5%;此後一直快速上升,到2010年,中國占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8.4%,超過了美國17.3%的增加值比重(見圖1)。此後美國在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份額一直低於20%,而中國卻一直在上升,到2015年,中國已經占到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的26.7%。
第二,1995年以後,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發生了這種力量對比的轉換,從全球範圍來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也發生了力量對比的變化(見圖2)。
從經合組織(OECD)所代表的發達國家俱樂部來看,1995年OECD國家全球製造業增加值所占份額是84.1%,從這之後一直在下降,到2015年已經降低到54.0%;而經合組織之外的非發達國家群體所占份額一路上升,到2015年已經達到46.0%,雙方比重已比較接近。按此發展趨勢,未來非經合組織國家在全球製造業增加值中的份額超過經合組織國家,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分析比較中美出口產品的結構(見圖3)。
首先,分析中美出口產品中高技術產品的比重。
(1)、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本國製成品出口的比重。2000年美國的比重非常高,達到33.7%,此後逐年下降。而2000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占製成品出口的比重僅為19.0%,2008年已經接近美國,2009年超過了美國,目前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占製成品出口的比重一直維持在25%左右。而美國這一比例已經不足20%。
(2)、中美出口的前三大產品的比較。根據表1,中國2014-2016年的前三大出口商品,第一是電信設備,第二是資料自動處理設備,第三是積體電路。而美國2014-2016年出口量第一的是雜項產品,第二是石油製品,第三是汽車。當中美貿易爭端剛起時,很多人對目前中美出口產品結構有所疑問,到底“誰是工業國,誰是農業國?”
(3)、製造業就業占整體就業比重。對於整個發達國家來說,無論是美國,還是傳統的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或是後發展製造業強國韓國,從就業情況上來看,他們的製造業都存在一定的“空心化”現象。
軍力=人員+裝備.按你的理論,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應該吊打日本,結果呢?
軍力=人員+裝備,雖然不能很嚴格反映實際軍力,但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因為採取的無量綱計算方法,我們分析一下,人員最主要比較數量,當然還隱含的士氣、組織能力等因為沒法具體量化,所以雙方都不計算,算是一種折衷。裝備就是比較各類武器的數量、架次、噸位等。這兩者之和也因為有權重的關係,不可能完全一樣。具體數量我不清楚,我假設一下,朝鮮戰爭時,中國的軍隊總數是400萬,美國是200萬,然後人員的權重占0.6,裝備的總數中國假設有100個單位,美國有2000個單位,裝備權重為0.4。剛中國的軍力=400*0.6+100*0.4=280,美國的軍力=200*0.6+2000*0.4=920。美國的軍力是大大超過中國的。但朝鮮戰爭只是雙方的局部戰爭,而不是雙方的全面戰爭,那麼,中美兩國的軍力比在這裡是不起作用的,起作用的是朝鮮戰爭雙方投入的軍力比,然後還要考慮雙方的士氣、軍隊組織等各方面的能力。
甲午戰爭時期,日軍實力明顯強於清軍 ,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方無論在品質和數量上都佔優勢~
甲午戰爭:人數 戰艦 噸位 火炮 魚雷發射管 編隊航速
清軍 2126 12艘 34466噸 大小火炮195門 27具 14.5節
日軍 3916 12艘 40840噸 大小火炮268門 36具 10.2節
說什麼甲午戰爭清朝實力遠超日本,那是地攤文學
印度的軍力是以色列的4.07倍,這好像也不是什麼需要加感嘆號的結論吧?軍事資源不是軍事人員+軍事支出,那麼應當是什麼,校友能教我嗎?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是因為它歷史上的軍事支出多。美國的軍事實力強,是因為它過去30年一直都保持軍費第一的位置。人員+裝備,這是評價軍事實力的最基本的依據,不知道荒謬在哪裡?
胡院長的測算方法,不能說沒有缺陷,不是說不能批評,但好歹得用專業的水準來批評吧?洋洋灑灑列了8條,就沒一條有一點專業常識的,你也好意思談專業二字?
相關新聞
中美貿易戰,有些同志啊(楨: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實在是想中國崩潰都想瘋了!
600對2000就是打不過?貿易戰從不是數量對比那麼簡單
回應
看看這些聯名的基本都是祖國送出去不願回來入了美籍的,啥時候開始關心中國的事了?他們怕的是清華以後培養出的人愛國有骨頭,讓他們活成笑話。
跟裝睡的人您永遠解釋不通,且等美國認慫那天再打他們的臉……
必須打不過,否則怎麼又底氣建設美國清華大學呢
尼瑪,我好不容易才從中國來到美利堅,你現在說中國要超過美國了,這叫我如何自處啊。可以理解清華校友內心這種複雜感受。哈哈。
跟那些擠破頭出去在外混這麼多年,發現比不過當初留在家鄉成為新土豪的小夥伴,心態失衡。呆在海外天天聽海外媒體,認識也僵化了,對於有些腦子不活一門心思打工的工科生可能更是如此。
我第一次看到胡鞍鋼的結論也不敢相信,好多人評論中國成立新的戰略恐嚇局了。跟據兩國納稅基準對比很明顯的是中國存在眾多不納稅小規模個體工商戶,也就是隱形經濟,而中國的計算GDP是根據上稅來計算的。也就是說不納稅國家不統計GDP,因此國家正常統計資料上調二十個百分點才真正接近事實規模。
【6】作為工科出身,胡院長應該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關於指標選取、指標歸類與權重設置、尤其是未納入品質等的致命缺陷,一再強調其“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國家各類資源的變化趨勢,在計算中卻不考慮指標隨著時間因素所發生的變化。比如水資源,1990年和2013的水資源,中國、美國的數字都沒有變化。我相信美國的水資源可能是沒有太大變化,但胡院長敢說中國2013年的河水湖水和1990年的河水湖水比較沒有發生巨大變化?胡院長計算過現在還有多少河水湖水是還可以喝的嗎?
水資源分為一類水至五類水,還有劣五類水,可惜的是,國際上評價自然資源的時候,沒考慮這麼細。就像討論森林覆蓋率的時候,不會分這是松樹還是柏樹一樣。找這個破綻,不外乎想多湊出幾條理由來,你不覺得這樣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嗎?
【7】我們還沒有討論各項統計資料的準確性,比如天津、東北的GDP突然擠掉大量水分,這個胡院長應該比我們有更多資料。
這一條真是不可證偽的,只要否認統計資料的真實性,那麼一切都不用再討論下去了。就比如有人言之鑿鑿地說日本還有一個“海外的隱蔽日本”,擁有XXXXXXX萬億美元的GDP,既然是隱蔽的,當然你是不知道的,至於我為什麼知道,哼哼,我憑什麼告訴你?中國的GDP向來是低估而非高估,這是聯合國統計署的結論。事實上,從鋼鐵產量、發電量、基建規模等指標來看,中國的GDP遠非現在這個水準。天津、東北擠水分,更多是經濟之外的原因,其實國際上也有一種觀點是認為應當用實物量來衡量經濟水準的,而中國的實物量產出如何,校友心裡沒數嗎?
【8】一個國家的國力,不應該是這樣計算出來的,一個計算模型起碼要經過多重測算吧?比如套用“軍事資源=軍事人員+軍事支出”這麼“簡潔”的計算模型對印度、朝鮮和伊拉克軍事力量進行測算,應該很容易看到其計算模型的荒謬,比如印度軍人127萬,俄羅斯113萬,印度軍事投入是535 億美元、俄羅斯 491億美元按照胡院長的模型計算,印度軍事實力是俄羅斯的 1.1 倍。以色列軍人18萬,軍事投入140億,印度軍力是以色列的4.07倍!胡院長你們做過這種簡單測算嗎?胡院長您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在說笑嗎?
上圖是胡文的指標體系構成。經濟資源占0.2,人力資源0.1,自然資源0.1,這個比例有錯嗎?GDP和水資源是二級指標,它們的權重是相對於各自的一級指標而言的,在同一個一級指標之下,二級指標的權重之和是1,所以拿GDP的1.0和水資源的0.33相比,這壓根就不是一碼事好不好?知識技術資源占0.2,比例與經濟總量相當,並沒什麼錯誤,總不能知識技術資源占0.8吧?在知識技術資源裡,分為四個專案,自然是各占0.25,依校友的愚見,1除以4應當出來2.8才正確?
【3】胡院長的計算模型,就是17個指標占比乘以一個權重,然後求和,寫出來公式 NSR = ∑( ai × Ri) 看上去花裡胡哨的,其實就是一個小學程度的公式。
美國喬治城大學戰略研究所主任提出來的克萊因方程:P=(C+E+E)(S+W). UNDP的人類發展指數:教育+預期壽命+人均GDP. 恩格爾係數:食品類支出/總消費支出.美國社會健康協會指數:ASHA=就業率×識字率×平均預期壽命×平均GNP增長率/出生率/嬰兒死亡率……都是小學程度?
【3】胡院長有意忽略指標的計算品質,假設一個美國士兵和一個伊拉克或者尼泊爾士兵的戰鬥力都是 1:1。胡院長,是您糊塗還是我木訥?
一個美國士兵的裝備是10萬美元,一個伊拉克士兵是1000美元,戰鬥力的確不同。胡院長的模型裡包含了軍費支出,有哪不對的?你非要說美國士兵是為民主而戰,伊拉克士兵是為專制而戰,所以戰鬥力不同,……你確信自己不是在談宗教?
【4】實際上,胡院長非常清楚這個計算模型中沒有計算品質的嚴重缺陷,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指標無法反映軍事資源的品質…“。這是這個計算模型的致命缺陷,為什麼仍然要這樣計算?是有意的嗎?
胡院長是畫蛇添足,因為這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嚴重缺陷”,品質本身就是能夠折算成價值量的,一枚戰斧價值多少,本身就包含了它的技術價值,總不能算兩遍吧?
【5】胡院長的計算模型中,還有一個需要請教的問題,各項指標是否可以直接相加?文章說採用的是無量綱的比重法,計算各國主要資源占世界總數比重,不同指標的占比直接相加,相當於把一個國家的麻雀占比數和諾貝爾獎占比數直接相加,您不覺得這樣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嗎?請胡院長指教。
無量綱化處理是國際慣例,如果這是不科學,只能說這個行業本身就不科學。人類發展指數(HDI)是用教育+壽命+GDP,你去說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不科學甚至有點無聊?外行不要瞎咧咧,行嗎?
【1】胡鞍鋼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第1期,標題是“對中美綜合國力的評估 ( 1990—2013年)”。讀完,感觸頗深。文章選取了中美在 8 個方面的資源類型進行計算,每個資源類型選取了1-3項指標,總共17個指標,比如:軍事資源,選取的是軍事人員在全球的占比,和軍事支出全球占比。知識資源,選取的是互聯網用戶、本國居民專利申請數、和R&D支出.國際資源,選取的是出口商品金額、進口商品金額自然能源,選取的是商業能源使用量、農業種植面積、水資源. 胡院長作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用納稅人的錢做的研究,而且可能對國家宏觀管理有影響,胡院長是否可以再詳細說明一下這17個指標的選取標準?比如知識資源,為什麼最反映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指標如諾貝爾獲獎人數占比不納入指標,卻把互聯網使用者這種以玩網路遊戲為主的數位納入指標?中國麻雀多,胡院長會考慮選取麻雀數量作為自然資源的計算指標嗎?這東西外國少。
互聯網用戶數、專利申請數、R&D支出,是國際上衡量科技水準的公認指標,世界銀行編撰的《2010年世界發展指標》5.13“科學與技術”一項中,用的就是R&D支出、專利申請數、高科技出口等指標,5.12“資訊時代”一項中,用的就是日報、電視、互聯網等指標。至於說諾貝爾獎人數占比,恰恰不是一個衡量標準,這就像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的體育鍛煉水準,不會用奧運會金牌數來算,而是用全民健身的指標來算。 校友喜歡說麻雀,那麼我可以告訴校友,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態保護狀況,不是用擁有多少只朱鹮來計算的,而是用擁有多少麻雀、烏鴉來計算的。 最早德國學者富克斯提出強國公式,就是三個指標:人口數、鋼產量、能源產量,還真沒考慮什麼諾貝爾獎。
【2】和指標相關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是“權重”,就是這個指標在計算模型中所占總數的比例。粗看 8 個資源類型的權重都是 0.1 – 0.2 之間,其實看 17 個指標的權重,就看出作者這樣分類的“苦心“了。GDP 和總人力資本都是占1.0,而知識資源的R&D 支出僅占0.25,農業種植面積和水資源都是只有0.33 等. 建議胡院長修改一下,自然資源只要一個指標就是麻雀,這樣應該可以算出中國的自然資源是全球總和,區區美國的自然資源差我們千百倍。
沙燁:中國崛起的歷史正義面前,先生們別犯糊塗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2018-08-04觀察者網
貿易戰槍聲一響,嚇到了不少人。中國社會上多出了不少對自身崛起的“清醒”質疑和反省:我們是否感覺太好了?姿態太高調子太高,招惹了美國人,驚醒了特朗普?針對清華大學一教授三年前年寫的對中美綜合實力評估的文章,有中國學者竟稱:說出中國第一,簡直誤國誤民。挖出胡教授三年前的文章,行圍毆之勢,知識人的行為讓人驚訝。
相關新聞
真替清華悲哀!佔有國家那麼多優質資源,卻培養出了一堆“蠢”才。
回應
不蠢,倒是非常聰明的極端利己者。中國人的反擊,傷害了他們這些人的切身利益。
不是說學術/言論自由嗎?胡鞍鋼教授說了一句“中國超過了美國”,讓一些人心裡受不了了,口誅筆伐,有這個必要嗎?事實上中國在工業領域確實超過了美國。中國高鐵、鋼鐵、家用電器、民用造船,哪一項都大大超過了美帝。只是在一部分高技術領域還落後於美國罷了,比如晶片。中國市場也比美國大,中國一年賣出手機5億部,美國賣出1.7億部;中國汽車賣2900萬輛,美國賣1700萬輛,沒超過美國嗎?胡鞍鋼教授講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大部分已經定居美國的二十幾個清華畢業的人員,聯名要求中國政府撤職清華胡鞍剛教授。這事怎麼看都覺得不太對頭,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這些定居美國或已經加入美籍的清華的畢業生其實是怕利益受損,所以才這麼攻擊胡鞍鋼.
外行批判內行的典範——評清華校友反駁胡鞍鋼
批判一個模型,要有點專業常識。有朋友跟我說,有人有理有據地批駁了胡鞍鋼,叫作《淺談胡鞍鋼的全面超越論》,作者某某,據說是清華80級校友。
以下讓我們鑒賞一下清華80級校友的水準(藍字【】是原文,黑字是我的點評)
胡鞍鋼院長提出的中國全面超越美國的研究成果(中國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到2016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掀起社會和輿論的大波,因為這些結論與我們的感覺相差太遠。
感覺相差太遠並不奇怪,因為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1980年,那是一個中國只能跪著的年代。跪久了,不習慣站著了。
回應
有些東西,高善文稍微翻翻財報就知道,他不翻。以他的身份,讓手下人去查資料也很簡單,他不查。來看看美國的吧。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與德克薩斯大學的資料,2010年至2013年,美國聯邦政府對於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補貼從88美分/千瓦時降至67美分/千瓦時;2016年再降至10美分/千瓦時。2010年至2013年,對風電的補貼從5.7美分/千瓦時降至3.4美分/千瓦時;2016年降至1.3美分/千瓦時。預計到2019年光伏補貼為7美分/千瓦時,而風電補貼略有回升,為1.5美分/千瓦時。雖然每單位可再生能源補貼在下降,但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的擴大,美國聯邦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總額大幅度增長,從2010年的86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132億美元。我不知道高善文怎麼有臉的?連求真的精神都沒了,這首席真是好做。
高善文就是一個徹頭徹尾被西方經濟學教科書洗腦、完全沒有獨立分析能力的所謂經濟學家。他偶爾的誤打誤撞的預測並非源於他有多少乾貨,而是因為他是周小川的學生——換句話說,他是靠小道消息搞所謂的預測。對比一下,自周下臺後,高善文靠譜過嗎?另外,安信證券在國內投行中算個什麼檔次? 高混了這麼多年,也只能在安信混了。
這文章有啥實質?說了一堆口號,就是沒分析分析產業,光伏產業打敗歐美可能是不單靠補貼,但這個產業目前能存活就是靠的補貼,我敢說補貼取消,產業驟死,為什麼,你會投資一度電成本就1塊5的項目嗎?
看都不看就噴,現在度電成本已經降到0.4元,你不認識字嗎?
https://www.guancha.cn/kuloudabaitu/2018_08_03_466721.shtml
正因為中國人民這種吃苦耐勞的民族性格,才讓過去十年擁有人口紅利的中國,可以取得近乎奇跡的發展成果。
而現在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中國產業需要升級轉型才能維持高速發展。所以中國製造業已經發展到一個新局面,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要讓中國製造業掌握核心技術,讓中國製造從低附加值產業,上升到高附加值產業。而中國製造2025這個目標,無疑直接威脅了美國最核心利益。這才是目前中美貿易戰爆發的核心緣由。如果中國宣佈不搞中國製造2025了,那美國絕對會立即停止貿易戰。但這可能嗎?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朝發達國家,乃至世界第一經濟體邁進,必須經歷的階段。所以不管多麼悲觀的言論也好,投降派也好,歸根結底,只要中國繼續搞中國製造2025,繼續搞產業升級,那麼中美貿易戰就是不可避免的,除非美國甘心拱手讓出自己老大的地位。
因此,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這時候不能過度悲觀,更不能當投降派,覺得中美貿易戰中國必輸,美國必贏。的確,我國要打贏這場貿易戰很難。但是,我認為,不要小瞧中國領導層的智慧,不要小瞧中國企業的實力,更不要小瞧中國人民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超過十億的工業國,這就是我國打贏這場貿易戰最大的底氣。我國有足夠的內需,去扛過這場貿易戰。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我們打輸了這場貿易戰,中國經濟就會跟簽了廣場協議的日本一樣倒退十年,到時候誰的日子都不好過。我作為比較樂觀的一介散民,只能堅定地希望中國能贏,而不是一天到晚十分悲觀地認為中國必輸。今天寫下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最近看到太多悲觀的言論,太多投降派的說辭,一時憤慨才熬了一個通宵寫出來的文章。
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的文化,有足夠的底蘊和智慧去面對任何難題。在過去幾千年的時間裡,中國只有鴉片戰爭之後的兩百年,因為遭遇世紀苦難才把世界第一寶座拱手讓人,而其他數千年時間裡,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我堅信,早晚有一天中華民族必然會重回世界民族之巔。
而目前佔據世界光伏超過70%產能的中國光伏產業,如果保持這個發展趨勢,又將從這個未來可以達到上萬億元的巨大市場裡,獲取多大的利益蛋糕,這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正因為光伏產業的前景太過於美好,所以十年前歐洲才會出臺高額的光伏補貼,日本才會在2012年接力歐洲出臺高額光伏補貼。
但是,歐洲、日本、美國,他們先後出臺的高額光伏補貼,最終都成為了壯大中國光伏企業的糧食,這是世界所有產業裡,極少出現的奇特景象。
美國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打壓新能源,發展石油戰略,就是試圖遏制中國的清潔能源戰略。
但悲哀的是,國內大量的經濟學者,包括普通民眾,對於清潔能源,對於光伏,有一種頑固的成見。
以至於像高善文博士這種金融專家,因為只對光伏產業一知半解,就可以輕易武斷地認定我國光伏企業是靠中國政府補貼才打敗歐美國家的。
還有很多普通民眾帶著十年前的陳舊觀點,用有色眼鏡認為光伏是個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
7、結語
我國光伏企業,是中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過去二十年,中國製造業,正是憑藉這種價格成本模式,迅速殺入一個行業,把成本做到最低,然後用白菜價的產品擊垮強大的海外對手。才讓中國一步步成為現在的世界工廠。過去十年,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為全球生產了大量的價格低廉的工業產品、日常用品。這是保證世界經濟通貨膨脹增長維持在一個較低水準,讓世界消費者可以用充足的購買力去進行低廉的消費。這是我國企業,我國製造業,為全世界經濟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製造業,在過去十幾年裡,幾乎每進入一個行業,都能把產品價格做到白菜價,然後擊垮對手。
按照高善文博士的陰謀論觀點,豈不是中國政府對中國製造業的每一個行業都進行補貼,才能打敗歐美企業?但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雖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不掌握核心技術,比如都是集中在低附加值領域。
但中國製造業,過去十幾年能在不同行業去擊敗歐美對手公司,靠的是中國企業自身的內功,靠的是中國人民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民族性格。
而不是高善文博士認為的,中國企業僅僅通過中國政府干預扶持,通過補貼才能打敗外國公司。
光伏多晶矽料從十年前的400美元/公斤,下降到現在的12美元/公斤,降幅達33倍。光伏元件價格從十年前的35元/瓦,下降到2元/瓦,降幅17.5倍。光伏發電價格從十年前的4元/度,下降到現在的0.4元/度,十年間,整整下降了十倍!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價格下降這麼多之後,在目前可以預見到的光伏技術路線,未來光伏價格還能進一步下降!光伏未來已經可以預見到一批新技術的革命,比如說FBR顆粒矽、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鑄錠單晶、鈣鈦礦、HIT等等都是未來可能引發光伏材料革命,讓光伏成本再度大幅度下降的技術革命,可謂是技術百花齊放的局面。
而讓世界光伏產業,能達到現在這個局面的,中國光伏企業的貢獻最大。
如果沒有光伏企業,現在世界光伏價格絕對還是高居不下,光伏發電不可能跟火電有競爭性可言,這只會導致光伏發電只能存在于小範圍應用裡,而不可能大規模推廣。最近三年,海外光伏裝機量一直保持一個十分穩定的增長,正是因為在海外市場,很多國家都通過良好的日照條件以及低比例的非技術成本,早早已經實現了光伏平價上網。包括美國、印度、墨西哥、沙特等地方,光伏發電價格,甚至都低於0.2元,遠低於當地的火電成本。這使得今年全球出現了像墨西哥、東南亞、南美等光伏新興市場。一些以前對光伏發電不感興趣的國家,紛紛都開始大規模裝機太陽能發電。才讓海外市場的裝機量,在面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整個海外市場裝機量依然穩步增長。而我國由於土地稅收等非技術成本過於高昂,所以我們自己的發電成本還處於0.4元-0.5元的平價上網臨界點。但是,即使531檔出臺,在國內光伏平價上網的臨界點取消了光伏補貼,導致國內導致光伏裝機量驟減。但是最遲明年,在非技術成本過高的我國,依然可以實現平價上網,讓光伏發電成本低於0.4元/度,實現在不需要補貼,就可以跟火電競爭的可能。到時候,我國光伏產業裝機量,必然迅速回到2017年水準,然後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是建立在光伏價格持續下降所帶來的不可逆的趨勢。
2015年,海外光伏新增裝機量37.8GW;2016年,海外光伏新增裝機量35.46GW;2017年,海外光伏新增裝機量48.94GW;2018年,海外光伏新增裝機量65GW;這就是目前海外光伏市場,乃至全球光伏市場,光伏發展的一個趨勢。所以,到2050年光伏累計裝機量達到4700GW,絕非一個幻想,而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可能。
中國本身在能源資源上有著極大的劣勢。中國雖然煤炭資源豐富,但石油儲量並不豐富,跟美國更沒得比。而煤炭是個已經被世界發達國家所拋棄的低效能源,中國難道還抱著煤炭過一輩子嗎?中國目前煤電發電占比仍然高達74%,遠高於發達國家26.4%的比例。我國過去幾十年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對我國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另一方面,我國石油資源貧瘠,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而我國汽車數量飛速增長,城市因為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加劇,每年霧霾都是中國人心痛的話題。這種種因素都決定了,我國絕不可能去大力發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因此,我國領導人很早就提出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將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我國的發展戰略。更是在去年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戰略發展思想,目標要在2020年將我國煤炭消費降低到58%以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所以,發展光伏產業,符合我國能源戰略需要,也是我國未來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們國家石油儲量不豐富,如果不搞清潔能源,還去拼命發展石油煤炭,那麼這無疑會讓坐擁豐富石油儲量的美國,天然處於不敗的地位,這中美貿易戰就更沒的打了。這就我們國家為什麼要如此耗費鉅資是扶持清潔能源產業,去扶持電動汽車產業。能源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我國的能源戰略,必然要豐富能源結構,降低煤電比例。所以,發展諸如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就成了我國目前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而且,在所有清潔能源裡,相比水電容易破壞生態、核電存在高風險、風電對場地要求大。
光伏具備著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具備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光是無窮無盡的,這使得只要光伏發電成本足夠低,光伏元件就可以裝滿地球每一個角落空地和屋頂。而且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光伏作為間歇性能源的不穩定性,對電網穩定的衝擊,會得到極大的緩解。甚至由於峰穀電價的緣故,光伏+儲能還可以解決高峰期用電緊張,低峰期用電浪費的大難題。所以,世界絕大多數權威機構,對於光伏產業的前景都是極為看好的。
截至2017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為403GW。而機構預測,到2050年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4700GW,為現在規模的十倍!屆時,光伏發電占全球發電占比,會從現在的2%,提高到目前正常發達國家所達到的16%的水準。
光伏裝機量如此巨大的提升,得益於光伏產品價格的快速下降。
在前不久,保利協鑫與國家半導體基金合資的鑫華半導體,在國內率先生產出純度高達11個9的電子級多晶矽,並出口韓國半導體企業,填補了我國在半導體產業最上游電子級多晶矽的空白。正是這樣的研發實力,才讓保利協鑫這十年來,一直讓自己的多晶矽生產成本保持在比多晶矽價格更低的水準上,才能讓保利協鑫從2008年一直活到現在。
為什麼保利協鑫活下來,無錫尚德倒了,歐美企業倒了?其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技術有研發實力。這兩個構成了光伏企業的內功,是確保光伏企業能夠在殘酷的產業淘汰中活下來的根本保證。所以,高善文先生說中國光伏企業能打敗歐美企業,完全是靠政府補貼扶持,完全是無稽之談。
6、世界需要光伏,中國需要光伏
今年,異常高溫現象席捲全球,讓那些因為石油利益集團,而不停宣揚溫室效應是騙局的專家學者無地自容。最近,我國多地高溫破7月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連續17天發佈高溫預警;北極圈內的氣溫都達到了30℃,加速北極冰川融化速度。連挪威這樣的北歐國家氣溫都高達33℃!
人類自從進入工業化社會後,二氧化碳排放量劇增,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溫持續提升是完全不需要爭辯的事實。然而以美國為首的石油利益集團,卻罔顧事實,在最近兩年編造溫室效應是騙局的言論。甚至在去年,美國悍然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讓全球碳排放減排之路遭到重創。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註定會讓特朗普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美國為什麼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原因很簡單,因為石油利益。
美國自從葉岩油革命以來,石油儲量和開採量劇增,截止目前美國日出口原油已經高達300萬桶,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成為世界第三大原油出口國。正因為這巨大的石油利益,讓特朗普上臺後,大力扶持本國石油產業,不停發動石油戰略,而不停打壓本國新能源產業,這其中也包括光伏產業。甚至特朗普在今年1月份,就先于中美貿易戰的301法案,通過301法案對中國光伏產品單獨加征30%的關稅。擁有巨大石油儲量的美國,他可以發動石油戰略,打壓新能源。甚至可以不顧地球環境,不顧溫室效應這個事實,不顧低碳減排是大勢所趨,硬是要逆時代潮流搞石油戰略。
那麼中國呢?
2006年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以精准的眼光看上了光伏產業,直接從火電行業切入了光伏產業,投資70億元建設1500噸的多晶矽產能。2007年,面對價格開始瘋漲的多晶矽,朱共山又以驚人的魄力,在業內率先瘋狂擴產,將多晶矽產能從1500噸,擴產到驚人的1.8萬噸!在2008年,保利協鑫有上萬噸多晶矽產能投產的時候,正好趕上多晶矽價比黃金最瘋狂的行情。這使得在2008年,保利協鑫的多晶矽產能佔據國內一半,毛利率超過70%!這驚人的賺錢效應,吸引了當時一大波光伏企業跟風擴產。然而這些跟風擴產的企業,最後結局都不怎麼樣。其中就包括賽維LDK和無錫尚德這樣的巨頭。像賽維LDK在2008年宣佈擴產後,一直到2011年其1.5萬噸的多晶矽產能才投產,投產的時候剛好碰上2011年的多晶矽暴跌。所以,賽維LDK最後的結局就不言而喻了。
而保利協鑫則恰恰相反。
在2008年多晶矽最瘋狂的時候,朱共山卻依然保持極為清醒的頭腦,他沒有被價比黃金的多晶矽沖昏了頭腦,他很清楚這麼貴的多晶矽只是暫時的。所以,保利協鑫開始不停探索降本之路。僅2009年一年,保利協鑫的多晶矽的生產成本就從2008年底的66美元/公斤降至2009年底的39.4美元/公斤。又過了一年,到2010年底的時候,保利協鑫的多晶矽生產成本已低至22.5美元/公斤,被視為業內最低成本。這樣低廉的成本,才讓保利協鑫在2011年的多晶矽暴跌之中,活了下來,成為極少數從2008年活到現在的光伏企業,並成長為光伏龍頭企業。去年,保利協鑫多晶矽料產能7.5萬噸,為世界第一,並生產了世界1/4的多晶矽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生產企業。
為什麼保利協鑫可以從2012年的光伏倒閉潮裡活下來,還能成為世界光伏企業龍頭。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技術革新。保利協鑫是一家十分重視技術研發的企業。保利協鑫每年都能通過工藝技術優化降低10%左右的生產成本,這是保利協鑫跑贏光伏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這成為公司盈利不斷攀升的法寶。協鑫集團每年都會拿出營收3%投入研發,遠高於正常製造業水準。時至今日,協鑫集團的研發團隊有7位中科院院士、18位教授級高工為智庫,近3000名國內外研發人員為骨幹的研發團隊體系;取得各種專利發明、智慧財產權2000多項,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主導或參與制訂53項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研發領域重點覆蓋半導體、光伏納米複合材料、儲能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多能微網等二十多項新能源前沿科技。
但為什麼2012年光伏產業倒閉潮,中國有一些企業活下來,並最後成長為世界光伏中心,而歐美企業反倒是全軍覆滅?這是因為,歐洲補貼取消是外因,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企業內功。2012年,全球光伏企業因為歐洲補貼取消,倒閉了超過一半企業。能活下來的企業,都是生產成本最低的企業。所以,能不能活下來,完全取決於企業的內功。這個內功,就是企業自身的技術水準高低,是企業的生產成本高低。歐美光伏企業生產成本比中國光伏企業高,在這樣的倒閉潮裡被淘汰,有什麼不服氣的?
歐美光伏企業,人工成本高,土地成本高,製造成本高,這些製造業成本核心因素,歐美光伏企業都不能跟中國光伏企業比,所以歐美光伏企業會被中國光伏企業打敗是必然的。因為光伏產業作為前期要靠補貼存活的產業,對價格和成本敏感度,遠高過於其他產業。所以,只有生產成本最低的企業,生產技術最好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光伏產業裡活下來。這決定了歐美光伏企業,從來都不具備跟中國光伏企業競爭的可能性。因為中國製造業環境的優勢,使得中國製造業,不管哪個行業,不管有沒有補貼,製造出來的產品成本都是世界最低。中國也是因此才成為了世界工廠。所以,中國光伏企業,生產成本比歐美光伏企業低是必然的,這也導致歐美企業不可能在對生產成本這個極度敏感的光伏產業裡,競爭過中國企業。
高善文先生說是中國光伏企業是靠中國政府扶持,才打敗歐美企業,完全是無稽之談。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看看我們中國自己光伏企業。如果說中國光伏企業是因為中國政府扶持,才能打敗歐美企業。那理論上2012年光伏產業倒閉潮,就不會讓中國光伏企業同樣倒了一大批企業,其中不乏國內產業龍頭。無錫尚德、賽維LDK,這些2008年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光伏龍頭,最後都在2012年倒閉破產了。像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2006年還因為瘋狂的多晶矽行情,成為了中國首富。但最後無錫尚德這個絕對巨頭,依然在2012年的光伏倒閉潮中,宣佈破產。
這說明2012年光伏倒閉潮,並非只針對歐美光伏企業,對中國光伏企業也是如此,這是一視同仁的。不管歐美企業,還是中國企業,只有那些生產成本做到最低的企業,最後才存活了下來,比如說現在的光伏龍頭企業保利協鑫。
同樣作為光伏龍頭企業,保利協鑫卻上演了跟無錫尚德完全不一樣的劇本。
2007年,中國多晶矽料產能還幾乎為0。2008年,以保利協鑫為首的中國企業,面對價比黃金的多晶矽,開始瘋狂投產。這使得2008年的中國多晶矽產能,直接暴增到2萬多噸。而到2011年,中國的多晶矽產能已經劇增到14萬噸。這樣的產能瘋狂擴張,是導致光伏多晶矽料的價格雪崩下跌的原因之一。而一大波歐美企業,在這樣的的多晶矽料暴跌之中,幾乎全軍覆滅。
那麼問題來了,2008年的中國多晶矽料擴產潮,難道是中國政府主導的嗎?答案是否。
中國政府並沒有去行政干預2008年的中國光伏擴產潮。事實上,中國光伏產業90%都為民營企業。特別是2008年的時候,國內排名前五的企業,全部是民企。所以高善文說光伏企業別後有廉價的銀行信貸,完全是無稽之談。說中國政府通過補貼扶持,讓光伏產業產能過剩,通過低價傾銷擊垮歐美企業,純屬陰謀論。事實上,2008年中國光伏擴產潮的唯一原因,就是價格高達400美元/公斤價比黃金的多晶矽巨大的賺錢效應。
當時多晶矽瘋狂到什麼程度?
業內當時流傳“擁矽為王,達產成金”的說法。很多企業為了趕緊投產,許多多晶矽製造設備,都是直接空運過來的。當時生產多晶矽,就等於是在製造黃金。但是,造成多晶矽價格高達400美元/公斤的原因是什麼?正是當時歐洲高額的光伏補貼政策帶來的。
所以,實際上我們稍微捋順這個邏輯是這樣的。
2005年歐洲出臺高額光伏補貼政策→導致2006年開始多晶矽價格暴增→導致2007年中國企業瘋狂擴產多晶矽→導致2011年光伏價格暴跌→最後生產成本不如中國企業的歐美企業,幾乎全軍覆滅。
並且由於2011年導致光伏價格暴跌的,不單單因為中國多晶矽產能過剩,還因為歐洲在2011年開始逐步取消高額光伏補貼,從而導致光伏價格暴跌,從而導致2012年光伏產業倒閉潮出現。
所以,不管最早歐洲高額光伏補貼帶來的高價多晶矽,還是2011年歐洲取消光伏補貼導致多晶矽價格暴跌。歐美光伏企業全軍覆滅的原因,反倒一直是歐洲的補貼政策帶來的。
所以,綜上所述,因為光伏產業的規模化降本效應,導致光伏初期發展離不開補貼,否則沒補貼就一定發展不起來。只有當光伏產品的度電成本低於0.4元/度,足以跟當地火電價格競爭的時候,光伏才可以不需要補貼,健康持續地發展。因此不管歐洲,還是日本,或者美國,都先後出臺了光伏補貼政策,補貼這並非我國所特有的計劃性市場經濟產物,只要有需要,自由化的市場經濟,也依然會有補貼這種東西。
5、補貼是產業發展外因,光伏企業存活來自內功
我們需要明確知道一點,世界上不管哪個國家的光伏補貼政策,都是補貼在用戶身上,而非補貼在企業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通過補貼去使用光伏發電,刺激光伏發電的需求,才能讓光伏產業有製造產品的需求動力。通過這樣做,來培育光伏發電這個市場。所以,最早的德國光伏補貼政策,也是補貼在德國居民身上,而不是補貼在中國企業身上。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什麼德國補貼自己國家的居民,最後卻把中國企業發展起來了呢?因為世界貿易。中國企業生產的光伏元件,可以通過世界貿易賣給德國市場,讓德國居民用上中國製造的光伏元件,再去領取德國政府的補貼。所以,實際上可以看出,德國政府的補貼,最後似乎都便宜了中國企業。
那麼問題來了,德國政府不可能不去偏袒自己國家光伏企業,而去偏袒中國企業。為什麼,最後歐洲的光伏企業幾乎全軍覆滅,反倒中國的光伏企業成長起來了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生產成本降低速度,遠遠甩開了歐美同行。所以2007年-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實際上是靠歐洲補貼發展起來的。而絕非高善文先生所說的,中國光伏企業是靠中國政府補貼才發展起來的。
所以,這裡我就納悶了,歐美企業憑什麼認為輸得心不服口不服?
大家都是拿同樣的補貼,面對同樣的市場。你自己生產成本高,競爭不過中國企業,就到處為自己失敗找藉口,有意思嗎?正是2008年中國企業全面介入擴產多晶矽生產後,多晶矽價格,才從2008年最高400美元/公斤,下降到2012年初的20美元/公斤。短短4年間,就下降了20倍!
下面這圖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國企業的威力。
光伏產業具有最大的特徵就是規模化經濟和技術革新帶來的成本快速下降。擁有這樣的技術前景,才使得全球過去二十年,主要發達國家,都在初期對光伏產業進行大力度的補貼。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就算是高善文先生最推崇的歐洲自由化市場經濟,在光伏市場初期,也是通過高額補貼,才把光伏產業發展起來的。
2005-2008年:德國在2004年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不同應用種類和規模的上網電價,以及上網電價的年降幅,導致德國光伏裝機量大幅增長。西班牙亦在2005年推出上網電價政策,極大促進了西班牙光伏市場的發展,2008年一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5GW。德國、西班牙等市場的爆發帶動全球光伏需求在2005-2008年迎來一輪向上的週期;當時,德國和西班牙為首的歐洲國家,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力度,是近幾年中國補貼力度的數倍!由於超高額度補貼,這導致2008年多晶矽料價格,瘋狂漲到400美元/公斤!所以,2008年是光伏產業最瘋狂的年份,而這是歐洲這個自由化市場經濟,對光伏產業的高額補貼,所帶來的結果。
我想問高善文先生,為什麼歐洲這個自由化市場經濟,也會存在補貼這個被您所厭惡的事物存在?並且除了歐洲市場外,在歐洲2011年宣佈將逐步取消光伏補貼,導致光伏價格暴跌後,日本市場,這個同樣被高善文先生所推崇的自由化市場經濟,同樣祭出了補貼這個大招。2012年,日本祭出“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高價收購太陽能發電,導致日本光伏市場發展迅猛。一直到2014年,日本才逐步降低了補貼力度,但直到現在,日本政府對光伏產業依然有少量補貼。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國家的光伏補貼歷程。
在2011年歐洲開始取消光伏補貼,導致光伏產業出現倒閉潮。當時全球光伏產業倒閉了超過一半的企業。多晶矽料從2011年初的80美元/公斤,短短一年內就暴跌至20美元/公斤。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扶持住瀕臨崩盤的光伏產業,中國政府,以及日本政府都在2012年先後推出了相應的光伏補貼政策。但同樣的,我國光伏補貼政策,在2011年達到了最高的1.15元/度的光伏上網電價後,從2012年開始,就呈現逐年下降的過程。一直到2017年,度電補貼就只剩下0.3元/度。甚至到2018年5月31日,三部委聯合發佈了光伏531檔,正式取消了光伏補貼。這正是因為,光伏產業雖然面對補貼,卻充滿行業自律性,一直在努力降低成本。因為整個光伏產業成本持續下降,我國才能持續降低光伏補貼,將這個來之不易的產業,一步步扶持到長大成人。
3、光伏發電卓越的節能減排效果
早期,多晶矽料的生產耗電量巨大,的確是個事實。但隨著這十年來的技術進步,多晶矽料的生產耗電量一直在快速下降,才使得多晶矽料成本一直在快速下降,從而帶動光伏產業成本快速下降。2007年,我國光伏企業生產一公斤多晶矽料需要耗電180度!2018年,我國多晶矽企業生產一公斤多晶矽料普遍耗電只有50度。甚至,如全球最大的多晶矽料生產企業保利協鑫,它所擁有的下一代FBR顆粒矽技術,生產一公斤多晶矽料只需要耗電25度!耗電量足足下降了七倍!光伏產品製造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僅需光伏電池發電1.17年即可收回。而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可以連續發電25年。世界上目前最長壽的太陽能電站,已經持續運營了超過30年!也就是說,光伏組件只要發一年電,就能把生產該元件的耗能全部收回,未來24年就是純粹的綠色能源。
所以,即使按照正常太陽能企業的25年保質期來計算。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為103GW。生產這103GW的光伏元件,需要耗電約1500億度電。但這103GW的光伏組件,每年可發電1324億度電,25年累計發電33100億度電。扣掉生產這103GW光伏組件所消耗的1500億度電,光2017年新增的這103GW光伏元件,未來25年可以節能31600億度電,累計減排3萬億噸二氧化碳!用另外一組資料,來證明光伏發電減排的卓越性。2015年,我國火電發電,每發1度電需要消耗煤炭315克。而光伏發電以25年發電週期計算,每發1度電,僅需消耗煤炭14.7克,僅為最先進煤電機組的5.4%。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名副其實的清潔能源電力。
我想再問問高善文先生,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補貼,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的努力,全球光伏產業有可能達到現在這個高度嗎?
4、光伏產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初期發展需要政府補貼扶持
光伏產業有個特殊性。那就是太陽能級多晶矽,其生產原料是矽。而矽作為地殼含量最多的元素,對人類來說,幾乎是取之不盡的。這導致,光伏產業是個規模化越大,成本就越低的產業。從早期多晶矽料年產能只有幾百噸,到後來年產能幾千噸,到現在全球多晶矽料年產能已經超過50萬噸,光中國的多晶矽料產能就達到了32萬噸!
所以,在光伏發展早期,因為產能太小,導致光伏成本太高,如果政府沒有補貼,光伏發電不可能跟發電成本極低的火電競爭。比如說,在2008年,光伏發電成本是4元/度,而火電成本只有0.4元/度,二者相差十倍,如果政府不補貼,光伏發電就只能被束之高閣,成為實驗室玩具。
中國企業沒高善文博士想像的那麼弱小,太陽能產業不是只靠補貼
2018-7-28,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博士的一篇演講稿火爆了整個金融圈。高善文博士在這篇演講稿,對當前中美貿易戰的緣由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不乏一些引發強烈爭議的言論。
我作為一名光伏產業投資者,正好最近兩年一直在研究光伏產業,所以對於光伏產業也算有一定瞭解,稍微有點發言權。
接下來,我會用詳細的事實和資料,來全面分析論證我的觀點。
1、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光伏製造中心
光伏產業是我國目前為數不多,在國際上佔據絕對競爭力的產業,基本把所有歐美光伏企業都打趴下了,歐洲和美國的光伏製造企業現在幾乎是屈指可數。並且,光伏產業鏈涉及的重要環節多達十幾個,是個產業協同性很強的產業。
我國光伏各個環節占世界光伏占比:多晶矽料占55%、矽片占83%、電池片占68%、元件占71%、光伏發電市場占47%。從最上游的矽料,到最下游的終端環節,每一個環節我國占比都基本超過了50%。這是我國製造業,極少數能全產業鏈都在全球形成絕對優勢的產業。並且光伏設備國產化已經達到了80%,不像晶片產業那樣,存在太多受制於人的情況。這使得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光伏製造中心。可以說,現在世界光伏離不開中國。
並且因為中國光伏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技術在迅速提高,導致光伏成本快速下降。
2008年,光伏元件價格是35元/瓦。而2018年的現在,光伏元件價格是2元/瓦!十年間,光伏元件價格整整下降了17.5倍!2008年,光伏發電成本是4元/度,而2018年的現在,光伏發電成本是0.4元/度。十年間,整整下降了9成!正因為光伏元件價格這十年來的瘋狂下降,才使得當前世界很多國家的光伏發電成本已經低於當地煤電成本,實現了平價上網。這使得近三年來,世界光伏裝機量在迅速上升。
2、全球光伏裝機量持續快速上升
這十年來,光伏全球裝機量,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為什麼?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十幾倍!假如沒有中國企業,可能現在光伏元件價格,還停留在高昂的10元/瓦的價格,而不是現在2元/瓦的價格。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現在全球光伏裝機量,可能只有100GW不到,而不是現在的405GW!截至2017年底,光伏全球累積裝機量已經達到405GW,基本已經跟核電持平,發電量可以達到約4860億度電,可以滿足約1.35億戶居民的全年用電需求!如果用火電發電需消耗1.944億噸煤,排放4.8億噸二氧化碳!。並且去年的光伏全球新增裝機量就達到了103GW.
特朗普政府幻想讓歐盟多進口大豆,填補因中國報復而留下的市場真空。這或許能哄美國農民一時,但營養過剩的歐盟幾億人,怎麼可能與飲食結構仍在向發達社會水準邁進的十幾億中國人相提並論?失去了中國市場,美國農業註定將走向黯淡。
4.1%是還沒有受到貿易戰影響的數字,在我們看來,它恰恰應當是特朗普政府的負擔和顧慮。等貿易戰全面拉開後,影響將逐漸顯現,美國經濟增長的週期已經持續很久,理論上接近了該結束的時候。誰敢保證貿易戰不是壓垮美國經濟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扮演世界第一大市場的時間已經太久了,中國勢必要取代它。但是美國可以長期做世界的創新中心,在高技術方面引領全球。它需要與擁有最大潛在市場的中國結成發展共同體,而不是把兩國變成零和關係。鼓吹遏制中國的特朗普團隊主要成員在誤導他,也有可能把美國帶上一條風險重重的對抗之路。
中國發展已經形成巨大的時代慣性,瞭解一下每一個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求,以及中國文化對每個人不甘安於現狀的鼓勵,就知道中國的這一輪復興有多麼充足的後勁了。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了這個國家的政治凝聚力,使它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包括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挑戰。
總之一個季度4.1%的增長讓白宮欣喜若狂,但改革開放持續了40年的中國早已見過世面,我們用不著仰視美國的這個成績,而是能夠冷靜分析兩國走向貿易對壘時的各自短長。中國不懼與美國打長期貿易戰,我們的信心是:貿易戰打得越久,對方因為撐不住而被迫改弦更張的可能性越高。
相關新聞
特朗普吹噓美國第二季GDP(環比)增長4.1%,美媒:同比增長2.8%,中國部分媒體學者很天真
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百日衝刺(2018.11.5-10上海) 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機遇
社評:美國4.1%增長是炮仗,當不了子彈 2018-07-30 環球時報
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率達到4.1%,創下2014年4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特朗普通過推特說,“我們正處在過去13年多來最高年增長率的軌道上。”很多分析認為,這一增長率會被特朗普當成他把對華貿易戰打下去的資本。
一方面是美國經濟增速處於長週期高位,按可比口徑,二季度GDP同比增長2.8%。一方面是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處於自身經濟大週期的低區。美國的4.1%是在各項刺激政策擠牙膏擠出來的,中國是去產能、壓縮公共開支等各項舉措施行之後剩下的增長乾貨。中美究竟誰更應該有底氣,這還真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中國進入了中產階層擴大帶動的消費增長和升級時代,看看中國各大城市因為汽車數量激增而紛紛加入限號的行列,以及中國高鐵每到休息日便一票難求,就一目了然了。現代消費正在席捲整個中國,不斷發展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互聯網在把14億人真正連接成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市場。大概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會因為它與中國比誰的市場更大而感到羞愧。
中國的市場潛力和它在今後對經濟發展所能提供的動力是美國不可同日而語的。2017年中美零售總額已經大體持平,這意味著一個轉捩點。美國丟掉世界最大市場的地位後,就再也拿不回它來了。
沒有超級的市場潛力,經濟增長就不可能持續,即使搞出高增長,也是虛的,甚至畸形的,很容易被一場危機打回原形。
美國唯有通過擴大與中國合作,將中國的市場潛力同時轉化成美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它的經濟才是有前途的。拿一個季度的4.1%向中國炫耀,這形同舉著一顆棒棒糖在一大片甘蔗地面前自以為是。
我國浙江大學經多年研究,研製出浸液控制系統樣機,為我國浸沒光刻機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撐。該專案研發成功後將推動國產光刻機一舉超越Nikon和Canon的光刻機,成為全球光刻機生產企業第二名。隨著上述四大關鍵技術的研發成功,ASML公司不得不與上海微電子重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聲稱,從來沒有對中國出售最先進光刻機進行所謂的“禁運”,願意隨時給我國出口最高級的光刻機,筆者認為,再給我國5至8年時間,我國光科技技術將站上世界領先地位,那時,我國晶片產業將迎來一片曙光。(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回應
只要國家想做,沒有攻克不了的技術難關。不用質疑國家的決策。
ASML公司不得不與上海微電子重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聲稱,從來沒有對中國出售最先進光刻機進行所謂的“禁運”,願意隨時給我國出口最高級的光刻機,看看他要什麼樣花樣,以後就不要客氣,給他破產。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26/doc-ihfvkitw9299332.shtml
第一道難關是光刻機的曝光光學系統,由數十塊鍋底大的鏡片串聯組成,其光學零件精度控制在幾個納米以內,ASML公司的鏡頭組由老牌光學儀器公司德國蔡司獨家生產。該項技術由生產遙感衛星鏡頭的長春光機所和國防科技大學光學精密工程創新團隊等聯合攻關,已獲得多項突破性成果。成功研製了含有非球面光學元件的投影光刻曝光光學系統,並在上海微電子90nm光刻機整機上獲得了滿足光刻工藝要求的85nm極限曝光解析度的成果,並全面掌握了浸沒式28nm光刻機以及更高水準的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已批量生產110nm節點KrF曝光光學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更短波長的極紫外EUV投影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也成功突破,獲得EUV 投影光刻32 nm 線寬的光刻膠曝光圖形。
第二道難關是光刻機的鐳射光源,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光源就因為沒有國產化,被西方公司卡脖子導致無法商用。光刻用準分子雷射器光源需要窄線寬、大能量和高脈衝頻率,這些參數互相矛盾,研製難度極大,目前經兼併組合後,全世界只有一家日本公司獨立生產光源,其餘皆被ASML公司收購。我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等承擔光刻機中的ArF准分子鐳射光源研發任務後,經9年努力,已完成國內首台 “65納米 ArF 步進掃描雙工件台光刻機曝光光源”製造任務和 “45納米以下浸沒式曝光光源研製與小批量產品生產能力建設”任務。以及20-40瓦 90納米光刻機 ArF曝光光源批量化生產任務。第三道難關是光刻機工件台,為將設計圖形製作到矽片上,並能在2~3平方釐米的方寸之地集成數十億隻電晶體, 光刻機工件台在高速運動下需達到2nm(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三萬分之一)的運動精度。
日本尼康社長來我國訪問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光刻機光學系統雖然很難,我相信你們能夠研製出來,但(雙)工件台恐怕就拿不下來了,因為這個系統太複雜了。”我國的清華大學等單位經努力攻關,不僅做出了滿足90納米光刻需要的工件台,針對28至65納米光刻配套的雙工件台也已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研製出光刻機雙工件台的國家。第四道難關是光刻機浸液系統,進入65納米以下制程後,曝光光學系統已不能滿足需要,急需新的技術。台積電技術人員經研究,提出採用以水為透鏡,鐳射光束透過“水”為仲介,縮短成更短波長,並與ASML公司合作,研製出45納米浸沒式光刻機。就是這項發明使原有193納米波長光刻機不斷延續,晶片制程最低可達7到14納米,台積電和ASML公司分別成為各自領域龍頭企業。
中國晶片為何卡在光刻機上 日方:複雜的你們做不了 2018-07-26 新浪軍事
所謂光刻機,原理實際上跟照相機差不多,不過它的底片是塗滿光敏膠(也叫光刻膠)的矽片。各種電路圖案經鐳射縮微投影曝光到光刻膠上,光刻膠的曝光部分與矽片進行反應,將其永久的刻在矽片上,這是晶片生產的最關鍵步驟。 由於光刻機在晶片最後的封裝,以及平板顯示器件生產都可以用到,所以這裡的光刻機一般特指晶片生產的前道光刻機。
由於前道光刻機技術極端複雜,經過多年競爭,目前由原荷蘭飛利浦公司發展而來的ASML(阿斯麥)公司一家獨大,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日本的兩家光刻機公司(尼康和佳能)苟延殘喘,基本上已退出光刻機市場 ,就連科技最發達的美國目前也不能獨自完整生產出前道光刻機 ,只要求掌握最關鍵技術,和擁有ASML(阿斯麥)公司關鍵控股權。實際上,早在1971年,我國清華大學精儀系就成功研製出了“鐳射干涉定位自動分步重複照相機”,也就是前道步進光刻機原型。那時,現在的光刻機巨頭ASML還未創立,可以說跟歐美光刻技術處於同一水準,進入80年代後,隨著國家放慢了對半導體工業支援的腳步,面對飛速發展的國際半導體行業,我國卻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進入21世紀後,我國重新開展了前道光刻機的研發工作,並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公司——上海微電子(SMEE)。當時國外公司傲慢的說,“即使把圖紙和元器件全部給你們,你們也裝配不出來”。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進行集成式創新,終於於2007年研製出了我國首台90納米高端投影光刻機,成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高端光刻機技術的公司。由於外國公司進行了關鍵元器件禁運,樣機成了擺設,無法投入商業化生產。公司不得不將產品開發投入到技術含量較低的後道封裝光刻機和平板顯示光刻機上來,並成功的佔領了國內封裝光刻機80%的市場,解決了公司生存危機,但我國晶片生產的關鍵難題並沒有解決。
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我國並沒有洩氣,認真梳理了前道光刻機的關鍵核心技術,決定開展全國科技大協作,投鉅資和精兵強將攻下這一科研難關。
回應
給國外那群人解釋那麼多幹嘛?那群人越反對的事情就越說明咱們做對了,繼續大家加油就是了!你超過他們了,他們或許還會有點紳士風度;超過一個代差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慫了。
你要這麼做,也沒有人攔得了你,但大鳴大放是幹什麼?還沒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要吹?
你傻麼,計畫不公開,怎麼調動各類經濟體
一位局長出面說明……不要只當熱鬧看。“希望有關方面公正、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製造2025》實施”,這是中心句。所針對的:一是美弟對此項產業政策居心不良地異化、妖魔化,試圖佔據高地,這是在以正視聽、破連橫;二是國內的某些GZJY,近來一直在與主子配合,說我們因為心虛、害怕,不再宣傳這個,這是在直接打臉。另外,治國最需要的陽謀。從法令到政策,公之於天下才能更好執行。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都無需作任何解釋!咱們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又何須解釋?
為什麼要解釋,因為我們的拳頭還不夠硬。拳頭夠硬的都不用解釋。當然也可以認為我們自己認為自己的拳頭還不夠硬。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製造2025」偷消音(楨:?) 2018-07-25中時
外界直指「中國製造2025」是觸發中美貿易摩擦的導火線,因此陸方近期開始刻意淡化,大陸工信部昨(24)日在新聞發表會上,罕見隻字未提「中國製造2025」,改以「製造強國建設」取代。
2015年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對中國的工業現代化提出指引,希望藉此將中國從「製造大國」推升到「製造強國」,尤其電動汽車正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產業。
專家指出,美國發動貿易戰就是將矛頭指向「中國製造2025」,這個原本被大陸強力宣傳執行的國家戰略計畫,已被官方下令低調處理,不論是官方或陸媒的報導,「中國製造2025」幾乎已消失近1個月(楨:?)。
工信部昨報告2018上半年工業與通訊發展情況時,首度對「中國製造2025」計畫隻字未提,僅以「製造強國建設」簡單帶過。當外媒追問,上半年報告中未提及「中國製造2025」,是否仍依原訂計畫執行?工信部發言人黃利斌並沒有正面回應,推測應是隱身檯面下。
相關新聞資料
貿戰引發反思不再說「厲害了我的國」(楨:?)
「厲害了我的國」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UU0zGScLEqQ_ggw23iIBIZoA
工信部:制定《中國製造2025》規劃,是美國在內世界各國通行做法
2018-07-24,國新辦就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工業和資訊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發佈會上表示,歡迎和期待廣大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製造2025》,並將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他表示,“《中國製造2025》是本著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提出來的,目的是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戰略指引和資訊指導。在《中國製造2025》的制定過程中,根據世貿規則和我國入世承諾進行了嚴格的合規評估,相關內容符合我國在世貿框架下的義務。制定和實施類似的戰略規劃,也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我們真誠歡迎和期待廣大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製造2025》,希望有關方面公正、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製造2025》實施。”
分析師普遍削減對馬士基的股價展望。
哥本哈根Nordnet投資經濟學家皮爾•漢森(Per Hansen)表示,馬士基目前處於“颶風眼”中心。他估計該公司的股價可能下跌至少10%。
新加坡運輸業分析師方華婷(Corrine Png)認為,馬士基的估值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降至低谷,投資者會避免航運股,除非更多過剩產能被淘汰。
她還說,與去年相比,馬士基將更難以有效地轉嫁更高的燃油成本,這令馬士基今年最多只能賺取微利,甚至要面臨虧損的風險。
彭博社稱,人們擔心成本將攀升至40億至50億美元。根據彭博社對12位分析師的調查,普遍認為馬士基今年收入僅為36.8億美元。
對於市場的擔憂,馬士基早前已因季節性因素影響,認為今年下半年將出現需求低迷,並為此做了準備。該公司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因此需要暫時縮減其在亞洲和北歐之間的服務。
努力改變的航運公司
目前,馬士基正處於歷史性轉型的第二年。其正努力建立一家專注於運輸但沒有能源資產的企業。不過,根據克斯滕斯的說法,市場認為“目前的轉型沒有多大價值”,因為股票“非常宏觀”。
不過,他也提到,從好的方面看,有跡象顯示集裝箱船隊產能過剩的問題正在緩解,因為新船進入市場的數量在減少。
路透此前曾表示,因供應過剩,全球集裝箱航運業陷入了長達十年的低谷,各大航運公司紛紛尋求合作,共同對抗低迷市況。
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法國達飛輪船就正考慮與第五大船運公司德國赫伯羅特公司合併。
全球第十大船運公司以色列以星航運也在7月22日宣佈,將與馬士基就亞洲與美國東海岸之間貿易進行戰略合作。
早在2013年6月,包括馬士基在內的全球最大的三家航運企業宣佈計畫設立航運聯盟P3網路,在最重要的航線上聯合運營船舶。一年後,這一計畫遭到中國商務部否決,理由是經營者集中將限制競爭。即使P3聯盟無法成行,對集裝箱航運企業來說,大船化和聯盟競爭的趨勢依舊勢不可擋。
回應
很明顯,這種做空都是特朗普政府的關係戶幹的,不然哪有鐵定賺錢的內幕消息。空頭一個月前就在集結,借目前風向,做空套利貿易支柱產業,打擊各國國幣,然後順勢控制貿易關口和相關國家央行。 國際空頭或者說國際金融家,你說他們是沒有國度的,我認為是有的。就是一個虛擬的西方概念,其中的玩家思路上他們是一類人。
貿易戰衝擊,全球最大船運公司馬士基遭史上最大規模做空
眾所周知,海運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占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三分之二以上。
隨著貿易摩擦的升級,全球最大航運公司的航運巨頭馬士基意識到今年可能無法盈利,最近它還發現自己成為了對沖基金攻擊的目標。
彭博社2018-7-22報導稱,IHS Markit最新資料顯示,馬士基的空頭頭寸已經躍升至股本的6%,這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而此前的預計是,今年9月,空頭頭寸也僅占這家丹麥航運公司股票的0.8%。目前,這家總部設在哥本哈根的公司今年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值。
報導稱,這一結果的出現,是因為貿易戰扭轉了全球集裝箱航運業的前景,投資者正重新審視選擇。
AQR資本管理公司是現在押注馬士基的基金之一。7月18日的監管檔顯示,該公司的空頭頭寸相當於馬士基股份的0.5%。但該公司拒絕對此作出評價。
全球商業面臨影響:早期貿易戰受害者已出現
馬士基的主要航線介於亞洲和歐洲之間,中、美國之間的直接貿易較少。因此,迄今為止,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戰對其業務的影響有限。
然而,全球經濟正處於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上週五,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已準備好對將運往美國的5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新的關稅,這大致相當於從中國到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價值。
對於一家控制全世界五分之一集裝箱船隊的公司來說,每年運輸價值4萬億美元的貨物,占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份額的15%。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可能帶來毀滅性影響。
事實上,今年以來,馬士基股價整體呈下跌趨勢,與一年前相比,其股價已下跌37%,市值更是蒸發近三分之一。
Jefferies分析師大衛•克爾斯滕(David Kerstens)在接受彭博電話採訪時表示,“由於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對今年剩餘時間內集裝箱運費需求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顯然,貿易戰勢態的升級,進一步影響了跨太平洋貿易往來的風險。”
“但是,如果情況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並影響其他航線,包括跨大西洋貿易,上述情況就可能會改變,”克爾斯滕斯說。
從過去一段時間華盛頓影響輿論的方式來看,特朗普及其重要官員對中國、歐盟的強硬態度對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迷惑力。在輿論資訊戰上,美國官方、准官方、非官方“多管發聲”,而且財政部、商務部、司法部、貿易談判代表等分別從本部門所負責的領域,宣揚自己的依據和所謂“事實”,形成了一種互補性的差異化。眾所周知,在眾聲喧嘩的時代,聽眾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而美方的這種方式,能夠保證不斷推出“新說法”“新概念”,這就對外界造成了更大的迷惑力。
第三,特朗普政府中,不少高官具有媒體工作經歷,的確擅長與媒體打交道,熟知各類媒體的特性和需求,能夠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實現他們想達到的傳播效果。當然,為了迎合某些群體,有時官員們也會刻意在媒體上表現強硬。對了就堅持,錯了就改正,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公眾對政客同樣抱有相當的包容。這也是美國有不少官員“大嘴”,但其“官運”卻未受影響的原因。
第四,講故事,擺資料。美國人在貿易摩擦中很多時候都在講“歪理”,但是他們動輒就用上千頁充滿各種調查資料的報告加以包裝,讓外界下意識以為他們是有理有據的。但其實,如果花時間深究報告的一些細節,就能發現各種資料破綻和邏輯漏洞。不過,多數媒體和普通民眾是不會做這種細緻工作的。因此,跟美國打貿易輿論戰,只有用更翔實、更可靠的資料來揭穿美方。
貿易戰的實質其實是總體戰,是兩國謀略水準、協調各種資源和全球動員能力的系統性對抗。其中,輿論戰往往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因此弄清美國人的輿論戰套路,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效反擊。(作者是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回應
美國人性格外向,天生張揚,那就意味著美國媒體和文化天生就有全球擴張性,而中國人性格內向,天生含蓄,中國媒體和文化確實只能在國內玩
美國媒體擴張具有全球性,還有好萊塢文化產品的全球影響力,這是中國做不到的,中國媒體和文化產品影響力基本上只局限在國內
畢研韜:美國玩輿論戰的那些套路 2018-07-24 00:18 環球時報
美國在貿易摩擦方面與中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緊張狀態不但未緩解,反而有上升的趨勢。近一段時間,華盛頓相關部門負責人、貿易高參等頻頻在媒體上釋放美方的觀點,並憑藉強大的媒體傳播資源,力圖在外界形成“美方有理、美方是受害者”印象。通過剖析本輪美方的“輿論攻勢”,筆者認為可以摸清美方一些輿論資訊戰的“套路”。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說,今後的時代,控制世界的將不是軍事實力而是資訊實力走在前面的國家。筆者也曾多次撰文談及一個觀點,即一個國家任何方面的優勢,只要不能及時轉換成資訊優勢,就無助於戰略目標的達成。那麼,就資訊輿論戰,我們可以總結美國哪些傳播理念和套路,並加以借鑒呢?
首先,“誰來說”比“說什麼”重要一萬倍。要實現理想的傳播效果,任何發言者都應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堅持不懈地拼命呵護本方的聲譽和立場。比如美方本輪輿論攻勢,總統特朗普表態之後,緊接著商務部長姆努欽、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悉數“登臺”,變著法兒地闡述美國發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合理性。他們列舉單方面的“事實”“資料”,把美國描繪成雙邊貿易的“受害者”。
甚至,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和中情局高層也頻頻出鏡,從所謂的“國家安全”的角度來宣揚他們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因為這些人都是美國各重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說話當然比普通的學者專家、官員更有分量,也更容易影響國內及國外民眾的判斷。
其次,建立全政府、多角色甚至全民對外傳播體系。輿論傳播主體多元化,這是與國際傳播生態相適應的作業模式。在輿論傳播作業中,重複是有效的策略,但“重複”並非簡單機械的鸚鵡學舌,而需要有高度策略化的彼此呼應,以遍在性和累積性影響形成輿論合力,“製造”社會共識,最終形成資訊壓力。
當然,隨著近期國際上保護主義上升,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外溢效應顯現,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一些發展中國家宏觀經濟穩定性承受壓力,再加上部分國家政局變化和自然災害頻發,個別“一帶一路”合作專案暫時遇到困難,這是發展中的煩惱,必須也只能通過相關方的共商共建加以解決。如果就此斷言“一帶一路”項目在全球範圍內遭遇困難,並歸咎于中方的投融資合作,這屬於典型的以偏概全,不符合事實和主流,是很不負責任的。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沒有哪個國家因為與中國合作陷入債務危機的。在迄今出現的所謂“債務危機”中,沒有哪個是中國引起的。我們希望有關新聞報導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摘下有色眼鏡,多做些客觀、公正、全面的報導,説明讀者瞭解真實情況。
問:美國在《關於301調查的聲明》中指責中國長期從事不公平貿易,導致中國佔便宜、美國吃虧。外交部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國商務部上周已經發表聲明,批駁了美方有關錯誤觀點,指出美方有關指責完全是歪曲事實、站不住腳。我想再問美方幾個問題:
第一,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貿易規則主要制定者,美元是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而中國是國際貿易後來者、WTO規則接受者。大家有誰相信,規則制定者制定的規則是利人不利己的?
第二,過去40年間,中美貿易規模增長了230多倍,去年兩國貿易總量已接近6000億美元,這既是經濟規律使然,也是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必然。大家都知道,生意人不做虧本買賣,資本從來都是逐利的。難道美國在過去40年裡一直和中國做虧本買賣嗎?美方可不可以請那些長期和中國做生意的美國企業出來說句公道話?
第三,今天中國已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交易夥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去年中國吸引外資居世界第二位,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96.6%。難道這麼多國家都在並將繼續與中國做虧本生意嗎?
我想指出,貿易不平衡不等於不公平。公平是靠大家平等協商來制定國際規則,而不能自說自話,根據自身利益來制定標準,甚至以犧牲其他國家公平和利益為代價謀取最大利益。如果說,當年中國入世談判時,WTO規則的“籃筐”不會為中國而降低,那麼今天,經濟全球化大潮也絕不會因為某個國家包括美方有些人逆潮流而動而退回到一個個自我孤立的小河小湖。在今天這個各國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時代裡,保護主義保護不了自己,單邊主義只會損人害己。
一帶一路項目在全球範圍內遭遇困難?外交部回應 2018-07-16 外交部網站
問: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一帶一路”項目在全球範圍內遭遇困難,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發展融資不透明,專案推進過程中不顧及當地實際情況。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你提到的這一觀點不符合實際情況,中方完全不能認同。
“一帶一路”建設遵循共商共建共用的黃金法則,在各參與方共同努力下,近年來一大批“一帶一路”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合作夥伴國帶來了22億美元稅收,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得到有關國家政府和老百姓的真心歡迎。中國與希臘企業合作經營比雷埃夫斯港專案以來,比港集裝箱輸送量增長6倍,全球排名從第93位躍升至第36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集裝箱碼頭。肯雅蒙巴薩到首都奈洛比原來要用十幾個小時,蒙內鐵路通車後僅需5個小時。這條鐵路不僅為肯雅人民提供了便利,還為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動力。塔吉克斯坦盛產棉花,但棉花加工能力僅占全國棉花產量的10%,中塔兩國共建中亞最大紡織企業後將這一數字提升到40%。加工出來的純棉紡線90%以上銷往海外市場,成為塔吉克斯坦出口創匯第一大戶。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上週六,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清華大學主辦的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發表演講時,講述了一個烏茲別克斯坦和“一帶一路”的故事。烏茲別克斯坦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安集延地區,以往當地人去首都塔什干,要麼翻山越嶺開上四五天車,要麼坐火車繞道第三國,這成了該國政府和人民的一個心結。是中國工人,冒著生命危險,用900天時間幫助打通了中亞第一條也是迄今為止中亞最長的一條鐵路隧道。現在,安集延地區人民僅用兩個小時就能抵達首都。他們歡呼“一帶一路”,歡呼中國工人幫助他們解決了出門難、行路難這個千年難題。
中國在與有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始終堅持平等開放透明,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運作,按照市場規律和通行的國際規則行事,每一個專案都是有關各方平等協商的結果。包括中方在內的27個國家共同制定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明確要建設透明、友好、非歧視和可預見的融資環境,強調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動員資金時兼顧債務可持續性。中方在上述原則基礎上開展“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幫助許多發展中國家打破了資金瓶頸。與中國合作究竟效果如何,夥伴國政府和人民最有發言權。
五是著力建設高品質發展承載體,培育一批優質、高效的製造業企業。實現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既需要龍頭企業,也需要小企業,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發展一批專業化的小巨人企業。
回應
之前為什麼不說?
說了也沒用,因為在全球化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做到完全的國產化, 每一個設備每一個零件都是由不同國家共同供給的,但一遇到國家主權間矛盾時這些就變成了短板就成了卡著國內產業的脖子。現在講主要還是因為考慮到戰備的問題,要保障關鍵性的東西能自主生產。
據說私人資本會解決這個問題,據說私人資本絕對不會甘願當只從事倒買倒賣賺取微薄差價的生意,據說私人之本肯冒著風險進行科技創新來賺取利潤,據說私人資本能解決你說的以上所有問題。.
我們反思的時候,會說中國為啥老要被和整個外國比?工業要和德國比,科技和美國比,動漫動畫和日本比,這並不公平。不公平是不公平,但是,我國在實際的問題上確實要和整個西方國家抗衡,就比如荷蘭ASML光刻機因為《瓦森納協定》而禁售中國,美國、日本、英國、等40個成員國可以互通有無,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發放敏感產品和技術的出口,這個安排實際上受控於美國。只要美國一聲令下,我國就要被卡脖子。那麼多先進國家可以互相取長補短,而我國只能獨自發展,閉門造車。
事情需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雖然我們基礎材料核心設備落後于歐美日本,但是我們集成總裝能力強啊,事實上最賺取的環節是產品集成總裝環節,拿手機為例,手機品牌商賺取了利潤的大部分,手機配件供養商占利潤比是有限的。為什麼歐美日本在系統集成總裝環節幹不過中國?這其中不僅僅是中國勞動力便宜的原因,是中國自由市場下近乎殘酷的競爭,鍛造了中國一批巨大競爭力的企業,能在國內殘酷競爭中生存的企業,一但殺向國外就平推世界市場,我們不能要求把世界上所有的高技術完全攬入懷中,我們應該充分的開放,融入世界,不要准想全世界制裁中國怎麼辦?不要想單挑世界。假設世界制裁中國,首先丟掉的世界市場而不是世界的供養鏈。那中興的極端事件來考慮全域問題會走向極端的 ,全世界制裁中國的時候就是戰爭的時候,我們現在難道是為全面戰爭做準備嗎?
工信部:130多種關鍵材料32%在中國為空白 52%靠進口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辛國斌2018-7-13在“2018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上表示,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外評價中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往往揚長避短,片面誇大成績。中國製造業創新力不強,核心技術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辛國斌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製造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201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12%,載人航太、高速鐵路等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產品、模式等不斷湧現,一批技術進入國際市場第一方陣。
辛國斌表示,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整體上仍處於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據介紹,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電腦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晶片,70%以上智慧終端機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晶片依賴進口。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機床、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建設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辛國斌說,應著力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當頭炮”,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國防工業改革以及壟斷行業國有企業改革,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二是著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但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炒作所謂新技術新產業,必須高度警覺,堅決糾正。
三是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突破口,加快轉型升級。一方面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另一方面要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改進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全產業鏈整體提升。
四是著力發揮資訊化驅動引領的新引擎作用,深化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世界正在進入以資訊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能否抓住數位化發展的機遇,決定製造強國目標能否實現。
我認為我們有三種方式可以改善我們的經濟。第一種方式就是政府可以把我以上所說的全都做了。其實1930年代的時候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但是今天的美國人對政府大包大攬很警惕,所以也不用非要用第一種方式。
第二種方式是建立一個“國家投資銀行”,國家風投基金或者說國家中資基金。它們的工作就是給以上的事業進行投資。市鎮官員,郡政府還有個人都可以向他們申請資金。他們拿了錢可以開設他們選擇開設的公共事業。而這種投資也不是以收益最大化為首要考量。
第三種就是將上述所說的基金和新型組織結合起來,創造一種後資本主義的組織。這種組織應該致力於讓不同層面的福利最大化。比如我說的心理健康中心,如果我用國家風投來開設了一個心理健康中心,那麼組織就可以衡量我的工作是否提高了人們的心理健康。
總而言之,掠奪性資本主義已經摧殘美國社會幾十年了,美國社會也已經被他們整崩潰了。很多美國窮人的生活比落後國家的窮人的生活還要糟糕,因為掠奪資本主義在不斷地璀璨這些底層人。讓他們無所依靠,找不到出路和希望,只能爛透。
回應
這個人所謂辦法都只是修修補補而已。美國最大問題是貧富差距,這不是靠修建圖書館,大學,公園,社區中心能彌補的。修公共交通有點效果,然而如果不改變唯利是圖的運營方式,這些鐵路,公路最後還是會變成資本家盤剝民眾的工具。心理健康中心更搞笑,現實讓人憤怒,沮喪,心理醫生能提供的安慰效果還不如宗教,所以還是建教堂更靠譜……我倒是覺得美國政府要是敢於把幾個華爾街大亨投入監獄,改造幾個黑人街區,在貧民區附近建立工廠,改善國民飲食習慣,禁槍,培養更多醫生,建立更多價格較低的公立醫院……哦算了還是打場內戰吧。
有人跟我說中國人有奴性!我說美國人才是真正的有奴性!美國都知道自己過的不好,多數人窮困,槍擊、毒品、暴力犯罪、金融騙局、種族主義、法西斯傾向……但是,他們就願意這麼受罪著!他們有槍,有民主,有言論自由,但是就是在資本家圍的豬圈裡哼哼…什麼遊行一下,抗議一下!有用麼?幾十年了變好了麼?一點沒有!但是美國人寧可自殺,寧可發瘋打死其他平民,也不願意反抗殘暴的政府和無情的資本家!說好的憲法權利呢?說好的持槍推翻暴政呢?美國人奴性真是重!
他們缺少的是社會聯繫,公共機構,高品質文化產品——優質媒體、書籍、藝術品和電影。他們需要可以提升他們的文化產品,而不是誤導他們的。
人們想要的是生活的意義、一種歸屬感、安全感、生活的尊嚴。但是他們沒有,這才是真正的貧困。超越金錢的貧困。底層人已經不是人了。
那麼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們沒有做的,就是彌合掠奪資本主義造成的傷害。
讓我們想想那些礦區或者農場,城市中糟糕的社區,他們全都是被美國1%的精英們遺忘掉的地方。
我們應該建設醫院、學校、大學、圖書館、公園。這只是開始,我們還要建設社區中心、城鎮廣場和更多公共區域,使得民主可以發聲。
我們應該建設更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高速鐵路系統,將各個城市,還有城市裡各個社區連接起來。慢慢的,這些地方將會重現生機。
單單是建設還不夠,還要運作它們。所以我們需要老師、醫生、教授、管理人員、社區中心經營人員、圖書管理員……現在這些人的數量都不夠,我們需要訓練他們。
我們現在看到失業率在下滑,但是事實上越來越多美國人被逼進入沃爾瑪或者亞馬遜的倉庫,日復一日做著摧毀靈魂的工作。這種工作不能帶來機遇和成長。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更好的工作來抵消這種無意義的崗位。
這些工作才能真正被稱為一生的事業,擁有真正的價值、機遇和個人成長。而且更高的薪水會倒逼沃爾瑪和亞馬遜提高他們的工資。
我們的經濟就不會在讓人陷入到掠奪性資本主義的機器之中,而是可以癒合掠奪性資本主義造成的創傷。
我舉個例子,現在美國最需要的就是心理輔導師。美國的自殺率正在上升,如果我們可以在各個城市社區和城鎮都設立一個心理健康中心,然後培養更多輔導師,那麼他們就能夠幫助人們減少憤怒和絕望,而不是掏出槍去學校。
這將為成千上萬人找到一個完美的新工作,而且是高尚的事業。
【美國崩潰論】對於經濟,美國人該做但沒做的2018-07-03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是個美國崩潰論主義者:這個女生是芝加哥人,大學讀人類學、第四代愛爾蘭後裔,認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獨立主義者,父母離異。她是一個美國崩潰論主義者,所以聽她說話,請各位看客可以把過分情緒的內容放在一邊,找到一些有價值的內容。
我和很多溫和的特朗普支持者辯論,我想告訴他們貿易戰沒用。結果有一些人就會和我吵,說他們知道關稅、貿易壁壘、貿易戰沒有用。但是要我告訴他們,什麼有用?
那就說說我們在經濟方面有什麼是可以做,但是沒做到的。其實內容在我看來挺簡單的,不過說出來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會不舒服。
掠奪性資本主義(predatory capitalism)的淨效應是什麼?壟斷,尋租,專注於收益,不注重社會流動,不注重企業精神,不注重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先說說金融貧困(financial poverty),目前有4000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占美國人口的12.7%,其中赤貧人口為1850萬。
但是很多人會相信美國神話,以為美國是一個富裕成功的發達國家,雖然這就是個謊言。其實美國的貧困是普遍存在的,因為這就是掠奪性資本主義的惡果。食品、優質教育、金融產品、醫療和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都在飛漲。很多中產階級破產,加入了貧困的隊伍。
對了,很多社會都是在這個環境中滑入獨裁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比如德國、俄羅斯和柬埔寨。
不過相比這些歷史上的國家,我認為美國的貧困問題比“貧困”本身更嚴重。阿片類藥物導致的傳染病、校園槍擊案、新法西斯等等。這個國家從社會底層手中已經奪走了太多太多的東西,甚至是奪走了一切。
人們生活的城市、家庭結構、家庭支援、公民組織、民主機構、公共交通、公共教育、公共衛生醫療。全都被掠奪性資本主義奪走。
這些在城市中生活的老百姓們所依賴的社會服務正變得越來越差。好的工作、穩定的生活、還有努力就會有機遇的承諾都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很多普通人在心理上受到深刻的影響,孤獨、沮喪、絕望。很多人都生活在極度的痛苦和恐懼中,生活中一點兒希望都沒有。
為什麼?
因為美國人忍受的是真正的貧困,絕不僅僅是金融貧困,還有精神貧困,文化貧困,文明貧困,社會貧困,治理貧困,治理貧困,發展貧困……當美國人預期壽命不斷減少的時候,人們所需要的不單單是錢,而是錢能買到和掌控的東西。
貿易戰激愛國心 陸貨突圍美產品2018-06-29 旺報
中美貿易戰開打,在陸的美國貨首當其衝,同時也給了大陸品牌趁勢崛起的最佳機會,大陸中央更是傾向樂見這種現象的發生。面對中國國產品牌的圍剿,包括蘋果、星巴克和寶潔(P&G)旗下幫寶適在內美國家喻戶曉的品牌,目前正在中國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競爭威脅,牽涉到的營收收益可達千億美元之譜。
路透報導,根據對貝恩和凱度(Kantar)資料的分析,去年在中國6390億元人民幣(約合970億美元)快消品市場中,大陸本土品牌占近3/4,比例高過2013年時的2/3。快消品包括從軟飲料和洗髮水等一系列物品。
這項與路透共用的資料顯示,過去5年,像幫寶適、高露潔牙膏和美強生嬰兒配方奶粉等美國貨,在中國的市場比重約下降10個百分點。
長期以來,美國品牌在中國享有高人一等的地位。美國的速食、飲料和咖啡連鎖店遍佈各城市,消費者也追捧美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名牌牛仔褲、汽車和智慧手機。
但這種主導地位受到中國提升國產品牌努力的威脅。中國希望在一些領域打造出領導品牌、淘汰較弱廠商,從而改善品質,提升國產品牌。
如今中美貿易緊張情勢持續發酵,可能會加劇這種轉變,威脅到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一項分析針對最近一個財年列出中國銷售資料的121家美國上市公司,結果顯示去年美國企業在中國銷售額超過1800億美元。實際銷售總額可能遠遠更高,因為許多擁有龐大中國業務的美國企業,比如星巴克、麥當勞和沃爾瑪等,並未列出中國銷售資料。
根據貝恩報告,總體來說,去年中國本土品牌在21個消費品種類中從國際競爭對手手中贏得更多市場佔有率,這些產品種類包括護膚品、洗髮水和嬰幼兒配方奶粉。去年本土品牌市占比年增7.7%,而海外競爭對手市占比僅成長0.4%。
回應
美國政府明目張膽地違反WTO準則,限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我們為什麼要讓美國貨在中國大行其道?
因為閉關鎖國到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中國人的智商不會怕跟任何人竟爭
KFC滾出中國吧,難吃的要死現在
美國的品牌也都是皮毛技術來中國,你當你們是神仙呀。隨著中國政府鼓勵高品質產品政策的落實和全民勞動力素質的不斷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勢不可擋。
由此聯想到特朗普威脅的對華貿易戰也是這樣,對有些人來講那是天塌般的、不得了的大事情,仿佛中國崩潰就在眼前;而對換個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一種機會。你想,美國提高關稅,勢必引起中國報復,導致美國出口中國的東西也得漲價,就汽車而言,實際上目前中國汽車的水準並不比美國差多少,但同類型的汽車美國車要比中國車價格高得多,高出一倍甚至幾倍也是常見的,其實和中國汽車的本質差別也就是一個品牌。如果貿易戰開打,美制汽車進入中國受阻,實際上就等於給中國汽車帶了一個良好的機遇,當然,歐洲的汽車對中國汽車也是威脅,但少一個橫行無忌的美國,競爭的環境總是優化了很多。手機和平板電腦也一樣,整體水準一點不比美國貨差,本人過去用過諾基亞、西門子、金立、小米等牌子的手機,無論是功能手機、智慧手機,同時代的國產貨和國外品牌貨沒有差別,就是出現的早幾天或晚幾天而已。臺式電腦也是這樣,本人家裡用的是聯想,2007年買的,今天仍在辛勤工作;單位都是聯想電腦,性能非常穩定,本人在單位用的電腦是2010年買的,至今仍在使用,中間也就加裝過一個固態硬碟,蘋果電腦和手機也解觸過,不能說人家的東西不好,但這種“好”說實話感覺並不大,反倒是操作不習慣令人記憶猶新......一些人之所以在生活中沖上進口貨,一些人是確實需要,比如商務人士各種應酬,但這部分人很少;更多的人實際上並不懂得國外品牌和國產品牌並不存在代差這一實際,說不好聽點,也就是崇洋媚外。因此,即便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遭到一些損失,但也絕不會偃旗息鼓,聽任美國人胡來,而對很多中國企業而言,則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出前面說到的汽車行業、家用電器、手機登行業外,對國內半導體行業也是一種促進,國外零部件進不來了,國家肯定鼓勵國產替代;對大飛機行業來說,美制飛機進不來了,中國反到主動了很多,一方面不用考慮對美貿易順差逆差了,還有空客可供選購;一方面還有國產大飛機,國內航空工業的人士不是抱怨進口美制飛機隊中國大飛機產業是一種打壓嗎?這下子特朗普幫助我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國家用來購買美國飛機的投資完全可以投向國產大飛機,儘管這中間還有一定的運作程式,但美國飛機佔領中國是市場的威脅多少算是緩解了,我們某種程度上還得感謝特朗普呢!
中國是否需要外資應當辯證的看
在很多領域,中國並不需要外資。在這些領域,如果外資全部撤出中國,對大家的生活基本沒有多少影響。
具體是哪些領域呢?比如自來水、日化、超市、服裝、電子消費品等等,因為在這些行業壓根就不具備多少技術門檻,外資一退出去,內資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市場空白填補回來。
也許有人會說,一旦外資走了,有幾十萬人會失去工作,所以中國需要外資。但實際上,這完全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外資退出去之後,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必然被內資企業填補,內資企業填補市場就必然會帶來人員擴招,結果會是外資退出去的市場和裁掉的員工,最後都被內資企業吃下來。
何況當年3000萬國企員工下崗都過來了,外資企業裁掉幾十萬人,天就會塌下來麼?
在一些中國暫時還無法涉足的高科技領域,中國確實需要外資企業,比如晶片、大飛機、精密儀器和設備等等。這些外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合資公司或辦事部門,對於中國實現產業升級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比如半導體設備中的光刻機,上海微電子就和荷蘭ASML進行了技術合作,又比如高端機床,某外商曾經的宣傳語就是“與中國航太中國航空共同進步”;再比如半導體製造領域,台積電、格羅方德、三星、SK海力士紛紛在中國設立晶片工廠,這些工廠不僅能夠給中國大陸培養一批人才,還使國內能夠和國際一流技術有一個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更關鍵的是,一旦到了非常時期,中國政府可以直接接管這些工廠,這樣使中國在非常時期,不至於無芯可用。
因此,在一些高科技產業上,如果能夠合理利用外資,而不是被外資綁架的話,對於中國產業升級是有積極意義的。
回應
說的非常正確,他們這些撤離的外國企業如果還是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他們肯定是不回撤離的。從條件優越的中國撤離到完全無法與中國相比的越南、東南亞等國,完全是無奈的,這些國家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嗎?有完備的陸海空一體能夠滲透到各個角落的物流網嗎?有每年幾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嗎?有素質一流的技術工人隊伍嗎?呵呵,他們一樣也不具備,對他們來講,捨棄優越的條件而求其次,只能是萬般無奈的結果,至於臨走之前噁心中國一把,也是可以理解的!
改革開放初期日本電器風靡全國,松下電視、東芝冰箱、三菱空調、三洋洗衣機、佳能照相機、任天堂遊戲機已經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不過,日本企業的輝煌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的老黃曆了。松下、夏普、東芝、索尼等企業不是主動放棄中國市場,而是被趕出中國市場,只要看一下過去幾年這些日本企業的財務狀況就一清二楚了。
2014年,索尼的虧損高達1700億日元。而且索尼在之前的7年中6年處於虧損狀態,很大程度上靠賣大樓和債轉股續命。
2015年,夏普虧損超過1000億日元。隨後不得不賣身鴻海,而且在鴻海收購過程中,爆出夏普之前通過財務造假,隱瞞了3500億日元的債務。
2015年,日本東芝虧損5500億日元,裁員10600人。更要命的是東芝被爆出連續6年財務造假,虛報利潤1700億日元,而且涉及四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為填補巨額虧損,東芝將核電業務全部出售。隨後,東芝虧損再創新紀錄,高達9500億日元。為了彌補財務虧空,東芝不得不在2017年把存儲晶片業務賣給了貝恩資本等財團。
那麼,三星的情況又怎麼樣呢?三星在中國關閉的是手機和網路設備工廠,但在這兩塊業務上,三星面對國內華為、華三、中興、小米、步步高等廠商來說,壓根不具備什麼優勢,而且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堪稱斷崖式下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資料顯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面對這種潰敗,三星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把在中國的工廠關閉了。
就中國臺灣的友達光電來說,雖然媒體把友達光電吹上了天,但面對京東方,友達真的沒啥值得吹噓的,就市場份額來說,京東方的出貨量已經超越了LGD和三星,就技術而言,京東方的AMOLED生產線早已量產,蘋果供應鏈中的台系螢幕,已然在不斷被大陸面板廠商所取代。
三星、友達等公司關閉中國大陸的市場,是市場競爭中的失敗者默默離場。如果將中國企業擊敗境外廠商,迫使境外廠商關閉工廠的現象解讀為“中國將成為最大輸家”,筆者也只能佩服某些媒體的腦回路了。
發力低端機市場,華為小米能將“內戰”打遍全球?2018-06-28科技新知
小米在上市籌備過程中,雷軍放言:未來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公司極有可能是一家中國公司,不是華為,就是小米。有極大的概率,就是小米。
華為這廂則從不謙虛認為華為成為全球第一是歷史必然,已將未來三年的奮鬥目標定為全球前五,預計在2021年將海外銷量占比提升至50%。
要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低端機自然是第一戰場,而小米作為這個戰場上的‘常勝將軍’,華為繞不過去。
繞不過怎麼辦?打。而且不止是在國內打,還要打到印度,打到歐洲,打到拉美,打到全世界去。
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銷量排行,華為占比11%穩坐第三,小米逆襲後以8%排行第四。儘管和三星22%、蘋果15%還有差距,但華為14%、小米101%的逆流而上的出貨量增長率,足夠令兩者用同樣的野心,在未來幾年爭奪‘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的頭銜。
…
未來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公司極有可能是一家中國公司,不是華為,就是小米。雷軍說的時間有點長,或許用不了10年,便可見分曉。
http://tech.sina.com.cn/csj/2018-06-28/doc-iheqpwqx9030768.shtml
外企台企關閉工廠,恰恰證明中國製造的成長2018-6-28科工力量
日前,媒體報導中國臺灣廠商友達光電在上海的松江工廠要關門。
臺灣友達光電關閉在大陸的工廠,有自媒體對該事件的分析令人啼笑皆非,該自媒體認為“現在並非外企離不開中國,而是咱們需要外資,這才是赤裸裸的現實;只可惜,多數國人並沒有意識到,依舊還沉睡在盲目自大的夢幻中”。
其實,友達關閉中國大陸工廠,是產業界優勝劣汰的正常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是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一批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崛起。
文章以友達光電撤出中國大陸為引子,隨後提到三星、松下、夏普、東芝、索尼、蘋果都在偷偷撤離中國大陸,大批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中國籍員工失去工作。文章中還專門提到三星在越南投資,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一旦外資加速撤離,中國製造不僅將會被“東南亞製造”取代,而且中國還將面臨“無工可打的日子,真的就要來臨了!”
雖然該文聽起來很嚇人,但只要對三星、松下、夏普、東芝、索尼等企業有一定瞭解的人,就會感覺到,這種論述明顯把因果倒置了。
矽谷銀行破產對金融業的啟示 2023-03-14 經濟日報 社論
矽谷銀行(SVB)倒閉原因,既不是被放款壞帳激增拖垮,也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資產而嚴重虧損,反因持有的安全資產太多。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採取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造成資金泛濫。許多加州創投資金及新創企業都把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基金存入SVB,共流入約1,300億美元的新存款。孰料2022年3月起Fed激進緊縮貨幣政策,債券價格大跌,股價大幅下跌。
其次,利率雖然上升, SVB由於大量資金都押在長期債券上,殖利率不會隨著利率上升而提高,淨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間,許多銀行與SVB一樣,接收到龐大存款,並將這些資金投入長期債券。
Fed的貨幣政策連續失誤,先是過鬆,之後又急縮,不僅對金融體系造成嚴重干擾,也使Fed本身陷入「三難困境」,既要同時達成2%通膨目標及最大就業的雙重使命,還要確保金融穩定。F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面臨一場危機 2021-04-08
俄烏戰爭爆發後,瑞士有著200年之久的中立政策難以為繼。俄將瑞士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因瑞士加入歐盟對俄制裁。
從德意志銀行的危機看全球金融安危 2023.03.27 工商時報社論
如同瑞士信貸在瑞士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主導下被迫併入UBS,被對沖基金放空襲擊的德意志銀行,命運生死線已經交給了德國政府。
其實德意志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體質相當健全,一級資本比率有15.7%,整體資本適足率18.4%,歐洲各國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都相當健全。
美歐金融機構擠兌的恐慌情緒仍然高燒不退,台灣壽險公司面臨淨值驟減、銀行體系平均一級資本11.85%、資本適足率14.01%也有提升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業者與政府都應,築高金融防火牆,顧好台灣自己的中小型金融機構,避免遭到這波金融擠兌風潮的波及。
相關新聞資料
自矽谷銀行(SVB)於03-10破產後,聯準會主席鮑爾才說沒事,一週內,小型銀行的存款下降1190億美元,是2007-03-16以來最大跌幅。
矽谷銀行破產、瑞信暴雷 全球錢湧入香港 新加坡
裁員潮雷聲大雨點小?矽谷僅2%科技勞工被炒 2023-03-03
亞馬遜03-21再裁9000人
全球科技大廠裁員Google裁員6%波及台灣 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