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網購廉價魚竟是「血海鮮」?「強迫勞動」再洗產地流入全球!標籤疑雲背後的供應鏈黑幕!
回應
台灣漁業是全球第四大的,血海鮮最厲害的國家,不是我們中華民國嗎,還被制裁過,當初被指責的有強迫勞動 非法捕撈 過量捕撈,而且那還都只是遠洋才被看到的,近海那種出去補個三五天 外勞在上面是真的做好做滿 全都是非法外勞去做的.
那是假新聞,台灣100%的企業都是守法、有道德良心的,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
中國有沒有強制勞動不知道,但是台灣捕蝦蟹船違法血汗僱用外國勞工,前幾年才被國際漁業協會點名批評
把海上的魚運到新疆內陸給維吾爾族血汗加工,再運到沿海地區出口到世界各地,血棉花血海鮮,造謠造的太假了.
「強迫勞動」這概念離生活太遠。在台灣有大小無數的非公開團購群組、社團,裡面賣的廉價食品多數幾乎沒有任何包裝資訊標示,出售商品的公司、製造工廠、產地都不需要,只要夠便宜就有人買!這些稱為垃圾都不過分的食品完全沒人管,但那才是最貼近一般民眾生活的隱藏問題。
讲个笑话,美国很讨厌中国和穆斯林,但是美国超级关心住在中国的穆斯林
基本上中國公司的商品我都不會買,尤其科技產品更是如此,只不過中國製造我實在沒有辦法完全避免
貿易戰把中國製作公司推向墨西哥,南非,甚至緬甸和越南。消費者單憑原產地,看不到供應鏈是很難規避的。
這種低薪高通膨時代,誰在乎什麼強迫勞動,能用最高的CP值填飽肚子再說.而且資本主義注重的就是成本,看看台灣就知道,廉價勞動力誰不愛呢?甚至還覺得台灣人力不夠便宜想用外籍勞工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_qmuZzEBo
阿楨
英特爾的崩塌,說明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波音多了個伴 陳經
1.2024-08-22,英特爾單日下跌26%,創了1982年來的跌幅紀錄。英特爾的晶片還是PC機最常用的,季報居然虧損了,要裁員1.5萬人!怎麼回事?
2. 擊垮英特爾的,就是美國製造業的大毛病:成本過高,人素質低下。英特爾員工13萬人,年營收約540億美元。英偉達才2萬人,年營收要衝擊千億美元了。
3. 區別在於,美國晶片公司一般擅長設計,但英特爾相反,幹的是晶片工廠製造業,必須有相當的知識水準才能幹活,人工成本不會低。
4. 同樣賣CPU的AMD,市值已經是英特爾2倍多,只有26000員工。它就聰明地用Fabless模式,只設計不生產。英特爾是自己設計加生產的IDM模式。AMD年營收220多億美元,但是人少多了,利潤就還行。給台積電代工費沒問題。
5. 英特爾新CEO就想辦法,把晶片製造部門拆分出去變成代工廠,剩下的就是fabless部門。
6. 美國製造業壞典型,原來是波音,現再加英特爾。都找了不少印度人,但是印度高管和員工幹製造業不太行,東亞人厲害。
7. 晶片製造業,需要很多耐心細心又能學習的人,長時間加班維持很複雜的產線正常運營,還夜班,上班時手機上交。美國白人肯定不願意幹,但是又得幹,就找些低學歷的人來,逐漸就不行了。CPU生產的晶圓,良率不行成本立刻高上去了,代工部門虧損不奇怪。
回應
美國包括西方製造業大企業衰敗的通因是, 1、管理層金融化。2、一切為了股市表現。包括提高產品毛利率,砍掉不掙錢的部門,減少研發經費,製造外包,服務外包(印度call center)。最後核心競爭力所剩無幾。3、政治正確橫行。往公司要害部門塞lgbt,塞印度拉美非洲裔,印度人很能幹的。但是好大喜功,口頭比實際能幹。4、本土人才匱乏。全靠其他人種來讀理工科,外國的留學生總有一大半是要走的。留下的又有幾個是和美國人一條心的?
阿楨
蘿蔔快跑訂單爆量 「趕晚集」的百度要翻身了? 2024-07-13
近期,百度 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 (Apollo Go)」在武漢市的全無人訂單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過 20 單,有人對這項黑科技表示支持,但也有人擔心安全問題。
技術尚需提升,成本是挑戰
蘿蔔快跑部分透過軟體程式碼操控,可能會設定固定路線並受到地理限制,仍處於 L3 級,與 L4級的高度自動化水準仍有一定差距。
蘿蔔快跑第五代無人車各項成本總計 48 萬元 (人民幣),車輛可確保 5 年內的可靠運營,車的成本按 5 年分攤每天是 263 元,加上每月約 170 萬元的安全員薪資,成本壓力不容忽視。
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百度今年 5 月宣佈第六代無人車的成本降至 20 萬元,且在四季度投放 1000 輛,並將全部轉為遠程監控 (無安全員),屆時經營效率可以大幅提高。
特斯拉再當鯰魚 刺激中國推進自動駕駛技術 2024-07-19 鉅亨網
技術路線差異 各有優劣
百度和特斯拉兩家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路線上存在明顯差異。百度採用多傳感器融合的方式,依靠高精度地圖、激光雷達等實現複雜路況下的安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則主要依賴純視覺感知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環境感知和決策,其最新 FSD V12 系統採用端到端的神經網路控制方式。目前業界難以斷言哪種技術路徑更為優越,但已有國內企業如小鹏汽車 (XPEV-US) 新車 P7 + 棄用激光雷達,開始轉向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
蘿蔔快跑_百度百科
蘿蔔快跑是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已於全國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實現超一線城市全覆蓋。此外,蘿蔔快跑已經開始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與測試。截至2024年4月19日,蘿蔔快跑在開放道路提供的累計單量超過600萬,穩居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
2023年蘿蔔快跑技術提升快速拓展時空覆蓋,單量和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使用者資料進一步顯示,蘿蔔快跑全國日均訂單量已達1萬單;2024年將實現武漢全城覆蓋,並計畫投入1000輛新一代量產無人車在武漢實現7x24小時全無人運營。
相關新聞
不拒載,不繞路,空調也能隨便開!日本記者體驗中國“無人駕駛粗租車”視頻火了!下車後感嘆:便宜又安全,非常好坐!
阿楨
日本正露丸檢測報告造假 遭勒令停產停售 製藥商發聲了 2024/04/27 中時
藥品製造公司極東KYOKUTO(キョクトウ)以正露丸等產品而聞名,可是近日卻被踢爆,藥品的檢測結果不合格。據悉他們捏造檢測記錄,提交了自稱符合批准標準的藥品。
綜合日媒報導,極東在2021年12月後多次竄改正露丸的實驗數據。根據《醫藥品及醫療器材法》,富山縣政府對極東藥品公司發布了從2024年4月30日至5月22日為期23天的停產令,以及為期22天的停業令。
該負責人說,會捏造檢測記錄的原因在於,「負責檢測的人已經退休了,所以我們不知道他為何下令假造檢測記錄。」
關於暫停營業的命令,他們則致歉道:「我們非常嚴肅地對待此事,並向消費者、商業夥伴在內的所有相關方致以誠摯的歉意。我們將徹底調查原因,並採取措施,以防這種事再發生。」
據富山縣政府稱,該產品已主動召回,目前尚未收到健康危害報告。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今(27日)表示,2022年9月初,食藥署即接獲日本主管機關警訊通報指出,正露丸經安定性試驗發現有特定成分(東莨菪、Scopolia Extract)含量偏離規格。同年9月12日,食藥署即函請業者中榮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針對藥品「『極東』正露丸」、業者德佑藥品有限公司「德佑正露丸」啟動回收作業。其中「『極東』正露丸於2022年10月11日回收完成1批、541瓶,「德佑正露丸」則在2022年10月31日回收完成7批、共8431瓶。
王德原表示,食藥署2022年9月接獲日本通報當時,即請業者提出事件調查報告、預防與矯正措施,以及日本當地主管機關查核通過證明文件,但業者皆未能在期限內提供。因此,食藥署已於2023年2月1日鎖定該2藥品不得輸入,GMP核准函業已於2023年8月底失效,至今都未再輸入台灣。
回應
日本大哥哥就是有氣魄,連造假的格局都比日倭賤奴高出不少。從鋼材、汽車到家電、生物製藥、食品等等,要麼不造假,一造假都是30年起跳。
近幾年日本大企業造假已經有幾百起!有的已經造假幾十年!
日本政商造假早就是司空見慣的事!
再假台人也非常喜愛!因為是日本母國
說到造假,世界上最大的詐欺犯蔡英文,四十年如一日地造假說謊,卻依然不動如山,成為世界民主最大的笑話。怎麼沒有人要勒令她停業?
台灣人喜歡舔日 沒在怕的,搞不好更有銷
阿楨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阿楨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擴大》台灣沒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專家:餐廳上游河粉供應商應同步清查2024-03-27
北市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短時間內就造成7人就醫、2名死亡,且共同攝食經驗。
相關新聞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釀腎病」已5死、影響逾百人!台灣DHC、大研生醫...下架
綠委轟:吃頓飯丟命很冤
回應
衛福部是主管機關
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維基百科
2020年代
發生或曝光時間 事件名稱 主要內容
2023年9月 雞蛋有效日期過長、進口雞蛋製造地可標台灣
臉書粉專「Lin bay 好油」貼出一張台農蛋品巴西進口雞蛋的照片,其中洗選包裝標示雞蛋的保鮮日期為10月5日,與最後一批進口雞蛋裝船出港的5月30日相隔五個多月,被質疑有效日期過長[305]。導致民眾不敢吃進口蛋。[306]9月20日農業部說雞蛋變成冷凍液蛋屬實質轉型,製造地可標台灣,晚間又改口認錯。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質疑是不是美豬全標示成產地台灣才看不到美豬。
2024年2月 辣椒粉含致癌物蘇丹紅,製成各式產品流竄全台
有原料輸入商檢出致癌物「蘇丹紅」,已知有145.36公斤製成品流向全台7個縣市,其中有25公斤原料為「瑪爾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買下,後續製成19項產品販售,總計187.18公斤。市面上多款辣椒粉以及知名零嘴「蝦味先香辣口味」受影響執行下架回收作業。
2024年3月 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
有人在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飲食,結果造成衝總計11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4人入住加護病房。 (統計至3/28 06:44)
阿楨
年輕人愛上“國貨”,不只是因為自信 2023-10-12 環球時報
近日,搭配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能源汽車“問界新M7”上市25天訂單量累計超過5萬的消息引發了熱議,國產新能源汽車正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肯定。與此同時,大量的商業資料都證實,從服飾到美妝,從手機再到汽車,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中國消費者尤其是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目標在日趨“國牌化”。
不少人認為,導致我國年輕人越發青睞“國貨”的原因是中國消費者更加自信了,還有人說這背後有愛國等民族情感因素的驅動。這些分析不無道理,但也忽視了消費行為本質上是一種理性決策,國貨日益受到青睞,正是市場規律的結果。
過去一段時間裡,中國製造雖行銷世界,但一些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牌價值都不算高,這也導致中國產品價格低廉但品質低劣的刻板印象。
但近十年來,利用產業集群優勢,中國製造保持世界第一;同時,國貨也在產品的品質把控、品牌行銷以及核心技術的掌控上不斷取得質變。中企更理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再加上年輕消費者幾乎沒有多少對中國製造的刻板印象,他們也更加天然地接受中國本土品牌。
中企也越發理解如何用品牌故事來打動消費者。很多中企品質不輸外企,但西企更懂得行銷。如今,中企的行銷策略也越來越具有創意。
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在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上不斷取得突破的華為,以及在新能源電池及汽車生產方面取得領先地位的比亞迪等企業,是目前這一方面最為突出的案例。
中國市場巨大,國貨也越來越爭氣,未來不可限量。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企業也需要保持清醒,消費者感情上或許傾向於國貨,但理性決定了他們不會盲目追求國貨。此前的“花西子事件”就充分說明,國貨身份值得驕傲,但絕對不是萬能的擋箭牌。未來的中國品牌會面臨更加激烈的內外競爭,因此在更具創新性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放眼世界,讓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和中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都邁入新階段。
阿楨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阿楨
羅思義:全球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的寄生性資本主義 2023-09-27觀察者網
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本文是筆者為觀察者網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演講稿的加長版。為什麼150個經濟戰略、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極具多樣化的國家會加入一帶一路?還有數十個國家排隊加入金磚國家。
資本主義一直在演變
帝國主義國家將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正式或非正式殖民帝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鬥爭最終引爆了一戰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取得勝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前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生產力發展超越了前殖民帝國時代的資本主義。美國投資占GDP的20%, 70年代末的日本投資率30%或更多。因此,美國逼迫這些國家降低投資水準,這一過程在拙文《它曾成功“謀殺”了德國、日本、四小龍,現在想要勸中國“經濟自殺”》中有詳細分析。
資本主義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大國主導——從18世紀末到1914年是由英國主導,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到1913年,美是英兩倍多,到1945年是五倍。
國際金融結構也隨著經濟生產主導地位而改變,在英國1931年停止英鎊與黃金的兌換之前,金本位制一直主導國際金融體系。1945年起,美國成為世界貨幣。英美的經濟發展進程如出一轍,在其經濟主導地位達到巔峰時,不僅能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還用於對外輸出資本。
1913年,英國資本占GDP的18%,但國內投資9%。因此,英國19世紀維護國際主導地位靠的不僅是英國艦隊,還依賴於經濟投資和對外援助。但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一戰中經濟受損,到1931年,英國發生了逆轉,不得不從他國引進資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因此,美國因此不僅可以通過暴力戰爭鞏固其國際霸權,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多次政變,還可以通過援助:二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古巴革命後在拉丁美洲成立進步同盟,越戰期間扶持亞洲四小龍等等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正如圖2所示,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不能創造足夠的資本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而是變得依賴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阿楨
這是工匠精神還是形式主義? 2023-09-23
法國凡爾賽宮的工作人員用尺子檢查餐具的擺放、精確到毫米,一絲不苟。
回應
正確答案:如是歐美日則是工匠精神,如在國內則是形式主義。
工匠精神必須是將生產力用在關鍵環節以維護高品質運行或促發品質提升的行為。
無論中外,夠級別的擺台餐具酒具等是有規範的,相互距離是有尺寸具體要求的,那就是以釐米、毫米標注的。
阿楨
德日誰更有可能成為病夫?2023-09-22
英國《經濟學人》頭版德國是歐洲病夫嗎?
縱觀那十幾年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無論是日本停滯不前還是德國觸底反彈,都不是最大的新聞,中國在2009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才是全球政治家、經濟學家關注的焦點。
德國這次經濟下滑,表面看是因為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能源成本上升,而實在於汽車優勢不再。
一方面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迫使人類必須轉向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2.0版電氣時代”與100多年前由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啟動的“1.0版電氣時代”相比,2.0覆蓋面要全面得多,比如電池、儲能、電力帶來巨大的商機。另一方面,迅猛的資訊革命,依託電腦和互聯網,工具們變得越來越智慧化。迫使那些傳統汽車廠商,沒辦法像之前那樣,從過往築就的品牌、技術壁壘中,收割高額利潤。更悲的是,德日都慢了半拍。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中,整個市場一如智慧手機,美中PK的場景如出一轍。
前幾日幕尼黑車展成了中國汽車的嘉年華,考慮到歐洲在互聯網時代的表現一直乏善可陳,很難相信德國和歐洲車企能夠在汽車智慧化上,有機會扳回一局。車展之後,歐洲議會正式宣佈即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整個歐洲都已經感覺到了被新技術革命拋棄的危險。
回應
日德共同點還挺多的,兩者都跟隨美國,倆病夫攜手去治病,路上也有伴。
阿楨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了,中國中考分流是太早還是太遲?
目前全世界的學制分為這幾種:1.單軌(如美國,高中之後再分,表面看似公平,但地區間的教學品質差異很大,而且越向上越貴,貧富差距帶來的教育差距過大)。2.雙軌(如德國,學術與職業分開,學術線歸經濟、金融等高端行業走,主要是給權貴的,職業線歸藍領等中低端行業走,主要是給平民的。但是,德國的藍領工資並不低,所以大家能接受)。3.分支型(如中國,基礎教育單軌,高等教育雙軌)。
回應
德國製造業培養人才的方式非常好。中國企業招人太重文憑等外在的條件。
少些德吹吧,德國經濟負增長。
歐盟宣佈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國商務部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外媒評歐盟玩火自焚
中國車企撐起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打響價格戰首槍|中國成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 去年銷量590萬 占全球58%
回應
其實不但電動車便宜,基本上凡是中國制的都比外國便宜。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想賺的是薄利,即便外貿品已經比內銷的貴了幾個價位。
物美價廉供大家使用也不行. 這些所謂資本家也太離譜了.
資本主義就是掠奪世界資源保障資本家的利潤不管人民生活問題。
中國電動車之所以價格低是因為完整的供應鏈和先進的技術 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落後了 不虛心學習而動用政治力量打壓 最後只能是越來越落後
美歐也對企業補貼 馮德萊恩怎麼不查呢
你看下歐盟區評價,全部在罵歐盟,自己的補貼比中國還多,競爭不過就加關稅,坑的還是歐盟區人民
阿楨
“三姨夫”提前退役,中國停購俄制發動機,進入100%國產航發時代 2023-09-01 柯洛廖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海空軍的主力戰機已淘汰俄制AL-31F發動機,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了100%國產渦扇-10航發時代。
殲-20B/35換裝渦扇-15/19後,將可以碾壓美國的F-22/35。
回應
航空發動機之外,除了光刻機, 高精密度機床才是天花板。
不好意思哈,你口中的天花板早在十年前就被捅穿了。
回應相關新聞
華為2023-08-29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華為晶片突圍成功,荷蘭光刻機巨頭妥協,宣佈繼續交貨DUV設備
阿楨
商譽受損 豹2坦克令萊茵金屬傷透腦筋
據德國經濟新聞2023-08-27報導,萊茵金屬在烏克蘭戰爭豹2表現而蒙受虧損,這跟德國能源嚴重匱乏導致工業製造能力下滑有關。據歐亞時報報導,早在2016年11月,在敘利亞北方的大城阿勒波,土耳其10輛豹2A4坦克被摧毀。
俄「死亡收割者」卡- 52重創烏軍豹-2坦克
豹2坦克被輕易消滅,西方先進武器神話破滅? 2023-06-11
早在3月,俄兵已經收到了詳細的“打豹指南”。此外,俄軍布下大量的地雷、破壞後方橋樑和道路,都可以限制豹2的機動範圍。遭到了俄軍武裝直升機、火炮和反坦克導彈集中火力的射擊。
“俄羅斯對付坦克的手段很多,除了傳統的坦克、反坦克導彈、遠端火炮,還有無人機、巡飛彈(即自殺無人機)。無論坦克多麼堅固,都無法僅靠自己去抵擋精確、密集火力的洗禮。”
從戰場上的事實可以看出,神話豹2等西方先進武器的觀念,其實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烏軍的頹勢,是不可能寄希望於一兩件先進武器來挽回的。宋忠平說。
相關新聞資料
盟國提供50-60架F-16,但烏要160架。
來不及等到F-16!烏教練機空中相撞3死
美軍9月中旬向烏交付10輛M1坦克+貧鈾彈
回應
無底洞!美國跟北約打算還要填多久?
以前哪一種武器援助不是說能扭轉戰局?結果就是不斷死傷,北約就希望能戰鬥到只剩司機自己。
10輛坦克不夠塞牙縫的,還指望靠它們包打天下?可笑
美國提供貧鈾彈給烏克蘭,和默許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是一脈相承的做法,美國就是反人類的政權。
阿楨
金磚擴11國納阿根廷、埃及、埃塞、伊朗、沙特、阿聯等6國,最大輸家是印度。
習近平:100億美元專項資金,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已成立40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金磚峰會討論共同支付、單一貨幣(回應:去美元化抗美元霸權)
相關新聞資料
華為發佈Mate60手機,聯手中芯造出7奈米麒麟9000s+5G 晶片。(回應:2018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2022俄烏戰爭,美帝皆小敗。)
日本核汙水2023-08-24起排海將持續30年,中全面暫停進口日水產,韓台噤聲,日考慮向WTO提貿易訴訟 (回應:中沿海核電廠多在排核廢水! 中排的是核電廠冷卻廢水,日排的是核災污染水!惡人先告狀,果然是賤種台巴子的主子,都說要告到WTO,告一個我看啊,笑死!)
為什沒人能阻止日排核污水?(回應: 日本作孽,西方縱容,全人類遭殃!)
誰在炒作只有中反日排核污水?(回應:精日!)
誰在給日本排放核污水洗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CoTKuS4xU (回應:日本政府的公關費+美國之音!)
謝長廷稱微量輻射有益人體 核能學者:護航日本鬼話連篇(回應:謝助日代表!)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未替日本背書,專家小組有異音,日本ALPS核廢(污!)水處理系統的氚影響雖小,重點不在於氚,而是包含其他不穩定的核種,高達60多種,例如碘-131、銫-137等,會產生高能粒子射線破壞細胞改變DNA結構!東電認了66%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未考慮過其他方案。
福島之殤https://youtu.be/nlCvilpFtm4
日水産出口(1兆日元中港佔4成)量價同步重挫3~5成。岸田内閣支持率跌至26%。
政協周小平提案,將福島改稱「輻島」,暫停陸客赴日。反日潮再現!赴日旅遊湧現退團,日貨和服浮世繪全遭殃!
別囤鹽啦!河南:岩鹽儲量夠全國吃3.3萬年(回應:河南好霸氣!)
中國核動力潛艇在臺附近發生事故?(回應:反華帳號謠傳!)
阿楨
中國工業機器人全球第一 密度超美 2023/08/17 中時
北京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中國2022年工業機器人占全球超過50%,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台,已超越美國,全球排名第5,次於韩国、新加坡、日與德国。
2022年收入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產量快速增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73家,10家機器人企業成長為製造業單項冠軍。
2021年中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為1.47億,比2012年減少2200萬人,同一時期,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增長32%,達到3.65億人,因此機器換人就成了許多企業的選擇。
從機器人產業觀察「中國製造」 2022-12-16 黃欽勇
2021年,南韓每萬人有1,000台機器人;台灣排名第八,每萬人276台。而中國以322台排名第五,總裝置量是26.8萬台,全球總裝機量的51.8%,而2021年裝機量的成長率更達50.6%,其中有26.8%在電子業,18.9%在汽車業,鋰電池有9.6%。
中國本土的機器人產業以輕量型、低階機器人為主。疫情之後,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全球市佔率已達31%,而全球前10名的機器人製造商卻沒台灣。
在機器人的關鍵零件中,伺服馬達、減速器、控制器佔了過半的成本比重,在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中,中國的埃斯頓、埃夫特、遨博都已經可以自製關鍵零件,甚至價格僅有德日品牌的七五折。
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國產工業機器人亟待發力 2023-05-10 科技日報
雖然近幾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已在精密減速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技術、部件方面取得突破,但目前國內70%的市場依舊由以“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庫卡、安川)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品牌所佔據,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國產工業機器人競爭力不強。
相關新聞
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0.5億美元,進口1.8億。2022年出口6.1億,進口20億。
阿楨
德媒:德國經理人可以向中國學習什麼?
德國《焦點》週刊2023-08-10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崛起為一個創新超級大國,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企業文化如何,文化差異在經濟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中國人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由於政府治理和高度職業道德,中國成功實現社會穩定並確保廣大人口的富裕。
實用主義是中國經濟的優勢,員工突出的職業道德和積極性讓從想法到實施的速度非常快,在我看來,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在德國,官僚主義和缺乏靈活性以及高品質標準往往會削弱創新能力。中國經濟的座右銘是:不說,只做!面對新技術的巨大勇氣也令人驚歎。微信可能是最好的例子,超過80%的中國人現在使用智慧手機支付,在德國僅11%。
德媒:中國的經驗可以給巴西帶來啟發
德國之聲網站2023-08-13《中國怎樣避開俄羅斯休克療法》 中國成功避開了旨在一舉將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的一系列政策,而是發展了一種以國家作為增長戰略核心的市場經濟。
發展電動車走錯路了?不如反問為什麼日韓不行(回應:現在這波“日韓電動車無用論”,就是之前“日韓移動支付無用論”的翻版,說什麼中國是因為假幣太多、小偷太多、信用卡支付落後才那麼順利發展起來的,而日本/韓國因為“國民素質高”、“體貼老年人”、“假幣少而atm多”等等,然而現在再看,人家不也老老實實加入移動支付的“真香”?現在是人家落後了才跟你忽悠“電車無用論”罷了。)
阿楨
和中國比,美國購買法GDP虛胖驚人
2020年美國醫療支出 4.12 萬億美元,占 GDP的 19.70%,人均 12,530 美元,美人均預期壽命居然比中國少2歲。 軍費等一樣,但是裝備完好率嚴重下降,而且美國機隊和艦隊的平均年齡也在持續增加。而美國以中國3倍多軍費投入,但每年生產的艦艇噸位不到中國一半。 美國利息暴漲,國債比去年增加3000多億美元利息。除了飛機、軍火、晶片、藥品和儀器等少數產業美國產量超過中國外,在基本工業材料比如、鋼、鋁、鎂、鈦、水泥、煤,在成品的家電、汽車、輪船、機械、手機、機床。美國現在主要靠金融割全球羊毛。
中國製造業的通病:便宜,能用但是不好用、不耐用
回應
不看日曆還以為這文章發表在20年前。中國有高端貨,同價位,中國貨往往更好用、更耐用。
事實上我們高中低檔產品都能做,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拉低中國製造的聲譽,應該向華為學習,手機不便宜依然受追捧,才叫成功。
俄軍快樂展!各種無人機攻防武器,中國憑什麼能把它們白菜化?
回應
大疆2022年收入1700億,淨利潤400億,超過華為的356億。2010年,大疆收入僅有300 萬元,全球市場份額更是從0直接增長到73%。
韓國砸重金顯示器,2027年前要重新趕上中國
回應
糊塗啊,都白菜價了,搶回去做泡菜?一旦中國掌握了某種技術,國外企業基本上連尾燈都看不到
經濟研究員陳文玲解讀4月份中國經濟形勢?
4月,消費同比增長18.4%,工業同比增長5.6%,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2%,16-24歲青年失業率,1—4月分別為17.3%、18.1%、19.6%、20.4%。
回應
16-24歲,過去三年疫情期間攢的各種畢業生,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消化
我就是年輕人,老老實實去製造業上班了。中國製造業崗位最多,公司都在招普工,工資4k上下。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202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年超5%。
中國青年報調查:七成青年認為成家一定要有自己的住房,女性比例更高。
回應
所以結婚率一年比一年低,婚姻又沒有保障,出軌照樣分財產。
農村房便宜但是有媳婦嫁嗎?
江西多地彩禮限高標準: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約6萬元,超過即為高價彩禮。
回應
彩禮還能定標準啊,何必呢
阿楨
正式超越日本!今年首季中國成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中國乘聯會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106.9萬輛,同比增長54%,日本為104.7萬輛。
中國自2009年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不過長期由大眾、通用、寶馬和賓士等外國品牌主導。但是,2021年出口超過200萬輛,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3。2022年332萬輛,首超德國,成為世界第2。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年汽車出口的主要動力仍是俄烏危機下的俄羅斯市場的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車替代,以及中國的新能源出口競爭力提升,1至4月新能源汽車出口34.8 萬輛,同比增長 1.7倍。
中汽協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在非洲主要出口到埃及和南非,在亞洲主要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印度、泰國和越南,在歐洲主要出口到俄羅斯和英國,在北美洲主要出口到美國和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地區,在南美洲主要出口到巴西、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
回應
明明就有便宜的汽車可以買,台灣卻買不到
台灣是意識形態掛帥,難道你不知道啊?
日本車多年專門欺侮台灣人.
日本不思進取,沒有創新,當然被取代!
出口的不是武器,可喜可賀.
大陸出口的武器可多著呢,井蛙無知
邪惡米國為什麼打壓華為?因為怕蘋果被華為超越。
世界會亂,全是米國作亂。
阿楨
285億元 高鐵採購日12組列車
台灣高鐵規畫新世代列車採購,傳出日本廠商報價為市價近二點五倍,接連兩次廢標,高鐵公司因此一度有意轉尋歐系車廠。高鐵董事會2023-03-15通過決議,最終仍決標給日本廠商,將以台幣二八五億多元向日立東芝聯盟採購十二組列車,最快二○二七年投入營運。
日廠吃定 遭譏飛機價買火車
每組約23億多元 砍價一半
高鐵「用飛機價格買火車」 日商高喊1組50億 2020-12-08 Yahoo奇摩新聞
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去年大張旗鼓向國際大廠邀標,將再採購12組新車,主要卡在高鐵列車的「行車控制、號誌系統」採用日方專利,其他歐洲大廠根本難以插足,高鐵只能和「日立、東芝聯盟」合作採購N700S列車,但日方卻開出比當年購車一組20億元高出2.5倍的50億新台幣天價,高鐵董事會成員形容是「用飛機的價格來買火車」。
前總統李登輝介入 台灣高鐵成歐日混血車種
不過,日本的經營團隊也向交通部大吐苦水說,高鐵公司新購列車價格會如此高昂,除了國際鋼材價格上漲外;還有只訂購8組列車,但日方還是要籌組團隊單獨處理整個製程,包括廠房、材料、專業人員等,整個固定成本少不了,列車價格自然就高了。
回應
李逆骨灰萬年禍害!羞辱國人至死方休!
李登輝介入採購案應該有收回扣,否則以總統薪水怎麼買的起鴻禧山莊豪宅?
舉世皆知,國際有名的…蔡盤子蔡政府…其他國家都能宰,為什麼我日本不能宰?!
民進黨所謂的台日友好就是當潘仔
印度要蓋第一條高鐵,日本為了搶中國的生意,就將工程款全部用50年超低利長期貸款,自2017年開工至今,工程進行一再延宕,現在還要增加50億美元預算,令日本感到很後悔 !
阿楨
美國情報機關吐實了!大陸5領域很恐怖 2023/03/10 中時
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2023/03/08向國會提交年度威脅評估報告,點出大陸在半導體、關鍵礦產、電池、太陽能板及製藥等5大領域的主導地位,美西將面臨重大風險。
澳洲智庫:中國在AI、機器人技術37項關鍵科技領先美國 恐壟斷10個領域
澳洲國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2023-03-03發表研究報告,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44項關鍵的新興技術領域,發現中國在多達37個項目中遙遙領先,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生物技術、5G與奈米製造等領域。
雖然美國在高效能運算、量子電腦運算、太空發射系統,以及疫苗研製等7個領域的研究,居於領先地位;不過,整體而言,大多數的項目美國都排在第二。
這份報告直言:「西方國家正逐漸失去全球科技、技術競爭的優勢,不斷節節敗退,包括在科學及突破性的研究」,並呼籲各國政府擴大投資研究。建議當局增加對科研的投資,創建安全的供應鏈,加快將戰略關鍵技術升級。
至於中國,則在電池、超音速、奈米製造,以及5G、6G研發等先進射頻通訊,總共37個領域領先,甚至在部份技術領域,全球前10大研究機構的總部都設置在中國。報告更警告說,中國可能會壟斷其中10個領域,例如合成生物學,全球約有1/3的該領域研究來自中國。
相關新聞資料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中國首條量子3納米悟空晶片生產線01-31亮相,首台量子晶片光刻機問世,取代荷蘭/擺脫美國卡脖子!中國納米科學中心實現納米尺度電晶體。阿里清倉印度支付寶,加速告別印度市場(回應:就算你贏了市場,最後也得被印沒收。) 股神巴菲特02-14閃賣86%台積電開盤跌4元至524, 台股跌逾百點失守15500. OPPO自研4nm手機處理器2023年底量產。MWC 2023開幕 紫光首展5G通話芯片方案。美對華打壓衝擊全球半導體9大企業中8家2023第一季度業績退步。2022年中國半導體專利全球第一占比55%。
阿楨
日新型火箭首射失敗 太空戰略受阻 2023-03-08 聯合報
日本國產最新主力運載火箭H三一號機七日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升空,因無法確認第二節火箭引擎點火,控制中心判斷火箭無法安全飛行,在發射約十五分鐘後傳送自毀指令,發射任務宣告失敗,殘骸研判落入菲律賓東方海域。日本學者表示,日本太空開發戰略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是日本卅年來首款中型運載火箭,載運量為兩千至兩萬公斤,號稱發射衛星費用比競爭者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更便宜。如今首次升空失敗,日本政府表示「非常遺憾」,負責H三火箭組裝工作的三菱重工業股價因此下跌。
H三火箭一號機可謂一波三折,原訂二○二○年要發射,但因新引擎研發不順等因素,不斷延後,今年二月十七日準備發射之際,偵測到火箭第一節的裝置發生異常,臨時喊停,七日升空又出師不利。
日本火箭開發之路不斷遭遇各種失敗,不同原因都得費時採取相關對策,造成無法發射火箭的空窗期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對希望擴大人造衛星發射業務的日本政府與產業界來說衝擊甚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原本計畫未來廿年每年要發射H三火箭六次。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米本浩一說,這次H三火箭一號機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二節引擎本身,或是點火的電力系統。因為火箭本體自毀落海,能獲得資訊有限,推測查明原因要花的時間可能以年為單位。米本說,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將會推遲,「影響極為重大」。
H三作為日本國產最新主力火箭,被定位為日本今後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永岡桂子對發射失敗深感遺憾,「我對無法回應國民及相關人士等各界期待感到抱歉,會以文部科學省立場盡速查明原因、制訂對策,為回應外界對H三火箭的期待,將跟相關機構合作全力且迅速地因應」。
日本上一起國產火箭發射失敗案例,是二○二二年的小型火箭「愛普瑟隆固態燃料火箭」六號機;如果以主力火箭H二A來看,上一例則是二○○三年的H二A火箭六號機。
回應
日本MRJ失敗,中國ARJ/C919成功。15年努力付之一炬!三菱宣佈放棄MRJ支線飛機,日本大飛機夢碎 2023-02-10 華爾街見聞
打造航太強國 陸2款重磅火箭首飛時間表曝光 2023/03/06 中時 其中直徑5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後完成首飛。直徑10米,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則爭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飛。
阿楨
德國記者參觀中國潮腦梁煤礦區,被眼前一幕驚呆了!整個礦區沒有一個人,40台礦車24小時不間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7f5TLABsA
回應
超級科幻耶!
這就是月球採礦演練。
不是無人礦區,是人直接遙控的礦區,三一重工厲害了!
以前以為露天煤礦不會坍方、瓦斯氣爆,比較安全,原來想錯了。
相關新聞資料
內蒙露天煤礦2023-02-23坑坍塌4死、49失蹤,事故相關人員已被控制
阿楨
歐盟不挺自家車廠!Audi 告中國車廠商標侵犯遭駁回 2023/02/27
中國蔚來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由於旗下車名與奧迪(Audi)旗下車款車名太過相似,遭德國法院判定侵犯商標權。然而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裁定蔚來的車名實際上不構成混淆,駁回 Audi 對蔚來汽車的訴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70nvSLihw
回應
最近,德國媒體更加密集地攻擊和抹黑中國了,尤其是中國的電動車企業。德國社會總是對華持有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和傲慢,見不得中國任何的好!
歐盟的判決根本影響不了各個成員國,只是個法律公平的假像。中國政府應該制裁奧迪,相關汽車不得在中國銷售
知事,您好!智慧財產權法正好是我的專業,我本人現在就在德國讀博,關於你的疑惑我很榮幸略作解答。奧迪在慕尼克法院提起的是針對商標侵權的司法訴訟,慕尼克法院受理並作出有利於奧迪的司法判決;由於蔚來在歐盟註冊了商標,於是奧迪同時也向歐盟智慧財產權局提出了行政上的無效宣告申請,期望歐盟直接宣告蔚來商標無效,以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所以前者是德國境內司法判決,後者屬於歐盟層面行政裁定,兩者雖然結果上背道而馳讓人錯愕,但從法律視角來看回答的是不同的問題。未來蔚來汽車可以繼續上訴至慕尼克的州法院,二審法院裁判時或許會考慮歐盟智慧財產權局的行政裁定,但也可能繼續維持一審判決。按照歐盟法律,位於盧森堡的歐盟法院所作出的裁判才對歐盟成員國國內司法有約束力;而歐盟的其他行政機構的裁定法律上對成員國司法裁判無直接約束力。畢竟歐盟不是一個國家,這是行政司法不統一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的情況。
阿楨
美國卡中國14項技術與中國領先美國的29項科技 2022-04-27
美國; 一、高端光刻機——中國自主生產中端光刻機。 二、晶片製造——已達3納米,中國中芯7納米。 三、電腦和手機作業系統——穀歌(Google)、蘋果(Apple Inc.)、微軟(Microsoft)等。四、核心軟體幾乎被歐美企業壟斷。五、觸覺感測器——工業機器人製造的核心部件。六.高壓柱塞泵——中國2017年成世界第二,35兆帕以上90%依賴進口。 七.透射式電鏡和掃描電鏡——中國國產只占市場10%。 八、高端電容電阻,日本MLCC可以做到1000層,中國300層。九、ITO靶材,高端被美日壟斷。十、高端銑刀、高端軸承鋼。 十一、微球——面板中的關鍵材料,只有日本可以提供。 十二、高端焊接電源仍被國外壟斷。 十三、超精密拋光工藝被美日企業壟斷。十四、iCLIP單核苷酸分辨實驗技術。
中方的超級電腦、太空站,飛船,反導反衛星導彈,高超聲速導彈,五代戰鬥機、航母軍艦、核武器、神盾艦等軍備技術都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中發展起來的。 在29項高科技領域甚至已超越美日。一,中國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二,合成航空煤油。三,量子技術。四,光伏太陽能發電技術占世界70%市場。 五,無人機。 六,火箭振動臺,美國才20噸,不得不向中國購買50噸級別。七,高超聲速導彈及反艦導彈。 八,中國壟斷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九,世界第一的超50%熱效率柴油機。十,中國稀土加工技術第一。十一,光纖技術領先。 十二,艦艇全電推進系統。 十三,雷射技術領先。 十四,高鐵技術。 十五,核處理科技。 十六,超級風洞技術。 十七,煤制油技術。 十八,特高壓電網。 十九,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二十,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一,煤炭轉化技術。 二十二,三D鐳射成型技術。二十三,造島神器“天鯤號”。 二十四,微電子電晶體 二十五,單原子銥催化劑,可用于衛星推進劑。 二十六,盾構機。 二十七,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海工機械特種船舶、集裝箱成套設備製造技術領先世界。 二十八,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二十九,世界首創的潮流能CHD海洋發電站在浙江舟山建成 三十,稀土。 三十一,美軍七成武器零配件依靠中國。三十二,美大公司對中國的依賴。 三十三,美國螺母等緊固件零件靠中國進口。三十四,美國八成藥品依賴中國。
阿楨
英媒:亞洲虎風光不再——日本科學家準備離開
英國TechHQ網站2023-02-23文章,日本科學家正在離開該國,前往中國的大學尋求更好的機會。中國在研發投資方面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科學家們紛紛離開日本以逃避限制性的工作環境和缺乏資金的狀況。日本要提高其國際研究地位,就必須營造能讓科學家自由投入工作的工作環境。
過去20年,日本科學家持著“宿命論”的態度,對工作失去熱情,抱怨預算太少或沒有時間進行研究。相比之下,一名日本科學家記得2019年在美國參加會議時,看到一名中國教授吸引了一群中國學生,教授說服學生去他的研究中心。這名日本科學家找工作好幾年了,希望能去日本的大學當副教授,但一直沒有空缺職位。後來他得到了一份教職,並在2022年搬到中國。他說,中國的科學家們積極性很高,很少錯過發表研究文章的機會。
與日本相比,中國社會更加尊崇科學和學術。另一位科學家說,日本和中國實驗室的顯著區別在於交流。他也經歷了艱苦的求職,不得已移居中國,最終得到了比5年前高5倍的薪水。
在中國,研究人員似乎與實驗室的同伴和主管都有交流,而日本僵化的等級制度使社交變得困難。也許正是中國實驗室的互相交流而不是資金增加了他們的產出。這是笹川和平財團理事長、研究中國科學方法的專家角南篤的看法。他說,制度安排是關鍵所在。中國的大學改革給了大學管理層相當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年輕的科學家也可以自由研究,有機會贏得資助和晉升。
過去20年,中國和日本在科學影響力方面互換了位置。中國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論文發表最多的國家,而日本已降至第12位。據稱,日本排名下降是“選擇與集中”政策的結果,由於資金有限,日本只對少數研究領域進行投資。這意味著預算集中在某些大學。要獲得長期職位非常困難,政府的補貼要麼被削減,要麼數額太小。
日本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在2006財政年度達到了17860人的高峰,近年來一直在15000人左右徘徊。而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從2005財年的26506人猛增到2020財年的65585人。
相關新聞資料
日本經濟新聞2023-02-20稱:日本高端外國人才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於印度韓國
日本高科技有多強?全球十大核心技術,日本都能主導! 2023-02-20 網易
半導體,光刻機,光學設備,精密儀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石化設備,發電用燃氣輪機,工程機械,關鍵材料。
回應
這麼牛逼為毛連個火箭都射一個炸一個
1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
阿楨
三菱終止MSJ支線客機研發,原因是什麼? 202302-10 張仲麟
1. 其實2020年就都知道不行了,研發都砍了,剩點人收尾,昨正式官宣結束。
2. 這是市場經濟,飛機沒有客戶,當然就不行了。那日本研發實力不是挺強的麼?造出好飛機怎麼就沒人要了?MSJ比中國的ARJ21技術指標還要強,全世界找客戶,最起碼日本國內找客戶,總能找到吧?
3. 出問題的恰恰是“日本研發實力很強”這個假設。因為日吹的影響,人們容易覺得日本研發真很牛逼,沒那麼牛,也是因為美國不讓研發飛機,實力和研發體制很強,那麼多諾獎。
4. 研發是分領域的,強不強要看幹的結果,美國也有弱雞的領域。日本客機研發實踐證明就是不行,遠不如中國。
5. 日本客機研發是三菱來幹,歷史上零式戰機什麼的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行不行都是新一代研發人員的事。實際上,日本新人真的不行,寬鬆教育、假加班、磨洋工。最後出了大問題,MSJ重大設計缺陷,試飛出了重大事故,搞到要推倒重來。
6. 日本政府本來是給補貼的,但是沒有擔當,上回一個什麼YS11客機搞出來了,但是市場不接受,給了幾億美元都虧光了。這次就不敢多給了,也是幾億美元意思一下。三菱自己花了百億美元規模折騰,看後面會成無底洞,就不搞了。這次都沒有推向市場就over了。
7. 日本其實一堆研發問題,很多領域都被中國與韓國超過。其實研發體制算是有特色,有的需要歷史積累精細研發的表現不錯。但是也有重大弊病,經常就莫名其妙不行了,大家都不負責或者諱疾忌醫,拖到福島核電站事故爆發一樣徹底完蛋。
8. 東亞中日韓都是猛搞研發的國家,各有優勢,也都有重大缺陷。但是日本以前領先,就有日吹神話。現在主要是日本爆出大問題。應該安慰一下日吹,日本還是有很多厲害的領域,但是不要搞得好像什麼都強,什麼都去強行解釋。收著吹,加點小批評,給個建議。
阿楨
三.軸承鋼
撫順特鋼航空軸承鋼國內市佔超60%。法德中進口大冶特鋼的高鐵/風電軸承。中國興澄特鋼的軸承鋼產銷量已連續16年居全國第一 (高標準軸承鋼市占85%),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從2003年,興澄逐步被世界前八大軸承製造商包括瑞典SKF、德國舍弗勒、日本NSK、法國NTN-SNR等。
四.超高強度鋼
屈服強度大於1180MPa,抗拉強度大於1380MPa的超高強度鋼鋼,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太和汽車。2019年,中國東北大學實驗室易紅亮教授團隊,新型鋁矽鍍層鍍層技術,打破了安賽樂米塔爾20年專利壟斷。
五.不銹鋼
全球前10為:中國青山、太原鋼鐵、韓國浦項鋼鐵、中國誠德、西班牙阿賽里諾克斯、芬蘭奧托昆普、歐洲安普朗、中國鞍鋼、聯眾、德龍、寶鋼。全球不銹鋼產量份額,中國占56.3%,亞洲(不包中韓)15.1%,歐洲13%,美國5%。
六.粗鋼
全球粗鋼,中國占56.5%,歐盟8.4%,印度5.3%,日本4.5%,俄羅斯3.9%,美國3.9%,韓國3.6%,土耳其1.9%,巴西1.7%。
世界鋼鐵企業50強 大陸鋼企占28家 2022/06/08 旺報
世界鋼鐵協會7日發布《世界鋼鐵統計數據2022》,2021年全球粗鋼產量19.51億噸,中國粗鋼產量為10.33億噸,消費量為9.52億噸。前50名共有28家中國鋼企,中國寶武鋼鐵以1.2億噸蟬聯第一,鞍鋼5565萬噸,全球第三。
鋼企巨無霸 寶武鋼併中國中鋼 2022/12/22 工商時報
大陸政府為了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與經營績效,近年加速推動國企整併,鋼鐵業是官方鎖定的重點行業。大陸國資委21日宣佈,寶武鋼鐵與中國中鋼集團進行重組。2020年10月,中國寶武對中國中鋼實施託管,寶武鋼產量達到1.15億噸,擊敗近20年裡排名世界第一的歐洲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S.A.)。
阿楨
日系夕陽:2022年在華銷量降10.3%,市場份額跌破20%
乘聯會資料顯示, 2022年日系車在華銷量409.2萬輛,同比下降10.3%,降幅僅次於韓系(34.7%)。同時,日系市場跌破20%,同比下降2.7%。同期的比亞迪已超過本田、日產各自的總銷量,離豐田也僅差10萬輛。吉利、長安、奇瑞也均超過日系。
回應
日系車還在以傲慢價高偷工減料忽悠中國消費者!
相關新聞
評論:日德製造業成難兄難弟為何顯露品牌危機? - 新浪財經
【迷彩虎講堂】260:中國靠仿製強國?美日德造假黑歷史打臉
中國2022年汽車出口破300萬輛,產銷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產銷分別2702.1萬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
日本「盜用」我國軸承鋼,換了標籤賣給老美,拜登氣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gBpJN9awE
連續十年世界第一,中國軸承鋼到底處於世界第幾梯隊? 2021-09-03
摘要:搜索“日本冶金”,都是說日本冶金領先世界多少年,陌貝網深耕軸承行業多年,不得不揭秘中國軸承鋼的真實水準!整體來看,全球鋼鐵出口市場3800億美元,中國398億,日本267億,德國254億,韓國235億,俄羅斯198億。黑色金屬金字塔價值鏈由高到低分別為:高溫合金、工模具鋼、軸承鋼、超高強度鋼、不銹鋼、粗鋼。
一.高溫合金
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美國SMC、德國VDM、法國IA、美國ATI,然後才排到日本日立冶金。
二.工模具鋼
前五為:奧地利奧鋼聯、中國天工國際、德國SB、中國東北特殊鋼、中國寶武,日本大同排。前20,中國高於其他國家。
阿楨
美媒:中國的這個“世界第一”,美國該擔心嗎?
美國《對話》網站2023-01-10文章:中國目前在高品質科學研究方面世界領先。2000年,美國還是中國的數倍。然而,20多年,中國發展國內科研能力,派遣學生和研究人員到國外學習,並鼓勵中國企業轉向製造高科技產品。2017年首次超美。西方研究人員一直指責中國的研究品質低下。筆者驚訝地發現,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最有影響力論文占比最大,達到8422篇文章,而美國有7959篇,歐盟有6074篇。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數量是美國的3倍,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中美比例為2比1。還發現,中國的研究具有驚人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並非簡單地模仿西方。(作者卡洛琳•瓦格納)
相關新聞
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報告:中國科學論文數量占全球23.4%,躍居世界第一2022-08-11
南京理工和哈佛大學研究:中國科研文獻產出超過美國 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2018-09-14
阿楨
【亮點交鋒】2023國際十大預測 2023.01.02 郭正亮
1、俄烏戰爭56月份停戰
2、1季度大量國家會訪問中國
3、中俄深化經濟合作
4、中國建構國際新秩序
5、美國朝野惡鬥加劇
6、中美鬥爭持續惡化
7、美國霸權持續衰退
8、英國持續沒落、分裂
9、歐洲瀕臨分解
10、日本持續沒落、政經兩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PZwHDUNaI
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2022年全球風險展望」
一、美中關係惡化,迫使全球經濟完全脫鉤。
二、貨幣政策意外快速緊縮,致美國股市崩盤。
三、中國房地產崩盤,致經濟巨幅趨緩。
四、國內與全球金融環境緊縮,拖垮新興市場復甦。
五、對疫苗有抗藥性的新型Covid-19病毒株現身。
六、社會躁動遍地開花,衝擊全球復甦。
七、中國與台灣爆發衝突,迫使美國介入。
八、歐洲聯盟與中國關係嚴重惡化。
九、嚴重乾旱引發飢荒。
十、國際網路戰爭,癱瘓主要經濟體基礎建設。
回應
經濟巫師
阿楨
中國汽車總量超過3億 半數以上家庭擁有汽車 2023/01/01 中時
中國汽車總量持續增長,2022年已達每千人擁有220輛汽車,每百戶家庭擁有60輛,汽車成為一般家庭的消費品,駕駛人4.63億,每2個成年人中即有1人持有駕駛證。中國汽車產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車企超過1.7萬家,用工超過400萬人。中國品牌達到47.2%。2022年1至11月汽車產銷超過2400萬輛,同比增長6.1%和3.3%。其中新能源車產銷超過600萬輛,出口59.3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
電動車銷量快速成長 中國製造290萬輛佔40%稱霸全球 2023/01/01 中時
《日經中文網》報導,2022年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將佔全球40%,美歐分佔30%與20%,而燃油車製造大國日本,只佔不到5%。
相關新聞
比亞迪超越特斯拉:中國邁向汽車製造王國的先聲
比亞迪計劃2023年上市日本市場背後的戰略和勝算 2022/08/24 日經
阿楨
《2022研究前沿》報告發佈:我國52個研究前沿世界領先
2022-12-27,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佈《2022研究前沿》報告和《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穩居世界第二。
《2022研究前沿》報告遴選展示了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和重點研究問題。比如在臨床醫學領域,2022年入選的17個新興前沿研究中,有15個與新冠疫苗有效性、疫苗副作用、藥物治療和病毒快速檢測等研究主題相關。2022年生物科學領域的熱點前沿研究,強化了新型新冠疫苗、通用中和抗體和有效藥物的研製。在化學與材料學領域,熱點前沿主要分佈在催化、電池、新興交叉等方向。
《2022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在《2022研究前沿》基礎上,評估了不同國家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現。報告顯示,2022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仍最為活躍,中國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分列第三和第四。在11大學科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55個新興前沿中,中國排名第一的前沿數為52個,占將近三分之一。從科學領域具體熱度指數得分來看,中國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領域,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物理學領域這4個領域均排名第一。
回應
現在頻繁的這種自我捧殺,反倒不如前些年埋頭苦幹來的讓人踏實。
這樣做是對的,在西方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比賽中,中國排第二已經不容易了,繼續努力吧。
既要幹也要宣傳,西方放個屁都要吹一吹,一幫人跟著跪舔,這是我們的弱項
阿楨
非洲「738兆大寶藏」差點被大陸搶光!拜登緊急回防 2022/12/28 中時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成為未來一大趨勢,坐擁豐富鈷礦財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成為美中在先進半導體領域之外的另一大戰場,幾十年來,大陸已經掌握剛果大部分主要礦源,反觀美國在該國影響力衰退,如今正極力的收復失土。
能源新聞網站「Oilprice.com」報導,鈷是手機、電腦和電動車等設備鋰電池的關鍵原物料,其中電動車銷量預估將從去年的650萬輛,成長至2040年的6600萬輛,展望未來爆發式的需求,佔全球約70%鈷產能的剛果也被稱為「電動車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
除此之外,剛果也是非洲最大的銅生產國,並佔全球70%的鈳鉭鐵,亦對手機和電腦設備製造至關重要,估計剛果還有約24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38兆)的未開發礦產資源。
本月中旬,美國與剛果,以及銅、鈷生產大國的尚比亞簽署協議,為後兩者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援,支援兩國發展電動車供應鏈。
在這十幾年來,大陸斥資數十億美元大量收購歐美礦商,以獲得該國19個主要鈷礦源中的15個。大陸有60%的鈷需求來自剛果,全球有約80%的鋰電池鈷加工在大陸作業,但來自政治上的壓力卻讓大陸採礦業遇到障礙。
報導指出,在美國的「鼓勵」下,剛果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稱,前總統與大陸礦業公司簽訂不平等合同,要求重新評估這些合同。而大陸則表示,該國協助剛果完成多項建設,增加稅收及創造就業機會,也投資許多道路、醫院等基礎設施項目。
西方長期批評大陸提供非洲國家貸款,目的是透過這些貸款扣押非洲的資產,但報導補充,非洲國家積欠西方的債務,實則是大陸的三倍之多。Paul H. Nitze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非研究計畫主任布羅蒂坎(Deborah Bräutigam)質疑西方說法,「我們研究表明,大陸銀行願意重組現有貸款條款,且從未扣押過任何國家的資產」。
回應
歐美帝國殖民掠奪完跑了,不再販賣黑奴,鬧獨立後,沒油水可撈了!現在又發現好處,禿鷹又出現了!
阿楨
如何看待俄媒發文稱“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022-1212刊登《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稱,看看中國經濟,你會感到嫉妒。幾十年前,它還是個農業國家,近10億人過著窮日子,被看作強盛蘇聯的“小老弟”。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強國,在全球市場擠走了其他競爭對手——從玩具、服裝到汽車、電腦。
前不久,阿爾平納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創新者:中國企業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書。文章指出,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中國人只會模仿。但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解釋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效仿老師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偷竊。許多中國企業從生產西方產品起步,按照許可證的規定,一絲不苟。而且中國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生產別人的產品沒有多大意義。“中國人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你們需要培訓人員,把技術帶到我們這裡來。而作為回報,我們給予巨大的市場——你們將在這裡獲得補償。”中國人不但獲得了新技術,還完善了它們。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國內競爭。中國共產黨也很務實:在照顧企業的同時,給予其行動自由。
文章總結道,重點在於中國人採取的戰略,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自身優勢,並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給經營活動提供最大的自由,掃除官僚主義障礙,鼓勵各種發明和創新,保護企業利益。同時,監管不能惹人厭煩,以促進企業家更多地考慮國家利益。另一個重點是,遊戲規則不能變來變去。
回應
俄國官僚主義的腐敗是全民性的,腐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官員。
阿楨
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智造邁向新高度 2022-10-22 證券日報
輪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燈塔指明方向。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也需要燈塔工廠來傳播經驗,照亮數智化前行的道路。如今,燈塔工廠陣營不斷擴容,而我國燈塔工廠的數量已居全球之首。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公佈新一期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有11家新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中國的燈塔工廠數量已經達到42家,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屬於A股上市公司或者關聯方的燈塔工廠數量超過20家,占到約半數。本次入圍的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長沙工廠和西部資料上海工廠。
燈塔工廠項目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開展遴選,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數位化製造”和“全球化4.0”的示範者,代表當今全球製造業領域智慧製造和數位化最高水準。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隨後多個配套政策和規劃陸續出臺,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十三五”時期,工信部等部門就遴選了305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推動了583個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專案建設,探索出網路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今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2022年度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的通知》,試點示範內容包括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和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加快我國智慧製造產業的發展成為共識。
除了試點示範行動外,去年底,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發佈的《“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闡明了如何推進製造業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慧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位化網路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實現智慧化。
2018年相關投資開始增多,融資事件達到163件,融資金額為486.43億元;2019年智慧製造領域融資數量152件,融資金額達234.05億元,較上年有所回落;2020年融資數量與金額較上年有所增加,融資金額為449.17億元;2021年市場融資事件繼續呈上升趨勢,融資數量達196件,融資金額為467.69億元。
提質增效
……..
阿楨
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中國新能源車企積極搶灘海外市場 2022-10-18 新頭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數據, 8 月汽車出口量為 30.8 萬輛, 9 月出口量為 30.1 萬輛,同比增長 73.9% 。今年前八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達 191 萬輛,超越德國,僅次於日本。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增長引擎。十年前,日本汽車出口量為 480.2 萬輛,比中國多 378.69 萬輛。到 2021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 201.5 萬輛,僅比日本少 180.38 萬輛。
中國主要出口國為墨西哥、智利、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累計出口量均超過 10 萬輛。 此外,澳洲也成為中國汽車第五大出口國,前八個月累計出口量為 8.2 萬輛,出口到英國的整車數量也達到 7 萬輛。
而中國汽車主要戰場為亞洲、歐洲、南美洲,其中亞洲佔出口比率最高達 4 成,而歐洲比例則是逐年增加,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間從 10% 增至 24% 。在各洲市場佔比中,南美出口量最大,達 39.2 萬輛,市場佔有率達 11.9% ,在非洲的市場佔有率最高,達 18% 。
中國各家車企也正要大展版圖,比亞迪汽車等企業也加大日本等海外市場拓展;在 2014 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宣佈興建首座海外工廠就在南非;長城汽車集團位於俄羅斯圖拉州工廠也於 2019 年正式完工開始運作。
回應
Made in China 垃圾滿天下 殘害全世界
綠渣稍安勿躁,電動車市場才剛起步!
阿楨
三菱出局?日本下一代裝甲車選定芬蘭AMV
日本防衛省2022-12-09公報,下一代輪式裝甲輸送車的型號已經選定芬蘭的AMV裝甲車。
防衛省2019年初步入圍候補的有三菱重工16式發展而來的“機動裝甲車”(MAV)、芬蘭派特裡亞AMV及加拿大陸地系統公司的LAV6.0三款。儘管在整個“未來輪式戰鬥車輛”規劃當中,輪式裝甲輸送車只是一部分,其餘還有小口徑機炮戰斗車(步兵戰車)、指揮車、防空車等多個型號,但面對同樣車族化程度很高的AMV,三菱在剩餘型號上的命運就更加難以預測。
回應
倭子現在連個像樣的裝甲車都搞不出來了?
當年90,金剛,親潮等吹的天花亂墜,說一旦放開武器出口,日制將席捲世界等等甚囂塵上,現在看全是胡扯,就沒一個能打的。
剛定10天 巴西50億軍購專案即被叫停 2022-12-06 觀察者網
巴西聯邦第一法院暫停50億雷亞爾(約9億歐元/66億人民幣)購買98輛義大利半人馬2型輪式突擊炮,表示在這和平年代購買戰爭兵器並不是急需的,11月巴西凍結57億預算,其中教育和衛生削幅最大。
回應
這玩意重達30噸一輛1000萬歐元,中國VN-1(08式裝甲車出口版) 重20噸一輛170萬美金。
阿楨
三代機:1300架。SU-27SK/UBK 50架,SU-30MKK 295架,J-11A:100架,J-11B/BS190架,J-15/15S18架,J-1612架,J10/10A/10S290架,J-10B/C280架,JH-7A260架。蘇35:24架。四代機殲20:70架。
預警機,加油機:空警2000、空警200/500:19架。轟油六機:23架。特種機;基於運-8/9的高新機約30架;4架TU-154; J8II的JZ-8F約48架;40多架JH-7掛載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戰飛機;J-15/16專用電子機。運輸機:運7/8:181架。大運:伊爾76:36架,運20:30架,伊爾78加油機19架。教練機:352架。無人機部隊裝備翼龍,彩虹等無人機。防空高炮:7700門。防空導彈:1000部。空降部隊:3個空降師(第15空降軍):3.8萬人。
美國;………
中美主要是存量上的差距,增量上,中國遠遠領先於美國;
表面上,2018年美軍費7160億,中國只有1800億美元,但中國人工武器成本都大大低於美國。
中國一個兵年費3萬元RMB,而美軍達4萬美元。155毫米遠端制導炮彈,美一發5萬美元,中2萬RMB。部分裝備的採購單價對比
1主戰坦克:美m1A2坦克800萬~中99A300萬
2驅逐艦:美伯克級18億~中052D艦6億。
3護衛艦:美瀕海戰艦4.8億~中054A艦3.6億(056衛艦1.3億)
4航母,美一般航母40億,新型福特級140億。中國22億人民幣。
5重型戰機:美國f15/5000萬-7000萬~中國殲11/3000萬
6多用途戰機:美f16/3000-5000萬~中國殲10/2500萬。
所以說,中國能支援長期的戰爭而美卻不能。21世紀後,美軍新武器頻頻失敗;DDG1000、瀕海戰鬥艦失敗,F35問題百出,福特還爬在窩裡好多年了。
1)美軍的技術優勢已弱,失去代差優勢。
美軍現用F22、F35、伯克3、航母、M1A2坦克、精確制導彈藥和30年前沒什變化;中國卻變成J20、055、山東艦、T99A、除艦母其他都失去優勢。中國長劍10/20/100及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全面領先于戰斧。
2) 美軍新概念武器:無人機美軍沒有領先,高超聲速武器已經落後。動能武器、鐳射武器也落後的水準。
3) 民用製造業的空心化嚴重影響美軍戰時補給能力。
4) 主力裝備已經逐漸老舊,特別是海軍。
5) 戰術落後。近30年美軍戰爭不斷,美吹總以實戰經驗豐富來吹噓。但天天和遊擊隊,小國弱國。
6) 美軍已經打不起仗了。由於美國軍火商兼併成壟斷,裝備越來越貴
從政治,經濟,工業,科技,軍事上,美已失優勢,我們正在看到中國的全面趕超。
回應
中國直升機已1780架。轟六已231架。
阿楨
中美經濟,科技,軍力對比 2020-08-22
1.土地:中1045萬平方公里(陸945萬,陸水18.6萬,領海60萬)。美982.6萬(937/20/20,五大湖17萬)。2.人口;中13.95億,美3.28億。3.自然資源;俄1美2中3(90%是稀土和煤炭)。4.中國世界第一產糧,糧自給90%。5. GDP:中14.22萬億美元,美21.34萬億。PPP:中24.449萬億,美21.482萬億。6.2018年美工農產值3.9927萬億,資訊軟體業9319億。中6.4894萬億/9116億。7.人均:GDP中1.027萬,美6.16萬。PPP:中1.794萬,美6.169萬。8.外匯:中3.114萬億,美1532億。9. GNP(國民生產總值):2016中11.37萬億,美18.4萬億。10.政府收入:中國2.672萬億,美3.336萬億。黃金:中1857噸,美8133噸。11.2018年商品零售額;美6.364萬億,中5.7551萬億。12.2018年WTO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中國。
13.科技;科研工程師數量,中470萬、美56.8萬。指數自然論文指數為美60%但年增4%,美年降4%。專利:中國連續四年第一。科研投入:中第二,美第一。五百強:中119家,美121家。獨角獸:中206家,美203家。
14.軍力;
中現役:200萬人。預備役:85萬人。武警:66萬-98萬人。民兵800萬人。
軍費:1800億美元(美估210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092級2艘,094級6艘。093/AB攻擊核潛艇6艘。
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4/5/31/41等共200枚。中程:東風21ABD/26:300枚。短程:東風11/15/16/17導彈1200枚。巡航導彈:長劍10/20/100:300--500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已試7次/中段反導試驗3次。轟炸機:轟六H/K160架。核彈頭:300-500枚(美估1200枚)
戰略支援部隊:2019年衛星403顆,軍用百顆。紅-19(KT1)/動能KT2反衛星導彈已試射數次。天波相控陣預警雷達數部,地波雷達2部,神光地基鐳射站三座。
陸軍140萬人,轄13個集團軍,1個空降軍。112個合成旅,2個山地旅,11個特種兵團/旅,3個獨立首都衛戍師。主戰坦克:8500輛。裝甲步兵戰車:6700餘輛。身管火炮:1.1萬餘門。火箭炮:2608餘門。直升機:1100架。
海軍:航空兵2萬人,海防2.3萬人,陸戰隊7個旅3.5萬人,艦隻754艘。航母2艘。驅逐艦:29艘。護衛艦:58艘。潛艇70艘(常規艇55艘,核潛艇15艘) 巡邏艦:400艘(其中022雙體艇83艘)。水雷艦:53艘。登陸艦:71艘。7艘2萬噸071型兩栖登陸艦。10餘艘072/072II型坦克登陸艦,3艘075直升機登陸艦。氣墊船;野牛級:4艘。大沽級(722-2) 70艘。726A型1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700架。
空軍現役39萬人,飛機3200多架。作戰飛機:二代機1000多架。
阿楨
吉普國內停產,下一個是誰? 2022-11-28 觀察者網
廣汽和荷蘭車企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的合資公司廣汽菲克上個月連續五年產能下滑後終於向法院申請破產。
回應
沒啥好猜測的,傳統油車一個個來,三菱、現代、馬自達、福特、路虎捷豹,接下來是日產、本田、通用、豐田、大眾,BBA說不定以後也會消失。十年後的世界車市,比亞迪電車將會是王者中的王者。
以後的電車與油車就是智慧機與功能機的區別。
沒有了發動機和變速箱,可以省掉許多修車的費用。等電車的量上去了,價格也會降下來。
以前幾乎沒考慮過比亞迪,對電車的安全性也存疑,在開過朋友的比亞迪,後悔買晚了
【本文來自《週末試駕了一圈,對目前新能源車有了新的認識》如果1.絕大部分用車在城市 2.有自己的充電樁 3.沒有經常性超過300公里的長途需求 4.家裡已經有一台油車,強烈建議上純電車。】
以前幾乎沒考慮過比亞迪,對電車的安全性也存疑,在開過朋友的比亞迪,研究過刀片電池後入手了一台比亞迪EV,兩個多月開了8000公里,後悔買晚了:加速快,靜謐性好,車機系統完爆傳統燃油車,幾分錢一公里。
阿楨
吉普國內停產,下一個是誰? 2022-11-28 觀察者網
廣汽和荷蘭車企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的合資公司廣汽菲克上個月連續五年產能下滑後終於向法院申請破產。
回應
沒啥好猜測的,傳統油車一個個來,三菱、現代、馬自達、福特、路虎捷豹,接下來是日產、本田、通用、豐田、大眾,BBA說不定以後也會消失。十年後的世界車市,比亞迪電車將會是王者中的王者。
以後的電車與油車就是智慧機與功能機的區別。
沒有了發動機和變速箱,可以省掉許多修車的費用。等電車的量上去了,價格也會降下來。
以前幾乎沒考慮過比亞迪,對電車的安全性也存疑,在開過朋友的比亞迪,後悔買晚了
【本文來自《週末試駕了一圈,對目前新能源車有了新的認識》如果1.絕大部分用車在城市 2.有自己的充電樁 3.沒有經常性超過300公里的長途需求 4.家裡已經有一台油車,強烈建議上純電車。】
以前幾乎沒考慮過比亞迪,對電車的安全性也存疑,在開過朋友的比亞迪,研究過刀片電池後入手了一台比亞迪EV,兩個多月開了8000公里,後悔買晚了:加速快,靜謐性好,車機系統完爆傳統燃油車,幾分錢一公里。
阿楨
奪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的中國選手,用的是德國費斯托,國產工具在哪裡?2022-11-10
【本文來自《00後勇奪首金:賽題改了,全場都蒙了…》評論區】
換個角度看問題,看看他身邊全套德國費斯托(這牌子死貴死貴),作為製造業大國,國產工具品牌也應該去佔領高校領域,帶著國產裝備比賽贏得比賽才更有意義
回應
為何德國人沒有拿到金牌呢?我不禁陷入反思
又來了,圓珠筆頭的故事又來了。德國企業瑟瑟發抖……
阿楨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相反? 2022-10-31
最近大家一波“實體與電商”的討論愈演愈烈,觀網的朋友們也在風聞帖子“電商平臺要給實體經濟留有餘地,不要趕盡殺絕”下熱議。
年初時,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台前。好奇想問問,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回應
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工太便宜,房租價格太貴
首先要糾正,實體店不一定是實體經濟,搞金融債券的也都有實體店,電商買賣的都是實體經濟體制作的商品,所以電商只是一個沒有店面的實體商品的經營者。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會對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但日本這些國家很多都希望能“守舊”,這種保守的守舊精神導致了對新事物的拒絕。
根本原因是地理因素、產業分佈和社會發展階段,三者共同影響的。日本是一個島國,沒有地理縱深,偏向分散式的小作坊工業,這使得它不同地區的產品成本相對一致,同時實體店所見即得的屬性,以及日本商品趨於穩定的品質,使得實體店的便利性壓倒了商品的性價比。中國地大物博,發展不均衡,產業相對集中,著力於發展規模優勢,加上中國完善的基建,使得商品的流動間有利可圖。同時中國市場極大,對產品的需求有極端的價格品質,只有電商才能低成本的滿足各種類型的需求。
日本失去的了幾十年,製造業下車後又沒趕上全球互聯網班車:1、日本有很多高精尖技術產品,但全球5G時候,日本還在用電話亭。包括日本農協這種機構的存在,利益集團過於固化。2、日本能成為四小龍承接了美國轉移出來的製造業,但中國製造業市場的開放,全球製造業集中在中國,日本製造業開始萎縮,只留下了一些中高端產品,但這也在被中國趕上。3、互聯網時代,全球互聯網經濟只有中美得到了發展,日本也沒有搭上。
阿楨
中國科學論文排名躍居全球首位 日專家:蛻變科技大國還差一樣 2022/10/27 中時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研究所8月發佈排名顯示,引用次數前1%、論文總數與引用次數前10%篇數,全部都躍居全球第一。不過,産業競爭力上躍居世界第一,還要能創造與之相稱的科技成果。中國一直存在輕視基礎研究的態度。按「基礎、應用、研發」投資比例,日本分別約15%、20%和65%;美等基礎研究投資比例為15~20%,而中國僅為約5%。
陸科技論文3大指標世界第一 2050年與美並列科技強國 2022/08/11 中時
此前只有美國達到過的科學技術論文數量和質量的3大指標上,中國不僅是太空站等大型科學技術項目,還在基礎研究産生自主成果的體制下脫穎而出。日本鈴鹿醫療科學大學的校長豐田長康預測:「由於發表頂尖論文的研究人員不斷擴增,中國的諾貝爾獎獲獎者遲早會穩定增加」。
中國2020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加7.5%至59兆日元,在10年內增至約2.5倍。美國是72兆日元,居世界首位,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研究人員,中國為228萬人(2020年),多於第2美國的159萬人(2019年)、第3日本的69萬人(2021年)。
回應
中國甚麼也沒説,標準由你定?
哈哈大笑,日專家報導和有無諾貝爾奬,根本擋不住中國前行的步調!
阿楨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阿楨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阿楨
薪資跌到韓國水準,日本跌倒的不止GDP 2022-1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YasU2GgY
回應
日本的真正問題不是匯率、國債、或者GDP,而是日企的營利能力一直在減少,大多數日企獲利能力己經無法維持運轉了,這才是日本今天死局的真正原因。
因為創新不足只能在舊產業打轉轉,新的增長點一個都沒吃上?
日本曾經很努力,也很創新,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但是,你再努力,還得看美國爸爸的眼色,天花板早給你蓋好了,你怎麼努力,也突不破。
其實就是一個原因:舊的低端製造業流失到了中國,而自己的科技樹點歪了,沒有什麼符合潮流的新產業升級。日本完美地錯過了世紀之交的互聯網和資訊技術革命,以及現在的電動車,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大資料革命。日本還在吃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本,僅僅在個別工業細分領域還有技術存量優勢。
你應該再往根子上想,為何日企盈利突然不行了?日本不缺經營管理大師和勤奮的工匠,但微觀上做到極致也頂不住美國的宏觀打壓。美不僅迫使日元大幅升值而削弱其國際競爭力,而且刻意扶植韓台等在電子產業上取代日本。企業利潤被壓榨到極致,國家則依賴借債度日。這次美元升值大舉收割全球,日本再次成為肥羊,實在扛不住了。
國內低消費欲望市場又小,內需拉不動,在國外產品又沒競爭力(比如松下 東芝 本田)。
阿楨
美國高考成績跌至30年來最低,42%的考生掛了全科 2022-10-14 觀察者網
今年美國高中畢業生在ACT大學入學考試(與SAT同為美國高考)中創下30多年來最低成績,其中有42%的考生在所有考試科目中都沒有及格。
回應
美國90%都是缺知識少文化的人!快樂教育的後果!
他們成績變差了,但是他們擁有了自由!
美國的快樂教育,是從體制上毀人。
考得好有什麼用,你黑嗎,你gay嗎,你跨嗎,你lgbt嗎?有這些才管用!
日韓這種都是典型的勤學苦練亞洲發達國家,然而那麼努力人均還差歐美一大截,日本工人世界出名的認真努力的工匠精神,結果呢,收入倒回30年去了,人家都不想努力了 只想在家裡躺著。
你說日本製造可以吧,是可以,但是可惜精力沒用對地方
【本文來自《老朽去過日本,人家一線工人的認真工作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評論區】
以前的日系製造還是可以的,但是工匠精神在很多領域就是令人不齒的一種自大傲慢。索尼的pspgo,製造精良,卻大大落後於同時代的ipad2,可以說做出來精緻的廢品
回應
有一說一,這個跟工匠沒啥關係,應該是跟公司的決策有關係
你怕是對工匠精神理解有點狹隘了。沒有決策上的支持,工匠從而養成?
學習是消化前人的最強智慧和成果。快樂教育只適合啟蒙階段。
【本文來自《真正的快樂教育,不是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評論區】
學習從來不是個輕鬆愉快的事,極少有人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或者說,在高密度學習中不可能有快樂可言。
回應
你理解“大多數人”是什麼意思就行了。
阿楨
在日本工作的經歷:本是學徒工幹的事,倆日本老工人竟然來問我怎麼搞
【本文來自《老朽去過日本,人家一線工人的認真工作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評論區】
十多年前我給外國公司打工的時候被派到日本神戶一個工廠調試一台設備。試車的時候看我坐在那裡沒事,車間經理過來畢恭畢敬地問我,說另一台我們公司的設備做出的工件老是不合格,可不可以幫助看一下。
我說沒問題。檢查了一下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機床水準超差很多,造成導軌精度偏差。我就跟經理說把水平調一下就好了。經理離開半天帶來兩個老工人,問我水準怎麼調。
我一愣,這在中國工廠是學徒工幹的事啊。我就拿水平儀大概解釋了一下。經理看著他的兩個工人都有點茫然,就跟我說,你說怎麼調,讓他們兩個人動手。我看了看,需要動八個地腳螺釘,就說先把一個跳高一點。
工人問我:“一點是多少?”我估計大概也就是一圈的事,但要八個螺釘配合,就說:“順時針30度。”兩個老師傅互相用日語商量半天,就走了。我不明白怎麼回事,等了半天,他倆居然帶了個角度尺回來,小心翼翼地調了30度。
就這樣,我自己五分鐘就能幹完的事,跟他們倆幹了半個多小時。完成後試了一個工件,精度沒問題。
後來看了一個被評為米其林三星的日本壽司之神的紀錄片,想起那兩個調水準的老工人,就哈哈了。
回應
日本人的工作特點是按部就班,一切都按規定和上司的指示幹,很勤奮、敬業,但也有些僵化
說的直白點,就是日本人根本不願意承擔任何一點點風險。你說啥,我就完全照著你說的做,你說的不清楚我就不動。反正只要不是因為我的問題出的意外就行。
日本人過於注重過程,而忽視我最終要的是什麼。結果是讓我不得不把過程搞得很複雜。似乎很精確,但是無關緊要。
高中沒畢業的中國學渣,卻在日本找了嶄新人生? 2022-10-13
回應
日本的工資也太低了……
學了三年都快畢業了!看了殺魚跟做雞蛋捲還是很初級!可能是學校練習的少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I0dK9UwdA
阿楨
日系以前就是主打省油,其它的皮薄、內飾不行、動力上不去等等都是眾所周知的 2022-10-12
【本文來自《汽車“金九”:比亞迪20.1萬輛,同比增長153%》評論區】
相關新聞
比亞迪:月銷突破20萬,真正的危機還在後面:比亞迪賣3輛才還不如特斯拉賣一輛的毛利多
回應
只看利潤率,不看成長性嗎?對比亞迪來說,市場佔有率和盈利水準都在迅速提高。
相關新聞
比亞迪H1獲利年增2倍,新能源車銷量居全球之冠
德國租車巨頭購10萬輛比亞迪超級大單 引爆賣國爭議 2022/10/06 中時
電動車大戰比亞迪領先特斯拉大勝日本車 中國已超越德國成全球第2大汽車出口國
阿楨
傾斜式列車為何不再受台鐵青睞 [IF聊鐵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9HjshxNC5M
回應
傾斜式列車國外多用於提高舒適度,而非用於提速,且傾斜沒辦法減低對軌道的衝擊,若提速,就是增加軌道的損耗而已。
現TEMU 2000因被認定對軌道衝擊過大,已自廢武功,75~95間限速路段只能提速15公里,65~75只能提速10公里,以七堵到雙溪間多數是65的限速來說,TEMU 2000 就只比 PP 快5公里,更別說當初因為對傾斜系統作用時機的認知有誤,造成60公里限速路段 TEMU 車種只能跑60,而其他EMU及PP都能跑到65間的差異了。
再者,現宜蘭線多處慢行,若EMU、PP排點用90公里做基準,而 TEMU 用 100 作為基準,則遇到慢行時對TEMU影響就更加明顯。
聽說鐵路局有用EMU 800普TEMU的北花排點,實測時間差異在5分鐘上下,實際看七堵、花蓮間排點,使用TEMU 1000的432次與使用EMU 3000的472次相比,472次運行時間1.57,432次1.50,且472中途站停車時間又比432多1分鐘,實際差異已經在6分鐘而已了,EMU不提速,對軌道傷害小,運行時間又不比TEMU差太多,有什麼理由繼續買TEMU?
阿楨
稍微有些文化和歷史底蘊的,對於生食,都不算多待見 2022-10-10
【本文來自《為什麼日本海魚可以做頂級刺身,而中國的海魚卻大多做熟?》評論區】
明明是過去窮、落後到起不了灶台用不起鍋(哪像咱們幾千年前就一路從青銅鼎到鐵鍋),只能吃生冷食物,硬生生洗成高級食物……英國人喜歡吃一些帶血的牛排,但法國、義大利、德國,還是以熟食為主,尤其是義大利。
實際上,人的進化,和用火加工食物,密不可分,火使得食物更容易分解、消化,減輕了胃的負擔,人的腹腔可以縮小,奔跑速度變快,更利於追捕獵物或者逃命救生。可有些人,尤其是國內一些做美食的博主,特別喜歡吹生醃、生雞蛋、生魚片和生牛排,恨不得大腸都做成刺身。
回應
中國可以做刺身的魚很多啊,而且也有源遠流長的生食歷史,至少到唐朝生魚片都還很流行,問題是古人不懂寄生蟲風險,現代人你也不懂嗎?還有,生醃、糟醉、蘸薑醋芥末等等都不能殺滅寄生蟲。另外吃生肉也有可能感染包蟲病什麼的,飲用未經處理的現擠羊奶可能感染布氏桿菌病,生食雞蛋則可能感染沙門氏菌,咱老老實實做熟了吃不好嗎,為了一口鮮冒這麼大風險值得麼……
中國很多醫書記載了愛吃“膾”的人易生寄生蟲病,還是病的很嚴重的那種,廣泛的生魚片飲食就越來越少了。
吃生的東西有危險,從古代我們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大部分生東西被淘汰,而且講究趁熱吃。到了現代,日本的宣傳能力太強大了,以至於大家都追捧。再比如園林,竟然有人建日本的枯山水,還說起源於我們,真自卑。 此外,日本的啥破東西,做不好,就用各種繁複的形式搞得特別‘儀式感’,p大個東西都敢稱自己是“道”,在中國,誰敢叫自己的東西是“道”,你得是聖人級別的東西才敢叫自己道,所謂“得道升天”。這傢伙,日本啥比玩陰都敢稱“道”,事實是,你連“術”都算不上。
阿楨
德國租車巨頭購10萬輛比亞迪超級大單 引爆賣國爭議 2022/10/06 中時
擁有24萬輛汽車的歐洲德國最大的租車公司Sixt宣佈6年內採購10萬輛中國比迪製造的電動汽車,許多批評者認為此舉將增加對專制體制的依賴,同時也面臨中國製汽車可能有間諜行為的風險。
相關新聞
電動車大戰比亞迪領先特斯拉大勝日本車 中國已超越德國成全球第2大汽車出口國
回應
電動汽車的所有關鍵原料、部件都掌握在中國手中,再加上中國廉價的工程人員、自動化的生產、龐大的國內市場,不成為世界第一「是不可能的」。
德國佬被老美傳染了懼中症,也玩起民粹來了。
說穿了就面子問題,其實可憐可悲的自尊和情緒,正是走向衰敗衰弱的終南捷徑
跟著美帝做小弟, 就是生命線的瓦斯管線被偷炸, 賣你的天然氣價格5倍以上, 美金狂漲, 要你命就是美帝 !
德國真是自己作死呢 是不是要把你們的賓士 寶馬 大眾都搞掉 才知道誰是爸爸啊!
比亞迪計劃2023年上市日本市場背後的戰略和勝算 2022/08/24 日經
2010年以後,比亞迪在世界7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純電動巴士,「從巴士邁向乘用車」的純電動汽車戰略正在穩步取得成果。
日本各家車企的純電動汽車進入市場仍存在時間上的滯後。這裡隱藏著比亞迪決定進入日本的答案,目前是最佳時機。
在日本市場,消費者對中國製造汽車的疑慮強烈,這很容易想像。
但是,比亞迪的確不容小覷。日本具有在戰後盛極一時的家電進入21世紀後被中國企業和韓國企業輕易逼入困境的經歷。
阿楨
腐敗在美國政治生活中是公開的、合法的 2022-09-29
首先,你要是沒錢,根本就從不了政,背後都得有財團。其次,從政壇退下之後,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顧問,是把腐敗公開化,合法化了。
美軍的貪腐和揮霍;自由民主在美國的功效:美國體制性腐敗在美國,每年貪污腐敗金額數以萬億美元計,合法腐敗數額還未計入;有關美國合法腐敗,可以搜索“美國軟性腐敗”便知,同時請參考《旋轉門 - 西方的合法腐敗》一文。
回應
很久之前我們被公知們說美國沒有腐敗。結果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是美國從法律上重新定義了腐敗。
日本企業崩盤的重要原因:因循守舊,拒絕資訊化,類似於家長制的企業文化也不行2022-09-29
日本到疫情期間的2020年,還在使用傳真機收集報表,現在還在使用古董軟碟。日本人有個船長文化。類似於家長制、奴化、唯上,等級森嚴、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完全打壓了人的積極主動性。
民進黨正在打造綠版的「黨國體制」 2019-03-04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上臺後,民進黨政府以「轉型正義」為名,採取了一連串措施清算國民黨在威權時代黨國體制的「罪行」。成立「黨產會」追討黨產,成立「促轉會」回復歷史正義等,均因此而發。但檢視民進黨政府最近的種種施政作為,從政府機關用人及運作的「黨派化」,國家預算胡亂用於政策買票,乃至連選舉公投民意都一再踐踏,也讓人看到綠版「新黨國體制」的興起。
阿楨
美國善打西洋拳善下西洋棋,都是直面交鋒,不善謀略與佈局。前述五個領域的短兵相接,已可見美國的吃力與勉強,可以想見在地緣板塊的另一個場域,博弈的陸權vs.海權的大戰略,不諳圍棋的美國將會面對多麼難堪與無奈的場景了。
10年前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臺的習近平,就任未久就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地緣大戰略乘的就是他日後提到的「東升西降」大勢。東(中國)升早已無懸念;西(美、歐、日)降則漸趨明顯,於是過去10年,在這個大勢下倡議的一帶一路,在「亞歐非」這個大棋盤上的頻頻落子,現已可以看到的明顯棋勢與佈局是:一、包括中國及東協在內15個國家參與的RECP自今(2022)年開始運作;二、自2011年開始從中國出發以歐洲為終點的中歐班列,大大振興了亞歐大陸東西之間沉寂已久的陸上運輸;三、上合組織持續擴容,成員國已有9個,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等待加入;四、中老(寮國)鐵路開通,中吉烏鐵路即將開建;五、亞投行成員國已超過100個,上合開發銀行即將成立;六、北斗導航覆蓋全球;七、中俄、中伊(朗)建構準能源聯盟;八、人民幣區域化蓄勢待發…。麥金德1個多世紀前預言的「世界島」輪廓已現,整個過程中幾乎看不到任何美國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中國這盤世紀大棋下得十分出彩;而美國,猶在中盤纏鬥。
阿楨
中美世紀大棋 帶路下得出彩 2022/09/22 時論廣場 石齊平
與一般棋局首先佈局然後再進入中盤不同,中美這盤世紀大棋,佈局與中盤幾乎同時進行,只是分別在兩個場域展開:一是地緣板塊,展開的是佈局;二是個別領域,一進入中盤,短兵相接。後者,已呈現激烈交鋒的具體看有五大領域,分別是經濟(含貿易與產業)、科技、貨幣、軍事及太空。
這五大領域,30年前、20年前或10年前多為美國領先或遙遙領先,近年來則被中國快速追趕,除貨幣外,其餘不是已被中國追近、或趕上、或甚至已被超前。貿易與產業,除了極少數高科技外,美國優勢幾已蕩然無存,只能被迫採取脫鉤等兩敗俱傷(最終還未必傷得了中國)的焦土策略。科技領域,哈佛劍橋報告指出,屬第四次科技革命範疇的AI、5G及量子資訊科學中國已超過美國;半導體、生物技術及綠色技術也將在2030年前超越美國,美國被迫採取它曾批評中國的國家隊模式,但面對中國的舉國體制,未必能占上風。
美國唯一仍居優勢的是貨幣與金融,但俄烏戰爭對美元霸權造成極大衝擊,「去美元化」風潮方興未艾,至於金融核彈SWIFT對俄羅斯都未起作用,何況中國。軍事領域雙方目前在第一島鏈交鋒,美國一方面已在進行戰略後撤(至第二島鏈),二方面強化台日軍事能力,採烏克蘭模式對耗中國,說明在西太平洋美國自忖已無軍事優勢。至於太空,這是21世紀五維戰爭的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起步雖晚,但目前與美國已成平分秋色甚至還有後來居上之勢。
阿楨
WIPO:大陸擁21頂級科技集群 與美並列第一 2022/09/18 旺報
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占了21個世界領先科技集群,首次追平美國,並列世界第一。德國排第3,有10個科技集群;日本有5個,法國、加拿大、印度和韓國各有3個。
世界最大5個科技集群有4個在東亞,依序是日本東京-橫濱,中國香港-深圳-廣州,中國北京第3,韓國首爾第4。第5是美國聖約瑟-舊金山市。
中國上榜其他科技集群還有上海-蘇州(第6),南京(第13),杭州(第14),武漢(第16)等。美國上榜還有波士頓-劍橋(第8),紐約(第9),聖地牙哥(第11)等。
與去年相比,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國3個集群:河南鄭州較去年上升15名至第83;山東青島和福建廈門各上升12名,分別排名第34與第91。
WIPO新加坡籍祕書長鄧鴻森說:「地方性創新集群對於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活力至關重要,因此識別他們將有助於瞭解創新在何處產生及如何產生,並推動創新活動成為就業、投資與增長的強大催化劑。」
確認科技集群,主要是由WIPO根據某地專利申請活動、發表科學論文等,發明家及科學學者高度聚集之地,便是科技集群。WIPO主要排名方法,是從科學論文等檔中提取位址、姓名等資訊,進行統計排名。
過去10年,中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取得長足進步。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第12,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而在10年前(2012),中國僅列第34名。
2021年中國申請者藉《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為6萬9540件,連續第3年世界第一。
阿楨
日媒:胸懷大志的日本科學家趕赴中國
日本《朝日新聞》美國歐亞網 2022-09-01為何日本科學家接連前往中國、胸懷大志與對日本的危機感 最近,前往中國大學任教的日本科學家逐漸增加。《朝日新聞》採訪了7年前從東京大學前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服部素之先生。服部教授說:“中國大學學習美國高校的運營模式,重視年輕人的自主性,在中國能比在日本更早進行科研,評選上教授的時間也更短。雖說年收入與在日本相差無幾,但校方給予的科研經費豐厚。”他說,目前他所在的研究室有7至8名研究生,“在中國想讀博的學生很多,競爭很激烈。跟日本不同,中國企業在招聘時看重學歷。”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大學入學人數20年增長10倍左右,對大學教師的需求隨之增加。服部教授說:“我所屬的生命科學學院,這10年來教授人數翻番。日本研究人員來華的一大理由是有編制。據我所知有十多位日本學者都因為這個理由。據說此種現象在理論物理、天文、生命科學等基礎領域突出。”數次獲諾貝爾獎提名的日本著名科學家藤島昭及其科研團隊去年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儘管日本國內紛紛表示惋惜,但尋求更好的研究環境才是最佳選擇。
根據日本的《科學技術指標2022》,從2018至2020年的平均值看,中國的論文數量和受關注度排名前10%、受關注度排名前1%的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躍居首位。而日本分別排名第5、第12、第10,排名持續下跌。在研發費用總額方面,中國是日本的3倍。即使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仍是中國人最多,是日本人的50倍。
雖然在論文等方面中日差距顯著,但日本社會仍看輕中國科技水準,仍存在許多針對中國的毫無根據的誹謗中傷。但與此同時,日本國內也擔憂人才向中國流出。服部教授說,中國為招攬學術人才而實施的海外計畫,此前遭到日本抨擊,“而我來到中國後也享受到相關政策的福利。”近年中國還加大對各地區大學的扶持力度。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不僅北大、清華等頂尖中國高校排名上升,上榜的中國高校也在增加。(作者吉岡桂子,嚴格譯)
阿楨
美媒:魯班工坊,把中國技術帶到中亞
美國歐亞網 2022-09-01中國將職業培訓中心擴展到中亞 今夏,在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的體育館內,中國工人在安裝最新的管道、供暖和通風設備等。不過,來自中國山東省某公司的工人來這裡並非是為運動員改善條件。他們正將該空間改造為中國在中亞設立的首個魯班工坊,未來幾代的塔吉克斯坦學生將在這裡接觸到最新的通風和綠色能源技術。
魯班工坊是中國軟實力的更新發展,著眼職業培訓領域,從而幫助遍佈全球的“一帶一路”專案配備人員。2016年以來,中國已在19個國家開設20個魯班工坊,大多數位於全球南方,也已在幾個歐洲國家落地。
對中亞東道國來說,該項目是受歡迎的創造就業的機會。就在這些中國工人在杜桑貝(塔吉克斯坦首都——編者注)安裝設備之際,5000英里外的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內,講師蘇萊曼•派特爾正擴大該校的魯班工坊,成立於2019年的工坊為學生提供物聯網碩士學位。德班理工大學的負責人表示,魯班工坊的獨特之處在於中國提供設備,而西方國家專注於提供資金。他說在開辦魯班工坊前“我們沒有3D列印設施”。
首個魯班工坊6年前在泰國掛牌成立。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和當地學院合作聚焦自動化和機器人,之後擴展到服務于高鐵專案的技術。魯班工坊可被視為“一帶一路”的第二階段。進軍海外的中企意識到沒有足夠的當地技術人員來運營相關項目。於是,北京鼓勵中國的技術院校建立外國合作夥伴關係。有學者表示,中國企業走到哪裡職業教育就辦到哪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就到哪裡。
開辦工坊要比建大學更實用。對於“僅會說一點中文且無特殊技能”的當地工人來說,很難被中資企業聘用。可一旦他們掌握技能,就將有利於就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有助於外界瞭解中國。對於南非德班理工大學的講師奧盧格巴拉來說,魯班工坊是福音。他的學生除了為中企工作,一些還去了亞馬遜和微軟。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德克•範德克裡預計,西方決策者將把該專案視為北京正改變全球重心的另一種方式,但塔吉克斯坦等許多國家“不會在意(西方)批評。他們需要有利於本國經濟的技術工人。坦率地講,富裕西方國家並沒提供多少支援”。這點在南非顯而易見,奧盧格巴拉知道他們在未來的大國對抗中可能被要求選邊站,“倘若美國與中國爆發(衝突),你覺得我會支持美國嗎?”(作者Jiahui Huang,崔曉冬譯)
阿楨
俄氣停供歐洲 歐元首度貶至0.99美元再寫20年低
俄羅斯天然氣巨頭 Gazprom 宣布無限期關閉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歐元兌美元2022-09-06跌破0.99美元。 歐元區7月通貨膨脹率為8.9%,是一年前的4倍多。隨著歐洲能源危機的惡化,押注歐元將繼續下跌的人越來越多。
歐債危機再度逼近 2022-07-28 黃惠德
歐羅匯價急挫、能源危機和通脹飆升的衝擊,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卻辭呈,假如極右翼藉機登上台,很可能再度引爆歐債危機。意國債27554億歐元占GDP的150%,如俄天然氣中斷,GDP將下降5%。
能源危機勢必使歐洲走向分裂,卻奢求僅通過復甦基金,就能防止富裕的北歐和揮霍無度的南歐正讓歐洲分裂,要想避免出現下一個歐債危機,應按照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要求的那樣整頓財政計劃,但俄烏衝突,美歐不斷發動對俄的單方面制裁,正配合普京的強勢反擊,正在推動又一個歐債危機的誕生。
歐洲債務危機重燃? 2022-05-23 潘奕衡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歐洲央行擴大量化寬鬆政策,錢印的多了,物價就上漲,又爆發了俄烏衝突,能源和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
歐元區CPI在2020年後半年一度跌至-0.3%,但20224年月CPI已7.4%,創25年新高。其中德國達7.4%,創40多年新高;英國9%,創紀錄新高。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希臘債務危機,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歐元暴跌,歐洲股市重挫。2021年三季,國債占GDP比依次是希臘(200.7%)、義大利(155.3%)、葡萄牙(130.5%)、西班牙(121.8%)、法國(116%)、比利時(111.4%)和賽普勒斯(109.6%)。
不過,雖然歐元區目前債務纏身,而且經濟發展可能放緩,但是再次爆發的可能性不大(楨:? )。歐洲不斷完善了救助機制,成立了歐洲金融穩定機制以及機構(也稱作歐洲金融穩定基金)。連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構成歐債救助三駕馬車。此外,還成立了一個銀行業聯盟,6000多家銀行都繳納存款保險金。如果一家銀行破產了,這些錢就可以用來救急,防止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雖然現有的機制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再次爆發債務危機,但歐洲統一的貨幣政策和獨立的財政政策之間的矛盾還在持續,而且是無解的。面對高通脹和俄烏衝突的巨大衝擊,歐洲的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將難有起色。
阿楨
俄烏戰事衝擊,德國30多年來首見貿易逆差 2022-07-05 中央社
俄烏戰爭導致能源進口成本大增,加上對中國貿易逆差攀升,德國5月出現30多年來首次貿易逆差,
出口較4月下跌0.5%,進口則上揚2.7%,導致10億歐元赤字;4月仍有31億順差,去年5月時順差更達134億歐元。德從俄進口同比增長54.5%,對俄出口則驟降29.8%。德5月從中進口較1月增長35%,德對中出口卻無變化。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能源價格衝擊,德IAB研究到2030年德國經濟損失估逾2600億歐元
烏克蘭戰爭餘波盪漾 德國8月消費者信心再創新低負30.6點。
從「拚經濟」到「送武器」,德國對俄烏戰爭態度180度轉變。
默克爾部下的局,被全毀了,德國成今年最大笑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LA5Whveko
梅克爾2022-06-07談俄烏戰爭:不後悔不讓烏加入北約,2008年烏克蘭與喬治亞要求加入北約時,普京就認定那是在宣戰,明斯克協議為烏贏得了緩衝時間。
德國的能源國防經濟政策改革 2022-08-17經濟學人
烏克蘭戰爭引發德國社會廣泛辯論是否需要擺脫陳舊的道路(儘管德國很繁榮:俄羅斯能源+中國市場),投入國防、能源、工業經濟的轉型。
俄烏戰爭改變了歐盟 2022/03/26 孔田平
俄烏戰爭改變了歐洲的地緣政治現實,是歐洲政治的分水嶺。俄烏戰爭後,預計歐盟成員國的防務合作將得到加強,歐盟與北約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將得到強化。
北約峰會以俄烏戰爭為主軸 新戰略概念首提中國 2022-06-29
在土耳其與芬蘭和瑞典達成協議,不再反對兩國加入北約後,北約明天將正式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此次峰會主軸除俄烏戰爭外,還包括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俄烏戰爭背景下,中俄東方2022聯合軍演,解放軍陸、海、空全下場 2022.08.31 新頭殼
相關新聞
台製無人機助烏攻俄2022-08-30怒嗆:助中武統台牽制日本。
2022-09-01俄中13國軍演涵蓋日本北方領土,中俄艦隊繞行日本列島示警台灣有事。
日本自衛隊4退將2022-08-28出書談「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
美國亞洲霸權面臨崩解 2022.06.20 郭正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TcjyxK7i8&t=3909s
俄烏戰爭 中美爭霸分水嶺 2022.08.29 郭正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bRQfC1zJY&t=4273s
中俄聯手改變亞洲局勢 2022.09.05 郭正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B7-1e5xQk
阿楨
丟失中美兩大市場後,豐田、本田、日產的後續發展很難看好 2022-07-25
在北美,日本汽車有七大巨頭: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三菱、斯巴魯、鈴木。鈴木已淡出,三菱和斯巴魯成小眾品牌,馬自達在大小眾間遊走,總體上被韓系擠佔了很多。在中國,新能源把日系打得潰不成軍。丟失中美兩大市場後,豐田、本田、日產的後續發展很難看好。他們在電動方面動手比德國還晚,原先的混動優勢現在也越來越不存在了。日本要是沒有了汽車工業這一塊,日本工業的半壁江山就坍塌了。美國的去製造業是資本金融化的結果,日本則是競爭不過外國的結果。
相關新聞
中國營收五連降2022-08-25阿迪達斯CEO提前離職
人民幣不好賺了 不敵陸企強攻洋品牌加速撤離中國 2022/02/08 中時
吳威:越南承接不了“中國製造”,東盟就能行? 2022-08-25
【導讀】 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貿易保護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格局正面臨重塑,在美國主導下佈局構建“去中國化”的全球供應鏈的設想爭論日漸激烈。若想承接從中國轉移出去的產能,需具備哪些條件?越南乃至東盟是否有相應能力?作為正管理越南某工廠的跨國經理人,吳威同觀察者網分享了自己的行業見解。
【疫情下的越南製造業:民眾只能自己扛,頻繁跨行跳槽】
明明越南的人力成本比中國低很多,為什麼電子類產品的成品價格和中國差不多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越南製造獲取物料的成本比中國工廠高,而且還會持續增加。第二,中越兩地工廠的效率管理不同。
回應
我2012年前在製造業做了18年,核心業務是注塑,工廠所在地有2000多家,從產品開發到出口,所有的模具設計開發,加工,維修,注塑機的維護,成品包裝,塑膠粒子,顏料,技術員等等,在當地都能分分秒秒解決。而當時一個同行朋友因為貪圖免稅三年的招商跑同省某地去投資,結果那邊配套供應鏈短缺,有時候模具上缺個零配件都只能專車送過去,並嚴重影響生產進度。最後煎熬了幾年又回到當地。
其實服裝,紡織類的部分越南一樣趕超不了國內。1.越南人工問題。2.配套,國內都可以迅速找到供貨方,去越南就不行了。3.國內航運一般不會延誤,而那邊開廠的朋友說經常遇到。4.技術,以後越南可以趕上國內,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製造業轉移除了製造業本身以外,還有其他重要因素,1.市場的問題。2. 美元金融霸權問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是美國自身的問題,是全球化的比較優勢的結構性必然性。
阿楨
“日本為什麼那麼多電線杆” 這個問題國內哈日和日本民眾說法大相徑庭啊 202-07-20
中國公知精日說,日本大街小巷之所以佈滿淩亂的電線杆,是因為日本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為了便於修理,所以不能埋地下。還可以擋風雪,可作為定位器,能夠讓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總之,好處多多。這是真的嗎?我們看日本人怎麼說。
回應
在哈日認知裡,小日本的排泄物都比他吃的飯有營養。
其實就像美國銀行業網點發達,習慣使用信用卡一樣,產業早熟乃至壟斷,導致新事物新技術推廣難度增大••••
維修的難易度,埋地下,斷了,在哪斷的,不知道,要全挖開。
明明是日本政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居然被你說出這麼多優點。 咋不把天然氣管道也頂杆子上呢。那維修多方便啊。
無語了……真是無知者無畏。電線下地,不是埋地下去,動力線,通信線,光纜等等都進入地下管廊。這些管廊不僅人可以走,照明通風消防排水等設備齊備,甚至可以通車。明白嗎?不是你以為的那樣,電線斷了要挖開。勸你一句,不懂可以不說。免得丟人。
阿楨
尼康否認撤出對單反相機的開發 2022-07-15
尼康自2020年6月推出專業旗艦機型“D6”以來,一直沒有推出單反新產品。在現今的相機市場,無反相機已經成為主流。
小編覺得,單反光板數碼相機並不會在近幾年馬上推出歷史舞臺,畢竟如今相當大一部分的微單鏡頭群並不完善,且購買攝影設備的絕大部分群體並不是以工作便攜、優質視頻輸出為主要述求。相信更多的攝影以圖片為主,拍攝的本質更是取悅自己。
微單已崛起 單反近黃昏 2022-07-16 中國經營報
自1948年開始生產相機,從開始仿製德國品牌,到逐步走向完全自研自造,尼康通過一系列創新成長為世界級相機巨頭。但該公司近年來一直面臨著不斷加劇的競爭。2020財年,該公司錄得其史上最大的集團淨虧損344億日元(約20.12億元人民幣)。隨著智慧手機普及,相機銷售量受到嚴重衝擊,尼康也在想辦法減輕盈利壓力。
而此前,業界另一單反巨頭佳能要停止更新旗艦級別的單反相機產品。
“微單相機”是索尼首創的,即單鏡頭電子取景器相機。
日本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CIPA)公佈,2022年1月至5月,數碼單反相機出貨量為74.8萬台,同比減少28%,金額325億日元,同比減少22%。緊湊型相機出貨量為74.96萬台,同比下滑41%,出貨224億日元,同比下滑25%;相反,無反相機出貨量為130.7萬台,同比持平,但金額1646億日元,同比增長27%。無反相機占可換鏡相機(無反+單反)出貨量份額為63.6%,而去年同期市場份額為55.8%,金額為83.5%,去年為75.7%。
無反相機成為趨勢的原因,離不開其不斷提升的電子化結構及對焦功能的完善,對焦比較快,視頻能力強,唯一的劣勢就是電池電量。
“現在基本上很少有人零售買單反了,多是買微單產品。”張斌告訴記者,目前他店裡單反和微單相機數量成交占比大概1∶9。
阿楨
遇險沉沒的“福景001”船體曾改造,錨鏈為老舊日本產
2022-07-02日淩晨3時50分,海上風電場專案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號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防颱錨地避3號颱風“暹芭”時,錨鏈斷裂、走錨遇險。目前,該船30名船員4人獲救。
“福景001”號的華景智雲相關負責人稱,該船當時所處的避風錨地依然離颱風很近,天氣十分惡劣,風力也很強。那個時候浪高10米,給錨鏈的拉力太大,導致錨鏈斷裂,然後船就不受控制了。
《船報》記者表示,“福景001”前後經歷多次改造,近些年,隨著海上風電行業的興起,各路資本湧入,存在一些半路改裝的老舊海上裝備倉促上陣的情況,這極容易導致安全事故。
1位不願具名的業內高管質疑稱:首先,為什麼明知颱風來了,船上人員未全部及時撤離?即使來不及撤離船舶,也應當提前將船上人員撤離。其次,船體斷裂成兩截是極其罕見的事故,該船是否存在設計缺陷?船體強度是否不夠?該船外板是否嚴重腐蝕?第三,走錨、錨鏈斷裂,是否說明系泊系統設計存在缺陷?沒有正規類似於抗颱風型海工平臺配備的12點系泊系統。是否因利益驅動而忽略系泊系統安全可靠性的問題?“福景001”號採用的是日本產M3-87MM船用錨鏈,雖多次改裝,但錨鏈並未換新高強度海工鏈如R5、R6級別的。
回應
日本落後的玩意兒!說到這個,就想到了日本鋼材檢驗報告造假
這幾年日本精工的醜聞層出不窮,巨頭造假20年,比如日本車,看的見的地方做的很精緻,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要多差有多差。
這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不趕在颱風到來之前撤離所有人員,單憑這一點就不可饒恕了。
就怕你這種不懂胡扯的,•颱風天,拋錨避風錨地,船上必須有人,主機必須開啟 你不知道吧?
阿楨
“從中國手中搶走訂單”後,日本發現接了一個“燙手山芋”2022-06-23 環球網
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近日透露,孟買-艾哈邁德巴德高鐵全長508公里5年只建10公里,疫情導致施工延期,高鐵建設費用已經嚴重膨脹,日本還要繼續給印度追加貸款1000億日元,年利率0.1%,償還期50年,寬限期15年。《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根據規劃,該高鐵時速320公里,將行程從目前的7小時縮短到2.58小時。每列火車容納1300余名乘客,票價從250盧比(人民幣8.6元)到3000盧比不等。
日本網友紛紛留言,“又給技術又給錢,圖的是什麼?”“什麼時候是個頭?”“日本真是被印度吃定了!”“想贏中國結果栽了個大跟頭!”已成為日本的一大心病,一個填不滿的坑。
印度和日本各懷心思
印度一直希望改造升級老舊落後的鐵路系統,進而帶動“印度製造”。面對印度鐵路大市場,中日當時都在積極爭取。日本希望通過贏得印度合同與中國競爭,施展自己的拳腳。為此日本提供5萬億日元低息貸款作為競爭籌碼。
然而,目前這項工程面臨三大困難:一是土地徵用的延遲,截至2021年9月,馬哈拉斯特拉邦僅征了30%的土地。
二是工程費用不斷膨脹。當初為1.68萬億日元,但疫情導致施工延期,增加了人工成本,已脹至3萬億日元。已將開通由2023年改為2028年,但工程費用還需要填補多少,卻不肯公開。
三是日印雙方互不信任。工程費用的膨脹,主要在於印度要求重新修改線路的高架化設計,才能避免高鐵與牛羊等家畜碰撞。且印度堅持,費用必須由日方全部承擔。
不僅日本民情激憤,印度人也分為兩派,一派完全支持,認為這是新印度的象徵;另一派認為成本太高,得不償失,這些錢可以用於改善其他基礎設施。
吃定日本
日本接了一個“燙手山芋”,對印度高鐵市場興趣越來越低。日本公司沒有參與孟買21公里地下延伸段建設。此外,原本打算由日本公司執行的11份標書中,許多標書報價比項目原報價高出90%,印度表示拒絕。
《朝日新聞》分析認為,日印都需要彼此協助牽制中國,而印度也早就看穿日本政府的底牌,所以不停地追加條件。
阿楨
世界上主跨2023米最長橋樑土耳其恰納卡萊大橋2022-03-18通車,超越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回應
誰承建的?
相關新聞
川企承建的土耳其1915恰納卡萊大橋2021-12-23成功合龍
中國承建的大橋聯通世界:多年來,在越南、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緬甸、南非、贊比亞、坦桑尼亞、摩洛哥等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鐵大橋局承建了40多座象徵溝通和友誼的橋梁。
世界前100名高橋, 中國占90座。為什麼這麼厲害?
中企2020-11-12簽約承建巴西跨海大橋,總長46.8公里,12.4公里為跨海橋。
日本製造的神話:巴西一座日本承建大橋2019-04-09斷裂15人墜亡,日本鞠躬致歉但不賠償。
日本基建比中國強?日本援建越南的大橋接連出事
日本福島外海2022/03/16強震4死97傷 東北新幹線脫軌/龜裂
阿楨
菲棄日本,為中送上三個基建大單,三大優勢讓日啞口無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1EwdA4S50&t=338s
陸企 標到菲最長鐵路項目 2022-01-20聯合報
由多個中國大陸企業組成的聯營體日前中標菲律賓國家鐵路南線長途運輸段一期工程,將承建菲律賓迄今里程最長、速度最快的鐵路項目,以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增強運輸能力,滿足出行需求。
新華社報導,菲律賓交通部18日聲明,一期工程起點為內湖省卡蘭巴市,終點為阿爾拜省黎牙實比市,全長380公里,連接呂宋島南部多個省份,是菲律賓「大建特建」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額為1420億菲律賓比索(約28億美元)。
聲明說,項目客運列車運營速度預計為最高每小時160公里,貨運列車運營速度為每小時80至100公里,年發送旅客能力為1460萬人次。項目建成後,首都馬尼拉大區至南部比科爾大區的通行時間將從現行的12小時縮短至4小時。
中國大陸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表示,這不僅是菲律賓迄今里程最長、速度最快的鐵路項目,也將是中菲友誼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項目建設期間,每年將直接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並帶動相關行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促進項目沿線經濟發展。
阿楨
國“鰻”、蛤蜊後,又有日本企業用中國產裙帶菜冒充國產,社長被捕 2022-02-15 觀察者網
繼鰻魚、蛤蜊之後,又一食品——裙帶菜(海帶芽)也被查出用外國產冒充日本所謂“高級貨”。
行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產裙帶菜進貨價格不到日本產的一半。日媒披露,日本裙帶菜產地造假歷史已經有十幾年——2008年前後,陸續有人發現有商家用中國產、韓國產的裙帶菜偽造成鳴門產。
被逮捕之前,海帶芽小川重英辯稱,因為公司是“打著鳴門的旗號做生意的,而中國產(裙帶菜)較便宜,即使(消費者)在無法分辨是中國產的情況下購買了,我們也覺得不好,因此很快就不做(造假)了。”記者“所以你們不是故意的?”小川稱“是的,我們不是故意的。”
回應
日本人挺講究,核食賣綠蛙,然後從中國進口健康食品內銷。
被抓到的還有多些呢?工匠精神?
不要隨意質疑人家的工匠精神,專業造假幾十年敢說不是老工匠了?
阿楨
印度飆風戰機對抗殲20反隱形光學系統 遭鳥擊後發現是塑膠模型 2022/01/16 中時
據《新浪網》引述法國媒體報導,法軍的一架飆風戰機日前在空中發生鳥擊事故,位於戰機頭部的「前磁區光學系統」(FSO)被鳥撞裂開來,戰機雖受損輕微,但卻露出了飆風戰機的秘密——FSO系統的探頭撞掉後,底下沒有線纜和後臺設備,而是白色的發泡塑膠,亦即安裝在這架飆風戰機上的FSO系統,根本就是模型!
報導說,飆風戰機的前磁區光學系統,是一部性能先進的光電雷達系統,整套系統的前端是2個探測頭(一個紅外通道和一個電視通道),後端則深入到機身頭部、位於座艙顯示機櫃前方。FSO系統可以實施遠端搜索、自動跟蹤、精密測距等,可以在雷達系統不開機、或雷達系統無法截獲(對隱形戰機等低可探測性目標)的情況下,對空中目標實施截獲和跟蹤,是一種可以有效反隱形並提高自身電磁隱蔽性的裝備。
但是,報導指出,現實情況是這套被法國軍方高度重視、也被印度空軍認為可以用來探測中共殲-20隱形戰機的FSO光學系統,卻在鳥擊後露出窘態。其實這種「實物不夠模型來湊」的辦法,也不是法軍獨有,很多國家都曾經搞過,比如前蘇聯紅海軍的「天空衛士」雷達與護衛艦上的5P20K雷達,都因為研發進度跟不上裝艦進度,曾拿水泥板暫時應付過去。有些將淘汰的裝備,在服役末期可能面臨老舊裝備停產或缺乏備品,只能用模型替代,例如中共海軍部分051型驅逐艦,在退役之前因為艦上海鷹一型(HY-1)反艦導彈已經停產,只好把發射箱換成模型,湊合著用到退役。
報導認為,從法國飆風戰機的情況看,很明顯並上述兩種因素,FSO系統並非正在研發的裝備,也不是個淘汰裝備,印度空軍還指望著它來對抗中共的殲-20。現在法國把部分飆風戰機的FSO撤除,可能它本來就是「選配」系統,或是這架遭到鳥擊的飆風可能是不支援FSO系統的早期批次。
不過,報導表示,外界討論中是最普遍的猜測則是法國空軍沒有足夠經費,FSO系統只好「選配」,等於是飆風戰機分別成「土豪版」和「窮逼版」的事情居然出現在法國空軍身上,完全超乎外界意料。
阿楨
日本軍工:國產武器質次價高 承包商紛紛退場 2021-12-31 軍迷圈
據美媒《防務新聞》報導,日本自衛隊需要美國出售的更先進的武器,因為日本的戰略重點正從北方的俄羅斯轉移到南方的其他事務上,包括中國戰鬥機和艦艇的巡航行動,以及朝鮮的導彈發射等。
三菱、IHI和川崎重工等日本大型國防製造商正努力製造坦克、飛機和艦船,他們需要開發更好的技術。而日本的武器出口也從未真正騰飛,其製造的武器明顯缺乏競爭力,價格昂貴、技術老化、也缺乏政府的支持,因此日本武器製造商越來越多的選擇退出軍工領域。
日本是世界第12大武器進口國,占全球份額的2.2%。每年購買的2萬億日元(約177億美元),大部分是美國製造,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加。日本已經購買了F-35隱形戰鬥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其他昂貴武器以加強對抗中國。購買昂貴的美國戰機和其他裝備已經減緩了該國的防務改革的進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失敗,這也讓許多日本人對軍事建設保持警惕。自武器出口禁令解除以來,日本只向菲律賓出售了一款裝備——監視雷達。2016年,當澳大利亞最終選擇採購法國的12艘柴油潛艇時,也意味著日本“蒼龍”級潛艇的出口徹底失敗。不過這項價值650億美元的合同最近因澳大利亞轉而採購英國和美國的核潛艇而被取消。日本向印度出售12架US-2巡邏機的交易也因為價格問題而受阻,向泰國出口雷達以及向印尼出口護衛艦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日本有60多家公司從事與軍工相關的業務,不過近年來已減少了約10家。今年三月份,三井E&S造船已將其軍艦業務出售給日本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三菱公司。住友重工也已經停止生產5.56毫米機槍,理由是長期前景黯淡。
相關新聞
日本批准5.4萬億日元(472億美元)國防開支關費用,以減輕對當地社區的影響,這是日本國防預算歷史上連續第八年創下新的紀錄。 聲稱要"跟上中國步伐"
回應
軍備竟賽拖死日本就好了!
日本國防支出增長1.09%,中國軍費增長和經濟增長率差不多,而且總規模是還是日本的幾倍。現在科技競爭最前排的是中美,日本已經排不上號,例如人工智慧,量子,新能源,5G,晶片早就被美國給搞垮了。航太航空更是被中國甩出去不知多遠。
阿楨
安倍給日本GDP連續注水8年?現任首相親口承認了
2021-12-15,岸田文雄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稱,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在虛報部分建築訂單資料。自2013年以來,日本國土交通省一直在重複計算每月從建築公司收到的資料,導致日本建築行業的統計資料被誇大,國內生產總值也被誇大了。
2020年,日本GDP為539.3萬億日元,其中日本建築業總產值占GDP比重約為5.3%。重複統計的涉事企業數量約有1.2萬家,占日本建築業企業數量的10%,重複計算的資料有1萬條之多。
近期在日本政壇複出的安倍頻繁發表激進的對外言論,經常比岸田更能吸引輿論的關注。《日本時報》分析,由於該醜聞發生在安倍2012年-2020年的執政期間,岸田可以抓住機會進一步與前首相拉開距離,並維護自己的政治獨立性。
自2012年再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安倍就試圖通過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來克服通貨緊縮,力爭達到2%的通脹率目標,並通過結構性改革以解決日本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數量萎縮的問題,宣導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但日本GDP增長率始終停滯不前。2020年安倍卸任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日本的GDP總量相比2012年前下滑了近114萬億日元。
回應
只是建築公司嗎?不相信其他行業沒有。
相關新聞
安倍三箭經濟學(貨幣刺激、財政和結構性改革) 失敗,有何啟示?
安倍挺臺言論,學者“日本已下臺的鷹派言論 民進黨當局不必太當真”
下臺後的安倍為何換了副面孔?右翼冒險基因在作祟。
阿楨
見不得中國好?德國欲對中國驅逐艦“心臟”下狠手 2021-11-08 環球網
近日多家德媒稱,德國MTU公司長期向中國海軍主力艦提供柴油發動機,並反復暗示“明知產品會被用於中國軍備的情況下,德國廠商是否可以無需特別許可繼續向中國出口”?
該報導稱,直到2020年,MTU公司一直通過“軍民兩用”許可證為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供應柴油發動機。截至今年9月已有20艘入列服役,且至少還有5艘正在製造。該艦在高速航行時使用兩台中國國產的燃氣輪機,低速航行則使用兩台MTU。此外,056型輕護已有70多艘,使用兩台法國SEMT Pielstick授權中國生產的PA6型柴油發動機,是德國MAN的子公司。
問題是,在MTU強調,該公司始終遵守出口管制規定,並且已經徹底結束為039型中國常規潛艇供應柴油機的合作。從未和中國國防部或者中國軍方直接簽訂過合同,暗示具體協定都是由MTU的合作夥伴或者授權經銷商簽署。軍民兩用產品,並不需要特別的出口許可。
德媒也引用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專家魏澤曼的話稱,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屬於當前法規的“灰色地帶”,“在明知產品會被用於中國軍備的情況下,廠商是否依然可以無需特別許可繼續向中國出口?” “綠色和平”組織的裁軍事務專家盧爾茨更是激進地表示,德國當前的出口管制法規“顯然是為出口軍火而制訂的”,新一屆德國政府必須轉變這種做法。
據老司機瞭解,中國海軍早年的確曾大量引進MTU柴油發動機,但隨著國內相關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產已經批量裝備並不斷走向海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中國製造的柴油發動機成為俄羅斯21631型“暴徒-M”輕型導彈護衛艦的“心臟”。該艦前5艘均採用德國MTU的16V4000M90,烏克蘭危機後,俄遭受西方制裁,俄方不得不引入河柴重工的CHD622V20。此外,俄6艘21980型“白嘴鴉雛”級快艇裝備的也是河柴TBD620V12。濰柴動力生產的國產柴油機贏得外軍客戶並開啟進軍北美征程。
相關新聞
不只是柴油發動機,現在我們連燃氣輪機,也可以返銷俄羅斯了
回應
89六四後美不再出售LM2500燃氣輪機給中國,之前只出售了兩台。中從烏引進UGT25000。但問題較多、可靠性差。中國改良後,有了自己的燃氣輪機GT25000。
如果MTU不賣給中國,中國就會仿製改良成中國型號柴油發動機。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11-08/doc-iktzscyy4300759.shtml
阿楨
越南正式重啟南北高鐵項目
2021-10-19,越南1769/QD-TTG總理政令。批准了2021年至2030年的鐵路網建設計畫,以及到2050年的鐵路網遠景。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式重啟一度中止的河內到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速鐵路項目。
越南的南北高鐵專案全長1545公里(原計劃1560公里),從河內到胡志明市。原本是在2007年5月2日正式發表,但在2010年6月越南國會否決了這個項目,理由是日本建設費用太高。
回應
這是被中老鐵路刺激到了?現在看中老鐵路確是高明選擇,直入中南半島腹心,影響深遠。
反正中國別摻和越南、印度的高鐵項目
重在參呼,反正越南不會選中國,報個低價,引誘日本也報的低價,日本中標後發現要虧本,就拖延起來,成為闌尾炎。
相關新聞
5年前日本搶走印度120億美元高鐵訂單,如今坑慘日本自討苦吃,印度網友求中國幫忙
中老鐵路首列“瀾滄號”試軌,將於2021年12月2日老撾建國46週年正式通車,老撾人民很開心!
泰國「大米換高鐵」建設「泰」慢 中老鐵路領先一步 泰國人看在眼裡心裡有些酸
中老鐵路耗資60億美元 老撾掉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楨:? )
日企川崎重工7000系列列車存在缺陷,美國首都60%地鐵停運 2021-10-18 沒事,鞠躬就完事兒了,一次不行就來三次!
中日都承建越南地鐵項目,一個按時通車,一個遙遙無期
2018-9-20,越南人民迎來了他們國內第一條地鐵試運行,這條由中國承建的地鐵全長13.5公里,總投資8.68億元,由中鐵6局承建。儘管接手較晚,但中國鐵建還是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最先完成了修建。
越南首條開始建設的地鐵位於胡志明市,從胡志明市邊城市場通往仙泉,全場19.7公里,設有11個月臺,1號線由日本住友公司和越南第6交通建設負責施工,原計劃2017年完工,次年投入運行,但直到現在還在修建中,最近越南老百姓已經開始罵人了,為了偷工減料,日本住友承建賄賂了越南官員,將地鐵隧道的防護外壁厚度從2米減少到了1.5米,加上其他原因,導致地鐵一號線,開工7年,才完成63%的修建進度。
阿楨
日企川崎重工7000系列列車存在缺陷,美國首都60%地鐵停運
2021-10-18淩晨開始,華盛頓地鐵停運了約60%的列車。上周,7000系列車故障導致的多次脫軌事件,讓安全委員會停止了該系列列車的運行,並警告美國其他城市,川崎製造列車設計上有缺陷,車軸車輪間距存在安全隱患,可能造成人員死傷,需要注意安全性。
川崎曾於2018年“戰勝”中國中車公司獲得紐約市的巨額訂單,當時外界認為這其中可能有政治因素的干擾。而隨後美國國會的一紙無理禁令,更是將中車排除出了華盛頓特區下一代列車的競標。而此次川崎列車出現的故障,無疑給日本列車公司在美國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此次故障,無疑對正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的華盛頓地鐵造成了重大打擊。2020年1月華盛頓地鐵日均乘客63萬人次。而到10月8日,為21萬人。
回應
沒事,鞠躬就完事兒了,一次不行就來三次!
相關新聞
中老鐵路耗資60億美元 老撾掉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楨:? )
中老鐵路首列“瀾滄號”試軌,將於2021年12月2日老撾建國46週年正式通車,老撾人民很開心!
泰國「大米換高鐵」建設「泰」慢 中老鐵路領先一步 泰國人看在眼裡心裡有些酸
阿楨
蹦床冠軍朱雪瑩的東京奧運會金牌摳掉一層皮 網友:裡面是巧克力嗎?
2021-08-23晚,中國體操隊隊員、東奧女子蹦床冠軍朱雪瑩在微博發出靈魂疑問:“你們的獎牌…也能扣掉一層皮嗎?”
她曬出的照片裡,東京奧運會的金牌上清晰可見的少了一塊表面塗層,引發網友爆笑神吐槽:你再摳摳興許能摳出巧克力。
7月30日的東京奧運會蹦床女子決賽中,中國選手朱雪瑩獲得金牌,劉靈玲獲得銀牌。
她在評論中解釋說,一開始真的不是她故意摳的。她只是發現金牌上缺了一小塊,本以為是獎牌髒了,就拿手蹭了蹭,發現缺口沒變化,就摳了一下,結果……
東京奧運會的獎牌從公開官宣之處就一直都遭人詬病。東京奧組委為了環保,這屆獎牌的原材料是來自廢舊手機和電子設備中提取出來的貴金屬。
回收來的78985噸廢棄電子產品中提取出了金32公斤、銀3500公斤、銅2200公斤,最終製成了5000枚東京奧運會、殘奧會獎牌,這也是為啥東京奧組委後來喊話運動員不要在獲獎時“咬獎牌”。
根據國際奧會(IOC)規定,金牌需要是92.5%以上的銀鍍上6克以上的金;銀牌則是純銀;銅牌是有95%的銅和5%的鋅混合而成的銅合金(紅銅)。
倫敦金屬焦點公司的創始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菲力浦•紐曼說,按照金銀價值估算,金牌的實際價值約為800美元。銀牌由純銀製成,重550克,約合450美元。銅牌的價值要低得多。
雖然金牌的黃金含量的確不多,但能這麼輕易就摳下一層表面塗層還是令網友瞠目結舌。
回應
日本製造工匠精神和他們舉辦的這屆奧運會的金牌一樣都是假冒偽劣貨
阿楨
美媒:中國出口“幾乎填補了全球產品的所有已知領域”
彭博社2021-08-04報導,儘管有貿易戰,但中國正在出口更精密複雜、更先進的產品 根據一項新排名,中國出口的技術水準在同美國的貿易戰中提高了。還預測下一個1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快於印度。
哈佛大學全球發展實驗室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根據2019年出口的先進性、複雜性來判斷,中國在全球排名第16位,自貿易戰爆發以來排名上升3位。美國排名第11位,過去10年來美中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差距縮小了一半多。
儘管美國加征(對華)關稅,但中國通過向其他地區出口產品提高了排名,中國採取嫺熟的舉措,使其電子產品出口目的地實現多樣化,出口到了歐洲和其他地區。
目前尚無包含疫情期間的出口資料,但由於中國出口激增,疫情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排名。
較高排名並不能保證高速經濟增長:日本連續19年排第一,其經濟增長卻滯緩。但一個國家出口產品的先進性與當前人均GDP水準之間的差距,是預測其未來經濟擴張的最有力指標。
中國的出口表現與人口相當卻不太富裕的鄰國印度形成鮮明對比,印度在2019年排名第43位。“過去幾年來,我們見證了印度的衰落,就促進出口而言,印度總體上是停滯不前的”,切斯頓說這表明就經濟增長而言,“中國將在接下來的10年超過印度”。
美媒:別誤解中國產品漲價,中國仍在幫全球抑制通脹
美國《華爾街日報》2021-07-18 隨著今年中國的出廠價格飆升,投資者擔心該國會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新通脹。但正相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幫助緩解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一些價格壓力,而且可能繼續這樣,至少在一段時間內。
造成全球通貨膨脹的更大因素,是西方經濟體的龐大財政刺激支出。它們進一步刺激了房地產繁榮和對消費品的更多需求,推動許多商品價格達到多年高點。
英媒:美國無人機比中國的貴8到14倍,性能卻差
英國《金融時報》2021-07-18美國政府內部的一份備忘錄顯示,五角大樓開發的無人機不但比他們打算取代的中國製造無人機昂貴,而且功能也更少。
阿楨
陸磁浮列車技術引德媒眼紅 德政黨互批要為落後中國負責 2021/07/30 中時
中國大陸最新磁浮列車在青島下線試行後,其先進技術性能受德媒追捧,還引爆德國朝野政黨相互攻訐。
回應
中國抄襲仿造還可以,但共産黨專制獨裁禁錮人民心靈無法創新,這是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多是歐美民主國家….
誰發明的紙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只要做得比原創者要好,創新就在裡面, 而且諾貝爾本就是西方的….
百年前德國大學每年理工畢業人數世界第一,二戰後美國最多,今年中國約500萬人、佔世界半數!聯合國2018年專利申請,中1,542,002件,美597,141件,歐洲174,397件.
V2火箭是德國人發明的,後來呢?美國抄襲仿造
可憐的美國,拜登還在規劃高鐵項目,基建撥款仍然在國會噴口水。
諾獎得主指中國「霸凌科學界」 中駐美使館:無理指責 2021-07-30 德國之聲
聲明稱,4月26日會議疑遭網路攻擊,無論是否與中國大使館有關,我們都十分不滿中國政府試圖審查和霸凌科學界,企圖阻止兩位獲獎者(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及台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發言。
回應
諾貝爾和平獎就是政治獎!
美國還霸凌及強佔全世界各行各業!
德國之聲跟台灣三民自都是製造假新聞的基地組織,呵呵!
又失敗 美極音速飛彈試射結果令人失望 2021/07/30 中時
美國空軍28日再度試射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原型,發動機無法點火, AGM-183A於4月首射,飛彈無法投出。
回應
最大問題在美國理工人才缺乏!
老美的工業製造能力已經無法撐起一個強國。
要不要派CIA去中國偷技術?
阿楨
外媒關注中國啟動碳市場: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後一塊拼圖 2021-07-17 觀察者網
2011年10月以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地方試點從2013年6月陸續啟動了交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2021-07-16,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收盤價51.23元/噸,漲幅為6.73%,交易量410萬噸,總額2.1億元。中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但歐盟現在已經有兩隻碳交易ETF產品,規模都在數千萬歐元。
多家外媒報導了中國碳市場的首日交易情況,強調了中國此舉帶來的重大意義。也有外媒認為中國碳市場尚不成熟,其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挑戰。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即將上線!彭博:中國只為增加更多污染源|
回應
美國為我們叫好的,我們都該理性看待。
碳交易--維基百科
碳交易的兩種型態
配額型交易:指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減單位元的交易,如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的「歐盟排放配額」(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議定書》排減的國家之間超額排減量的交易,通常是現貨交易。
項目型交易:指因進行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單位元的交易,如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排放減量權證」、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排放減量單位」,主要是透過國與國合作的排減計畫產生的減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貨方式預先買賣。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有:
歐盟排放權交易制(EU ETS)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CN ETS )(經歷7年試點,2017-12-19正式啟動)
美國的加州排放權交易制度(CAT)
紐西蘭碳排放權交易制度(NZ ETS)
其中歐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也是體制最完善,目前企業納入最多的大型碳市場。
美澳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徵性意義。截至第3季,歐盟2006年的交易金額達188億美元。
阿楨
提前撤離211人!貴州六盤水成功避讓一起地質災害 無人員傷亡
2021-07-15日19時20分許,貴州六盤水市水城區雞場鎮箐頭村周家坡組發生一起滑坡事故,造成3棟房屋倒塌,倒塌面積1000餘平方米。所幸該處此前在排查時已提前10天被確定為有地質災害隱患,因撤離及時,55戶211人成功緊急避讓,無人員傷亡。
回應
跟前幾天日歐的同類事故形成鮮明對比
阿楨
德國洪災死亡人數破百
近日,受連續強降雨影響,西歐多地水位暴漲成災,據路透社2021-07-16報導,德國西部因洪災死亡的人數從至少93人升至103人,西歐死亡至少117人失蹤千人。
回應
震驚:龍應台女士的家鄉,下水道居然沒有油紙包!
德國之聲: 自從用了中國制零件,德國下水道開始變得沒良心了。
在天災面前人類是如此脆弱。對了,德國良心下水道呢?
自然災害,居然總說什麼下水道的事,這就是大國國民應有的素質嗎?
從來只看BBC中文,原來洪水地震不是人禍啊,是我孤陋寡聞了
按照,大紀元、新唐人…的標準,那就是滅國了
阿楨
德報告:首次超越德國 中國成為全球機械出口冠軍
據德國《世界報》2021-07-07消息,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最新研究指出,2020年,中國首次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機械設備出口冠軍。
2020年全球機械貿易總額約為1.05萬億歐元,由於疫情,這一總銷量比一年前減少了近10%。其中,中國的機械設備出口額約為1650億歐元,對應全球約15.8%的市場份額。德國的機械設備出口額約為1620億歐元,對應的市場份額為15.5%。
報導指出,這意味在機械設備製造領域,中國出口額首次領先於德國。相比之下,在2019年,德國出口額還仍領先於中國1.4%。
與中國相比,其他主要機械出口國在全球機械貿易中的份額呈下降趨勢,不過排名並未發生變化。例如,美國以9.1%的市場份額繼續位居第三,其後是日本,不到8.6%,以及市場份額約為6.7%的義大利。
對於中國成為“新出口冠軍”,VDMA外貿主管烏爾裡希•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表示,這並不令人驚訝。“中國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製造商,”阿克曼說,事實上,中國去年9240億歐元的機械設備總銷售額,幾乎等於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總和,“因此,中國成為對外機械貿易的領跑者只是時間問題。”
VDMA的研究還分析了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阿克曼表示,“疫情為中國機械出口的崛起注入強大推動力”,因為中國雖然很早就受到了疫情影響,但疫情持續時間短,受到影響的時間也就很短,相較之下,歐洲銷售市場則因疫情遭受了嚴重挫折。不過,阿克曼也認為,歐盟經濟的復蘇應該能夠確保德國的機械出口在今年有所增長,並使其“重回榜首”。
此外,VDMA還指出,中國機械產品的出口不再只流向非洲和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即使在德國,中國現在也是其最大的外國供應國。而且,中國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並成為德國的“強大競爭對手”。此外,阿克曼還表示,中國已經“發現標準化的重要性”,正在成為國際標準化的制定者。
不過, VDMA也認為,中國在一些領域仍落後於德國等國際競爭對手。“智慧生產,即工業4.0,仍然是歐洲,尤其是德國機械製造商的一大優勢”,阿克曼說,因此德國在未來還有良好的出口機會。
與此同時,阿克曼也強調,“儘管如此,要想應對中國製造的挑戰,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楨:中國製造2025 ! )
阿楨
相關新聞
馬克洪強調 G7非敵視中國俱樂部
美英加日想對華強硬 德法意“踩刹車”
美俄首腦峰會前 北約盟國反對在歐洲部署陸基核導彈
北約秘書長稱沒有與中國進行“新冷戰”
韓國:只部分參與了G7公報 不針對特定國家
王義桅:美國忽悠盟友的能力不可小覷
日澳:反對中國“經濟脅迫”
G7反對中國“脅迫外交”何等的虛偽、無恥和雙標!
BBC:G7重要嗎?峰會在履行新冠疫苗和氣候變化承諾令人失望,而在英國脫歐和中國問題上分歧重重!
美俄領導人峰會後十六日發表「戰略穩定」聯合聲明 強調降低戰爭衝突風險
烏總統:西方若不幫 烏克蘭將被迫發展出歐洲最強軍隊(回應:喜劇演員總統的年度最佳冷笑話)
人民幣升值後,美國開始通脹,白宮終於坐不住了!2021-06-03
由於疫情影響,全世界只有中美經濟運行基本正常,美國靠的是無限印鈔,中國是良好的疫情防控。但是現在,美國也有點扛不住了!
美聯儲一年之內印了10萬億美元,再加上人民幣升值(5月27日升破6.37創三年新高),導致中賣美商品價格大漲, 4月CPI物價指數4.2%,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漲到6%。一個美國人說:飛機票漲了9.6%、油價漲了11%、電器漲了15%、二手車漲了21%、玉米漲了44%、牛肉漲了100%。收入沒增加,再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被激化,就連特朗普都趁機叫囂著8月份要重返白宮。
之前幾個月,美國一直不想和我們談經貿協議,但在5月12號和6月3日接連通話,並傳達出雙方已經恢復了正常經貿溝通的消息。
……..
原本美國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印度和東南亞逐漸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整體佈局。
回應
不宜將匯率升值作為應對通脹的政策選項。
我們已是世界工廠,剛好疫情,加上美元氾濫,所以是升值的機會。要讓通脹回到多印貨幣的國家去,沒道理讓14億中國人去承受。
阿楨
拜登G7峰會踢鐵板 要盟友聯手抗陸太敏感斷網 2021/06/13 中時
拜登此趟歐洲行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向西方盟友展示「美國回來了」,不過現實世界總是有些複雜,今年沒了川普,但是白宮以為能說服G7其他盟友硬吞拜登的所有政策立場,似乎是有點太過自信了。
7國領袖達成共識,支持「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縮小開發中國家40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缺口,對抗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
不過拜登12日試圖說服盟友簽署共同聲明,直接對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批評北京,歐盟傾向中國合作,會議上的分歧更一度因為太過敏感而中斷會議室對外的所有網路連線。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周就率先警告華府,歐洲不會跟隨拜登希望回到冷戰思維,歐洲將保持獨立。
拜登拉攏G7盟友對抗覺醒巨龍 德媒:中國和7個小矮人 2021/06/13 中時
《德國之聲》評論文章《中國與七個小矮人》說,美國總統拜登希望通過一個全新的自由國家網路來束縛中國這個覺醒的巨人,拜登相信,在抗擊疫情期間,美國以及自由世界應該能提供的還是比獨裁的中國國家主席更好。習近平的看法則完全相反,自由國家的「混亂」正在以近乎科學的方式表明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相關新聞
防北京當局竊聽!G7開會討論中國 會議室全面斷網 - 自由財經
三年後 美FBI探員在法庭承認誣陷華裔教授是中國間諜 2021-06-16
拜登:發起民主版「一帶一路」 抗衡大陸
德媒:B3W無具體計劃比中國差遠了
回應
哈 驚訝!美國竟公然剽竊大陸一帶一路
唱衰了幾年,發現唱不衰,趕緊拿香跟拜。
中國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美國除了印鈔票外, 還會三小!
阿共仔跟世界各國的貿易緊密依存,比美國能給多的多,美國的造價和工時都要中國的幾倍!
美國「一帶一路」肯定失敗。1. 「一帶一路」要花大錢投資給窮國搞基建。美國十分吝啬,一毛不拔。2. 美國的基礎建設破爛落後,拜登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是要為美國,無力幫窮國搞基建。
美國版的只能叫「西方白人一炸一路」。
防北京竊聽? 美國自己幹過很多竊聽,所以比較神經質。
G7各國被美國竊聽,美國仍當歐盟成員國是早期的儍瓜?
阿楨
人民幣升值後,美國開始通脹,白宮終於坐不住了!2021-06-03
由於疫情影響,全世界只有中美經濟運行基本正常,美國靠的是無限印鈔,中國是良好的疫情防控。但是現在,美國也有點扛不住了!
美聯儲一年之內印了10萬億美元,再加上人民幣升值(5月27日升破6.37創三年新高),導致中賣美商品價格大漲, 4月CPI物價指數4.2%,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漲到6%。一個美國人說:飛機票漲了9.6%、油價漲了11%、電器漲了15%、二手車漲了21%、玉米漲了44%、牛肉漲了100%。收入沒增加,再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被激化,就連特朗普都趁機叫囂著8月份要重返白宮。
之前幾個月,美國一直不想和我們談經貿協議,但在5月12號和6月3日接連通話,並傳達出雙方已經恢復了正常經貿溝通的消息。
可是,美國應該如何應對物價上漲呢?
第一:馬上停止無限印鈔,那也就意味著拜登的經濟復蘇法案和基建法案成了一紙空文!
第二:提前加息,會導致美國國內消費銳減,經濟增速放緩,甚至美股暴跌,美元霸權恐怕動搖。
第三:美國主動給中國商品減稅,國內沒准會給你扣一個通共、臥底的帽子。中國也不是傻子,現在疫情大流行,只有我們能火力全開,變成了妥妥的賣方市場,美國是不是也要把對我們的科技封鎖撤銷一下以示誠意啊?
所以美國現在也很為難。明擺著只有中能救美,但是美又不想讓苦心經營的戰略在頃刻間灰飛煙滅,所以就給中國加壓,漲鐵礦、糧食、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給伊朗和俄羅斯鬆綁,讓歐盟凍結《中歐投資協定》。
美國的想像雖然很美好,但一方面,美國近些年印鈔過於瘋狂,盤子太大,我們也托不住了。另一方面,我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進入了最末期,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樣隨意擴大產能,對沖掉美國的通貨膨脹。而且,現在我們也不想再去救美國了!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永遠回不去了。
原本美國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印度和東南亞逐漸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美國的整體佈局。
回應
不宜將匯率升值作為應對通脹的政策選項。
我們已是世界工廠,剛好疫情,加上美元氾濫,所以是升值的機會。要讓通脹回到多印貨幣的國家去,沒道理讓14億中國人去承受。
相關新聞
螞蟻消費金融公司2021-06-03獲銀保監會批開業
替谷歌、亞馬遜數位服務稅出頭,美國2021-06-02宣佈對6國21億美元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阿楨
每賣一台就虧兩萬,挖掘機火爆背後是你想不到的價格廝殺 2021-05-25
老袁是杭州一家機械公司的大客戶經理,是中聯重科土方機械的代理。
在杭州,客戶習慣稱呼他為老袁。今年是他進入挖掘機銷售行業的第十個年頭。去年3、4月,他還是公司的銷售冠軍。
現在的客戶都很“現實”,價格、質保和售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一天內,他總會接到很多類似上述客戶有關價格的“試探性”電話。
“因為現在買挖掘機就像商場裡買衣服一樣,客戶幾乎都會把國產品牌的挖掘機價格問個遍,然後挑個最便宜的。”老袁說。
“現在大家都把價格報得太低,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了。”
中聯重科成立於1992年,由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孵化而來,是國內工程機械製造頭部企業。
中聯重科排名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第五位元。進入該榜單前十的另兩家中國企業,分別是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
老袁說,近幾年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激烈。選擇一家實力較強、對經銷商扶持政策較好的主機廠家,或許才能撐到最後。這是他跳槽的主要原因。
“如果沒有主機廠家的支援,經銷商幾乎賺不到錢。”老袁搖著頭說。
回應
國企之間的價格戰是錯誤的,應當兼併。
其實這樣競爭並沒有關係,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戰五渣就死掉了,最後活下來的就是王中王,剩者為王嘛
然後靠價格戰活下來的,壓根沒有技術儲備,馬上就會面臨國外廠家的降維打擊。
很多年前三一、中聯、徐工在混凝土泵車上混戰時德國大象、意呆利cifa、德國施維英也是這麼想的,讓你們打價格戰,我用技術儲備降維打擊幹死了。現在的狀況是國外三家是國內三家的子公司,你沒有看錯,世界就這麼魔幻。
阿楨
日本技術大國的秘密:山寨美歐和竊取中國技術 2020-03-20
從電腦,手機,家電,機床,通訊技術等21大行業,中國領先的有13個,日本只在汽車,數碼相機,機器人等8個行業領先中國。
日本科技發展的三大奧秘:1,幾十年間只花費750億美元引進2.5萬項西方技術專利。2,學習了美專家學說。3,竊取中國技術。
1960年代的“日本製造”,在當時的歐美,是“垃圾製造”的代名詞。日本科技的歷史,就是一部“山寨”史。日本將美、德、英等技術山寨拼湊整合。
三,日本竊取的中國技術。日本剽竊大量中醫藥後冠以日本名號後大量出口,占世界漢方藥市場90%。日本還曾在八十年代,利用中國的開放,派遣人員妄圖竊取雲南白藥的配方。
1,日本竊取中國自動化技術。
2,日本竊取中國數位焊接技術。
3,借技術交流偷取宣紙技術
4,景泰藍技藝被偷竊
5,蠶藥技術被竊聽偷取
6,日本盜竊大化所燃料電池納米技術
7,日本盜竊二氧化碳納米高效催化合成塑膠技術
8,日本盜取中國碳納米管製造技術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0907&s=fwzxhfbt
阿楨
十、日企採購中國軸承,包裝後偽造成日貨出售;椿中島承認,因為自己產品產量無法滿足市場,故而低價採購中國便宜鋼球偽裝成日本產品出售。賣出約2.31億個精密鋼球,符合客戶要求的標準,至少到目前為止,安全性沒有影響。
十一、常說日本人素質高,但一個無是非觀,只有弱肉強食動物觀的日本,一個否認侵華、不願承擔戰爭責任的民族,其道德素質高在哪裡呢?
十二、20年前,有人說日立電視多好、松下電視多高清,而中國連個電視機都造不出來,而今,日本家電在中國市占率只有可憐的3%,中企迅速崛起擠垮日本。
十三、日本是世界第一個採用堆芯熔化自動沉降方式人工製造火山口的國家。這種大無畏的科研精神讓世界為之讚歎。
十四、日本90式坦克軍演漏機油,10式掉履帶。P1反潛機雙發動機停車。
十五、日本的新幹線常常被日本吹成“神車”。將美、德、英等技術山寨拼湊整合,如高速動力分散技術來自美國;交流供電技術來自匈牙利;CTC調度集中系統和空氣彈簧技術來自美國;無縫鋼軌、無砟軌道、交流電傳動技術來自德國;車輛高速轉向架及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來自英國。其技術落後 品質粗糙 事故頻發….
十六,明明是5大財閥輪流執政的封建專制卻自吹有民主?
回應
加一個,日本城鐵,即使是東京的,絕大多數月臺都沒有半封閉月臺,全封閉月臺更是直接不存在。而且絕大多數月臺極為狹窄,乘客跌落事故幾乎是年年有月月有。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62219
阿楨
強大到令Lamento們窒息的日本 2021-02-11
日本是兩岸民主心中的神,他們常吹捧日本科技先進,工業牛,有工匠精神,日本無假貨,日本乾淨等等神話。但以下的事實,說明日本“神話”的破滅:
一、日本年號更換狂歡夜後,東京街頭垃圾遍地、污穢不堪。
二、日本“鑽石公主”號吹稍人、傳染病專家“岩田”,被日本趕下船。船員未做病毒檢測直接回家,致疫情惡化。
三、2020-12-16日,小林化工在製藥過程中混入睡眠誘導劑成分,直接導致一名患者在近期死亡,目前已經出現多達133起意識消失和記憶喪失等症狀。其長期造假,約500種藥品中近80%都有造假記錄,並且高管人員默許違規等“8大過錯”,部分造假行為甚至長達40年。
四,世界500強的日本“神戶制鋼所”,2017年把不合格的產品相關資料,改成檢驗合格的產品銷售給使用者,調查發現神戶內部對造假事件早就心知肚明,管理層為效益,帶頭造假10多年!
五、日本三菱公司在2017年11月對外界承認篡改產品資料的事實,同“神戶制鋼”一樣,將一些偽劣產品資料篡改後當合格品出售。該公司承認從1991年起一直使用與法律法規不同的違規實驗方法測算燃效。
六、東芝公司被曝造假長達7年,有多任社長參與,涉案高達1500億日元。
七、日本“三井住友”建設的大型公寓也因偷工減料出現嚴重傾斜。日本龍頭企業“旭化成建材公司”有266個專案存在資料篡改和挪用。
八、2017年10月16日,英國的新一代GWR高鐵正式啟用,日立製造,在行駛25分鐘後,車內空調突然嚴重漏水,車廂下起小雨,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也在車上,尷尬不已!
九、日本四日市穀物公司將中國產大米混入日產米中銷售,欺騙消費者,負責人被判刑。
阿楨
德媒焦點:西方正複製中國模式 這是史上最悄無聲息的變革 2021-05-07 觀察者網
文章從上到下依然對中國制度抱有偏見,卻也難掩西方觀察人士對現狀的焦慮。施泰因加特形容,中國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心臟起搏器。不論是否樂意,西方都需要從制度上做出回應。
文章稱,德國自由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在社會穩定器支撐下的自由經濟秩序,但那個時代正在衰落。當今的制度競爭中,西方國家沒有拒絕,而是以自身的“國家資本主義”來回應中國模式(中國商務部已駁斥所謂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五個特徵。
中央銀行所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央行的貨幣體系不僅支撐實體經濟,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將額外的資本推進市場迴圈。結果是,央行不僅可以刺激經濟,還可以擴大經濟(規模)。
曾經的福利國家正在改頭換面。在德國,養老金、長期護理、醫保與失業保險一度被專門與國家福利體制分離,作為一種相互保險。但如今,政府開始主動設置福利標準,結果是國家補貼的增長。整個福利體制也變得政治化。
國家正成為應對氣候問題,發展電動車、數位化的主要推手,比如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激勵項目、法律要求與公共投資來扶持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其一方面也是因為,初創階段的企業創新實力不足。
國家持續借貸。不僅為公司制定法規,自身也越來越多地扮演參與者的角色。美國拜登政府剛剛通過了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與教育計畫。2021年,美國國債規模預計達到29.3萬億美元,占GDP的133.64%。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西方正在學中國。這場無聲的制度變革背後的秘密榜樣,正是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加速創新的中國。中國的經濟增速多年來超過美國,令拜登印象深刻。他在參眾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時表示,在與中國的制度競爭這一領域,將佔據自二戰以來美國政府預算的最高比例。
施稱,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社會市場經濟(sozialen Marktwirtschaft),再到“有亞洲特色的干預資本主義”,這是西方所經歷過的最無聲的制度變革。
阿楨
美貿易報告 矛頭對準中國 2021-04-02 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年度國家貿易評估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產業政策是造成多個產業產能過剩的「世界禍首」,美國將繼續挑戰中國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
回應
真搞笑,美國政府可以補貼美國農業在全世界糧食市場攻城略地,中國政府就不能補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和其他國家競爭工業4.0?
美國工業外移,已無生產能力,只能靠進口,貿易戰怎麼打?
全世界最大的貿易障礙,是濫用國安理由限制國際貿易,而美國則是這項濫用作為的始作俑者、與
產能過剩市場會自己調節,而且供過於求對消費者是好事。比起來,美國在2007、2008搞出來的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搞得無限qe,這才是目前世界最嚴重的問題所在。
美國只要印印鈔,動動鍵盤,全世界就被美國給剝削了。
美元才是產能過剩...
阿楨
日媒:從寶騰“選擇”吉利看亞洲汽車業變化
日經中文網2021-04-09從寶騰汽車看亞洲產業版圖變遷 馬來西亞的國民車企寶騰汽車近來銷售非常強勁,2月份在馬來西亞市場的份額達到27.3%。2020年,寶騰汽車在馬國內市場份額為20.5%,從創歷史最低紀錄的2018年(10.8%)開始觸底反彈,市場份額在短短兩年裡幾乎翻了一番。
轉捩點是與中國企業的資本及業務合作。2017年9月,中國吉利汽車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份。2018年底,吉利開始進口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SUV 車型X70。這款車走紅後,2019年底改為在馬來西亞組裝。寶騰充分利用了與吉利的合作以及國產車的稅收優惠,以低四成左右的價格與日系車展開競爭。
寶騰在馬來語中意為“國家汽車公司”,於1983年在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的積極推動下創建。最初由馬來西亞重工業公司出資70%,日本三菱汽車和三菱商事各出資15%。寶騰曾一度向英國年出口2萬輛汽車,還收購了英國蓮花汽車,但只是曇花一現。2004年,三菱汽車出售寶騰股權,雙方解除合作關係。寶騰曾考慮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日本的豐田、日產、本田和鈴木等合作,但都沒有實現。
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將寶騰一半股權和經營主導權交給吉利汽車,曾引起寶騰締造者馬哈蒂爾的不滿。但時至今日,或許他也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決斷是正確的。在汽車行業的大變革期,寶騰尋找活路的“向東看”的視線不再投向過去的日韓,而是投向了中國。如今寶騰(憑藉與中國車企合作)實現了對日系車份額的搶佔,正反映出亞洲產業勢力版圖的變化。(作者高橋徹)
阿楨
英特爾重返代工重創台積電股價 11:05
英特爾2021/03/24宣布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晶圓廠,並設立代工服務部門,衝擊台積電今天股價重挫新台幣18元。除英特爾外,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期亞利桑那州將成為一個半導體產業聚落。
相關新聞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 BBC
英特爾CPU大單恐落空,台積電後市怎看? 2021-01-25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上週表示,直到 2023年多數產品依然會在自家生產。英特爾近年危機頻傳,不僅錯估市場需求,面臨14奈米產能不足,且10、7 奈米量產時程也相繼延宕。
晶片一路缺估到2023年 2021.02.08 中時摘要
1.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半導體需求成長幅度大於產能增加幅度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恐延續到2023年。
2.由需求面來看,產能供不應求導因於去年到今年有三大趨勢同時發生,第一是4G加速轉向5G,5G手機矽含量與4G手機相較增加35%。第二是疫情引爆在家工作風潮,改變了生活習慣,帶動筆電出貨大幅成長。第三是去年第四季車用電子觸底反轉,導致現在車用晶片嚴重缺貨。
晶片缺貨引發各國對半導體生產積極投資,恐將導致未來市場崩跌 2021-03-28
為了擺脫東亞掌握全球80%晶片產能,各國政府開始用各項大規模補助計畫,美歐日本準備斥資數百億美元,中國2019年成立2019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基金,可能引發生產過剩造成市場崩盤的問題。
阿楨
回應
5納米晶片除了高性能手機使用外用途真的不多,電腦CPU,14納米甚至28納米晶片基本上都可以滿足。
我們搞晶片,就像當年搞兩彈一星,必須破釜沉舟!任何產業,僅僅是我們自己龐大的市場就能完全支撐,外人必須要看我們的臉色,
為什麼中國互聯網正在告別矽谷崇拜? 2021-04-04
一、中國互聯網已經成長出一大批在美國找不到對標的大型公司和創新模式
美團創業之初的概念是從Groupon開始的,但如今的美團早已橫跨外賣、團購、O2O、酒店、共用單車、線上旅遊等多個領域,在美找不到在模式和規模上能和美團對標的公司。同樣,位元組跳動、拼多多、快手、YY、陌陌、在美找不到。
而即便是在模式上可以對標的騰訊、阿里、微博、嗶哩嗶哩、知乎等公司,其實也在中國獨特的競爭格局中走出了很多極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在模式層面,中國互聯網也探索了多條具有本土特色的道路——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共用單車、二維碼移動支付、主權數字貨幣,——在美國並沒有成功的先例。
即時送達的模式在中國而不是誕生在美國興起主要由於兩個原因: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足夠高,能容納足夠多的需求;中國的勞動力人口足夠便宜,能找到足夠多願意加入眾包的騎手。
二、中國互聯網的很多創新在反向輸出給美國互聯網
1.蘋果iOS14發佈的“App Clip”,本質上其實是微信小程式在某種意義上的翻版。
2.美國的共用滑板的廣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中國共用單車對這一模式的充分探索。
3.Facebook專門借鑒了Tik Tok推出對標產品Lasso,然而在美國本土被Tik Tok徹底碾壓。
4.WhatsApp等美國即時通訊工具也在事實上借鑒了微信。
5.最近大火的Clubhouse技術來自“聲網”,公司的創始人是YY曾經的首席技術官。
.......
中國互聯網也在印度、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地被廣泛認可和借鑒——
1.Resellee是東南亞的拼多多;
2.IndiaMART被譽為印度的阿裡巴巴
3.Vskit是非洲版抖音;
4.StoneCo是南美的支付寶;
......
阿楨
日媒:事實證明 輕視中國的技術實力是個致命錯誤
《日本經濟新聞》2021-04-03《圍堵中國企業只會適得其反》摘編如下:
中國的產業如今已經站上了技術創新的高地。例如,在金融科技領域,歐美銀行在技術層面已經落後於中國的銀行。在從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到電動汽車、電子商務的各個領域,中國與歐美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同中國合作嚴加限制。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對火星開始探測,還公佈了獨立的空間站建設計畫,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即便是在一些歐美仍然領先的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優勢也不再那麼明顯了。
可以預見的是,受歐美實施制裁影響,中國未來會越發堅定確保技術獨立和優勢地位的信念。
歐美企業如果因為採取限制措施而喪失在中國獲取收益的機會,規模紅利就可能倒向中國。
拜登政府試圖打壓中國的技術創新,其他國家可能不得不在歐美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
德媒:中美晶片之爭 中國絕非美國想像的無能為力
德國《商報》2021-04-02“晶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儘管美國正試圖通過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讓中國屈服,但這一目的很難達到,因為美國相關產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由於未能獲得中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宣佈,已停止收購原日立集團旗下的國際電氣公司。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計畫,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在晶片領域對華“卡脖子”不僅無法讓中國屈服,還會不斷刺激中國打造出自己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雖然這一過程需要時間,但在太陽能、火車以及汽車產業領域,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完全能夠迎頭趕上。
阿楨
馮瑋到B站開課和給書打差評被舉報到學校 2021-03-30 風聞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教授兼博士生導師馮瑋到B站開課。通過他的課和著作,大家驚訝的發現了他真實的水準。就相當於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老師到中國學習中國歷史,回到日本給大家講三國,然後課上把三國演義裡的草船借箭和諸葛亮三氣周瑜當作真實的歷史教給學生,說這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
相關評析
馮瑋不但在日本法西斯二戰罪行問題上搞煙霧彈,而且把當前日本右翼的既定戰略歸咎於“中國的刺激”,歸咎於中國鷹派的“強硬言論”和中國人民的“民族主義”,更竭力淡化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威脅,客觀上充當了日本右翼的賣力宣傳人。還鼓吹上世紀30年代才是黃金期,歪曲歷史美化蔣介石,“暗示”共產黨出讓外蒙,呼籲中國搞憲政,挖空心思影射共產黨是“民族悲歌”。
馮瑋歪曲歷史、言辭污穢,為何還沒被復旦開除?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真理當允許辯論
阿楨
如何評價徐靜波文章裡的日本? 2021-03-30 知乎
徐從早年開始,就在日本自稱是北京大學文學系畢業,當過中國教育新聞報記者。後被同胞揭露後,辯解說這些稱號都不是他自己說的,是別人亂給他按上去的,但這怎麼可能。
而對國內的宣傳,首先就是起了 “亞洲通訊社”,但是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人的公司,直到出名賺錢後才開始有員工。
聲稱自己是早稻田大學的特別講師,後來遭到了包含早大學友會在內的大量質疑,現在不太敢說了。包括他自稱的日本東海大學修士的說法也存疑。因他在1993-1996年在校身份是研究生預科,非正式的學生。
徐在日本創辦的《中國經濟新聞》發行量很少,在日知名度幾乎為0。並且內容是在拼湊日本國內新聞的一些內容,全部直接照抄。
他寫的東西很有煽動性和迷惑性,真真假假,虛實結合,很容易唬住人。比如“華為厲害是因為雇傭了日本人員工,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日本把不要的落後產業都丟給了中國,自己卻在不斷進行產業升級和轉型”等等。
他很多吹噓日本的文章,結尾都要昇華成“為了中國好,為了中國人好”,他真的是為了中國好麼?從他一貫的言行裡,我看未必。
我可不是什麼日黑,當然,更不是精日。只是在日本呆了快10年了,想多分享點真實的日本而已,更不想大家被一些錯誤的言論所蒙蔽,甚至誤導。
我們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就應該不卑不亢,既要謙卑學習日本的很多好的地方,躬身反省我們自己的不足,也要對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民族充滿自信,敢於回擊那些中傷和誹謗。
至於一直在跪舔、盲目崇拜美日等國,不斷噁心自己同胞民族和國家的人,還有那些瘋狂反美反日、極端民族主義的人,我們都不要與他們為伍,這種人的世界太過狹隘,更是無趣。
回應
這就是個精日分子。
相關新聞
徐靜波華為用日本技術的八大謬論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42370
中國武器出口數百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日本做不到的原因: 缺陷多/太貴/要看美國老大的臉色 2020-02-08 總結:日本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全方位的。近期陸續曝光一批日本產品造假門,籠罩在日本產品上的光環逐漸褪色。
阿楨
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 2021-02-02 日本雅虎新聞網
2021年1月,亞馬遜平臺上新開設的店鋪75%來自中國。
電子商務誕生於美國。亞馬遜于1995年成立,並于2004年進軍中國。當時,阿裡巴巴淘寶網才成立1年,然而,到了2019年,美國只有4家電商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而中國有6家。破1萬億的美國電商業只有1家,中國則有3家。
最近20年,隨著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輸出中國經驗的“Copy from China”(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這其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服務,最能夠體現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互聯網發展。
支付寶借鑒了美國的PayPal,但支付寶的利潤主要來自數位結算、為加盟商提供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等。但PayPal營收主要來自手續費。
2020年12月,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在納斯達克上市。不過,Wish的股票市值最高只有145億美元,拼多多是2000億美元。
最近兩年,在中國頗受歡迎的“直播帶貨”也正在被傳入美國。比如,亞馬遜/穀歌/臉書效仿“淘寶直播”。
如今,中國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正在輸往世界各地。這主要歸功於幕後的生產線工人、倉庫分揀員、快遞員,以及通宵工作的程式師。中國的電商奇跡正是他們創造的,這也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模仿的。
回應
馬雲以支付寶創造性模仿亞馬遜,在李克強互聯網+政策下,創造了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經濟。
西方國家都靠“山寨”起家,中國做到了極致! 2020-12-30 人大教授金燦榮
人類工業化歷史上沒有國家不山寨的。英國山寨荷蘭;法德山寨英;美山寨法德英;然後日本山寨他們。中國工業規模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好,山寨的特點就是規模大,品質好。我們做到了山寨史的奇跡,假冒不偽劣,品質比正品還好。
回應
創造性模仿+成本性創新+開放性改革
阿楨
中國科技超過日本例證 2021-03-01
1,2019聯合國創新排名:中第14位。日15。
2,專利;2017年中 48,875第二。日48,206第三。
3,自然指數;美第一,18643。中二,5206。德三,4077。四到十是日英法加西瑞韓。
4,中2016年研發費用1.54萬億元,占世界超20%,僅次於美,超過歐盟28國總和;日排在美中歐之後第四。2006-2016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的頂尖論文,中國占12.8%,美第一,中二,英三,德四,日五。
5,2019世界五百強;中119家。日:52家。
6,中是第一工業國,產值5.59萬億美元,日只有8200億美元。
7, 2017年的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13家。日5家。
8,獨角獸企業國217家,日2家。
9,千億美元營收公司;中13家,日5家。
10,中國外貿第一,日本只排第三。
11,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出口額從2000年9.4%升至2014年43.7%,位居亞洲第一。日本從25.5%降至7.7%。
12,從2010年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獲6次團體冠軍,日本只第八名。
13,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世界大學排名發佈:中國72所大學上榜,清大第22,亞洲第一;北大第31。日本只有兩所入200強:東京第46,京都第74。
14, 2018年度八家中國軍企進入世界軍企前22強;日本8家。中國武器出口567億美元,世界第二,日本出口零。
15,中國是第二軍費國,日本排不上號。
16,中國是擁核武器,聯合國有否決權的五強之一,發展航母導彈不受限的強國。日本被佔領,無自主權,給美治外法權的半殖民地。
回應
日本的技術,九成引進西方的專利,再自已延伸改進,一包裝就成了日本原創,新幹線就是例子。
只要商業能成功,能夠引進吸收再創新就行了……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這樣的!
日本科技方面吃老本還行,但是創新是真的落後了,我在日本做科研的朋友,說日本大學的科研經費是砍了又砍,教授老闆手裡項目少,基本只能維持實驗室運轉很難出什麼新成果了。
阿楨
日本藥企小林化工造假達40年,被勒令停業整頓116天
據日媒報導,日本製藥企業小林化工株式會社,因生產的一款口服藥混入過量催眠成分致多人健康受損,9日被其所在地福井縣政府勒令停業整頓。
據《朝日新聞》等媒體2021-02-10報導,由於一系列違規操作,小林化工公司製造的治療腳癬等病的口服抗真菌藥伊曲康唑片中,混入了達日本相關規定最高限量2.5倍的催眠成分,導致服用這一處方藥的239名患者健康受損。
部分患者服用該藥後失去意識,造成22起交通事故,另有2人服下這種藥後死亡。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製藥過程中多個環節把關,但全部失效。涉事藥物是小林化工於2020年6、7月所製造,編號為T0EG08的伊曲康唑片,共有929箱,每箱約有100片。
當時一名負責人補充了在製造過程中損失的原材料,誤放了包含睡眠誘導劑成分的原料。而根據公司規定,需要兩人在拿出原材料和稱重時確認,但是當時只有一人在工作。
此外,為了防止人為錯誤,使用條碼進行電腦管理在行業中已變得司空見慣,但涉事工廠並未採用。
出貨前,工廠還需使用液相色譜確認成分。但據朝日新聞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這批成品的檢測中,出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一個小的色譜峰,可能是異物混入。負責樣品檢驗的現場工作人員注意到檢驗資料的變化,並向其老闆報告,但是此後內部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
違規操作在2020年12月曝光,小林化工社長小林廣幸12日向公眾道歉,“對犯下重大過失,感到責任深重”。該公司表示將“極其嚴肅地”對待患者死亡事件。
一個多月過去,今年2月9日福井縣政府對小林化工開出行政處分,勒令該公司停業整頓116天。這是迄今日本藥企因違反本國《藥品與醫療器械法》受到的停業時間最長的處分。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9日報導說,小林化工公司還存在製藥原料使用不當,製藥過程違規,用陰陽帳簿應付檢查,捏造部分品質檢驗結果,發現異常後依然發貨等“8大過錯”。
福井縣和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發現小林化工公司從約40年前開始就存在捏造部分品質檢驗結果等問題。例如在該公司生產的約500種藥品中,約80%的藥品有虛假的製造記錄,公司現任社長小林廣幸等高管人員長期默許違規行為。目前這家公司已主動召回了41種藥品。
回應
約500種藥品中近80%都有造假記錄,部分造假行為甚至長達40年。躬匠精神一躬再躬。
阿楨
中運量之殤——現代有軌電車出路何在
2021-01-21,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暫停運行,可能是為了拆除此有軌電車。珠海兩會上,政協委員聯名建議,放下包袱,面對現實,早日拆除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自建成起就備受爭議,不僅耗資極大(9公里26億,廣州有軌電車7.8公里7.6億),而且客流極少(日均2893人)。
以前,中國是有很多老舊的有軌電車,但大多數都因運能低、佔據空間等原因被拆除。現代有軌電車理應更有前途,但不盡如人意。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58521&s=fwzxhfbt
發展中運量交通可以選擇,中車株洲的ART智軌電車 2021-02-03
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株洲ART智軌採用膠輪承載,不需鋪設專有軌道,集合了有軌電車無污染,速度快、大運量的特點,又吸收了傳統公交客車運營靈活,建設投入小等優勢;成本低,我國地鐵造價4-7億元/公里,有軌電車1.5-2億,而“智軌”為有軌的1/5。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58626&s=fwzxhfbt
台鐵EMU900最美區間車2021-02-02再出包:兩車相撞駕駛室前玻璃受損,早在去年10月24日韓國抵台後,11月首試便電弓碳刷破裂,而後又有,扶手搖晃、車廂門板破洞等。
日商開天價 高鐵新車採購破局 2021-01-21 聯合報
因應高鐵運能提升,台灣高鐵二○一九年啟動新車採購規畫,預計採購十二組列車,不過卻傳出日本業者開出一組列車五十億元的天價,讓高鐵大喊吃不消。儘管高鐵未證實購車價格,但台灣高鐵公司董事會昨宣布,由於廠商所報價格與市場行情差距過大,且仍有部分投標文件不符規範要求,決議廢標。
阿楨
5.2016年以來,科學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排名前10%和前1%也在增加。
6.高中生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排名世界第一。
7.5G領域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擁40%的5G專利)。
8.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初創公司和出版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
9. 2019年中國研發支出排名世界第一。
10.軌道/空間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二。
五.結 語
面對這樣的中國,美國該怎麼辦?試圖“遏制”中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以維持全球霸權?還是變得沮喪和偏執?但,上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否”。美國可以,並且應該,做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來為未來做準備。
阿楨
30.在國際旅遊支出中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遊客消費額是美國人的一半;到2017年,已是美國人的兩倍)。
二.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
1. 93%民眾幸福感排名世界第一。
2.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國在世界法律與秩序板塊排名第三, 90%的中國人說一人走路時有安全感(在美國為75%)。
3.哈佛大學一個持續13年之久的研究,95%的中國人對中央政府感到滿意。
4.埃德曼信託投票2020,90%的中國人信任政府,而82%的人信任商業領袖。在這一領域中國排名世界第一。
5.益普索民意調查,2016年,有90%的中國人表示自己的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6. YouGov2017年的調查,93%的中國人對未來充滿希望。41%中國人認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只有6%的美國人這樣認為。
7.皮尤調查,82%的中國人認為孩子的經濟狀況會比自己更好。近90%的中國人認為中國經濟“非常好”或“總之不錯。”
8.73%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民主的。同時,只有49%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民主的;84%的中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而只有73%的美國人認為民主很重要。
三.科技大國
1.互聯網用戶數量排名世界第一(1998年只有200萬用戶;2008年3億;2020年9億)。
2.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數量排名世界第二。2020年中國227家,美國233家, 16家是華裔美人創立的。
3.獲得風險投資資金總額排名世界第二(2019年,2,900家中國初創公司獲得1,000億美元投資金)。
4.電子商務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場的42%。
5.4G數量排名第一,擁有10億用戶。
6.互聯網使用者和光纖寬頻使用者數量世界第一,分別為8.3億人和3.2億人。
7.中國智慧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
8.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能力世界第一。
9.電動汽車製造和銷售量世界第一
10.無人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
11.世界前500台超級電腦中有227台是中國的。
12.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比美國大50倍
四.基建巨人
1.摩天大樓數量排名第一——世界超過一半都在中國。
2.國際基礎設施項目擁有量排名世界第一。一帶一路倡議涉及15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3.專利數量第一——占世界一半!自1978年以來美國一直排名第一, 2019年中國擁有58,990項國際專利。
4.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大學生第一(是美國的4倍)。
阿楨
美國人眼裡中國有多可怕?中國在哪些領域取得領導地位
本文作者是印裔美國人Chris Kanthan。Kanthan總結中國全球領導力清單,強調美國應務實於更具建設性的事務發展自身,而非試圖遏制中國挑起國際爭端。
以下是有關中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一些快速統計資料,共分為:經濟及製造領域、社會總體幸福感、樂觀程度及對政府滿意度、科技大國、基建巨人四部分。
一.經貿及製造領域
1.自2014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PPP)GDP位居世界第一。
2.名義GDP世界第二(2019年為14.4萬億美元),中國之後的四個國家總和。
3.2009年超過德國後,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國。
4.集裝箱輸送量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四成。世界十大港口中七個在中國。
5.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額為2.1萬億美元。
6.製造業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雖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製造業依然增長,且占世界28%,是美日德三國製造業之和。
7.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至少3萬億美元)。
8.世界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者(至少一萬億美元)。
9.擁有世界最大銀行系統, 2016年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是美國的兩倍。
10.成為全球130個國家的頭號交易夥伴和37個國家的頭號出口對象國。
11.在過去十年中全球GDP增長貢獻率最高,達25%-35%,是美國的兩倍。
12.鋼鐵、水泥和鋁產量世界第一。
13.發電量世界第一。
14.原油進口量世界第一。
15.工業機器人採購量世界第一,占2018年全球市場的近40%。
16.常規汽車產量世界第一(每年超過2600萬輛)。
17.世界第二高科技產品製造基地。
18.億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2020年有415名億萬富翁)。
19.百萬富翁人數占世界第二(約五百萬人)。
20.按照市值計算,是世界第二大股市(2014年超過日本)。
21.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值達16萬億。
22.在2020年超越美國,全球財富五百強企業,中國大陸124家,而美國121家。
23.大米、小麥、土豆、啤酒、茶葉、蘋果、草莓、葡萄和眾多其他農產品、蔬菜、水果的世界頭號生產國。
24.中產階級人數世界第一,在2015年超過美國,且在2018年達到3.5億人。
25.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家庭中,中國人占比最高,超過美國。現在有一億中國人身價超過11萬美元。
26.脫貧成就世界第一。8億人脫離赤貧,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27.電商零售業規模世界第一,是美國的三倍。
28.世界最大個人奢侈品銷售市場,占世界總額的35%。
29.約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市場,零售額達5.6萬億美元。
阿楨
【「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基礎研究 中國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2021/01/31 央視
「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夯實基礎研究、攻關核心技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科研團隊正在研發新的鈦合金材料。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之後,金屬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研發出一種同時具備高強度、高韌性和可焊接的全新材料,成功建造了世界最大、可搭載3人的全海深載人艙。
「十三五」期間,我國把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研發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突破口。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到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我國瞄準關鍵「卡脖子」核心技術,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後發先至」。
「十三五」期間,我國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基礎研究投入從2015年的7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首次達到6%。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三大科學目標;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中國天眼」FAST建成啟用,今年4月將向全球科學界開放;「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實現1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為核聚變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國部署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建設了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31個國家生物資源庫、98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並在2020年鞏固排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正向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阿楨
日媒:日本製造在中國不香了,更多中國95後喜歡買國貨
日本現代商務網站2021-01-26文章,以前,中國人眼中的日本製造就是高品質和安全放心的代名詞,而中國製造基本上是粗製濫造且土裡土氣。然而,這種觀念在上世紀90年代後出生的中國年輕人中已發生很大轉變。2020年底中媒對全國約1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約八成支援中國本土品牌,四成說買東西時會優先選擇國貨。
中國的新興經營者善於捕捉年輕人的消費動向並成功將其商品化,他們成長在已變富裕的21世紀中國,很多具有歐美留學經歷,不僅善於觀察潮流趨勢,還諳熟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經營手段。
以前,中國人別說是購買國貨,對國貨甚至抱有強烈的自卑感。一些赴日爆買的中國人曾稱“日本某品牌的日本制電鍋能煮出好吃的米飯,而同一品牌的中國制電鍋煮出的飯卻不夠鬆軟”。其實這只是個毫無根據的謠言,但一些人竟信以為真。那時很多中國人不信任本土產品。可事實上,早在10年前中國GDP總量就已超越日本,但一些中國人對此似乎毫不知情。
如今,中國產品比日本人想像的還要受中國年輕人的追捧,那些熟知從前中國人消費觀的日本人對此會感到震驚吧。
日本媒體總結“中國人說話大嗓門的五個理由”,排名第一竟然是它……
日本otonanswer網站2021-01-25文章,中國人說話很大聲的五個理由。
首先,漢語發音講究抑揚頓挫,須大聲說話才能表達清楚意思。
第二是中國人覺得熱鬧就是吉利,說話響亮的意識已深入人心。
第三是中國人口眾多,不大聲表達觀點就沒人把你當回事。
第四是大聲說話能撐門面、充排場。
第五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建築工地等噪音越來越大,很多人自然而然養成大聲說話的習慣。在中國,買房子很多需自己裝修。中國人不覺得裝修噪音給鄰居添麻煩,因為以前多數人是過集體生活,對鄰里的生活噪音比較寬容。
阿楨
從日本人學淘米方法:把米表層膜破壞了,煮出來的飯更好吃 2020-12-26
【本文來自《我媳婦去日本郵寄電鍋回來,加運費2000大洋,說實話煮飯還真挺好吃》評論區】
淘米時,用點心搓米,把表層那層膜破壞了,就是普通幾十塊錢的國層低端貨都一樣好吃。
這個靈感是我以前看日本那個專注煮飯60年的煮飯仙人的記錄片裡學到的。
另外,用百十來塊錢的電壓力鍋煮飯會更軟更香更糯更好吃。
回應
過度的洗米,淘米,也許口感會好,但營養成分流失也很嚴重,得不償失。
日本清酒的「大吟釀、吟釀、純米跟本釀造」是什麼? 2018-09-02
以不同的製造方式分為大吟釀跟吟釀
以不同的釀造原料分為純米跟本釀造
米的外層含有很多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會破壞香氣與口感的雜質
所以在釀酒前必須把這些都磨掉,只使用米心的部分,這樣造出來的日本酒才會香氣獨特、口感滑潤
中外電飯煲大比拼,測試結果讓人意外 2016-07-09
近年很多國人推崇國外進口電飯煲,認為日本電飯煲做出來的飯更香。
今天看到來自@央視財經微博一份關於近十款來自日本和中國品牌的電飯煲大比拼,中高端國產電飯煲價格實惠,而在中低端的較量中,國產品牌不敵鄰國品牌。
在一系列測試結果後顯示:①國產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整粒米均勻通透;日本品牌的煮飯效果,完全黏成一團;②日本IH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有的米粒是夾生的,中間有明顯白芯。而兩台中國IH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看不到白芯,不存在夾生現象;③中日電飯煲在煮日本米時差別不大,而在煮中國南方秈米時,日本電飯煲的口感遠遠落後於中國電飯煲。
阿楨
斷裂連結器軸心是新產品 軌道界質疑中捷成白老鼠 2020-12-22 聯合報
國內軌道史上發生首次連結器軸心斷裂事件,導致才試營運六天的中捷被迫中斷營運至今,本報調查,車廂連結器川崎雖使用美國西屋制動(Wabtec),採用形式卻與過去連結器截然不同,屬於全新的設計產品,也讓軌道界質疑中捷成為「白老鼠」。
中捷軸心斷裂 日商2度鞠躬道歉坦承"組裝不良 2020-12-21
日商川崎重工,坦承因為中國製造軸心組裝不良造成斷裂,將改由法國製造,最快明年2月9日完成組裝。
回應
日本鋼鐵相關產業的品質20年前跟現在……劣變事蹟太多了。
兩年前就有日本廠賣問題避震器給台灣 還只外銷給台灣!現在發生這種事 不意外啊!
層層發包的結果 ,容易品管不周,大家都敢承擔責任,又要趁機黑中國一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9B6I8-YjA
阿楨
在歐洲公司上班,除非頂級品,絕大部分品質都比不過國內361/安踏等 2020-12-17
【本文來自《我曾在內衣代工廠做過某貓專營,檢驗合格的外商都拿走,不合格的去哪了你們知道嗎?》評論區】
我二十年前就在服裝圈裡,現在上班的就是歐洲公司,除非頂級那兩個品類的產品,絕大部分品質都比不過國內361,安踏之類,我是質檢員,只要看到工廠在做品牌內銷,看一眼包裝直接放貨了,你說的那些是庫存處理,進淘寶的,開天貓店,收庫存也許有,但絕對極少。
回應
以前NIKE 阿迪的衣服穿著不變形又透氣,足足穿了整個大學,現在的一年皮筋就松了。
我的越南NIKE鞋4個月就壞透了
阿迪耐克搬越南後,非常垃圾,在印尼 馬來西亞生產的也一般!
前幾年孩子結婚旅遊去歐洲,讓他在義大利買了個正宗的比樂蒂摩卡壺,25歐元。拿回來一看,太粗糙了!還不如國內小作坊的手藝。
相關新聞
我曾在內衣代工廠做過某貓專營,檢驗合格的外商都拿走,不合格的去哪了你們知道嗎?
回應
這不是挺合理的嗎?工業化標準生產流程一批次中確實會存在次品,合格的價格貴點賣給外商。不合格的便宜點賣給國外窮國,或者在網上便宜賣。就是外貿品,也分等級,在美國,像沃爾瑪連鎖屬普通的,品質一般。LTD檔次就低一些,還有比更次的銷售商,他們要的東西就是地攤貨或者連地攤貨都不如。
發達國家技術工人操作誤差僅千分之一,我國只能做到百分之一? 2020-12-17
【本文來自《人社部:中國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比例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評論區】
高技能人才是指工人隊伍裡面的高級工 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比例,發達國家普遍在40%以上。德國是雙元制,通過學校和企業雙重培養的合格員工直接進入工廠工作,工資與IT相比相差並不太多。
回應
美國工人效率只有中國工人的2/3,不知道美國算不算發達國家?精度之類的控制,是工程師的事,乃至是高端設備製造的問題,哪有用這種指標評價技術工人的.
阿楨
日本造船業有多黑:造2艘盾艦相當於5艘中國055大驅 2020-11-28 新浪軍事
歐美國家建造軍艦的費用由於受到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系統武備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其軍艦單價明顯要高過我國建造的同類型作戰艦艇。
以日本為例,若想引進國外技術建造2艘先進宙斯盾艦,取代之前被放棄的陸基宙斯盾方案,需要支出至少4800億日元(45億美元),至多7000億日元的建造費用。國產萬噸大驅的單價折合成美元也不過11億。
日本這次計畫引進的新型宙斯盾艦,其整體規格設計和技術應用相比前代其實並無明顯超越,主要就是會安裝反導能力更強的SPY-7雷達,並將繼承摩耶級驅逐艦上剛剛應用的基線9型宙斯盾系統和標準3、標準6防空導彈。其單艦造價幾乎是16.7億美元的摩耶級驅逐艦的兩倍,增長如此之大,著實令人難以接受。
今年四月,洛馬公司和西班牙F-110護衛艦整合宙斯盾系統和SPY-7雷達的合同總費用也不過5.191億美元。日本新型宙斯盾艦造價應在20億美元。筆者猜測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日本造船工業有意抬高造價以增加訂單利潤,才導致日本宙斯盾艦成本出現大幅溢價。
相關新聞
中國是有全門類完整產業鏈,能發揮協調作用,降低成本。日本盾艦的核心配件都是歐美貨,組裝起來,當然成本高!
阿楨
日媒發問:為什麼優秀的研究人員都跑到中國去了
日本《朝日新聞》2020年10月31日《為什麼優秀的研究人員跑到中國去了?》摘編如下:
仿佛已是很遙遠的事了。“我們的經濟規模可以被人口眾多的國家超越,但我們的科技實力必須在亞洲佔據絕對第一位,要讓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優秀研究人員都到日本來學習。”這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的觀點。他是在2009年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這番話的。第二年,中國在經濟規模上超過了日本。山中一直強調要改善日本研究人員的待遇。
自那以來過了約10年時間,日本的經濟規模(按美元計算)略減,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卻增加到原來的近3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的“2020科學技術指標”,2016年至2018年中國學者年均發表的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已經超過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而受關注度較高的論文數也逼近長期獨佔鰲頭的美國。根據英國機構的排名,在世界大學百強中,中國大學的數量也已經超過了日本。
中國從2008年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目的在於引進在國外活躍的研究人員,無論國籍。
最近我在網上採訪了一位在中國知名大學擔任教授的日本骨幹研究人員。他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是上述計畫的成員。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員說:“我的年薪是40萬元,雖然比不上日本的教授,但這裡的設備和工作團隊等軟硬體都很好。”
他表示:“骨幹和年輕研究員跑到中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研究水準在不斷提高。拿我研究的領域來說,過去日本佔據了絕對優勢,但現在從論文的排名來看,與中國的差距已越來越大。”
日本大學的教員編制是有限的,但中國錄用的編制人員在增加。據他介紹,近年在基礎科學領域,每年日本有不少骨幹和年輕人到中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很多人也向日本和歐美等國家的大學提出了申請,但在進行比較後選擇了中國。
為了確保人才,中國政府迄今出臺了各種各樣的鼓勵政策。高科技城市深圳市制訂了旨在吸引頂尖人才的“孔雀計畫”,各地也都在爭先恐後地網羅人才。
日本要從世界各國吸引和挽留人才,必須確保工作崗位和改善研究環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長期以來,包括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很多科學家一直在敲警鐘,但真正能對日本起到警示作用的卻是中國的做法。
阿楨
我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日本科研下降,根本還是在於沒錢 2020-10-11
我現在在日本某末流“帝國大學”讀博士,類比一下大致相當於國內的top10末端學校吧。總體來說,日本根本還是在於沒錢。在國內讀研究生,甭管多少,國家有一筆補助、老闆多少要發一點,雖然依然不夠生活,但是至少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加上宿舍、食堂比社會化的生活成本低很多,學生生活相對單純的多。在這邊,學校老闆一分錢不發,甚至要自己貼錢;住宿所有人都是租房;食堂並不是一天三餐一周七天的供應。我在國內上過幾年班的,感覺在這邊照料生活上花的精力,一點不比上班少,投入科研的時間,也就是上班族的每天10小時。從科研硬體來說,國內至少有經費更新設備、雇傭技師;而我們實驗室的設備是30年前的了,沒錢換,所有工作也是學生老師來做,雇不起人。在這邊,高學歷出去以後的收入,相對於本科畢業,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差別,上學還要花一大筆錢,這導致不少日本學生一旦有機會工作,就不會繼續讀書了。我們專業博士生絕大部分是外國人,我們課題組未來兩三年不會有日本博士。這些外國博士大部分是要離開日本的,這樣下來,科研能力的衰弱是必然的。應該說,科研上,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國科研的發展、日本科研的下降,其實是和國力的變化息息相關的。
回應
諾貝爾獎趕上日本了?
日本現在的諾貝爾獎,研發年代都是二十年前開始的了
十個諾貝爾獎能換來一個於敏一個錢學森?印度那麼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又怎麼樣了?
相關新聞
王元豐:諾貝爾獎越來越“過時”了? 2020-10-09 環球時報
人大教授翟東升:孩子在碩博階段才出國為宜,不然可能“白養”
阿楨
中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在長沙下線
2020-09-27,一台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中國鐵建長沙下線。機長150米,總重4300噸。
相關新聞
2017-04-04,全球最大的巨型盾構隧道挖掘機Bertha(日本日立造直徑17.5米重7000噸),歷經四年2825米挖通了西雅圖SR99立體隧道。
占全球市場三分之二 揭秘中國產盾構機17年逆襲路 2019-06-03
華為的未雨綢繆誕生了海思,讓國產晶片自主、打破壟斷有了希望。自主創新、未雨綢繆的不只是華為,「鋼鐵穿山甲」——盾構機也是其中之一。
40年過去,中國城軌,遍佈祖國40多座城市,總里程超5500公里,世界第一,靠的就是國產盾構機。
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02年,中國成立研發團隊,列入「863計劃」;2008年,中國首台複合式盾構機研發成功;2015年,國產首台鐵路大直徑盾構機下線。
至今,國產盾構機已走過17年,從開始85%依賴進口,到現在輸出全球,占全球三分之二。
18世紀初,工程師布魯諾爾從「鑿船貝」的軟體動物船蛆身上獲得靈感,發明瞭利用人工進行盾構的方法。船蛆是一種軟體動物,能從體內分泌出液體塗在木板孔壁上形成保護殼,從而穴居在帆船的木板中。第一代「開放型手掘盾構」,模型核心在於像船蛆吃木頭一樣正面向前挖掘,側面形成框架並澆築混凝土,後來首次被應用於世界第一條水底隧道——泰晤士河水底隧道。
儘管盾構的原理出現的非常早,但是與目前使用的盾構機相似的盾構設備則一直到1984年之後才逐步發展成熟,這次中國沒有再錯過現代盾構的時代。
1996年12月18日北起西安南到安康的西康鐵路正式修建,中國第一次引進了兩台德國盾構機進行施工,大大的縮短了工期,實現隧道的提早通車。
嘗到甜頭之後,中國的施工企業就開始逐步在隧道建設中引入盾構機幫助施工,但是「洋盾構」首先是價格昂貴,一台3億元人民幣,而現在國產普通盾構機可低至2500萬,複雜的也就5000萬。洋盾構的另一個「痛點」是維修非常不方便,不僅維修費高,外方還對技術實行壟斷,維修保養時不允許中方參與,維修所需工時也完全取決於外方,嚴重影響中方工程進度。
阿楨
美日德那些老牌製造企業的"工匠神話" 為何最終破滅
2019年8月初,Canalys公佈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智慧手機出貨3190萬台,其中70%是中國製造,高於上一季度的60%。
同樣在8月,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躍居第一。
如若將目光投向歷史,不難發現曾經輝煌的日德美製造都在發展中遇到了困境。這些困境折射出了哪些問題?又給崛起中的中國製造提供了哪些經驗?下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文章節選自作者新作《工匠革命:製造業的精神與文化變遷》。
質的壓力:向日本學習
1980年代,日本製造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品管成為歐美企業向日本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品管也不是日本本土產物,也是二戰後日本從美國引進的。……..即使日本經濟在1990年代陷入蕭條,由於豐田公司等日本製造仍然表現強勢,世界各地對日本製造的學習也沒有停止。
量的壓力:工匠神話的破滅
但是,日本製造的黃金時代在1990年代便結束了。進入21世紀後,若干醜聞的曝光也宣告了工匠神話的破滅,德美的老牌製造企業亦未能倖免。究其原因,量的壓力所導致的殘酷市場競爭,侵蝕了質的原則,而人的惰性與投機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制度的不穩定性,如歷史上反復出現過的那樣,再一次產生了不良的結果。
……
小結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2001年以後,中國逐漸取代日本,成為全球製造業新的發動機。各國對於智慧製造的探索下,工匠精神也發生著新的變化。
神話終究含有虛構與誇大的成分。近年來,以神戶制鋼、東麗公司等為代表的日本大企業曝出的品質造假醜聞,大眾汽車和波音公司的品質醜聞又表明,工匠精神的衰退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實際上,從數百年前的東西方案例已經可知,人具有惰性與投機性,由人構成的制度也因此存在著衰敗的可能性。
相關新聞
中國首家高端裝備5G工廠:省75%人力,效率提升超三成
回應
高端製造業推智慧化不需要太多工人,低端又大量外移,剩餘的勞動力不能全部去送外賣吧。
不用杞人憂天,幾千年來生產力不斷提升,並未出現過沒處就業的情況,學歷越高就越少生是常態,中國現在大力發展AI智慧型機器人,人代替那些勞動力空缺!
這些國家製造業若不能產生較中國幾倍的生產率,自然就沒法維持發展。
這就是印度無法崛起的原因,他們已經錯過了人力紅利原始積累的時間視窗
阿楨
濰柴發佈全球首款50%熱效率商業化柴油機
2020年9月16日,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濰柴集團,在中國山東濟南舉行發佈會,正式發佈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德國博世集團、奧地利AVL、德國FEV、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全球權威機構和專家分別發來視頻,對濰柴集團取得的這一歷史性突破表示祝賀。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準,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就越顯著。縱觀世界,柴油機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熱效率不斷提升的歷史。自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成功面世,歷經百年的改造升級與新技術應用,直到當今,柴油機熱效率從26%提升到46%。從世界柴油機熱效率發展統計資料來看,隨著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熱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瓶頸,熱效率提升的難度越來越大,進展緩慢,是世界公認的行業技術難題。
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漁業船舶、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在相當長時間內這一主導地位不會改變。我國是世界內燃機產銷大國,內燃機是石油消耗的最大主體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10%,氮氧化物排放量占30%,顆粒物排放超過60萬噸,是目前節能減排最具潛力、效果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提高發動機熱效率,成為了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以目前46%的行業平均熱效率水準估算,熱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國內重型柴油機700萬台,如果全部替換為50%熱效率的柴油機,每年大概可節約燃油3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萬噸。
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連續10年累計研發投入300億元,研發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6%,占期間費用比例達到48%,15年引進了200多名博士、300多名全球高端人才,聚集了3000多名研究生,在濰坊9萬名員工建立了全球唯一、年產銷百萬台發動機的研發製造基地。
阿楨
抖音創辦人是福建人TikTok是「七逃」「𨑨迌」的閩南音好玩的意思。
回應
沒用的, 台蛙根本不知道有福建同鄉人這事, 他們只認台蛙始祖倭奴。
川普08/07禁微信(wechat) 陸iphone銷量或慘崩9成(回應:美國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嗎? 美國就是流氓國家!)
大陸自然科學領域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在經濟、科技各方面追趕美國,引來美國近年來對華掀起圍堵、封殺等行動。不過,據日本官方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2020/08/07調查,40年以來,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首次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第三四是德日。20年前,中國僅列第九。2000年以來,中國大學經費增長了10.2倍,美國1.8倍。此外,大量留學生回中國後產出了大量論文。
回應
怎可以說大陸好。不符合台灣價值,會被綠油油圍剿。
中國產品大都是仿冒三無產品,舉國以欺騙為統治手段,世人竟然相信其論文世界第一,真是為虎作倀。
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去年報告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阿楨
人大教授金燦榮:TikTok離開美國,誰是最大受益者? 2020-08-05
金:我是84年研究美國,那個時候美國不僅技術領先,而且商業模式領先。但現在還真是發生了很根本的變化。美國現在整體上講想打壓中國的科技進步,打壓華為其實是打壓中國的5G進步。打壓TikTok是打壓中國商業模式的拓展。
金:其實美國是一個政治化很強的國家,誤解他是自由市場的天堂。一旦美國人對你有政治上的懷疑,他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而且一定用政治手段幹預經濟。
我們看到了美國政府不守商業信用、不尊重市場規則、人為幹預、扭曲市場。Facebook能不能真從中獲利,現在沒有結論。
相關新聞
推特只針對中俄媒體帳號貼“官媒”標籤,線民戳破“雙標”
TikTok瘋傳《這就是美國》MV週點擊率逼近一億諷美國歧視黑人
特朗普制裁TikTok,紐約街訪美國用戶:TikTok被禁是因人們在這上面反對特朗普.
川普選情告急06-18路透:拜登領先13%,為扭轉情勢不顧衛生單位警告06-20晚在奧克拉荷馬州杜爾沙舉行造勢大會號稱百萬人參與實際入場不到6200人(抖音青少年惡作劇?)
川普稱禁TikTok恐失青年票,改口:9月15日前沒人買TikTok就封禁(回應:抖音遭禁與國安無關,而是青年用戶故意放鳥川普! 流氓國家赤裸裸的搶劫抖音的幕後黑手微軟/臉書現形了. 美政商強買TikTok像極了紐約芝加哥黑手黨的行事作風. )
阿楨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都在吸引移民,引入廉價勞力,擠壓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間,對社會治安造成衝擊,引發恐外情緒。
各種衝突、內卷,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以前,最直接的分蛋糕方式,是發動戰爭,簡單粗暴。
兩次世界大戰,軍工產業消化了全球大量產能,而戰爭所摧毀的地區,百廢待興,又變成一個新的需求很旺盛的市場。
但當下的戰爭,並不好控制尺度,很容易變成核對抗。
既然無法對外侵略,又要緩解國內失業群眾的憤怒,只能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
對美國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標準的背鍋物件。
美國的另一個措施是,逆全球化,也就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讓製造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比如日美宣佈,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就有補貼……
那逆中國化,能否實現?
只能說很難,主要還是成本問題。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的依附程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是所有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任何零部件都做得出來,甚至形成「供應鏈網路」,效率非常高。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
如果強行回流美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註定沒有任何價格優勢,再怎麼壓縮成本,都打不過中國。
所以特朗普能做的,就是打貿易保護這張牌,盡可能狙擊中國的高端製造鏈,打壓華為,阻止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比如美印封禁了TikTok等一眾國產應用。
其它國家對「逆中國化」的熱情其實並不高。英國也是拖拉許久,才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給了一個緩衝時間,而且延遲到2027年才拆除華為設備。
至於德國,是直接不理美國。
談到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
既然美國要「逆中國化」,要拆解中國的產業鏈,遏制中國企業的出海路,那我們要做的,自然是高舉全球化大旗,堅持改革開放。
對外是一帶一路,是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歐亞大陸一體化,是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對內是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把產業過剩能力轉向內陸建設。
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是世界工廠,是世界第一出口國,也是最大的受益國,在全球佈局中,中國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回應
這個邏輯不對,不是我們要搶蛋糕,現代產業格局是西方全球化的結果,中國人也有發展權,這不是要搶誰的
西方不是窮了,而是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是他們內部分配出了問題,是他們體制的問題
阿楨
80年代的日本,在全球輸出日本產品,勢如破竹,將美國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一份《廣場協議》,一項六萬億新政策,讓日本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衰落,至今沒緩過神來。
拉美國家,也曾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摸不著,就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四小虎四小龍,相繼淪陷在亞洲金融危機裡,韓國的許多命脈企業更是被肢解收購。
中東的一些石油國家總在唱反調,最終嘗到了美國的鐵拳滋味。
美國一直都很強勢,但它的全球化地位,仍然遭到許多挑釁。
比如歐洲。當歐元正式誕生那一天起,就意味著27萬億美元市場的歐盟區,從此不再用美元結算,相當於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場。
緊接著,美國又陷入戰爭泥潭,還得分出心思遏制俄羅斯,再加上自身的經濟危機,完全將中國忽視了。
等美國回過神來時,中國體量已經位居第二,人民幣正走向國際化,要從美國手裡硬搶下一塊蛋糕。
對美國來說,這種感覺很糟糕。
歐美國家再怎麼鬧內訌,好歹還是五眼聯盟,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利益算是一致。
中國不甘心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在低調了十幾年後,擁有最全的工業體系和最大市場,一路往上蠶食國際產業鏈,甚至要踏進高端製造業。
以它的經濟體量,一旦完全運轉起來,美國也很難阻擋。
三
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內噬。
最直接衝擊是就業。
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金融立國」,將低端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金融業非常賺錢,比埋頭苦幹做實業好多了。
但金融的就業率是最低的,崗位嚴重不足,這也是美國大規模失業的原因。
所以美國百姓都在抱怨全球化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產業大批量轉移,政府收的稅自然變少,只能靠發債來維持日子,而越發債,就越依賴金融手段,陷入閉環。
歐洲一眾國家同樣如此,把低端產業轉移後,開始強調社會福利,要利用稅收來實現社會的和諧公正(穩住失業人群)。
從此,歐洲實行高福利政策,從搖籃到墳墓,全部包辦。
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依託于高稅收,這一筆龐大的財政支出,誰來出?
富豪階層有多種方式合法避稅,而底層懶人不願意工作,依然能享受各種失業福利,那最終交稅重擔,就壓在了中下層民眾的肩上。
又因為懶人多,企業的勞動成本高昂,只能將企業搬出去,造成更多失業。
法國總統馬克龍想試著改革,解決積弊已久的福利問題,卻引發黃馬甲運動。
阿楨
智先生:全世界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 2020-07-29
這個世界,原本已經被設計好了。
自二戰後,美國通過霸權主導全球貿易,負責印錢和探索前沿科技;
西歐各國雖然實力大損,但底子還在,負責生產高精尖的機械儀器車床;
日韓負責半導體、汽車等重工業;
四小龍和四小虎,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南美是美國的後花園,淪為產品傾銷地;
加拿大提供能源,墨西哥提供毒品和偷渡勞工;
中東出口石油,澳洲出口礦石,非洲出口原料;
至於印度……提供IT民工。
蘇聯倒下後,更是騰出一片紅色市場,這些東歐國家都進入資本主義陣營,俄羅斯也淪為「資源輸出大國」。
美國下的其中一步重棋,是讓中國加入WTO,負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同時承接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產業鏈,分工明確。
全球經濟得以大幅增長,各國商品自由流通,歐美資本家獲得大量利潤,老百姓也享受廉價商品,發展中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後,跟著蓬勃發展,美式文化在全球流行。
全世界看上去都能得利,一片繁華。
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美好。
過去幾十年來,福布斯榜上的資產增幅驚人,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最底層的人民生活水準,甚至在倒退。
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與2018年相比增加一千萬,與五年前相比增加六千萬,數字一直緩慢上升。由於疫情原因,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會新增超過1.3億人。
放眼望去,全球饑餓人口逐步增多,戰亂、饑荒、瘟疫頻繁發生……全球化並沒有變得「更美好」。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出在了,我們過去的全球化,它不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全球化,是一切圍繞著歐美運轉的偽全球化。
它的最終使命,不是提高窮人的生活品質,不是為了第三世界,不是為了發展中國家,更不是為了縮小全球貧富差距。
它只服務于最頂端資本家的擴張需要,服務於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而這個全球化過程,它所誕生的一切科技成果,都只是附屬產生的福利。
就像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導航和互聯網,最早其實是服務於軍事的。
在這種被設計好的全球化下,資本能在全世界暢通無阻,只要掌握了產業鏈命脈,就能用一架波音747飛機,換來中國生產的一億條牛仔褲。
至於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或者通貨膨脹等代價,最終由發展中國家承受。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金字塔運作模式,一直都很順利。
也是美國人的山巔之夢。
貳
許多眼紅老美的國家,總想挑戰一下霸權,最後都被打趴了。
阿楨
日本沒有假鈔?
2020-07-12,知名歷史博主的大V@絕密檔案集 發文稱,日本這個國家沒有假鈔,原因在於日元的造價高昂,工藝複雜,製造一張假鈔出來的成本跟真鈔沒什麼兩樣!
反謠言中心注意到,聲稱日本社會沒有假鈔的謠言由來已久,已經難以查詢到最早出處。這一觀點的理由大致有幾點:
1、日本紙幣的製造成本高,工藝精良,偽造不易;
2、日本是個誠信社會,公民素質高,不會行不法之事;
3、日本法律對偽造假幣的懲處嚴厲,政府管理先進。
這些文章甚至誇張到說,日本全國上下連一台驗鈔機也沒有
反謠言中心來給大家一一破解。
日本每年都會見諸報端的破獲偽造假鈔案
日本並不是因為沒有假幣就導致驗鈔機沒有存在的必要。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驗鈔機分佈得過於密集,以致於假幣無處遁形。
一些去過日本旅遊的人可能會不同意這個說法,認為說自己在日本很少看到驗鈔機啊。事實上,在日本所有帶有投幣功能的機器,包括收銀、自動販賣等機器基本上都是直接整合了驗鈔功能的,這才是你在日本沒有看到驗鈔機存在的真正原因。
回應
說出來公知可能不信,辛巴威才不可能有假幣。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584
阿楨
美媒:中國039C潛艇已換裝鋰電池 水下戰力大幅提升 2020-06-29 新浪軍事
近日1名美國海軍退役人員製作了有關中國039系列潛艇的視頻提到“中國039C型AIP潛艇可能採用了鋰電池”,水下作戰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鋰電池能量密度是鉛酸電池3倍,高速航行時的容量能達到後者2倍;低速經濟航行的能量也有後者的1.3倍左右,配備鋰電池之後,潛艇暴露概率可以下降2.5倍。日本蒼龍級已經換裝鋰電池,為此還拆掉了原來的斯特林AIP系統。德法等新一代常規潛艇也將配備鋰電池,不過仍保留了燃料電池AIP系統。
美國海軍認為039C型潛艇換裝鋰電池基於這個一個事實,中國已成鋰電池第一大國,全球份額60%,寧德時代37%,已經進入特斯拉、賓士、寶馬等知名車企供應鏈。
鋰電池在國產船舶上運用早就開展了,採用國產鋰電池客輪、遊輪已經投入使用。國產無人潛水器也運用了國產鋰電池,此前曾經有資料說國內相關單位已經研製成功潛艇用鋰電池模組,並且進行了陸地和海上運行試驗。
外界認為中國下一代常規潛艇可能會採用單殼潛艇。039C採用雙殼,噸位和體積偏大,已經突破4000噸,不利於在近海執行任務。採用單殼潛艇把噸位控制在3000噸左右。
阿楨
光伏是過去10年最殘酷最血腥的行業 2020-06-29
如果說有哪一個行業過去10年最殘酷,最血腥,光伏行業肯定不遑多讓。這個行業誕生了最多的首富,也誕生了最多從首富到破產的故事。過去10年,這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技術反覆運算,使得元件的成本從2012年的接近10元/w到今年1.2-1.5元/w,功率從主流100-200w到今年中環晶科/晶澳/天合/隆基等發佈的500-600w。
10年前,這個行業的主要價值鏈還在國外。10年之後,福斯特,Eva膠膜全球市占率60%,隆基中環,矽片產能占到全球的60-70%。更別提玻璃/電池/組件等環節。從矽料/矽片到電池片/元件,再到上游設備。這個行業幾乎所有的產值和核心環節都在中國。光伏行業已經是世界隱形冠軍最多的行業之一,甚至中國的設備廠商直接把梅耶柏格這樣的國外設備龍頭逼的轉型,開始考慮做垂直一體化、自產自用的組件製造商;印度開始考慮扶植本機群組件廠商或者對中國元件課以高關稅。光伏行業已經和高鐵一樣,成為中國製造高效低成本的注腳。
光伏發電已經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成本最低的清潔能源。沙特最近一次招標,電價已經爆出了1美分每度的最低價。光伏發電已經是歐洲很多國家除了煤電以外最主流的能源供給。在中國,80-90%的地區(除了四川/重慶/貴州等),光伏發電已經低於當地的燃煤標杆電價。在光照資源、電價相對理想的山東、河南、河北等,即使不考慮補貼,工商業、戶用的回本週期基本在4-7年。對百姓來說,光伏電站是看得見的理財產品和養老保險。最近跟遼寧某地經銷商聊,自己租用的院子,自己安裝的光伏電站,基本3年就能回本。收益非常有誘惑力。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提出之年,得益於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光伏行業的十三五規劃2017年就完成了。我比較佩服的一位光伏前輩說,光伏未來發展的最大阻礙已經不是自身,而是未來將不可避免觸動到煤電等傳統能源的利益。對電網的友好性、消納空間直接決定十四五的裝機規模。光伏的十四五,在具備良好的經濟性之後,肯定也勢必要承擔更多責任。
光伏行業未來的技術路徑儲備很完善,從hit到ibc到鈣鈦礦,行業的降本增效一直在路上。平價上網早已到來,甚至說已經跨過平價,直接進入競價階段。跨過成本效率的奇點後,行業的滲透率也將會有大幅的提升。如果10年後行業的裝機量達到1000gw水準,我想我會開一瓶香檳,致敬每一位勤奮、務實、創新的光伏人!
阿楨
中德總理視頻會晤期間,國電投、西門子簽署重型燃機供貨合同
中德兩國能源企業圍繞重型燃氣輪機的合作穩步推進。2020-06-11,中德兩國總理視頻會晤期間,在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和德國經濟部部長阿爾特邁爾的共同見證下,國家電力投公司董事長錢智民與德國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Joe Kaeser)視頻簽署《中國重燃重型燃氣輪機試驗電站工程#2號保障機組機島設備供貨和服務合同》。2號保障機組機島設備包括燃機、汽機和發電機。中國重燃的試驗電站工程將落地上海,這單供貨合同成為西門子繼香港、廣東之後在大中華區斬獲的第四台H級燃機訂單。
H級燃氣輪機是目前世界上燃燒溫度最高、單體功率最大以及效率最高的燃氣輪機,也是西門子、GE等主要市場玩家競逐中國燃氣發電市場的主力產品。
超大型燃氣輪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造的機械裝備,將其譽作“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毫不誇張。以目前全球最大的燃氣輪機為例,其重量相當於一架加滿油的空客A380,出力相當於1300輛保時捷911汽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之和,但核心部件的精度誤差卻最多僅為幾十微米。
2012年,中國高層組織成立“兩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專項論證委員會,啟動專項論證工作。為了集成合力攻克重型燃機自主化難關,2014年,原中電投集團與哈爾濱電氣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大唐集團等合作組建的聯合體企業——中電聯合重型燃氣輪機公司在上海成立,目標就是“攻克關鍵瓶頸技術,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氣輪機核心技術”。自此,中國面向自主研發和製造重型燃機的目標再次聚力,通過自主設計研發與技術合作“兩條腿走路”,中國重型燃氣輪機自主創新進程明顯提速。
2019年,國家電投順利完成300MW級F級重型燃機概念設計、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總體及三大部件概念設計。中國重燃正在全力推動實現重燃專項2020年主要目標:300MW級F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初步設計轉段,400MW級G/H級重型燃機年底前完成概念設計轉段,壓氣機及高溫部件試驗台在年內實現雙開工。
回應
吐個槽:“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這個形容詞好像記得晶片用過這個,航空發動機也用過,甚至LNG船和航空母艦上都見過。這皇冠上明珠挺多啊,不過能搞出來也是十分厲害了!
只要是中國還不能造的,都是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只要中國開始製造的裝備,大概率會把這些技術裝備被歸入到落後技術一檔裡面去了。
阿楨
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務院2020-05-19新聞發佈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指數,我國排在第15位: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位居世界第二。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與歐盟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
過去一年,積體電路實現14納米工藝產業化,5G研發應用和產業化全面推進。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5.1萬家。
同時,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了1.15萬家企業。近年來,我國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2019年全國技術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超過了2019年度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
推進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技部會同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專案,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
阿楨
其次是對網路安全方面的擔憂。“工業4.0”概念下的物聯網和智慧製造,意味著企業的生產、經營、物流等均需上網,在直接對接市場和客戶、令生產與銷售各環節資訊無縫對接的同時,也面臨較大的網路風險,一旦受到區域性的網路攻擊就可能導致生產的癱瘓。同時,德國及歐洲在新技術運用和隱私保護問題上有著較強的倫理思維和“風險預警”意識,諸多企業在無法確立絕對安全和成熟監管法規框架的背景下,對新技術抱有較大懷疑態度,這也影響了它們擁抱新技術潮流的積極性。
其三,德國的資訊基礎設施難以支援“工業4.0”全面推進。德國雖然長期以來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各方面發展程度普遍領先的發達國家,但近年來德國在網路通訊領域的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比如德國存在不少手機信號的“盲區”,數以千計的基站存在問題,只有7%的德國家庭接入了光纖網路,遠低於愛沙尼亞(73%)、瑞典(56%)和西班牙(53%)。德國政府預計,該國基本實現網路信號覆蓋還需新建5000個基站。而在這樣的網路基礎設施水準下,部分企業數位化投入很可能出現“小馬拉大車”的狀況,這也影響了其積極性。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的背景下,無論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是其他處在推進工業化進程或謀求向產業鏈高端位置邁進的國家,均面臨轉型升級,融入智慧化、數位化浪潮的任務。雖然各國國情、發展程度以及稟賦千差萬別,但對於國家如何以合理政策提升企業積極性並為企業創新提供足夠成熟的基礎設施、市場規則、投融資管道、創新生態等,德國“工業4.0”的進展以及挑戰均有著一定借鑒意義。(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學者)
阿楨
德國“工業4.0”步履維艱的啟示 2019-12-26 環球時報/董一凡
隨著數位技術、人工智慧、可再生能源等一波波新技術浪潮的紛至遝來,世界各國都意識到緊抓第四次科技革命機遇、實現產業和經濟結構創新現代化,對本國今後數十年乃至百餘年發展前景的重大意義。作為歐洲乃至全球的經濟大國和製造業強國,德國多年前就敏銳捕捉到這一重大趨勢變化並制定了相應政策體系,但在幾年來的政策執行和探索階段,也遇到了種種問題。
早在2015年,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就提出“工業4.0:從科研到企業落地”的政策規劃,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實現生產經營與數位化等新技術潮流的結合,不僅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智慧化水準,同時通過新技術及時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將規模化與個性化要求有機結合。今年11月,德國政府又公佈《國家工業戰略2030》計畫,就推動數位化和創新、完成工業體系和經濟結構現代化升級的目標,在創新支援、公共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規則等方面設立一攬子配套支援政策。
在政府積極推動的時候,德國企業也主動探索,取得不少應用成果。比如機器人根據客戶訂單進行個性化製造,博世公司應用智慧化技術和模組化提高物流效率和企業倉儲管理水準,西門子等企業提出“前瞻性維修”概念,為客戶提供更為及時便利的售後維護服務,等等。
然而,德國工業數位化的進程畢竟處於探索和發展階段,因而遇到不少發展中的問題。有德國媒體最近報導說“工業4.0”目前步履維艱,德國成功應用“工業4.0”概念下新技術的企業仍屬少數,大部分企業傾向於推進漸進性探索,逐步應用機器人和智慧化設備,多數技術探索仍然處於試驗階段。部分企業表示,現有生產技術和模式還足以應對當前的業務數量,因而傾向于“保持傳統”。
從這些較為傳統的企業來看,它們本身對擁抱數位化有著自己的考慮。首先是短期和長期經濟效益孰輕孰重的問題。投入數位化設備、引入智慧製造模式不僅在短期內增加企業投入甚至負債水準,同時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也難以迅速得到傳統客戶認可。比如德國最具優勢的精密機械、化工、汽車等領域,依靠長期以來的技術儲備和口碑,不必過多創新即可在國內外市場上具備較強競爭力。這種情況也曾出現在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企業面對新問世的技術設備,在傳統設備仍未折舊且利潤率可觀的情況下,對新設備的投入熱情不高。
阿楨
德媒:世界耶誕節 2/3裝飾品都是中國製造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2019-12-22:耶誕節由“中國製造”。全球近2/3的耶誕節裝飾品都來自同一個中國城市。
這裡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聖誕市場:塑膠聖誕樹上掛滿了聖誕球、小天使和聖誕星等小裝飾,胡桃夾子、馴鹿雪橇、電子蠟燭等聖誕用品琳琅滿目,各種語言的“聖誕快樂”標語與冷杉圖案的帽子、襪子和服飾相映成趣……這是位於中國東部義烏市的聖誕用品市場,這裡供應了全世界60%的聖誕裝飾。
即使在貿易戰時期,該市的聖誕業務也進展順利。從1月到10月,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4%,超過19億元人民幣。其中一些通過火車運到附近的杭州、寧波和溫州的集裝箱港口,其他的則沿著新絲綢之路一路向西運往歐洲。
義烏是一個擁有120萬居民的工業中心。在裝飾品商業區,棋盤狀分佈著600家企業。這裡吸引了鄰近地區的年輕工人。在交談中,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感到滿意。他們每小時的收入將近2歐元(1歐元約7.76元人民幣),每月收入略高於600歐元。雖然中國的生產成本正在上漲,但義烏仍能輕鬆擊敗競爭對手。
儘管與美國發生貿易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商品生產國。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達1/5,這仍然是世界紀錄。對於德國而言,中國是最大的商品供應國,領先于荷蘭、法國和美國。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稱:“世界依賴中國在輕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中的產出。”
當中國的工人大軍雕刻耶穌雕像時,這(對外國人來說)似乎很奇怪。畢竟,這是一個由道教和佛教傳統塑造的國家。但是,這種看法可能過於複雜了。對於義烏的商人來說,聖誕老人就像任何其他產品一樣。
阿楨
槓上德鐵!環保少女一張照 意外釣出憤怒德國人 2019/12/16 中時
16歲瑞典環保少女童貝裡(Greta Thunberg)人紅是非多,日前她在推特貼出一張因為德國國營鐵路車廂客滿、只能坐在地板上的照片,竟遭德鐵回應明明有供她坐頭等車廂,影射她說謊。
不過童貝裡稍後澄清,原本搭乘的火車後來取消了,所以她轉搭中轉火車,到哥廷根站(Göttingen)後才有位子坐,在那之前都是坐在地板上。她的推文暗示德鐵反應過度,自己並非要指責德鐵,強調沒說過坐在地板上是個問題,她甚至認為火車擁擠是件好事,代表需求量大。
值得注意的是,童貝裡的貼文也意外釣出大批不滿德鐵已久的德國民眾,許多德國網友在她的貼文下方留言,指出德鐵不意外,有網友說,「歡迎來到德國,這裡的大眾運輸系統一團糟」,有網友反諷向她道歉,稱「德國交通部長花了一大堆錢請來爛顧問,所以他們沒有錢打造不擁擠的火車」,還有網友挖苦童貝裡恐怕得在德國鐵路上度過聖誕節,「因為德鐵不是嚴重遲到就是取消班次。」
相關新聞
中車擊敗斯柯達西門子、中標葡萄牙18列地鐵車廂 2019-12-15 法廣
全球首條 成貴高山高鐵通車 2019-12-16 聯合報
穿越川、滇、黔三省,全球首條高山高鐵成都至貴陽高鐵昨天開通,全程六百五十公里的大陸這條最新高鐵,讓成都與貴陽兩地最快不到三小時可達。
全線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一點五的橋隧比,沿線跨過四百六十七座大橋,穿過一百八十三座新建隧道。其中位於雲南鎮雄的香壩河特大橋,橋墩高達一百零七公尺(相當卅三層樓高)。
大陸最近開通多條高鐵,十一月底開通山東日照至曲阜(二三七公里)與湖北武漢至湖北十堰(三九九公里)。十二月一日開通三條高鐵,有河南鄭州至湖北襄陽(三八九公里);河南鄭州至安徽阜陽(二七六公里);河南商邱至安徽合肥(三七八公里)。
還有目前正在聯調聯試,可望在年底前通車的有江西南昌至贛州高鐵(四一六公里);貴州貴陽至湖南張家界、常德高鐵(三三九公里);北京至張家口至呼和浩特的京張呼高鐵(四六○公里)。
若連同昨天開通的成貴高鐵,總計這兩個月共開通三千五百多公里的高鐵路線,大陸高鐵營運里程一舉達到三萬五千公里。
阿楨
德恢復「師傅制」 保護產業 2019-12-15 經濟日報
德國十多年前放寬勞動市場的管制,不過,現在德國包括貼瓷磚工人、風琴製作師、木製玩具製作師等工匠,都須取得師傅(Meister)資格,才能夠開始自己的事業。
近年來,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保守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都有回歸舊制的支持者。他們認為,恢復「師傅制」可以保證工作的品質,並且保護逐漸式微的產業。
日企不想再「幫別人培養人才」美名校MBA日籍生銳減 2019-12-14 經濟日報
過去十年間,日本到美國名校修習企管碩士(MBA)課程的學生人數大幅下降,2019年只有59人,2009年時有104。日經新聞說,主因是日本企業不再樂意資助員工赴美進修,擔心他們拿到學位後就辭職跳槽。
日企通常規定受資助到美國修習MBA的員工,需回國服務一定年限,如果提前離職,必須返還公司為其支付的學費。然而留學期間也由公司支應的生活費,卻不必補給公司,對選擇很快就跳槽的人來說,還是划算。
送一名員工到美國名校讀MBA的成本,往往需要14萬到26萬美元,現在日企學乖,一位在日本主要金融集團工作的人士告訴日經:「現在改送到國內院校培訓,成本便宜很多。」
阿楨
日本3款自產大飛機或全下馬 曾狂言讓C919一架賣不出 2019-12-05 新浪軍事
近段時間以來,日本國產大飛機可謂“噩耗不斷”。先是航空自衛隊減購國產C-2運輸機,從美國採購更多C-130;然後是海上自衛隊,因對日產P-1反潛機的交付速度和性能有所不滿,故放棄了第二批訂單,準備向美國採購新一批P-8,並對現有的P-3C進行延壽升級。
今年10月,三菱的SpaceJet支線客機原定於2020年的交付再度延期,這已經是其第六次了。事已至此,全日空航空再也忍不下去了,向三菱提出退單索賠。
然而,遠比國內市場更為殘酷的國際市場也給了日本人當頭一棒。前不久,新西蘭宣佈,不再考慮已經考察許久的日產C-2,轉而向美國訂購5架C-130;更早之前,英國皇家海軍也在反潛機競標中淘汰了日本的P-1;至於從2014年就傳得滿天飛的“印度海軍即將購買日本US-2水上飛機”一事,時隔5年都沒能塵埃落定……
當年曾有三菱高管信心滿滿地宣稱MRJ將搶下亞洲乃至全球支線客機70%以上的訂單,足以讓中方的C-919一架都賣不出去,C-919早已拿到了800餘架訂單,不知道當初吹牛的人現在還吹得動不。
日本重工業可以在精密部件製造、子系統研發、電子原件生產等領域取得成功,可一架完整的大飛機更需要強大的整合學能力和深厚的基礎設計功底,並非簡單地依靠組裝先進零部件就能成功。
以C-2為例,其就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C-2的起飛重量和航程基本達到了大型運輸機的水準,但其機艙最大運力只有30噸。與之體型和重量相近的歐洲A-400M則能運載37噸貨物,且由於使用了渦槳發動機,在油耗等經濟性指標上比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的C-2要好得多。
回應
究其原因還是體制問題,完成綜合性大工程的能力差。
放在1990年之前,是這樣子的。2000年之後,你這就是屁話了!
日吹,現在本子還有個屁的頂級,你是不是還活在十幾年前?
一蹲低就走光 日航空姐防偷拍明年制服改褲裝 2019-12-05 新浪網
日前,日本航空表示,將於2020年廢除女性職員必須穿著裙裝上班的規定,對長期注重服裝禮儀的日本職場文化,也是一大革新。
此前,日本航空聯盟曾對約1600名女性職員作過調查,結果顯示出高達6成的員工,認為自己曾被偷拍。
回應
居然這麼長到膝蓋的裙子還能偷拍,小日本的變態率還是全球遙遙領先的
相關新聞
世界各國空姐制服對比,鄰國日本的最乾淨,咱們的最好看! 2019-11-09 新浪網
阿楨
安倍經濟學三箭 至今「還在飛」 2019-11-20 聯合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過去幾年主打振興經濟、年金改革、活化地方、女性就業等內政政策,「安倍經濟學三箭」遠近馳名。日本政府雖然宣稱政績是安倍得以長期執政的主因,但加以檢視,這些政策的成效其實有限。
安倍二○一二年底上任後,提出號稱「安倍經濟學」的政策,目標是讓日本脫離通貨緊縮,「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及「喚起民間投資」三項成長戰略,被稱為「三支箭」。
如何使用金幣灌溉新聞
日本央行配合安倍,採取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日圓貶值、股市維持高點、企業出口業績成長,上年度企業獲利約八十四兆日圓,創史上新高。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也寫下新高,就業數連續六年成長。
然而,當初安倍訂下物價成長率百分之二目標,以擺脫通縮,這個目標並未達成。根據日銀最新預估,即使到後年度也只會達到百分之一點五。
過去幾年日本薪資成長幅度不如受薪者預期,企業未分配盈餘持續增加,卻因憂心經濟前景沒有同步提高投資和薪資,能否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和結構性改革等安倍的目標,仍待觀察。
另外,安倍還打算解決地方人口持續減少趨勢,提出在地方創設十個「國家戰略特區」方案,希望創造工作機會讓都會人口回流地方。安倍政府並鼓勵東京居民移居地方就業,最高給予三百萬日圓(約台幣八十四萬元)補助。不過,人口集中東京依然無解,安倍政府已放棄原本希望明年前能達到東京人口移入跟移出達成平衡的目標。
為了因應日本社會持續少子化和高齡化,安倍政府提出「女性活躍」政策。在政策推動下,日本女性就業人數今年六月首度突破三千萬人大關,但女性擔任管理職比率仍低,且與男性薪資差距明顯。
相關新聞
2887天 安倍晉三成在任最久日相
回應
問問日本的上班族吧!坐久不如做好。
阿楨
明鏡:一個現象的出現削弱了我們慶祝東西德統一的熱情,那就是最近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AfD在東德幾個州的州大選中攻城掠地,進步神速,這個黨是非常排外的。
默:從我個人的角度看,1989年11月9日這天是非常值得高興和紀念的。從1949年到1989年,不少東德人都渴望一種更自由的環境,突然間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公開地閒談政治了。
我已經注意到,雖然在這場和平革命之後,東德人的自由度提升了,但不少東德的村落荒廢了,年輕人們紛紛離開,留下的只有空巢老人。我想提醒某些人,雖然你們對當地的基礎交通建設不滿,對醫療體系不滿,對政府施政體系不滿,但你們也沒有權利散播對他人的仇恨和輕蔑,甚至動用暴力,這是我們全體德國人都無法容忍的。
…….
回應
世界只看到了柏林牆倒塌後的鮮花和歡笑,之後西德政府對東德人的政策性歧視卻被東西方惡意掩蓋封鎖了。蘇聯領導人不想讓這種事情動搖正在進行的新思維改革,而西方自然也不想正在進行的東德資產重組受到影響。
默克爾可是非常痛恨社會主義的,能讓她說出這話,說明這兩年德國和歐洲的事情搞到她焦頭爛額了,認識到資本主義自由化一不咋地啊。
阿楨
默克爾: 如果柏林牆還在,我當初的夢想早實現了 2019-11-09 觀察者網
《明鏡》週刊:當下,德國社會各界都在慶祝柏林牆倒塌30周年。設想一下,如果柏林牆一直沒有倒,現在的東德人民應該在慶祝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國70周年,而你會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默: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今天就不會坐在這裡對話了,這點可以肯定。
明鏡:想像一下,如果柏林牆現在還存在,你現在會在幹什麼?
默克爾:至少我當初的夢想就實現了。在東德,女性60歲退休。我今年65歲,意味著5年前我就可以拿起護照周遊全世界了,我會去美國旅遊。退休人員在東德可以被允許出入境,即那些不再是社會主義工作所需要的那批人。
……
明鏡:每個人對當時的歷史記憶都不相同,其中有一部分人相當懷舊。
默:當年每個東德人在現在生活的如何,決定了他們追憶的方式和內容。從最基本的層面上講,有一點是西德人很難體會的:不管你們說東德當年多麼的專制,但我們依然可以在那種體制下生活得很幸福。雖然政治氣氛較為謹慎,但我們仍可以和家人朋友們自由地慶祝生日和耶誕節。當然了,按照當時的法律法規,退休之前出國只能去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去美國是不可能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東德人可能都無法理解,這也是西德人所忽略的,那就是東德老人們的回憶為何會帶有如此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力把東德從我們的記憶中抹去。
阿楨
柏林牆倒30年 德國民心難統一 2019/11/09 中國時報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崩塌,間接促成次年10月兩德統一。但在這座冷戰時期分割鐵幕與自由世界的象徵垮臺30周年之際,昔日的兩德人民之間依舊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官方統一早在1990年實現,但人民間真正的團結一心,卻仍是未了的過程。
東德成附屬 心中不滿
受到自由與繁榮夢想的鼓舞,東德人民選擇了最快的統一路徑。但2年內從工業化經濟快速轉變為服務業導向經濟,從共產主義轉向資本主義,這是震撼教育。他們以為,統一後能過著廣告中描繪的優渥人生,對於「西德並非全然完美,一樣有各種問題」,他們沒有心理準備。
兩德以西德吸收東德方式統一,程式簡單,但未把東德視為對等主權國,當然讓原東德人民產生成為西德附屬的不滿。30年後的今天,這種情緒依舊存在。
梅克爾承認 仍待努力
今年出爐的德國官方報告,盛讚兩德統一為「了不起的成功故事」,1990年前東德人均GDP不到西德的一半,但去年已增長至75%。失業率從2005年的18.7%高峰,下滑到10月的6.4%,這數字與全國的5%相較,沒有高出太多。
但許多前東德人依舊感覺自己是次等公民。全德五百大企業只有16家總部設於德東,9月的智庫調查顯示,分別有近半與6成德東選民認為,他們在政治與經濟上,未得到足夠認可。
出身前東德的總理梅克爾不諱言,「德國已完成正式統一,但德國人的統一未竟全功,迄今依舊如此。德國的統一並非完整且完成狀態,而是一段無窮無盡的過程。」
經濟學家分析,德東的不滿來自於,人們對統一後抱持達到和前西德差不多水準的憧憬,在期望落空後,東部各區成為極右派政黨另類德國黨的溫床。今年該黨在德東3個邦選舉中,繳出亮麗成績單。
阿楨
記憶體製造方面也看到中國業者展現初期成效,除長江存儲於9月量產64層NAND Flash、2021年計畫量產DRAM之外,合肥長鑫存儲則是於2019年底量產19奈米DDR4及LP DDR4 DRAM;另外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除陸企持續在CPU、GPU、FPGA、類比IC、EDA等積極尋求突破外,AI晶片似乎也成為美中5G爭霸的下一個戰場。
9月平頭哥亮相的首款人工智慧推理晶片「含光800」,且不論其真正效能是否能與國際業者匹敵,但中國業者欲建構一套全面端到雲的晶片生態系統企圖心不言可喻。
中國半導體自主可控的硬體基石,本土突破正在加速,但仍不否認包括晶圓代工、記憶體製造進程仍是落後於全球領先梯隊,而關鍵核心晶片的專利、技術更非輕言可突破國際大廠所築起的高門檻。
幸好中國擁有龐大的落地應用,況且下游物聯網、汽車電子、5G終端等領域對於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將直接推動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技術與產業升級,加上電子零組件環節實力雄厚,因而上游半導體核心突破將是中長期大勢所趨。
阿楨
大陸加緊衝刺半導體業 2019/10/27 劉佩真
中旬美中雙方貿易談判在10月中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美中貿易戰從3月迄今,已歷經且戰且談、以戰逼和、實質協商等過程,加上根本性的結構問題使美中兩大強權難以於短期間內達成完全的共識,因而現階段美中貿易談判雖獲得暫時舒緩,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依舊沒有根本改變,因此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意志力只會愈來愈強,不會隨著美中貿易談判的變化有任何改變。
從中國官方政策面來看,10月上旬工信部宣佈積極部署新材料及新一代產品技術的研發,藉此推動工業半導體材料、晶片、器件及IGBT模組產業的發展。同時工信部也將啟動2期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進一步推動國內外半導體資源整合與重組;2期大基金不同於1期著重於集成電路設計及製造環節,會重點部署半導體設備、材料、應用端,規畫以扶持行業龍頭、發展園區聚集資金、補助中國產業鏈等方式來進行,此皆宣示中國將持續以政策支持半導體業的發展。
從中國半導體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科技紅利之有效研發投入,才是建立獨立自主核心技術體系的有效手段,即持續高效率的研發投入是科技企業成長的真正內在動力。中國半導體業者除在封測方面投入先進封裝技術產能的擴充,特別是Bumping、WLCSP等,為即將到來的5G通訊和物聯網發展商機提前佈局,以及晶圓代工方面力求2019年底前進行14奈米FinFET量產計畫,同時12奈米製程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阿楨
先進空對空導彈究竟有多貴?韓國剛買120枚,單價和超級跑車相當 2019-10-21 新浪軍事
美國10月17日向韓國出售2.53億美元120枚的AIM-120C-7/C-8,C-7採用了緊湊化的制導系統長度縮短了15釐米,得以換裝一台長度更長、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 C-8(AIM-120D)使用全新的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和雙向資料鏈,比C-7的105公里增加50%,是AIM-260服役前,美軍最先進的視距外空戰武器。
雖然一枚210萬美元包含了武器支援、備件和維修零件以及其他系統,但我國一架梟龍1500萬,歐洲的“流星” 2019年的單價也是200萬以上。
現代高技術戰爭,要想遠距離殺敵,各種導彈的價格不斷水漲船高,韓國宙斯盾驅逐艦的標準SM-3艦載反導導彈1500萬美元單價。
英國造艦業已無可救藥:訂單全靠哭 誰最能哭誰中標 2019-10-21 新浪軍事
在長達兩年“拉鋸”之後,英國皇家海軍31E型護衛艦的選型風波:巴布科克海事的“箭頭-140”奪魁,而BAE的“里安德”、德國克虜伯的MEKO則落選。
英國並非根據船艦方案的好壞來衡量勝負,而是用“誰哭得響,誰有飯吃”的原則來決定花落誰家,原因很簡單,BAE掌握有26型護衛艦訂單,“讓一讓”競爭對手完全是分內之事,總不能坐視巴布科克海事旗下的船廠倒閉破產,工人失業吧?
為了替代16艘的23型護衛艦,十年前規劃了26型護衛艦,但議員認為太貴(1艘8億英鎊),最終決定其中5艘由“更廉價的”12.5億英鎊的31E替代。
但看似照顧到各方面的造艦策略,受害最深的依舊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及英國人自己。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0-21/doc-iicezzrr3647544.shtml
全球電視價格持續下跌 日媒:起因在中國 2019-10-21 觀察者網
據日經中文網2019-10-21報導,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加劇由於中國企業供應過剩而導致的電視機價格暴跌。平板電視1-3月的每英寸價格為10.9美元,同比下降17%。價格大幅下跌有利於消費者,另一方面,對企業構成打擊。
回應
當年日本電視賣1-2萬,這種暴利看的下去嗎?55寸前幾年賣5000的,良心不疼嗎?
中國技術一突破/生產線一起動就白菜价。
阿楨
日本「史上最複雜消費稅」:調漲10%的生活衝擊? 2019/10/05 陳威臣
日本的消費稅率從10月1日開始,正式由原本的8%提升至10%。有鑒於2014年時提升消費稅對日本經濟產生嚴重影響,這次因應令和元年的10%消費稅率,日本政府也祭出不少優惠,期望降低提升消費稅所造成的衝擊。沒想到卻因此形成了「日本史上最複雜的消費稅」,不僅日本民眾搞不清楚,一時之間店家也是手忙腳亂,導致實施後出現各種小狀況。
多樣的優惠方案減緩了這次增稅的衝擊,但也因太過複雜,讓實施首日出現了不少小狀況。像是知名迴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スシロー),因結帳系統出狀況,導致部分店家在結帳時消費稅變成0%。而不少飲食店營業時間正好跨過10月1日的零時,讓店家結帳時相當困擾。
不過對於執政黨而言,既定政策自然應該要實施,更何況2014年安倍任內從5%增加至8%,安倍政權也沒因此而垮臺,反而成為長期政權,加上安倍的主要政見之一,是想要打造優良的育兒環境、讓已婚女性能夠持續工作,做為財政來源的增稅似乎並無不可,不過在實施幼兒教育免費、解決所謂「待機兒童」的政策之下,會不會因為造成家長過度期待,導致幼兒園嚴重不足,反而出現更多「待機兒童」;而增稅後的日本經濟是否會受到影響,這些狀況也許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焦點。
回應
這種政府你説他們有能力嗎?日本已不是以前的日本,沒什麼好羨慕的。
阿楨
美媒:4張圖表顯示中國經濟對全球影響力
美國CNBC網站2019-09-24文章,原題:4張圖表顯示中國崛起為全球經濟超級大國 10月1日,中國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這正值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力擴大之時。人們擔心,與美國的貿易戰會影響中國的增長進而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從市場角度看,(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利害關係重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7月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40年,中國將影響22萬億至37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相當於全球GDP的15%至26%。
1.據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的資料,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圖)。此後,中國一直處在這個排位上。一些經濟學家預測,2030年前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
2.中國於1978年啟動了一系列改革,使該國脫離了經濟上的孤立。此後多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斷加速,平均達到10%左右。近年來中國的年均增速為7.1%。
3.中國經濟崛起背後的一個主要驅動力是龐大的工廠網路,它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生產出從玩具到手機的一切產品。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逐漸鞏固了其作為世界工廠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麥肯錫對全球186個國家的貿易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33個國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和65個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
4.除了稱雄貿易,中國經過多年的增長,成為全球投資鏈的主要參與者。麥肯錫報告稱,從2015年到2017年,中國既是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也是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作者燕妮•李,喬恒譯)
阿楨
德國:“我開始考慮買各種保險”
在德國,也有不少談論中年的俗語,如:“中年是人生最不幸的時期”“中年人有錢、房、車、家庭,卻沒有了自己”“中年是人生的黃金分割點”。在德國,還有“中年社會綜合征”的說法。德國學者認為,中年一代是一個國家經濟、政治等各領域的主力軍,但與戰後幾代人不同,跨入21世紀的中年一代似乎缺少一點“不顧一切向前沖”的精神,顯得壓力過大,甚至出現抑鬱情緒,並對社會造成一些影響,如生育率低、創業少、退休早、病假多等,有時讓外界對德國有一種“未老先衰”的感覺。
幾年前,德國電視二台播出一部名為《中年危機》的電視劇,講述的是兩個家庭的故事——大人離婚後,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成為最大輸家。德國甚至還出現“中年發洩劇”,題材涉及中年人心理疾病、家庭成員之間的代溝、中年犯罪等問題。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媒體藝術學者漢斯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些電視劇通過劇中人物發洩式的表演,來體現中年群體在工作、家務、交友、教育孩子等方面的壓力。
“中年社會綜合征”已引起德國學術界的關注。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今年6月公佈了一項有關中年問題的新研究。據該項研究的負責人克莉絲蒂娜•胡特馬歇爾介紹,學術界對25歲至35歲這一年輕人階段的研究很重視,但對中年群體的研究卻很少。她表示,目前德國36%的人口處於中年群體,他們與以往的同齡人相比發生很大變化,而有些變化對社會的影響是負面的,比如結婚年齡越來越晚。如今,德國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31.5歲,男性為34歲,比20年前各晚了4年。與之相伴的是,生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更不幸運的是,中年離婚的現象也很多。2016年,德國離婚的平均年齡是:男性約46.6歲,女性約43.6歲。
阿楨
日本百歲老人已達7萬多人。日本女性平均壽命達到87.26歲,男性是81.09歲。日本人認為,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不僅處於人生的壯年期,還處於工作的上升期,忙學習、忙跳槽、忙創業。原先日本人的職業觀念是在一家企業工作到退休,而現在41歲以上的跳槽者過去5年來增加兩倍,企業的觀念也在改變,日企招聘以往會設立年齡門檻,很少給45歲以上的人跳槽機會。
美國“70後”想要取悅自己
現在的美國人似乎已遠遠不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那麼有幹勁了。45歲到64歲導演之一理查說:“我們正變得更糟,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在中國則恰恰相反。”
《美國工廠》描述了2000多名再就業工人,其中不乏中年人。他們不可避免地存在精力疲憊、體力下降、責任意識鬆弛等現象。在美國,也存在“中年社會綜合征”,很多人不願結婚,不願生育,有的等著政府救濟,而整個美國社會也出現生產效益下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美國政府一般會通過一些救濟措施來幫助那些在中年時期失業的家庭,如提供免費食物、低廉的住房,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社區的教會也會伸出援手,幫助貧困家庭解決食物問題;同時,勞動就業法更明確要求雇主不得隨意辭退員工,如辭退必須提前告知,預付幾個月薪水等。總體來說,美國的工作機制還是鼓勵中年人晚退休。
某種程度上,美國人並不特別注重人人都必須事業有成,人人都要有錢,他們首先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很注重自我。《環球時報》記者的一些美國“70後”朋友愛說:“以往我每天取悅每一個人,今天,我選擇我自己。”邁克•派特從大學畢業開始,已經在政府公務員系統工作了20多年。他的夫人原來是一名會計,為撫養3個孩子當起家庭主婦。美國家庭一般很注重孩子在18歲前的陪伴式教育,父母會盡自己所能照顧好孩子,陪他們玩耍、旅遊、運動。最近,派特夫婦最小的一個孩子也上了大學,幾個孩子的學費靠貸款或申請助學金,他們兩口子的壓力就小多了。對美國中年父母來說,到五六十歲正是熬到頭、“看見曙光”的時候。目前,派特正在為夫人“複出”做準備,想讓她在住家附近開一家蛋糕店,或在超市租一個賣鮮花的鋪位。
阿楨
聊起“中年社會綜合征”,這些國家也困擾......2019-09-06 環球時報
在近日爆紅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美國中年工人群體的“就業故事”格外引人矚目,他們承載著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上個月,45歲的歌星朴樹錄節目時突然以“我歲數大了,要回家睡覺”為由離場,更是在國內引起對“中年大叔”話題的熱議。聊起中年大叔,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一個既有趣又意義重大的話題。“中年油膩”之類的詞很現代,但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年危機”這個概念就已引起西方學界的廣泛關注:一些日本“中高年齡者”有的淪落為“宅男”,但也有的在敢於嘗試跳槽;美國中年開始思考如何“取悅”自己;而德國人則高度警惕著“中年社會綜合征”的蔓延。
日本:他們總是“處於工作狀態”
通常來說,日本45歲到64歲中年男性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養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中年男性頗為風光,一人工資養全家五六口人綽綽有餘,日常開銷也是大手大腳。而現在的情況發生很大變化。家有中小學生的日本家庭,學費和生活費負擔較重,再加上要還房貸,如果入不敷出,妻子就要出去打工,那麼男人在家中的地位就會大不如前。在公司裡,日本中年男性一般處在科長或者部長的級別,雖然管理著一個部門,有點小權力,但是所負的責任不小,部下有什麼閃失,部門頭頭需要承擔責任,還得不時挨上司的罵。日本男人的收入相對減少,過去上司請部下吃飯,現在只能AA制。下班後到居酒屋喝一杯解解乏,還是很多日本中年男性的選擇,那時候,他們才會顯得“肆無忌憚”,和工作時嚴肅的形象大相徑庭。
上世紀80年代,日本40多歲男性的結婚率是90.18%,如今中40歲左右未婚男子在職場遇到伴侶的概率只有20多歲青年的1/3。現在日本40歲到44歲男性的未婚率是29.3%,45歲到49歲的未婚率是25.2%。中年男人其實也忙著相親,但日本的婚姻介紹所收費不菲,採用會員制,一月需要交1萬日元左右的會費,且成婚率相當低。日本中年男性面臨的困惑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許多男人收入減少,與此同時,日本女性進入社會的意識增強,經濟能力提升,有些家庭為此失去了平衡感,離婚率也上升,甚至出現一些獨身又沒有工作只能啃老的中年“宅男”。
日本中年男性時常是被調侃的對象,在大眾眼中,他們總是“處在工作狀態”,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朋友,沒有休閒衣服。日本中年男性沒有個性化的衣服,上班族大多是西裝革履。在電車上,時常看到穿西裝的中年男人抱著公事包打瞌睡。
阿楨
曹德旺為啥被美國工會欺負了 2019-08-27 觀察者網
昨晚熬夜看完了紀錄片《美國工廠》,這部被奧巴馬夫婦加持的紀錄片十分真實,導演不帶偏見、力求客觀的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記錄中國福耀玻璃投資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工廠的一波三折。
2017-6-12《紐約時報》刊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報導了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遇到的困境——車間裡的文化衝突。
曹德旺此前解雇了幾位美國高管,認為他們沒有時間效率,拿錢不幹活。美國人卻說中國工廠不注重安全、環保,生產線沒有停下來,工人上去就修。
更令曹德旺煩惱的是,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還針對福耀發起了激烈的工會運動。中國資本家在美國被工會欺負,這種以前根本不可能想像的場景,居然真的發生了。
美國的工會多如牛毛,最大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工會組織是勞聯-產聯(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1955年,當時美國最大的兩個工會組織,勞聯和產聯在分裂多年以後重新實現合併,這被看作是美國勞工運動的巔峰時刻。
….
回應
對中國政府和企業來說,美國工會不是一個好應付的對手,但卻是一個必須認真面對的對手。
這個結論沒錯。問題是美國公司都無應對的工會,怎麼指望中國企業應對?結論:要麼美國工人拋棄工會,要麼美國放棄製造業,答案顯然是後者。曹德旺僥倖成功,是因為他的玻璃是剛需;且玻璃運輸成本太大,外國產品直接替代難度大。對於其他的中國製造業沒有示範效應。富士康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所以,普通的中國製造業有可能在美國取得成功嗎?不能!科技企業可能嗎?更加不能,比如華為在美國的子公司、研究所。
看完紀錄片只能說曹德旺活該,美國工人活該,首先福耀缺乏足夠的安全措施,而美國工人,懶,效率極其低下,不聽指揮,對中國企業一邊想賺錢一邊抱有歧視,始終認為福耀是中國資本家的壓制,於是給了工會機會,一邊要求減少工作時間一邊要求加薪,同樣的時間中國工人效率遠遠高於美國人而且薪資更低廉,他們又覺得中國人搶了他們工作。到最後那些一邊賺著福耀錢一邊和工會勾結杯開出的人,我看著真爽,又懶又壞活該這種下場。
阿楨
這種工匠精神,值得鼓勵還是覺得可笑呢? 2019-07-23
《人民日報》發文《根治形式主義》談到形式主義的問題。形式主義是一個普遍、長期存在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也沒有被“根治”過。這讓我想起一個動圖:
回應
看國籍,日本就是工匠精神,中國就是形式主義
你怎麼這麼優秀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7161&s=syfwqtzr
阿楨
挖隧道利器 陸製盾構機出口了 2019/06/26 旺報
大陸生產的盾構機日新月異。光是在最近幾天,大陸首台採用全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件的複合地層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振興號」在常熟下線。另外,由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研製、出口義大利的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日前也在鄭州下線,這是大陸高端隧道掘進裝備首次運用在歐盟核心區域。
十幾年前,大陸不能夠自主研發製造盾構機。從2000年開始,大陸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苦鑽技術,在盾構機施工方法、盾構機刀頭設計和加工等領域已經成為世界的創新者、引領者。
硬工夫加軟實力 中國建造遍全球 2019/06/26 旺報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發,大陸生產的盾構機已走在世界前列,不僅滿足了大陸需求,同時也開始大規模開拓國際市場。
近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次真機試飛成功,成為了向世界展示大陸的亮麗名片。擁有領先全球的「核心技術群」,讓大陸成為世界上第一條高寒高鐵、唯一熱帶地區高鐵的建設者;身懷絕技的大陸公路建設者,無論在高原凍土、膨脹土還是沙漠中,都無懼挑戰;隨著離岸深水港建設關鍵技術的突破,大陸已經具備在任何海洋環境下都能建設港口的能力……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中國新建造越來越大型化、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越來越有科技感。
從「世界最大規模全預製裝配式橋梁」汶萊淡布隆跨海大橋,到「東非地區首條現代化電氣鐵路」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至吉布地鐵路,再到「中歐陸海快線的重要支點」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可以說,大陸具有當今世界最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輸出能力,中國建造正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致力於提升標準線的中國新建造,不僅為世界各地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也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工程設計、營運、諮詢等橫向產業的飛速進步。
上世紀80年代初,大陸交通地圖上還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平均路網時速僅30公里。誰能想到,今日一條條高速公路順著壯美山川交錯成網,大陸能在全球交通建設舞臺上收穫一系列的「世界第一」,為世界發展、人類進步注入動力。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代表的中國建造,已經成為開展國際交往、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臺。通過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建造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地。
阿楨
世界經濟論壇網:瞭解今日中國的10項事實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2019-06-2在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於2019年7月在大連召開之前,以下10項事實將幫助你瞭解今日中國。
1.中國已將太空探測機器人送到月球遠端。今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背著陸,對這一無人涉足地區的地質進行分析。
2.中國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領導者。2018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收到了608份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申請,其中473份來自中國。中國申請的區塊鏈專利也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
3.全球1/3的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在中國。2018年,中國共有186家獨角獸初創公司。中國一年培育了97家新的獨角獸公司,平均每3.8天一家。
4.中國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但同時也是排放大國。2018年,中國新增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若按照人均計算,則可以讓人略感樂觀。
5.全球1/3的新增植被在中國,自2000年來,人類新增植樹造林面積中的1/4來自中國。
6.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放緩,但依然很高,中國的GDP增長率為6.3%,而全球平均水準為3.3%。
7.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量的一半多。中國人去年購買了10萬輛電動汽車。中國製造的機動車電池占全球的比例超過一半。中國還擁有全球99%的電動巴士。
8.中國遊客正在驅動全球旅遊業的增長。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的人數每年增長超過6%,2020年將會有1.6億人次中國公民選擇出國度假。
9.中國正在縮小性別差距,但依然任重而道遠,中國排在全球149個國家的第103位。
10.中國的競爭力在金磚國家中居於首位。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指數中,中國名列第28位。中國的創新得分僅次於德國、美國和瑞士。
阿楨
美國人會介意中國製造嗎?美媒調查結果讓記者意外 2019-06-19 參考消息
近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做了一次調查,隨機採訪了800名美國民眾後,記者說:結果有些“意外” ,57%不會介意中國製造的商品
儘管這些問題已先入為主地把“中國製造”和“負面評價”關聯在一起,但大部分美國人的回答已和十多年前截然不同。2007年同樣調查,曾有超過52%的美國人表示不願購買中國製造商品,如今,只有約3成,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摒棄了偏見。
對於CNBC的調查,美國網友紛紛現身說法表示贊同:“我三年前在中國買了一件300美元的毛衣,品質比我在美國買的同價格毛衣要好得多!那些詆毀‘中國製造’的人,想必也沒有去過中國吧,他們對自己談論的國家一無所知。”“有的美國人就是愛抨擊別人,卻不會找自己的問題。”
美國彭博新聞社分析,隨著中國的產業政策為高端製造業不斷提供動力,“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已成為明顯的趨勢。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則指出,“中國製造”已告別粗製濫造,和日本產品同樣耐用。
德國權威品質管制機構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約3/4的德國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的品質20年後會更好。
一位元美國網友總結道,中國製造的品質升級有目共睹:“2007年到2019年間,中國商品的品質實現了巨大提升。中國人學習速度快,工作努力,還懂得制定長期的發展方針,並有能力處理各種困難問題。”
相關新聞
美軍全身上下都是中國產?調查結果: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度最高
回應
沃爾瑪的商品,特別是制衣,玩具,絕大多數都是“中國”生產的。
摘掉有色眼鏡,你才能看到一個真實旳世界。
阿楨
經濟日報2019-06-06社論/「中國製造2025」面臨貿易戰可能調整為:一、由於全球產業鏈被徹底破壞,必須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半球化」產業鏈;二、擬定新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與教育政策;三、面強化軍民融合、公私融合及產業融合因應;四、全力爭取優秀的華裔科學人才回歸,擴增大學及研究機構編制及預算。
回應
真是發人深省的好文, 中華民族的復興, 面臨經濟侵略, 有如鴉片戰爭? 希望別墬入日本被害的同一陷阱
美國《大西洋月刊》:美國在與中國的對抗中 正失去歐洲支援
2019年4月初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十幾位來自歐洲和其他盟友的外交官與美方人員,參加了在國務院舉行的一個會議。會上,美方外交官要求盟友支持一項譴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合聲明。但顯而易見,無論是歐洲人還是來自亞洲和拉美的其他國家均未同意。他們認為,白宮錯誤地以為可以隨意擺佈其夥伴,在某些問題上公開指責他們,而在另一些問題上又指望他們配合。
回應
打開世界地圖,美國的地理位置註定它是孤立的,它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靠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紅利,如果世界和平發展一段時間,歐亞大陸才是世界中心,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如果再次發生戰爭,美國也不能獨善其身,一帶一路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用等百年,也許十幾年美國就崩潰了
紐時專欄作家佛裡曼2019/06/07由於美國在川普後放棄多邊主義,退出了包括TPP的多個組織,而川普並沒有得到盟友真正的尊敬。美國目前的處境十分危險。
阿楨
日本製造跌下神壇:一架飛機要價百億 賣了5年沒人要 2019-05-15 新浪軍事
日本經濟新聞5月12日報導, 2014年4月實行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雖大幅放寬了日本在武器及軍事技術上的聯合開發和出口。但5年來日本軍事同外國的聯合開發一次也沒有開展,日本國產軍事裝備成品也沒有成功過。日本輿論稱日本製造跌下神壇,日本製造是華而不實。而日本對印度報價的US2水上飛機貴的離譜,一架飛機要賣100億日元。
日本經濟和製造業從60年代起步至今,依然有部分產品給人們留下品質好,好用的感覺。但是那些大部分都是民用產品,而且部分民用產品也沒有日本人宣稱的那樣好。部分產品零件和電子元器件嚴重依賴進口。日本人在70年代至90年代製造的軍工產品曾經被人吹噓為亞洲第一,甚至世界一流,給日本冠以了高大上的名號。遙想當年日本的軍工產品雖然表面看著光鮮,然而其核心內部重要系統卻全部進口自歐美國家,幾乎沒有一樣重要的核心系統是日本自己生產的。
以曾經被吹上天的日本愛宕級驅逐艦為例子,其不過是美國伯克級的複刻版。所有核心系統全部是全套美國進口,日本僅僅是製造了一身的殼子而已。
蒼龍級AIP動力潛艇,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甚至被輿論認為是亞洲第一常規潛艇。而出口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沒有成功,不僅造價過於昂貴,其作戰實力實在難堪大用,綜合性能差是蒼龍競標失敗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造價過於昂貴,武器系統方面嚴重依賴進口。進口的原版斯特林動力系統,嚴重依賴進口,造成價格過高,性價比過低。魚雷和潛射反艦導彈均嚴重依賴美國,就連潛望鏡也是英國授權生產的。
日本軍工產品在品質和設計思路上都非常不可靠。10式坦克在一次公開表演中,一個簡單的轉向都能掉履帶,這確實是一般人做不了的,74式坦克也掉履帶,90式坦克甚至在靜止展示中漏機油,使用過期機油等,一系列問題中都充分說明日本軍工產品跟世界軍工強國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而是非常、非常的大。
實際上日本的軍工產業幾乎都嚴重依賴進口,所謂聯合研製或是研究也同樣受到美國的限制, XC2運輸機曾發生過垂尾強度事故,P1反潛機發生過四個發動機同時停止工作的奇葩事件,96式運兵車防雷設計非常反人類等等,這些都說明了日本在軍工產業裡面,不僅技術差,而且設計思路基本屬於閉門造車。(作者:浮生若夢)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5-15/doc-ihvhiqax8892014.shtml
阿楨
賽前揚言打敗國乒,日本對國乒八戰全敗
2019-04-28,第55屆布達佩斯世乒賽落幕,國乒勇奪5冠圓滿收官。賽前揚言擊敗中國隊口號的日本軍團,也在5個單項比賽中8次遭遇國乒。結果如何呢?8戰全敗……
4月13日,即將出征世乒賽的日本乒乓球隊舉行媒體見面會。由於之前在日本舉辦的乒乓亞洲杯上,日乒四名主力慘遭國乒血洗,當時,他們的士氣稍顯低迷。就連向來張揚的華裔小將張本智和都沒了往日的鋒芒,“戰勝中國需要超常發揮……”
不過,沒有參加亞洲杯的伊藤美誠卻頗為令人矚目,豪言要打敗國乒:
“我現在狀態越來越好,本次比賽目標是三枚獎牌,金的。”
伊藤美誠本次參加了女單、女雙、混雙三個項目,兩度遭遇國乒。然後,她被打哭了……
日本女隊主帥馬場美香則在賽後反省,即便沒有這個插曲,日本也未必就能贏。“2比0領先的情況下,中國改變戰術,使用快慢速度的切換得到了很多分,但我們卻沒能對此作出良好應對。”
回應
日本人的劣根就在於此,出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老子天下第一。誰都瞧不上,誰都敢惹一下、結果碰到真格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了,要麼自卑哭哭啼啼,要麼死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戰國時代起就是如此,二戰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此前一次次賭國運賭贏了,就讓日本人找不到北了,全民腦袋高熱到48度,再加上下克上的優良傳統,就敢侵華,就敢招惹美國。
本來日本想從中國掠奪資源以戰養戰,最後發現是賠本買賣,敵後遊擊隊大幅增加了日本人的統治成本,前線國軍撐著不投降,全中國人民做出巨大犧牲抗日。沒有美蘇最後的出擊,中國一樣可以耗死日本。最直接的例證就是,日本不得已惹怒美國,攻佔東南亞和菲律賓。如果不攻佔,立馬就維持不住戰爭機器,都不用等到1945年日本國內就會亂。
你看當年要買下整個美國的勁頭就知道日本的戰略眼光之低下,去收購好萊塢帝國大廈等等美國標誌性的事物,簡直就是得意忘形的典範。那個時候的川普就一直說要收拾日本。當然,美國馬上就收拾了日本,現在川普其實老看不上日本了,就說普京都看不上日本。
阿楨
中國是電池大國為何不效仿日本建造燃料電池潛艇 2019-04-22 新浪軍事
不久前日本第11艘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在神戶下水是世界上首條使用鋰離子電池驅動和常規動力潛艇。
日本有人認為蒼龍級鋰電潛艇代表了日本在潛艇技術中領先中國10-20年。他的潛艇最大優勢是電容量巨大,水下潛航時間長至10天左右,增強潛艇的隱蔽性。中國是鋰電池的製造大國,為何中國產的潛艇卻不用這一先進技術呢?
鋰電池也是有大缺陷的,在充放電時發熱量巨大,且穩定性很差,易引發火災爆炸。特性還有就是極其不耐過充和與過放電。所以要有極精密的充放電保護電路。而投入到潛艇的耗電使用者中,研究與製造難度就太高了。
中國不僅在深海鋰電池技術上工程經驗豐富,下潛深度也大於軍用潛艇。比如“青能Ⅰ號”與“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最深達10901米!
所以中國的技術,若要研製鋰電潛艇是沒有技術難度,阻礙中國研製鋰電潛艇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性價比。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的製造成本是極高的,安全性方面也是太高了,造成耗資巨大。反而中國本來就有核潛艇的研製能力,相比于成本高昂且技術不可靠的鋰電潛艇,核潛艇所有的航速、續航力一系列技術遠超鋰電潛艇,我們又完全撐握,是沒必要浪費錢財人力研製這類潛艇的。(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阿楨
德國工業如“自由落體”式下滑 指望中國能帶來轉機
作為歐洲經濟“發動機”,德國工業前途堪憂,訂單持續下滑,PMI指數不斷下跌,甚至有專家認為下行趨勢如同“自由落體”。
路透社2019-04-04報導,受出口下降影響,德國工業2月訂單經歷了兩年多來最大下滑,幾家頂級機構將德國2019年經濟增速預測,從去年9月的1.9%,調至0.8%。
德國一些專家表示,寄希望於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上,希望作為最大交易夥伴的中國能為德國經濟帶來轉機。
德國VP銀行首席經濟師吉澤爾(Thomas Gitzel)認為,“目前訂單量表明,德國經濟處於下滑趨勢”。他還指出,“經濟下滑趨勢持續時間,主要取決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及該政策多久能為歐洲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9年4月1日起,中國國內增值稅迎來大規模減稅,主要內容包括四項:降低稅率、擴大抵扣、留抵退稅、加計抵減,同時財政部宣佈開展新一輪基建計畫。
2018年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最大交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為1993億歐元(約合1.5萬億元人民幣)。
2018年,德國從中國總進口額為1062億歐元;同時,德國向中國出口總額為931億歐元。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約為130億歐元,連續第三年減少。中國是德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德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
阿楨
專業照護人才的短缺
自從2012年,受訓照護員的人數甚至至今都處於停滯狀態。照護業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導致無法開發勞動市場的一半勞動力。
在高度身體化的工作環境中,女性看護者容易淪為性騷擾和暴力的受害者,66.8%的受訪者曾經遭到照護對象的性騷擾。很多時候,上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造成許多照護工作者的心理創傷。
此外,經常性加班以及輪班製造成照護人員無法平衡工作與家庭義務、心理及身體的負擔、相對較低的薪資,以及不受社會尊重,都使得照護業的缺勤率極高,讓年輕人卻步,長期以來導致人才短缺。
職場結構與型態轉型以及社會連帶的弱化也是問題所在。過去,父親的薪水足以養活全家四、五口人;如今,父母二人都必須要上班,才能維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品質。
同時,孩子為了找工作而離開家鄉的距離愈來愈遠,導致現代家庭在地理上愈來愈分散。因此,對專業照護的需求隨之提高。加上德國在2011年廢止兵役制,替代役隨之消失,因此護理界也突然少了數十萬位照護幫手,照護危機更雪上加霜。
至於地理分佈,德國16個邦雖然都面對照護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不過不一樣的是,不同邦——尤其是東西德之間——經濟待遇的落差極大。西南較富庶地區,照護人員月薪可領到2900歐元,東德則只有2000歐元。這樣的落差讓東德的照護人才不願意留在家鄉服務,導致東德照護危機比西德還要嚴重。同時,基於人口結構以及年齡分佈,東德的照護需求比例比全國的平均高許多。
傳統照護機構和半機構式照護服務單位缺乏專業人才,有照護需求家庭請不起專業照護,在這些壓力下,造成許多德國人往東歐尋求解套,在灰色地帶的24小時居家照護市場上尋找外籍女性看護。
「打黑工實際上是我國照護體制的重要支柱。政治界和政府部門都很清楚,卻選擇視而不見。否則,要付給看護的薪資要漲很多,大家得按照《勞基法》辦事,而且相關部門必須負擔監督責任。如此龐大的支出漲幅大概會讓現行的制度崩解。」
事實上,德國政府長期對長照的忽視,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社會大眾對護理界的態度:人們習慣把一切的照護工作——尤其是女性的勞動——視為理所當然,完全看不見護理人員每日辛勤的付出。只有發生醜聞時,大家才會關心相關的議題。
回應
這些問題台灣也有, 應該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619747
阿楨
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 2019/04/03 戴
根據德國官方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短短兩年內,有資格接受照護福利的人數驟升了19%,2017年底更首次衝破340萬人。同時,雖然各地的養老院及其他照護機構努力徵招護理人員,但人數往往不足以應付各地需求。
家庭照護的沉重負擔
傳統而言,照護年長者以及身心障礙者被認為是大家庭共同負擔的責任。工業革命之前,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民的長子會繼承農場和所有的牲畜,其配偶或未婚姐妹則負責照顧年老的父母。不過,因為以往人類的壽命並不長(1950年代,德國男性平均壽命仍僅有65歲),但如今,德國新生兒平均壽命預估,女性可長達83歲,男性則為78歲。
一直以來,在家裡接受照護是大部分德國人的心願,2017年,高達76%的照護需求者(即259萬人)選擇在家裡接受照顧,其中176.5萬人完全依賴親戚的照顧,而大部分的照護者依然是女性:平均61歲、已婚的母親,不從事正職工作,照護期平均長達三年多;50%的照護者照顧自己的父母,13%照顧配偶的父母,而1/3的女性照護者照顧其配偶。
入不敷出的社會照護保險
80年代開始,因為平均壽命提升以及照顧期延長,不得不依賴社會保險補貼來維持基本生活。1995年起,德國開始全面實施「社會照護保險」,成為如健保、勞保、養老保險等社會福利的強制性國家制度。
1995年,護保費原訂為收入的1%,雇主和員工各負擔一半。如今,費用已經漲至3.05%,2015年開始,無子女者還須多繳0.25%附加費。
然而2017和2018年,德國的照護保險連續兩年入不敷出,虧損分別為24.2億歐元(約847億台幣)和35億歐元。近年來要求國家「用稅金補貼照護保險」的聲浪不斷。
除了社會高齡化之外,主要原因還有2016至2017年間的照護改革。當時《加強照護法》(PSG)I、II、III不僅放寬相關標準,還將認知技能納入失能評估的考量,讓更多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有申請照護保險補助的資格,進而擴大了受益範圍,也增加了支出負擔。
養老院與照護機構的品質問題
光是醫療方面的照護,德國已有高達60%的養老院被驗出有問題,1/3照護機構在餵食、確保照護需求者補充足夠水分方面有所疏失。
這些長照醜聞背後發生的原因,往往都與照護專業人才短缺所導致的工作過勞,以及無法周全對待每一位失能者有關。再者,過勞的照護人員因為身、心理壓力過大,經常選擇提早退休或轉行,導致留下來的同事工作負擔更重。
阿楨
餘鵬鯤:中國盾構——如何從弱國到世界第一 2019-03-28 觀察者網
2019-2-23,中鐵裝備集團兩台土壓平衡盾構機成功通過現場驗收,正式交付日本西松建設公司,兩台設備將用於新加坡地鐵6號環線C882項目。去年僅中鐵裝備一家的盾構設備年產能就已達到280台以上,累計出廠盾構780餘台,先後出口新加坡、黎巴嫩、阿聯酋、義大利、卡塔爾等18個國家和地區。如今,國產隧道掘進設備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到90%以上,並在全球市場上佔據2/3以上。誰能想到,就在十多年前偌大一個中國,居然沒有一台現代化的複合式盾構機。
回應
“世界第一”強迫症晚期,只要哪個領域沒有世界第一,黨和政府的領導、民族自信心和行業顏面,就都受到了強烈挑戰!
阿楨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高科技戰爭,20世紀90年代,日本出了一本書《日本可以說不》,聲稱美國先進導彈中的各類核心晶片,多數必須依賴日本,這引起了美國朝野普遍恐慌和高度重視,刺激美國進一步推行系統的支援半導體產業的政策。
我們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中作用,並不是否定企業在創新體系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在開發性研究以及在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實現中扮演了主體角色。
美國的一份報告寫道:企業(私營部門)的重點在於研究與開發中的開發,事實上也本應如此。私營部門擅長採用成熟技術或接近成熟技術並將其轉換為具有商業利益的產品。而其在可實現長期回報的‘種子’研究方面並不擅長,直接原因在於週期太長,投入太高,不確定性太大。”所以,企業與政府需要在創新鏈路上不同環節進行有效分工,共同推動創新浪潮。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美國政府出臺了基於技術成熟度的創新管理模式。
中國芯無法發展成為主流,最關鍵的就是商業化沒有完成。我們已有幾家主要的晶片研發單位元,技術成熟度大約是4到5級,但是缺乏企業將技術進行商業化。
龍芯在部分國家重大裝備中的應用,實際上已經打了成千上萬個補丁,越來越好用。實際上,微軟不也是在用戶應用的過程中發現諸多問題、不斷打補丁才逐步成熟的嗎?如果我們從那時起就堅決上龍芯,基於龍芯開發軟體,投入應用,開始時用戶體驗度可能不好,但是慢慢通過打補丁和不斷升級,我相信現在也會一樣好用。關鍵是要先用起來。
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有的高科技企業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也佔領了相當的市場份額,但由於在核心裝備和元器件上長期習慣於依賴國外進口,關鍵領域被人卡住脖子、甚至失去經營主權,沒有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有的高科技企業在賣產品的時候要求國家與用戶支援民族產業,當需要它去支援國產自主技術時,就高喊市場決定、遵循國際通行規則,這顯然說不過去。
下一步,我們一定要利用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發揮本國市場定義產品和標準的權力,通過政府採購“首台套”政策、強制性標準的工具,以及產業供應鏈安全評估制度,擴大國產技術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即使剛開始性能低一點,也要把自己的產品用起來,在應用中逐步完善。
回應
不雙標,不美國。
那個叫張維迎的過來,打臉不?
持張維迎之類的想法的太多了。
阿楨
比如曼哈頓計畫,共動員15萬人,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阿波羅計畫”參與單位包括上百個研究機構、120所大學、2萬多家企業,共計30萬人,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尤其是半導體製造技術戰略聯盟(SEMATECH),是美國政府整合資源、推進產業技術進步的一個典型案例。它與晶片科技直接相關,這主要是國際半導體產業競爭的需要。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勢頭兇猛,在國際半導體貿易中一度超過美國。但為什麼後來日本放棄和美國在積體電路領域的競爭呢?這和美國政府的打壓、特別是和美國SEMATECH的成立有相當大的關係。
這一聯盟是1987年由美國政府主導成立的,政府每年為其提供10億美元預算補貼,把全美14家頂尖的半導體製造業企業組成一個戰略聯盟。聯盟規定,成員僅限於美國本土的公司,外國企業及其在美子公司不得加入,像日立當時在美國的一個子公司曾申請加入,也被拒絕。聯盟內部有400多名科學家和研發人員,實現技術共用、成果共用。這一聯盟後來發展到負責管理國內積體電路產業全行業的解決方案,形成一個龐大的“巨無霸”。
2016年,為了應對工業4.0的發展趨勢,美國政府又創立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NNMI),它把全美7個重要的研究機構聯合起來,這些研究機構原來分別致力於包括3D列印、先進光子學、先進複合材料、混合電子在內的先進製造技術領域。
最新的例子是美國量子資訊國家戰”。聯邦政府認為,量子資訊科學是即將發生新一代技術變革的領域。為此,建議建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量子資訊科學分會,以統一協同這一領域的科研方向與資源整合,促進形成由政府、學界和企業組成的美國量子財團,同時宣佈美國能源部在年度內努力把該領域28個研究所和9個研究室結合在一起,並發放2.2億美元以資助85個研究項目。
四、直接或資助進行種子研究
美國人認為,政府是產生並資助基礎科學的唯一行為主體。因為私營企業要講商業回報,第一它沒有足夠的實力,第二沒有足夠的戰略耐心,基礎研究見不到回報,重大的突破性創新所包含的失敗風險,企業也無力承擔。只有通過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防部和能源部以及其他部門和機構,聯邦政府會進行或資助進行基礎和競爭前研發,並承擔私營部門不願意接受的初始風險”,基礎和競爭前研發也就是從0到1、把錢變為知識的科研活動。
阿楨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鼓勵企業創新活動的幾項政策。
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BIR)規定:研究和開發的年度經費超過1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部門(包括國防部),每年必須拿出不少於0.2%的研究和開發經費支援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目前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於3.2%。
小企業技術轉移計畫(STTR)則規定:研究和開發的年度經費超過1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部門(包括國防部),每年再拿出不少於0.15%的研究和開發經費資助產學研合作,尤其是技術轉化。目前國防部已將這一比例提升到不少於0.45%。
而且這兩個計畫都規定:政府支援研發的物件,其公司法人必須是美國國籍,公司必須設在美國本土,員工中至少51%是美國公民。所以它對於企業本土化的要求是很高的。
另外,政府制定實施對企業研發開支的稅收抵免計畫。
1981年的《經濟復興法案》首次明確了企業研發支出可以稅收抵免。後來出臺的美國競爭力計畫(ACI)規定:對增加研究預算的公司實施永久性減稅。2007年減稅規模為46億美元,10年來累計減稅規模為860億美元。另外,美國政府通過國防採辦對研發協定企業的補貼規模也很龐大,像對波音公司研發的支持就非常典型,世人皆知。美國國防部和波音之間的合同,60%是可以不經過公開程式的。
值得一提的是拜杜法案。這部法案是美國1980年通過的惟一由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議員共同發起的一個提案。主要是對聯邦政府尤其是國防部門享有智慧財產權的研發成果轉化收益的分配進行重新設計。
國家投資研發所形成的成果,本屬於公共產品性質,原來的規定是,國家出資的成果屬於國家所有,轉讓收益也歸國家。後來政府發現,研發部門越來越不願意承擔這些國家專案,研發成果轉化的比例也很低。所以“拜杜法案”把原來的“誰出資誰擁有”,改成“誰研發誰擁有”、“誰轉化誰受益”,國家只保留優先獲得許可的權利。美國政府通過利益的合理分配和激勵機制,來加快成果轉化速度和提高創新效率。
三、整合創新資源
有人爭辯說,美國的計畫跟中國的計畫不一樣,美國的計畫是引導性的,不帶有強制性,且國家不直接插手。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在美國的科技創新計畫中,政府部門不僅出面組織實施,而且財政投入也是真金白銀。
阿楨
國防大學經濟學教授盧周來:抨擊中國製造2025,自己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2019-03-25 中信基金會
2017年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發表了一篇《保持美國創新優勢的戰略框架》報告,華盛頓的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表了一篇《理解美國的創新體系》報告,以及美國學者大衛•F•諾布林所著《生產力:工業自動化的社會史》等,上述文獻從不同方面闡釋了美國創新體系中政府發揮的作用。
一、以計畫、規劃和戰略來確定創新的方向
美國歷史上很多重大的技術突破,都是由政府的科技計畫引領的。著名案例如:
1942年曼哈頓計畫;
1957年阿波羅計畫;
1983年星球大戰計畫;
1993年先進技術計畫(ATP)、“國家資訊基礎設施計畫”(NII,要求在全美建成通達全國各地的資訊公路,一個由通信網、電腦、資訊資源、使用者資訊設備與人構成的互聯互通的泛在網路);
2006年美國國家競爭力計畫;
2009年國家寬頻計畫;
2011年的國家納米計畫(NNI),這一計畫到2017年總投資超過240億美元,2018年又追加預算12億美元;
2016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發佈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戰略計畫;
2018年9月,NSTC發佈美國國家量子資訊科學戰略計畫;
等等。
從2009年開始,白宮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每年都發佈《美國創新戰略》年度報告。在報告中,列出一批政府鼓勵優先發展的產業(表1)。
有人說美國沒有產業政策,事實並不是這樣。2018年10月,美國發佈了《先進製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列出了美國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開發和轉化新的製造技術;教育、培訓和集聚製造業勞動力;擴展國內製造供應鏈的能力”,還列出了未來發展的五個技術重點領域:未來智慧製造系統,先進材料和加工技術,先進生物與醫藥技術,領先集成電器設計與製造以及糧食與農業製造業。其性質和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是一樣的。
二、創造並且維護激勵創新的環境
首先是專利保護體系。
美國還出臺了很多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
20世紀中葉,為應對前蘇聯和日本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挑戰,美國先後通過了史蒂文生-魏德勒法案、拜杜法案、國家技術轉讓法和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案;開拓了一批專案以促進創新,包括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SBIR),小企業投資公司計畫(SBIC),以及合作研究與開發協議(CRADA)等;實施了政府強制採購研發稅收抵免,並降低資本收益和企業稅率;設立了鮑德里奇品質獎和國家技術獎章等等。這些政策激勵與扶持方式並不比中國少。
阿楨
從製造業角度來講十年後全球只有兩國 中國和外國 2019-03-21 環球時報
2019年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分析國際變化形勢。他認為過去500年西方橫霸天下,但是東西方力量對比正發生根本變化。據他的推算,十年後中國的名義GDP將是美國的130%,中國的製造業GDP將是美國的300%,製造業是工業文明時代國家力量的基礎,美國曾經整趴下五個老二國家——英德蘇日和歐盟,這五個最輝煌的時候,製造業總量都不及美國,而中國在2010年已經超過美國,2016年等於美日之和,2018年更是等於美日德之和並且在不斷拉大。去年中國製造業的增長率為6.9%,而美德日加起來只有0.4%。
回應
中國製造業主要問題就是大而不強。而要想讓他變強,就必須邁入高端製造業,比如說大飛機,高端晶片,高端發動機,高端汽車製造,精密機床,新材料以及軟體發展。另外很多基礎科學研究,要想達到西方水準,絕非一日之功。想要在十年當中追上這些,有極大難度。
不可能所有高端技術都可以製造,關鍵是我們要掌握一部分關鍵節點技術,也可以對外國卡脖子的技術,這樣才能與外國那些高端技術形成互相制約。要想所有高端技術都掌握製造技術,很難也不現實。以現在發展,十年之後,完成可以達到製造業只有中國與外國的水準。
相關新聞資料
環球時報2019-03-21中國大國重器盾構機在海外突然火爆 引外國人刷屏(圖) 十年前全部依賴進口上億元一台,現在,不光國內90%已完全國產化,還在全球市場上佔據2/3。
特朗普2019-03-21 我們的機場很嚇人像第三世界的,看看人家中國的機場,我們的錢都花在飛機上了。(回應:美國的錢都用在發動戰爭、製造事端給別國找麻煩上去了)
阿楨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彈性」才是「競爭力」的真實定義,它往往體現在要求勞工╱雇員要能「吃苦耐勞」、「勇於接受挑戰」、「樂於溝通」、「有心學習」之類內容模糊不確定的人品修辭上,傳達的福音只有一個:「請隨時準備好配合我們現在已有的、以及現在還沒想到的各種撙節策略」。根據倫敦政經學院著名社會學家桑內特(Richard Sennett)的見解,新型資本主義(即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文化就體現為宣揚彈性的工作倫理。
此一工作倫理所必然伴隨著的超時工作,經常讓德國的迷你工作者們在身體、家庭與社會成本透支的心力交瘁下,根本無法再兼另一份工作,因而繼續深陷依賴既有工作、無力抗爭又無法擺脫當共犯的陷阱。
全球化資本主義下的工作倫理,本質上是製造貧窮的工作倫理。
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所有簡潔的答案,例如工資規範、工時規範、保險規範、就業規範等,都不得不在一條曲折的道路上被實踐。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德國實施基本工資法時崎嶇又陰暗的一面;事實上,它總的來說還是成功的,並且也為勞動市場帶來不少良好效應。在實施滿週年的現在,推動陣營中的社民黨、綠黨與工聯會都提前宣佈了該法的勝利:
新法實施之初,德東地區的平均薪資即成長了9.3%;到了第二季,全國迷你工作者的薪資成長了5%;至第三季,全國領取社會救濟的勞工減少了10.4%。這些數據都遠優於以往數年,並且,薪資水準還持續看漲......
儘管這只是帳面統計,而至今仍經常看到有媒體揭發黑工與非法剝削的新聞;並且儘管就在不久前的聖誕節前夕,德國資方聯合會(BDA)嚴拒了工聯會繼續調漲時薪的提議,BDA會長表示:即使調升到時薪9歐元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有目共睹的是,最受爭議的迷你工作減少了約20萬個職缺。支持基本工資法的聲音認為,這是因為引入最低工資規範後,這些迷你工作都因加薪而突破月薪450歐元的上限,被升級成附帶社會保險的兼職工作了......
管仍有批評的聲音將之解釋為,那是由於強制登錄的行政成本讓雇主無法負擔,因而取消了這些職缺。由於引入基本工資法,2015年就業人數大幅增加了(70萬人)、消費力提升的速度來到歷史新高(薪資增加2.5%、通膨率則降到了0.1%)、世界美好了、可以喝啤酒看足球了......儘管在景氣復甦的同時,德國貧富差距也已來到了30年來的歷史新高,並仍持續擴大中。
阿楨
基本工資法的引入,並沒有觸碰任何深層結構改造的問題,其效應也因此註定要被資本的邏輯所收納與理解,格式化為投資獲利之計算裡的新增變項:「額外的人事成本」(除了薪資一項外,還包含強制登錄與申報的行政成本),並且在經過精算後往往仍能被準確地規避、轉嫁或外部化。我們看到,為雇主提供針對基本工資之策略的法律顧問、風險顧問服務,在德國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連該法上路的本身都帶來了新商機!),違法或遊走法律邊緣之手段的考量,被翻譯成專業又客觀中立的風險管理語言。註6所有這些都只證實了一件事——資本始終與我們同在。
當「上有政策」,如果人們能輕易預料到,並且規劃出「下有對策」的各種可能性,那麼就表示,這個社會實質上沒有因那項政策而改變多少。這也是基本工資法上路後,大規模的剝削依然繞個彎繼續發生的理由。
不只如此,恐怕人們還必須擔憂,基本工資法反而造成部分勞工更加弱勢的可能性。
反對基本工資法的意見領袖,基民盟的國會議員Carsten Linnemann批評該法造出一隻「官僚科層怪獸」,因為它為資方帶來可怕的行政成本;或許在另一個意義上,它對勞方而言,恐怕也同樣是一隻官僚科層怪獸——一隻原先該由公民團體來運作的行動力量被體制化、規格化後所出現的怪獸。它所掠奪的,是讓孤立的勞工們(尤其是派遣工與迷你工作者)在將來彼此連結並展現力量的可能性。
雇主規避人事成本的各式手段,讓勞工無力舉證之餘,還在帳面上獲得了法律的背書,並且被政治勢力視為政績,這是令許多勞工實際上比基本工資法實施前更感無力的理由。孤立無助的勞工,唯一的選擇只有繼續保持孤立、成為剝削結構中的共犯——為了保住工作而妥協、維持和諧,才是個人避免麻煩、能付出最少心力成本維持生計的明智方案。學者的研究指出,在面對稽查時,勞工經常幫雇主圓謊:「我們沒有工作太久,因為我們中午休息了四小時」、「我不是工作,我只是在幫忙」、「老闆去買菜,我只是幫他看個店」......等等。
透過此一共犯的陷阱,資本的運作正在形塑它所需要之勞工的新面貌(人們稱之為「就業市場的趨勢」):為了承受資方外部化的成本,例如人事、保險、行政......等成本,勞工必須自我規訓為在身體、家庭與社會關係方面都具有高度彈性的勞力供應者;
阿楨
要不要就一起走體制外
重度勞力需求的低薪工作,例如農場、工地、屠宰場,原本就是東南歐勞力被人蛇集團誘入德國打黑工的重點領域。基本工資法生效的這一年,正好也是難民潮大量湧入德國的一年,對資方而言,這無異於天上掉下來的一座廉價勞力寶山。難民的德語能力與社會資源都處於絕對弱勢,因而在工作上更容易遭受非法待遇。雇主也往往以難民需要額外的職訓為由,擅自將難民工作定義為「試用╱實習」並拒發薪資。最近,在基本工資法上路一年的檢討聲中,資方團體提議難民勞工的實習期間應被列為例外,不該適用時薪8.5歐元的標準,此建議獲得執政黨基民盟(CDU / CSU)的支持,正在與以社民黨、綠黨、左翼黨為主的反對立場進行辯論中。
人們或許會認為,上述案例中的勞工們也要為其處境負一定的責任: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培養自己的「競爭力」,以致於只能從事待遇苛刻的工作。然而,且讓我們把焦點放在被剝削得最嚴重的迷你工作者上:根據德國工會聯合會(DGB)的近期調查,以及《時代週報》的報導,完全只能依靠迷你工作來維持生計的工作者中,有220萬人從專科學校畢業、近28萬人擁有大學以上學歷;換言之,51%的迷你工作者都擁有德國優質之「適性教育」的高等認證——看來它不只強調讓德國孩子「輸在起跑點」,有時還會讓他們長大後繼續輸在鐘點費上。
批著資本皮的基本工資法
且讓我們放下「競爭力」、「原力」這類科幻修辭,也放下「無良」、「自私」、「慣老闆」之類用來譴責資方的道德詞彙,從以下角度去理解引入基本工資法作為體制內改革的限制:
相較於數十年前西、北歐各國設定基本工資的背景,德國今年引入的基本工資法,幾乎已經可以被視為完全不同的概念。其立意雖然秉持社會主義的精神,追求更公平的經濟分配與更符合社會正義的勞工待遇,但實際運作起來卻弔詭地更像是資本主義的策略。
基本工資的概念往往必須用資本主義的邏輯和語言來自我證成:
「藉著」追求經濟公平與社會正義,將會提高國民所得而增加消費力、帶動經濟成長、讓本地產業更有競爭力、擴大就業機會......等。
阿楨
然而,亡羊補牢畢竟無法迴避任何體制內改革的格局都會遭遇的瓶頸。
該法案上路後,資方人事成本平均將劇增20~30%,「天性嚴謹、踏實、勤奮」而富創新力的德國資方們必然極力規避或外化額外增加的人事支出。一月初就傳出,紐倫堡有家大型影城準備對員工發放餐飲兌換券以替代應調漲的工資,在一則以「爆米花當薪水」為標題的報導裡,該影城澄清,那只是考慮中的方案而已。隨後幾個月,透過媒體的追蹤,乃揭露了各種遠比爆米花更精巧的資方對策,以及勞工委屈妥協的實情註4:
責任制,解決一切
從事旅館清潔的迷你工作者K女士,被交付超量的工作,每天須在6小時內打掃完多至9間的客房,其中最大的豪華客房將近70坪。為了趕工,她甚至無暇做好基本的身體防護。而超時工作的部分,也當然不會被如實登錄——帳面上的時薪9.55歐元,超出法定基本工資1塊有餘,但實際平均下來只有6.5歐元。
一個薪水,各自表述
迷你工作者P女士擔任超市店員,基本工資法上路前後的薪水雖然不變,約每月408歐元,但意義大不相同:原先每月工作52小時,時薪7.8塊;現在合約上議定的工時則被刪減到48小時,時薪正好8.5塊——已符合最低工資標準。此外,不變的還有平均每月超時工作的40個鐘點,依然無法被登錄。
請大家共體時艱
餐廳服務員工作時喝的茶水不再是免費提供、動物飼育員的輪休日被排到公定假日上、麵包師的額外補貼款被刪除......等。
雇主可以合法不為工作中的待機時間支付工資,因而待機時間也不受基本工資法的規範。計程車司機等待客人、貨運駕駛在高速公路上塞車、甚至在倉儲區排隊等候別車裝卸貨等情況,都被某些雇主擴大定義為待機時間,以平衡基本工資法上路後所增加的人事支出。
秒領秒退
一向因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普遍超時而飽受社會批評的屠宰業,在依新法加薪的同時,另要求員工支付刀具清理費、防護手套費與其清潔費......等。怎麼領到的,就怎麼退回去。
阿楨
讀者或許會疑惑:
一個長期被視為社會國(Sozialstaat)模範的國家,為何遲至去年才推行全國適用的最低工資標準?
答案是:正是由於過去德國工會組織的強大,在各職業工會自主的情況下,始終能在薪資協商上與資方抗衡,因而不需要、也不願意將協商的主導權交給國家代理、訂出一套死板的法定標準。
直到2003年由社民黨(SPD)與綠黨(Bündnis 90 / Die Grünen)執政聯盟推出的「議題2010」(Agenda 2010)改革,讓原本就已在新自由主義潮流下,逐漸偏往資方之勞資抗衡的局勢發生驟變。此一改革可被理解為一個社福負擔沈重、且面臨人口老化之社會國的經濟運作,在遭遇全球化衝擊下,為了避免系統崩潰的轉型。
改革的大方向為社會福利支出的縮減、勞動市場的彈性化、以及相應的教育與家庭政策調整。此一轉型為社會國的體制帶來了在全球資本叢林中繼續存活的本錢,透過鬆動防解雇機制、刪減雇主對勞工之社會保險負擔而降低工資成本、引入派遣制與大量「迷你工作」註2等方式,使其能在歐盟區以高品質的基礎建設與社會服務,搭配相對低廉的勞力成本,進行惡性競爭,維持經濟龍頭的地位。註3
這正是近年來德國產業在台灣人的視野中始終被呈現為穩健之模範生的來龍去脈,儘管它總是被簡化翻譯成人品神話:「德國人天性嚴謹、踏實、勤奮」、或是教育神話:「德國人重視適性教育、不求名次」。
勞動市場彈性化的同義詞,即是勞工的孤立化,並與工會組織脫節;各工會的會員數平均減少三成,原本生猛的工會也逐漸失去與資方談判的實力,市場轉為資方市場。勞資失衡的效應具現化了全球化資本主義發展的典型悖反: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增加的幸福承諾,弔詭地兌現為貧富差距的加劇與中產階級的窮忙。
基本工資法對工會而言,是迫於情勢不得不犧牲自主、轉而求助於國家官僚體系的結果;而對於推動此法案的政治勢力(社民黨、綠黨、左翼黨)而言,則是重整旗鼓的歷史性嘗試:在業已無力阻擋經濟去管制化(Deregulierung)之浪潮的局勢下,國家權力是否還有餘地介入經濟分配、社會國是否能避免泡沫化為財團代理者的命運。
阿楨
面對不振的國內需求,德國企業必須找尋更多國外的市場,才能夠彌補國內需求減少的缺口;對其他國家而論,這表示能夠賣到德國的服務與商品也因此衰退,而德國出口商品也因為國內單位勞動力成本下降而強化了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德國貿易經常帳從1991-2001年之間都呈現赤字,其後一飛沖天,到2015年達到歷史高點GDP的8.9%,2018年也有7.4%之譜。
即便「歐盟執委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呼籲德國擴大內需市場,並通過調薪的方式平衡貿易順差,但是德國聯邦政府常將問題推說是企業與市場等私部門的事。法國經濟學者勒莫涅(Mathild Le Moigne)與海古特(Xavier Ragot)推估,德國政府此種「重商主義」的態度及工資政策,直接使法國失業率至少提升2%。此外,一但法國與義大利等其他歐盟經濟大國仿效,歐元區難保不會發生通貨緊縮的問題。
回歸組合主義下的勞資合作
然而,亦有部分論者反對將德國強勢的經濟成長歸因於工資抑制,這主要有以下幾個論點:其一、德國貨品質優良讓人信賴。德國超過70%的出口商品來自於中小企業,而這些商品本身未必來自於卓越的創新,而是其產品與服務信實可靠所致。
其二、經濟學者史多姆(Servaas Storm)與納茲提派德(C.W.M. Naastepad)認為,德國的產業協調以及科技帶動的產業模式,才是德國經濟增長的原因。產業協調意味德國的製造業並沒有擁抱「德國模式2.0」,而是繼續沿用「德國模式1.0」中工會與資本家雙方緊密的合作關係。
舉例來說,IG Metall於2018年初發動的罷工訴求加薪、更多的休息與家庭照護時間,但上次IG Metall的大罷工卻要追溯到上個世紀的1995年。換句話說,德國的暢旺的製造業引擎主要建基於組合主義模式,相較於新自由主義體制吹捧的彈性化勞資體制,組合主義模式能夠透過穩定雇用勞資之間的社會信任,使得資方也更願意投資於產業升級,而擁有一技之長的勞工也更願意專精於技術,提供優質勞動力。
爆米花當薪水:德國基本工資改革與倦怠的體制 2016/01/05 黃哲翰
德國基本工資法從2015年1月1日開始生效,至今剛好屆滿一週年。法定最低工資為時薪8.5歐元(約台幣310元);以兩年為緩衝期,企業雇主必須逐年依比例調升工資至符合此標準。
阿楨
為解決德國失業問題,德國最大工會「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的主席茨維克爾(Klaus Zwickel),曾於1995年表示,工會願同意停滯調漲實質工資——即工資調升的幅度僅反映通貨膨脹的水準,而不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比率,相應調整加薪幅度——以換取德國企業雇用更多的勞工;2000年,在社民黨籍的聯邦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任內,金屬工業工會與資方團體就工資上漲問題達成共識,勞方停止加薪以換取更多雇用的提議,獲得資方團體的接納。
這對德國產業——尤其是外銷導向的製造業——而言簡直是超級利多。在技術相關的生產力持續發展下,資方利潤空間必然上升;在1999年德國馬克被歐元取代,柏林形同無法透過操縱匯率、創造有利出口的條件下,維持國內相對於其他國家較低勞動力成本,形同德國內部的貨幣貶值,甚至要比貨幣貶值還更為有效。
薪資凍漲,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匯率下跌都會使得製造業的單位勞動力成本下降,這也是德國製造業強勢國際競爭力的來源。1999-2008年之間,德國製造業單位勞動力成本下降9%。這造成何種影響?對德國而言,自2000年後德國GDP佔國內需求的比率不斷提高(見圖一),這個趨勢一直到2007年才放緩,國內需求不振的狀況甚為明顯。其主要的原因,極可能就是受到國內薪資凍漲的影響,或者,德國製造業產業東移造成的效應。
通過產業東移擴大生產
近廿年來德國產業東擴的歷史主要分成兩個時期:1989年後與2004年後。前者正值「蘇東波」轉軌到資本主義之際,德企大肆地通過廉價收購在東歐攻城掠地;第二次則是在2004年歐盟東擴期間,隨著東歐國家降低關稅與投資限制,加上當地較為寬鬆的法規以及相對於德國廉價的勞動力,德企將製程末端改設在東歐國家,雖然每個國家都不大,但是加總在一起,也構成了一塊不小的市場。
《紐約時報》於2007年就曾經報導,在德國雇用一個勞工的工資,在東歐可以雇用五個人。這產生了三個區域效應:其一、有效降低了東歐國家的失業率;其二、過去德國製造業外包生產的對象在南歐國家,這直接影響了西班牙與葡萄牙的製造業及其就業狀況;其三,德國失業率自2006年後從10%開始降低,之後持續下跌,到去年僅有3.3%。註1德國在產業外移,尤其是製造業外移的情況下,依舊維持強大的製造業就業人口,「外廠」生產越多,越能夠鞏固德國本地生產商品的出口,進而鞏固了本地的就業。
阿楨
拆解德國競爭力 2019/03/20 倪世傑
一般民眾對德國這個製造業強國的基本定見,並衍伸出一個具有科技決定論況味的論證:只要工業強大,國家財政就不會差,社會福利制度就能夠確保,民眾生活也自然就會好了。然而,德國經驗——或者說「德國模式」——除了所謂的「科技領先」以外,又有哪些因素造就「德式競爭力」?德國製造業奇蹟又面對什麼樣的瓶頸?
「德國模式」通常被視為有別於「自由放任市場經濟」(國家角色在經濟領域極小化)之外的另一條路——一種以規範市場力量為核心觀念的「社會市場經濟」,國家、資本家團體與工會之間處於合作的關係。
具有家族經營性質的中小企業是德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中小企業與大學、區域銀行緊密合作,共同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產業勞工普遍加入工會,通過集體談判下的團體協約保障勞動條件;其他基本的特徵還包括:資本集中化、主要企業之間交叉持股、具有「遠見」不追求短期利益的金融機構,以及一個具有父權特徵的俾斯麥式社會福利國家。
以上是吾人所熟悉,上個世紀德國的制度安排,姑且稱之為「德國模式1.0」;到了21世紀之後,「德國模式2.0」開始展露頭角。一言以敝之,德國在新世紀擺脫了組合主義,開始轉而投向盎格魯薩克遜式,也就是由市場主導的經濟模式。
其主要論據有二:德國的社會福利國家制度,於2002-05年間推動的哈茨第一到第四號法案(Hartz I-IV)中削弱了。這套於社民黨執政期間推動的法案,旨在使勞動力市場更彈性化,包括延長退休與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收縮失業保險金領取的時間,用低稅率與社會保險費用形塑非典勞動力市場等等;同時,給予證券市場更多的活動空間,資本市場力量較過去強大許多。
然而,光從這些模式的爭論,其實比較難具體地認識德國經濟發展的軌跡,以及有哪些具體的政策促成今天德國成為製造業大國的國際地位。這個問題直到今天都還是處於爭辯中,以下茲從工資抑制、產業東進、組合主義三個角度,理解德國工業成功的關鍵,並以科技創新以及政府公共投資雙雙趨緩,探討德國風光的產業背後,優勢漸去的深層原因。
德國超級生產力的來源:抑制工資政策奏效
在十餘年前,德國還因為聯邦德國(FDR)「吞併」民主德國(GDR)(即俗稱的兩德統一)以及「德國模式1.0」的疲態,經濟陷於停滯發展以及失業率飆高(即便仍低於歐盟水準)的狀態;當時的德國失業率大約在12%上下,與今天約3%的水準相差頗大。
阿楨
日本食品衛生頻曝丑聞引眾怒
近來,日媒接連曝光數起食品衛生醜聞。先是餐飲連鎖店“大戶屋”店員在網上發佈裸體玩弄客人食物的“不雅”視頻;而後,又是日本著名回轉壽司連鎖店“庫拉壽司”被爆用垃圾桶裡的魚做壽司,引發眾怒;還有把吸管直接放到飲料機裡喝;做菜時大聲唱歌,口水四濺,這都是發生在日本大型連鎖餐廳廚房裡的真實場景。此外,日本著名大型連鎖便利店7-11也被曝出“員工舔商品”“拿食物擦地又重新炸給顧客吃”等亂象。就在上個月,一段7-11的店員從關東煮的鍋裡取出食物讓另外一個店員吃,然後另外一個店員把關東煮又吐回鍋裡的視頻,迅速在網上擴散。相關涉事企業都表示,已經進行了嚴肅處理,發佈視頻的相關職員均已被處分或解雇。
相關新聞
日便利店加盟業者難撐24小時營業
超商不再24 小時營業,特定商圈門市假日打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K_zLcH1u0
阿楨
其次,地方和中央財政都面臨巨大壓力。與經濟高速增長期不同,現在日本經濟已陷入低增長或零增長,從中央到地方普遍“錢緊”。日本的絕大部分基礎設施主要由地方負責維持管理,但日本地方政府中有70%以上已陷入“慢性財政困難”,約有60%的地方政府認為以現在的預算規模無法進行修繕。
第三,人員和技術方面也面臨重重困難。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加重,日本的人口正在減少,其中大都市圈以外的地方更為嚴重。許多地方政府土木建設部門的職員寥寥、技術能力不足,連檢查的品質都難以保證,所以普遍感到無力招架。
為解決這一困境,安倍內閣不得不決定實施“三年緊急對策”,到2020年度投入3萬億日元以改造和充實基礎設施。從世界範圍來看,社會基礎設施的老化問題並非日本所獨有。美國於上世紀30年代實行羅斯福新政大興土木,進入80年代後基礎設施老化嚴重,給美國經濟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甚至出現了“荒廢的美國”之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與日本相比,工程量更大、更集中。另一方面,在一些工程的品質和保養維修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若干年後,我國的許多基礎設施所面臨的保養維修問題可能比日本更突出。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勢可能減緩。為此,我們應該密切關注日本解決基礎設施老化問題的經驗和教訓,早日就此問題做好相關籌畫和安排。(作者是旅日華人學者)
阿楨
馬成三:日本基礎設施老化危機的啟示 2019-03-11 環球時報
“3•11東日本大地震”不知不覺已經過去8年,在那次大地震後日本喊出了“復興和重建”。在此之後,結合著安倍政府打出2020年東京奧運經濟牌,持續提升建材、土木等市場需求,給予了日本建築業更多刺激和拓展復活空間。統計顯示,日本不少知名建築企業收益均創紀錄,奧運場地建設、首都市中心開發、大型公共投資等都呈現活躍狀態。但是形勢大好的背後,卻掩蓋不了一個巨大問題困擾著日本,這就是社會基礎設施的老化危機。
東京首次舉辦奧運會是1964年,當時日本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東京周邊以及其他相關地區借奧運會的“東風”,建成了包括東京到大阪新幹線在內的許多大型社會基礎設施。其實,不僅限於東京奧運會前後,在長達近3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整個日本列島幾乎到處都大興土木,集中建設了大量的公路、橋樑、隧道以及上下水道等設施。這些設施使用年限多為50年,因此當年建設的許多設施如今已經或者即將迎來使用時限。
在這一背景下,近年來新幹線車站、橋樑、隧道等基建設施事故頻出,已經成為日本社會一大安全隱患。有統計顯示,日本全國70萬座左右橋樑中,有2000座以上已是通行禁止狀態,近2400座因安全隱患實施交通管制,急需修繕的問題橋樑則占總數的3至4成。
雖然日本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土交通省專門成立“社會資本老朽化對策會議”,制訂了“基礎設施長壽化計畫”,但要進行維修管理難度並不小。
首先,當前的日本經濟重金融輕實體,公共設施建設日漸被遺忘。根據日本方面的調查,到2033年日本幾十萬座公路橋、隧道、水閘迎來“50大壽”的比例都在60%上下。現在的技術為前提,到2033年度的維持管理和更新費用將達4.6萬億至5.5萬億日元。這還不包括用地費、補償費和災害修復費。很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都沒編列這部分資金。
阿楨
以德法為首的歐盟國家開始思考在現行國際政經金融體系外另立門戶,當然與川普上任以後任意行事、踐踏國際規則有關,但也有更深層的結構因素。
首先,儘管英國即將脫歐,但歐盟現今總體經貿實力足與美國匹敵,因此已不再事事以美國馬首是瞻。尤其,經歷2008年以來的一連串危機,歐洲人普遍對美國引領全球的財經貨幣政策產生質疑,認為美國是禍首,歐盟卻承受苦果。因此在2013-2017年美歐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時,歐洲各地都爆發不同規模的反美示威。
其次,基於二戰慘痛教訓和歐盟本身多國整合的屬性,歐盟極度強調多邊協商、堅守國際法律、尊重現存制度,並對戰爭和軍事行動抱持極為謹慎的態度,與美國迥異。因此,針對現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的缺陷,歐盟主張體制內改革,反對美國逕以雙邊談判、甚至單方面政策遂行目的。
最後,面對大陸的崛起,美歐態度也相左。
歐盟樂見美國施壓大陸遵守國際法和各項承諾,但是,就地緣政治而言,大陸對歐洲不具任何直接的威脅;就全球競爭而言,大陸也沒有在軍事和外交結盟上,全面挑戰西方霸權。尤其,大陸的崛起代表一個單一大市場的形成,對歐洲企業和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因此當美國決定全面抵制華為、甚至封鎖對大陸科技交流的時候,歐洲國家和企業的態度是猶豫而裹足不前。
目前歐洲建置不受美國掌控系統的努力才剛剛開始。如果接下來,川普2020年連任成功,美國持續罔顧國際規則和盟邦立場而獨斷作為;歐盟能克服英國脫歐危機,完成進一步整合;大陸對內改革,對外遵行國際規範,那麼美歐分裂可能加劇,國際政經金融體系亦可能走向分裂和多元發展的不歸路。
阿楨
梅克爾砲轟川普 歐美裂隙加大 2019-03-05 經濟日報社論
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在慕尼克舉行的美歐年度安全會議上,公開抨擊川普蔑視全球多邊協商、損害盟邦關係,讓川普上任以來的美歐裂痕正式浮上檯面。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霸權和美歐團結是維繫全球政經金融體系的兩大支柱,雙方並互為奧援:國際貨幣基金秘書長永遠是歐洲人,世界銀行總裁則一定屬美國。1990年代大陸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美歐聯手拒絕給予大陸市場經濟地位,並強迫朱鎔基簽下了單方面承諾不得限制大陸產品出口的不平等條款。美國的軍事霸權淩駕各國,但是龐大的軍費也讓美國無力大舉援外。2018年全球官方對外援助中,美國僅占15%,歐盟則達55%;也就是,當美國花大錢建立軍事強權的時候,歐盟各國就肩負起援助第三世界的責任,鞏固了當地的西方霸權。
當然,美歐關係也不是一直水乳交融: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前後,美歐為了農產品貿易、服務業開放而僵持不下;2015年歐洲國家不顧美國反對,紛紛加入北京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但美歐過去的紛爭衝突,最後總是能夠峰迴路轉。不過,川普上任以後,原有的裂痕日益擴大,而且趨向一種結構性和長期性的分裂。2017年美國退出巴黎氣候變遷協議,歐盟立即聯合加拿大、中國大陸和印度,組建氣候行動多邊部長會議(Multilateral Ministerial on Climate Action),取代原由美國主導的主要經濟體論壇(Major Economies Forum)。2018年5月,美國宣佈單方面退出與伊朗的去核協議,並將制裁所有和伊朗往來的各國企業,歐盟遂在英法德三強的主導下,於2019年1月創建貿易交易支援系統,繞過被美國監管的現有國際金融交易體系,保護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企業,不受美國政府監管和報復。2019年2月德法兩國又正式宣佈啟動新一代戰機的發展計畫,全面排除受美國專利和法令制約的技術和零組件,並開放所有歐盟會員國加入。一個由歐盟主導、獨立於美國之外的國際系統已隱然若現。
阿楨
日本人離不開的“中國製造”包括它 令很多人吃驚
在日本,長期以來對“中國製造”的印象一直比較刻板,“雖然便宜,但品質差”,這種評價是主流。不過,最近這種看法正在發生變化。
《日本經濟新聞》的專欄作者青樹明子在其2019-2-25刊發的文章中關注了這一現象,以下是這篇《受日本人歡迎的“中國製造”有哪些?》
在日本暢銷的中國產品實際上種類繁多。與以往不同,在清楚認識到屬於“中國製造”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再購買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不僅如此。還有在日本市場非常暢銷的中國產品。
例如充電線、個人電腦的滑鼠、溫度計、衣服、童裝、生活雜貨、旅行用品、寵物用品等等,這些大部分為“中國製造”。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百日元店”的商品和快速時尚也不例外。當然,日本人是在充分意識到這些是“中國製造”的基礎上購買的。
令很多日本人感到吃驚的一樣東西是墓石。
筆者本人也有過經驗,在想建造墓地時,遲遲買不到墓石。據稱其原因是“正等待從中國進口”。據說在日本墓地使用的墓石中,使用“日本產岩石”“在日本加工”的情況幾乎不存在。80%使用中國產的岩石,在中國加工。據說在中國加工印度和歐洲的岩石再向日本出口的情況也很多。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日本人在離世後仍享用著“中國製造”。
烏龍茶和普洱茶等中國的茶葉自不必說。在日本銷售的烏龍茶飲料的塑膠(PET)瓶上就印有“使用中國福建省茶葉”的宣傳語等,這已經成為一種品質的保證。
最近,受歡迎的中國產品還有中國的電視劇。在日本,收費的電視劇網站開始受到歡迎。這些網站可以收看全世界的電視劇,據說其中中國電視劇特別受到關注。類似于過去的韓劇熱潮。
圖博館
劉軍紅:經濟復蘇(楨:?) ,日本人卻沒獲得感 2019-02-22
1月底,日本政府發表《月例經濟報告》指出,“安倍經濟學”下的日本經濟已實現連續74個月的擴張。這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日本國民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本輪經濟景氣擴張是財政、金融政策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升帶動的復蘇。
日本此次經濟景氣擴張的最大特點是,6年來名義GDP的平均增長率達1.8%,但與高速增長期相比,不到1965年到1970年的平均11.5%,也比不上1986年到1991年泡沫景氣時期的平均5.3%,其主因是少子老齡化的人口結構難以產生創新驅動。
第二個特點是,作為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整套出籠,持續加強,支持了日本經濟長期復蘇局面。安倍二次執政後,重整2006年的“安倍經濟學”,更加大膽地使用量寬和零利率政策,利用“金融抑制”,推進日元貶值,進而推升股價。過去6年,日元兌美元一度貶值約4成,日經股指上升2.7倍。虛擬資產繁榮,使得安倍內閣支援率保持相對高位。
但日本經濟的復蘇也暴露了本身的脆弱性。一是企業收益擴大,但日本人的實質工資未增,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停滯,甚至為負值。二是名義GDP增速高於剔除價格影響的實質GDP增速,稅收增加,國民實質負擔加重。尤其是消費稅率上調,個人稅負陡然上升,2013年到2018年稅收增加37%,而同期名義GDP增加8.8%,呈現明顯不平衡。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華貿易結構變化,由原來的對華出口以原材料、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為主的垂直分工結構,轉為在化工原料、一般機械、電子機械等領域,相互貿易擴大,互有交易的水準分工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產業向全球生產鏈的中高端平移。
另外,日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日本順差增加,如2018年近700億美元。同時,日本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收益擴大。中國、東盟和美國市場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收益最大的市場。這樣,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日本對中美市場均等依賴。由於中美貿易戰對日本貿易、投資同時構成影響,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面臨多元複雜風險。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雖不算低但也是28年來最低。美國經濟迎來減稅效果衰減,財政刺激鈍化期,金融政策、貿易和產業政策調整,導致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而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面臨巨大風險。(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圖博館
再比如:2016年9月份,牛津大學對中國95條高速公路專案研究結果,他們發現55%的高速公路沒有任何經濟價值,都是虧本的;28%有經濟價值;17%基本上收支平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繼續加大基建的投資,效益是很差的。這個套路也是拿牛津這樣的西方機構來嚇人。95條公路中的55%“沒有任何經濟價值”,這種話聽上去就過於誇張。這倒是一些經濟學家典型的口氣,如陳志武在《金融的邏輯》的序言中認為,中國一代代銀河電腦是一堆廢鐵。
郎咸平經常用錯誤的資料與事實這個事,我是很能理解的。他是做媒體的,要抓眼球,要嚇人,要激發聽眾情緒,讓人們關注才是事業核心。最終,人們會記住極端的觀點、能讓自己共鳴的觀察和預期,忘掉細節。這個演講真正離奇的地方,不是郎咸平引用資料的錯誤或者激情演講的方式,而是他的觀點,確實很讓人吃驚。這看上去像是自己人啊?整天叫苦、唱衰、藥丸的老郎,跑哪去了?這個華麗轉身是怎麼發生的?
……
回應
自從被金政委歸為江湖騙子之後,這傢伙的畫風就慢慢偏離原有的面貌了。大概也知道自己騙不下去了吧
1、台獨工作者;2、賣嘴為生,說的啥,自己都不信,也不按照自己說的執行,佔領道德高地;3、中國崩潰論的鼓吹者,國企無用論造謠者,自由媒體發言人;4、領取大洋那邊的美元,替人蠱惑人心,宣傳民主和自由;5、這樣的工作者,在北上廣深,一抓一大把,誰讓我們是開放的市場國家,比米國都開放....其它的標籤還未發現....
你們這些觀網小將,不要什麼都是噴,為了噴而噴行嗎?狼先平雖然是個媒體經濟學家,說話誇張,喜歡聳人聽聞,懂得行銷,專業水準又欠佳,但這些難道不是現在混媒體的人該有的嗎?
郎咸平本人早就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從香港跑到內地來,靠一張百變的嘴賺錢來了。郎咸平之前的言行,表現的有點崇美,後來又開始迎合政府的新政策。但他這個人爛就在於,為掙錢,給非法集資月臺,資金鏈斷裂後,就成過街老鼠了。總結一下,他就是個沒有立場,沒有節操的牆頭草學者。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81715
圖博館
郎咸平改口誇中國製造業,出了什麼問題? 2019-02-22 陳經
近日看到了一個文章《2019年帶來的衝擊,將前所未有!》,打開一看作者是郎咸平。這個標題倒是和他一貫的風格一致,總之上來先要渲染一下情況,要出大事。後面應該就會說,你和你的企業被社會現實逼得好慘,要完蛋了;為了避免完蛋,就要聽他的投資建議。
但是這次不一樣。後面越看越古怪,倒不是資料和事實有問題,這是常規的,見怪不怪了。而是人們會驚奇地發現,一貫唱衰中國經濟、唱衰中國產業的良心經濟學家郎咸平,居然為中國製造業加油鼓勁了!
郎咸平欣喜地發現,2018年中國經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建、房地產大幅下滑,製造業陡然上升!”,“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竟然在2018年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
對於如何發展製造業,郎咸平也給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給出了六個努力方向,顯得頗為看好中國製造業。如認為中國在“技術突破”這個方向上做得不錯,舉了比亞迪IGBT、華為5G、中微半導體5納米晶片設備等幾個例子。在“工業設計”方向,也舉了華為分散式基站、大飛機、大疆無人機幾個正面例子。在“流水線生產能力”方向,郎咸平認為這是中國的優勢,說特斯拉美國工廠車間四次著火,跑到上海來建廠提升產能。在“開放平臺”方向,郎咸平提了比亞迪汽車安卓系統、百度無人車等幾個平臺。在“產業鏈革命”方向,郎咸平提到老乾媽,說要優化、壓縮、升級產業鏈。最後是“工匠精神”,要學習日本德國,但也提了中國幾個隱形冠軍企業。
最後郎咸平說:我們今天站在一個偉大的“十字路口”,政府對製造業也是前所未有地重視,我們都希望通過製造業的發展,讓中國順利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這是我們的期望,也是我們對2019年的期望。
除了描述傳統製造業困難的一段和過去調子一樣,整個演講郎咸平簡直成了中國製造的宣傳員,看上去很正統,和工業黨的日常說法相當接近了。郎咸平演講中引用的資料與事實,有一些明顯有問題。如“製造業的成本大概只比美國低了5%左右而已”,這顯然是引用波士頓諮詢2015年炮製的說法。
圖博館
日本半導體為何不敵中美韓 日媒反省4大理由
移動互聯網時代,全球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美韓兩國佔據主導,中國作為“後生”,奮起直追。2018-11-29,《經濟學人》甚至將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提升到“晶片大戰”的地位,稱“中美在角逐世界主導權”。
而另一方面,曾在半導體行業有所作為的日本,近年來似乎存在感全無。1990年日本企業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份額達到49%;到了2018年,世界前10大半導體企業中,已看不到日本企業的身影。
2019-02-22,《日本經濟新聞》資深編輯西條都夫發表社論,總結了日本半導體產業落敗的4個原因:“組織和戰略的不恰當”、“經營者能力不足”、“強烈的閉門主義”以及“偏重技術、輕視行銷”。
首先,“組織和戰略的不恰當”。
如今日本國內排名靠前的半導體企業,最初大部分都是綜合電子企業中的一個部門,“最初作為一種業務孵化機制充分發揮了功能”。但隨著半導體業務擴大,在其需要作出迅速且果斷的決斷時,這種機制一下子變為枷鎖。
其次,“經營者能力不足”。
日本爾必達記憶體前社長阪本幸雄認為,半導體這種“逐鹿全球市場”的行業,需要企業一把手親自將“觸角”伸向全世界,如有必要就飛赴當地展開直接談判。這需要相應的人脈和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第三點,日本企業具有“強烈的閉門主義”。
美國高通等自身沒有工廠的“無廠企業(指fabless)”以智慧財產權為基礎,擴大智慧財產權的手段是收購初創企業。 “但日本企業由於畏難情緒等影響,拒絕收購,拘泥于自主技術。
最後是“偏重技術、輕視行銷”的弊端。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資料顯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半導體世界市場規模僅為約500億美元,而2018年則增長至接近10倍的4779億美元。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表示,“如果資料是21世紀的石油,那麼半導體就相當於內燃機”,半導體可以定位為數位社會的核心技術。不僅是民生,半導體在國防上也有很強的戰略性。
圖博館
歐日製造業萎縮 經濟有壓 2019-02-22 經濟日報
歐元區與日本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值都劇降到50以下,顯示景氣陷入萎縮,且分類指標預示未來可能進一步疲軟,主因全球貿易緊張持續升高;歐元區經濟全靠服務業支撐,日本今年經濟出現衰退的機率升高。
IHS Markit機構公佈歐元區2月製造業PMI重挫到49.2,不僅低於市場預估的50.5,且是2013年中以來最低水準。其中產出指標降到49.2,新訂單指標也降到46.2,舊訂單也加速消化,產品庫存持續積壓。德國已經連續第二個月萎縮,以汽車業最為疲軟。
IHS首席景氣經濟學者威廉森指出,「製造業訂單加速惡化,預示未來幾個月景氣可能更差」。
所幸服務業PMI由51.2上升到52.3,優於市場預期的51.4;製造業與服務業綜合PMI為51.4,優於元月的51,也高於市場預估的51.1,顯示歐元區民間部門景氣溫和回升。企業景氣預期指標從60.5上升到61.6,是四個月來高點,企業也加速雇用員工。不過產出價格指標從53.4降到52.5,顯示企業不易提高售價。
威廉森指出「2月歐元區經濟仍接近停滯,整體景氣基本上不如去年」;PMI顯示,第1季經濟季增率僅0.1%,低於市場預估的0.4%。
IHS Markit/日經的日本製造業2月PMI初估值也從元月的50.3,劇降到48.5,顯示日本2月製造業景氣出現兩年半來首次萎縮。其中產出指標從54.4劇降到47,國內、外新訂單劇降,企業並連續第二個月減少原料及其他投入的採購。企業信心指數也出現六年來首次惡化,主因美─中貿易戰糾結未解,使全球製造業受到波及。
IHS經濟學者海耶斯指出,日本製造業景氣萎縮並不意外。除非服務業PMI能止跌回升,否則日本今年陷入衰退的機率將持續上升。
圖博館
德媒:這個行業的未來將由中國說了算
德媒稱,中國在電動汽車和未來駕駛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相關的報導已經越來越頻繁。最近,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在一項研究中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表明,2018年上半年售出的電動汽車有一半是被中國顧客買走的。同時,在過去的12個月裡,中國擴建充電基礎設施的力度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另外,中國還為自動駕駛設置了新的測試道路,在這方面,德國汽車製造商迄今為止一直自視處於領先地位。而且,中國消費者將廣泛參與推動電動汽車的進步,並將積極使用共用汽車和拼車等服務。
據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2019-1-30報導,“沒有哪個國家對新技術和汽車服務業的態度如此進步和開放。”相反,大多數傳統汽車大國在這方面將停滯不前,或者只是緩慢前進。他表示,尤其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已經從生產線發展成為全球標準的行業實驗室。中國如今既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市場,又是最大的生產基地。
傳祺Enverge概念汽車外觀呈流線型,能在4.4秒內達到時速100公里。中國製造商廣州汽車集團的這款最新全電動車型是專門為北美市場打造的。雷諾公司董事長去年10月在巴黎車展上為稱讚自家電動汽車幾乎費盡了力氣。對歐洲人而言,雷諾的K-ZE概念車也是一個拗口的名字。不過,這款售價僅約1.1萬歐元(約合8.47萬元人民幣)的電動汽車也根本不是為歐洲市場定制的。它是雷諾和日產與它們的中國合作夥伴為中國市場生產的。
相關新聞
歐盟下調歐元區經濟成長前景義大利和德國等構成拖累
歐元貶!工業生產失速下墜,德國恐陷經濟衰退
德國2019-2-5公佈國家產業戰略2030:打造龍頭企業抗衡中美(回應:中國製造2025不能提?!公知大V噴子說好的市場經濟,國家不幹預市場?德國竟然計劃經濟,補貼!)
回應
將來廢電池的回收和利用會不會是一個有關環境和利益的最大問題?
電池現在也沒問題,我們生產的石墨烯電池開始量產了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希望國家大力發展推廣電動轎車、電動客車、電動貨車。
核電的核廢料處理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廢電池的鉛粉廢酸也不是你說的那麼容易處理掉的。至於水電風電也不是隨意選址建設的也要克服不破壞生態環境這一關 有的還要克服噪音 光害…..
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都是清潔能源,至於廢舊電池有專門完善的處理方法
美國沒有打壓,歐洲也在熱捧,我心裡犯嘀咕。他們對華業可不是這樣啊!
電動汽車,中國走在世界先,外媒描述很貼切。
圖博館
日本馬桶企業東陶在華受挫,怪中國製造商生產不達標
有關馬桶的話題,曾引發中日之間的大討論。2015年發生“中國遊客爆買馬桶蓋”後,日本衛浴領軍企業東陶(TOTO)開始加速入華,自喻“中國市場先驅者”。如今,“先驅者”跌了一跤。而且他們認為,是因為中國製造商的一些“問題”,讓其錯失“銷售良機”。2019-01-18,《日本經濟新聞》以“TOTO在中國意外受挫”為題,稱這家日企曾將中國市場定位為公司業務的“成長引擎”,但公司預計2018財年(中國業務的營業利潤將同比降低27%,減至133億日元(約8.25億人民幣)。
TOTO社長喜多村圓解釋,公司在華業務受挫是因為原定去年春季發售的中檔新品,因“中國生產商產品不達標”而延期,導致公司“錯失銷售良機”。他表示,TOTO在中國擁有4家工廠,“產品合格率僅四成左右”。TOTO現已決定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工廠,預定2019年春季再度發售。“今年4月起的銷售計畫保持不變,”
根據TOTO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1917年,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登陸中國市場。但觀察者網注意到,截至2015年,其主要市場還是在日本國內,約占75%。去年上半年,TOTO在華業務已經出現萎縮:營收同比下降6%,其中臺灣地區下降7%。年度預期方面,2018財年中國市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3%,利潤下降27%。
實際上TOTO不僅僅是在中國“意外受挫”,在全球範圍內均表現不佳:預計2018財年公司將虧損71億日元,4大市場全面虧損,其中公司在美洲市場營收利潤更是同比暴跌37的百分點。
市場對這種業績的反應明顯。TOTO 21日報收4070點,較2018年1月創下的上市以來最高點相比,下跌了四成左右。
回應
拋開成本之類的原因,就結果而言國內生產的這些東西普遍品質是有問題
對,中國一出海關,品質問題就會自動消失,不然解釋不了中國人去日本買中國產馬桶蓋吧。
中國智商有問題的就那麼多,之前那波智商稅交完了,想再繼續支持家裡也放不下那麼多馬桶呀
以偏概全了!KOHLER衛浴也是在中國生產的,其品質和控制標準在KOHLER衛浴子公司裡面是最好的!現在KOHLER在5星際酒店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遠遠超過TOTO。
就一馬桶,還想當奢侈品來賣了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9_01_22_487746.shtml
圖博館
英國慘遭日本放鴿子後發現:只有中國能“救命”了 2019-01-20 環球時報
據英媒介紹,之前一直打算給英國修建新型核電站的日本人,突然宣佈要撤出這些項目,打了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
其中,東芝於去年11月宣佈放棄他們在英國的一個核電站專案,理由是預算超支且找不到接盤者。東芝還表示已經賠了1.25億英鎊。
而最近這兩天,日立也決定暫停他們在英國的一個預計耗資約160億英鎊的核電站專案,理由同樣是預算過高。就連英國政府承諾會給予項目一定的資金補貼,都挽回不了日本人的心,還不惜承擔可能高達20億英鎊的損失。
這樣一來,英國短短幾個月裡就有三個在建的核電站不得不停工。這對於上一代核電站已經陸續到期關閉,同時為了對抗“氣候變化”還不得不淘汰火電站的英國來說,可謂打擊巨大。
因此,英國媒體也紛紛用“巨大的能源漏洞”和“重大打擊”來形容日本人撤出後英國政府面臨的能源困境。
但諷刺的是,在日本人此次大規模撤出前,曾不斷要求英國政府“防”著咱們中國人的英國媒體,這會兒又想讓咱們來了……
英國路透社就表示,中國的中廣核集團一直對英國的核能市場興趣濃厚,很希望在英國建設多個核電站,而且該公司不僅與法國人攜手參與了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的建設,其打算使用中國技術“華龍一號(HPR1000)”建設的另一座核電站,目前也正在等待英國政府為期4年的審批。
確實,相比起日本人來說,我們中國企業在核電站的建設方面不僅有優秀的技術和成本優勢,我們還一直誠意滿滿。與需要英國政府自掏腰包支援的日本日立不同,中廣核曾明確表示他們打算在英國倫敦東部修建的核電站並不需要英國政府掏錢。
另一方面,為了打消英國輿論在“政治”上的擔憂,中廣核方面甚至此前曾表示可以在完成核電站的建設後交出電站的控制和運營權。
相關新聞
日立終止英國核電項目 日本核電出口已歸零
日本企業凍結威爾士核電項目 英國核戰略遭打擊
回應
英國現政府搖搖欲墜,中國這個時候進入投資不是最好的選擇,等是唯一的選擇。不要看到有肉吃就上,萬一政府變更企業又受影響怎麼辦,英國政府反中國並沒有死心。
用我們的誠意去換取西方脫掉“有色眼鏡”的方法並不可取。西方對中國的偏見和妖魔化是根深蒂固的。對於這種畏威而不懷德的下三濫貨色,完全不需要卑躬屈膝。
https://mil.news.sina.com.cn/dgby/2019-01-20/doc-ihqfskcn8706250.shtml
圖博館
中國的進步越來越基於其創造性人才。而且看上去,他們的想法很快會對人類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顯然,這裡的自由足以推動創新。因為你可以指揮仿造,但無法指揮創造和創新力。如今很清楚的是:中國人對西方技術的依賴每天都在降低。而西方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卻沒有減少。大眾汽車總裁最近說到了點子上:“大眾汽車的未來取決於中國。”(編譯:焦宇)
回應
中國崛起是歷史的必然。
不是崛起 是復興
德報告稱中國拒絕開放市場 外交部發言人:那德企還來華?
記者問:2019-01-10,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發佈報告稱,德國企業需要中國市場,但中國一直拒絕開放市場,呼籲歐盟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敦促企業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稱中國壓價傾銷和對技術轉移的不公平做法越來越讓外界擔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陸慷答:坦率地講,類似論調已經是炒冷飯了。不過每次回答這類問題,都給了我們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更多機會。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引用幾個最新的數字。世界銀行前不久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較2017年大幅上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具體到德國,據中方不完全統計,2018年1至11月,德國企業對華投資額較2017年的同比增幅達86%。比如德國巴斯夫正積極推進廣東湛江建設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這是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企業第一例,總投資額預計達到100億美元。如果你還記得,我昨天也在這兒剛剛介紹了美國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建設的情況。
資本是用腳來投票的,如果真像有些報告所稱的那樣,中國市場不夠開放、充滿壁壘和挑戰,怎麼可能吸引那麼多外國企業、包括德國企業,踴躍來華投資?
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市場開放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中國將不斷擴大開放,持續放寬外資准入限制。中德貿易合作、企業相互投資和技術轉讓是市場主體自願交易的結果,本質上是一種互惠互利關係,希望有關機構積極客觀看待中德經貿投資合作,不要誤導和損害雙方合作的良好氛圍。
圖博館
德媒:中國正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追趕西方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019-01-09刊登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的一篇文章稱,中國——特別是近十年來——正在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追趕西方,甚至在某些領域變得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具創新性。
長期以來,西方和中國之間存在一種力量平衡。西方擁有技術,中國人擁有大市場並且是世界工廠。中國對西方產品的仿造可能早已不具威脅。
然而,中國人現在自己也變得富有創造力了。他們通過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帶來了貨幣和銀行系統的革命。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一樣先進並且在全球銷量方面領先於後者。上周,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這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國,電動公車早已進入日常生活,而德國尚處於樣車測試階段。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人同樣與世界其他地區平起平坐。
我們只是輕信了自己的偏見。我們曾經確實相信,中國人只會仿造。這種看法——回想起來必須承認——有點天真。在14億人中都沒有一群遲早會引起關注的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這不太可能。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條件還不太有利時,他們就開始推動創新了。”
比起中國人,我們更對此感到驚訝。因為中國人看待自己國家的角度不同:西方人認為中國落後是正常的,而中國人自己則視之為暫時的虛弱階段。中國歷史上經濟實力雄厚,具有創新精神。如今,經過150年不幸和失誤後,它正在重歸自己慣常的水準。1820年,中國還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國人眼中,接下來發生鴉片戰爭、殖民統治和日本侵略的“屈辱世紀”是不幸遭遇,幸運的是它們終被克服。
對於當初落後的原因,人們如今已不再遮遮掩掩。西方能迫使中國屈服的原因在於自視為世界中心的中國朝廷的傲慢。後者認為可以對已在歐洲拉開大幕的技術進步不理不睬,相信自己可置身於所有競爭之外。因此,清政府錯過了工業革命。20世紀前半葉,中國內政混亂,幾近崩潰。直到40年前的1978年12月,才重新面向世界開放。
此外,人們早已忘記德國也曾仿造過英國機車,“德國製造”也曾是英國人用來貶低德國廉價仿造品的稱謂。德國在工業技術上白手起家。而中國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國家之一,擁有造紙術、瓷器、火藥和指南針等發明。因此,我們應儘快告別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毫無個人意志地完成計畫目標並用廉價仿冒品入侵西方。順便提一句,上世紀80年代,西方也對日本抱有類似的刻板印象。
圖博館
德國《明鏡週刊》知名記者雷洛蒂斯被開除,60篇至少14篇報導造假 2018-12-20 觀察者網
在這些造假文章中,不少是新聞獎的提名或者獲得者,比如:講述一名前往刑場作證美國人故事的《最後的證人》;講述兩個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綁架的伊拉克兒童的《獅子會》;關於關塔那摩監獄囚犯的《440號》。
《紐約時報》表示,此事讓人想起了新聞業的其他造假案例,包括《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雷爾(Jayson Blair),他在被發現“新聞欺詐行為頻繁”後,於2003年辭職;還有《華盛頓郵報》記者珍妮特•庫克(Janet Cooke),她在1981年獲得普利策獎,但該獲獎報導後來被證明造假。
回應
呵呵,《明鏡週刊》有幾個關於中國的新聞是真的?
西方記者:造假,我們是專業的!
不是專業的。是看它編新聞對象是誰?德國之音天天製造中國的假新聞。你見過他們開出誰了嗎?
罷工、延誤、停運…以守時聞名的德國遭遇鐵路大混亂 2018-12-20 觀察者網
德國人向來以守時聞名,但如今,該國鐵路正在讓“守時”變成一個“笑話”。停運、延誤、罷工、橋樑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同時也折射出德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危機。12月10日,一個忙碌的週一,德國鐵路大面積延誤。BBC、路透社等各大主流媒體都報導了這一消息。
回應
“德國只有2%家庭使用光纜寬頻”-真是令人震驚的數位
他們比較喜歡機械的金屬製品,銅纜線太粗、品質太好,公知幫埋的油紙包太多,還可以用100年,又沒有壞為什麼要換成光纜
圖博館
那麼,日本關於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研究到底處在什麼水準?日本學者分析了這些領域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論文。結果顯示,美國被引用的論文達2萬篇,中國被引用的論文達1萬7000篇,分別位列第一與第二。而日本被引用的論文只有2000篇,排在第12位,存在感很弱。
“雖然美國和中國以壓倒性優勢與其它國家拉開距離。但是,別說中國了,前10%的論文中,日本只有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半左右。”東京工業大學的梶川教授說。
其實,日本是在一種“溫水”中慢慢被甩開的。從日本的高等教育及科技政策來看,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日本政府認真學習美國發展經驗,大力培養理工科人才,實現了人數倍增。這些人才為日本的鋼鐵、化學、機械等重化產業提供了人才基礎,支撐起上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和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而且,為了消除“無醫縣”,日本在各個都道府縣均建立了醫學部。
與此同時,美國正在迅速強化電腦科學人才的培養。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習電腦專業的學生翻了一倍,80年代又翻了一倍。70年代到80年代美國電腦科學的年輕人才數量翻了4倍,而此時,還在學習美國工業化經驗的日本完全落後了,專門針對電腦科學的研究學科幾乎為零。
當然,也不能說日本選擇的發展方向就一定是錯了。為了迅速實現工業化,一定程度上集中力量發展機械、材料、化學等傳統領域無可厚非。但是,與此同時也需要高度關注新的萌芽,特別是那些可能引領未來的領域,這些領域都存在著強大的趨勢。追隨和模仿,永遠都要慢一拍。
例如,上世紀70年代,軟體的興起只是預兆。90年代,美國矽谷就依靠軟體迅速崛起。這不是預兆而是現實了。看到現狀的日本從90年代開始狂踩油門,培養了大量資訊技術的優質年輕人才,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是為時已晚。
那麼,日本的現狀又如何?從2017年版《Times Higher Education》雜誌列出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來看,日本進入前百名的大學只有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而且排名第46和74名,在亞洲都不是龍頭位置。即使這並不能說明日本的教育和研究能力正在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出現了一些問題。
為此,日本社會正在進行深刻反思,並就“如何提高日本的創新能力”掀起了一場國民大討論,以凝聚起新的共識。或許,這不僅僅是日本一國的課題。
圖博館
“日本製造”非“日本人製造”背後的困局 2018-11-07
一說到“日本製造”,很多人腦中馬上會浮現出精益求精的日本工匠精神、嚴格管理的生產流程等,一種高品質的感覺油然而生。然而,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問題的不斷加速,勞動力嚴重短缺的日本,似乎已經無法繼續“日本製造”。特別是服裝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長年處於人員緊張狀態,“日本製造”也有了一副讓人想不到的新“模樣”。
最近,日本媒體報導稱,如今想要尋找一件真正日本製造的定制襯衫,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整個日本能夠大量生產定制襯衫的工廠,大概只有10家左右。而讓人吃驚的是,這些工廠裡,除了日本人社長之外,大部分工人是來自亞洲各國的“外國技能實習生”。也就是說,雖然很多日本工廠出產的產品確實是“日本製造”,卻並一定是“日本人製造”。而且,隨著日本政府大幅降低政策門檻,日本各行各業將引入更多的外國勞動者,今後的“日本製造”可能更多是由外國勞動者製造出來的。
長期以來,“日本製造”以高品質聞名世界,同時價格比較高。很多日本企業特別是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通過雇傭工資低廉、基本沒有社保支出的“外國技能實習生”來生產。這樣既大幅降低了成本,又可以利用“日本製造”的牌子。
可是,在工資低、強度高的惡劣工作環境得不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外國勞動力引入得越多,只會導致日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品質越差,在國際市場上更加沒有競爭力。而日本企業又會進一步壓榨外國勞動力來降低成本。這種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日本製造”牌子就算是徹底毀了。
其實,在高度國際化的當今世界,日本企業不必過分拘泥於“日本製造”,甚至為此來殘酷壓榨外國勞動者。日本企業如果整合全球資源達到最優生產地配置,為消費者帶來性價比更高的商品,“日本模式”豈不比“日本製造”更好。
IT時代日本落伍折射“模仿戰略”失靈 2018-11-26
IoT、AI……互聯網自不必說,如今報刊、電視上也充斥著這些字眼。以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為首,全世界的企業都在圍繞這些關鍵字展開新一輪競爭,各國為了搶佔高點,紛紛營造出舉國推動的濃厚氛圍。而突然回過神來的日本,發現不知不覺間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已經落後了很多。
圖博館
日企頻爆醜聞還反映出日本當前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一方面,根植于日本文化的集團主義價值取向,使日企內部形成了員工必須絕對服從組織的氛圍。谷歌日本公司前總裁辻野晃一郎就曾指出,日本企業缺乏組織民主,沒有學會去尊重公司員工自主性和員工倫理觀。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年功序列制度和日本就業市場應屆生優先的慣例,造成日本業界人才流動困難,員工在面對企業造假行為時難以急流勇退,只得同流合污,內心備受煎熬。近年來日本社會對“職權騷擾”“性騷擾”等熱點問題的討論,都反映出日本企業員工在職場面臨的巨大壓力。此外,“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已經進入企業,卻由於閱歷和知識的局限暫時無法肩負新時代日本創新和發展的未來,難以推動企業文化革新,反而更有被同化的可能。
那些弄虛作假的日本企業,最終必將自食其果。但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的諸多複雜問題,還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思考和關注。(作者是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回應
日本還是不開化,不夠文明,封建思維糟粕太多,抱著糟粕當精華,抱殘守缺,日本人源自基因的恥感文化,導致習慣掩瞞一切,只要沒人知道就沒有發生的自欺欺人的做法。事情暴露之後鞠躬道歉就完事兒了。這就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
法西斯文化,自己很差卻希望別人說他很優秀!
圖博館
徐偉信:醜聞折射日本企業文化背面 2018-11-13 環球時報
近年來,日本企業界頻頻被爆出造假醜聞,其中不乏一些全球知名的公司。為何曾經被日本人引以為豪的知名企業,如今卻讓日本人蒙羞呢?
進入新世紀,日本企業界鮮有出現令人驚歎的創新成果,內卷化怪圈籠罩整個日本企業界。在此大環境下,如果企業經營者能夠使公司業績得到快速的增長,無疑會為自身帶來榮譽和社會地位。日本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松村勝弘在分析東芝假賬事件時認為,東芝高層“好大喜功”文化造成業績考評唯結果論的傾向,東芝管理人員的升遷和薪俸很大程度取決於當季業績,為此管理人員自上而下默認造假行為也就在所難免。
事實上,一些日本企業界高層管理人士經常痛陳企業內部封閉文化,使改革無從談起。2016年三菱汽車爆出油耗造假醜聞後,引咎辭職的總裁相川哲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醜聞源自於公司強大的內部文化,作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也對此無可奈何。然而,日本大學教授稻葉陽二則認為,過分強調企業文化和員工的人際關係,反倒讓高層管理人員模糊了自身的錯誤。稻葉指出,由於日本文化中將組織法人作為獨立“人格”看待,造成醜聞曝光破壞了企業形象,卻並不會傷及管理者本身,這讓企業家們的鞠躬道歉顯得更為空洞和虛偽。
圖博館
執著「世界第一」 日企連爆數據造假 2018-11-11 聯合報
從日產、神戶製鋼到避震油壓機械大廠KYB,近年來日本大型企業醜聞不斷,讓「日本製造」招牌受到嚴重質疑;不過,也許正是因為對「日本製造」的執著,為了維持成功形象,讓日本企業無法自拔走向造假。
由於日企造假等醜聞連環爆,日本政府已通過修法嚴懲數據造假,罰款由現行最高百萬日圓調高至一億日圓,透過重罰扭轉企業積習。修法也將工業標準化法變更為產業標準化法,並將數據、服務納入品管項目。
一九九二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歷失落的廿年,工資停滯、生活水準下降,過去面臨歐美競爭,近年還有中韓的挑戰,大企業內部普遍士氣低落、職業道德下滑,企業不得不更大力維持企業和產品的成功形象。無論是產品質量的數據造假,還是反映企業盈虧的財務報告造假,都是為了製造成功的假像,且一連串造假弊案,大多是長期的集體行為,從基層集體參與到高層默許,持續多年。日本輿論直指,日本企業罹患「世界第一」病,變成員工重擔。
日本企業過去多採行終身雇用制,形成強烈的共同體的特殊組織文化,企業法務GBL研究所理事渡邊樹一分析二○一四至二○一七年的九十二件上市公司弊案,其中五十二件是為了達成公司目標,也就是為了公司造假。
日本企業或為爭取訂單,或為強調品質,合約標準超出必要程度、幾近苛刻的「過度技術要求」,另一方面卻又透過「特別採用」巧門,讓未達標商品出貨作法,也引發抨擊。
「特別採用」是因大量製造的零件會產生一定比率的不合格品,但品質無虞,在取得訂戶同意下可以瑕疵品折價出售。但製造商未取得訂戶同意竄改檢驗數據,將瑕疵品用原價出貨,事發後辯稱產品安全沒問題,重創企業信譽。
jsoujsou
貝克說道:“我們是德國機床生產行業的例外。我們的情形在業內不多見。經濟危機反而給我們了一個喘息的機會,縮短了交貨期。”
但貝克認為,北京第一機床廠獲利更大。因為客戶知道有瓦德里希機床廠作後盾,對產品品質可以一百個放心。他舉了個例子:北京第一機床廠曾按照瓦德里希機床廠的圖紙製造了一款車床。在北京機床展上,這種車床一下子就獲得了五個定單。
貝克說,這不是搶了德國的生意,因為這都是低價位的產品,而瓦德里希機床廠只生產高價位的機床。因此兩家公司在市場上形成了互補而非競爭。曲向軍如此評價兩者的技術水準:“從技術的層次來劃分,科堡在世界上處於金字塔的頂端。而我們處在金字塔的中部。”
而雄心勃勃的中國人當然不會永遠甘居中游了。曲向軍認為,即使有一天北京第一機床廠也抵達了金字塔的頂端,“母子 ”二人也不必為市場份額而打得不可開交:“世界每年需要重型機床700台左右。而瓦德里希機床廠每年僅能夠生產三、四十台。我們的目標是爭取那三、四十台以外的市場。”
與瓦德里希機床廠的合作可以大大縮短北京第一機床廠攀登技術頂端的時間。曲向軍透露,這也是當初他們收購該企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收購科堡公司是從戰略層面考慮的。我們要走國際化之路。收購了這樣的公司我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而對瓦德里希機床廠來說,中國企業的收購給它帶來了新生。貝克說:“我們實際上很自主,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做出必要的決定。我們只須每年去一次北京,為總公司提交一份年終總結報告,並提出第二年的生產計畫及投資建議。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聽到過一個‘不’字。”
貝克認為,北京第一機床廠讓他們保持德國企業的自主性是其獲得成功的關鍵。
央視網11月1日報導,“一個不斷開放的中國”是不少歐洲商界人士在談到進博會時,不約而同給出的評價。在“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湧動、貿易摩擦和投資保護不斷加劇的今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被外界視作中國再次向世界伸出友誼之手,與世界分享開放發展新紅利的象徵。歐洲企業出口中國的熱情不減,一是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二是對中國繼續擴大開放有信心。
回應
瓦德里希機床廠供成大爺了
不管哪國的員工,能相互配合把營業額5年提高3倍,供成大爺又如何?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11_03_478179.shtml
jsoujsou
進博會: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國製造,“回”中國了…
距離2018-11-05我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還有2天,參展外國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備展。
而這次進博會最大、最重的展品,是一台“巨無霸”機床:來自德國瓦德里希科堡機床公司的“金牛座”龍門銑。它長20米、寬10米、高8米,占地面積達200平方米,總重近200噸。這是它首次走出歐洲、來華參展。
瓦德里希機床廠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重型機床製造商之一,產品以品質可靠、性能卓越和高精度著稱於世。其品牌在全世界機床行業得到廣泛認可。尤其是在全球重型機床行業,它的重型、超重型龍門鏜銑床、導軌磨床等產品佔有率世界第一。而這台“金牛座”龍門銑,精度更是可以控制在4微米,效率也能達到傳統機床的3倍。
不過說起來,這台機床還和中國頗有淵源。德媒把中國稱為瓦德里希機床廠的“救星”。
從被美企收購,到被中企收購
瓦德里希機床廠,業界公認全球排名第一,成立於1920年,已經有將近100年的歷史,但是它卻命途多舛。1986年被美國因格索爾機床廠(Ingersoll International)收購,結果並不美好。
瓦德里希機床廠董事長胡伯特•貝克(Hubert Becker)回憶起那段時光都覺得很沉重:“瓦德里希機床廠的厄運就此開始。因格索爾的三個機床廠生產同樣的機器,形成了自我競爭。而且廠裡的各種決定都由美國的母公司做。”
2003年,因格索爾公司宣佈破產。瓦德里希機床廠需要新的投資者。
2005年,北京第一機床廠收購了該廠。由於北京第一機床廠是一家國營企業,貝克坦白說,因此“從廣義上講,瓦德里希現在也應該是一家中國的國營企業”。
但是一開始,北京第一機床廠這個投資者並不被看好。貝克說:“如果一家德國公司被美國公司收購的話,沒有人會大呼小叫的。但如果被中國公司收購,那所有的人都會有顧慮。”
中國人會將工廠的設備運回中國,讓科堡的工廠逐漸消失嗎?當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2005年10月24日,公司交接的這一天,北京第一機床廠廠長崔志成向德國工人做出承諾,“科堡仍舊是科堡”。
優勢互補,科堡仍舊是科堡
這些承諾都得到了兌現。到2010年,該企業已經從2005年底的500名職工擴大到750人,公司營業額達到1億7千萬歐元,是當初的3倍。利潤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公司還追加了3千萬歐元的投資。
既使在全球經濟危機的2009年,公司仍達到了20%的增長率。而德國機床生產行業的業績在同期卻下降了30%。
jsoujsou
如果不合格產品交貨後沒有被客戶發現,神戶制鋼除了沾沾自喜,居然還將這些不合格產品的事例及資料積累起來,製作成“特別採用範圍”筆記,並傳給歷代負責人,作為是否可以成功欺瞞客戶的判斷標準。正是因為有了這本“造假寶典”,神戶制鋼才能欺瞞客戶很多年沒被發現。“特別採用”甚至從四十多年前就開始了。但是,因為有些產品的資料已經被銷毀,相關部門的調查可能根本無法揭開真相。
至於日本企業為何造假?“少子高齡化”導致的勞動力嚴重短缺,是重要原因之一。9月17日,日本總務省公佈的人口估算資料包告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人數量達3514萬,占總人口的27.7%。而1995年,這一比例為14.54%,22年間翻了近一倍。與此同時,日本15-64歲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卻從1995年的69.41%下降到了如今的60.64%。此外,在“寬鬆教育”下長大的新一代日本人,普遍缺乏上一輩的敬業與擔當精神,也是日本社會造假氾濫的原因之一。
剛剛從一家超市辭職的大野告訴記者,超市里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天分三次,檢查並填寫食品冷藏櫃的溫度,以保證食品不變質。有一次值班時,大野發現冷藏櫃的溫度已經超標,並在檢查單上填寫實際溫度後告知店長。可是店長的反應,卻讓大野很吃驚。店長說,你沒有發現其它檢查表上的溫度都正常嗎,如果填寫超標溫度,將丟棄很多商品,這樣會給店裡帶來經濟損失,高幾度低幾度很正常,你拿一張新表重填,按照其他人的做法,保持“正常範圍”。大野按照店長的要求重填後,心裡很糾結,回家後便將事情告知了父親。聽說這件事後,怒不可遏的父親堅決要求兒子辭職,但同時也要求兒子儘量不要將此事外傳。
這種“內部人”的企業文化,也是很多日本企業能持續幾十年造假的原因之一。對於一些造假行為,很多日企員工即使不願參與,也抱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嚴守秘密,導致造假行為愈演愈烈,直到被外界揭發。
不過,客觀地說,即使日本造假醜聞集中爆發,仍有部分消費者對日本品牌保持了信賴。九州大學的一位元教授認為,資料造假醜聞雖然極大損害了日企的信譽,但是協力廠商檢測的結果卻表明,大部分產品只是“假冒”並不“偽劣”。此次日本企業造假醜聞集中爆發進一步說明,政府不能指望企業的自我道德約束,而是要依靠法制的力量當好“守夜人”。
jsoujsou
日企造假究竟是傳統還是新鮮事? 2017-12-14
神戶制鋼、三菱材料、東麗……最近,日本造假企業的清單越拉越長。曾經被看作信譽保證的“日本製造”,開始遭遇巨大的信用危機。其實,稍微梳理一下就不難發現,造假在日本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早已成為一種惡性“傳染病”,席捲了日本各行各業。
2014年8月,日本高級連鎖料理店“木曾路”公司承認,使用便宜牛肉冒充高級牛肉,其三家門店銷售的是廉價牛肉,標注的卻是“松阪牛”或“佐賀牛”。
2015年10月,日本三井住友建設公司開發的橫濱市都築區大型公寓因偷工減料出現嚴重傾斜。而不到一個月,日本龍頭建築企業旭化成公司又於11月被曝出,複查的2376個建築項目中有266個專案存在資料篡改,建設專案涉及日本全國各地,甚至包括醫院、學校、養老院等公共設施,讓各地民眾人心惶惶。
2016年5月6日,日本東亞建設工業株式會社發佈消息稱,在羽田機場C跑道防止液態化的地基改良工程中,只灌注了設計中所需藥液的5.4%,卻作為按照規定方式施工偽造了資料,並向國土交通省作了虛假彙報。5月18日,日本鈴木汽車公司承認對全部16種在日本銷售的車型燃效資料作假。就在同一天,三菱汽車公司也發佈消息:除4種微型車以外,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傑羅”等4種車型也存在燃效資料作弊。
2016年8月,東芝公司被曝連續7年造假,至少4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92億元人民幣),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 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的又一樁財務造假醜聞。
近年來,日本企業頻繁曝出的造假醜聞,讓曾經被奉為神話的“日本製造”走下神壇。而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知名日企長達數十年的“造假傳統”,更是讓人目瞪口呆。造假,已經不是涉事日本企業的偶發性事件,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系統性行為。
一名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在神戶制鋼所鋁銅部門工作過的員工告訴記者,公司內部有一個“造假操作指南”,會記錄下不會引發追究的產品造假範圍,由歷代負責人如“寶典”一般代代相傳。這本“指南”可謂耍盡手段。一旦客戶發現產品性能不足、無法滿足約定的情況,公司馬上會同客戶積極協商,取得客戶對“失誤”的諒解,並以“特別採用”方式交貨,偽裝成生產事故。
jsoujsou
日本製造業從小學生開始培養匠人精神 2018-05-31
培養匠人精神,日本從小學生做起。2002年,豐田集團第五代社長豐田英二在妻子去世後,捐獻給豐田市1個億日元,在豐田市打造了一個供日本青少年體驗汽車製造的基地,希望大家能從中瞭解到匠人精神的本質。2013年,豐田英二滿100歲駕鶴歸西,其長子等又向豐田市捐獻了10個億日元。
每逢週六,都會有來自豐田汽車集團以及汽車製造關聯企業的志願者們到該基地指導青少年們體驗汽車製造。這種體驗還分入門、研究、挑戰三個階段。
入門的學習週期為10個月,一般是小學生參加,每週六來一次,到學習週期結束,基本都可以把遊樂場的碰碰車全部拆散後再重新組裝還原,然後用組裝好的碰碰車試駕駛。
這種汽車製造體驗基地之所以能持續至今,離不開汽車製造業志願者們的大力支持與無私奉獻。有的志願者來基地指導青少年,是因為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有的是因為對汽車製造業的熱愛,有的是立志培養可以傳承匠人精神的下一代。
對於日本來說,最擔心的就是“人才倒產”,企業本身都有著巨大的危機感,為了確保持久的競爭力,不僅是從小培養匠人精神,就連必要人才已經不是全靠外聘,而是從企業內部開始培養與育成。就比如質檢人才。
截至2017年12月,質檢領域的有經驗者的招聘倍率達到1.35倍,創下自2008年調查開始以來的歷史新高。
東芝集團為了確保優秀的質檢人才,已經放棄了對外招聘,改為自主培養公司內部員工。2016年度,日本國內外工廠共有1171人接受了質檢教育,其中包括東芝中國教育學院開展的定期講座等。日本豐田汽車也在出廠檢驗環節,重點培養質檢人才,要求通過檢定考試的員工跟隨有經驗者一通參與檢查工序。JR東日本甚至考慮通過AI來填補質檢人才的空缺,並有望於2020年實現。
我們都知道,培養是一個漫長的看不到回報的前期工作,是一件未必利在當代卻絕對可以功在千秋的事情。科技立國,靠的就是這種持之以恆的伴隨著犧牲精神的培養。這是成果主義和愛國主義所不及的。
jsoujsou
日本的《勞動法》會殺死匠人嗎? 2018-10-15
看過《勝者即正義》的讀者一定會對這樣一例案件印象深刻。著名漫畫家因對自己的學徒提出嚴格要求,且分配的工作量巨大使學徒沒日沒夜地畫畫。最後,學徒將漫畫家師傅告上法庭,稱其違反了《勞動基準法》要求賠償。
這個案件十分精彩,且從中人們也看到了日本社會中所謂的“匠人”是怎樣從學徒時就用時間、精力、熱情打磨出來的一個身份。然而,在重視“權利”的現代社會,如果匠人要求學徒花費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磨練技藝,是要被投訴“黑企業”的。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了這樣一起案件。福岡市一家知名西洋點心店常年以趕制貨品、練習製作西點為由要求學徒長時間工作,該店早上9點開門,西點師則要6點上班,晚上9點到10點下班。這期間,只能休息3次,每次30分鐘到40分鐘,若是遲到或工作出錯,還要扣除5分鐘。新手每週只能休息一日。到了旺季,西點師每天只能在店裡睡2-3小時,每個月的加班時間超過130小時卻得不到全額加班費。
店主對於這一切倒是幾乎“供認不諱”,只是,他還很理所當然地說道:“這是為了培育匠人,匠人的工作是很難準時上下班的。”
顯然,《勞動基準法》和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人信念是相矛盾的。近期飽受關注的《工作方式改革關聯法》中沒有將匠人界排除在外,《勞動基準法》也傾向于摒棄徒弟制度弊端。那麼,日本的匠人是否會在不久之後都被《勞動基準法》“殺死”呢?
筆者傾向于認為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徒弟制度能夠不受法律約束,那麼就會湧現出各種以“培育匠人”之名讓員工長時間勞動的“鑽空子”行為。而真正想磨練技藝,成為匠人的學徒,哪怕師傅為了遵守法律要求不能長時間工作,他們也會在看不見的地方繼續努力。
劃分到底是培育匠人還是強迫加班也很容易。商品必須趕工完成帶來的加班是強制性的,這需要明確劃分為勞動時間並支付工資;個人自發地希望磨練技藝而自願提前上班、推遲下班則與“黑企業”、“超時加班”無關。
政府在對企業進行監督時必須要劃分清楚,否則,培育匠人的企業、行業被當做是黑企業,才是“匠人”最大的威脅。
jsoujsou
首先,面臨“廢業”的日本中小企業,員工大多數是跟隨企業多年的年齡普遍在50歲左右的老員工。一旦企業停止經營,這些人今後的生計將面臨重大危機,家庭也可能陷入困頓之中。看著這些為企業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員工陷入這種艱難境地,業主們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責任問題。而如果讓其它企業收購,就可以列入相關保障條款,為員工們留下未來。
其次,任何企業都是產業鏈中的一環,一旦正常運轉的企業“廢業”,肯定會影響到上下產業鏈,給其它企業帶來巨大的麻煩,並可能導致其它企業的經營狀況惡化。日本一向講究“不給他人添麻煩”,主動“廢業”其實也是給經濟、給社會添了很大的麻煩。如果讓其它企業收購,可以保證原有產業鏈的正常運轉,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
最後,技術與工藝的傳承。很多“廢業”的日本中小企業經過長年積累,擁有非常好的技術與工藝,能夠生產不少核心產品,對各國企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一旦“廢業”,這些技術與工藝將從此消失,不僅讓日本“匠人”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心血打了水漂,還讓日本的技術及工藝競爭力大打折扣,對日本、對世界都是重大損失。
說實話,因為人口老齡化及年輕人進取精神的弱化,日本中小企業要想在日本找到適合的繼承者,確實很難。不過,這是全球化的時代。只要日本的企業主能夠把眼界放開一些,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偏見,用全球視野來尋找合適的繼承者,對日本、對世界都是福音。
jsoujsou
大廢業時代的日本中小企業出路何在 2018-10-01
這不是經營不善的破產,而是經營良好的“廢業”。隨著“高齡少子化”的不斷加速,日本很多持續盈利的中小企業都陷入由於後繼無人不得不停止經營的尷尬境地。
日本中小企業廳發佈的《2017年版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日本共有各種形式的中小企業382萬家。這382萬名社長目前最為擔心的問題,就是很難為企業找到合適的繼承人。
預計到2025年,日本70歲以上的社長將超過245萬人,其中有127萬人目前還找不到繼承者,占到了總人數的一半。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7年後日本將有超過百萬家企業不得不進入“廢業大時代”。根據測算,從現在到2025年,每年停止經營的中小企業將超過18萬家。其中有超過一半是在經營狀況良好,處於持續盈利的狀態中停業的。
此外,即使是“廢業”,企業也並不輕鬆。在日本,企業需要提交“廢業申請書”,並根據企業狀況和業務內容辦理各種手續。比如向客戶正式提出公告、給予企業員工解雇補償金、結清與金融機構的各種存貸款、出售廠房與土地、處理各種機器設備等。
近幾年,不少中國企業都對 “廢業”的日本企業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願意以合適的價格收購,畢竟這些企業還處於穩定盈利狀態,並且擁有長年積累的市場及技術資源。可是,由於日本中小企業的業主普遍對中國企業缺乏瞭解,再加上各種負面輿論的影響,認為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所以能夠成功接手的例子少之又少。
其實,日本企業主只要比較一下就能夠明白,比起“廢業”來,被收購能夠為企業、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綜合價值。
圖博館
中國機器人零件市占率1年漲8倍,韓媒稱自己“原地踏步”
中國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引起了韓國官方人士的擔憂。2018-10-22,韓媒“Economytalk News”將其國內近5年來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形容為“原地踏步”。
韓國機器人產業振興院(KIRIA)的數據:2016年,韓國進口自中國的機器人零部件占比,從前一年的3.6%暴漲近8倍,份額達到27.1%,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進口國。
同一時期內,德國在韓國機器人零部件市場所佔據的份額劇烈下滑,其比重就從2015年的58.5%驟降至18.8%。另外,日本上浮4.9%達到31.5%,仍位居榜首;美國的市場份額上漲6.5%,位列第四。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統計,中國2017年的銷售台數增長58%,創出13.8萬台的紀錄,占到世界的3成以上。“勞動力短缺和中國政府的扶持政策起到推動作用,中國正掀起空前的機器人熱潮。”
然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影響設備投資意願,2018年夏季以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增長勢頭明顯放緩。中國機器人企業的技術差距再次被擺上了檯面。
回應
我們習慣的數字是是50%以上,27%對比31%,我們還差得遠呢
中國只是工業規模大,高精尖製造業數量的還遠不及美國。美國丟給中國的那些製造業,只要開戰分分鐘就可以建立起來,是爛大街的技術。
說出這種話的也只有文科生了,只要在製造業呆過或者接觸過都不會說這種沒智商的話,“只要開戰分分鐘就可以建立起來”這種話跟說日本沒幾天就能做出核彈一樣幼稚
突破大型徑向精鍛機,高端管材製造設備告別“卡脖子”
2018-10-4,太原通澤重工研製的TMH20/15MN大型徑向精鍛機在江蘇標新工業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順利鍛造出了第一根合格棒材,這意味著長期被國外完全壟斷的大型徑向精鍛機技術壁壘被成功打破。
回應
這個山西企業是民企?
是民營企業。是國內無縫鋼管設備的龍頭企業。全國無縫鋼管產量排名前10位的鋼管生產企業都採用了通澤重工的無縫鋼管熱軋設備。2011年開發研製的我國第一條12500/3500kN組合式油壓機特種筒形件(彈體)精化生產線,列入工信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應是軍轉民用的。央視的一集關於外貿主戰坦克VT4的紀錄片中就有介紹這種坦克炮管的精鍛機
jsoujsou
4、中國人是非常有效率的工蜂?
這裡必須進行區分:他們是工蜂(楨:?),但不一定(楨:?)有效率。尤其在深圳這樣的新興城市很多人告訴我,中國人工作到危及健康的程度。部分原因在於這座城市的供應行業工作節奏非常快。這種工作狂的明顯表現是,在每天很早和很晚的時候出現上下班高峰——以及在公共場所到處都有人打瞌睡。有時我會覺得他們先工作再思考。
5、中國經濟增長不會再長久好下去?
作者表示,一提到中國的城市,很多人就會想到摩天大樓、擁擠的街道和霧霾。我在去中國之前也有類似的預期。但實際情況令我感到驚訝。我感覺不到空氣污染——天空晴朗,空氣清新。如果仔細瞭解一下,就會發現原因和變化程度都很明顯:自2007年以來,中國就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中國國家領導人說,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中國的情況是,說到做到。下面是幾個例子:
•中國是電動汽車銷售全球市場領頭羊——包括公共交通。
•全球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有近三分之一是在中國。
•2018年,中國植樹造林面積與愛爾蘭國土面積相當。
•現在環保在官員績效考核標準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地方的GDP增長率。
環保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 2017年北京平均每日空氣污染程度比2015年下降近三分之一,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則下降了大約十分之一。
迄今沒有跡象表明環保會讓國家經濟脫軌。2017年,中國GDP增長達到6.9%,是7年來首次提速。此外,中國把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工業視為在環保方面扮演全球領導角色並制定標準的契機,尤其因為美國目前在這個領域撤離後留下真空。
所以,我只能引用一句古老的格言:百聞不如一見。我推薦大家到中國看看,而且不只是去看擁有長城和兵馬俑的歷史悠久的中國,尤其還要去看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地的現代化中國。您會大開眼界!
回應
別只看北上廣深。大部分地區還是落後的,尤其是中北西部
世界上大多數創新,都是在城市中實現。城市化和國家發展力緊密相連。
jsoujsou
中國製造不如德國製造?德媒澄清有關中國的5個迷思
德國《資本》月刊網站2018-8-28刊登題為《有關中國的5個迷思》一文。作者為德國梅迪亞特集團創始人兼執行總經理卡特婭•內特斯海姆。
1、中國人只會模仿?
文章稱,中國公司長期以來聲譽不好:模仿西方的成功產品、品牌和商業模式,稍加修改後在本國市場銷售。但中國企業不僅僅接受功能模式,它們往往還對其升級改造。對原產品的這種解構和改進深深植根于中國的傳統,這在古代傑作中已經能夠找到。這是他們的創新方式。
模仿、改進或組合帶來了一些新的和獨有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拷貝。事實上,中國在獨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正追趕上來。例如,2017年排名第二,只小幅落後於美國,把日本擠到了第三位。在排名前15位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實現兩位數年增長率(13.4%)的國家——而且自2003年以來從未間斷地都是兩位數增長。
2、中國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發展水準?
中國仍然經常被視為一個為了達到西方經濟大國水準而必須補很多課的發展中國家。但現在的現實看起來完全是另一個樣子。特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城市正在推出越來越多的創新,並擁有讓一個德國人只能羡慕的基礎設施。“效率飛地”這個概念和“試點城市”這個務實概念也提供了就算不優於但也不弱於西方國家的創新潛力。“效率飛地”是指集合了某些專長的城市,“試點城市”則嘗試政策和制度創新。
3、“中國製造”不如“德國製造”?
“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這兩個標籤乍一看似乎形成鮮明對比。可能您也認為前者品質高、誤差容忍度低且極其精確,後者則“倉促、廉價、量大”。甚至在中國,“德國製造”品牌也格外受青睞。但中國現在不僅能夠做到“更廉價”、而且往往也能做到“更好”。這在智慧手機市場尤其明顯。因此,“中國製造”不再是一個警告標識,而是正在變成越來越值得重視且會危及“德國製造”的創新標籤。
jsoujsou
日汽車業醜聞愈滾愈大 鈴木、馬自達檢驗也不確實 2018-08-09 經濟日報
鈴木汽車和馬自達進行新車油耗或排廢檢驗並不確實,日本汽車製造商陸續承認檢驗失誤,如今再添兩家業者。
日本國土交通省發布新聞稿說,鈴木汽車出廠前抽樣檢測有半數不確實。馬自達和山葉發動機也未能善盡油耗和排廢檢測。
受此消息衝擊,鈴木今天上午股價一度重挫6.3%,馬自達跌1.8%,山葉跌5.7%。
日產汽車和速霸陸承認檢驗不當後,日本政府已下令各汽車製造商檢討檢驗程式是否合規。
麥格理資本證券分析師 Janet Lewis說:「整體而言,這些事例和福斯汽車利用矇騙工具來變更排廢的情況不同,這或許表明要完成日本政府檢測手續十分費工,也可能反映業者降低成本的壓力。」
她表示,看來汽車安全上並未就此妥協,因此對銷售不會帶來長遠影響。
鈴木2016年曾捲入油耗檢測有誤的醜聞,會長鈴木修為表示負任還辭去兼任的執行長。
回應
造假? 有關係嗎? 呆完郎愛使你們啦! 多多買!
抽樣50%不合格,日本鈴木馬自達等汽車商被爆排放資料作假 2018-08-09 觀察者網
從高田公司的“死亡氣囊”,到神戶制鋼的“篡改數據”,再到日產尼桑、斯巴魯的“排放造假”,“日本製造”的聲譽不斷下滑。今天(8月9日),需要向公眾道歉的日系車企又多了三家。
據路透社消息,日本國土交通省9日證實,三家日本機動車製造商鈴木、馬自達、雅馬哈,均承認各自產品的尾氣排放和油耗測試階段存在“資料造假”,其中,鈴木汽車抽查樣本“遭資料篡改”的比例高達50%。
回應
說實話,從技術角度來講,如果德系車廠的尾氣排放都不能達標需要作假。那麼我是不相信粗曠的美系,摳門的日系就能通過的。測試作假不過是行業內的潛規則而已,各村各有各的高招。
德國日本產品品質好這種印象,都是媒體給世界洗腦的結果,反觀中國,都被黑成...
相關新聞
中國最薄不銹鋼量產後銷往德國:厚度僅0.02毫米
jsoujsou
日本15噸級渦扇發動機原型機交付 距實用化還很遙遠
據日本防衛省2018-6-29消息,防衛裝備廳當天從日本IHI公司(舊稱石川島播磨重工業,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dustries)接受了XF9-1航空發動機的原型機。全長4.8米,進氣口直徑1米,要求在海平面的的軍用推力達到11噸以上,開啟加力時最大推力達到15噸以上,與F-22的F119處於同一水準。
研製方表示,XF9-1已經基本滿足了設計的性能要求。由於採用了“日本在全世界引以為傲的材料技術”,XF9-1原型核心機確保了在渦輪前溫度1800度情況下的可靠運轉,這一指標已經達到了四代大型航空渦扇發動機的水準。
於此同時,2015年IHI又接受了“戰鬥機用發動機系統研製”的委託,並提出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的“下一代發動機主要部件研製”提案。在得到國企其他企業的協助後,IHI基於已經研製的核心機,再加上前部風扇、後部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室、發動機噴口在內部件,展開了XF9-1的研製。在2018年6月確認該發動機滿足了預定的性能,並向裝備防衛廳進行了移交。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從2010年開展部件研製到2013年製造核心機,再到2015年開始研製發動機整機,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XF9-1還只是一台用於測試的原型機,他的“前輩”XF5-1也是在1995年到2000年就順利完成了研製,但測試卻從1997年進行到2008年才告結束,而裝載XF5機的X-2驗證機更是到2016年才首飛,何況X-2還不能說是一架戰鬥機。
至於日本自行開發的四代戰鬥機何時問世……那又是一個遠超技術範疇的問題。日本企業和一些議員當然對開發四代機躍躍欲試,但空自對此卻缺乏興趣。日本國內開發和生產大型裝備大多價格奇貴,生產效率極低,跟日本製造業大國的地位甚不相稱,其根本原因在於如今的軍用技術已經和民用技術產生了嚴重的分化。
如果真的依某些人所說,日本的民用技術可以很容易變成軍用技術,日本花“冤枉錢”開發這些東西幹什麼呢?把民用航發一改就變成軍用航發,用高速公路上的鋁板就能拼成飛機,那還要搞什麼專用軍推,搞什麼技術驗證機呢?日本產業界和防衛省的苦心孤詣,你們要體諒啊!
相關新聞
不可小覷!日本第五代航空發動機首次測試,性能比渦扇10還優秀
五代機發動機壽命,美國7000小時,俄羅斯3000小時,中國兩千小時,俄:以後沒錢賺了
回應
ws15的驗證機2011年就交付了,比鬼子的早7年呢,估計到2020年就可以湊合使用了,反正美國的軍用航發也是先湊合用上再說的
jsoujsou
回應
這些要追趕的方面是沒有錯的,錯的是科技日報的那個主編,他根本就不是希望中國好,一股濃濃的公知文風,他那篇發言把工匠精神都拿出來了…
320排最早是東芝推出來的,但320排的性價比並不好,目前全球大部分醫院都是64排或128排,足以完成絕大部分要求,而且CT機除了排數,還要看其他很多功能。比如控制噪音,環的直徑大小等等。CT最強的還是GPS(GE、飛利浦、西門子)三家。在零部件領域,隨便找個美國,日本,德國等,都可以365天寫個卡脖子,如果天天這麼宣傳,哪個國家的人都得陽痿了。
CT一類的大影像中國是先解決了有無的問題,現實好處是外貨自己就立馬狂降價,遠期好處是在有的基礎上提升發展。所有的醫療設備發展情況都是這樣的…所以慢慢來嘛急什麼
影像設備最強的就是GPS三家,不過最近國內也起來了,並不比這三家差,只是這種大型設備都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很多醫院不需要買,而且院長和醫生打心眼裡不相信國產。要不了多久,再有一個換代,大約10年,國產設備就會迅速推廣。
jsoujsou
是什麼卡了中國CT掃描的脖子:拙鈍的探測器模糊了醫學影像
據科技日報2018-6-25報導,近年來,一些進口高端CT機通過技術創新有所突破,主要是在探測器上下足功夫。“進口的高端CT機為什麼貴,一些實力雄厚的醫院購買也要掂量掂量,主要貴在探測器上。”一位元醫學影像設備研發人員介紹,每個探測器單元價值幾萬元,最高端的320排CT探測器要上千萬元。
不掌握核心工藝
“排”是指CT掃描機探測器的陣列數,排數越多,探測器寬度越寬,一次掃描完成的寬度也就越大。如果CT探測器配備了320排探測單元,每排0.5毫米,一次掃描就可覆蓋正常成年人的心臟。
探測器具體的製造工藝是商業機密,企業是不可能披露的。就好比相機鏡頭在專利中可以呈現如何設計並描述拋面形狀,但不會透露加工方法和鍍膜材料。
在傳統醫學成像(CT、磁共振等)上,我國最早的專利比美國平均晚20年。在專利數量上,美國是我國的10倍。
業內一篇題為《誰是頂級CT的老大?》的文章中列舉了飛利浦、西門子等頂級醫學影像設備製造商的CT機。
目前國產醫學影像設備的大部分元器件依賴進口,國內企業如果從頭研發將根本無法盈利,而且至少要花10年、20年才能達到別人的現有水準。而到那個時候,最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又發生了變化,還是競爭不過國外的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與其在過去的傳統影像上競爭,不如在新的、更前沿的影像領域直接和國外展開競爭。
可競跑的新賽道中就有“分子影像”,即通過把造影劑打到人體內標記生物分子,進而看到人體內基因、蛋白等分子變化,可直接在活體上看到體內分子活動。分子影像的概念1999年才在國際上被提出,我國2002年跟進。現在在該領域的論文發表、智慧財產權積累、國際國內專利數量上我國跟國外差不多。
除了在新領域上搶佔先機,國家也已經啟動了相關研發計畫,立項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推動高端CT儀的生產和製造,以解決高端CT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
網購廉價魚竟是「血海鮮」?「強迫勞動」再洗產地流入全球!標籤疑雲背後的供應鏈黑幕!
回應
台灣漁業是全球第四大的,血海鮮最厲害的國家,不是我們中華民國嗎,還被制裁過,當初被指責的有強迫勞動 非法捕撈 過量捕撈,而且那還都只是遠洋才被看到的,近海那種出去補個三五天 外勞在上面是真的做好做滿 全都是非法外勞去做的.
那是假新聞,台灣100%的企業都是守法、有道德良心的,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
中國有沒有強制勞動不知道,但是台灣捕蝦蟹船違法血汗僱用外國勞工,前幾年才被國際漁業協會點名批評
把海上的魚運到新疆內陸給維吾爾族血汗加工,再運到沿海地區出口到世界各地,血棉花血海鮮,造謠造的太假了.
「強迫勞動」這概念離生活太遠。在台灣有大小無數的非公開團購群組、社團,裡面賣的廉價食品多數幾乎沒有任何包裝資訊標示,出售商品的公司、製造工廠、產地都不需要,只要夠便宜就有人買!這些稱為垃圾都不過分的食品完全沒人管,但那才是最貼近一般民眾生活的隱藏問題。
讲个笑话,美国很讨厌中国和穆斯林,但是美国超级关心住在中国的穆斯林
基本上中國公司的商品我都不會買,尤其科技產品更是如此,只不過中國製造我實在沒有辦法完全避免
貿易戰把中國製作公司推向墨西哥,南非,甚至緬甸和越南。消費者單憑原產地,看不到供應鏈是很難規避的。
這種低薪高通膨時代,誰在乎什麼強迫勞動,能用最高的CP值填飽肚子再說.而且資本主義注重的就是成本,看看台灣就知道,廉價勞動力誰不愛呢?甚至還覺得台灣人力不夠便宜想用外籍勞工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_qmuZzE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