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12:08:00jsoujsou

漢服政治學

(漢服還是華服?傻傻分不清!

這和中文/漢字;簡/繁/正體字之爭一樣,兇兇吵不完!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235026
另參
【圖博館】: 販賣 《中華傳統飾》 《中國服飾史》 《漢事》 古漢語阻礙科技發展?    兩岸正名大戰 )



漢服還是華服?糾結名字未必無意義——從華服日說起2018-05-09傳統服飾研究者
大約是借了共青團中央的網路自媒體公信力,也可能是有了bilibili這個二次元大聚落的號召力,第一屆“中國華服日”雖然預告得晚,卻也算在很多人心裡留下了一個印象。但是在網路上,爭議得更多的卻是“華服”這個名字。
  共青團中央的網路自媒體號用短短一句“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又雲: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權當解釋了這個名字的出處。如此意義不明的話,顯然無法令許多躍躍欲試的參與者滿意,尤其這其中很多是漢服愛好者們,他們對此投注的熱情也最為滿溢。甚至於,主辦方某手工藝APP特地聘請了一位早些年在漢服愛好者群體裡頗有些知名度的網紅來操盤此事,而從那長長一串未經公開招募卻已然確定的參加品牌來看,主要的參與方也是漢服愛好者。
  “漢服”這個名字的意味就顯然清晰許多,除了容易被人誤解為漢朝的漢,幾乎就等於是漢族的漢。那麼“華服”呢?在知乎的相關回答裡,就有人提出“華”作“中華民族”解釋,繼而認為這是“漢族虛無主義”,還有未參與“華服日”的漢服商家表態,“我是漢人!我不會做華服!”看得一眾路人疑惑不已。

4月7日至8日,第七屆國際華服節暨第九屆夫子廟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2018年,新西蘭首屆華服國際表演大賽
  叫漢服還是叫華服,一個名字而已,真的這麼重要麼?
  對有些人來說,很重要!尤其中國人骨子裡對於“名正言順”還是頗為推崇的。君不見一個“旗袍”就已經爭得人仰馬翻了!
  稍有近代服飾知識的就會知道,旗袍誕生於上世紀20年代,當時中華民國已經十歲有餘了,這便意味了,清朝也被推翻許久了。但是旗袍偏偏不慎在於它叫“旗”,十分容易讓人聯想到旗人之袍。
  魯迅先生有一段頗為著名的論斷,講中國人的想像力可以一路從“短袖子”想到“私生子”,不少人對於“旗袍”的聯想也不遑多讓。他們可以從“旗袍”想到“八旗”與“清朝”,然後就想到了“剃髮易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然後用滿懷悲情的句子告訴你,穿旗袍便是對漢人祖先的褻瀆。
  不過香港人卻沒有這個煩惱,他們管旗袍叫“長衫”,與男性的長衫同名。儘管是一樣的服裝,一樣的穿著,改了一個名字,就讓人好接受多了!瞧,這個名字,在很多人眼裡顯然是重要的,但是依然叫“旗袍”的臺灣人也想繞開這個似有原罪的“旗”字。於是,在1974 年元旦臺北市“中國祺袍研究會”舉行成立大會之時,王宇清教授主張改“旗袍”為“祺袍”。提議當場獲得大會通過,並成決議案,確立“祺袍”為當代旗袍的官方稱謂。
  但是上個世紀的70年代是什麼樣的環境呢?受服裝工業化的衝擊,旗袍全民穿著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時的旗袍只是作為一些禮儀性服飾的作用。所以,儘管大會那樣舉辦了,決議如此確立了,執行者卻寥寥。在臺灣,同音至少有三個詞可以稱呼旗袍,分別是“旗袍”、“祺袍”和“褀袍”。每每服裝界跳出來表示,我們已經要求改名了,叫“旗袍”是不對了,緊接著,文學界就會站出來表示,請使用規範字,請不要自己造字造詞。
  旗袍名字的尷尬與改名失敗,其實早就寫下了。1926年就有人提出,叫旗袍太不合適,我們不如叫“中華袍”吧!1926年的旗袍是什麼樣的呢,估計很多人都沒見過,它袖子短而寬大,呈喇叭式開口,袍子本身也呈現A字型結構,顯得寬大,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因為它是旗袍誕生時還未定型的樣子。當時旗袍還沒到全民流行的架勢,名媛閨秀穿襖裙洋裝者也不在少數。所謂當局者迷,當時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想到,這種初初誕生的款式後來會影響中國女性近百年。可就是這樣一個全民基礎不牢的時期,改叫“中華袍”都沒有成功,後來旗袍勢不可擋地成為中國女性的代表性服裝,想要再改名,談何容易!
  略顯滑稽的是,無論是旗袍要改名,還是華服有爭議,大家都只是想改名字而已,沒有想改服飾本身。這對於許多務實的人來說,簡直堪稱浪費時間的鬧劇,不管改名叫什麼,東西不還是原來那個東西麼?
  可惜,名字這件事,就真的很重要!
就拿華服日作為名字依據的那句“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又雲: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來說吧,很多人表示出處為《左傳》和《尚書》,其實都不在正文裡,而是孔穎達的注疏。這麼一說明,底氣就頓時弱了幾分,所以也沒人往海報上注明。可是這好歹也算是“華”與“服”產生關聯的一個出處啊,漢服便缺乏了這樣可以攀到古人關係的依據。
  “漢服”完全是一個網路時代的自造詞,在此之前,中國典籍裡出現的“漢服”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語境下的臨時組詞,比如“漢服”對“秦禮”(《獨斷》),表示漢代,又如“漢服”對“諸戎風俗”(《蠻書》),表示漢地,都不是一個特定的專有名詞;另一種則是出現在《遼史》裡的“漢服”,是內涵完整、等級分明的一個章節,與前面的“國服”相對。至於如今的“漢服”,更多是仿造“和服”、“韓服”進行的造詞。
  就像“和服”其實在日本被稱作“著物”一樣,“漢服”、“韓服”這樣的程度更大意義是對外而不是對內,因為對於過去的人來說,服飾惟有這些傳統服飾,不存在洋裝,自然也就不需要一個額外的統稱了。
  在21世紀初,互聯網的普及讓許多人的民族意識在網路交流中覺醒,他們中有一些人選擇用服裝來表達。當時中國依然存在的傳統服飾,要麼保留在農村鄉間,或偏遠地區,大多質樸簡陋,與古裝劇的服飾相去甚遠,要麼是很多人覺得難以納入傳統服飾範疇的單的確已經具備中國特色的服飾,如中山裝、旗袍、長衫等。
  回顧十幾年的漢服運動發展史就不難發現,第一件穿上街的漢服,是根據《大漢天子》裡的古裝戲服仿製的,第一件被製作上傳到網路的漢服,具有明顯的和服特徵。
  該叫什麼名字,已經早早預備好了,但是服飾本身,卻難產而多舛。
  其後,漢服愛好者們為漢服該是什麼樣的,爭論了十幾年,至今依然是百花齊放的局面,對比被視作效仿物件的和服、韓服統一規範而有全民共識的體系,只能是望洋興嘆。竟然“實”在爭論,“名”卻出奇地順暢,在沒有經歷什麼波折之後,很快被統一在了“漢服”這個標準答案上了。而這個所謂的小波折,就是“華服”。
  是的,叫漢服還是叫華服,不是2018年的謎團,而是十幾年前已經討論過的冷飯。如今打開“漢服”的百度百科詞條,開頭第一句就是“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這是2006年的一次編輯中被添加上去的,後來就沒有被刪除過,而百度華服吧也是直接被跳轉到漢服吧去。
  在2006年,全民熱情高漲地迎接北京奧運會的時候,百度漢服吧的管理層牽頭也提交過一套禮服方案,當時便被稱為“北京奧運會華服方案”。之所以使用這個名字,一方面是“華服”之頭銜可以包容其他民族,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承認,叫漢服總難免有民族主義的色彩,這不僅讓其他民族不悅,其實漢族人本身也不見得喜歡被一群網路愛好者的自發活動所代表了。
  十幾年過去了,漢服愛好者的隊伍看似壯大了許多,事實上是像這次華服日的活動需要掛上bilibili的名字一樣,是吸收了很多古風愛好者的群體。當民族主義色彩越來越淡的時候,古風圈卻和漢服圈越來越融合了,畢竟漂亮衣服誰都喜歡,如今的漢服愛好者們也不會像他們的前輩那樣對著是不是披頭散髮、是不是染髮、是不是使用了拉鍊蕾絲等現代元素直接上升到某個民族原則的高度。
  這卻也導致,原本漢服愛好者們比較偏向討論的款式問題消融了,只要是古風色彩的,都容易被稱作為漢服。
  可漢服愛好者們不怎麼想叫“華服”,卻不太允許旗袍唐裝之流叫“華服”,畢竟這個名字依然是一個博大的、令人覺得有利可圖的名字。就像華服日,它竟然叫做“中國華服日”,就像曾經紮堆拍攝的《中國式離婚》、《中國合夥人》,以及近年大熱的《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一樣,其實上升不到國民高度去,卻總覺得帶了這個開頭十分厲害。事實上,他們就叫這個名字而已,我們中不穿古風服飾、不那樣離婚、也沒有合夥人、更是音癡聽不懂嘻哈的,才是芸芸眾生裡的絕大多數。
  瞧,名字這個時候又不怎麼重要了!其實,它們也只對那些對此錙銖必較的人重要,大多數人還是在現實的勝利真真切切的生活!
  回應
 今天有人將漢服與其它服飾對立起來,是錯誤的。漢族本身就是融合而成,定名于漢朝,同理,今日中國並不宜過稱各大民族,而應突出中華民族概念,即華族。無論是傳統華服(漢服)還是近代華服(祺袍)等都是華服。不是不提漢,而是升格為主體代表。作為主體文化的華夏服飾,稱“華服”無誤,同理,我國的漢語宜改名為“華語”或“國語”,這點台港使用的“國語”稱謂,反而更標準,突出了“國”的地位。普通話可以改名“國話”,它與方言不是平級的,這是當仁不讓的。
 個人覺得漢服指的是古代漢族服飾,而華服指的是中華民族裡的56個民族的民族服飾統稱是華服。
 作為服飾,有必要在名字區分那麼清楚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美的、好的,可以展現我們文化自信的東西就應該大力發揚與繼承,至於個別執著於名字之爭的人,只能說是別有用心,試圖製造民族糾紛與隔閡的人罷了!就像現有的身份證等很多東西,為什麼非要標明民族?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國家,有著與這個國家一致的利益,為什麼總是在不停的為同一個國家的人民打上不同的標記,以示區別?這除了人為製造對立與隔閡之外,點名生活在這個國土上的人們是有區別的是不同的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如果能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讓每個過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人,都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不是漢族人、回族人、藏族人,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等等,那我們的國家還會有民族及地域矛盾和民族及地域問題嗎?
 我反對把漢服改為華服,因為:漢服本質上就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就好比其他民族服裝一樣。如果叫華服,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華族"嗎?沒有,中國只叫漢族,不叫華族。也許某些海外華人地區叫華族,但中國大陸沒有這習慣,中國大陸就叫漢族。華服應該是中國56個民族的民族服裝統稱,漢服只是其中一種。
 錯!雖說中國有56個民族,但漢族的重要性可不是1/56,而是99%。沒有別的少數民族,華夏還是華夏。沒有漢族,就沒有華夏了。所以漢族就幾乎等於華夏民族。就像漢語作為國家官方標準語一樣,漢族的服裝也應該成為華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準服裝。少數民族的服裝只能代表他們一小群人,只有漢服才能代表中國服裝、代表華夏服飾。所以,漢服就應該叫華服。
  漢服不需要推廣給其他民族,只需要在漢族內部推廣,為什麼不能叫漢服?跟其他民族根本沒有關係,也不需要他們認同,只要漢族人自己認同就可以了,還我衣冠就這麼難?
  老是宣傳什麼中華民族,就是沒見過宣傳漢族,好像一提到漢族就是民粹主義,而另一邊55個少數民族都可以宣傳自己的民族,各種被優。我想說漢族沒有原罪,反而某些民族,對中國造成了多次傷害,是有罪的,可是他們是被優待的。蘇聯南聯盟的下場早註定了,打壓主體民族的結果就是分裂.涉及到漢族的就各種打壓,連漢服都要改名,真TMD可笑
 這個體制下很多人都只會人云亦云,沒有質疑能力。
美國有幾個民族?就一個美利堅民族!你問他是什麼人,他說自己是美國人。可是按照近代西方傳入的民族定義,美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多少個國家就有多少個民族!可是美國全部稱為美國人,再細分一點是華裔美國人,日裔美國人,猶太人……我們歷史上也是按地域劃分人群,什麼秦人,楚人,越人,匈奴,鮮卑……哪來的漢族?漢朝實力強大,後世的統治者為了拉人頭樹立的一個旗號罷了,後世紛紛爭奪這個牌子,什麼漢式宗親正統云云。這個旗子和阿彌陀佛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個口號。在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元、清兩朝代表中華文明曾經斷裂”等等說法。...因此,漢服就是古代漢族服裝的其中一種,是突出代表,但古代中國一直是多民族、多服飾文化的國家。我們欣賞漢服,就是欣賞古代中國服飾的一種突出代表,欣賞繁盛中國文化的其中一個閃光點。但別把漢服“爭取”成國服,如同和服、韓服一樣簡單等同於古代的服裝,它們之間不具備可比性。就像旗袍不是中國的國服一樣,它並不能簡單代表中國古代的所有服裝。
http://www.guancha.cn/ChunMeiHuLi/2018_05_09_456206.shtml


漢服和華服的區別在哪?

最近華服日引起了廣大關注,漢服華服的的爭論一直在持續... 所以我想問問各位的看法
  回應
評論裡火藥味有點濃,也有人私信我,說我為什麼替少數民族說話,我在這裡再補充一下觀點:1:我們中國雖然是以漢人為主體的,但是我們自古講究相容並蓄,像元,清那樣的某一個民族至高無上,實行殘酷的大屠殺政策的朝代下場大家都知道吧,漢人基本掌握著國家的軍,政,雖然近幾年西北地方某些宗教團體做出了過分的舉動,但我相信國家會有相應的措施。去趟新疆你就懂了。 2:還有說少民高考加分的,請問少民高考加分妨礙您高考了嗎?部分少數民族可能會遭遇求職過程的不公正待遇,就像富士康拒絕錄用回族那次。不要把自己的不如意怪罪在少數民族身上謝謝!我上大學的時候也認識了幾個少數民族姑娘,她們真的很好,謝謝。 3:至於華 漢之爭,我個人依然認為:華服更好 -----漢服主體,少數民族百花齊放,這才是華服日應該有的樣子。單純的以國家的名義舉辦漢服日,潛意識裡那不就是:少數民族我們不歡迎嗎?我是漢族,我都心寒!
4: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原則,如果華服日出現阿拉伯黑袍等限制女性的服裝,我真的不能贊同。這點也希望回族同胞知道
 當時在共青團中央宣傳華服日底下抬杠的,我個人認為分兩種人:第一種:杠精,華服日活動,60%以上的官方合作機構和商家都是漢服專業戶,官方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要以漢服為主體,就差說出這句“我們大力支持弘揚漢服了!”然而一些杠精還在扣字眼。國家56個民族,你讓其它民族怎麼看?改成漢服日,你會讓其它少數民族寒了心。 第二種:有意破壞。微博 公知網特大本營。從根部爛掉中國人是他們的目標。華服日其實釋放了中國復興民族文化的信號,日後會常態化,選址選在西安也有他的道理。假裝漢服黨在評論裡和稀泥,分化線民意志,長此以往,影響深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724210

另附
【新圖博館】實然觀
  以下想一口氣道出我的中國民族文化觀又唯讀者讀地斷了氣故勉強分段如下:自清末慈禧太后偏愛至今一般人看重冰透的翡翠(冰透則冰冷偏理性一眼看穿不耐看、但翡翠玉器仍存中國的自然/吉祥物/詩詞等造形之感性意象神韻可回味,但西方的水晶/玻璃尤其鑽石、在幾何造形下、愈加冰冷不耐看、若非炫富保值、實難在中國推廣,當然時髦心理下、會有人嚐鮮,但很難像日本成為結婚必配、畢竟日本大化革新雖唐化沒接受中國「玉潤珠圓」加上明治維新脫亞入歐西化、故西方鑽商廣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易成),但自古至今行家皆崇尚、心靈手巧精琢細磨出「玉潤珠圓」的羊脂白玉器(瓷器亦然,行家皆尚宋瓷天青白潤之秀美、而貶明清五彩俗艷五色令人目盲,宋瓷雖有青瓷冰裂紋和鬥茶用黑曜碗之丑美[丑也是種美、如奇石根雕之皺漏瘦透和戲曲的名丑角、這與老子的美之為美斯惡矣之辯證美學有關],但不像日本的茶道茶碗、一刀木雕、金漆裂紋等皆尚殘缺拙糙之美、這與日本人的物哀美學或不夠心靈手巧有關、故日本所謂工匠精神在日本第一泡沫後可能是鑽牛角尖磨洋工,而不像中國心靈手巧+經濟性原則下之成本性創新、使得中國製造升級為創造智造行銷全球[中國心靈手巧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中國廚師單靠一把刀一鐵鍋鏟便能走遍天下、切炒出所有美食、遠勝日法廚師,舞蹈戲曲也常用手中道具意象來擴展韻味、比如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四美圖》李玉剛男扮女裝的水袖/李在《新鏡花水月》有更炫的表演、「頌賢」的男袖子至於女袖多不勝數、北京舞蹈學院「點絳唇」的鏡子、京劇「貴妃醉酒」的杯子、越劇「西廂記」方亞芬的扇子之唱作俱佳於昆曲「牡丹亭」、這些道具要在西方芭樂舞者手中將會手足無措/雖偶有執扇的如卡門,連體操成績也逼得國際奧委會以難度太高不安全欠創意而多次修改評分標準之小動作來壓制中國、畢竟中國人的矯健身材加心靈手巧早已顯現於雜技和武戲身段上了、但中國不會小心眼限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打球賽跑、可是以契約理性自居的西方「國際」卻在各方面玩定標準的多標把戲、不拿回定標權中國是很難崛起的],這顯然與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以意象韻味至上的審美觀為有關,
  但關聯性思惟和心靈手巧、何時又如何演化出來的、卻很難還原了,只知現代中國或東亞黃種人的腦容量比其他尤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還多(這從演化的經濟性原則易解,因腦只占人體的2%、卻要耗20%以上能量,故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俗見,雖然彼此只是關聯性而非因果性關係、無論在中國右筷與代表理性的左腦之右手相互演化、或心靈手巧出需高度創造力的繅絲、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水密艙、馬蹬[加百煉鋼環首刀成就漢武帝征伐西城之騎兵]、瓷器、製茶、豆腐…等獨創上),但見約五千年前(此時歐亞非大陸的四大河流域、不約而同的發展出中東、埃及、印度、中國等四大農業文明,這顯然與約萬年前冰河期結束、該流域逐漸暖濕有關,後衰也與地球繞太陽轉軸傾斜角度變化所造成的逐漸乾旱、人為過度砍伐森林、中國則需加印度板塊擠壓青藏高原隆起隔絕印度洋水氣北送等有關)中國北起遼河的紅山文化之玉龍、南至長江的良渚文化之神人獸面紋玉雕就已精琢細磨,這不只反映了心靈手巧、還影響到之後華夏中原文明以龍的傳人自居(商朝來自東夷[周秦則自西戎]本像南蠻以鳥為圖騰、但商青銅器之龍及饕餮紋、卻是融合了西戎北狄等四方而成一象徵天下觀的新圖騰,這非東方孤例、古埃及的鳥蛇皇冠就象徵了上下尼羅河流域之統一、而尼羅河神又是埃及國神,故褒貶龍者和褒貶漢者一樣,皆不知中國是以文化而非血統種族來判華夷、只要認同中華文化即使夷人也華心反之則華人夷心
  [故所謂漢服/字/人皆源自南蠻之楚漢、唐服/正楷/人含旗袍亦源自胡漢融合,而大漢沙文主義所言:簡體字非漢字乃邪體,不只不知清末民初以來漢字和儒教等傳統因承擔了中國衰弱的重責、而被從天下中心自大之右極陷於全盤西化自卑之左極的「邪者磚家叫獸/織識分子」之漢字革命史:先簡後併終廢、當然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的歷史實相證明中文不但廢不了連併音化也不行(日文的漢字與假名共用故廢不了而韓越漢字與併音分用故廢的了)、至於簡繁正邪之爭是一時的無謂,畢竟腔調字形非表意之體、能表達詩詞吟唱之韻味只具四聲調的北方官話(相較於古漢語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少了入聲、從明清以北京為京城故北京話成了白話文/國語/普通話之基礎、此過程似法語以巴黎話為基礎)亦優於保存多聲的南方方言(但音階南五北七);雖然電腦輸入下簡繁已無學習優劣之別、但既已約定成俗、就不必改繁除非為了書法美感、雙方能識簡/繁寫繁/簡便可,也不知中文只要還是表意就能發揮統一中國的作用、如像台羅併音則與台獨關聯、羅馬帝國的崩解便與各地民族語言併音化相關,台獨對此又鬧內訌:若廢國府的ㄅㄆㄇㄈ注音、改行拼音與國際接軌、又恐不能與中共的拼音區別,更不知一面自卑地去中國化一面又自大地宣稱1949尤其文革之後中華文化只在台是種矛盾分裂心理、這也存於中國周邊的日/韓:安史之亂後唐文化只在日/清兵入山海關後明文化只在韓,其實中華文化之體是創造性繼承的、改朝換代只是文明文物之形、故中國是四大農業文明中唯一幾千年不斷的文化型國家,不明者常陷於中國是超穩定結構千年不變或中國不像日本重視文物保存之迷思:其實中國也重視文物保存、奈何木質不耐水火蟲尤其常毀於中央集中保存之結構、加上更重視文化精神/自然和文字之繼承如詩云「荒涼古廟唯松柏」再加碑,而日本則長期地方封建分散保存又重視集團繼承而中國則富不過三代、即使如此也難免大規模毀損,故奈良唐建築多重建於宋、京都宋建築多重建於元明,木溫潤在古代中國象徵生命故多用於陽宅、石冷硬故反之、但如今中西又反之、尤其美國年年不少木宅毀於火風蟲但為美國夢仍續建、中國反而建高樓以節木省地,相對於中國園林的「借景自然」、日本自古的「枯山水」則顯人造自然,至今亦然、同用片石砌牆、中國王澍的建築就比日本隈研吾自然、安藤忠雄的清水牆建築可類比],
  當然夷人華心只是理想的中國天下觀、現實的中國人是以父系血統之家族主義為判準、故常「家國」並稱、這在商周文獻便已確定、夏則因二里頭考古尚未發現完整文字而只是片斷似商甲骨文之字符故不被主流史界認定為信史而只是傳說[甲骨耐存加之秘藏再加清末偶現不然商之信史將永殤、商既繼夏再加完整文字不可能一夕完成,有沒可能、夏文書寫於似商文日用之木牘竹簡但在地下腐朽了、或耐存的夏甲骨文仍秘藏而未現呢],而這一切在清末崇洋媚外毀損了天下觀之後可能都失準了,君不見如今港台獨以被殖民為榮,畢竟天下觀要立基於有天下最強文化如盛唐之吸引四方,而殖民時之英日便如盛唐[唐太宗和趙武靈王的「胡化」因掌握了知己知彼式「華體夷用」改革而成功、北魏孝文帝的「漢化」和唐玄宗的胡化則反之,蒙元則因拒絕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即使空前最大帝國、在中土的元代也不足百年(1271-1368),滿清則因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統治之初曾高壓(剃頭屠城等)但透過懷柔(科舉編書等)、不只明末遺老多服,連清末太平天國之亂時曾國藩等文將也以道統恢復滿清政統、而受洋式訓練的新軍武夫反滅了清朝政統成為軍閥之源、清代則近三百年(1636-1912)],除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成真,不然難再現中國天下觀)。


漢服運動-維基百科
漢服運動,是從二十一世紀初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出現的與漢族古代服飾和民族主義有關的一系列運動。2004年起,中國社會開始出現了有關「漢服」的討論、爭議和旨在構建「民族服裝」的社會文化實踐[1]。漢服運動參與者認為「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是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一,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喚醒漢族乃至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記憶、直面令人辛酸的漢服消亡的歷史」[2],他們主張在「中國在官方層面承認漢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和鼓勵多穿著漢服」,認為「這首先代表著對做出貢獻的華夏先輩尊敬,更代表對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輝煌成就的尊敬和促進」[3]。
  其中,有海外華人的中國媒體和包括法輪功在內的宗教團體認為:該運動是80後展現個性與愛國主義的象徵,亦有媒體評論這是對「真正的中國傳統及中國文化」的弘揚,以及去共化的表現。漢服復興反映了一種新的潮流趨勢,這也是一些漢人努力尋找文化根源和身份認同的結果,他們認為「日本人有和服,朝鮮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傳統服裝。但身為中國第一大民族的漢族,卻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裝。」亦有人提議用漢服代替現行博士服彰顯本民族特色[4]。
  亦有學者認為:「漢服」本身是一個成問題的概念,「漢服運動倡導者」所宣傳的「漢服」概念不存在於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上,指出有學生在網上(如漢網和百度百科)發布漢服「既非官方又非學術的標準」[5]。漢服運動支持者意圖通過復興儒家、穿著他們所定義的民族服飾以及排外情緒等行為和思想去復興他們心中的「大漢」和「真正的中國」。他們亦特別強調穿著特定類型的衣服對復興他們所定義的「正統中國」的重要性[6][7][8]。
  目錄 
1 背景
1.1 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
1.2 當代「漢服活動」
2 對漢服一詞的定義
2.1 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族服裝
2.2 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
3 相關議題與觀點
3.1 內部議題
3.1.1 正宗問題
3.1.2 式樣與配搭
3.1.3 名稱問題
3.1.4 民族主義問題
3.2 外界評論
3.2.1 中國官員的態度
3.2.2 古今學者對復古現象的批評
3.2.3 種族主義與陰謀論
4 相關事件
5 參見
6 腳註
7 參考來源
  背景
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
清代的祖宗畫作
1644年清軍入關,占領北京後並攻伐南明、大順、大西等政權,同時在占領地全面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強行命令所有官員以及男性必須改換滿人的髮型、改穿滿人服飾,下令禁止穿著明代服飾,不願剃髮者在清初順治時期甚至會被處死。然而由於鬥爭持續多年以至法令難以實行,加上伴隨著清朝政權的穩定,剃髮易服的執行力度也有了明顯的放鬆,在康熙年間的江南尚有很多平民穿著帶有明朝風格如寬袍大袖、交領右衽的服飾。到了乾隆時期的《姑蘇繁華圖》中亦出現了江南地區的一些農民在服飾上依然保留著明朝後期風格的情況[9],如人們的服裝雖已改為無領厂字襟,但仍保持寬袍大袖。甚至到了辛亥革命時期,有部分地區的人民還穿著這類明顯地有晚明特徵的服裝[10]。終清一代,只有八旗子弟以及漢人官員才須穿著滿洲服飾,普遍平民百姓依然被容許穿著前朝衣著,然而後來大部分漢人百姓都自願地接受了滿化的服飾 [11]。
  辛亥革命後,在上海和南京,部份民眾於嘗試自行恢復清代前的衣冠及蓄髮制度,有些人把辮子盤成髮髻於頭頂,並穿上交領右衽的服裝,當時上海各界在知名的公共花園張園舉辦慶祝光復大會時就有一人頭戴方巾,身穿交領大襟袍,但當時大部份人認不出那是古代漢族傳統服裝而加以嘲笑[12]。不久又有人以戲曲之戲服充作復古裝,但當時人們穿古裝沒有依照場合規範服飾類型,而穿戲服更顯得誇張、兒戲,且沒有規範服制,不夠整齊劃一[13],在浙江餘姚也有一老翁嘗試恢復明代衣冠,卻被當時輿論評為不識時務,並認為應重新設計一種代表漢族的服飾[14]。直至袁世凱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後,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當局才參考歷代古裝規制,制定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祭服。[15]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系上大帶去上班。1914年8月,政事堂禮制館頒布正式的《祭祀冠服制》。
  當代「漢服活動」
參與「漢服復興活動」的英國華人
2003年,河南鄭州人王樂天以「復興漢服」為目的,穿具有典型交領右衽特徵服裝上街,被宣傳為當代漢服復興第一人[16]。
  該運動的支持者認為,「漢服」之所以稱為「漢服」,應表現漢族的特色和文化,亦認為漢服為華夏族從上古至明朝漢人所穿著的漢族服飾。認為現時唐裝是滿族的馬褂及旗袍,不能夠代表漢族。然而在現實情況以及主流觀念之下,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主流學說(例如在「中央政府入口網站」裡有關漢族的簡介、《現代民俗流變》、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編寫辦公室編寫的《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中華嫁衣文化調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寫的《廣西通志》等官方網站和有關書籍裡都將馬褂及旗袍視為漢族民族服飾[17][18][19]。
  各地「復興漢服者」組織了多次身著漢服的聚會,主要活動形式有:於公眾場所穿著漢服、祭拜先烈、傳統成人禮(笄禮、冠禮)、參加武術比賽、慶祝傳統節日、婚禮、舉辦知識競賽、進行宣傳活動等。[20][21]有支持者在日常生活中也穿著漢服[22]。近年來,漢服推廣者也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將漢服和其他傳統文化結合向大眾推廣,比如2011年漢服春晚[23]和一些反映漢服復興理念的電視劇等等[24]。
  對漢服一詞的定義
清初民間漢人服飾
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漢學教授凱大熊(Kevin Carrico)說:「事實上,漢服是一套被(漢服運動支持者)發明出來的穿著形式,以寬袖、輕飄長袍、腰部束帶和鮮豔顏色等特徵作為特色,漢服運動支持者聲稱這衣裳形式是神話人物黃帝所發明的,並且已被中國人穿著了數千年」,[6]一直到王樂天第一次將自己穿著漢服上街的照片上傳到網路上之後「這一『特別』的照片在網民中造成轟動,很快的,整個中國到處都有人模仿他這誇張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漢服也從想像中的、被發明的傳統轉變為螢幕上遙遠的圖像,最後成為中國街上可實際穿著和辨認的物理存在」,[25]但儘管此一運動聚焦在過去的傳統,但事實上它處理的仍是現代的問題。[26]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張跣副教授指出,「漢服」本身是一個成問題的概念,現代「漢服運動倡導者」所宣傳的「漢服」概念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中原本都是不存在的,這是漢服運動的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總結了明以前漢族服飾傳統而形成的一個「類概念」。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還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他提及有學生在網上(如漢網和百度百科)發布既非官方又非學術「漢服」標準,此舉屬於「漢服」實體化的一個起點[5]。
  中國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華梅指出,在中國服裝史中,有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族服裝,有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如果籠統地把京劇舞台上宋明朝代留下來的大襟長袍、儒巾等叫為漢服,顯然有些概念不清,或是有一定的局限性[27]。
  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族服裝
遼初建國時,禮服分為二式,漢族官吏用五代後晉的服制,被稱為「漢服」,或稱「南班服制」;契丹諸臣仍穿契丹民族的衣服,稱「國服」,或稱「北班服制」。耶律德光在遼會同元年(938年)決定,遇有重大朝會時,皇帝隨漢官穿漢服,皇后與契丹諸臣穿國服。重熙元年(1032年)後,南北官吏凡大禮都穿漢服。這時的漢服,主要由通天冠、遠遊冠、進賢冠等漢族政權的傳統官吏服飾組成,如通天冠是秦代時吸收楚冠樣子定製的,作為皇帝常服,遠遊冠也是從楚而來,只不過多為諸王所戴;進賢冠多用於漢代,為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種禮冠。以下古籍記載中出現的「漢服」之詞,主要是指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漢人之服[27]:
  《遼史·儀衛志二》:「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大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常服仍遵會同之製。」
《北遊錄·紀聞下》:「遼史,太宗德光入晉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27]
  與此相類似的沒有作為服制的漢服之稱:
《清稗類鈔·服飾》:「高宗在宮,嘗屢衣漢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親近曰:'朕似漢人否?'一老臣獨對曰:'皇上於漢誠似矣,而於滿則非也。'乃止。」
  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
亦有直接標明朝代的有關漢服的記載[27]:
《長物誌·衣飾》中寫:「至於蟬冠朱衣,方心曲領,玉佩朱履之為'漢服'也。襆頭大袍之為'隋服'也。」
  相關議題與觀點
  內部議題
  正宗問題
廣州北京路廣百大廈前,一群年輕人穿著「改良漢服」
支持漢服的人士認為,漢服運動發展初期,民眾對中國文化與體制之認知,是華夏文化與體制在經歷蒙元、滿清及西方文化的影響而成,然而民眾往往不黯此點,加上種種對傳統華夏文化與體制之臆想與揣測,又或引經據典之深度與範疇不一,導致漢服運動者與民眾往往無法正確帶出、領悟華夏文化的確切全貎與精粹,因此常出現各種或大或小之議論[28]。例如現在漢服運動經常出現的某些漢服款式,形式上與歷史上傳統的漢服迥異,尤其是在整體上反映當代審美觀,但仍保留有顯著「漢服元素」的,稱為「改良漢服」[29]。漢服運動參與者對於是否接受漢服改良也有不同意見,部分認為傳統漢服尚未完全復興,不應太早改良,否則會失去傳承的意義。亦有人認為漢服復興應照顧到當代人的審美來設計,才容易推廣,因此只需保留典型「漢服元素」[30]。
  式樣與配搭
漢服活動中不乏各朝各代甚至原創款式的漢服混合出現的情況。對漢服的式樣與搭配進行研究並使之標準化,是指是尚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一些漢服討論區中經常就此出現激烈爭論。有人支持將漢朝皇族的服飾作為漢服的標準式樣,亦有人主張參照《周禮》的款式,也有人認為應繼承明制[31]。
  名稱問題
台灣與中國大陸名詞的使用習慣有所不同,台灣將一系列漢名稱冠以「國」字頭,如國字(漢字)、國語(漢語)等。但是,如果在大陸將漢服稱為「國服」,可能引發對于敏感的少數民族問題之擔憂,故此,有人認為「漢服支持者」更樂於稱為「漢服」以突顯漢文化特色,而不稱為「國服」或「中國服」。「漢服支持者」並不試圖去定義所謂的國服,也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不支持國服[28]。
  民族主義問題
有評論認為,漢服愛好者過於激進,排斥其他民族,亦有聲明認為大部分漢服支持者並不認同極端民族主義,只是希望溫和地復興傳統民族文化,讓漢族人重新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傳統服裝,而不是只能穿他族服裝[32]。同時,亦有部分反對漢服的人斥漢服運動為納粹主義、種族主義[32]。
  外界評論
  中國官員的態度
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2006年5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有些地方有些青年人在提倡穿漢服,但是我到現在都搞不清楚什麼服裝是能夠真正成為代表中國的服裝,這恐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困惑。總體上我的觀點是,吃飯也好、飲食也好、穿戴也好,各有所愛,百花齊放,都是他個人的事情。但是我也衷心地希望我們能夠創造出廣受大家歡迎的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服裝。」[33]
  古今學者對復古現象的批評
北宋中期的司馬光曾根據古籍記載自製深衣[參 1],並且作為常服穿著。某天司馬光對學者邵雍說:「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為今人,當服今時之衣。」司馬光認為其言合理。宋代以後的中國,深衣在特別的場合以外並不被使用,明代學者丘濬說:「按馬(端臨)氏此言(指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的考究),則深衣次在宋服之者,固已鮮矣。況今又數百年後哉!」表示明代士人通常不穿深衣。1644年,明代學者朱舜水在日本被問及深衣是如何製作時,他回答他從未親眼見過深衣。[35]
  宋元歷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提到,夏商周三代可考的服制中雖然有所變化,但是除了冕服之外,只有玄端(端衣)和深衣兩者最廣為流傳。玄端是自天子至士人均可穿著的,而深衣則是自天子至平民百姓均可穿著的。也是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深衣裁製時加長了衣襟,穿著符合禮法,因此不論貴賤,不論身份地位均可以穿著,而沒有等級之分。然而隨著衣裳形式的失傳,到了後代卻被視為怪異,穿著者往往被認為是腐儒,即使是北宋理學家紹雍也對該服飾有所保留,司馬光、呂希哲和朱熹等人則只在私底下穿著。[36]
  中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立群表示:「很多人喜歡清朝的衣服,清朝的那個衣服到底有什麼好的呢?也有不少人經常說要穿漢服,可是咱們的歷史上也沒有一個叫漢服的東西,漢服到底是什麼,也說不清楚」;「古代的那些儀式,誰也說不准到底是什麼樣的,所以那些看似復古的儀式,其實很多都是不倫不類的,甚至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很滑稽」;「用古代那些優秀的東西,為現代提供一些借鑒和補益,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這種借鑒和補益,不能僅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也不是僅僅恢復那些儀式就能做到的。」[37]
  從事文化批評與文化史研究的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王彬彬說,「越是要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越是必須重視對傳統文化中陳腐的部分進行批判……我們所惡的是陳腐的舊文化以優秀文化的面目出現。近年來,荒唐滑稽的文化鬧劇時有所聞。有的地方,在舉行某種群眾性的活動時,全體著所謂的『漢服』,就讓人哭笑不得。 『漢服』是什麼式樣,本就說不清。就算能弄清,在今天復活古代的服飾,能算是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把弘揚傳統文化理解成像古代人那樣穿衣戴帽,就太淺薄了。有的地方,讓一群少兒穿上他們想像出來的古代服裝,一齊行跪拜禮,這就不是讓人哭笑不得,而是令人慾哭無淚了。凡此種種,都是食古不化的典型表現。」[38]
  種族主義與陰謀論
漢服愛好者宣稱清朝的滿族統治者致力於摧毀漢人和中國,以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將中國的本質「從文明轉變為野蠻」。漢服愛好者亦將清代真實的殺戮事件如揚州十日和剃髮令跟易服政策混為一談,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清朝期間絕大多數漢人都可以自由地繼續穿著明代服飾,且揚州十日的受害人數也被誇大。此外,揚州城在被清軍佔領前,揚州府已被明朝軍隊屠殺過兩次。漢服愛好者又聲稱一些不文明行為如處地吐痰、插隊、勸酒以及貪污腐敗都是「滿族污點的產物」[39][6]。
  漢服愛好者的陰謀理論宣稱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起滿族就有一個秘密的「復興計劃」。他們認為滿族控制了解放軍、宣傳部、文化部以及尤其是被他們視為「滿族大本營」的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他們認為一胎政策是「滿族針對漢族的一個長期性的種族滅絕計劃」,因為他們相信該政策不可能是「同族對同族自己幹得出的事」[6]。
  亦有評論認為:「如果費孝通先生的『三美一共』理念可以被這個群體接納吸收,充分利用,或許是他們擺脫運動停滯不前的怪圈的一條出路」[40]。
  相關事件
2003年7月21日,網名「青松白雪」的澳大利亞華裔青年上傳以復興漢服為目的之自製漢服照,被宣傳為成為當代漢服運動第一人。[41]
2003年11月22日,網名「壯志凌雲」的鄭州人王樂天身穿當時根據電視劇製作的「漢服」上街,被媒體稱為當代第一個身穿「漢服」公開走上街頭的人[42]。
2004年10月7日,《京華時報》以《漢服集會》為題報導了一次漢服活動,並配有活動照片。然而,當晚一些網站出現了一條被篡改的虛假報導,把標題改為「壽衣上街」。2004年12月7日,報導涉及的漢服活動人員將篡改漢服成壽衣的某電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原告獲勝。[43]
2007年3月11日,兩會期間,中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提議立「漢服」為「國服」[44];中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則建議,中國在授予博士、碩士、學士等學位時,應該穿著漢服式樣的中國式學位服[45]。這是漢服第一次進入中國兩會議案。
2007年4月5日,天涯社區、漢網、秋雁文學社區等20餘家知名網站聯合發布倡議書,建議北京2008年奧運會採用漢服作為北京奧運會禮儀服飾和中國代表團漢族成員的參會服飾。[46]。
2010年10月16日,成都市,一激進反日份子把一位穿「改良漢服」者誤視為穿和服者,逼她脫去身上衣服。
2011年12月11日,來自珠江三角洲的青年齊聚新會崖山祠和崖門古炮台,身著漢服,憑弔崖門海戰中犧牲的烈士,主題為「千古英靈且安息,後生不敢忘國恥」,他們對記者說:「我們不是演戲,我們以華夏漢人的身份,來祭奠民族的英烈;我們不是復古,我們用祖先傳承的衣服,來宣揚民族的傳統。」[47]
2012年3月,浙江省永康市麗州中學高三二班女學生胡琛身穿改良漢服到學校,被校領導和老師要求換掉衣服。媒體認為麗州中學和教育部門反應過度,「在這件事上,人心比漢服更奇怪」。[48]
2013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改琴倡議由國家層面的權威機構設計和規範漢服標準,以便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49]
2014年12月24日,一些湖南學生身著漢服來到長沙太平街的聖誕活動現場,手舉「抵制聖誕節」等標語,呼籲市民「回歸中國傳統節日,理性過節」,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在其網站上引用局長王作安的話說,中國要「堅決抵制」境外利用基督教對華滲透[50]。
2015年9月,一名發起「帶著漢服去旅行」運動的四川人穿上白色古裝於泰國白龍寺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白龍寺主人認為女子的行為不尊重信仰[51]。
2015年10月4日,香港本土派、主張「香港城邦論」的中出羊子(原名鍾銘麟)表明將出選區議會,宣揚本土論,並且數次以漢服扮相吸引大眾的注目[52][53]。
2017年3月12日,中國傳統節日「花朝節」到來,有民眾身穿漢服祭祀百花花神,宣揚傳統文化。[54]
  參見
漢服列表
漢服體系
漢服首服
馬來西亞漢服運動
聽見下雨的聲音
  腳註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C%A2%E6%9C%8D%E9%81%8B%E5%8B%95
漢服-維基百科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南唐服飾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南唐服飾
漢服,泛指漢人服飾[1][2],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的觀念,也是一種相對於少數民族服飾的漢人服飾的概念[3]。「漢服」從黃帝「垂衣裳而治」開始,於商朝基本確定,直至近代都是中國地區漢族的主要服制。[4]
  目錄 
1 定義
2 對漢服一詞的記載
3 漢服部分特點
3.1 交領右衽
3.2 寬衣博袖
3.3 隱扣繫帶
4 剪裁結構
5 類型
6 服制
6.1 皇室與貴族服飾
6.2 官員命婦服飾
6.3 士庶服飾
6.4 兒童服飾
6.5 婚禮服飾
6.6 喪禮服飾
7 領形
8 布料和染印
9 配飾
9.1 首服
9.2 足衣
10 歷史
10.1 先秦時期
10.1.1 上古
10.1.2 夏商周時期
10.2 秦漢時期
10.3 魏晉南北朝時期
10.4 隋唐五代時期
10.5 宋朝
10.6 元朝
10.7 明朝
10.8 清朝
10.9 近現代
10.10 表演藝術的服飾
10.10.1 舞蹈服飾
10.10.2 戲曲服飾
10.11 宗教服飾
10.11.1 道教服飾
10.11.2 漢傳佛教服飾
10.11.3 神祇仙佛服飾
10.12 繪畫中
11 對周邊地區民族的服飾的影響
12 社會評價
13 相關條目
14 註釋
  定義
《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將漢服定義為[2]:
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
漢代服飾;
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
二十一世紀初,有人認為長衫、馬褂、唐裝、旗袍,以及中山裝等服飾不屬於漢服體系,與原有的漢族服飾之間沒有足夠的演變及銜接過程,不能夠代表漢族文化,於是在網絡上發起「漢服運動」。他們認為漢人的民族服裝有一套自己的完整傳統,「漢服」是「以華夏漢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有學者指出,該運動在2003年起源於中國廣東一帶,由民族主義網站「漢網」所帶起。[5]
  愛知大學教授、文化人類學家周星研究指出「漢服」一詞在古代並不常用,現代「漢服」是由漢服運動參與者所想像的一種傳統服飾[6]。他認為在學術用語中,「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7]。
  對於「漢服」一詞被「漢服運動」參與者解釋為「從黃帝到明末清初漢族傳統服飾」,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張跣在2009年發表文章說,現代漢服運動倡導者所宣傳的漢服概念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中都不存在,這是漢服運動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總結了明代以前漢族服飾傳統而形成的一個「類概念」。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他亦提到有學生在網上(如漢網和百度百科)發布「既非官方又非學術漢服標準」,認為是屬於「漢服」實體化的一個起點[8]
  研究漢服運動的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漢學教授凱大熊(Kevin Carrico)說:「事實上,漢服是一種被發明的服飾,它擁有寬袖、輕飄長袍、腰部束帶和鮮艷顏色為特徵。它的現代倡導者聲稱它是黃帝所發明的,並且被中國人穿了千年。」[9],一直到有人第一次將自己穿著漢服上街的照片上傳到網上後,「這一『特別』的照片在網民中造成轟動,整個中國到處都有人模仿他這誇張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漢服也從想像中的、被發明的傳統轉變為熒幕上遙遠的圖像,最後成為中國街上可實際穿著和辨認的物理存在」[10]。
  凱大熊指出,儘管漢族占中國92%的人口,並且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占據主導及統治地位,漢服運動支持者卻認為漢族是被壓迫和被邊緣化的受害者,認為當今的中國不是他們理想中的「真正的中國」。為了應對和解決他們所認為的困境和拉近與「中國」的距離,他們所使用的一種手段就是推廣這種聲稱古老,實際上是近年來被發明的民族服裝風格[11]
  對漢服一詞的記載
唐代樊綽的《蠻書》(又名《雲南志》)中以「漢服」一詞專指唐朝中原服飾[12][13]《新唐書》亦有記載吐蕃和南詔軍穿著漢服(唐代服裝)冒充友軍進行破壞和搶掠[14][15]。南蠻列傳中則記載南方有所謂的漢裳蠻「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尚同漢服」。[16]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領,當地唐人被迫跟從吐蕃人的習俗,只有祭祖時才忍悲含恨穿上唐人衣服,「遺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分記」。[17][18]
  宋朝以降,「漢服」一詞指宋人服飾,如北宋晁說之《陰山女歌》提及「漢服」、「漢裝」,與「漢曲」同樣是代表「漢家」[19]。北宋官修軍事著作《武經總要》描述契丹入侵河北,德清軍失守,俘虜人民在當地置城居住,多穿漢服[20]。宋代《宋朝事實類苑》記載當時幽州人與外國人混居的現象,除契丹、渤海婦女穿胡服外,其餘皆穿漢服。[21]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則有紀載遼國的朝廷裡面「其衣服之制,國母與蕃官國服,國主與漢官即漢服」。[22]宋代地理著作《方輿勝覽》記載珍州(今貴州正安)僚人酋長以漢服為貴[23]。《宋史》記載,金兵入侵,有人不願棄宋朝冠服而自殺。[24]
  元修《遼史》中記載遼朝皇帝服飾及漢式官服為「漢服」,並稱之為「晉之遺制」(當中的晉指沙陀人所建立的後晉政權)[25]。宋代《契丹官儀》記述宋朝慶曆年間余靖出使遼國的見聞,當時領燕中職事者稱為「漢官」,不論是胡人還是漢人皆穿漢服。[26]
  路振奉宋真宗之命出使契丹,記載幽州故國居民「俗皆漢服,中有胡服者,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又見「虜主衣漢服,黃紗袍,玉帶。」[27]遼使出使北宋著遼國國服,而其副使則著漢服[28]。
  南宋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人對宋使的言論,金人稱宋人服裝為「漢衣冠」[29],又記載金國禁止漢服,即使只是穿著犢鼻禈也要斬殺[30](然而《三朝北盟會編》一書所記金人事跡被指「往往傳聞失實,不盡可憑,又當日臣僚劄奏,亦多誇張無據之詞」)[31]。
  明代全元立《送章參軍之任麗江》一詩以「漢服居民」指明人,表明邊疆地區明人與其他民族混居的情況[32]《明實錄》記述蒙古韃靼士兵詐穿明人服飾騙開城門後突入進行劫掠[33]。至清初剃髮易服令執行前後,「漢服」一詞指明代易服令針對的明人衣飾,如劉城《嶧桐文集》記述1645年抗清英雄吳應箕被捕後堅持不脫去巾幘,不屈而死[34]。
  清中期,清人倪在田的《續明紀事本末》記載1649年金聲桓反正後遭清軍攻擊,全家著漢服自焚[35]。而徐珂的《清稗類鈔》中記述乾隆帝在深宮穿「冕旒袍服」[36]。乾隆《御製文集》反對改穿前朝服飾,認為這樣會導致「武備浸弛」:「及繼世之孫,不數年而遂易漢服,又不數十年而遂以屋社。吁,可不畏哉,可不懷哉!」[37][38]。史載,所謂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清朝統治者以此為鑑,諭旨對「服漢衣冠」、「效他國衣冠」、束髮以及裹足者治重罪[39]。
  清初時期的朝鮮亦用「漢服」一詞指明代服飾,如朝鮮王朝《仁祖大王實錄》記載朝鮮君臣對話,朝鮮史載明朝平遼將軍總兵官毛文龍令投降的金虜(後金人)換著漢人服飾[40]。祖大壽兵敗,張春堅與朱之蕃之弟被俘,堅決不剃髮,著漢服居長興寺。[41]
  由清朝至現代的文獻和書籍常以「漢服」一詞指漢人服飾,如長衫、馬褂、旗袍、中山裝等。清《成都通覽》記載:「羅、郭二姓,原籍雲南,均漢服頂戴,滿口京腔,亦少蠻氣,皆行漢官禮節……土千總二,皆漢服。」[42]。《黔南職方紀略》及《黔南識略》記載清廷在苗人地區實行文治教化政策,建立學校,鼓勵苗民學習漢文化、改漢裝:「內轄既久,蠻俗漸更。今男子多有漢裝者」;「薙髮而易漢服者已過半」;「習華風,編姓氏,婦女有改漢裝者,多與軍聯姻」[43][44][45][46][47]。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就強迫南方一些少數民族改用「漢服」:「苗、瑤、侗之衣裙應一律改用漢服……」;「男子衣褲用棉布係以腰帶,有鈕扣與漢服略同者,稱之為漢苗」[48][49][50]。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也同樣用「漢服」稱呼漢族服裝,《人民日報》1954年報道敗退到台灣的民國政府對土著實行同化政策,導致「不少高山族婦女被迫改穿漢服」[51]、1993年報道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建城1000週年之際,中國北京市代表團給布魯塞爾標誌性塑像「撒尿頑童」送上一套「漢服」(對襟衣)[52]。
  2015年,人民日報網博發表文章,說漢服指從黃帝「垂衣裳而治」開始,最晚在商朝確定,一直到清以前的漢族主流服裝[53]。2017年,人民日報微博有文章說漢服「起源於遠古,定型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製、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一身,歷經千年仍是爆款。真正的中國風和東方美學,都藏在這一襲漢服中」[54]。
  漢服部分特點
仿古的漢代交領襦裙
穿道袍的男子
漢服擁有多個特點,其主要有交領右衽、大襟、寬衣博帶、繫帶隱扣等[55]。漢服體系延伸於中國歷代各類服制,多種漢服式樣沒有包括這幾個特點,然而在祭服、禮服等正式服裝中被保留下來,與其他民族的特色服飾相比有明顯的區別。[56]。
  交領右衽
交領右衽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則是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而古代中原周邊一些民族的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論語》中記載孔子曾說,若無管仲尊王攘夷,就會淪為異族統治而「被髮左衽」。[57]由此可見華夏夷狄之分也被體現在服飾之上[58]。可見「右衽」這一特徵對於漢人的重要性[56][59]。然而根據古代文獻,明代初期公開宣布包括盤領衣在內的圓領袍服為「正統衣冠」,而交領衣服如窄袖衣袴褶、辮線腰褶以及兩截胡服(上衣下裳)都是要被革除的「胡服」[60][61]。
  寬衣博袖
寬衣博袖型的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典型的漢服袖子是既寬且長,主要見於貴族、官員、士人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使穿衣者垂手時而不露出來,並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禮服的袖長度是整個手臂的一倍半,要求能「回肘」,最長更可達四尺。典型的袖型則是圓袂收祛,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而日常便服、軍事服裝的袖則較窄。寬袍大袖還具有透氣、散熱等實用優點[62][63]。
  隱扣繫帶
早期服裝以腰帶束縛,後來出現把繫帶縫於衣上的做法。腰帶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象徵身份、地位、權力等。雖然很早已發明紐扣,但在明代之前並不大量使用,且一般不用於顯眼位置。至明代中後期才較多於顯眼處使用紐扣,但其剪裁、領型、袖型等與清代服飾仍有不同,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軍服、便服等;清代服飾以布製盤扣為主,扣帶很長,極為顯眼,大量用於禮服、官服、常服等各類型、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裝[63]。
  剪裁結構
古代服飾的結構主要分為10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64]一套完整的衣裝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小衣即貼身穿著的內衣,如襪胸、褌等。中衣則功能類似汗衫,形制有上衣下褲、中單、曲領等。大衣即外衣,如深衣、圓領袍、衣裳、袴褶、裙襦,還有外套如半臂、褙子、大衫等。此外,還有配件如襪、帔、革帶、玉帶、銙等等。
古代布帛是人民向國家上交的稅收之一,幅寬二尺二寸。[65]傳統的漢服通常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手工布縫製。[66]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摺,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此背縫稱裻。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要中,膝上,腳背上。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
  類型
古代中原服飾的基本款式,主要可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等。[67]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上下通裁等類型。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襦裙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最初流行於白狄族所建立的中山國,後來成為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68]。襦指短上衣。裙,裡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籠之[69]。襦裙的歷史從戰國時代一直沿續到清代且一直流行至民國初期,前後歷經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仍保持著原始形態[62][12][70]。
  有說法認為,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正義·深衣》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士人取得科舉功名後,就脫去白衣,改穿襴衫了。明代的曳撒、貼里、鞠衣等也屬於上下連綴式。上下通裁的有圓領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點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上衣下褲式為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其中裋褐是勞動人民常見的衣著[62][12]。
  然而有學者指出,深衣是自宋代以降,自負為儒者且欲向他人強烈表示自我的人物才例外地使用的特殊服飾。北宋中期,一些學者如朱熹和司馬光根據古籍記載自製深衣,並且作為常服穿著。某天司馬光對學者邵雍說:「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為今人,當服今世之服。」司馬光認為其言合理。南宋學者史繩祖稱深衣冠履為「怪服妖服」[71]。
  宋元歷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提到,夏商周三代可考的服制中雖然有所變化,但是除了冕服之外,只有玄端(端衣)和深衣兩者最廣為流傳。玄端是自天子至士人均可穿著的,而深衣則是自天子至平民百姓均可穿著的。也是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深衣裁製時加長了衣襟,穿著符合禮法,因此不論貴賤,不論身份地位均可以穿著,而沒有等級之分。然而隨著衣裳形式的失傳,到了後代卻被視為怪異,穿著者往往被認為是腐儒,即使是北宋理學家紹雍也對該服飾有所保留,司馬光、呂希哲和朱熹等人則只在私底下穿著。[72]
  外套類有褙子、半臂、披風、鶴氅衣等。褙子是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73]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禪》:「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禪也,禪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相傳始於唐,盛行於宋。《宋史·輿服志》云:「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紅羅背子。[74]披風由褙子演變而來,於明代出現。
  服制
中國古代的禮服、祭服無論顏色、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同身份的規定亦有不同。公服、官服、命婦服飾也有一定規格。常服、吉服一般無嚴格規定。雖然如此,常服服制有時也表現出等級差異,例如貴族常衣大袖長裾的大掖衣,士庶則著短衣小袖的襦絝。明代甚至規定「庶民衣長去地五寸。袖長過手六寸。袖樁廣一尺。袖口五寸。軍人衣長去地七寸。袖長過手五寸。袖樁廣不過一尺。窄不過七寸。」[75]然而部份朝代也常出現服飾僭越。
  皇室與貴族服飾
古代天子及男性近支皇族的大禮服為冕服,配冕冠,先秦貴族禮服為玄端,用作祭服、朝服、冠禮及婚禮服。祭服又有素端,這幾種服裝都是交領、右衽的上衣下裳制、大袖。唐代之後不再以玄端為祭服,另設祭服。皮弁服也是皇室男性禮服的一種。皇后、太子妃大禮服為翟衣,屬上下通裁的大袖袍服。明代時鞠衣、大衫為其他女性皇族的禮服,穿著時配鳳冠霞帔;鞠衣為上下分裁的深衣制圓領袍。
皇帝及近支宗室常服為袞龍袍,皇帝的袞龍袍常用黃色,故又稱黃袍。袞龍袍最常見為圓領,上面綴有龍紋,但亦有些是交領。
File:Zhaohongyin.jpg
宋皇族朝服配方心曲領 
File:Wanli-Emperor.jpg
明神宗萬曆帝冕服像 
File:Ming Yejong.jpg
明睿宗身著圓領十二章袞服 
File:Jianqi Emperor.jpeg
明熹宗的袞服
  官員命婦服飾
File:Four Generals of Song.jpg
宋代將軍公服像
官員服飾稱為官服,上朝所穿的為朝服,宋代官員朝服配方心曲領,依等級戴進賢冠、貂蟬冠或解豸冠。明初朝服為青色衣緣的赤羅衣、赤羅裳,頭戴梁冠。明代官員祭服為青羅衣、赤羅裳配方心曲領。官方祭祀時官員會穿祭服,宋明祭服會配方心曲領。
  公服為官員之制服,唐至明時公服皆為圓領袍,唐宋公服按照等級依次用紫、朱、綠、青色,戴展腳幞頭[76]。明代公服按等級依次用緋、青、綠色,只在朔望日朝參穿著,其他日子則穿官常服。明代官常服綴有補子,又稱補服,顏色不拘,有圓領、交領兩種款式。命婦禮服為大衫霞帔,配翟冠。常禮服為綴有補子的圓領袍或襖裙。有功之大臣、命婦可獲皇帝賜蟒服。
File:Li Xian's tomb, ambassadors2.jpg
唐代官員朝服 
File:宋代公服.jpg
宋代官員公服 
File:Kou Zhun.jpg
寇準藍地撮暈花公服 
File:Song court lady.jpg
宋代女官服飾 
File:Sima Guang 1.jpg
穿方心曲領的司馬光 
File:Liu Daxia.jpg
明代一品文官常服像 
File:Zhao Bingzhong.jpg
明代二品文官常服像
File:Ni Yuanlu.jpg
明代三品文官常服像 
File:范欽.jpg
明代風憲官常服像 
File:Mingnoblewoman3.jpg
明代戴翟冠、穿補服命婦像
File:王鏊.jpg
蟒服 
File:Mingnoblewoman1.jpg
明代戴梁冠、穿補服命婦像
  士庶服飾
士庶男子常禮服
先秦至漢代的直裾袍、曲裾袍為士庶禮服,男女皆可服。後世士庶男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袍服,女子常禮服及吉服多為襦裙。裋褐則是便服,男女通用,為上衣下褲,在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時穿著。窄袖襦裙亦是女子便服。
File:Wang Juzheng's Spinning Wheel, Close Up 2.jpg
穿衣褲的宋代庶民婦女 
File:蠶織圖局部4.jpg
穿交領襦裙的宋代婦女 
File:蠶織圖局部.jpg
宋代穿襦裙的婦女和穿裋褐的男子 
File:Song Women.jpg
穿對襟襦、抹胸的宋代婦女 
File:Qingming Festival Detail 13.jpg
穿袍服的宋代男子
File:松陰論道圖.jpg
穿直身的宋代士人 
File:Qingming Festival Detail 17.jpg
宋代庶民男子服飾 
File:Zeng Jing - Portrait of Wang Shimin.JPG
明代士人服飾
  兒童服飾
File:明夏葵《嬰戲圖》1.jpg
戴箍子、穿圓領衫(左)和穿披風(右)的明代小孩
漢族兒童衣服形制一般與成年人差異不大,最常見是上衣下褲類,除了一般的裋褐外還有單穿半臂和褌者,較少見袍服類。唐宋時女孩也會穿襦裙,明代則有穿襖裙。一些幼童也會只穿內衣如肚兜、連腿裹肚衣、抹胸、裲襠等。嬰兒常穿開襠褲、戴圍嘴(又稱涎水兜、涎兜),圍嘴常裁成花瓣狀或梅花狀,也有其他形妝,常會繡上吉祥圖案。稍大能控制大小便的幼兒則改穿合襠褲。至清代雖然推行剃髮易服,但由於「老從少不從」,年幼穿明代服飾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交領右衽繫帶的設計不易弄傷嬰兒和幼童的幼嫩肌膚,同時也有教孩子不忘明朝、祖宗衣裳的意義,今人多稱「和尚衣」[77][78]。
  兒童的首服與成年人有差異,嬰兒和幼童常戴虎頭帽,因為人們相信老虎有威鎮邪氣和鬼怪的力量,能保護小孩和給小孩帶來力量。除帽子外還有箍子(又稱抹額、額箍、額子、圈帽等),常有老虎、花朵等圖案,也有素麵的。還有風帽,是一種後面延長的帽子,可以擋風。也有些首服和成人的相同,例如幅巾。鞋履除了一般的鞋子外,嬰兒和幼童還會穿獸鞋如虎頭鞋、豬頭鞋等[78]。
File:Baby Cloth2.jpg
穿連腿裹肚衣的唐代嬰兒 
File:Baby Cloth5.jpg
單穿半臂的唐代嬰兒 
File:Assaulting the Jujube Tree - chopped2.jpg
穿紗褙子、襦裙,戴箍子的宋代女孩 
File:子孫和合圖2.jpg
穿裲襠的宋代小孩 
File:端陽戲嬰圖.jpg
穿肚兜的宋代小孩 
File:Children Playing on a Winter Day chop1.jpg
戴幅巾(上)、風帽(下)的小孩 
File:明憲宗行樂圖(局部).jpg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穿襖裙的女孩 
File:明夏葵《嬰戲圖》2.jpg
戴虎頭圈帽、穿披風的明代小孩 
File: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 Emroidered infant bib.jpg
繡上老虎頭的花形圍嘴 
File: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 Embroidered infant undergarment 2.jpg
繡上「指日高陞」字樣和吉祥圖案的兒童肚兜 
File:Baby hanfu02.jpg
嬰兒「和尚衣」
  婚禮服飾
File:Traditional chinese wedding 002.jpg
明制婚服
先秦士的婚禮稱為士昏禮,新郎親迎時穿著大夫等級的爵弁、纁裳緇袘,即玄色上衣、纁色綴有黑邊的帷裳,「袘」即綴邊。新娘則穿純衣纁袡,即纁色衣緣的黑色深衣,「袡」即衣緣。其餘程序則依照士的服制。也就是卿大夫的妻子穿白色的展衣,士庶人的妻子以黑色的褖衣為禮服[79]。《禮記正義· 曾子問》:「嫁服者,士妻褖衣,大夫妻展衣,卿妻則鞠衣。故《士昏禮》云:「女次純衣纁袡。」(純衣即褖衣也。)因此,按照周禮,士庶的新娘穿黑色褖衣,大夫的新娘穿白色展衣,天子正妻受冊穿禕衣。
  唐宋制度,新郎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大紅圓領袍)婚。新娘視新郎等級穿著,初唐新娘穿花釵禮衣,為深衣制禮服;後來花釵禮衣之制漸式微,新娘改穿大袖襦裙出嫁,多為綠色。士庶綠衣新娘與穿紅圓領公服的新郎配在一起,是為「紅男綠女」。宋初承唐制,後來新娘改為穿鳳冠霞帔出嫁,此制延續至明代。明代官員婚禮,新郎按照官品穿官常服,新娘視其夫等級穿命婦常禮服。士庶婚禮可假九品官服、九品孺人常服,但時有僭越;亦有不穿官服以士庶常禮服(男穿袍服、女穿襖裙)為婚服者。
  喪禮服飾
《三才圖會》插圖中的斬衰,衣不縫邊
中國喪服主要依據五服制定,五服是指一定範圍內親屬逝世時以居喪期限長短和喪服的粗細定下的規則,當中的服裝是在喪禮中穿著。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是斬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喪服。斬衰衣旁和下邊不縫邊。其次是齊衰,用熟麻布做的。因為縫邊整齊,所以叫做齊衰。再次之是大功,亦稱「大紅」,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齊衰精細些。小功又次於大功,亦稱「小紅」,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細。五服中最輕的是緦麻,比小功服更精細。明代皇帝、皇后鴐崩,官員所服之斬衰服是把烏紗帽去雙翅、以白布包裹,穿素色圓領袍、配腰絰(麻繩)、麻鞋;除服後換素服、烏紗帽,黑角帶,百日後穿回平日的衣服。命婦則穿麻布圓領、麻布裙、麻鞋,頭蓋麻布蓋頭,二十七日除服。
  五服制度較為複雜,歷代多有簡化,稱為孝服,又稱孝衣。除服後,居喪期間會穿著普通的服裝,但會選一些顏色較素淡的,女子也少用華麗的首飾,明代時女子會由平日黑色或金絲狄髻改戴白色孝髻。
奴僕在主人喪禮期間會穿白布衣、戴白帽。
File:齊衰.jpg
齊衰 
File:大功.jpg
大功
File:小功.jpg
小功
  領形
上衣的領子可分為直領、圓領、方領、豎領,再搭配大襟或對襟而有不同風貌, 大襟即兩襟相交。 直領穿著時若有明顯交疊又可稱交領,例如配上大襟時。 以封閉曲線包圍頸根附近則稱圓領,又稱盤領。 豎領又稱立領,是以直領為基礎,前端上提包住脖子演變而成。 領形是漢服的主要特徵,「領」也是漢服上衣的計量單位。
File:Song Women2.jpg
直領對襟 
File:許國.jpg
直領大襟(交領) 
File:明太祖.jpg
圓領大襟 
File:Ming noble woman.jpg
立領大襟外搭直領對襟 
File:Ming clothes.jpg
方領對襟
  布料和染印
中國古代傳統用布分為:金縷、錦、羅、綾、絹、紬、紵絲、縑、綺、纚、紗、帛、布、棉、麻等等。[80]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綾羅錦繡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徵。秦漢時期,除齊紈、魯縞享有盛名外,[81]尚有吳綾、越羅、楚絹、蜀錦等名品。湯式《一枝花·贈美人》曰:「價重如齊紈魯縞,名高似蜀錦吳綾。」最古老最廉價的材料是麻葛。[82][83]
  周禮就規定有典絲、染人從事印染。傳統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84]包括: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櫱、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牙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85]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
色彩 染料 色圖
藍草
紅花
槐花
金黃色 蘆木
鵝黃色 黃櫱
紫色 蘇木、青礬
最廉價普遍的是藍草制靛的藍印花布,[86]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時期,古時稱為藥斑布。[87]漢族的染印工藝稱作三纈,即蠟纈、夾纈、絞纈。纈是指系繒帛而後染之,使系處形成一定的花紋,起源自秦漢時代。[88][89]明代的織錦與刺繡興起以後,夾纈逐漸衰落,並被鹼印、拓印,刮漿防染法取代。
  漢服的織繡工藝通過蘇繡、湘繡、蜀繡、漢繡、粵繡以及蜀錦、雲錦、宋錦流傳至今。緙絲是技藝最高的織花藝術品。唐代,始有用絲織制緙絲,以生絲為經,以染織熟絲為緯,有的加飾金線或孔雀羽,工藝複雜細緻,用色最多達 70 多種。
  配飾
  首服
湯顯祖幅巾像
冠帽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冕冠、爵弁(雀弁)、皮弁、韋弁、冠弁、武弁、通天冠、長冠、幅巾、烏帽等等。皇帝、公侯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的禮冠叫做冕。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充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梁冠,是歷代文官的冠飾,源於戰國時代的進賢冠。籠冠就是「武冠」或「惠文冠」,是歷代武官的冠飾。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兒童帽飾則有虎頭帽、花帽等。
  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翠翹、冠梳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90]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91]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92]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93]王母娘娘見漢武帝髻上插大花。[94]明朝孔府在大莊設佃戶花莊,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明代中期開始又流行抹額,遮蓋額頭。
File:Ming Dynasty phoenix crown.jpg
定陵出土鳳冠 
File:Golden Crown Replica of King Wanli.jpg
定陵出土明神宗金絲翼善冠 
File:Zhu xi.jpg
東坡巾 
File:Tang Emperor Taizong 2.jpg
垂腳襆頭 
File:Chinese baby hat.jpg
嬰幼兒戴的虎頭帽
  足衣
唐代雲頭履
漢服的足衣分為:襪、舄、履、屨、屐、靴、鞋。古書記載傳說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95],但中國境內出土的最古老木屐是寧波市慈城鎮內的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夾腳式木屐,為良渚文化產物。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96]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女性的鞋履常有繡花,稱為繡花鞋。嬰兒和幼童多穿虎頭鞋、豬頭鞋等。
File:Geta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Zhu Ran 2012-05.JPG
三國時期的木屐 
File:Chinese clog 1.jpg
雨屐(套於鞋外) 
File:棕木屐.JPG
棕木屐 
File:唐代麻線鞋.jpg
唐代麻線鞋 
File:小頭綾鞋.jpg
宋代翹頭綾女鞋 
File:尖頭弓鞋.jpg
明代尖頭弓鞋 
File:夫子履.jpg
夫子履 
File:Chinese child shoe1.JPG
繡花童鞋

   中國服飾史
幾千年來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緻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97]。
  先秦時期
黃帝垂衣裳立宮宅
  上古
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製衣服」[98]。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99]。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製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100]。
  夏商周時期
穿垂胡袖袍服的周代俑
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則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101]素裳。
商代的服裝形制主要有連身長袍,為女子或奴隸所穿著,另一形式則是上衣下裳,上衣有偏衽或對襟等不同形式,領口為寬邊,袖子以窄袖為主;下裳是長裙或者是開襠褲。在腰間以寬帶束腰,並腹前垂掛蔽膝(鞸)。商代貴族平時穿著色彩華美的絲綢衣物和外罩絲織錦衣(裼),衣上有織繡和染繪等紋飾,袖口和領緣亦用花邊裝飾,並配掛玉飾。此外,貴族們開始重視頭戴冠帽,為貴族服飾的重要標誌,進而出現禮冠制度;頭衣分別有冠、冕、帽、笄等形式。不同於貴族的穿著,平民百姓或奴隸穿著粗麻布衣,不戴冠帽。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這時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帶固定,腰帶以帶鉤繫結,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袍、襜褕兩種。還出現了襦裙。
File:Charioteer figure, bronze, Eastern Zhou Dynasty.JPG
穿矩領短衣的東周車伕俑 
File:Standing jade figure, Eastern Zhou Dynasty.jpg
穿袍的東周玉人像 
File:Zhanguo worrier2.jpg
復原的戰國武士矩領服飾
  秦漢時期
復原的漢代三重衣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繞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102]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穿上後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三重衣」。
  由於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File:Image-Terracotta Army - Exhibition in Malta2.jpg
秦代穿短衣的武士俑 
File:China.Terracotta statues022.jpg
秦代穿交領袍、繫上配帶鉤皮帶的武士俑 
File:Han Yang Ling 38a.JPG
穿復原襜褕(左一)、繞襟袍的漢代著衣俑 
File:Nswag, dinastia han,figurine dipinte di donne inginocchiate.JPG
穿垂胡袖袍服的漢代俑 
File:Agrafe Chine Guimet 29102.jpg
漢代帶鉤 
File:Boucle Han Chine Guimet 2910.jpg
漢代帶鉤 
File:Han Yang Ling 32.JPG
復原的繞襟袍
File:EasternHan-ColouredPotteryFigurine-ShanghaiMuseum-May27-08.jpg
東漢武士俑 
File:Dinastia han posteriore, citaredo, sichuan, I-III sec.JPG
穿大袖三重衣的漢代彈琴俑 
File:Dinastia han posteriore, dama stantee, sichuan, I-III sec.JPG
穿襦裙的漢代女俑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貴族男子及其侍從服飾
據古代學者的描述,漢人服飾在晉朝已經深受外族影響而「全用胡服」,並且「遂相承襲」:「中國(中原)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中國(中原)衣冠之亂,自晉五胡,後來遂相承襲,唐接隋,隋接週,週接元魏,大抵皆胡服」[103][104][105]。
File:魏晉墓磚畫 採桑圖.jpg
魏晉平民裝束 
File:Southern Dynasty (420-589 AD)-Candle Stick Holder.JPG
南朝穿交領袍男子造型的燭台 
File:56ba16ce08d05635b600c804.jpg
北魏彩繪人物故事漆屏中穿袿衣的人物 
File:Paintings in Xu Xianxiu Tomb 5.jpg
穿大交領襦裙(內有圓領中衣)的北齊女子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painted figure of an officer.jpg
西魏穿上衣下褲的男俑 
File:Riders on Horseback, Northern Qi Dynasty.jpg
北齊騎兵
  隋唐五代時期
整個唐代皆流行的高腰長裙
File:Prince Zhanghuai's tomb, eunuchs.JPG
穿圓領袍的唐代宦官
唐代時期對外來的衣冠服飾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各種外來的服飾影響以及改變了唐人的服飾文化[106]。
唐代男子的常服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北朝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襆頭」的前身是東漢以來的幅巾,即方頭巾,由於是經鮮卑帽改進而成,屬於「胡服」的一種。在北周武帝的時代,幅巾被加以改造,在巾的四角縫綴上繫帶,同時發明了一種結系方式,將一對巾帶結在腦後,另一對巾帶反係向前,於頭頂的髻前綰結,因此也叫做「折上巾」。發明襆頭的目的,是「便武事者也」,用輕質的絹羅將頭髮束緊,頭頂上輕便利落,自然無礙馳射。大致在隋唐之間,為了追求造型的美觀,襆頭之內被加上硬質襯冠。自唐至宋,巾角也轉換成花樣翻新的帽翅,同時改用硬挺的漆紗當做面料,最終形成「烏紗帽」[105]。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
File:Figures in a cortege, tomb of Li Xian, Tang Dynasty.jpg
唐圓領袍 
File:Court Ladies of the Tang.jpg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仕女襦裙,部份為低胸裝 
File:Anonymous-Astana Graves Dancer.jpg
唐朝交領襦裙配披帛 
File:Chou Fang 001.jpg
著裙襦下棋的宮女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79.jpg
穿袒領半臂的唐代女俑 
File:A palace concert.jpg
《宮樂圖》 
File:Hanxizaiyeyantu3.jpg
五代《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中的漢服 
File:Palefrenier menant deux chevaux par Han Gan.jpg
韓幹畫《牧馬圖》 
File:Чжоу Вэньцзюй 1.jpg
重屏會棋圖 
File:Li Kung-lin 001.jpg
《麗人行》中貴族婦女穿齊胸襦裙 
File:Khotanese donor ladies. Dunhuang cave 61.jpg
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
File:Chou Fang 004.jpg
《簪花仕女圖》中的五代貴族婦女大袖衫配訶子裙 
File:CapitalMuseum18.jpg
穿訶子裙、半臂的五代女子 
File:Чжоу Вэньцзюй 2.jpg
穿高腰襦裙、配披帛的南唐女子和穿褲的嬰兒
  宋朝
穿褙子的宋代婦女
宋朝漢人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襦裙,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深衣是一種記載於中國先秦時期、於漢代失傳後被宋朝學者朱熹重新設計或復原的中國古代服飾,深衣在《禮記》等中國文獻當中作為一種簡便的禮服而被記錄,到了漢代以降,深衣作為一種傳說被人時時想起,並沒有受到太大關注,到了北宋中期,一些學者如朱熹和司馬光根據古籍記載自製深衣,並且作為常服穿著。某天司馬光對學者邵雍說:「先生可衣此乎」,邵雍回答:「某為今人,當服今世之服。」司馬光認為其言合理。宋代以後的中國,深衣在特別的場合以外並不被使用,明代學者丘濬說:「按馬(端臨)氏此言(指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的考究),則深衣次在宋服之者,固已鮮矣。況今又數百年後哉!」表示明代士人通常不穿深衣。1644年,明代學者朱舜水在日本被問及深衣是如何製作時,他回答他從未親眼見過深衣[72]。
  宋元歷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提到,夏商周三代可考的服制中雖然有所變化,但是除了冕服之外,只有玄端(端衣)和深衣兩者最廣為流傳。玄端是自天子至士人均可穿著的,而深衣則是自天子至平民百姓均可穿著的。也是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107]。深衣裁製時加長了衣襟,穿著符合禮法,因此不論貴賤,不論身份地位均可以穿著,而沒有等級之分。[108]然而隨著衣裳形式的失傳,到了後代卻被視為怪異,穿著者往往被認為是腐儒,即使是北宋理學家紹雍也對該服飾有所保留,司馬光、呂希哲和朱熹等人則只在私底下穿著。[109]
File:Song hanfu.jpg
《宋徽宗聽琴圖》中的上衣下裳配褙子 
File:蠶織圖局部5.jpg
宋代庶民婦女服飾 
File:蠶織圖局部2.jpg
穿短褙子和褲的宋代婦女 
File:蠶織圖局部3.jpg
穿對襟襦裙的宋代婦女 
File:雜劇人物圖.jpg
穿褙子的雜劇演員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pictorial brick depicting a woman cleaning and drying vessels.jpg
穿褙子的宋代婦女
  元朝
File:太平風會圖05.jpg
元代漢族百姓服飾
元朝時期漢人服飾也受到了外族服飾文化的影響,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繼承於元代的腰線襖[110]。
File:Doucha.jpg
元代漢族男子的裝束 
File:Yuan qu.jpg
元曲演出壁畫 
File:Cuju in Shilin Guangji.JPG
元代版畫中的人物服飾
  明朝
孔府藏明代襖裙
File:明宣宗行樂圖 投壺.jpg
穿曳撒投壺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以圓領袍服等唐宋服飾為「正統衣冠」,又連續頒布多項旨令,從面料、樣式、尺寸、顏色等方面確立了明代服飾制度,其中心內容是貴賤有別、服飾有等,不同階級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級的服飾,不能混同,更不能僭越。隨後,朱元璋又屢次申述服飾禁例,有犯者,立刻嚴厲制裁。史載當時有百姓不許穿靴之禁,有三十八位南京人即因違禁而被充軍。
  明代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111]。明代開始於顯眼處使用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在顯眼處用扣子。
  在經過了金元時代大規模北方民族內遷洗禮之後,明代的服飾狀況已與唐宋有很大不同。雖然明政府多次重申胡服禁令,但蒙元服飾的影響在整個明代一直存在,並且於北方地區顯得更加強烈,晚明文學家王同軌記載:「然常見河以北帽猶深簷, 服猶腰褶, 婦女衣窄袖短衫……習久而難變,甘陋而相忘耳」。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從明代前中期開始,流行於元朝的曳撒就成為了明朝社會上層的「燕閑之服」。從皇帝到太子、內臣以及百官都穿著此服。史載明憲宗於後苑遊賞時身穿「大紅織金龍紗曳撒」, 而明孝宗更是「早則翼善冠、袞繡圓領,食後則服曳撒、玉鉤絛」,可見其燕居時穿曳撒的時間更多[112]。
File:Ming dynasty man.jpg
六合一統帽男子 
File:Ricciportrait.jpg
身穿道袍的利瑪竇 
File:NicolasTrigaultInChineseCostume.jpg
穿明制深衣的金尼閣 
File:Wu Weiye.jpg
穿行衣的吳偉業像 
File:The Portrait of Koxinga.jpg
穿圓領袍鄭成功畫像 
File:WLA ima Burial Figurine Sedan.jpg
明代小廝 
File:Dinastia ming, corteo funerario in ceramica sancai, 1368-1644 ca. 03.JPG
明代僕役服飾 
File:Ming girl1.jpg
穿立領襖裙的明代少女 
File:墮胎產亡嚴寒大暑孤魂眾2.jpg
穿主腰、襖裙的明代婦女 
File:Mingbanbi.jpg
穿襖裙、半臂的明代老婦及穿襖裙的侍女
  清朝
清康熙年間漢女交領襖裙
File:康熙帝南巡图卷,治黃河.jpg
清初滿漢服飾
File:清劉閬春繪農村演戲圖.jpg
清初民間服飾
康熙讀書圖,從圖中可見其留有明顯的鬢髮。
宮廷畫師郎世寧繪畫的《平安春信圖》。
1644年清兵入關,推行剃髮易服政策,為了易於辨識順逆,故強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漢人剃髮易服[113],導致明代官服等服飾在清朝社會中逐漸消失,然而清朝時期兒童、僧侶、道士以及女性仍可穿著明代服飾。由於剃髮易服令難以實行,故在清朝期間亦有廣大百姓的服飾依然為明制的情況,康熙年間的江南亦有很多平民依然穿著明朝的服飾,甚至於辛亥革命年間在某些地區也同時保留了明代式樣的服飾[114]。
  為保護服制及髮飾傳統,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明鄭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髮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一[115][116]。
  中國皇帝的朝服有著悠久歷史,歷來統治者認為衣冠冠制關係國家興衰,為了鞏固其統治,清朝皇帝便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陋習」,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若致滿洲衣冠,效漢人服飾制度,寬衣大袖,左佩矢,右挾弓,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故創建了一套既符合民族特色,又利於騎射的冠服制度[117]。
  作為皇帝重要象徵的朝服,清代朝服大部份遵循滿洲習俗,再加入草原民族的因素,以玉草編織而成的笠狀朝冠、長垂及腰的朝珠和繫佩刀、火鎌石等的腰帶等,都包含了多元文化的因素,展現其作為多民族統治者的政權特質[118]。
  清朝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清朝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髮易服[119][120]。一般認為,「十從十不從」是出於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疇的建議而制定的政策,雖未見有正式文書宣告,但在其後清代服飾審美文化現象形態中,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實[121][122]:
  順治二年既許「衣帽裝束,從容更易」 ,故民間仍服明朝衣冠,即令清朝在嚴厲執行剃髮及易服令時,其能確實掌握的對象也只限於漢人官吏,而廣大的農村地區則為清朝勢力所不能及,故清初亦流行「官降民不降」之說。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焦秉貞於康熙三十五年所繪四十六幅《耕織圖》中的人物髮式與衣冠,全係明朝之舊。焦氏於康熙時供奉內廷,與布道於中國的西洋傳教士日相濡染,習西洋素描畫法。故其所繪山水人物,樓台之位置,自近而遠,自大而小,不爽毫髮。其耕織圖中的村落風景,田家耕作,人物衣冠髮飾,應相當真實。而且《耕織圖》經康熙皇帝看過、「稱旨」後才令刊刻,表示康熙皇帝對圖中人物衣冠之認可,可見康熙年間中國農村士紳農民的髮式與衣冠,已復明朝之舊[123]。西方學者亦指出,官員以外的一般漢人百姓都被允許穿著前朝服飾,然而到了晚清時間,絕大多數漢人都自願地改穿了滿化的服飾[124][1]。
  六月多爾袞頒布薙髮令時,對於漢人之衣冠服飾,也要求更換,但未嚴令實施期限,「許從容更易」。然而沒過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時,又下諭「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於是衣冠之禁也與剃髮同樣嚴厲,有學者指出因為不改衣冠而遭屠戮者也同樣多。[125]然而由於抵制剃髮的鬥爭已經持續多年,加上強迫穿滿服這一命令的難以推行,以致後來在服飾和髮式上推行的清令更加不了了之,後期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幹、以滿族代為接枝的混合型文化。甚至於辛亥革命年間在某些地區依然保留了明代式樣的服飾[126]。
  1645年(順治二年)十月,原任陝西河西道孔聞謤(孔子後人)上書表示:孔子家族衣冠已經延續了三千年,希望能夠保持不變,免受剃髮易服。多爾袞回應:剃髮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況孔子聖之時,似此違制,有玷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127]。
  1648年(順治五年)金聲桓與李成棟以反對剃髮為理由之一而反清重投南明。然而一度效忠清朝其且實行剃髮令的李成棟在點兵時依然穿著「烏紗玉帶」(明代服飾),當時亦有人穿著「儒冠」觀賞李成棟點兵,而楊漣的長子「時雖剃髮,猶漢人衣冠,烏紗大帶,不改舊服」[128]。
  1654年(順治十一年),針對「剃髮易服」引起社會矛盾、各地漢人抗爭此起彼伏的這種情況,時任大學士的陳名夏說:「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後來陳名夏在南北黨爭中失勢,此話便成為其被處以絞刑的罪名之一[129]。
  漢滿婦女的髮式在清朝初期還保留著原有的樣式,後來隨著相互之間的影響,令各自的髮式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十從十不從」下,清代的漢族婦女依然可以穿著明代時期的裝飾,更影響了滿族婦女的審美觀[124][130]。另外,清朝時期的道士以及僧侶也能繼續保持他們傳統的髮型和穿著[131]。
File:清俗紀聞-清代婦女1.png
清代婦女服飾(一) 
File:清俗紀聞-清代婦女2.png
清代婦女服飾(二) 
File:清俗紀聞-清代兒童.png
清代兒童服飾 
File:清俗紀聞-清代道士.png
清代道士服飾 
File:李氏先祖像(清朝).jpg
清代的祖宗畫像 
File:Chinese Beggars in Later Qing (Grandfather and Grandson).jpg
晚清時期的一對祖孫乞丐的服飾和髮飾
  近現代
近現代中國流行的基本服飾主要有中山裝、唐裝、旗袍等[132][133]。
旗袍是一種華人女子的傳統服裝,始於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上海女校的制服,當時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134]。旗袍因其代表新時代知識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歡迎,並由上海開始流行到全中國,成為當時中國都市婦女的主要服裝,至今仍為上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135]。中華民國建立後,旗袍在上海上流社會非常風行,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最終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現代服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因為旗袍代表著資產階級、違反了共產主義的理念,所以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禁止旗袍,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旗袍重新流行於中國大陸[136]。
  中山裝是近現代漢族男子最基本的服裝之一,且一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出國進行訪問和考察學習的工程技術人員普遍穿著的服飾[137]。
  唐裝又稱漢衫,是一種從明代對襟衣、罩甲以及清代馬褂發展而來的服飾,其淵源可推至漢魏時期[138][139][140][141]。
File:民國官員祭服照1.jpg
一位穿祭服的福建籍民國官員 
File:Ztyhanfu.jpg
章太炎參照和服製作的衣服 
File:民國祭服1.jpg
穿交領祭服的民國官員 
File:Rochanfu.jpg
第十七屆孔教大會部份參加者穿交領袍服 
File:Chen Huanzhang Hanfu2.jpg
陳煥章深衣照 
File:Sjhhanfu2.jpg
賽金花交領袍照 
File:YCU Graduate 1947.jpg
1930年燕京大學一位畢業生
File:Qipao.jpg
中華民國初期廣告上穿著旗袍的女子 
File:Sun Yat-sen 2.jpg
穿著中山裝的中華民國國父孫文
  表演藝術的服飾
  舞蹈服飾
File:Binus Operet 24-10-2009 ta ge.jpg
作為舞蹈之用的服裝較生活上的服裝富有裝飾性,袖子亦較長
舞蹈是儒教郊祀和朝會儀式中的重要環節。」《三輔黃圖》卷五記載:「[漢]武帝時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歲童男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例如,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稱「健舞」,文舞又稱「軟舞」,兩種風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後者飄然若仙。兩種不同的舞蹈採用兩種不同的服飾。總的看來,健舞的舞服以小袖為多,以便騰越旋轉。而軟舞的服裝則多用長袖,以表現出婉轉、舒展的姿態。郊廟雅樂的重要樂器是編鐘,味淡聲希,伶官口耳相傳,其音韻曲折、恬淡高雅。[142]民間的民俗舞蹈則採用加以裝飾的士庶日常服飾或吉服。
舞蹈時所穿的服裝往往更富有裝飾性,袖子較長,便於舞動時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
File:Nswag, dinastia han, figurina dipinta di danzatrice.jpg
穿長袖舞衣的漢代舞俑 
File:北魏舞人俑.jpg
穿喇叭袖舞衣的北魏舞俑 
File:Tang Dynasty Dancer.jpg
穿長袖舞衣的唐代舞俑 
File:Dinastia tang, danzatrice con vestito di piume e gonna ad arcobaleno, cina del nord, 710 ca. 02.JPG
穿特別款式舞衣的唐代舞俑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78.jpg
穿舞衣的唐代舞俑 
File:Tang dancer.jpg
穿舞衣、披帛的唐代舞姬 
File:Flickr - archer10 (Dennis) - China-7310.jpg
現代以晚唐至五代大袖裙襦設計的舞衣
  戲曲服飾
戲曲服裝較通常的服裝更具有裝飾性。傳統戲曲服裝雖不是現實或歷史服飾的照搬,服飾的色彩、紋飾及著法又必然要展示舞台人物的尊卑貴賤和遇到一些難以「僭越」的禁例。戲曲服裝大致可分為小生褶子、帔風、老生蟒袍、官生官衣、武生靠衣五大類。宋代初年之後,黑色則和白色一起。為庶人所服。戲曲舞台以黃、紫、 朱(紅)、綠、藍的次序來標明人物的社會地位,顯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充分生活依據的。以尊貴者服用的「上色」褒揚善士,以卑賤者服用的「賤色」貶抑惡行,是古代色彩習俗。
File:Teochewopera injy.jpg
潮劇服飾 
File:Sichuan Opera in Chengdu.jpg
川劇老生蟒袍 
File:The clothes for Yueju Opera performance.jpg
越劇小生褶子 
File:Shaoxing opera performance.jpg
越劇 
File:Pekinguniversitykunqu5.jpg
崑曲 
File:Yuju yan.jpg
豫劇 
File:Beijing opera02.jpg
京劇 
File:Vancouver Cantonese Opera Extravaganza 22May2005 - 11 crop.jpeg
粵劇戲服 
File:Taohuaan, Pingju.jpg
評劇 
File:Taiwanese opera2.JPG
歌仔戲 
File:HuangmeiOpera.jpg
黃梅戲官生官衣和女裝
  宗教服飾
  道教服飾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士平日所穿的服飾通常無花紋,進行儀式時會穿著華麗的法服,並有專用的首服如混元巾、純陽巾、五老冠等,因應儀式所需配搭。法服花紋圖案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會繪製太極圖、八卦圖案等。一般認為,道袍一說,來自莊子所著的儒服。部份道教宗派的法服會變得舞台化,綴上水袖。
File:Taopriest.jpg
一位現代道士的服裝
File:Wang yuanlu.jpg
清末民初道士 
File:蟠桃宫道士.jpg
清末民初蟠桃宮道士
  漢傳佛教服飾
佛教來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受中國文化影響,成為漢傳佛教,初期服裝仍然保留印度風格,披著僧祇支(sanghati)。至後魏時,始加右袖,縫合兩邊,稱為偏衫。[143][144]正規的法衣仍然是印度僧衣式樣,日常穿著的常服是根據漢服稍加改動、對顏色樣式等規定後確定下來的,明朝稱之為直裰[145]。
File:Chinese Buddhist Monks Forbidden City Beijing.jpeg
兩位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僧人 
File:Bhikkhu2007.jpg
穿交領右衽僧袍的廣欽法師 
File:Chinese buddhist priests.jpg
清末民初的僧侶 
File:Ши Дэян 02 2010.jpg
穿交領右衽僧衣的現代僧人
  神祇仙佛服飾
滿清實行剃髮易服後,傳統宗教的神、仙、佛等的塑像及畫像的服飾依然保持漢服典型特徵,雖然後世神像衣飾有戲服化的傾向,但依然保持「漢官威儀」,除了一些生於清朝被視為神祇崇拜的人物外,傳統神祇不論是漢傳佛教、道教還是民間信仰都穿著漢服,甚至一些本來非漢族的人物被漢人視為神明後,其神像亦穿上漢服,例如來自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後,本是印度人造型的佛祖、菩薩等佛教神祇在漢族地區的造像都改穿漢服,其中觀世音菩薩在中國被認為是女性後,形象是穿著襦裙的婦女。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來自西方的八寶公主(船難中漂流到台灣被原住民殺害的白人女性),其神像就穿上漢服而非她生前穿著的西式服裝。
File:Kuan-Yin-Picture.JPG
台灣觀音媽聯中觀音與各神明及陪祀及前面的土地公像皆穿漢服 
File:Chinese Kitchengod 2.JPG
穿漢服的清代灶公和灶婆像 
File:KuanYinCoréeDetail.jpg
穿襦裙的觀音像 
File:Matsu D2012.jpg
媽祖像的服飾是舞台化的漢服
File:YuanshiTianzun.jpg
穿大袖衫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File:Jade Emperor. Ming Dynasty.jpg
穿上衣下裳、鶴氅的玉帝 
File:FS KwanKung 60116.jpg
穿蟒服的關帝像
  繪畫中
清代畫家焦秉貞的《畫仕女圖》,畫中仕女穿著漢服
中國畫本以人物為主題。現存最早的戰國帛畫,便描繪了漢服的廣袖、細腰,揭示出那個時代的審美。漢代的石刻,唐代宋代的人物畫,均以當時的服制為主。唐代的《搗練圖》、《宮樂圖》、《簪花仕女圖》等可以說是中國仕女畫之顛峰,也是今天人們研究漢服歷史的重要參考。明代的寫實畫作如風俗畫、容像亦然。名畫家方人定指清代「禁止服漢服,而夷狄的衣冠,畫家不肖以之入畫」[146],但從有關文物看來,清代至今的中國人物畫既有身穿清代服裝,也有身穿明代服飾[147]。
  對周邊地區民族的服飾的影響
漢人服飾由於華夏儒教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地區的民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鑑了漢服的某些特徵,用于吉凶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148]漢唐藩屬體制中,周邊民族首領存在著定期朝見皇帝的所謂「朝集」制度。無論是外國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謁中國天子,接受官職,貢獻方物,還是中國天子宴請外國君主,外國君主都要穿國服奉禮。國服制度促使了周邊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飾。比如,契丹太宗入晉,接觸到中原衣冠制度,北歸後,參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國服」與「漢服」制度[149]。
宣宗穿著罩甲,罩甲傳入女真後演變成馬卦
建州女真從朝鮮人記載的「雜亂無章」走向「貴賤有別」的過程當中受到了明代服飾很大影響。明朝初期禁止民人穿著「馬褂的先祖」對襟衣和罩甲等服飾:「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對襟衣,唯騎士許服……其不應服而服者罪之」,但後來由於禁令漸漸廢弛而逐漸走入民間,這一世俗化和普及化的過程,被認為會對關外的滿洲有所影響,由於滿洲的崛起有賴於騎射之利,而對襟衣之類又便於騎射。在此情形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滿洲被指理所當然地吸收並大量借鑒了明代的冠服制度,例如馬甲就是由明代罩甲演變而成[150][151]。
  日本的和服、朝鮮半島的韓服[55]、越南的越服、琉球的琉裝等皆受到中原王朝服飾體制及漢人服飾的影響[55]。
  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領,當地漢人被迫從「夷俗」,只有祭祖時才穿上漢人服飾,「遺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分記」,設法回歸唐朝。[17][152]吐蕃漢人沿襲漢服保持民族氣節和習俗,保持和唐朝的聯繫。[18]公元1129年,金朝政權下令禁民漢服,又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後來海陵王首先寬鬆了政策:詔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最後結果反而是女真人的服飾漢化。
  越南在屬明時期於明朝的統治下被迫「束髮易服」[153],被明朝征剿過後倖存的都掌人亦被強迫「更名易服」[154],以及更改有都掌特色的地名,消除都掌文化[155]。
  社會評價
中國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漢服,起源於遠古,定型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製、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一身,歷經千年仍是爆款。真正的中國風和東方美學,都藏在這一襲漢服中。[156]
  中國復旦大學楊志剛教授認爲,「這其實是個偽命題,漢服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概念,漢族人的服裝,從漢唐至宋,一直到明清,均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式,都在不停地變化。」南京大學教授劉迎勝認爲,「『漢服』其實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因為服裝總是在不斷地發展。」[157]
  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民俗文化專家葉春生認爲,「『漢服』實屬新詞彙,古今所有的典籍上都沒有『漢服』一詞。」[158] ,但有觀點作出反駁,認為「漢服」這個詞在中國古籍中多次出現,因此並非生造[159]。
  然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張跣副教授說「漢服」本身是一個成問題的概念,現代漢服運動倡導者所宣傳的漢服概念無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在現代漢語中原本都是不存在的,這是漢服運動的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總結了明以前漢族服飾傳統而形成的一個「類概念」。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還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他提及有學生在網上(如漢網和百度百科)發布既非官方又非學術「漢服」標準,此舉屬於「漢服」實體化的一個起點[160]。
  中國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華梅亦指出,古籍記載中出現的「漢服」之詞,主要是指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漢人之服的一種概念,例如根據《遼史·儀衛志二》以及《清稗類鈔·服飾》的記載,「會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大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常服仍遵會同之製。」;「高宗在宮,嘗屢衣漢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親近曰:『朕似漢人否?』一老臣獨對曰:『皇上於漢誠似矣,而於滿則非也。』乃止」,當中的「漢服」就是一種相對於少數民族的漢人之服的概念。她亦指出,古籍《長物誌·衣飾》中寫道,「至於蟬冠朱衣,方心曲領,玉佩朱履之為『漢服』也。襆頭大袍之為『隋服』也」,當中的「漢服」屬於相對於其他朝代的漢代服裝的概念。她同時指出,如果籠統地把京劇舞台上宋明朝代留下來的大襟長袍、儒巾等叫為「漢服」,顯然有些概念不清,或是有一定的局限性[3]。
  從事文化批評與文化史研究的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王彬彬說,「越是要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越是必須重視對傳統文化中陳腐的部分進行批判……我們所惡的是陳腐的舊文化以優秀文化的面目出現。近年來,荒唐滑稽的文化鬧劇時有所聞。有的地方,在舉行某種群眾性的活動時,全體著所謂的『漢服』,就讓人哭笑不得。 『漢服』是什麼式樣,本就說不清。就算能弄清,在今天復活古代的服飾,能算是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把弘揚傳統文化理解成像古代人那樣穿衣戴帽,就太淺薄了。有的地方,讓一群少兒穿上他們想像出來的古代服裝,一齊行跪拜禮,這就不是讓人哭笑不得,而是令人慾哭無淚了。凡此種種,都是食古不化的典型表現。」[161]
  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漢學教授凱大熊(Kevin Carrico)說:「事實上,漢服是一套被(漢服運動支持者)發明出來的穿著形式,以寬袖、輕飄長袍、腰部束帶和鮮豔顏色等特徵作為特色,漢服運動支持者聲稱這衣裳形式是神話人物黃帝所發明的,並且已被中國人穿著了數千年」,[9]一直到王樂天第一次將自己穿著漢服上街的照片上傳到網路上之後,「這一『特別』的照片在網民中造成轟動,很快的,整個中國到處都有人模仿他這誇張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漢服也從想像中的、被發明的傳統轉變為螢幕上遙遠的圖像,最後成為中國街上可實際穿著和辨認的物理存在」,[162]儘管此一運動聚焦在過去的傳統,事實上它處理的仍是現代的問題。[163]
  相關條目
漢服運動
中國服飾史
民族服飾
  註釋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C%8D

上一篇:宗教政治學

下一篇:華夷之辯

阿楨 2023-12-10 08:51:17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

阿楨 2023-10-08 08:54:12

陶永誼經濟學家,獨立投資人昨天 15:12
如果仔細觀察西方奢侈品牌的Top10排行榜,從愛馬仕、香奈兒、路易威登,到古馳、卡地亞、雅詩蘭黛……會發現一個問題,它們的產品範圍高度重疊,普遍主打手袋、箱包、時裝、珠寶、香水、護膚品、皮具、配飾……
也就是說,全部都是在裝飾外表上下功夫(用網路語言形容就是裝逼),在這些奢侈品上,我們看不到人文的氣息和歷史底蘊,映入眼簾的全是表面的奢華,所有的產品似乎只想表達一個主題——金錢💰。其適配的氣質除了虛榮和膚淺,好像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表達了。
這和中國古代的奢飾品有很大區別,中國的瓷器、紫砂、建盞、玉雕、紅木、絲綢、漆器、文玩、書畫、首飾……不僅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僅僅是購買和使用這些產品,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文化素養,因而具有獨特的魅力。
在歷史上,中國的奢飾品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歐洲的皇室和貴族在這些產品面前毫無抵抗能力,都以擁有中國製造為傲,在歐洲的王宮和城堡,“中國室”是基本的標配。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的重新崛起,飽含人文氣息的中國奢侈品將再度風靡全球,而那些主打表面奢華的歐洲奢飾品只能相形失色,我相信,這一天已經不會太遠了。
  回應
你說的中國奢侈品其實是藝術品

阿楨 2023-09-29 07:59:48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中國現代建築理念,在與西方對話中“失語”是不爭的事實

【按:2023-09-26,上海來第二屆即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建築設計界的泰斗程泰甯曾直言:建築界,從教育、理論到實踐,仍然深深打著西方的烙印。本文為程泰甯院士在2014年11月在由中、日、韓三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亞洲國際建築交流研討會”上所作的主題發言,後被收錄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
程泰寧代表作:南京博物院 中國海鹽博物館 浙江龍泉青瓷博物館
1.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建設成就有目共睹,但中國建築的現狀,似乎與這一發展進程不相匹配,“干城一面和“缺乏中國特色”的公眾評價,突顯了我們所面臨的困境。
2.近百年來,中國現代建築雖然有不少學者、建築師,以至政府官員,在反思的基礎上,宣導過“民族形式”“中國風格”等,但由於缺乏有力的理論體系作支撐,只是以形式語言反形式語言,以民粹主義反外來文化,其結果,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最後無疾而終。
3.從20世紀後半期開始,以“語言”為本體的哲學認知與後工業社會文明相結合,西方文化出現了一種從追求“本源”,逐步轉而追求“圖像化”“奇觀化”的傾向。反理性思潮盛行,有的藝術家認為“藝術的本質在於新奇”,“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們的驚奇,藝術才有生命力”。他們完全否定傳統,認為“破壞性即創造性、現代性”。
4..實際上,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學者一直在進行中國哲學和美學體系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從王國維先生提出“意境”作為一種美學範疇,試圖建構一種具有東方特色的美學體系;近年來,李澤厚提出了以“情本體”取代西方以“語言”為本體的哲學命題。
  回應
西方拱門石柱雕塑各城市也是雷同俗套,現代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蒙個玻璃——設計個外形怎麼就分東西方了?只要作品讓大家都覺得眼前一亮,就是好設計!
既然談到建築的本源,用中式符號替代西式符號未見得就是文化自信吧。傳統的建築形式源自建築技術,材料的局限性,是一種具有內在合理性的東西。基於鋼,混等等現代材料的現代建築,卻要生搬硬套那些傳統建築符號,那只不過是對於本源的東施效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