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臉輪廓扁平
沒辦法,自清末崇洋媚外以來,啥都以西方為標準,連長相也得如此!
簡直是東施效顰,不過隨著中國崛起,中共土匪在各方面都逐漸恢復信心。)
“亞洲臉輪廓扁平”,雅詩蘭黛這樣的描述算種族歧視嗎?
20189.3.26,雅詩蘭黛因為官方微博的文案引發眾怒。
附【圖博館】《實然觀》:「氣韻生動」的原則「減少肉欲、增加靈動」並非指不能見肉、而是指不能現肉之性欲,不然將陷西化者反傳統之迷思:清朝官紳初見洋女人之手肘頸項便如透視奶頭、見裸體畫那更是傷風敗俗之淫蕩,或前述大漢沙文主義所言:旗袍乃滿人衣服、漢唐才是漢人衣服,其實漢服源自南蠻之楚漢、唐服/旗袍亦源自胡漢/滿漢融合,現今貼身的量體裁衣之旗袍來自廿世紀初上海海派文化、故最合江南美女身材,這只要看張燕(上海東方歌舞團女歌唱家、中學時學過黃梅戲、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金鐵霖教授)在「新民歌」《新天涯歌女》穿著貼身旗袍,如何以其特有的「民族美聲唱法、戲曲身段」,「字正腔圓、唱作俱佳」地重新演繹周旋的老歌。
西洋古典裸體畫更是「偽畫」、其只能畫「神女」(神話宗教女的「天衣」)之虛偽,當印象派大師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畫出草地「凡女」之裸體畫卻召來一片「傷風敗俗之淫蕩罵聲」時、古典裸體畫家「神女生涯原是夢」之意淫便完全現形了,此後西方裸體畫更赤裸裸地呈現各種性欲,比如馬諦斯的野獸派裸體畫、對比林風眠充滿東方神韻的仕女畫。 西方時尚界眼裡的中國「美女」模特兒、將江南美女的「丹鳳眼瓜子臉」誇張成「瞇縫眼錐子臉」、簡直是不忍卒睹的「丑女」,即使服飾也只是「販賣中國古典元素」而已,其行銷效果令人懷疑。果然西方時尚服飾在一陣仿冒風之後、不敵「平價奢華的快時尚」,快時尚實體店又不敵網上快時尚、但都存在濫買卻不合身之浪費,如今中國的服飾製造業,「互聯網+」結合「線上線下」、心靈手巧地創造出「平價奢華的私人訂製服」,將為全球愛美人士智造出量體裁衣之美服。
蘋果會蠢到“辮子客服”辱華嗎 2023-09-21 佘宗明
“辮子客服”並非僅在中國官網存在,美日韓印度等的蘋果官網都有。這人不是亞裔,更不是中國人,而是印第安人,且是個女性。
Ps:美國、日本、印度的蘋果官網,都有自己的“定制”客服人員形象。倒是韓國沒有。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蘋果為中國官網、美國官網、日本官網、印度官網專供的客服人員圖片。
回應
那黑人牙膏犯得著改名麼?
佘宗明沒上過反歧視的課程吧?在西方公司裡對歧視的定義是員工是否感受到了歧視,判斷標準就是個人感受。
辱華分為兩種,一種是刻意的辱華,一個是“不經意”的辱華。蘋果的行為本質就是將自己的“政治正確”和對東亞人的刻板印象強加于東亞的各個國家,是一種無視當地民族感情和審美取向的傲慢。
所有的歐美公司,除了做自己本行生意外都有一個目標或者說任務:教全世界人怎麼審美,或者說壟斷美定義的標準,蘋果當然不例外。所以蘋果當然知道用這麼個人會有多少爭議,但是蘋果不在乎,因為蘋果很清楚,只要壟斷美定義標準能有多少收益,那是遠遠超過現在損失的。而且,在美國有個預設規則,歧視中國人不算種族歧視,所以,就這麼回事了。
曾替《房思琪》寫推薦語!編劇驚爆「性騷擾」 網轟翻:有夠諷刺 2023/05/02
麥當勞logo爆藏「限制級」意義!網錯愕:誰想得到 2023/05/01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許多人以為速食店業者麥當勞(McDonald’s)的招牌亮黃「M」字型logo取自McDonald’s的首個英文字母,不過外媒引述作家說法指出,其實「M」型logo暗藏「限制級」意義,倒過來看就像「母親的胸部」,能讓肌餓的顧客下意識感到安慰及賓至如歸。這個理論讓許多網友嗤之以鼻,砲轟荒謬,也有人說「太超過」、「誰想得到」。
回應
照這個作家的邏輯,應把字母 M消除掉,太色情了。
也有人說基督教的十字架;T型物有生殖器的意味。
古力娜紮曬美照慶生日 化身魔法少女懶理「內褲外露」爭議
女星古力娜紮來自新疆,以甜美外貌而有著「新疆維納斯」的美稱,近期卻因一款褲子的穿搭造型遭到輿論砲轟,對此,她不僅在微博上發出聲明,2023/05/02更曬出多張美照喜迎31歲的生日,懶理網路上的負面聲浪。
古力娜紮的「內褲外露」風波,除了不少網友們留言批評,表示:「低俗」、「欣賞不來。」但也有許多人為其緩頰,寫下:「美女穿著乾淨整潔,不需要受到質疑」、「穿衣自由」、「別人的日常休閒穿搭,也是不需要受到如此放大檢視」、「這種穿衣風格,很早之前就流行了吧。」
日媒:新的女性氣質正在中國出現
今日日本”網站2023-04-16:新的女性氣質正在中國出現 過去一個世紀,西方審美理念——苗條、皮膚白皙、豐胸、大眼睛、小鼻子和高顴骨——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地的國家和文化中。但這些霸道的審美標準開始出現裂痕。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審美標準過去幾年發生了重大變化。
近年來中國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文化。有一種裝扮非常流行,我稱之為“分裂女性氣質”。我用“分裂”這個詞,是因為這種氣質在不斷搖擺。在這種氣質中,純潔、天真等品質與性感、情欲意象並存。總之,這是一種靈活的女性氣質,可以在主導和順從、性感和可愛之間切換。
另一種審美趨勢是“全球化女性氣質”,以跨國、跨文化的審美主題為中心。中國的美妝網紅從國際名人、歷史場景和媒體報導中汲取靈感,打造出跨文化的多彩女性形象。這似乎表明人們正在遠離以西方為中心的審美理念。在中國,全球化女性氣質的趨勢可以被看作是對既定西方化審美標準的重新想像,以適應中國環境。
被稱為“中國美”的民族女性氣質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也越來越受歡迎。這種女性氣質通過從中國傳統文化、修辭和意象中汲取靈感,將中國美學和現代性結合起來,喚起民族自豪感。中國神話故事和古典文學作品激發了充滿象徵意義的女性盛妝。傳統與現代審美方法融合的一個例子是京劇化妝技術的採用,其特點是白臉、紅唇和精緻的吊眉。民族化的審美潮流已經成為中國本土品牌擴大市場份額、扭轉“中國製造”負面印象的一種手段。
西方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長期推動著全球美容業,但中國美容文化的演變並非簡單的吸收或者反叛史。相反,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妥協、整合和抵抗西方審美。民族化女性氣質的出現、分裂女性氣質的流行以及全球化女性氣質的趨勢,都是這種動態性的表現。由於當代中國審美文化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現代美學和全球影響,它有望創造出一個獨特、中國風的身份。(作者Sun Qingyue,陳欣譯)
仙俠進入亂紀元
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號召力,進入了亂紀元。
中國劇出海東南亞:古裝劇贏了
他們覺得那時的中國文化是非常鼎盛且富有魅力的,另外是這些劇作國外是拍不了的。比如《陳情令》被翻譯成13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播出,很多觀眾都沉迷在劇中的古典國風魅力之中,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對國產內容有信心。
對於近期詆毀滿江紅的事情,我有點個人的觀察
1.針對導演的,但凡張藝謀的作品,總有一群人會出來說三道四。 2.商業行為,有些商家就喜歡玩這種低級的商業行銷,一拉一踩之間,達成自己的目的。 3.不排除確實有從電影本身喜好的評論, 我兩部電影都看了,包括我的家裡人,一致認為喜歡滿江紅更多一些。
回應
2023年春節檔票房大戰:44.2億《滿江紅》向左,38.57億《流浪地球2》
相關新聞資料
範冰冰消失5年2023/02/23登柏林影展紅毯曝「超仙近照」!緊身旗袍全現形 網嗨翻:女王回歸
越南長襖奧黛-維基百科
中國明代的服裝風格影響了阮朝的越南人,他們開始穿明清時期漢族的長袍和褲子。20世紀20年代的越南長襖又在原有的中國款式上加入了貼身且緊湊的褶襉。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網紅曝韓服漢服差異!小粉紅狂嗆南韓超愛偷 2022-02-19 民視
中國北京冬奧,開幕式時一名代表「朝鮮族」女子穿上傳統服飾,引起南韓國內不滿情緒,爆發中韓「文化掠奪」論戰。中國知名百萬網紅「十音」穿著漢服擔任知名雜誌模特兒,再度引起南韓網友砲轟,為此她拍攝影片解釋韓服、漢服差異,讓小粉紅們歡欣鼓舞,大酸「韓國有夠愛偷」。
漢服韓服之爭,誰偷了誰的歷史? 2021-01-25
近年有關中韓傳統文化的爭議不斷出現,除了“泡菜之爭”,如由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引起的“中韓端午之爭”、韓國“中醫申遺”事件等。
滬上阿姨外包裝旗袍圖被質疑不雅,大家怎麼看?
回應
民國的旗袍衩開的更低,基本都是膝蓋以下的,越南的奧黛是會開叉開到髖以上,但奧黛本質是上裝
圖上的這個坐姿仿佛是專門把裙擺掀起坐在椅子上,這既不雅觀,也讓人懷疑設計者的初心。
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旗袍是漢服嗎?- 知乎
回應
旗袍是民國時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糅合的是滿元素,只能算是時裝,不是漢服。
自古漢族一直在與其他民族繼續融合,服飾也不斷創新,像唐的翻領袍,明的拽撒,都是經過漢族改良後的服飾,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滿族女性的服飾不也被漢族改良成旗袍了嗎?希望各位不要帶有過多的民族主義
旗袍-維基百科
旗袍於1921出現,1925年開始流行,因為旗袍讓女子能穿著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體現了男女平等,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成為女性國服。20世紀前葉,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會非常風行,是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由於上海和香港外國人數量眾多,導致旗袍最終在外國人眼中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服飾」。
漢服、旗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2022-06-26
客觀地說,僅就襯托女性身姿來說,最讓人感覺身姿曼妙、婉約妖嬈,排第一位的,除了旗袍,還有誰?正因為此,在很多大型的國際舞台上,旗袍絕對是一枝獨秀的存在。比如范冰冰在戛納電影節穿的這身黃龍改良旗袍,就絕對亮瞎了一眾歪果仁的狗眼。此外,劉濤、金星、迪麗熱巴、唐嫣、倪妮等人,也都是旗袍的粉。以至於在國際場合,很多人認為:旗袍=國服。但是,很快就有人說了:旗袍是滿服改良而來的,哪裡有資格當國服?
有著東方韻味,又兼具西方的性感,中國旗袍在世界的接受度上,算是最高的。就連很多歐美明星,都在公共場合身著旗袍,比如:伊麗莎白•泰勒、帕麗斯•希爾頓、凱莉•米洛、艾瑪•沃特森、珍妮弗•洛佩茲、比約克、濱崎步……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就是中國旗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也都以旗袍做為禮服。
旗袍,堪稱服飾審美上較為成功的東西合璧產物。
近年來,伴隨民族復興,漢服復興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隨著漢服運動的興起,自帶仙氣的漢服越來越貼近我們,其更加古老濃厚的東方韻味,也是「漸漸熏得遊人醉」。
與其去黑旗袍,說旗袍的緊身、露大腿等與傳統中國的審美不相符,不如多關注一下因為旗袍在國外給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力。
韓媒:日本年輕人愛上“中華妝”
韓國《中央日報》2023-01-29日文章,原題:被有“四千年美女”之稱的中國美人迷住……中國化妝品在日本暢銷的原因。據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最近日本女性很喜歡模仿像中國偶像團體SNH48鞠婧禕這樣的中國美女的化妝方法,“中華妝”有很高人氣。因為日本年輕一代不同於老一代人,對中國的偏見較少,且認為“中華妝”本身具有魅力。
就在幾年前,中國風妝容還被稱為“Chiborg”(China“中國”和Cyborg“半機械人”的合成詞),意指這類妝容近乎機器人一樣精緻完美。大紅唇和濃密清晰的眉毛是其特點。然而,這一趨勢如今發生了改變。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風妝容中“純真和欲望”兩手抓的“純欲風”正在日本成為流行。這是使用粉紅色呈現可愛又性感氛圍的化妝方法。
此外,日本女性還對中國的“白開水妝”有濃厚興趣。這種化妝方法主要採用白色系化妝品,強調“自然美人”,給人以沉穩的感覺。據穀歌日本去年統計,純欲風、白開水妝在化妝相關檢索詞中分別佔據第2和第3位。
由於中國妝容在日本大受歡迎,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在日銷量也隨之增加。中國化妝品是如何吸引日本消費者的呢?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後藤康浩認為,與半導體等政府主導的產業不同,化妝品是“非政治性的”。他分析稱,日中間存在的領土紛爭等矛盾也幾乎並沒有對日本人的化妝品消費產生影響。日本中壯年層認為中國製造是劣等產品、會避免使用,而在他們子女一代中,類似想法卻越來越淡薄。還有評價稱,中國化妝品本身的品質也較以前有所提高。
日本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大國,但從2019年起就被中國趕超。2021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位元列世界第三,排在美國(802億美元)和中國(517億美元)之後。韓國化妝品市場也進入“前十”圈,規模為120億美元。
回應相關新聞
滯銷、退潮、關店,海外網紅美妝品牌敗走中國
鐵人三項女運動員比賽服被指不得體,鐵三服究竟有什麼樣的標準? 2022-09-23
近日,某位元國家一級運動員“阿爽”,其參加鐵人三項比賽穿的緊身運動服,被部分網友批評,稱她穿“泳衣”參賽,過於露骨,很不得體。不過有業內人士澄清,稱阿爽所穿的服裝,符合鐵三項賽事的相關規定。
阿爽還提到,自己之所以選擇三角的鐵三服,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鐵人三項的比賽中包含游泳比賽,考慮到選手會下水,所以鐵三服的材質偏向於泳衣,整件衣服為了防止兜水會做的很緊。而如果選擇帶腿的鐵三服,腿部的布料會緊緊的勒住大腿。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如果選穿了帶腿的鐵三服,那麼在騎車比賽結束後,自己的大腿很有可能會曬出“黑絲印”。
回應
這玩意也能吵起來,怕不是因為人家女孩子長得好看吧
說心裡話,這三角開衩不免有些高了。腹股溝露的也太明顯了。
由於運動產業越來越商業化,女運動員服裝有越來越暴露的傾向,國外的有些商業化體操和花滑比賽場合甚至一度出現“丁字褲化”的比賽服。所以之前國際體操聯合會對運動員服裝出臺過規定,女運動員的緊身體操服三角褲部分襠部寬度必須超過3cm。而那些容易走光的高叉體操服是被嚴格禁止的,比如露出運動員胯部或腹股溝,像文中這樣的運動服在體操屆應該是被禁止的。當然,由於運動性質不同,各項目的著裝規定也會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像網球、體操、花滑、鐵人三項、沙灘排球等商業化嚴重的項目出於市場考慮,對於(特別是女性)運動員著裝的規定是越來越寬鬆了。而隨著全球“女權運動”的深化,與當年的“比基尼”成為潮流正好相反,這幾年歐美越來越多女運動員選擇穿褲裝運動服參加比賽,就是為了旨在反對體操界“性化”(sexualization)女性選手的現象,就像一些女性反對穿三點式參加選美一樣。
相關新聞
借“鐵三服”的三角褲話題談“性解放”
美寶蓮進入中國27年後敗退關店,新國貨從線上進軍線下 2022-07-29
近日,歐萊雅旗下品牌美寶蓮將關閉線下門店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為了順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美寶蓮從2020年開始逐步對傳統線下管道進行調整,之後僅保留在美妝集合店屈臣氏內的櫃檯。
事實上,除了美寶蓮之外,還有多個國際品牌撤櫃甚至全面清倉退出線下管道的消息被不斷爆出,如羽西、薇姿、茱莉蔻、貝玲妃等品牌均要撤離線下櫃檯。
反觀中國新銳彩妝品牌,從線上破土而出之後,中國品牌正在佈局線下銷售管道。截至2021年年底,完美日記共有252家線下門店,預計共開設600家門店;璦爾博士於今年3月在杭州銀泰百貨開設了首個品牌直營店,將“以點帶面”加速江浙滬華東地區品牌店佈局;橘朵在銀泰in77落戶了直營旗艦店。
1917年美寶蓮推出世界上第一支睫毛膏之後,該公司隨即推出眼線筆、防水睫毛膏等單品,並於上世紀70年代將產品線拓寬至唇部彩妝、遮瑕及美甲等產品。在1995年登陸中國後一年,美寶蓮被歐萊雅收購,更名美寶蓮紐約,總部由曼斐斯遷往紐約。
由於美寶蓮定位大眾化妝品,其價格親民,而彼時的國內彩妝品牌還較少,至此美寶蓮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大眾彩妝品牌。百貨是美寶蓮主管道,至2009年初,在中國660個城市擁有12870個銷售網站,包含專櫃、超市及大賣場。
雖然美寶蓮多年來一直穩坐“中國彩妝市場的佔有率排名第一”,保持在20%以上。但隨著大眾彩妝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日韓與中國本土彩妝品牌一波波出現,美寶蓮從2013年的20.3%下滑至2019年的9.1%。
2010年時百貨佔56%,但2019年電商已達56.54%。美寶蓮於2018年開始撤出家樂福、沃爾瑪、物美超市等。自2020年1月起,美寶蓮陸續撤掉北京、長春、哈爾濱等地的百貨專櫃;當年6月,美寶蓮又集體撤出了上海當地的百貨管道。然而近兩年,在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產美妝品牌的衝擊下,美寶蓮2018年在淘系平臺為5.05億元,排名第五,至2020年為第九至7.35億元;在2021年其更是跌出彩妝銷售前十名。
回應
微博和網易論壇有意思了,說這是中國經濟大衰退的徵兆,中國人連美寶蓮都買不起了。哎,蘋果在中國的銷量這幾年飆升了(華為高端手機沒了),這不矛盾嗎?
已多年不去養豬網了,烏煙瘴氣的什麼牛鬼蛇神都有,看多了降智
相關新聞
CNN:蘋果為何離不開中國?因為中國不僅擁有他國難以複製的供應鏈優勢,而且還是不可或缺重要海外市場。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古為今用算抄襲?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說說的?如果全世界都認同中國元素你不高興?
高興什麼,他抄完中國的然後說是他們原創,你高興nm啊?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老外還真是沒文化,以為弄個龍上去就是中國元素了,他們不知道古中國女人身上的衣服上只畫鳳,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對稱雖美,但不對稱才是宇宙和生命存在的原因 2022-02-11 新浪科技
外媒報導,人類左撇子比例約十分之一,但,從亞原子粒子到生命本身,宇宙其實很青睞“左撇子”。事實上,如沒不對稱性,宇宙將會平淡無奇,大部分空間充滿了輻射,而且沒有恒星、行星或生命。
反物質:物理學家為什麼喜歡對稱?
如果現實中存在這種完美的對稱性,那麼在大爆炸後的幾分之一秒內,物質和反物質就應該湮滅,變成輻射(主要是光子)。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約十億分之一的物質粒子作為多餘的部分存留了下來。這意義重大,因為我們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星系及其內部的恒星,行星及其衛星,地球上的生命,以及各種物質團塊,包括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都來自這些過剩的物質。這就是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基本的不對稱。
究竟是什麼機制創造了這種微小的物質過剩?這種最終導致我們存在的不完美,是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中最重大的未決問題之一。
回應
可能是這樣的:對稱,可能是一種“完全抵消”的平衡,而不對稱,才是有“產生剩餘”的不平衡——才有了演化多樣性。在藝術上,也不一定對稱才是美,不對稱也能產生出其不意的美的極佳效果。人類的男女比例,也達不到絕對對稱的結果。
北京為何重啟地鐵便利店? 2022-02-07 中國新聞週刊
從2021年12月開始,北京地鐵將陸續新開130餘家便利店。北京地鐵便利店,還是在17年前。然而2004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規定,地鐵站廳、月臺、疏散通道禁止設立商業攤點。
深圳平均每3136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廣州和上海分別為3491人/店、3856人/店,而北京是9919人/店。
作為一線城市,北京便利店為什麼會比較少呢?
城市的便利服務體系,有三個最主要場景點。第一是辦公區域和寫字樓區,這是便利店最集中的區域;第二是社區,這些店鋪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第三就是交通節點,比如地鐵網站公交網站,這是解決通勤中應急需求的最佳場所。
北京優先建住宅後建商業配套,當時開發商普遍對商業配套重視不足。北方冬季夜晚漫長、客源稀少,大大增加了便利店的運營成本。
除去房租,便利店最大成本其實來自人力成本。 北京為什麼有很多夫妻店小賣部,就是因為經營者就是店主本人,即使微利也能繼續。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現在北京發展較快的便利店,很多都用技術手段減少員工數量,在流程上也盡可能自動化。知名便利店品牌7-11花了14年,才在北京開了不到200家店,而當前“便利蜂”在北京門店已經超過500家,比全家、7-11和羅森等日系便利店品牌在北京的店面總數還要多。未來北京地鐵便利店的數量將可能達到1000~2000家。
目前,絕大多數城市地鐵虧損運營,地鐵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地方政府補貼。據2020年的資料,北京和深圳地鐵票款收入分別為41億和36億,而運營成本則分別為184億和133億。北京地鐵集團獲得了104.63億元的政府補貼,而深圳地鐵集團則盈利111億元。深圳地鐵採取“站城一體化”的商業開發模式,不僅在地鐵站周邊興建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或住宅等建築,還對與地鐵聯通的獨立地下空間進行開發,獲得升值效益。
回應
北京2021年統計擁有657萬輛汽車,通勤基本是靠開車接送孩子,上下班。去便利店停車太不方便,購物不如去大型超市,何況現在京東生鮮什麼都送到家。
便利店沒前途,日本的便利店也是每況愈下,現在基本上就靠外國打工仔撐著
人民幣不好賺了 不敵陸企強攻洋品牌加速撤離中國 2022/02/08 中時
不久前一位在大陸有大量粉絲的好萊塢明星感嘆道:「人民幣愈來愈難賺了」,其實不只好萊塢,許多西方企業這些年來大賺人民幣的盛景也早已顯露疲態,許多人認為是成本上升導致經營環境惡化與政治因素干擾,倒不如說是外商這些年因為太容易賺錢而漸趨怠惰與傲慢,趕不上市場的快速變化而遭到淘汰,政治問題只是對外企雪上加霜罷了。
過去曾經紅極一時的西洋時尚品牌、尤其是接近一般民眾快時尚,在幾年內迅猛擴張的速度讓外商們見識了中國市場無與倫比的力量。在中國網購經營5年多的美國品牌Urban Outfitters(UO),因為沒有實體店,退得比較快速乾脆。還有GAP與其子品牌Old Navy都傳出結束中國業務,想要打包出售;美國品牌Forever 21第2次退出中國市場。英國廠商TOPSHOP、電商ASOS更早以破產與嚴重虧損而退出中國, ZARA、H&M等歐陸系快時尚品牌也都接連關閉實體店。
首先是外商多數在市場高度熱絡時進軍大陸,當時大陸消費者喜愛洋品牌的品質並且樂於追捧其品牌形象,每家快時尚都加緊速度快速擴張狂撈人民幣,既忽略了企業經營的體質,也不注重在地人才的培養,一旦市場出現新趨勢,轉型與調整變得百般困難。
此外,外商管理階層由於自視甚高,完全未能體會到大陸網路消費形態快速變化造成的影響。快時尚對供應鏈要求採用商品策劃、生產到零售一體化控制的銷售形式,或稱為SPA模式,把一般12周壓縮到3-4周,以實體店銷售與存貨來決定生產量,並要求廠商快速回應,以減少庫存壓力。這種模式被延用已有近30年時間。
但是近幾年中國大陸網路商業快速發展,最流行且效率最佳的購物方式是「工廠直供」與「直播帶貨」。大約只要1至2周,對市場脈動的反應非常即時,但一般西方快時尚仍偏好實體商店的活動與擺設,以及網路商店的促銷活動。
大陸本土廠商學習能力強,對市場反應敏銳。在商業環境野蠻生長的過程中,激烈的競爭磨練出一批一批身經百戰而存活下來的企業,以最接近消費者需求的態度,在身段高傲的外商尚未察覺前,早已悄悄地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摸索最適應大陸社會現狀與消費習慣的商業模式。
大陸國產貨崛起一部份是因為時尚購買主力的年輕人已經換上了成長環境與歷程完全不同的新生代,他們的在文化上較有自信,也對到處充斥的洋品牌不再有那麼強烈的心理需求。
中國攝影師反歧視作品登上時代廣場大屏 2022-01-21
中國攝影師羅冰的反種族歧作品《All in Love》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作品中三位元女性模特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她們或相依或相擁,緊密聯繫,展現不同膚色的女性之美。
回應
歧視眯眯眼人士嗎
不能說歧視,而是對歐美刻板印象的一次矯枉過正
這個才是正確的審美,三種膚色的都很漂亮。
人類個體之間雖然有著多多少少的差異,但在現在資訊互通和前全球化的情況下,大致的審美都是一樣的!
這種臉型和眼睛本來就屬於正常,我們一個高中班18個女生一半以上都符合,還有4,5個比這還漂亮的,實話實話這攝像師就是挑的普通中國女性代表。那些故意挑眯眯眼的老外,和你口中所謂100萬都挑不出來一個才屬於顛倒是非,又或者故意諂媚醜惡,歐美的普遍形象就是腋窩惡臭,體毛濃厚,28歲看著像62歲,皺紋滿臉,個個肥臉粗毛孔。像奧黛麗赫本、米蘭達可兒這種都是幾億白皮才出一個,怎麼不見他們在影片中真實展露,你怎麼不bb問這種臉型的歐美人有幾個?
所有生物的審美取向都是一樣的,不用劃分生物種類,更不用單獨把人類列出來,美感是跨物種的高度一致性的感觀意識,花朵,鳥兒,雄獅,公雞,魚類,蝴蝶......人類認為美的,別的生物也一樣認為美,根底是因為醜的生物會被剝奪生育權。那些設計師強說中國人認為醜的,西方人認為是美,其實是生造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這回事,審美是具有跨物種的一致性的,更何況在人類之中。不僅僅視覺美感是跨物種,嗅覺也一樣,狗兒貓兒聞到人類的臭襪子,一樣作嘔,西方人都有狐臭,他們自己不會覺得好聞,而是要用香體露掩蓋。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1_21_623053.shtml
丑角--維基百科
醜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插科打諢比較滑稽或貌不驚人的角色,丑角俗稱三花臉,主要扮演差役等角色。
石の藝
誰說玉只能是軟硬玉了,咱中國就主張「美石為玉」。
誰說賞石一定要奇、怪、醜了,咱臺灣人就要叫「雅石」!
「雅」得過玉嗎?還是叫「玩石」吧,不過自古以來玩石本就以「醜」為主,不論唐代白居易的「醜」、宋明太白石的「皺瘦漏透」、清代鄭板橋的「醜」,到現在仍以「醜」為主,臺灣雅石論者《撿石養石與賞石》裡頭也盡是些「醜石」。
要依我老子來看,「美之美為是謂醜也!美醜相成。」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2725678
醜,就是一無是處嗎? 2018-08-05 胡雅雯
製造滑稽之感的丑角
醜暴露異化與疏離的社會
打破一元認同、引想深層思考的手段
未來主義和達達主義,由「反藝術」也一併「反美學」。他們企圖以聚焦粗鄙之物打破藝術追求美和教育意義的傳統,從而達至對戰爭的控訴和權力的反叛,醜成為他們介入社會的一種方式,在這種離經叛道中表達對現實的批判與諷刺。藉以此暴露政權的可憎一面及人性的陰暗與殘忍,同時達至內心的紓解。
醜成為美學形態詳細解答,《醜的美學》作者是?2021-03-19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學家羅森克蘭茨《醜的美學》是第一部專門研究醜的美學專著,它是現代醜學的開端。
溫哥華華埠文化中心遭塗鴉案嫌犯需繼續被監禁79天 2021-12-31 中國僑網
加拿大卑詩省級法院裁定,涉嫌去年初在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外塗鴉的疑犯卡斯頓瓜伊(Yves Castonguay)在扣減羈押期後,需繼續被監禁79日才可釋放,並要監守行為3年。
47歲的卡斯頓瓜伊於2020年4月2日下午走進華埠中華文化中心庭院,並在4個大玻璃窗上寫下針對東亞社區令人不安的種族主義言論。
警方去年7月拘捕卡斯頓瓜伊,嫌犯獲保釋候審,今年3月提出起訴,控以一項公開煽動仇恨和一項針對宗教性財物的行為不檢罪。卡斯頓瓜伊一度潛逃,其後再次被捕,他在10月12日承認行為不檢罪名,另一項控罪則獲撤銷。在扣減161日的預審羈押期後,他要繼續被監禁79日才出獄。卡斯頓瓜有148項犯案記錄,包括50多項財物和24項暴力罪行,法院已禁止他在中華文化中心附近逗留。
相關新聞
艾未未朝天安門比中指攝影作品香港被禁
瑞士信貸關閉艾未未帳戶
樂高拒絕艾未未
丹麥立法收繳難民財產 丹麥充公難民財產 腰斬艾未未展覽
“醜東西”,正在成為一門生意 2022-01-03
不久前,豆瓣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醜組)第二屆醜東西頒獎盛典在B站上線,從淘寶平臺上有售的40個醜商品中,角逐出了5個獲獎者。目前,該視頻已有400多萬播放,近3萬條彈幕,5000多條評論。有趣的是,在這個討論醜的空間,網友們的評論基本都是正向的:醜東西們聚集在一起,快樂歡愉,不用在乎別人的目光。
有心理學家提醒,當看夠了千篇一律的網紅臉、濾鏡美化下的事物後,人們更希望看到有瑕疵的真,而不是完美的假,這讓“醜”的接納度被提升。
昨天走紅的是“喪”,今天走紅的是“醜”,反叛精神很容易成為流量密碼。不過,大眾也需要辨明,哪些是惡意的冒犯,哪些是善意的表達。美和醜是流動的,最後故事還要回到“真”。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2-01-03/doc-ikyamrmz2844339.shtml
英媒報導"眯眯眼事件" 有人稱"中國人不就長這樣嗎" 2021-12-30
近日,“眯眯眼”成為國人輿論焦點,英媒《每日郵報》也報導“大多數中國人不都是眯眯眼嗎”“她們看起來很中國人,有什麼問題嗎”。
中國網友“非常傲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們來如此定義我們。”
回應
眯眯眼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天然長相,我們反對的不是這種天然長相,而是一種西方惡意塑造的形象,這種形象應該被賦予另外一個名字以示區分,比如西式斜眼妝。
眯眯眼不是天然能長出來的。第一,眯眯眼不是眼睛小。可以看到西方醜話中國人的那些眯眯眼很長,從占比看如果這個眼睛睜大是很大的。那些眯眯眼的廣告模特,他們平時的日常紮照片看也是眼睛挺大的,只是拍攝廣告等的時候故意眯眯眼,有的可能眯眯眼的效果還不好,用PS改的更小一些的痕跡也是有的。第二,眯眯眼不是眯眼。有些說說是笑的時候,但是人笑的時候眼眉是彎的,眼睛眯起來額是跟著彎的,而不是歇著上翹或者一字型的。有人那一些抓拍的人眯眼瞬間做例子也是錯誤的,人眯眼的一個瞬間和專門拍攝的廣告照片肯定不一樣。一些宗教雕像和歷史人物眯眼是宗教需求和震懾用途,表示深奧或者不屑一顧等意思。第三,現在看到的眯眯眼廣告都是故意眯起來或者後期PS等加工的,也就是故意為之的。
《人類顏值進階史》
我們的臉每一千年就會縮小1%-2%!如今當下盛行的精緻小臉,看來是基因在推波助瀾。
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面部的骨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便是我們的面中變得平滑,牙齒縮小並且後縮等。
臉部變小很大程度上和我們的飲食變化有關,火種的發現和利用讓人類學會了烹飪。
食物加熱後變得更加容易食用也更衛生,人類在吃上面所耗費的時間也變得與來越少,研究怎麼吃上花的時間卻越來越多。
《人類簡史》一書中曾指出,黑猩猩咀嚼生肉每天要花費五個小時,而人類吃的熟食,每天一個小時就夠。
在未進化的古人那個時候,健碩的牙齒和寬大的頜骨意味著強大和健康,小印猜測那個時候估計是以牙齒大為美。
細嚼慢嚥和少吃堅硬咀嚼力度大的食物,真的會讓我們的臉變小!
暴力極大促進顏值進化
長期的進(打)化(鬥)過程中,施力方會朝著有助於打鬥進化,比如手部進化到可以握成拳,肌肉骨骼系統變得發達;有些地方則朝著儘量減少傷害的方向發展,比如被擊打的首要目標——臉,比如朝天的鼻孔容易受傷所以慢慢演化出鼻骨來分擔面部的脆弱。
《生物學研究》雜誌指出,南方古猿的臉部最堅硬之處也是在爭鬥過程中最容易受擊打並受傷的地方,包括下顎、顴骨、鼻樑和眼眶骨架等。
為了減少受傷,人類的面部在暴力中不知不覺的開始進化。
他們的下顎開始後縮,長度逐漸出現了縮短的趨勢,凸起的眉弓骨變得趨於平坦,而硬度與強度增加,眼眶骨架增大。
回應
窮的醜的都找不到老婆,讓淘汰了。和現在社會一個樣啊
Dior攝影展陳漫作品引中國網友不滿 官媒批醜化亞裔 2021/11/18 中央社
綜合陸媒報導,陳漫這系列作品日前於上海舉辦的「迪奧與藝術-LADY DIOR 我之所見」主題區展出。照片中有一名女子配上清朝髮式,眉毛淺淡、雙眼細長,兩頰有雀斑,雙手拿著黑色 Lady Dior 手提包。
這張圖片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引發批評,網友普遍認為這是西方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和污衊。
評論提到,精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2018年因宣傳影片「刻意醜化中國人物和景象」,遭到中國民眾抵制,「殷鑑不遠,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過醜化亞洲人形像從而迎合某些固化認知,以個性化創作之名行審醜、抹黑之實,並藉此樹立所謂獨特的『風格』和『賣點』,必然會遭到人們的痛斥與唾棄。」
迪奧事後已刪除官方微博上的有關照片,至於陳漫則暫未回應事件。
相關新聞
迪奧虛心聽取意見刪除爭議作品 陳漫:深深反思 正式道歉
早在2012年,陳漫為英國時尚雜誌「i-D」拍攝12張中國少數民族照片也引起過爭議,認為中國女性在陳漫的鏡頭中沒有展現出中國女性之美。觀察者網表示,像迪奧這樣的國外時尚品牌已不止一次醜化中國女性,如果有人還認為這只是文化差異或藝術角度問題,那只能說他們連最基本的審美觀都喪失了,剩下的只有盲目迎合,甚至是自我賤化。
旗袍的厲害就在於經過了現代化改良,普通服裝店都可以出,而且融入西方元素也不違和
【本文來自《漢服能不能徹底取代旗袍地位?》評論區】
旗袍1929年被國民政府定為禮儀服裝,新中國建國後被打倒,定位為糟粕,沒人穿這玩意了。1984年又被定為禮儀服裝,這才在接代場合穿在禮儀小姐身上,從此就特定為接待工作的職業裝束。這年頭除了某些行業的職業女性作為工作服穿,平時沒人穿這東西,和滿大街都能見到的各種朝代漢服以及改款漢服來對比,確實不是一個維度。
樓上有點孤陋寡聞啊,改良旗袍很火的誒,普通服裝店幾乎都可以出,那才叫滿大街都是。而且無論加泡泡袖,還是下擺拼接成西式女裙,都很好看,旗袍厲害的地方就在於經過了現代化改良,相容並包,生命力很強。
回應
服裝穿在自己身上,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不存在權威和固定形式,就和吃飯一樣,自己想吃什麼味,他人不得干涉,自己高興就好。
相關新聞資料
要實現復興漢服,必須讓漢服能以廉價方便的姿態,走進勞動生產、日常生活場景
【本文來自《漢服在資本圈水土不服》評論區】
要實現漢服愛好者口中“復興漢服”的願景,必須要讓漢服能夠以廉價、方便的姿態走進勞動生產場合,走進大眾日常生活場景,而不是僅限於資本和小資聯手構造的不事生產的千金大小姐優越幻境,構造幻境過程中的拒絕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改良、壟斷行銷、飯圈互撕、畸高價格,無一不是復興漢服的實在障礙。
回應
上綱上線有意思?現在漢服百元日常不少
衣食住行 國貨全面“包抄” 2021-06-28 北京青年報
新秀國貨迎合Z世代需求
新國貨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已進入到“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階段,消費者的本土文化意識集體復蘇,國貨消費加速崛起中。
第一個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國內品牌以模仿國外產品為主,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來開拓市場,典型品牌有海爾、格力、中華等;第二個階段從21世紀初到2014年,國貨品牌逐漸成熟,開始追求時尚和潮流,但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典型品牌例如聯想、康佳、回力等;第三個階段從2014年開始至今,新秀品牌更能迎合Z世代的需求,兼具高性價比、創新性、個性化的特點,典型品牌例如泡泡瑪特、花西子、完美日記等。
電商平臺開啟助力
國產電子產品“死忠粉”最多
相關資料
劉紹楨《實然觀》https://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11544
西方時尚界眼裡的中國「美女」模特兒、將江南美女的「丹鳳眼瓜子臉」誇張成「瞇縫眼錐子臉」、簡直是不忍卒睹的「丑女」,即使服飾也只是「販賣中國古典元素」而已,其行銷效果令人懷疑。果然西方時尚服飾在一陣仿冒風之後、不敵「平價奢華的快時尚」,快時尚實體店又不敵網上快時尚、但都存在濫買卻不合身之浪費,如今中國的服飾製造業,「互聯網+」結合「線上線下」、心靈手巧地創造出「平價奢華的私人訂製服」,將為全球愛美人士智造出量體裁衣之美服。
從十二生肖的翻譯,看東西方思維的差異 2021-02-11
大體說來,中國人看問題比較宏觀,且具有涵蓋形,而西方人多微觀,更具有分辨性。還有:中醫看的是人,而西醫看的是病;中藥必是方劑配伍,而西藥則是分子結構。
細毛羊、粗毛羊、大角羊,或大老鼠、小老鼠、米老鼠,這都是西式的認識,而中國人由具體的羊身上所體現、抽象或概括出來的,諸如溫和安祥、靜心素養、幸福美好、喜慶洋溢、黨群庠序——等等。所以,西方人搞不懂這些。
本人是行業中人,國模外模都用過,東亞人的身材比例適合做模特的很少 2021-05-15
【本文來自《閒聊一下,來中國淘金的外國模特的一些事情》評論區】
外模以東歐人為主,時價相對不高,品質還很不錯,基本認為就是一種平常工作,不認為自己是什麼明星,不矯情做作,工作心態絕對是國模比不了的,且管道資源大把,信手拈來都不差,能迅速進入狀態,工作效率極高。外模長相膚色身材沒啥挑的,五官立體柔美,拋開崇洋媚外心理,基本是符合東方人審美的,不信你看,各電商平臺,除了運動品牌外,有幾個會用黑人模特?!
相關新聞資料
我住傳媒大學這邊,不少外模都是東歐留學生兼職,好多找了中國男友令人嫉妒
回應
因為審美都已經西化了吧。
美就是美,醜就是醜,沒多少東化西化,赫本放在哪兒都人美人,鳳姐放在哪兒都醜
美不美是主觀評價。西方鳳姐典型的模特,你覺得美嗎?嗯,賣的衣服是給中國人穿還是給外國人穿?
做漢服的基本上清一色的中國模特。中國現代服裝服飾,依舊有自己的的定義,女的旗袍,洋人穿著就是不好看,因為體型就不是為洋人設計,
美式為何最性感 2021-05-16
挺胸、扭腰、提臀,盆骨與軀幹順著身體最自然的動線而舞動,體現出美式的性感與迷人。
這種風格來自於美國人對平等的崇尚,根源於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
因此,美國女性傳統的美式服飾帶有西方傳統的風格,它的廓形屬於體型,講究比例,勻稱,和諧的整體意識,追求個性美,人體美。
與美國女性不同,美國硬漢五官立體,眼神深邃,身形高大,倒三角身材的肌肉,表現出戰鬥民族的陽剛之氣。他們動作幅度很大,擺出姿勢,或者挺拔站立。
美國人的精神價值是圍繞著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展開的。
回應
啥美學啊,這不是審美,而是審惡。作者的審美觀被美國人PUA時間長了,久居茅廁不辯其臭。
相關新聞資料
維秘抓不住中國市場:Z世代高喊“去你的性感”
法媒:曾經沉睡的農業縣成“情趣內衣之都”
法新社2021-04-25中國的農業縣打造“內衣之都” 美國女性喜歡性感的內衣,歐洲女性喜歡優雅的內衣,中國女性(雖然有點害羞)也開始加入情趣內衣消費的行列。
引發當地內衣工業革命的先驅是30多歲的雷叢瑞。15年前,雷開始利用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賺外快。現在他的公司有1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內褲和緊身蕾絲胸衣。灌雲有500家內衣工廠,雇用了數萬人,年產內衣價值超過3億美元。
2019年中國情趣用品線上增長50%,達到70億美元。雷說,過去寬鬆和不太暴露的內衣在中國更受歡迎,現在半透明及貼身款式已成為主流。
灌雲的工業轉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起初他們很難雇到工人,當地人最初接觸性感內衣時也很困惑。但當這個行業做大做強之後,人們發現可以通過它脫貧致富,“現在人人都喜歡它”。為保護好這只“下金蛋的雞”,灌雲縣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建設一個整合了設計、電商運營、倉儲物流的主題服飾產業園。
影視人表示,整容本質上和服化道沒有區別
【本文來自《張藝謀說謀女郎不能是整容臉:整容過後臉上的肌肉會被破壞》評論區】
老謀子主張,從藝術來說,沒啥大毛病。但從商業電影來說,其實整容是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甚至好萊塢已經進化到用"後期"整容的地步。只能說,每個導演的那個度不同,其實真要有一個演員,戲巨好,氣質形象特別貼合他要的角色,只是細微的地方“動”過一點點,那他照樣用。
回應
中國人大多五官較平,在聚光燈下缺乏立體感,整容是無法避免
女性運動員穿上褲式體操服比賽,才女權?
當三名德國女運動員穿著連體衣出現在4月下旬的歐洲體操錦標賽時,德國體操協會回應,反對體操運動中對於女性的性化(國際體操聯合會已稱無論男女,都是可以選擇他們覺得最舒服的服裝進行比賽的。) 有外媒盛讚她們掀起了一場運動服革命,這引來了中國網友稱讚具有反抗精神。不過,中國女體操員李紅楊反駁說:每個項目的服裝都是基於不同的項目特點,歷經幾十年設計演變來的,褲裝也好,裙裝也罷,甚至是無裙裝,不能以暴露程度來評判是否物化女性。那麼換到跳水、游泳等其他運動上,男性運動員是不是更暴露呢?藝術體操比賽服裝的款式長年以來都是由運動員自行選擇,有褲裝、裙裝、無裙裝等各種款式,但基於實用性、舒適性、美觀度來說,大部分藝術體操運動員都喜歡裙裝,因為有人覺得褲裝容易致使器械打滑,但褲裝也十分常見。體操是一項力量與美感兼具的運動,女性之所以大多選擇露到大腿根部的比賽服裝,一是希望清晰地向裁判展現腿部動作和肌肉線條;二是,如果下身衣服長一點,做動作會有累贅感,一旦動作幅度過大還有可能導致衣服崩壞、影響比賽。要是我們運動員自己覺得服裝不方便、不舒服、被物化了,我們自己早就改進了,好嗎?
回應
真科普遇到商販了,女拳可是一門生意,利用水軍綁架裹挾輿論,進行謀利,本質就是極端主義下的新型互聯網式的洗腦組織。
女拳不是主張露越多越好嗎?最好可以跟男人一樣赤裸上身,現要把衣服穿回來了?
看外國人是如何對模特審美進行定義的 2021-05-07
《西方時尚界偏愛亞洲的醜模,這真的是審美偏愛嗎?》
西方時尚界的模特臉都要具備這些立體的線條
眼型大小、眼頭尖銳程度,眼睛角度、眼白多少、眼神是否明亮等等標準,如下圖所示。
西方時尚媒體醜化東方臉時的選角,往往就是眼距寬,眼頭圓鈍,眼睛過度斜吊為主要特徵。
大眼睛、厚薄適中的嘴唇、緊致的廉價和肌肉。
下巴的弧度柔和,下巴骨前傾,腮骨的線條比例適中,使之有點男性的臉部特徵,可使面部更加具有線條感。
以上這些就是模特超模臉的最基本的審美特徵,西方時尚媒體有時過度的去選擇一些奇形怪狀的模特來暗射所謂的東方超模臉。
其實外媒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利用媒體霸權、藝術霸權、時尚霸權等,來重塑你對美的認知、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對模特審美的認知。
回應
故意醜化亞洲人。
白左才不會醜化(甘當奴隸的)亞洲人——日韓泰越印等,你見它們有集中報導眯眯眼麼!?
美亞裔女慘死槍下不是巧合 專家曝易受攻擊3大原因 2021/03/18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美國亞特蘭大按摩館槍擊案造成8人死亡,當中6人為亞裔女性,儘管白人槍手強調槍擊動機和種族無關,不過專家認為絕對不是巧合,指出對亞裔女性的物化、性慾化、以及被邊緣化等3項因素,是亞裔女性在美國更容易被暴力攻擊的原因。
美國喬治亞州3家水療按摩館16日遭遇槍擊,造成8人死亡,當中有6人為亞裔女性。警方指出,21歲白人槍手朗恩(Robert Aaron Long)強調犯案動機和種族無關,自稱有性成癮症,為了幫助其他也有性成癮症的人,決定幫忙「消滅誘惑」。
不過專家指出,這起造成6名亞裔女性死亡的槍擊案絕對不是巧合,他們指出,朗恩的說詞反映了對亞洲女性、美國亞裔女性的厭女情懷及刻板印象,亞裔女性被戀物化、性慾化,被視為溫順、服從的。非營利團體全國亞太裔美國女性論壇執行主任崔莫羅(Sung Yeon Choimorrow)指出,種族加上性別因素加乘,讓美國亞裔女性特別容易受到暴力攻擊。
專家指出,對亞裔女性產生溫馴、性慾化、異國情調的印象可以回溯至幾世紀以前,學者Rachel Kuo指出,美國過去的立法、政策形塑了今天對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以1875年頒布的《佩奇法案》(Page Law)為例,該法致力於限制賣淫及強迫勞動,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卻被用來防堵華人女性以妓女的身份移民美國。
她說美國帝國主義也產生影響,美國軍人在海外服役時,長久以來都有嫖妓、光顧性產業的歷史,這種行為進一步加深對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並且成為容忍、忽視、合理化對亞裔女性暴力攻擊的藉口。
她說這種印象也讓亞裔女性在職場成為弱勢族群,被視為廉價的「拋棄式勞工」(disposable worker,或稱為派遣工、臨時工),她們多在美容院、飯店、餐廳等服務業工作。
為亞裔女性性工作者發聲的紐約組織「紅鶯歌」(Red Canary Song)發起人Esther Kao指出,按摩店、性工作者的風險特別高,她說這些族群不僅面對羞辱,而且通常是移民,需要額外擔心被遣送出境的風險。她強調並非所有按摩店都是色情行業,針對槍手朗恩「幫忙消滅誘惑」的說法,她痛批就是物化亞裔女性的例子。
國貨霸榜雙十一,韓妝真的不行了? 2020-11-07
“雙十一”常年是各大品牌的必爭之地。天貓突破1億銷售額的100強商家中,美妝品牌數量和3C行業不分高下。
國貨美妝。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5年左右,線上銷量已能和老牌彩妝巨頭平分秋色。2012年前20位的化妝品中國產品牌僅為7.6%,而2020年已占56%。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中國成為全球美妝市場最大增長引擎。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跌29%-37%,而中國區逆勢增長10%。
2019年我國美妝市場4225億元,預計2022年突破5000億元,2023年將達5490億元。
回應。
作為80後見證了,港臺妝,日妝,韓妝,歐米妝的興衰起落。化妝品的潮流主要還是客戶群體對於崇拜物件的模仿帶動的。隨著中國對於港臺日韓的不斷超越,新一代用戶群體也更加自信,港臺日韓在他們眼中已經顯得太low了。
用過的產品也挺多的,不是說沒有好用的,只是同樣的價格裡彩妝國貨以及日妝開架產品性價更高,護膚品更是。
相關新聞
雙迴圈下內需經濟爆發:雙11全球狂歡季,天貓成交4982億,京東成交2715億
外媒聚焦雙十一:各國企業指望中國消費者幫“回血”
韓貨最大問題是性價比不高,說除了晶片和造船都這問題 2020-11-07 淩雲志
韓價格跟歐美差不多,品質跟國貨差不多,被拋棄是早晚的事
回應
韓國8G記憶體最貴時900元,現在國產180元。
汽車也還行吧
經營開鎖的表弟給我買車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不要買韓國車,韓國車的防盜系統連國產車都不如。
本人在大型百貨從業,很多新興國化品牌抓住了20歲左右的市場,比國際大牌有前途
2020年以來,我們商店的高檔化妝品銷售很好,因為疫情使那些高檔化妝品的消費人群,不方便到香港買,都只能在當地的高檔百貨商店內購買。
儘管如此,我還是看好國化,即使那些現在名氣不大的國化品牌,前景都不錯。因為,那些進口一,二線品牌的化妝品,現在的消費群體都是40,50歲左右,20左右的基本沒有。相反,在我們商店外面(依然在廣場內的,它們與我們的進口品牌也就一坱玻璃之隔),有很多新興的國化品牌專賣店,生意也異常紅火,而且,都是20歲左右的消費群體,那些年輕的小姑娘,覺得用這些國化新品牌才是青春的象徵,進口一,二線品牌,雖然高貴,但老氣,是她們媽媽奶奶才用的。
相信再過5年,10年,國化品牌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這14億人口的大市場,也有可能培育和造就國化華為出現。總之,國化品牌加油!!!
回應
20歲小姑娘沒錢,對化妝品的要求就不高,40歲女人有錢,皮膚品質遠不如20歲。
年輕人不媚外才是國產化的真實現狀。有時候評論完全和社會脫節,還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賣國產品牌的年代。殊不知,新興的國產品牌層出不窮,銷量也蒸蒸日上。
中國化妝品全球消費第二,“國貨”發展卻受技術牽制
《科技日報》2020-11-02,利潤率高的高端化妝品還是以國外品牌為主,我國企業科研水準低,產品技術落後,科學配方研製開發仍處於模仿階段,創新實力弱,研發投入占比小,原料品種少且品質不穩定。
我國化妝品進口原料達到80%以上,國產化妝品原料在品種和品質上均居劣勢。由於國人對於中國化妝品原料的信任度很低,有些企業甚至把中國的化妝品原料出口至國外,把原料貼上“進口”的洋標籤,以獲得競爭優勢。
回應
國貨也有很多優秀的護膚品,我一直都在用國產護膚品,便宜又好用
確實是,我以前一直用所謂的高檔進口化妝品,現在已經全換國產了。
《中国服饰》【CCTV纪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1RrcNNgw7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jByr5ztOo
選美活動-維基百科
選美活動(或選美比賽)是一種基於選手形體外貌美麗程度和內涵智慧的競賽。較著名的,如環球小姐競選,就是一項世界性的選美活動。傳統上的選美活動的參加對象主要為女性,但近年各種以男性為參加者的選美活動也紛紛出現。
目錄
2 世界各地選美活動
10 爭議
不少文化評論者指責選美活動會令少女過度重視其外在美和引起浪費風氣,更衍生巨大社會壓力,促成少女花費時間和財力於服飾、髮型、化妝甚至整容(在南韓和中南美洲,選美參加者整容甚為普遍)。另外,部份女子為追求纖巧體形而限制飲食,傷害健康。
雖然部份選美比賽含有非完全基於外在美評審的環節,不漂亮的參賽者縱使具備才華、智慧、社會道德感,往往很難獲勝。然而,近年選美比賽當中,不少只有美貌的女性皆不能勝出,當中2014年度或以前的香港小姐競選最能體現其中(楨:?) 。
1968年,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組織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阿美利加小姐(Miss America)會場外抗議,指責選美活動歧視、壓迫女性,強行塑造固定的女性形象,並鼓吹種族主義。
選美小姐:被物化被挑選,只為一條生路
在國際上,選美比賽有四項被稱為“四大選美”,分別是“環球小姐”“世界小姐”“國際小姐”“地球小姐”。
歐美各類選美比賽很早就受到女性組織的批評,認為各種“XX小姐”選美物化女性身體,完全是男權社會將女性當做物件,進行價值判斷的陋習,因此,選美在最近十年受到的關注度逐年在降低。
但在一些經濟條件尚不優越的國家,選美成了國民運動,女性生存條件差的事實被忽略,無法通過教育和職場在社會中上升的她們,只能通過選美,在眾人的目光審視下,在生活的夾縫裡艱難生活。
被吐槽“越來越醜”,“香港小姐”經歷了什麼? 2020-08-14 觀察者網
的確,香港小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作為香港的一張名片出現的,她們青春美麗的容顏所代表的是那個自詡完美融合了東方文化底蘊和西方自由開放的特殊城市的自信和驕傲。
不過香港小姐這項賽事的起點並不是那麼光鮮。其實選美這項活動早在民國初年就在中國轟轟烈烈的搞起來了,最早的參選者是上海舞廳裡的舞女。1917年上海新世界遊戲場舉辦首屆所謂“花國選舉”,程式完全“民主”,選票一元錢一張,大家花錢為自己喜愛的“名花”打榜,在1918年元旦公佈選舉結果,前三甲分別被冠以“花國總統”“花國副總統”和“花國總理”的名稱。這種風氣長久不衰,甚至1945年的陪都重慶也曾經選出過“山城小姐”舉辦過“陪都皇后選美舞會”。同樣,1946年的香港,戰爭的陰雲剛剛散去,有“香港杜月笙”之稱的麗池夜總會老闆李裁法在駐港英軍俱樂部的游泳池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小姐”,這種比較低俗的選美辦了三屆也就因為“乾爹醜聞”沒有下文了,直到1952年香港小姐選美成為首屆環球小姐的香港分賽區,這項賽事才逐漸正規起來。
…….
回應
可能還有一點原因,現在大家已經審美疲勞了
文章裡說得很清楚,當選港姐是階層上升通道:成為影視明星名利兼收或直接做踏板和富豪勾搭,90年代後港影沒落,新媒體時代交流更方便,港姐成了雞肋,
相關新聞
2019環球小姐被吐槽醜
日本選美小姐越選越醜,最美的都當不上我們村村花
https://www.guancha.cn/AKIRA/2020_08_14_561423.shtml
牛仔褲耐穿百搭 為何日本人不穿? 2019/10/23 鄭玉如
台灣不少民眾愛穿牛仔褲,不僅耐穿又百搭,更是歷久不衰的時尚單品,但日本TBS電視台近日卻發現,在日本穿搭網站上幾乎難看到牛仔褲,取而代之的竟是休閒運動褲等,因此感到非常好奇進行街訪詢問「日本年輕人不再穿牛仔褲的原因」,答案也都非常有趣。
不少澀谷年輕人表示,牛仔褲太緊,使他們難活動,「我不太喜歡牛仔褲那種緊繃感」、「有時天氣很熱,穿牛仔褲很緊又悶,溼答答的感覺很不舒服」,甚至有人覺得,牛仔褲是中年人的穿搭。而時尚評論家石原裕子則透露,過去年輕人喜歡牛仔褲,認為新穎又好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人不斷追求新鮮事,反觀牛仔褲則變得有些無聊。
回應
曾經流行過大家都懂得...牛仔褲的風行與二戰後的美國歷史密不可分。James Dean,學生運動,Kevin Klein都扮演重要角色。對美國以外地區而言,它代表American way of life。日本人極端崇拜美國,主因是日本人腿短,穿牛仔褲顯現不出帥氣感。不過沒差,牛仔褲不差日本市場。
牛仔褲已經落伍?網揭2致命主因:很少人穿 2020/07/06 賈恩祺
每個時代都會擁有不同的流行趨勢,而人們身上所穿著的服裝也會因為所在地區、季節、氣候,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氛圍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此外,有些流行也可能在多年後重新被人們所接納,成為當下的時尚潮流。最近,有網友就發現多年前很紅的牛仔褲品牌現在已經很少人購買,讓他相當不解。
這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在大約10年前左右,以牛仔布料服飾以及牛仔褲而聞名的品牌「Levi's」受到眾多人的喜愛,不僅價格昂貴、很少有折扣活動,甚至還是當時潮流的象徵,然而近幾年開始,PO主卻發覺購買的人潮逐漸減少,店家也很常會舉辦買1送1等優惠活動,讓他不禁感嘆,同時對於這個現象也感到非常不解與好奇。
此文一出便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就點出了「價格」為關鍵主因,「平價好穿的牛仔褲也一堆~」、「台灣賣太貴了」、「超貴的,前幾天去看一個帽子要1200多」;此外,也有人認為因為台灣的氣候影響,現在已經比較少人在穿牛仔褲,反而會挑選其他穿起來比較舒適的服裝,「不只這牌,牛仔褲銷量都在下降」、「台灣天氣穿牛仔褲好熱」、「這天氣牛仔褲真的穿不下去,好熱」、「年輕人不愛,韓系寬鬆舒適又比牛仔褲有型」、「現在很多卡其褲等更好穿的選擇」。
中國市場,「維密」捶死掙扎的最後戰場? 202-05-26 文化產業評論
從2017年上海維密大秀上奚夢瑤的“驚天一摔”到去年歷經24年的維密大秀取消。從全盛時280億美元估值到今年11億美元“揮淚甩賣”未遂。維密雖然在快速枯竭,但仍然高調宣佈了其全新風格的國內代言人,並大張旗鼓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做宣傳。國內市場究竟是維密“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回應
楊冪的身材撐得起維密,周冬雨就算了
周冬雨代表的是維密的轉型,現在國外呼聲高的是女權主義,多元審美,身材自己做主,以前維密主打的性感、完美身材在女性市場上打不開局面了,營業額很不好看,所以在尋求轉型,
這玩意就是妥妥的女性物化產物啊,為啥農夫女拳們不出來走幾步?不敢吧。
我覺得中國中青年消費對於內衣還是更喜歡舒適便宜性價比高,維密奢華誇張的設計並不合中國主流的口味,畢竟內衣不能像時裝,包包那樣穿在外邊炫耀的。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38
女性泳池暴露史 2019/12/10
官宣了,今年的維密秀取消。
不過不要難過,看不了維密秀,還有沙灘秀。
20世紀60年代,法國、美國等地出現了性解放思潮。性解放最初是為了反對性別歧視,要求女人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樣,女人也要求性自由。
同時代的比基尼,就成了女人們最好的武裝之一。
回應
女性的裸露是在男人的誘導下慢慢脫光到只剩下那三點,本質是資本的需要,暴露的多少與女性解放沒有任何關係。
比基尼就是物化女性和女性解放的完美結合!女性有被物化的自由!
穿比基尼在熱帶沙灘上綻放與女性解放有毛關係?只要自己舒服,臉基尼,全身基尼都可以,這才叫女性解放。穿比基尼是女性本質上喜歡還是受潮流影響自己想清楚先~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斂寧靜的精神世界,昇華。如:李子柒。外放狂躁的肉欲世界,墮落。如:比基尼。
韓國“幽靈整容”:承諾名醫主刀,麻醉後悄悄換人 2019-12-22 央視
韓國號稱是全世界整容業最繁榮的國家,吸引了很多愛美人士。然而,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韓國整形業也是亂象叢生,魚龍混雜。被韓媒稱為“幽靈手術”就是術前承諾由專業醫生主刀,但實際做手術的卻是另外一位醫生,甚至是新手醫生。
韓國整形外科專業醫生車相勉:就是練手,新手醫生們可以借此機會進行手術。沒有知名度的小醫生到外面開個小診所,肯定沒有患者光顧,也不能積累那麼多手術經驗。
據悉,在整形外科發生的醫療事故中,有將近一半跟“幽靈手術”有關。韓國整形外科專業醫生金善雄表示,2000年初至今500多名死者中,有200-300人是因為“幽靈手術”。但由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幽靈手術”是犯罪行為,因此這種行為很難杜絕。
韓國整容行業的“幽靈手術”現象令人震驚,而問題整容填充劑則直接把美容變成了毀容。韓國一名20多歲的女子在接受了注射美容填充劑後,整張臉出現了淤青甚至壞死症狀。
雖然先後接受3次異物去除手術,但是填充物仍然殘留在皮膚和肌肉紋理中,醫生稱她已經無法恢復容貌。
頻頻爆出的亂象大大損害了韓國整容業的形象。目前,韓國觀光公社積極開展向外國人公開整容手術價格的工作,以便外國消費者準確地獲知價格資訊。與此同時,為打擊欺客宰客行為,韓國政府還考慮在機場或酒店安排更多的醫療諮詢人員。也提醒計畫到韓國整容的消費者慎重選擇,避免上當。
全年赴日逼近千萬人次!陸客眼中的日本仍有不便 2019-12-23 中央社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赴日觀光客人次持續增加,較去年同期成長14%。只不過,跟2014年到2015年人次倍增相比,近年成長速度已趨緩,跟最近亞洲及歐洲等國積極搶客有關,日泰並列受歡迎觀光地,理由是「近一點較安心」、「想體驗日本特有文化」等。
曾到日本旅行過的中國民眾,提出「飯店很難訂」、「退稅手續繁雜」等意見,顯示日本方面似乎還有改善空間。
讓日本官方及民間紛紛強化攬客措施。JNTO已於本月19日在廣州市開設辦公室,是繼北京及上海後在中國的第3個據點。日本大型旅行社也從2018年起開始致力宣傳日本旅遊,並針對日本相關業者舉行如何攬客的座談。相關人員表示,接下來必須從性別及年齡等進行分眾行銷。
雖然中國民眾對赴日旅遊的滿意度及期待度都很高,但也存在不少課題。
例如在廣東省佛山市金融界工作的29歲梁小姐說,「日本訂房網站對外國人來說很難用」,像她跟朋友計畫明年去九州旅遊,但飯店預約網址上要求填入日本的電話號碼及住址,完全沒有因應外國旅客訂房需求。
一名在廣州市從事IT產業工作的31歲陳小姐說,辦理簽證的手續很繁雜,要提出身分證等一堆資料,還不如南韓的簽證來得簡便。
在成都市工作的31歲陳先生說,,日本計程車貴,所以觀光客幾乎都是利用電車移動,但日本電車分成JR跟地下鐵,車種又分成普通、特急、準急等,讓觀光客很難分得清楚。明明中國觀光客這麼多,但中文的標示卻意外的少;還有日本很多地方都很難找到電梯,這對攜帶大型行李的外國觀光客來說十分不便。
在上海市工作的20多歲中國女性說,日本路上很少有垃圾桶,垃圾要丟到哪裡也不清楚;要辦理退稅經常要長時間排隊,十分沒有效率。
報導指出,中國觀光客已占日本海外觀光客約3成,位居首位,雖然過度依賴中國觀光客有一定風險,但好不容易成長的情況也必須努力維持,加上2020年又有東京奧運這樣的重要活動,日本有必要持續致力相關措施,讓所有國家的觀光客都樂於到日本觀光。
回應
中國人根本不懂入境隨俗道理,還嫌東嫌西不爽就不要去日本,講廢話一大堆,真沒水準。
你們大陸才難玩吧!各個景點廁所到處都臭的要死
綠畜果然開始狂吠了
大國講話就是大聲,換做是台灣誰理你
女性泳池暴露史 2019/12/10
官宣了,今年的維密秀取消。
不過不要難過,看不了維密秀,還有沙灘秀。
比基尼雖然風情萬種,但多少人知道,它的誕生背景竟然與戰爭有關。
1946年,美國在比基尼小島上進行氫彈爆炸試驗,十八天后,兩個叫路易士•瑞德(Louis Réard)、雅克•海姆的法國人為他們新發明的泳裝起了同款名字:比基尼。
以前的人們恥於表達身體,身體史在西方美學中是被壓抑的歷史。直到近兩百年,尼采東奔西走,身體的地位才漸漸得到重視。
到了20世紀,身體不再被視為禁忌,泳裝設計也越來越開放。但20年代的美國,依然禁止女人穿超過膝蓋六公分的泳衣。
40年代適逢二戰,美國政府命令減少紡織品的供應,竟然成了泳衣轉型的契機。
到了20世紀60年代,法國、美國等地出現了性解放思潮。性解放最初是為了反對性別歧視,要求女人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樣,女人也要求性自由。
同時代的比基尼,就成了女人們最好的武裝之一。
回應
女性的裸露是在男人的誘導下慢慢脫光到只剩下那三點,本質是資本的需要,暴露的多少與女性解放沒有任何關係。
比基尼就是物化女性和女性解放的完美結合!女性有被物化的自由!
如果有可能,每個人應該都會嚮往去天體浴場沙灘綻放一下自我。人類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應該就是一絲不掛與自然接觸的感覺了。
最原始狀態?那跟動物有何不同,人類發展的過程也是克服原始性的過程,越是高級文明會越淡化那種原始性。
發展得再高級,人也是動物之一。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斂寧靜的精神世界,昇華。如:李子柒。外放狂躁的肉欲世界,墮落。如:比基尼。
本末倒置!那世界上沒有發明比基尼的時候,女性去熱帶沙灘旅行準備什麼衣服?
穿比基尼在熱帶沙灘上綻放與女性解放有毛關係?
只要自己舒服,臉基尼,全身基尼都可以,這才叫女性解放。穿比基尼是女性本質上喜歡還是受潮流影響自己想清楚先~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09585
內在美收視降 維多利亞的超模可能解散 2019/11/17 中時電子報
美國最大的連鎖女性成衣零售商「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簡稱VS),一直以性感超模聞名,此品牌的年度秀場《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秀》也是全世界最熱門的時尚秀場之一。然而風光可能即將退去,今年破天荒的沒有年度時尚秀。
對於這家內衣巨人來說,過去的輝煌是亮眼的,從1990年開始,他們年年都有時尚秀,而且到2001年以來一直在電視轉播,創造了多位超級名模,比如吉賽爾•邦辰(GiseleBündchen)、卡莉•克洛斯(Karlie Kloss)、海蒂•克隆(Heidi Klum),米蘭達•蔻兒(Miranda Kerr)、泰拉•班克斯(Tyra Banks)和史蒂芬妮•西摩(Stephanie Seymour)等等。
Shawn Mendes - Lost In Japan (Live From The Victoria’s Secret 2018 Fashion Show)
然而近年來光環正在暗淡,內衣銷售下降、電視收視率下降,女性體態美似乎跟不上文化潮流,甚至與已故的美國富商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生前的醜聞也與維多利亞的秘密有不安聯繫。
由於美國大眾對於「性感」的標準,已經轉變為更自然的外觀,因此如同完美女神雕像的體態,就顯得過於困難,連帶的使內衣零售業已經暴跌了幾年,到8月份,維多利亞的秘密的銷售額下降了6%。
去年,美國廣播公司(ABC)直播的內衣秀創下新低,僅吸引了327萬觀眾,比2013年的近1000萬下降了近7成。
許多著名的支持者也一一出走,比如前任「天使」克羅斯(Karlie Kloss),透露她離開公司的原因是「不再覺得穿著比基尼或丁字褲,在伸展臺上走來走去很舒服」。新銳歌手海爾茜(Halsey)在2018年表示,她認為該品牌缺乏包容性。
5月份,VS的秘密母公司L Brands的首席執行韋克斯納(Leslie Wexner)發布了一份內部備忘錄,內容是「重新思考年度盛會」,他說:「時尚是持續改變的事物,我們必須不斷發展,改變才能成長。」
VS可能需要被迫調整超模的工作條件。據報導,要成為VS的超模,合約條件非常嚴格,限制模特兒們可以做的其他工作,不能與其他美容、游泳或香水品牌代言。在VS的表演舞臺受限之後,旗下的模特兒需要其他的演出,也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為其他時裝品牌代言。
VS內幕人士說:「我希望時尚秀能夠復興,但是無論哪種方式,我認為最好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
倫敦中央聖馬丁發涉嫌種族歧視的學生作品,遭校友聯名抗議 2019-11-15 觀察者網
11月14日,有網友爆料,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時尚與紡織品預科課程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發佈了一個涉嫌種族歧視的學生作品,畫面中不僅寫有“中國製造0價值”的標語,還有疑似清朝長辮的元素,及清末黃龍旗中的紅珠圖案和藍紅配色。
消息一出,引發中國時尚界的強烈反對,中央聖馬丁的中國校友設計師@XUZHI_CHEN 立即組織該校校友聯合向學校遞交公開信以示抗議。
當地時間11月14日深夜,參與簽署公開信的一名校友告訴觀察者網,該校相關負責人回信表示,將於當地時間15日早上發佈致歉聲明寫道,他們注意到有兩條橫幅造成了冒犯,對此感到抱歉,但覺得“種族歧視”的說法是在“斷章取義”(be taken out of context),是被簡化的圖像所誤導。
回應
要學會上街遊行,打橫幅,吹大喇叭,塑造自己不怕鬧事的形象,這樣才能在西方那個種族之爐獲得尊敬。
這設計者你有本事搞一件“穆斯林應該吃豬肉”的作品出來啊。
我有時覺得西方人挺缺心眼的,腦子不太好使!1、西方國家不停地利用社交平臺、媒體、娛樂節目中調侃和污蔑中國產品品質不好。中國產品不僅品質好,性價比也高,西方國家試圖打壓中國產品的價格提升空間反而讓中國的中低端產品迅速佔領全世界,到處都是made in china!西方國家的商人有時也會幹拿中國的產品換個標籤充當自己本國的產品高價出售的勾當,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嘛!2、西方國家總是造謠說中國人權狀況不好,是個獨裁國家,還不忘不斷地給自己臉上貼金,美化自己,所以全世界的難民都往西方跑,哪怕跋山涉水幾千里路都要過去 3、西方國家狂妄自大,傲慢無禮,對非西方國家指指點點,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教師爺,不尊重其他種族、其他文明、其他制度,還容忍和默許媒體人、政客在公開場合發表“種族歧視言論”而不會受到懲罰,以“言論自由”之名不加以追究,這些都激起了越來越多的非西方國家人民和政府的反感,反而促成了非西方國家越來越團結,合作越來越緊密,西方國家最終將越來越被邊緣化!西方國家必將為自己的傲慢和愚蠢付出代價!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11_15_525293.shtml
對漢服,觀察者網要劃清界限 2019-10-19 觀察者網
幾個自問自答
漢服是必需品嗎?不是,是個人愛好可以,但毫無疑問,漢服宣揚,跟必需品和個人愛好無關。
宣揚漢服,是宣傳傳統文化嗎?不是,漢服代表的傳統文化有限,傳統文化元素已經在服飾上,是做了很多運用的,但漢服顯然不是宣揚傳統文化的。
漢服意識,是左派還是右派?漢服意識,是右派,有極端民族主義溫床在裡邊。漢服意識現在極少宣揚剃髮易服的反制產生根源,是想去極端化,但右派的意識體系是去不掉的,
漢服是封閉思想的反應嗎?可以這麼說,宣揚群體思想,當然是抱團取暖,抱團取暖是一種內部防禦,如果外部給的壓力加大,就會更加加劇這種抱團取暖,但中國的抱團取暖的意識形態,是漢族人自己容不下這種意識形態,從抗日戰爭奠定的全中國人抱團取暖的強大意識形態面前,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允許。中國人的抱團意識形態內容,決定了這一點,跟漢服意識形態抱團取暖,那不是抱團,是抱火。
漢服宣揚了中國文化?嗤之以鼻,不要找幾個外國人搭配幾個中國美女,就是宣揚了中國文化,漢服意識,和文化無關,是右派意識,別的都是粉飾。
漢服意識形態是危險的嗎?漢族的意識形態,要服從全中國人的抱團取暖的意識形態,在這個前提下,是沒有問題的,說別的少數民族有民族服裝,可以有,任何在此前提下的需求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超越這個前提,是非常危險的,變成極端右派,為了強化內部抱團,製造族群矛盾來實現,要特別強調的是,不是有族群矛盾,所以要內部抱團,而是這種內部抱團的意識形態需要外部矛盾在刺激,結果就非常危險了。
既然極端的意識形態是危險的,會被人利用嗎?這是毫無疑問的,從裡邊出現的大量臺灣人和圓圈人來看,毫無疑問是被利用的。
回應
有病,穿個衣服還批判一番,找各種理由。你是心裡見不得人家穿漢服,宣傳漢服?別人穿漢服,宣傳漢服礙你啥了?
經常自問自答,是精神疾病的先兆
漢服管觀網毛事,就穿個衣服關你毛事?
你腦子瓦特了?西服你也可以試著分析下
這篇文章是要給CNN的裡應外合來著
CNN寫漢服卻“夾帶私貨”引眾怒 受訪者表示將發律師函 2019-10-16 觀察者網
漢服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日漸盛行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終於引起了外媒CNN的注意。
只是,在CNN眼裡,漢服的復興並不是年輕人喜歡那麼簡單,這背後存在著“政治性”:因為“漢服文化的盛行會削弱中國的民族多樣性”、“漢服正在消除少數民族的文化”,CNN還推斷,從漢服在中國的盛行可以看出“中國開放的大門正在關閉”。
回應
漢服本來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中華文明是一個多樣性而統一的文明,這跟西方的民族國家和種族主義心態完全不一樣,這也是他們不能理解中國的基本原因。現代社會的漢服熱,跟動漫風尚,其他民族服飾風尚一樣,屬於時尚範疇的東西。西式民主社會不管是從媒體觀念還是從社會心理來看,他們的意識形態化都越來越嚴重,從啟蒙運動以來形成的現實理性正逐漸被種族主義和幻想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驅逐,真正把握和融合現實理性的反而是中國,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美國歌手穿奧黛露大腿 越南網友氣壞:快穿上褲子! 2019-10-16 觀察者網
近日,美國知名鄉村歌手凱茜⋅馬斯格雷夫斯因在舞臺表演時穿著越南國服“奧黛”,卻沒穿配套的褲子刻意露出整條腿賣弄性感,引發越南網友猛烈抨擊。他們指責馬斯格雷夫斯的穿法“不得體”“不尊重越南傳統文化”,有網友氣極隔空喊話“趕緊穿上褲子!”。
回應
文化侵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在一些人眼裡,越南人的正經傳統裝束就成了和色情很接近的東西了,中國的旗袍和一些裝束有這種趨勢了。
誰強大,誰的價值觀就強勢、就是主流。只要我們國家超越歐美,國內的時尚就是國際時尚。什麼軟實力?屁!沒有硬實力支撐啥都是空氣。
內衣行業“瘋狂擴張”模式已過時 2019-08-28 資訊時報
日前,“維多利亞的秘密”宣佈取消2019年內衣秀,被稱為全世界最會賣內衣的維密似乎跌落神壇。這一切並非沒有預兆。實際上,維密早在2018年就關閉30家門店,今年一季度又關店35家。與維密命運相似,國產內衣品牌安莉芳和都市麗人近年的情況也不太樂觀。然而,看似不景氣的情況下,行業內又有報告指出女性內衣市場規模超千億,被視為服裝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更吸引著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爭先入局。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95後”“00後”等年輕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體,內衣企業不應還處於過去瘋狂開店的模式,無論從產品設計還是銷售管道等,必須進行全面升級,才能贏得消費者。
不過,有資料顯示,中國內衣行業的增速依然較快。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紡織經濟資訊網在2016年發佈資料顯示,中國內衣市場的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預計每年(2016~2022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長,高於紡織服裝行業18%的年均複合增速。
事實上,到2018年,我國女性內衣市場規模已超1600億元,達到1611億元左右。在市場空間如此大的背景下,內衣市場這幾年的競爭格局也出現大變,不僅6sixty 8ight、內外、華歌爾等品牌漸趨佳境,就連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也盯上了這個市場。
但為何一邊是品牌商的爭先佈局,另一邊卻是業內企業接連出現“壞消息”?對此,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內衣市場處於穩步擴張期,但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內衣品牌尚未形成一個行業龍頭,這與市場競爭激烈不無關係,導致行業大廠商的業績也出現下滑。
前瞻產業研究院不久前發佈的報告指出,我國內衣市場中高端品牌主要由國外品牌佔據,國產品牌主要佔據中低端市場。目前,我國女性內衣品牌多達3000多個,可90%以上的品牌銷售規模均在1億元以下,規模銷售超10億元的品牌寥寥無幾,而曼妮芬、都市麗人和安莉芳都是國產內衣品牌的代表之一。
近3年內衣市場前十名的格局變動很劇烈。2018年文胸銷售額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為:曼妮芬、維多利亞的秘密、歌瑞爾。曾被稱為“中國維密”的都市麗人排在第6位,而前十名中也未見高端品牌安莉芳的身影,反而剛剛以一款“運動型內衣”進入內衣市場細分領域的優衣庫出現在榜單中。
港媒:韓國美妝在華“失寵”
香港《南華早報》2019-06-117 “韓妝”:中國不再追捧韓國化妝品? 若幾年前你問中國顧客,他們會說韓國美妝沒瑕疵。在中國粉絲追捧下,2014年某熱播韓劇女演員用的口紅很快售罄。作為“韓流”的一部分,過去10年來大部分時間內,韓妝產業在華成為生活方式的風向標之一。
但如今,這種潮流正在改變。在全球第二大美容市場中國——規模明年可能達620億美元,消費者越來越把視線轉向本土品牌。去年前9個月,韓妝對華出口僅增長20%,與過去5年來年均66%的增速相比,無異於急劇放緩。
中國品牌迅速成長,本土消費模式和潮流都在變。韓國業內人士稱,與“薩德”有關的禁令絕對影響了韓妝對華出口,但歸根結底是中國消費者興趣日減。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品牌,如佰草集、相宜本草等,正與韓妝品牌激烈競爭。這些中國品牌如今甚至像歐萊雅、強生等跨國公司的產品一樣受歡迎。去年72%的本土品牌在天貓簡介中注明“中國製造”,同比增加50%。
專家表示,除了具有競爭力的性價比,中國美妝崛起還受到文化自豪感和民族主義推動。尋找本土品牌增強自信的中國消費者發現,這些品牌更能引發情感共鳴。有關提倡使用國貨美妝的文章和帖子在社交媒體被廣泛轉發。
此外,許多中國消費者厭倦了千人一面的韓妝標準。專家認為,韓妝講究順從和集體主義。但如今更多中國人赴外國留學、旅遊並形成強烈的個性意識,需求變得更分化且目標更明確,他們不願再隨大流。(作者Crystal Tai,丁雨晴譯)
回應
什麼方面只要研發投入,定有回報!
穿衣大作戰:誰能挽回中國服裝業的顏面?2019-05-15
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堡獅龍、美特斯邦威、森馬、太平鳥、以純……,曾扮靚過幾代人的青春。10年又過去了。它們要麼煙消雲散,要麼艱於維繫,要麼斷臂求生。反觀之,Zara、H&M、GAP、優衣庫等洋品牌卻席捲全球。(楨:?)
回應
現在呢?還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衣服鞋子作為生活用品本來就是設計永無止盡的,但現在西方就是壓倒東方,西方的審美還真不是我們所喜歡,所以,我們必須在懟回去!別說什麼我們設計工業不行,美工不行,設計師不行…你看看網路上銷售的店家,國產占比70%!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5010&s=syfwqtzr
Forever 21即將退出中國 快時尚市場洗牌在即? 2019-05-19 中新經緯
曾經風頭強勁的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中國市場1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撤店,近期數個國際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行為,意味著快時尚已進入洗牌階段。
ZARA、H&M等大品牌也陷入瓶頸
2018年12月,進駐中國4年、揚言要開500家分店的英國服飾品牌“New Look”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8月,英國品牌TOPSHOP宣佈將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的合作。
ZARA財報, 2018年銷售額增幅下滑至3%為261億歐元,淨利潤2.3%創下5年來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2018年第三季度,H&M庫存將近390億瑞典克朗(約280億元人民幣),超過了該季度銷售額的30%。
海外快時尚品牌能否渡過寒冬?
為何海外品牌玩不轉中國市場?這些品牌往往在本土化方面有所欠缺。在細節上,產品款式、尺碼標識仍為歐洲標準,使消費者在購物時產生疏離感。
90後消費者盧月(化名)告訴中新經緯,對於某些以價格而非品質見長的快時尚品牌,她近年來愈發提不起興趣,“如果一定要買那種只穿一兩年的廉價衣服,電商平臺的選擇比線下多得多。”
Forever 21全面撤出台灣 忠孝店月底收攤 2019-03-01 經濟日報
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繼去年收掉在台首間門市後,今(1)日傳出將在今年3月底結束台灣最後一家門市,也就是Forever 21位於忠孝東路上的第二家門市,等於撤出台灣市場。當年快時尚最夯時,東區聚集六大國際快時尚品牌,隨著去年韓國衣戀集團旗下的SPAO、MIXXO東區店面結束營業,今年Forever 21也撤台,東區如今只剩下西班牙ZARA、以及日本UNIQLO、GU。
Forever 21創辦人張道元為美籍韓國裔,他在Forever 21剛進台灣時曾接受訪問,認為台灣市場有潛力,正是進駐的時候,如今在台首家店面熄燈,第二家店也要收攤,甚至決定撤出台灣,市場認為,近年來快時尚面臨轉型,主要因租金昂貴,以及銳減的人潮,都是快時尚品牌面臨的問題。
東區國際快時尚全盛時期,聚集了六大國際快時尚品牌,包括韓國衣戀集團旗下雙品牌「SPAO」及「MIXXO」,2015年開幕時還曾請當年韓國夯團Super Junior月臺加持,讓粉絲擠爆東區,但因高租金,加上快時尚市場競爭頗為激烈、以及韓系衣服知名度不如歐美日快時尚品牌等原因,去年東區店鋪收攤。
Forever 21忠孝店也在2015年於東區開幕,也是Forever 21全台第二家專賣店,之後Forever 21再無展店消息,如今首家店關閉,第二家店也要收攤,東區國際快時尚只剩下西班牙ZARA、以及日本UNIQLO、GU等三大品牌撐住場面,今昔相比,也讓外界看到國際快時尚經營近年來的處境。
什麼是快時尚
快時尚又稱快速時尚。快時尚源自20世紀的歐洲,歐洲稱之為“Fast Fashion”,而美國把它叫做“Speed to Maket ”。英國《衛報》創造了一個新詞“McFashion”,首碼Mc取自McDonald’s——像麥當勞一樣“販賣”時裝。時至2006年,國際時尚趨勢研究中心發佈“快速、時尚”將成為未來十年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快時尚提供當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以低價、款多、量少為特點,激發消費者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可以說,快時尚是全球化、民主化、年輕化和網路化這四大社會潮流共同影響下的產物。….
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F%AB%E6%97%B6%E5%B0%9A
YSL“鴉片”香水廣告
但這一潦草的去政治化論調,真的令人信服嗎?電影學者張泠就曾指出,時尚幾乎是今天世界上最政治化的工業,與資本、階級、種族、性別、消費主義、勞工剝削、環境污染等政治議題有著撇不清的關係。即便是設計本身,也絕非一種脫離了社會歷史語境的純粹精神活動,這種對東方元素的隨意挪用和拼貼,通過不斷將“東方”建構為對立面和參照物的方式,來鞏固西方的主體地位和文化霸權,而“鴉片”意象的運用,不僅對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歷史假裝失憶,還將中國封鎖在一個落後腐朽和色情化的形象之中,並將其包裝為一種病態的美感販售給西方消費者。
有趣的是,如今這些代表著過去文明秩序西方商業實體希望“再次”進入一個經濟迅速崛起但文化依舊邊緣的國家,只不過這次它們放低姿態;但問題是,後者的人民似乎也面臨著矛盾的現實和偶爾敏感的心態,這是一個潛力絕大的市場以巨大的消費力與野心勃勃的商業帝國之間的拉扯。
這讓人想到超模呂燕曾在總結自己的好運氣時這樣說,“在日本經濟地位全球第二的時候,T臺上走的亞洲臉都是日本模特。T臺上的中國模特越來越多,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決定了T臺上的模特地位。”
最後回到Zara廣告事件,在全球化時代,審美、價值觀的交流傳遞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如何更冷靜地看待這些現象,是一件值得反復思考的事。
回應
假如歐美的主流審美觀真的認為呂燕們的長相是美的,那麼為什麼還會有“眯眯眼”這個侮辱性的手勢呢?
問題是美國自己的美女都是杏眼桃腮,這根本就是美國想通過時尚界來影響中國人的審美觀。
看看歐美的頂尖模特限於歐美白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審美和我們其實沒多大區別!等換到其他有色人種,我們會懷疑這是另一個星球的審美!他們要幹嘛?
終於有人說出了真相,中國很多聖母總是以心懷全天下的語言來替西方辯解,需要你這種犀利的觀點和措辭狠扇其臉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2_22_491096.shtml
介面文化2017年曾引述《Vogue》雜誌的執行主編Helin Jung在《維密為什麼不能停止設計種族主義的內衣?》一文中的觀點稱,“前路奇緣”的服裝設計是典型的“文化挪用”——即在對某一族群的文化缺乏深入瞭解和平等尊重的情況下,對其中的一些符號或視覺元素做“表面化”、“奇觀化”的挪用,以製造某種脫離了其原本文化語境的“異域風情”,這種挪用往往發生在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或一國之內的主流文化和少數族裔文化之間。
而這場秀的尼泊爾裔珠寶設計師Arpana Rayemajhi的話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我們的)想法就是從世界上每種文化中這裡拿一點、那裡拿一點,融合起來。”但在這些西方週邊的文化符號中,中國元素似乎格外突出,無論是一條金龍做成的翅膀、刺繡流蘇的靴子,還是火焰形狀的尾巴,都充斥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廉價解讀。
Helin Jung稱,“很多人都在談論中國正在成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界強國,從美國政府、好萊塢到維密,都不得不面對這一新的現實。但展示東方主義並不是一個尋求理解和對話的恰當方式。維密是要多麼居高臨下,才會認為只要給模特裹上一條龍就可以與中國的消費者建立聯繫。”
介面還引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服裝學院的首席策展人安德魯•博爾頓(Andrew Bolton)為2015年《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時裝展撰寫的前言《朝向表面美學》(Toward an Aesthetic of Surface),其中提出的一種解釋是,“設計師的意圖通常在理性認知之外,較少被政治的邏輯影響,而更多地被時裝邏輯引導,追求一種表面美學,而非文化本質。”
從這次備受爭議的時裝展的幾件展品看來,博爾頓的解釋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一件1951年的迪奧小禮服上印著18世紀的中國碑文,但碑文的內容卻很“掃興”,講的是一場國難;鬼才設計師麥昆也沒能做得更好,他理解的中國元素就是將幾隻打碎的青花瓷盤子縫在一件女士緊身上衣上;YSL則將一款由東方香料調配而成的香水命名為“鴉片”,在這款香水2000年推出的廣告中,模特看起來已經進入了吸食致幻藥物後的恍惚狀態……這些設計仿佛都在告訴我們,我們不必對時尚過於認真,時尚是關於無害的光鮮表面的,放輕鬆享受視覺盛宴就好。
模特這個行業本身就是舶來品,當下時尚行業的話語權仍在西方。從美的角度來講,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從縱向上,同一個地方不同時期對美的認知不同,更何況橫向比較,審美的衝突更加明顯,但這些對拓展“美”的定義和認知是有積極意義的。
時尚也非去政治化
時尚行業領域寬泛,與文化、價值觀密切相關,時尚行業也完全不是去政治化的。模特本身是一個職業分工,當品牌在製作某些具有主題或隱喻性的廣告、宣傳時,便會帶來文化衝突、價值抵觸。這些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東西方衝突中,也會出現在西方世界內部。
對於不少中國線民而言,畢竟過去類似的事情不少,甚至記憶猶新,比如奢侈品牌D&G去年的視頻廣告、2017年中國街頭的宣傳照都冒犯到了中國市場。
撇開辱華這個層次,這些拍攝角度透露出西方世界對東方的一些刻板想像,在他們眼中這種“落後”本身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它與一種原真的、未被西方商業文明污染的“美”,而對這種“美感”的渲染背後實際上仍是一種殖民主義居高臨下的心態。
又或者像2017年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在上海舉辦大秀。秀前,網紅模特Gigi Hadid因一張模仿亞裔“眯眯眼”的照片而遭到抵制,沒能走秀;走秀中,品牌更是使用大量中國元素,比如“青瓷天使”單元,讓華人模特身批青花瓷印花服飾“致敬”中國文化。類似的橋段則是2016年的“前路奇緣”單元,甚至讓模特裹著一條“龍”走台。
這些景象不得不讓中國消費者警惕,西方品牌貌似放下身段“致敬”、“示好”,但背後仍是粗糙的文化挪用和後殖民邏輯。
模特就是一個職業分工;它是一個從事“美”的行業,但又不僅僅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美”。其職業屬性主要是擔任展示時尚產品、輔助宣傳媒體廣告、服務大眾審美需求、表現攝影藝術理念等相關工作。模特行業對從業人士在長相、身材、氣質、表現力、文化基礎、人格素養等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說的全球超模排行一般是指T台模特,身高是必備條件,身材比例的要求也較為嚴苛,但長相上並不要求“漂亮”,而是追求“個性”、“特色”、表演張力。
……
其實,李靜雯所面臨的爭議在很多中國模特身上都出現過。可能最為外界熟知的就是中國超模呂燕。她最著名的事蹟之一便是掛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雀斑百合”照片。身高過高、吊梢眉、小眼睛、高顴骨、塌鼻樑、厚嘴唇……在中國傳統審美標準來看,這可以說是“醜”。18歲時,她在模特比賽中失意,卻被著名造型師李東田在模特人群中一眼看中,為其打造“雀斑百合”造型,並將這張照片掛在人流如織的王府井大街上。
而如今活躍在全世界模特圈的中國超模似乎都具備一些類似的特性或個人氣質。法新社曾採訪一位模特公司業者稱,國外秀場青睞的中國女性是長得像迪士尼動畫片裡面的花木蘭一樣:不一定很漂亮,但要過目不忘。比如,中國模特雎曉雯,她在2016年2月成為巴黎歐萊雅的新代言人,這樣的女性在國外很受歡迎,因為她們與眾不同。
還有一些業界化妝師偏好東亞人的丹鳳眼,認為與西方人較普遍的圓凸大眼睛相比,丹鳳眼能創造出更多靈感。
不過,西方品牌對東方女模特的審美,一方面是能通過東方人身上的獨特氣質來展現它當下希望傳達的主題,但另一方面也難免為外界詬病這是刻板印象。
為何雀斑女模廣告引燃“美女”定義之爭?
近日,中國社交媒體因為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的一則廣告而再起波瀾——一切起源于廣告女模特臉上的雀斑。2019-02-19,BBC中文網刊發一篇題為“Zara雀斑女模廣告引發中國‘美女’定義爭論”的文章,從審美廣泛性、網友展現愛國等角度談論此事。
其實,東西方關於審美、文化衝突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止。或許有更多人疑惑,為什麼歐美奢侈品牌、頂級時尚刊物所青睞的中國/東方形象在部分中國人看來都無法苟同,正如在全球超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中國/東亞模特,在部分中國線民看來是“醜”或“怪異”。
如果將整個輿論場所牽涉的爭議拆成兩個層次來看可能更為清晰:“美”的定義和“美”背後可能隱藏的遮蔽性內容。
有人說李靜雯的長相“很難看”,更有激進的線民質疑廣告中的雀斑形象是“醜化”中國人,“一名長著雀斑的亞洲模特和一張面無表情的大餅臉,誤導了西方人對亞洲女性的印象,並可能導致針對亞洲女性的種族主義”。但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應接受自然美、審美多元性,更不該濫用“辱華”概念。
Zara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很快出來回應稱,這是面向全球的廣告,西班牙人的審美觀不同,並駁斥外界認為李靜雯“醜化”的說法,“我們對模特只是單純攝影,圖片沒有任何修改”。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整個東亞地區都將白皙無瑕的皮膚作為首選美容標準。
當我們在爭論模特美醜的時候,首先是否意識到一個基本的問題,模特是什麼?
韓國政府認為偶像太像建議減少出鏡 引爭議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2019-02-12,韓國性別平等與家庭部發佈了一份《性別平等節目製作指南》,批評“韓國偶像歌手們真的太像了”——外表上,全都很瘦、皮膚白皙,髮型、妝容類似,穿著同樣暴露的衣服,音樂類型也基本無差,“這些音樂節目中基本是由偶像歌手出演,他們都是雙胞胎嗎?”
《指南》認為,節目中過多的性別刻板印象對成年人和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群體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使其審美趨向單一化,韓國婦女政策研究院補充,過於相似的外貌還會導致人們對類似外貌的盲目追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的外觀進行歧視。
因此,檔提出應該限制偶像歌手的出鏡數量,並避免在他們在妝容及外表上過於用功。其中還提到,天氣預報的節目主持人也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濃妝豔抹”、“穿著暴露”。
很快,這份檔在網路上引發爭議。反對者稱,這份檔是政府試圖對人們的審美進行干預,並向政府遞交了請願書,希望能夠廢除該部門,韓國反對黨“光之黨”議員河泰慶在Facebook上質問,這和“軍事獨裁”有什麼區別?他表示,偶像歌手的外表應該由個人品味所決定,而不是由政府來規定。
據《韓國時報》報導,也有不少網友對政府這份檔表示支持與理解,認為現如今女團的著裝是“性商品化”的體現。
韓國以其整容手術而聞名,據英國《衛報》報導,近年來,該國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年輕女性均接受了或大或小的整容手術。
《日經新聞》曾在一份評論文章中提到,韓國人對整容的迷戀和國家對偶像的打造有著很深的關係,往往是那些做過大量整容手術的明星被當成了衡量美的標準,電視臺也在不斷地誇耀著這些漂亮的臉蛋,因此大多數人都希望長得像她們。
回應
整容師傅就那麼幾個,整出來的不像都不行啊!
明明是同一家醫院出來的,憑什麼她可以我不可以?
關鍵是現在的青少年都喜歡這種偶像。
而臺灣的海報,筆者第一眼還以為是黑夜荒漠,儘管經過提醒,人物還是一個都認不出來,面積較大的英文和小到看不清的中文摒棄了大部分不懂外語的人群。所以,能順利接收臺灣海報資訊的人,必定要非常熟悉電影界人士,具有深刻的觀察力或較長的觀察時間,或者懂得英文,這個人群可就小多了。
中外的審美標準一個樣,“西方式”也沒比“中國式”強到哪兒去。
法國的街頭地鐵貼滿了廣告,比如…..也沒見哪個大驚小怪地叨叨“法國式審美”怎麼樣怎麼樣,怎麼總有人喜歡把各國都有的場景(往往專指不好的)冠以“中國式”的名號呢?好像外國人就不闖紅燈、不隨地大小便、不亂摸雕像似的,難道是因為沒出過國,沒見識過這些場面嗎?
以前筆者聽過一場博物館的講解,結束時講解員痛心疾首地說:“我去看過某國的展覽,展覽館的主任跟我說:‘你們中國人能不能先瞭解瞭解歷史再來看(展覽)啊?’,哎呀,聽得我那個臉紅啊,我真是無地自容啊,我們中國人的素質真是需要提高啊。”
筆者聽得也真是目瞪口呆啊。筆者雖然不是職業導遊,但是先後也帶了不少法國遊客了,由於工作範圍的關係,這些遊客的層次都比較高,但是沒讀過中國歷史的大有人在,不聽講解、四處亂轉的遊客不止三個五個。當年帶一個專門來考察中國市場的老闆團參觀博物館時,就有人理所當然地對筆者說:“我不看中國歷史,我又不研究這個。”
人家根本沒把不看歷史當回事,怎麼輪到你就變成素質低了呢?
已經9102了,還是有不少人太不習慣於站著了。友邦一驚詫,甚至友邦還沒驚詫呢,他自己先趴下了。
回應
寫這種"痛陳中國之弊"的人通常都是中國人(華裔),目的通常都是為了顯擺他們"上等"中國人的優越感。這種"文體"出現在上世紀初,那些"留過洋"的"民國大家"很多人都寫過。如今他們的祟拜者,如陳丹青等,就是以此為生的。
不知道誰那麼有膽量,敢拿‘中式審美’說事——他們知道什麼是‘中式審美’?不說別的,先把中國畫大片留白(就先不說古房屋、橋樑等建築、書法、古曲藝等藝術表現)的藝術水準說清再來現眼,笑話大了!評論‘中式審美’?他們配嗎?
現在有很多文科生出去留學,他們至死都要將西方的是非標準捧為神主牌,否則幾十萬的留學費用就打水漂了!!!所以這些人永遠不會認可國人的是非取向,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高人一等。
https://www.guancha.cn/MiaoRouRou/2019_01_29_488532.shtml
“中國式審美”怎麼了 2019-01-29 觀察者網
法國“中國與盧瓦爾協會”秘書長苗柔柔
日前,筆者加入的一個微信群裡,有人發了一篇文章《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如何看待中國式審美?》,文章對比了大陸金雞百花獎海報和臺灣金馬獎海報,大意就是大陸的海報審美格調是如何低下,臺灣海報是多麼韻味悠長。雖然臺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那篇文章的作者,顯然認為金馬獎海報的審美情趣已經脫離了“中國式審美”的格調,具有了某種域外的“高級感”。
筆者看得有點莫名其妙:海報的首要目標難道是審美嗎?
海報,通常是演出、聚會等活動的宣傳方式,內容包括活動的性質、主辦單位、時間、地點等內容,利用圖片和文字向受眾傳遞資訊,屬於廣告的一種形式。
筆者在法國學的是旅遊管理,安排了市場行銷的課程,其中就包括廣告的運用。雖然時間已經過去甚久,但筆者還清晰地記得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廣告不是藝術品,最合適的廣告往往不是最美的。
藝術品是藝術家的智力和審美的體現,目的在於表現藝術家個人的感悟和修養,審美屬於美學範疇,是衡量藝術品的一個關鍵因素;廣告屬於市場行銷學的產品,目的在於有效地引發受眾對宣傳產品的興趣,如何最快最有效地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使他們留下對產品的良性印象,才是衡量廣告好壞的標準。這是兩個極為不同的範疇,即使它們有一小部分的重合。
市場是廣闊的,顧客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種廣告能夠完美地適合所有的受眾。
廣告最重要的是快速準確地讓受眾接收它要傳送的資訊,而不是讓受眾欣賞品味它有多美。因此,需要考慮廣告投放的時間場合和受眾特點,電視廣告一般能延續幾十秒鐘,廣告的情節性和聲音(包括話語和旋律)佔有重要地位;街頭地鐵的圖片廣告往往只有過客們匆匆一瞥的機會,簡潔明瞭甚至粗暴的手段才能抓住眼球,爆發震撼式的畫面遠比深邃幽長的方式更能夠直指人心。
就大陸的海報而言,人物形象非常鮮明,文字一目了然,只要識字或看過吳京,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知道這是電影節的海報。
英媒:文化自信令中國設計師走紅
英國BoF時裝商業評論網2018-10-9文章,原題:時裝設計師們大膽擁抱其中國傳統 副題:過去對中國或華裔設計師們來說,文化身份在職業抱負中居於次席,但如今這不再適用於新一代中國或華裔設計師 紐約時裝周期間,桑迪•梁在父親的餐館為參加其2019春夏發佈會的來賓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模特們在炒米飯、炒藕片、炒麵等中餐前擺拍並偶爾享用美食。儘管梁的視角“很美國”,但在華人移民家庭長大的背景在其作品中躍然而出。
“我並未穿著中國傳統(服裝)長大”,梁回憶兒時曾因家庭與眾不同而心生畏縮情緒時說,“但我發出的請柬都裝在紅包內,這是向我的文化致敬。別人說那是一種中國元素時,我覺得有趣又自然。”
今年紐約春夏時裝周上,梁並非唯一明顯表現中國文化元素的設計師。獲設計師大獎提名的高雪也在一家中餐館舉行展示活動,模特們模仿王家衛的電影場景邊打麻將邊展示融合東西方元素的服裝。新西蘭華裔設計師李雲夢則在首次登陸時裝周期間啟用全亞洲陣容……
10年前崛起的上一波華裔設計師才俊曾備受讚譽,但彼時文化身份在他們的職業抱負中居於次要。過去幾年來,新一代中國和華裔設計師正佔領全球時裝舞臺。隨著中國迅猛增長的經濟帶來與日俱增的文化自豪感,這些新生代設計師正不加掩藏地讚美自己的文化傳承。已深入西方市場且具有中國血統的他們明確宣示自己的中國文化根基。
在現代史中,這還是中國或華裔時裝設計師首次具有一種文化和經濟優勢。一定程度上,這些設計師走紅與中國消費者如今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有關:全球奢侈品消費75%以上的總增長被歸功於中國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和一種新的文化自豪感助推下,年輕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偏愛本土品牌。
麥肯錫調查發現,75%以上中國消費者如今更青睞本土服裝和鞋類品牌。“以前中國人以購買西方品牌來顯示身份”,倫敦的華裔設計師李陽說,“隨著中國市場日漸成熟,對作為中國人的更自信感令人們越發渴望表達個人主義、個人身份和中國思維。這在年輕人的文化中尤為明顯。”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時尚年輕人非常支持本土或華裔設計師。其間存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感,這是一種文化自信。(作者凱薩琳•陳,丁雨晴譯)
看鑒: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臉,古代化妝品就“純天然”了嗎?2018-07-23歷史短視頻
一提起現代化妝品,有些男士們就會一邊捂著錢包,一邊振振有詞:
“那都是化學產品,一點都不安全,
你就不能用用古代那種以花瓣為原材料、純手工制的化妝品嗎?”
可你真的以為古代化妝品就安全了嗎?
要知道在某些知識領域蒙昧的古代人,用起重金屬化妝品才是真的毫無顧忌……
回應
原因很簡單,生命苦短不在乎,或者說沒權利在乎。古人的平均壽命都在40歲以下,女性因為接生技術不過關,平均壽命更短。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在意慢性毒素,因為活不到那時候。
現在的美女也不差,化妝品裡大量的汞鉛苯等化學元素。挨刀子吃激素幹著趟爭先恐後。
汞跟鉛現在沒人會用,苯一般沒什麼毒性。
作為一個學化學的,感覺現在化妝品的最大問題並不是毒性,而是用外物打破了人體生物平衡:
1.BB霜遮瑕霜一類,顆粒細膩,堵塞毛孔,人體排汗排不出來,人體自身產生的有害物質聚集,久而久之就會長痘(學名痤瘡)。
2.甘油一類,偶爾用一用可以彌補臉部手部的乾燥,但是長期用會打破皮膚水油平衡。
3.面膜一類,很多劣質面膜的根本原理是利用水楊酸之類的酸,把面部角質層去掉,跟雞眼膏一個道理,只不過酸強度沒那麼大。所以當時用的時候,感覺效果明顯,臉好像真的白嫩了,但這種想想就知道不能長期用。
http://www.guancha.cn/KanJian/2018_07_23_465179.shtml
美高中妹穿旗袍爆「文化挪用」 陸網友淡定:寶藏值散播全世界
如果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女孩穿著中國旗袍,此時你會有什麼想法?美國猶他州高中女學生唐恩(Keziah Daum)日前就把身穿紅色旗袍、參加畢業舞會的照片上傳到推特上與朋友分享,沒想到卻引起網友討論,兩派人馬以「文化挪用」與「文化欣賞」爭辯的不相上下。
誰不想在畢業舞會上好好打扮自己,唐恩也是這麼想,但為何一件旗袍會引發爭議,關鍵點在於她不是中國人。推特帳號Jeremy Lam說,「我們的文化可不是你的禮服,旗袍不僅是藝術品,還是變革的標誌」,展現女性氣質、自信和性別平等,同時打破經濟階層的限制,讓上下階層都能夠穿得起,但是,當旗袍成為美國消費主義的對象,用來迎合白人,就等於是殖民意識形態。
帳號Jeannie也說,這不太好,「即使我是亞洲人,我也不會去穿南韓、日本或任何國家的傳統服飾,這背後包含太多歷史」;另有網友說,「你讓我們看到得僅有文化挪用,而非文化欣賞。」
面對於廣大的批評,唐恩回應,「我對中國文化沒有任何不尊重,我只是想表達一種欣賞,我喜愛也覺得這只不過是一條裙子且美呆了,自己什麼也沒有做,貼文是不會刪文的。」
不過,唐恩的說法,有網友不買單的說,可能對少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沒關係,但是不能代表全部,「我們的傳統服飾不是給你們增加時尚感,或是讓你更有異域感的,旗袍背後歷史很長,白人並未參與。」一名網友則說,你如果欣賞或喜愛旗袍,就不會說只不過是一條裙子,這沒有欣賞,反而是挪用。
當然另一方的網友則認為事情沒有這麼嚴重,「做為一個中國人,同時也是時尚攝影師,這樣穿看起很優雅也很棒,同時也為我們文化感到驕傲,因為它可以影響別人的美感」、「我是中國人,一點也不覺得被冒犯了」、「大家應該停下來,這根本沒有冒犯與嘲笑」。
相對於網路上激烈的戰爭,中國網友倒是相當淡定的說,「就只是穿個衣服而已」、「無不無聊,這代表人家欣賞我們的文化」、「把旗袍穿到舞會上說明她很喜歡啊」、「文化無國界,只要沒有惡意,沒有刻意醜化,中國文化寶藏值得散播到全世界」。
文化挪用是指個體或文化群體直接採用、侵佔、抄襲或複製他者文化的現象,現在全球大熔爐的社會中,相關狀況不難免看到,往往都會伴隨著壓迫說法,但或許不要用太限制的角度去看待對誰都不會有傷害。
“掉色”的維密:品質老話題品牌須防透支2018-04-26北京商報
去年還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的全球第一內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以下簡稱“維密”),如今卻陷入質量風波。日前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爆料稱,她購買的一款前搭扣維密內衣在穿第二次時就出現了金屬扣掉色的情況,因此她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要求維密退款。儘管維密按照該消費者訴求退還了款項,但這已不是維密首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在“全球第一內衣品牌”的光環下,擺在維密面前的是如何對產品品質強化管理的難題。在分析人士看來,若品牌不能有效處理產品質量問題,那“掉色”的將不只是一兩款產品,更將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內衣金屬扣掉色
品質老話題
去年底是維密進入中國市場最火熱的一年,不僅11月底在上海舉辦的維密大秀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隨後在北京開設的中國第四家全品類旗艦店也備受矚目。據悉,自2015年維密在中國開出首家門店後,目前維密在中國境內已經開了30多家美妝和配飾概念店,以及四家全品類旗艦店。如此備受關注的品牌,產品的質量問題無疑將有損品牌形象。
這並不是維密首次被曝存在質量問題。早在2008年時,就有消費者因長期穿著維密內衣出現過敏症狀,並將該品牌告上法庭。此後,在2017年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的大批進口服裝中,涉及品牌也包括了維密,原因是在維密發往中國市場的一批內褲產品被檢測出甲醛超標,該批內褲的原產地也是斯里蘭卡。
...
品牌須防透支
內衣產品作為貼身衣服,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著消費者的健康情況,若產品質量問題一直找不到根源,消費者對維密產品的心理預期也將逐步下降。要客聯合創始人、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維密內衣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維密的產品營銷贏在了時尚秀,然而對於時尚秀的過度營銷,也導致時尚秀的觀眾與消費客群之間產生了脫節。
對於維密屢次出現質量問題的影響,周婷表示,內衣直接接觸女性皮膚,質量和安全是內衣穿著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中之重。隨著中國消費者愈加重視產品質量、服務,維密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會讓品牌形像大打折扣。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缺乏忠誠度,維密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階段若不能建立品牌信任感,這將會失去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黏性,對品牌而言將是巨大的損失。
他在研究中還提到,性早熟會改變青少年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影響早熟孩子的精神健康和行為健康。性早熟孩子心理壓力更大,特別是女孩子,容易出現抑鬱、焦慮、恐慌和飲食障礙。更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女孩成年後更容易得卵巢癌、肥胖等疾病。
過多使用社交媒體也會影響女孩的心理健康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青春期早期(10歲),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越多,青春期後期(10至15歲)的心理健康狀況就越不好——但這種現像只出現在女孩身上。
回應
這個發現實在太好了,警告年輕的父母們別再讓孩子學拉丁舞,看到小孩子跳這個舞就覺著非常非常非常不舒服!
男女授受不親,果然老祖宗的話都是千年智慧與經驗的結晶。
男女孩提早性覺醒沒什麼不好的。做好引導就行。做不好引導就是十五六歲才性意識覺醒也糟糕
是性早熟不是性覺醒,一個生理一個心理。萬物生長自有規律,該到什麼年齡發育出什麼東西有規律的。即使1516歲才有性意識,也無礙性發育。性早熟就是說性器官比肌肉骨骼等器官提前發育,到十五六歲性器官成熟停止發育,肌肉骨骼等未成熟也被“強制”停止發育。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3_31_452225.shtml
女孩子性早熟吃藥都壓不下去竟和學這個舞蹈有關
據錢江晚報2018.3.31報導,春天,少年開花成長的季節。但是有的家長卻發現:家有9歲兒女,已經提前長成了帶著成熟味道的“果子”。
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羅曉明教授在詢問豆豆吃過什麼藥物、特殊食物等問題後,羅曉明突然問她:“你跳不跳拉丁舞的?”
這個問題讓家長略感意外,心裡嘀咕:怎麼突然冒出這個問題。
沒想到,小妹妹看著醫生點點頭:“嗯,我學了四年了。”
“雖然在學術界還沒有科學研究論證,但是我們從門診多個案例的情況已經發現,跳拉丁舞與小朋友性早熟之間有一定的聯繫。”羅曉明說。
羅曉明是這樣解釋的,男孩女孩一起完成一些舞蹈,就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還和爸媽同睡,孩子會逐漸注意到男女的性別差異,對孩子的性認知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和性發育提前性早熟、青春發育加速有一定的關係。
“近幾十年來全世界孩子的青春期都在提前,性早熟的發生率逐漸提高,中國孩子尤其明顯。”羅曉明說,這和許多原因有關係,營養過剩、環境激素和互聯網的發展(孩子過早接觸性相關知識引起的心理刺激),是最主要的三大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去年出了一本著作《Age of Opportunity》(中譯《青春期大腦決定孩子的一生》)中提到:“家庭壓力會導致性早熟。在這一點上,女孩比男孩更明顯。”
研究發現:父親缺席的家庭,女孩比較早熟。因為她可能在父親離開家庭之後,接觸到媽媽的新對象。但對她來說,這都是不相干的成年男性。糟糕的是,他們會給小女孩造成信息素干擾,刺激女孩提前進入青春期。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