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立體活動:演戲課的學習和成長
所有的藝術都源於生活,我們每一天都在遇見不同的人、事、務時,激盪出不同的衝擊和體悟,一切喜、怒、哀、樂、愛、惡、慾間的協調與矛盾,衝突和和解,形成一場又一場的戲,無論是創作劇本或上台表演,演戲時要求觀察、模仿、想像,讓我們穿透表象,觀察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物表現、思維邏輯,從人類以外的各種生物性勾勒出人性思索。
我們常常感嘆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也就成為相互映照的學習鏡面。激發潛能,促進團結合作,在即興式且無從複製的過程中,無須佈景、服飾、化妝、燈光、道具及舞台,透過角色、動作、對話和情節,啟發想像,獨特思考,發揮創造力,積極展現自我,感性融入世界,遵守紀律,解決問題,享受快樂的學習情境。
〈演戲,讓我們在熱鬧中打聲招呼〉☆周芯丞,六年級
演戲,為每個同學帶來歡樂。多元的課程活動,讓原本安靜的大教室,變成嘻嘻鬧鬧的「傳統菜市場」。每一個攤子,都在大聲的叫賣,吸引一位名叫「秋芳老師」的客人。
開始、經過、意外和結果,是劇本呈現的四大階段。「意外」,是最重要且最精華的促銷方法,我們學習運用個人特色、場地佈置、手邊即席轉用的道具……等,最難的是,要如何在沒有旁白的狀況之下,利用台詞,讓聆聽者了解整個故事的內容。
每個學期,只有一次演戲,讓我們更加期待、珍惜且把握,再加上秋芳老師的規定:「第一次演戲,沒有一組84分,就不演第二次戲了,回頭寫作文,加強基礎練習!」在有點壓迫性的壓力狀態,為了爭取自由展現,更是加速成長。
我喜歡演戲,和大家一起學習和成長,像在熱鬧的菜市場裡打聲招呼:「嗨!秋芳老師。」
〈演戲的魅力〉☆鄭皓文,八年級
夕陽餘暉照透雲朵抹入教室,本該吵吵鬧鬧的課堂,逐漸成為冷清。病毒帶走了本是青春的一段回憶,經歷三年的疫情,回想起上次演戲,已然是在兩年前。
在創作坊,我們透過文字,驅使大腦想像出各種畫面,不管是起承轉合又或是其他描寫,都可以透過一支支不起眼但又最強大的筆,讓真實和虛構交錯得活靈活現。
與之相對的演戲,沒有文字支撐,只能在一次又一次對話中,將細節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在與文字截然不同的課程之下,使我學到了更多不同的可能。
對我而言,不同平常一人的獨自深想,在一次又一次與組員的對話中一起成長,一起歡笑,或許這也別有另一種魅力吧!
〈演戲課的學習和成長〉☆簡妤珊,八年級
人生就如同一場跌宕起伏的劇本,是一個能夠靠自己改變的劇情,在自己親手打造的舞台,成為自己的主角。但是,在創作坊的演戲就不一樣了,每一個人都是主角,彼此成全,在台上發光發熱。
創作坊的演戲討論,讓每個不同劇本的創作者在接觸中碰撞,創造出更多的火花,也在一次次修練與排練中,讓不同的人生編劇們學習不同的相處方式,讓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孩子們互相交流,在這一堂充滿笑聲的課堂上,盡情的展現自己最開放的一面,不去看對方的缺陷,只尋找每個人的優勢加以學習,不再害羞,學習大方展示不一樣的自己。
在這樣的活動下,不同的小火苗擦碰出的巨大火焰,如同天空上那些絢爛的煙花,繽紛且閃耀,留下特屬於創作坊的美好回憶,我們也在相處中,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以及正確的溝通與討論,這就是最美好的成長。
因為演戲課的過程,我充分感受到此時此地與其他課程不同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