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佛學與社會變遷
沒有純粹。內部的反省需掌握現代化的意義。
◎佛學被忽略的原因
1.受西學的衝擊,忽略中國傳統內在的轉變。
2.視佛學為宗教→哲學→人生修養。這自然的界定,認為佛學與現代西化沒有關係。
3.受傳統近代學術發展的解釋,詮釋者為留學派,受近代西歐、北美影響的學者(其具備的基礎問題,對中國傳統的認知不同,受西方主流文化的薰陶,加上救國心切)帶來一些進步,卻具有西方主流價值中的缺失。
◎佛教的復興,重新流行,與社會的互動,表相是宗教社會的問題,其內部特徵,造成中國傳統到現代的力量。
1.高度的知識性,思變性格
主導者非宗教人士、政府人士,是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根底、社會關懷、宗教認知的知識份子為主。
2.具有極高度的批判意識及平等要求
造成宗教內部的革新,帶動政治、社會的改造,非僅批判宗教教義,更批判儀式。純佛學,佛學的世俗性,超越佛學的界限的批判。
3.晚清佛學的研究者、提倡者,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改革
造成一種聯繫,創造理論的嘗試。表面是佛,實是造成社會改革的文化工作→創造思想體系的特徵。
革命派:孫中山、章太炎
改革派:康有為、譚嗣同
以上,造成獨創思想體系(孫中山未受佛學影響)。
4.帶動佛教教育的現代化
其教育者須具備專業的佛學知識、慈悲心、願力。僧學教育。
◎時代背景
1.內憂外患、顛沛流離,造成人生無常的衝擊
(1)內部大動盪。1850~1864太平天國
(2)列強侵略。
2.大一統下,君統專制理論的思考
一切人為設定,皆是因緣際合,皆是無常,並非亙古不變的。眾生平等,破除原有設定,非僅理論上的平等,更追求心靈上的平等。
3.
(1)譚嗣同。人學。人,以通為第一。
(2)康有為。大同書。
(3)熊十力、章太炎。四維本體,具強烈革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