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王弼的貴無論
將本、體、始、一、靜等相對性的概念,以「無」作最高根源來統整。
無為,是某一種「為」的方式,不以主觀某單一的作為,作為主要的方式,是刻意(人為的暫時二分法)與自然(必然性)個人認知的差異。
何晏
無所有,透過天地形成,成為有所有的世界。
(太初→太始→太素)
怎樣回歸到無所有的自然。
王弼
無,人未透過認知狀態,來認識世上的一切。世界被人的思想所建立,有形有象後,便以認知狀態開始言說,開始認識世上的一切。而無是有的根本,一種形上世界背後的道理,其「崇本息末說」,重本,並未否認現象世界的一切。貴「無」而不賤「有」的主張,反本,談萬物之始,走漢代宇宙論的方向。不談天地之始,因其是已然存在的世界。但談天地之本,至無、有無、本無,以道家老子的自然觀為主。
一.貴無—崇本息末(並非貴無賤有)
「無」是「有」的根本,一種形而上的理,透過思辨來認識。有,是形而下的器世界。
無、有、本、未、母、子。生出的概念,是一種存在位階上的觀念,非自然界、生物界出生的觀念
一、多、靜,「本」的世界,無不生不興不變化。是一種相應的狀態,但並不主動對應。
動、常、變,是有理論層次上下的概念,而非對立的概念。常,上位概念。變,下位概念。但並未提出絕對的價值觀,應將重點強調在認知活動上,認識事物的本質。
二.言象意之論—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從言得象,從象得意)
「尋言尋象,忘言忘象,存言存象」,分成認識的程序、存在的程序。
言→象→意,此方法程序是必要的。但只是一個方便。認識的目的,在於認識到真相。藉語言導引進入一個意境,其方法只是個手段,要認識到認識世界的方法有其限制。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表達了:某些事物有共相,故分類、立象、定名。(分類、歸納、演繹)
三.名教出於自然
有名,有形,有限制的亂象。有其功能性、存在的意義。
四.聖人有情而不累於物
「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冲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
表達了:非將應物之情,轉為認知理論,進而觀照世界萬物。
聖人體無→情無(何晏),體現自然之本。
Camil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85h_7BOKGk
剛剛看到的,與您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OgcWge4B4
其石山人
他說的對,求清靜心,若心清淨,則國土淨,哪裡都是西方極樂。
我講的故事並非求逢凶化吉,而是經上說臨終十念當能獲得接引西方。但根據那位臨危時根本來不及唸佛,也臨時想不倒唸佛的實際經驗,可見臨終十念之難。廣欽老和尚日日念佛、時時念佛,才得到念佛三昧。平常人偶爾才唸句佛號,萬一到時未能一心不亂、臨終十念,因而錯過機會,沒能往生西方,豈不是太可惜了。
不過常逸伯菩薩修得很好,一定能如其所願,往生西方聽聞阿彌陀佛傳授佛法。
和淨土宗不同,禪宗不求往生西方,而是誓願常在人間陪受苦的眾生,參加觀音菩薩的「眾生未盡,不取正覺」志工團。
Camille
嘿嘿,山人兄,我剛剛被常逸師兄電話教學了一番。
念佛,在於求清靜心,而非求逢凶化吉。
他說經典中說的西方極樂,是個譬喻修辭,不可妄想極樂是什麼樣的世界,那是一種執著。
他說我們仍執著於人世美景,不要執著於外相。
今生修好,當今生修。往生西方,仍是繼續修。我們只是被接引去那個世界,非成佛。
發願下一世,若沒記得今生自己修過佛,那枉費了今生有緣接觸佛。
其石山人
我也覺得做人苦,不過那黃金舖地,翠玉珠寶掛滿枝頭的西天極樂非我想去之處。陽光亮麗,綠草如茵,清溪川流,鳥語花香,那樣的地方比較吸引我。
講回西天,我是這樣建議那位好友的,靜坐念佛,以「念佛」這個法門來靜坐。為什麼需要這樣?因雖然佛經上說「臨終十念」,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但有次看到一文章,那位作者說他平日都有在唸佛,一天發生車禍被撞,他說:那裡記得唸佛,也來不及唸佛,腦中一片空白,然後就昏過去了。
要「一心念佛」、「臨終十念」,多難啊!這需要平日裡不斷練習,把念佛融入生活,變成習慣。不管發生什麼,是好是壞,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念頭就是佛號。長此以往,到最後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刻、那一秒,心中只有佛號,其他什麼都不想。那樣的話,臨終十念是自自然然的事,被接引往生也自自然然地發生。
天天用念佛法門靜坐,久了,碰到事情,佛號自然從腦中出現,不必刻意去唸。因為靜坐要求排除諸念,專注一念 (萬念歸一),就是「一心念佛」的很好練習方法。
我用「念佛」而非「唸佛」,心中默念,不必口中出聲。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講的就是「念」,不是「唸」。
不知你覺得如何?若覺得有理,歡迎提供給常逸伯菩薩參考。
版主回應
我受益匪淺呢,我也不愛那樣金碧輝煌的極樂世界。
當人,有苦,也有很多樂趣。
常逸伯贈了四字箴言:融入生活。
當初會認識,是因為我們去圖書館,都坐固定位置,臉熟,互加臉書。
他在圖書館,都是在用筆電看佛教經典。
所以呢,去什麼地方,就會認識什麼品質的朋友呢!
其石山人
唉,知道有門,但門在何方?看不見,找不著,不得其門而入!
反正我一定會再回世間的,一因沒開悟,二因沒修好,三是自己發的願(四宏誓願,很多人都發過,不過有沒記在心上而已),總之想不回來都難。
一位好友一心將來往生西天,可惜那不是我想去的地方。既然未來還要再來世間,現在沒修好不要緊,原諒自己一下,未來世繼續修就是了。
我太太說我把自己講得太「高大上」,其實是無奈啊,想不回來都沒辦法,唉!
版主回應
那位常逸伯,現在才70初,就在等菩薩來接他
覺得做人苦,希望得到牽引,往生西方極樂
其石山人
我偏向王弼,「無」是一切「有」得以產生和消亡的基礎,和佛法的「虛空萬有、真空妙有」相同。宇宙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由「空」產生出來的,本質都是「空」。
聖嚴法師常將佛法中的「無」字解釋為「不執著」。「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無俱不計」,不執著其上。雖念念相續,但不執著這些念相,也就是無念了。
版主回應
哇,果真是其石山人啊!學佛有成,成道不遠。
就是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石山人
相比於太上無情,「聖人有情而不累於物」這句話說得好。無累即無縛,無=不執著也。
版主回應
魏晉玄學初期的何晏和王弼,對聖人有情還是無情,有相反見解。
王弼的哲學理論以「無」為「有」的開端,以「無音」為成立一切音的「大音」,以「無形」為成立萬物的「大形」。順此,聖人在「體無」之際,便應該有各種情感的綻放才是。
所以他對何晏的回應是:聖人比常人強的地方是「神明」,與常人相同的地方是五情。「神明」強,所以能「體沖和而通無」,然而五情相同,所以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物起而應之以哀樂)。聖人之情感是應物(=物起而應之以哀樂)而不累於物(物未來前不渴慕其來,物已去後不眷戀其去),如果由於聖人無累於物(=無欲無求)便說聖人不復應物(應物必然生情,欲無情,只好不應物),這想法就很偏差了。
當時的潁川人荀融寫文章批評王弼注《易》,王弼寫信給他,在信末用這個道理開他玩笑。信說:「明」(=神明)足以尋極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自然之情,五情)。顏子有多少斤兩,孔子心裏早就瞭然(因為孔子有「神明」),然而見到顏子不能無樂,顏子死了不能無哀。我又常輕視孔子,以為他未能以情從理(以情從理,則無哀樂),而今我才知道自然之性(=自然之情,五情)之不可革。足下有多少斤兩,雖然我已瞭然於胸,然而隔了十天、半個月,對足下的相思為何那麼多啊!因此知道孔子之於顏子,並沒有犯大錯了。
從王弼的說法可以看出,有情派和無情派的分歧是在很根本的地方。無情派以「無」用於一切,防範、禁止、消滅一切,王弼則認為「無」是一切「有」得以產生和消亡的基礎,此理論不僅設立了「有」的世界,且設立了「有」的變化性。聖人的情便是他與「有」的世界連結之處。
聖人要不要追求愛情?這個問題就要看你信仰哪派的道家了。如果信仰何晏派,則平時修鍊,做到心境不起,若值逢優秀的異性,你也不會動心。在還沒修鍊到不動心以前,就不認識新朋友、不約會,怕自己動心而破功,就成了何晏的「不復應物」。而若信仰王弼派,平時當景則生情,離景則修心,出現優秀異性的話,也就情不自禁想多與對方相處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85h_7BOKGk
剛剛看到的,與您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OgcWge4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