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0:06:07Camille

漢代思想2

陰陽:天地推移的規律,《易經》是陰陽說的發展。

五行:天地萬物的結構,以金、木、水、火、土,來進行解說。

漢代,兩學說相結合,用五行來談歷史的變遷。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相勝、相剋的原理,任何一個帝王、朝代,都應五行中的某一種德而產生。若此,朝代衰亡,必是受另一種德的相剋,進而被其取代。

用抽象的原理解釋,找尋歷史的脈絡、歷史的發展。是進步,非鬥爭。王莽,是應漢德而產生,非剋漢。

漢代,人文學的發展。數學,更原始的符號化。煉丹,對物性的瞭解。

漢初,行黃老治術,陸賈、賈誼、《呂氏春秋》、《淮南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大有為的企圖,代表一個龐大的系統。講天人相應,一切皆可被人所掌握,但其大企圖的展現,卻在一個封閉系統下解釋—三綱五常。

《春秋繁露》代表宇宙的自然觀,背後預設人是可離開成毀的。但有矛盾。但其是依現有的經驗法則而生存下來的。

「讖緯」, 天,是自然界的意義,象徵著何種人事現象。神秘的系統,不可言喻的系統,作為保證,判定孰是孰非的標準,不能言說。人治的世界?鬼治的世界?故批判思想興起。揚雄、王充,僅有批判的態度,未能提出更新、更正面的東西出來。作為領導一個時代的力量,就表現在社會、政治上的批判。

上一篇:漢代思想1

下一篇:漢代思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