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6 12:32:58阿佐

佐品書19:傷寒瑪莉

刊於星洲日報悅讀週刊




1883年,一個叫瑪莉馬龍(Mary Mallon)的愛爾蘭女子獨自移民至美國。她個子高大,廚藝了得,相繼在數個地方任職廚師。瑪莉最初在紐約市工作,後來在1901年她決定遷至曼哈頓,在一戶人家幫忙廚務。但是,該戶人家卻開始經歷發燒、腹瀉的症狀,一名洗衣女孩更因此病逝。瑪莉惟有改替一名律師工作,結果家中8名成員有7位染上傷寒。瑪莉沒辦法,在1904年又在長島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結果兩周內11個家庭中有6戶因傷寒入院。


傷寒像詛咒般一直跟隨著瑪莉,她也很懊惱,還好她一直很健康。瑪莉知道,對她這樣一名窮困的單身移民女子來說,失去工作,就沒辦法生活。於是瑪莉繼續為不同人家擔任廚師,卻不曉得自己每一次為別人準備食物時,也在悄悄地傳播傷寒桿菌。


瑪莉馬龍,是一名傷寒帶原者。


她自己並不知道,即使後來被檢驗出了,她也不愿相信。瑪莉企圖潛逃,後來被扣留后遭到隔離,釋放后她又化名再繼續掌廚,結果又造成25人感染,其中兩人不治。最後瑪莉被判終身隔離。據統計,在瑪莉身為廚師的時間內,共造成47人感染,3人死亡。“傷寒瑪莉”一代名詞,從此遺臭萬年。


歷史上撰寫傷寒瑪莉的著作不少,但多半是從病學角度,或移民受歧視的議題上去探討,可是,卻有一位作家想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解讀瑪莉馬龍的故事。


他是著名廚師兼作家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如果你有觀賞有線電視台的美食節目,那你可能會認得這個到世界各個角落,探險兼探尋美食的廚師。一頭卷髮的安東尼波登,當了近30年的廚師,因為好文學而發表過一些默默無聞的作品。後來波登將自己的烹飪經歷寫成《廚房機密檔案》(Kitchen Confidential),結果一躍成為知名暢銷作家。


閱讀波登的著作《傷寒瑪莉》(Typhoid Mary),隨著波登一步一步走入當年紐約的廚房,那個叫瑪莉馬龍的女人的小小世界。其實,這也像在走一趟廚師這個行業的歷史。波登是熱愛他的專業的,就如同當年瑪莉始終不愿放棄當廚師一樣。透過波登獨有的描述方式,傷寒瑪莉這個絕無的、毫無動機的兇手,在波登筆下,多了份人性,也更讓人同情她的遭遇。


波登說:“當廚師最棒的一點,就是一種歸屬感,一種加入成為一個巨大且神祕的社群的會員的感覺。……我們或許沒有神祕的握手暗號,但我們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和儀式。”


因為這份認同感,以及對廚師這個行業的歷史背景的了解,讓波登更能體會瑪莉的心境,為她的處境設想,從她的角度思考,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故事。在波登的眼里,瑪莉是一場大變遷的一份子。歷經飢餓、遷移及社會動亂,這場劇變將瑪莉,連同數以百萬計的女人從她們的家園及傳統角色逼走,漂洋過海來到另一個國度,受困於家庭工人的寂寞生涯中。


1938年,69歲的瑪莉馬龍因肺炎病逝,驗屍后發現她體內膽囊中仍有許多活體傷寒桿菌。傷寒桿菌糾纏她一生,她從來沒有選擇自己的命運的權力。


波登在《傷寒瑪莉》的序文里說:“我是一名廚師,我感興趣的是一個驕傲而廚藝了得的廚師的故事……我感興趣的是一個在如此慘酷、惡劣的環境里,在一個屬於男人的世界里,不斷掙扎求存的、寂寞孤單的女人。我感興趣的是所謂‘否認’這回事──瑪莉,以及我們大多數人,不也在逃避現實,編織謊言來讓自己過日子,每天行尸走肉般工作、生活……”


《傷寒瑪莉》的最後一章里,波登去探訪他著作的主角了。他來到瑪莉生前居住的地方,也拜訪了瑪莉在布郎克斯的圣雷蒙墓園的墓。他帶了一份禮物,一份他覺得一個廚師會珍惜的禮物。那是波登在1973年給自己買下的,當廚師的第一把刀。刀子磨損了,刀柄也微微裂開,但這份禮物意義深遠。波登將刀深深埋在瑪莉的墓前。“這是我給她的禮物。廚師和廚師之間。”

阿佐 2008-07-29 14:25:27

ferny:
有想過要讀《廚師之旅》
但稍嫌厚了點
恐怕要待有空時才能好好品嘗了

系/路人甲:
我不確定有沒有中譯,可以嘗試網上找找
但書很薄,寫得很口語,很淺白
可以考慮找原文來看哦

2008-07-29 12:47:20

不好意思~我想請問一下
這本書有中譯嗎??? by路人甲

ferny 2007-10-26 15:38:09

推荐Anthony Bourdain的《厨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