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7 23:05:48波波
沒事多喝水,沒事多拍照! 我看攝影展心得之二
國立台灣美術館的「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策展人
「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的文宣上寫著:「如果說,文學通過『文字』與『情感』來表達…攝影則是藉由『鏡頭』與『快門』來顯影,是一種透過攝影機觀景窗聯結眼睛所見及心靈所繫,並在決定性的瞬間光學成像的藝術表現形式。」
游老師談到,當欣賞作品時,外行人也許無從判斷他曝光了幾秒才拍到,或者他用了什麼技巧,但這些都不是我們在看照片時的重點,我們在意的是: 照片中的人(對象)、背景(環境)、人與背景、以及,從照片中能否看出,攝影者的信念或美學?
今日的聽者比平常多,我覺得。又或許是我平常都待在演講廳,我都有個人的獨立空間,而今天特別經歷到人擠人現象吧!
有個聽講者在游老師說完上述的話時,馬上問了個問題:請教游老師牆上的兩張圖的「攝影技巧」。 感覺的出來這位女士是好學之人,而且老師也回答得很專業,A圖是曝光了xx秒,B圖....。
另一個感覺是,剛剛游老師說看照片的重點,和她心裡的「重點」,似乎恰巧地南猿北轍?!
其實,生活中常常發生這種「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套一句電視廣告的台詞:「老師在講,你在聽嗎?」
整個展覽共有152張紀錄攝影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鄧南光的作品<客家婦女洗衣>。
老師問大家,到底為什麼要背對著河流洗衣服呢?
大家的答案趣味十足。有人說,順便洗腳,有人說比較好聊天,有人說面對道路,帥哥走過才可以看呀! 我說,是河那邊有太陽吧!
從這幾個答案中,都可以知道每個人在看圖說做事時,都會很反射地聯結到自己的經驗,拿我來說,我的確很不愛曬大太陽。
答案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老師後來在說的時候,旁邊一位熱情的大姐抓著我說,我告訴你,一定是比較好洗衣服啦!
過去,是黑白照片,現在,不止是彩色照片,數位相機幾乎人手一機。
游老師自己寫了首小詩,大意是看彩色照片時,觀眾也許要努力從眾多色彩中找主題,而看黑白照片時,大家又忙著給予黑白照片色彩。 彩色好? 黑白好?
我想,最尊重作者也最適合觀看照片的式,就是能準確地體會作者拍照的用意。
有時,照片像立體派,甚至未來主義藝術家,拍什麼真的「霧煞煞」,那就看看作者為照片下的「文字」吧! 就如游老師所言,文字,提供觀賞者方向。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各種照片,生活照、藝術照、專業攝影照片…
一張張紀錄式的照片,真實地透露地過去的歲月,或者,那些照片中的故事仍在你我生活的周圍…
像現在我們看前人的事一樣,我們在照片裡的點點滴滴,也將由我們的後世傳遞下去。 照片,成了一種文化的延續方式。
「聽完這場演講,我希望你們每位,明日看到陽光時,拿起相機,拍照吧!」游教授說。
參考資料: 「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 (策展人: 游本寬教授) http://www.tmoa.gov.tw/b/b01_1.php?id=b/b01_1.php?m1=1&m2=0&id=2385&db=&gp=0&types=
很久以前不是有個廣告說著:我用照片寫日記。
很清楚地說明了用照片把自己的生活點滴給記錄下來。
不管是不是專業的攝影師,最重要的是把讓自己感動的人、事、物給記錄下來。甚至和別人一起分享這感動,不是很美好嗎?
問題是,你下次要記得帶相機出門呀,大哥! 2009-06-28 00:02:29